登陆注册
3290900000063

第63章 知识产权经典案例评析(12)

【评析】

本案的焦点问题在于如何正确判断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性质及责任。

1.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种类

网络服务提供者通常分为ICP与ISP。值得注意的是,ICP与ISP的身份不是固定的,在现实中,许多网络服务提供者往往既自行上传信息,又提供他人上传的信息,对于前者其身份是ICP,对于后者则是ISP。因此,严格来说,只有在针对确定的某一个信息的情况下,才能够确定ICP与ISP的身份,而且这种区分才是有意义的。还应当指出,ICP和ISP未必是公司,也可能是个人。特别就ICP而言,理论上说,任何一位网民都可能成为ICP。

2.ICP与ISP的区分标准及侵权归责原则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中规定,“互联网内容提供者”是指在互联网上发布相关内容的上网用户。这里所说的“发布”,主要是指“上载”,也包括“转载”,但不包括“自动接入”、“自动存储”、“链接”、“搜索”、“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是指在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中根据互联网内容提供者的指令,通过互联网自动提供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内容的上载、存储、链接或搜索等功能的主体。

我国理论界对于侵权归责原则体系有很大的争论。笔者认为,对于互联网服务者的侵权问题而言,主要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特殊情况应适用过错推定原则,不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而公平责任原则只是一种侵权损害赔偿规则而非侵权归责原则。

(1)互联网内容提供者的侵权归责原则

对于互联网内容提供者的侵权责任问题,理论上和实践中基本有共识,认为其归责原则为过错推定原则。

过错推定原则的构成要件与过错责任原则并无不同,仍为损害事实、违法行为、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四个要件。由原告举证证明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推定被告有过错;在主观过错要件问题上,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证明成立则推翻过错推定,证明不足或者不能证明的则推定过错成立。

关于主观过错的成立问题,应当以“合理注意义务”为判断标准。笔者认为,互联网内容提供者的“合理注意义务”应区分不同情况,考虑一般网民的认知水平和专业网络公司的认知水平予以确定,但应轻于出版社的“合理注意义务”,其范围通常包括作品的内容与署名是否存在明显的矛盾,作品的权利人与作品提供者是否一致或作品提供者是否取得权利人的许可等内容。

另外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是,在被告能够证明其不存在主观过错的情况下,当然不成立侵权,但此时原告是否具有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值得进一步研究。就出版社而言这是成立的,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第三款。

(2)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的侵权归责原则

由于网络技术本身具有广泛联结、任意联结、自由联结的特点,计算机网络具有信息传播“阶段性”或“层次性”的特点。实际上,任何信息传播都是一个过程,这里所强调的这一特点是指,由于计算机网络信息传播过程在技术上可分为截然不同几个阶段或层次,处于不同阶段或层次的主体对于完成信息传播整体过程的“贡献”不同,他们的权利义务也因此不同。因此,网络环境的使用方式与非网络环境(或称传统环境)的使用方式相比,具有多个传播主体、多个传播主体处于不同“层次”、多个传播主体一般并无共同故意的特点。这一特点主要体现为:在网络上传播作品,往往需要通过不同传播层级的多个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且他们相互之间通常没有共同意思联络。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而言,其侵权归责原则应为过错责任原则,其构成要件应为损害事实、违法行为、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四个要件。

3.司法实践中的运用

(1)ICP还是ISP

笔者认为,在司法实践中,首先应当判断网络服务提供者是ICP还是ISP。在本案中,依据法院审理查明的事实,可以判断涉案电视连续剧是由阿里巴巴公司的用户“小影”上传的,存储于阿里巴巴公司的网络服务器中。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小影”就是“互联网内容提供者”,即ICP;阿里巴巴公司就是“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即ISP。

(2)ISP侵权的前提

由于ISP的提供行为相对于ICP的行为具有后续性的特点,故ISP构成侵权相对于ICP具有依赖性的特点,即如果ICP的行为构成侵权(如未经权利人许可上载其作品,也不符合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的规定),则ISP的后续行为亦构成侵权;如果ICP的行为不构成侵权,则ISP的行为也不构成侵权。

