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0700000004

第4章 国际艺术品贸易的定义及简史(3)

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1632~1675年),荷兰画家。曾被长期忽略,现被西洋美术史学家们认为是与伦勃朗、哈尔斯、扬·斯坦齐名的17世纪荷兰四大画家。他的作品以诗一般的意境描绘市民的日常生活,画中往往只有一两位妇女,在洁净的室内从事家务或其他活动,柔和的光线自窗口射入,整个房间显得温暖而宁静。画面效果单纯、明快,色彩鲜明、干净,充满饱和的光线和空气。维米尔的作品具有浮雕般强烈的触觉感和真实感。代表作品有《倒牛奶的女人》、《读信的女子》、《绘画的寓意》和《戴尔福特的风景》等。

扬·斯坦(Jan Steen,1626~1679年),荷兰画家。扬·斯坦喜爱描写农民生活,也爱描写吃喝玩乐的市民家庭。他是一个概括的能手,能把荷兰社会的现实生活像讲故事一样用生动、幽默的视觉形象表达出来;同时他也是荷兰杰出的色彩画家。其作品色彩丰富强烈,代表作品有《饭前的祈祷》等。

凡·哥演(Jan van Goyen,1595~1656年),17世纪荷兰写实主义风景画的奠基者之一。凡·哥演的风景画以荷兰的河流、原野为主要题材,间用冷、暖色调。他的作品像诗一样抒写静静的河流、郁郁葱葱的河岸、雄伟的风车。代表作品有《有两棵橡树的风景》等。

雅各布·凡·雷斯达尔(Jacob van Ruisdael,1628~1682年),荷兰杰出的风景画家。雷斯达尔常以海洋、平原、农村等景色为创作题材,他的作品常表现出丰富的想象,画中的景色洋溢着潜在而旺盛的生命力。他的一部分风景画带有一定的戏剧性和哲理,而另一部分风景画则很抒情,以低透视的构图表现了荷兰风光的宁静与优美。代表作品有《班色姆的城堡》和《风车》等。

(五)1602~1760年,由荷兰和英国共同支配的全球艺术贸易的开始

这一时期的全球艺术贸易处在以荷兰为全球贸易中心到以英国为全球贸易中心的过渡时期。中间以17世纪80年代为界线,在此之前,荷兰是全球艺术贸易中心;在此之后,全球艺术贸易的中心逐渐转移到了英国。

17世纪80年代以前,荷兰处于商业资本主义的鼎盛时期,掌控着全球的贸易。17世纪20年代,荷兰的东印度公司获准经营与中国的贸易,并由此垄断了与东南亚及中国的贸易。从1602年开始到18世纪的中叶,荷兰人的商船不断地把中国的宝贵艺术品、瓷器、茶叶等商品运往欧洲。文化商品的交易主要集中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这里也是国际艺术品贸易的中心,但是由于油画艺术品贸易的过度繁荣,到17世纪80年代,艺术品市场出现了剧烈的下滑,整个市场最终出现了崩溃。

与此同时,其他欧洲国家加入了争夺中国市场的行列,英国也加入了与荷兰争夺东南亚与中国市场的队伍,英国的伦敦作为新的世界艺术贸易的中心,慢慢发展起来。在17世纪80年代的市场崩溃以后,很多的荷兰艺术商人开始把自己的交易转移到英国,很多的艺术家也移居到英国。像威廉·凡·德·威尔德(Willem van de Velde),17世纪晚期荷兰著名的海洋风景画家以及统治英国肖像画风格达一百余年、深受意大利画家提香的影响的著名画家,鲁本斯的杰出弟子凡·戴克(Anthony van Dyck),著名的荷兰画家莱利(Peter Lely)、内勒(G.Kneller)等等,都来到了伦敦。

这些荷兰移民画家和一些后来英国新起的画家,纷纷定居到伦敦的考文特花园(Covent Garden),在那里形成了新的艺术贸易市场,新的艺术商行纷纷设立,艺术拍卖行建立起来,大的商家开始从事全球性的艺术贸易并在意大利等地拓展业务。随着经济和艺术贸易的繁荣,英国出现了一大批收藏家和艺术品的投资商。

这一时期的著名艺术家有:

