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9300000047

第47章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7年7月。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7年1月。

3.顾海根:《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与治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吴增强、张建国:《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与干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5.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网络心理》,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年版。

6.赵水忠:《谁偷窥了你的网络隐私》,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7.林之达:《传播心理学新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吕巧平:《媒介化生存——中国青年媒体素质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张震:《网络时代伦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李玉华、卢黎歌等:《网络世界与精神家园——网络心理现象透视》,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程乐华:《网络心理行为公开报告》,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13.檀传宝等:《网络环境与青少年德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4.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等:《聚焦新生代——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网络游戏研究和调查》,地质出版社2006年版。

15.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等:《走出网络迷途》,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

16.程洁、张健:《网络传播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7.张向葵:《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反思与回应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杨广学:《心理治疗体系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9.李萍、沈浩、涂雄悦:《网络与孩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0.刘守旗:《网络社会的儿童道德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1.刁生富:《21世纪网络人生指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2.〔美〕金伯利·S.杨著,毛英明、毛巧明译:《网络心魔:网瘾的症状与康复策略》,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23.匡文波:《网民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4.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5.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6.埃里克·麦克卢汉等:《麦克卢汉集萃》,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7.何精华:《网络空间的政府治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28.〔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9.史秋衡:《赛博化课堂:网络与教育》,夏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0.叶茂林:《青少年攻击行为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

31.赵水忠:《数字化侵害:中国青少年网络问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2.吴克明:《网络文明教育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3.郭本禹:《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4.马和民、吴瑞君:《网络社会与学校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5.李德成:《网络隐私权保护制度初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

36.樊浩:《电子信息方式下的伦理世界》,《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37.肖峰:《论人的信息化在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38.何威:《新媒介Cybergame的关键特征》,《新闻与传播》2007年第1期。

39.李一:《网络行为失范的生成机制与应对策略》,《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40.胡霞、邱莉:《从品德心理角度剖析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及其对策》,《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4期。

41.王瑟等:《大学与网络,哪个是他的航向?》,《光明日报》2007年7月12日。

42.雷雳、杨洋:《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的编制与验证》,《心理学报》(2007年)。

43.邹诗鹏:《现时代精神生活的物化处境及其批判》,《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44.刘婧婧:《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及其对当前中国教育研究的启示》,《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

45.胡小安、童鹰:《虚拟技术与主体认知能力的提高》,《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

46.盛晓白:《网瘾问题的心理学剖析》,《光明日报》2006年8月3日。

47.张锋、沈模卫:《互联网使用动机、行为与其社会—心理健康的模型构建》,《心理学报》(2006年)。

48.晏辉:《虚拟享用:伦理辩护与批判》,《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49.董海军:《网络:网虫的自恋舞台》,《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2期。

50.刘同舫:《社会学视野中的网络犯罪与综合治理》,《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

51.姚红玉等:《论虚拟环境的社会本体性质》,《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

52.赵晓红等:《网络社会:一种共享的交往模式》,《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

53.张雷:《网络聊天机器人小I对网络社会交流的影响》,《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

54.徐世甫:《虚拟世界的本体论探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

55.刘大椿:《虚拟技术的现代性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

56.陈晓荣:《虚拟世界的哲学蕴含》,《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

57.张彦:《论网络空间的净化与青少年网德教育》,《教育研究》2006年第7期。

58.肖诗鸣:《“网络同居热”背后的心理学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3期。

59.卢山冰、黄孟芳:《网络主体的理性解读》,《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年)。

60.任红杰:《关于虚拟现实认识的误区》,《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

61.丁道群:《网络空间的自我呈现》,《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第4期。

62.饶志华:《论婚外恋产生的社会基础》,《学术论坛》2004年第1期。

63.刘晋飞、王茂福:《青少年在网络游戏中互动可持续性的原因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6期。

64.巫汉祥:《网络语言与虚拟生存三面观》,《集美大学学报》2005年第8期。

65.卢晓红:《青少年黑客的心理特点及其行为指导》,《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66.陈晓荣:《虚拟世界的哲学蕴含》,《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

67.徐瑞萍:《信息时代的十字架》,《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

68.才源源、崔丽娟、李昕:《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的心理需求研究》,《心理科学》(2007年)。

69.李万兵:《论网络成瘾对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影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报》(2006年)。

70.钟吉娅:《网络语言的特点和规范探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

71.石伟、李建明:《论青少年的网络成瘾与防治》,《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第5期。

72.王丕承:《网络语言与当前社会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浙江学刊》2004年第4期。

73.吴传飞:《中国网络语言研究概述》,《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

74.黄永红、刘汉霞:《中学生网络语言的使用现状及思考北》,《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

75.黄永红、刘汉霞:《中国网络语言初探》,《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

76.张广纯:《青少年网络信息强迫现象的心理及对策研究》,《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

77.叶世利:《中学生与网络语言的调查研究》,《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

78.颜翠芳、王邦虎:《青少年网络犯罪研究》,《合肥学院学报》(2007年)。

79.张本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征及其防治对策》,《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

80.张红卫:《信息网络对青年学生心理行为特征的影响》,《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3期。

81.李金媚:《关于网络语言的几个问题》,《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

82.陈榴:《网络语言:虚拟世界的信息符号》,《辽宁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

83.杨鹏:《游戏、心理与环境:以系统思维综合对待网络游戏成瘾》,《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6期。

84.郑百灵、谢建社:《论互联网人际交往的特征及类型》,《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

85.魏钢、代金平:《论哲学网络观》,《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

86.杨容、郑涌等:《网络成瘾(IAD)实证研究进展》,《江西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