这里有一个问题,在网络环境中,ICP经过权利人的许可上载作品,而ISP未经权利人和ICP的许可向公众提供该作品(如进行搜索、链接),此时ISP是否构成侵权。

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理由是:在互联网环境中,应当遵守TCP/IP协议等技术规范的规定。这类技术规范中均规定了可以通过设置可选项的方法屏蔽其他网站的访问或读取,因此,ICP如果不想被其他网站搜索或链接到某项特定信息(甚至某个页面或整个网站),均应通过此种方法简便地实现。进一步说,上述问题可以被“较真”地转化为:某个ICP不想被其他网站搜索或链接到某项特定信息,但未采取上述技术手段,能否认为这种情况下,针对该项信息进行搜索链接应当取得权利人的许可,否则就是侵权呢?笔者认为,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其原因在于:如前所述,互联网的本质特征在于广泛联结、任意联结和自由联结,对于互联网上的行为的判断原则应当遵从其本质特征的要求。因此,包括TCP/IP协议在内的各项技术规范就类似于组织的章程,参与互联网活动者均应遵守。笔者认为,互联网活动者遵守技术规范的义务并非法定义务,亦非合同义务,而是一种“社员义务”。例如工会会员有遵守工会章程规定的义务,此种义务即为“社员义务”。民事主体如果不想受到此种义务的约束,完全可以不进行互联网活动。换句话说,民事主体一旦进行互联网活动,就应视为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使用的是“视为”而非“推定”。在民法中二者容易被混淆。“视为”是一种法律拟制,“推定”是一种证据学意义上的判断;对于“视为”的否定只能通过否定其构成要件来实现,对于“推定”的否定可以通过证明行为主体的真实意思表示来实现。其接受了相关技术规范的约束。再进一步说,如果ICP未按照技术规范的规定屏蔽其他网站的搜索或链接,但在公共媒体上发表声明禁止其他网站的搜索或链接,这种声明也不能产生“对世”效力。因为该声明违反了技术规范的规定,仅是行为人自行“创设”了一种规则,该规则当然不能产生约束社会公众的效力。

可能的反对意见是,即使这种技术规范存在,也仅在网络环境中发挥作用,凭什么这种技术规范能够普遍地约束著作权人呢?

笔者认为,这种技术规范当然不能超越网络环境而普遍地约束著作权人,但如果著作权人参与到网络活动之中,则这种技术规范当然可以也应当对其产生约束力。具体来说,如果著作权人并不想在网络上传播其作品,则网络中出现的该作品一定是未经著作权人许可而上载的,即上载该作品的ICP是侵权的,满足了前述前提,此时ISP的后续行为必然也构成侵权。而如果著作权人想在网络上传播其作品,则又有两种可能,一是上载该作品的ICP未经著作权人许可,这种情况与前述情况相同;二是上载该作品的ICP就是著作权人或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的主体,此时即使著作权人并非直接上载者,也参与了网络活动,应当受到前述技术规范的约束。极而言之,如果著作权人不想受该技术规范的约束,完全可以不许可任何人在网络中上载其作品,并对于网络传播其作品的行为提起诉讼以维护自己的权利。

那么,在司法实践中,应如何查明这一前提呢?在权利人起诉ISP侵权纠纷案件中,ICP往往并非当事人之一。这里又出现了一个问题,权利人起诉ISP时,ICP是否必须参加呢?

通常而言,如果是必要共同诉讼,则必须参加。所谓必要的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人民法院必须合并审理并作出同一判决的诉讼。所谓诉讼标的,是指双方当事人争议的,要求人民法院裁判的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的诉讼标的是共同的,表明他们在民事权利、义务上具有共同的利害关系,必须一同起诉或应诉;同时也决定了这种诉讼是不可分之诉,人民法院必须合并审理,不能分案审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列举了必要共同诉讼的几种情形,本案中不属于其中任何一种。而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对涉及不同侵权行为实施地的多个被告提起的共同诉讼,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被告的侵权行为实施地人民法院管辖;仅对其中某一被告提起的诉讼,该被告侵权行为实施地的人民法院有管辖权。(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也有类似的规定。)可见,对于共同侵权行为人,既可以共同诉讼,也可以分别诉讼。

在网络条件下,如欲将上载者诉至法院,存在以下困难:1.由于技术限制,人们只能直接得到上载者使用的计算机的IP地址,通过IP地址查找计算机的所有者存在困难,IP地址是一个四段数字序列,通常只能查询到前几段所在的地区、行业或部门,而难以查询到全部四段所对应的计算机,这类似于不在“黄页”或“114”中记录的电话号码只能查到其前几位数字所代表的“局号”,而难以知晓其全部数字所对应的电话机。2.在存在动态IP(例如全宿舍乃至全楼共用一个动态IP)的情况下,即使知晓该动态IP所对应的范围,也难以确定实施上载行为的计算机。3.即使能够查到实施上载行为的计算机,如果该计算机是多人共用的(例如,实验室、办公室共用),也难以确定谁是真正的上载者。

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是难以送达的问题,送达困难还可以通过公告送达的方法加以解决,上述情况连公告送达的条件都不具备。

如果非要避免这种情况,恐怕就要实行严格的上网“实名制”,严格记录每个上网者在哪个时间段内、使用哪台计算机上网,并需确保记录上网者的真实身份(如凭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等上网)。这样做监督成本过高,且与网络的本质属性相矛盾,显然不可取。

因此,在司法实践中,网络侵权纠纷的被告是以ISP为主了。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如何判断ISP侵权的前提是否成立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从原告方面,权利人应当作出其从未自行或许可他人将涉案作品上网(或者虽然上网但按照技术规范的规定采取了有效的屏蔽措施)的声明或者保证;二是被告方面,ISP可以提交证明反驳权利人的前述声明或保证。在权利人作出上述声明或保证且ISP不能提出反证反驳的情况下,该前提成立。