托马斯·庚斯博罗(Thomas Gainsborough,1727~1788年),英国杰出的肖像画家和英国风景画的创始者之一。他的创作结合尼德兰画派的现实主义和法国牧歌式的浪漫情调,创造了光色清新、富有诗意的风格。他早期的风景画是模仿17世纪荷兰风景画家吕斯达尔,但晚期却从鲁本斯的艺术中汲取营养,变得酣畅淋漓,如《清晨散步》。他的肖像画享有极高的声誉,作品把华丽的服饰和深刻的心理描写统一起来,笔调豪放概括,如《安德烈夫妇》。

威廉·荷加斯(William Hogarth,1697~1764年),英国油画家、版画家和艺术理论家,英国杰出的风俗画、讽刺画的创始者。作为一代宗师,他对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英国的社会弊端非常敏感,决心用组画的形式来揭露这个社会现实。1755年以后,他成了英王的宫廷画师,以致没有重要作品。代表作品有《格林汉姆家的孩子们》等。

乔凡尼·巴蒂斯塔·提埃波罗(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1690~1770年),意大利著名的油画家、版画家和素描画家。生平为意大利、德国和西班牙的许多教堂、宫殿作壁画,尤其是天顶壁画。作品多以宗教、历史、神话为题材,善于利用成角透视扩大视觉上的空间感,画面雄伟、奔放。其壁画被列入世界装饰壁画的高峰。他的豪放风格也表现在他的架上油画作品中。代表作品有《维尔茨堡司教馆大厅的天井画》等。

安东尼奥·卡纳列托(Antonio Canaletto,1697~1769年),也称安东尼奥·卡纳尔(Antonio Canale),意大利画家。他热衷于对威尼斯风土人情的真实描绘,特别爱画城市建筑,画面总是充满阳光,其作品中的人物与环境极为协调,既是风景画,又有风俗画的内涵,如《圣马可港口》。

(六)1760~1792年,英国和法国的争霸时期

从18世纪初叶开始,英国人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英国的王公贵族纷纷开始到世界各地旅游,尤其是到意大利旅游,并开始大量购买各地的艺术珍品。法国人也不甘示弱,在世界各地和英国人展开争夺。

英国人、法国人是这一时期世界艺术品市场上的最大买家。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的风景画家卡纳列托、瓜尔迪(Guardi)等画家,尤其受到他们的喜爱。到后期,拉斐尔、达·芬奇、阿列格利·柯列乔(Correggio,原名安东尼奥·阿列格利)等画家的画受到喜爱。

随着大量的艺术作品流入英国,伦敦变成了欧洲的艺术贸易中心,意大利罗马的艺术品市场甚至被两个英国艺术商人——托马斯·吉更斯(Thomas Jenkins)和詹姆士·拜尔(James Byres)控制长达50年之久。在1744年和1766年,当今世界艺术品市场上的两家最高等级的艺术商行——苏富比(又叫索斯比)和佳士得开始在英国营业。

在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时期,由于法国出现混乱,大量的法国艺术珍品流入了英国伦敦的艺术商行,进一步巩固了伦敦的国际艺术贸易中心的地位。

在这一时期,国际艺术品市场上的另一个大的买家,是在彼得大帝改革以后强盛起来的罗曼洛夫王朝,尤其是叶卡捷琳娜大帝。这位俄国的女皇,趁着七年战争后许多的欧洲王公贵族贫穷破产的时机,在法国、德国等地的市场上大肆收购艺术珍品。

法国大革命以后,英国和法国陷入战争和对立的状态,法国控制了欧洲大陆,意大利的艺术品来源中断,因而在英国的艺术品市场上开始大量经营荷兰黄金时期的艺术品,作为对意大利的艺术品来源的替代。法国在1795年入侵荷兰以后,大量荷兰的艺术品流入了英国的艺术品市场。法国大革命的动荡使欧洲大陆的艺术品大量流入伦敦,英国人开始广泛地介入到投资艺术品的市场中,艺术贸易达到了高峰。在艺术品的买家中,有贵族、画家、艺术商人,也有银行家、一般的绅士和商人。艺术品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投机商,他们不是以收藏为目的,而是为了投机赚钱。

这一时期的著名艺术家有:

乔舒亚·雷诺兹(Joshua Reynolds,1723~1792年),英国杰出的油画家。雷诺兹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一生共创作了2000多幅有关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学者、演员、国事活动家和贵族代表的肖像。他善于把端庄的古典肖像画传统和对人物的个性、气质的深刻描写结合起来,善于把现实和贵族化的理想结合起来。雷诺兹创建了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并担任第一任院长。他的作品有《莎拉·班勃尔女士供奉三女神》和《美惠三女神装饰婚姻女神胸像》等。

让-巴普蒂斯特·格莱兹(Jean-Baptiste Greuze,1725~1805年),是当时最受欢迎的法国画家之一,因其艺术观与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狄德罗所倡导的“道德化”的艺术观相符合而得到狄德罗的热烈支持和赞扬。格莱兹的巨大成就在于他的风俗画创作,他的作品大多是描写平民、资产者或农民的,涉及道德范畴的主题。代表作品有《乡村的新娘》、《为小鸟之死叹息的少女》等。

让-昂诺列·弗拉戈那(Jean-Honore Fragnard,1732~1806年),法国罗可可的代表画家。早年师从夏尔丹,1756~1761年及1773~1774年在意大利工作。他的作品《科尔苏斯舍身拯救卡利尔罗》为其赢得很高的荣誉。弗拉戈那是一位杰出的油画家和素描大师,其艺术语言热情洋溢,运笔奔放、轻快,人物形象生动感人。晚年创作转向以家庭和田园生活为题的风俗画。代表作品有《浴女》、《秋千》、《门闩》、《爱之岛》和《男子肖像》等。

(七)1816~1882年,英国称霸世界艺术品市场的时期

在1816~1882年的这一时期,英国击败了法国,成为世界的霸主,其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货币政策方面,英国采用了金本位制,保证了世界市场价格的稳定,这一时期的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而法国由于爆发了一系列的革命,国内动荡不定,使得其艺术品市场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国际艺术品贸易的重心进一步转向了英国。在英国19世纪的艺术品市场上,皇家艺术学院院士占据了支配的地位,市场的主要顾客是英国富有的贵族,以及日益壮大的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前拉斐尔派画家,如亨特(William Holman Hunt)、米莱斯(John Everett Millais)和罗塞蒂(Dante Gabriel Roseti),其作品在市场上都卖得很好。这一时期的市场分为两个层次,一类是富人,主要是贵族,以及日益壮大的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他们在市场中主要购买一些与他们的身份相称的艺术品;另一类是低档的艺术品市场,有大量的印刷作品,几个先令就可以买到。

到1882年以后,英国的经济实力受到大大的削弱,1883~1885年英国的艺术品市场开始崩溃,市场价格大幅度地下降。美国和新兴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经济实力的增强,开始介入艺术贸易的市场,国际艺术品贸易的中心开始转移。随着印象主义画派的兴起,英国的主流画派开始衰落,新兴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和美洲的艺术开始繁荣。

除了前拉斐尔派画家之外,这一时期的著名艺术家还有:

托马斯·劳伦斯(Thomas Lawrence,1769~1830年),英国画家。18岁时得雷诺兹资助进皇家美术学院学习,21岁当选为副院士,23岁被指定为英王画像,并被选为院士,1820年被选任院长。他以纵横自如、精巧的笔触与华丽的色彩,博得全欧声誉。其早期作品着力于对人物风貌和性格的真实描写,后期有过分追求妖娆的表面效果之嫌,以至于有损对人物性格的深刻刻画。代表作品有《理查德·佩恩爵士》等。

亨利·雷本(Henry Raeburn,1756~1823年),英国杰出的肖像画家。他主要在爱丁堡工作,一生画了很多苏格兰贵族和知识分子的肖像画。他的画风未脱雷诺兹的影响,人物形象雄伟有力,赋予人纪念碑式的概括,运笔豪放,喜用侧光,色彩饱和,对比强烈。代表作品有《穿苏格兰服装的麦克唐纳上校》等。