同类推荐
  • 名律师的58个经典案例(教你成功丛书15本)

    名律师的58个经典案例(教你成功丛书15本)

    随着中国律师业的进一步发展,律师业的专业化水平正逐步发展和提高。我们提倡并鼓励建设专业化的律师事务所和培养高素质的律师,社会发展的需求使社会各层面诸如刑事、民事、行政、知识产权、建筑与房地产领域都需要相应的专业律师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简单如离婚纠纷、债权债务纠纷、刑事辩护,复杂如股票上市、收购兼并、大型基建项目等均离不开专业的律师。
  • 普法系列:土地山林承包及房屋拆迁补偿问答

    普法系列:土地山林承包及房屋拆迁补偿问答

    不懂法是可怜的,因为受到他人侵害不知道怎样用法律保护自己。不守法是可悲的,因为受到法律制裁后果十分严重。尽管人间美好,社会安宁,人们之间充满着关爱,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在社会上,总会有人为了贪财、谋利,为了满足自己的种种私欲而骗财劫色,不择手段地侵害别人利益。正因为这样,为了保护人们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社会的安宁,国家不得不制定许多法律。这好比动物园里必须要有许多围圈动物的铁丝网一样。
  • 行政诉讼与国家赔偿

    行政诉讼与国家赔偿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法律知识宣讲》丛书之一。本书从实际出发,由浅入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密结合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法的法律知识,对该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了宣讲。通俗易懂、体例规范,在各个章节穿插了案例,有助于广大读者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
  • 司法与传媒关系临界点:采访权的法理与实践

    司法与传媒关系临界点:采访权的法理与实践

    采访权是记者采访报道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权利,没有采访权或采访权得不到保障,公众知情权、监督权等权利就难以真正实现。本书的基本理路在于阐明采访权与基本权利的关联方式,采访权的权利性质,采访权在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如何具体展开,如何对采访权进行规制和保障等等。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教程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教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应用、安全生产行政法规应用、安全生产部门规章应用、《矿产资源法》和《煤炭法》应用、《矿山安全法》应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应用、《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和《职业病防治法》应用、《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工伤保险条例》应用、《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应用。
热门推荐
  • 大国机械师

    大国机械师

    如果外科医生的手术室是众星捧月的群舞,那么机械师的工作台就是誓与骄阳斗艳的独秀。陆飞是机电工程学院的本科毕业生,他有个成为地表最强机械师,创造钢铁侠和变形金刚的梦想……
  • 重生女神超燃的

    重生女神超燃的

    一场车祸,乔小冉重生回了六年前,空间在手,她强势逆袭……
  • 情到刻骨,原来如此

    情到刻骨,原来如此

    他是江北司令,凶悍魁梧,狠毒霸道。她是江南闺秀,清丽温婉,貌美柔柔。他说,你到底想要什么?哪怕要这个天下,我也会为你去打!她望着眼前的男人。一字一顿,无比清晰地说,我只想要你去死!一次次的逃离,一次次的禁锢,他为她甘愿舍弃一切,却不曾换她看他一眼。而他,梨花树下那抹微笑,却是他此生心底最美的痛!
  • The Vicar of Wakefield

    The Vicar of Wakefiel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Cap'n Eri

    Cap'n Eri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所谓成语,是汉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绝大部分由四个字组成。成语大都是从古代寓言、俗语、古诗文、历史事件和名人名言中产生的,其中一些成语还有美丽动听的故事。从宏观意义上说,成语是中华文明中璀璨不朽的瑰宝,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它以自身的言简意赅而成为了构建汉语言大厦中强有力的栋梁。
  • 巫妖大圣

    巫妖大圣

    天翻地覆,万灵觉醒,地球踏入洪荒神魔时代!!!新书求收藏,求推荐票!欢迎入群:376911386
  • 第一伯爵夫人

    第一伯爵夫人

    【同类完结文《限时婚令:帝豪的VIP夫人》】“BOSS,夫人带走了一半公司机密文件。”坐在真皮大椅上的俊魅男子,唇一勾:“把剩下的一半给夫人送去。”威尔瞬间黑线,照做。“BOSS,夫人说今晚不去你家。”“告诉夫人,我去她家。”威尔再次黑线,照做。“BOSS,夫人抢了我们下午的合作商。”“把明天、后天的都给夫人。”“BOSS,夫人公开跟您宣战了。”“告诉整个商业界,我认输。”“BOSS,小天王约夫人吃饭,夫人答应了。”啪,笔断了,东方夜怒道:“该死的小子,敢打我女人的主意,送一百个女人给他。”【PS:绝对宠文,一对一,无虐!】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涛语:石评梅作品精选

    涛语:石评梅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