同类推荐
  • 国际艺术品贸易

    国际艺术品贸易

    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深化加速了艺术品的跨国流通,艺术品贸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领域,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巨大的艺术品市场。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欧美等国掀起的艺术品投资潮,促进了对艺术品贸易中法律问题的研究。本书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比较法学的研究方法及实证分析的方法,绕以美国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和以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对艺术品贸易中的法律问题,诸如进出口的法律规制、所有权问题、艺术品评估鉴定中的法律问题及国际艺术品贸易中的法律冲突与协调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基本形成了一个国际艺术品贸易法律制度的研究框架。
  • 美学与历史(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美学与历史(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美学与历史》主要包括“康德与美学史”“新时期以来的美学与知识分子”“反传统主义与现代化”“三个中国两次转型”“社会结构与话语权之争”等,这些论题既有理论深度,更有对现实社会的沉思。对推动美学及其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浮华影像的背后:华语大片的生存策略

    浮华影像的背后:华语大片的生存策略

    本书关注中国近年电影的焦点问题,从新的理论视野展开整合与比较,对华语大片的本体特征、语境、功能、前景等进行系统论述,同时引发出对大众美学、主流意识、类型和超类型、明星制、数字美学等相关命题的思考。
  • 评剧

    评剧

    《评剧》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现代生活百科)

    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现代生活百科)

    现存文献没有明确记载书法艺术起源于何时?不过,我们可以从文字研究中得到某些启发。汉字最初叫做“文”,甲骨文写作,像经纬交错的织纹。上古陶器多以织纹作为美饰,因此“文”字引申出美饰的含义,如古汉语中的“文饰”、“文身”等。古人用具有美饰含义的“文”来给汉字定名,说明汉字从一开始就注意美饰,具有艺术化的倾向。并且也可以由此推断,书法艺术与汉字一样古老,书法艺术的起源与汉字的起源是同步的。
热门推荐
  • 重生皇妃之不争宠

    重生皇妃之不争宠

    七世轮回,后宫之祸,皇上之情,家族之纷,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轮回终有终点,或许就是这一世……无宠时日日夜夜盼君,君不来:皇上“朕给你的,你只能受着,朕要收回去的,你只能还来。”宁愿“你给我,我不受,你强取,我还你便是。”承宠时,日日夜夜盼君雨露均沾。皇上“嘿,小狐狸,过来,朕今日翻了你的牌子。”宁愿撇嘴“嘴露邪笑,阴险至极,没好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凡人约拿

    凡人约拿

    这是一本关于爱与幸福的小书,讲述宗教学教授约拿在现实和神迹中的心灵旅程。它是性格暴躁的约拿和他的亲人的生活故事,也是凡人约拿战胜自己的毁灭性人格,成为先知的故事。从老人的书斋,到白骨之谷,到地中海上的惊涛骇浪,到尼尼微古城,它是关于圣经和天使的宗教故事,又是一个美妙的奇幻故事。
  • 宠妃

    宠妃

    从跨国大企业金领穿越成古代后宫的底层,林媛表示当皇妃不幸福。身为宫中最不得宠、位分极低的小妃子,皇上看不见,嫔妃刁难,宫女欺辱,甚至连温饱都成问题。这真是个悲惨的意外啊!不过,咱们的林总裁,无论到什么地方都能活得好好地。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林媛的人生依旧精彩,这宠冠后宫的一辈子,貌似比上一辈子还要风光啊!
  • 懂管理看这本就够了

    懂管理看这本就够了

    《懂管理看这本就够了(珍藏版)》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管理书籍。《懂管理看这本就够了(珍藏版)》共分七章,内容包括:管理必须知道的12项原则;管理必须用到的12种手段;管理必须具备的12条素养;管理必须懂得的12个模型;管理必须达到的12个目标;管理必须学会的12种方法;管理必须注意的12个细节。
  • 总裁的贴心助理

    总裁的贴心助理

    职场小菜鸟苏可可,突然变成总裁的私人助理……
  • 花心女王纳夫记

    花心女王纳夫记

    新书求支持:《帝王囚爱:错嫁弃妃》用不用那么狗血,去个实验室,它停电,让她在黑漆漆的实验室里摸黑找到门口,她忍了。可是为什么再次出来,却到了学校的后山?到学校的后山也就罢了,为什么明明是晚上,而这里却是白天,最主要的是,她猛然发现,此处并不是学校的后山,她到底是到了哪里?当她正无措之时,突然被告知,这里是景王府,而她就是苍渊国有名的景王!当现代人莫名穿越,来到古代成为当朝赫赫有名的王爷,当家财万贯,并且一夜坐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并附带美男数枚时,她该怎么办?且看本文女主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如何在这一堆美男怀中让其雨露均沾。人物交代:王君(正夫)—玄忆,女主正夫,本朝宰相玄凌花之子,十三岁嫁给女主景王为正夫,为人谦逊和蔼,常年温柔浅笑,却十足的腹黑男一枚。也因其过人的才智,这些年,王府中的各大小事情,皆由他一人掌管。修长的身形,俊逸的五官,墨黑的长发高高挽起,只用一根白玉发簪固定住,其余悉数垂落而下。二夫—轩辕律,女主二夫,此人声音随意,长相更是妖孽至极,来自京城有名花楼—醉玉楼,销魂轩,乃是其楼中的头牌花魁,魅人功夫,自然是无人能及。他鼻梁高挺且挺直,一张红唇微微张启,时刻散发着性感的讯息。而他的五官拼凑在一起之后,一张极富妖媚气息的脸,便就此产生。他斜靠在门框上,一件金色绣着大朵红色牡丹花的长袍,穿上在身上,不但不显的艳俗,相反还与他很是合寸。一头青丝直泻而下,只在发尾用一根发带稍微绑住,他手指轻轻往额头上一挑,似在拂开额前的碎发,却更像是一个挑逗的动作。他,实在是太过妖孽,太过魅惑,太过让人心神荡漾了一些。三夫—白子画,女主三夫,此人性格寡淡,常年研究花草,同时有着别具一格的神奇医术,能治百病,各种疑难杂症,到了他这里,亦是能够迎刃而解,不过此人脾性怪异,并不会见人就医。一头银色长发随意披散在后,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一双剪水双瞳似星般耀眼,紫色凝眸恍若柔风甘雨,白玉般的鼻梁高高拱起,划出了一道完美的弧线,一张粉红薄唇泛着晶莹,清瘦高挑的身段,有些飘渺,有些梦幻似那误落凡尘的谪仙。四夫—墨泠,女主四夫,此人擅长武艺,有一手好得功夫,不过脾气火爆,小则出口大吼,大则出手,不过他亦是见人而为,可以说是女主夫侍的同时,亦是她的贴身侍卫加保镖。五官硬挺,为首的那人面目刚强,有着一双浅褐色眸子,看着他便能感受到一股杀气。
  • 快穿系统之傲娇男主求扑倒

    快穿系统之傲娇男主求扑倒

    “您好,这里是新服系统1802号系统为您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的吗?”“你能不能出来让我么么哒呢?”某女百般调戏系统。“您好,根据您的选择,已为您选好地址,目标—未知名世界,前去攻略各个世界的男神,祝您旅途愉快。”“喂,你什么情况?!给我出来说清楚啊!”某人大叫。“系统已进入维修状态,请耐心等待。““……”论,有一个腹黑系统是什么感觉。夜寻仙:“还用问吗,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我想掐死它!”傲娇系统进入无限坑人状态,崩坏的孩子被传送到一个又一个的奇幻世界,从此开始了一场接一场的调戏妖孽美男的爆笑之旅。呆萌魔君,腹黑竹马,病娇学长,妖孽书生,傲娇师尊,温柔少爷……各种姿势等你来解锁~
  • 带着系统到汉朝去

    带着系统到汉朝去

    陈阳莫名穿越到东汉末年,更莫名自己有一个无上系统。本着和平主义思想,他不想参与争霸,不想朝堂。奈何事与愿违,守着一亩三分地,可总有各路诸侯没事就想找他请教一二。随着时间推移。诸侯们不得不感叹,“陈阳世上一日,可抵平庸百年啊!”
  • 中国近代通史(第十卷):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

    中国近代通史(第十卷):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

    20世纪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来说,是开端的世纪,是转型的世纪,是创新的世纪,也是收获的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是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20世纪中国历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发生了翻覆地的变化。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从传统中国历史学中分离出来,在3040年代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服务的、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倾向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占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产生,新中国建立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近代史研究逐占了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