87.周甄武:《虚拟实践:人类新的实践形式》,《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同类推荐
  • 执行在于细节

    执行在于细节

    《执行在于细节》作者罗鲜,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也绝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制度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凡事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只有花大力气,把小事做细,才能把事情做好。大量的工作都是一些琐碎的、繁杂的、细小的事务的重复,所以,我们只能从基层做起,不能眼高手低。浮躁应被扎实所代替,冲动应被理智所折服,这才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
  • 成功缘于马上行动

    成功缘于马上行动

    所谓学以致用。就是强调读书人须与实际相结合。读书与致用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读书为的就是更好地致用。如果读书不重视致用,不重视联系实际。那么它也就失去了作用和意义。当然,与成功也就无缘。我们一再强调读书要与实际相结合,是因为“知识来源于致用”。那些给你知识,使你更聪明的书,并不会直接地生产出知识来,它之所以能够给你知识,就是因为它是一个科学性的概括,是一个对学以致用的总结性记载。
  • 不屈的灵魂

    不屈的灵魂

    书中记述了一名叫王傲蕾的天津女孩顽强不屈生命的过程,全书初步分十个章节,生命篇、病魔篇、成长篇、彩虹篇、觉醒篇、感恩篇、亲人篇、互爱篇、竭诚篇和感悟篇,后记以"超越生命的长度"为题,完整纪录了奋斗自强的感人事迹,写出了一个坚强女孩精彩的生命片段,更写出了对多年来亲人无微不至的爱表达出的无限感恩。
  • 最新社交礼仪一本通

    最新社交礼仪一本通

    这本《最新社交礼仪一本通》由志刚编著,全书包括:日常生活礼仪、人际交往礼仪、仪态服饰礼仪、商务活动礼仪、职场办公礼仪。通过有效的交际沟通,人们可以建立深厚友谊,取得支持与帮助;通过正常的社交活动,人们可以互通信息,共享资源,获取事业上的更大成功。大到国家,小到公司或企业团体,哪怕是人与人之间,都要遵循正常的社交礼仪,谋全局也不要忽略细小,不要因为社交礼仪上的某个细节毁了整个计划。
  • 别让沉不住气毁了你

    别让沉不住气毁了你

    人生在世,没有人一辈子交好运,也没有人一辈子走背运。失败、委屈、痛苦、无奈、寂寞、诱惑等都是成功前必须要经历和承受的。一个沉不住气的人,肯定是一个心智不成熟的人。一个沉得住气的人,必然是大非面前不糊涂、头脑清醒的人。要想游刃有余行走于社会,必须要学会沉住气,必须要低调做人,虚心做事,慎而思之,勤而行之。沉住气,是经验的总结,生活的提纯;沉住气,是智者的选择,聪明的对策;沉住气,是信心的标志,希望的基石。该书是一本写给面临选择、陷入困惑和向往幸福的忙碌都市人的人生智慧书。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教给读者怎样摸清情绪变化的规律,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并进而掌控自己的人生。
热门推荐
  • 晓声记

    晓声记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来自安徽的女孩安楠千辛万苦考在上海扎根,坚定果敢的她面对人生中的一个个选择都努力向前,职场上从小白兔变成黑色劳拉,爱情生活里勇敢追求真爱,直面渣男,面对一地鸡毛仍然从容面对,历尽艰难终于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掌控人生方向。
  • 恶魔老公

    恶魔老公

    “咚、咚”“进来…”低沉的声音似冬日般寒冷。许久,厚重的隔音门终于被打开,一颗小脑袋防范的探了进来。贵宾套间里阴暗的光线让适应了外面五彩闪亮灯光的莫末一时无法适应,只能依照本能的躲在门后,以防万一的准备逃走。“呃、、、请问、、、”询问的话还没出口,门口的小女人就被一把扯了进去。“你”没反应过来的莫末被一股强劲扯了过去,撞到一面又硬又有点温暖的墙壁上,然后在她没考清楚到底是墙壁还是人的情况下。
  • 满怀柒待

    满怀柒待

    “经常神游的阿柒,审时度势的阿柒,傻傻的阿柒”这便是她在主子心里的全部印象。哦,对了!在他心里她还是独一无二的。一个是身经百难,变态嗜杀的八王爷一个是安守本分,平息战火的小丫鬟且看他们怎样谱写平平无奇的恋爱小乐章。小甜文哦!大家不要错过!
  • 布衣神相3:杀人的心跳

    布衣神相3:杀人的心跳

    武功高绝的李布衣以为人看相为幌子,惩恶赏善,扶弱锄强,黑道武林对他恨之入骨,对他明的挑战暗的谋杀,都被李布衣一一避过。作者将相术与武术揉在一起,创作了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新武侠小说。
  • 星际养成攻略

    星际养成攻略

    Va041号星球上产有特殊的能源,当地人称之为圣泉,能量使用率高达百分之百,还拥有不断增长的迹象。王大晨为了她的毕业设计的能源核心,拼尽全力。可是没想到,竟然还有这么多人虎视眈眈!如此她便被卷入了一场又一场的风波之中,直到遇见了他。
  • 国学之光 女性之美

    国学之光 女性之美

    从中国女性的生存现状及环境入手,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从修养、礼仪、心态、治家、孝道、婚姻、教育等8个方面,通过理论梳理、案例剖析和实战指点,阐述了如何全面提升个人形象,提升国学艺术修养,打造优雅完美女人;如何开阔心智模式,获得自信祥和与内心笃定,让自己变得更有智慧与魅力;如何消除夫妻误解,避免或摆脱家庭危机,营造爱情婚姻幸福之道;如何散发母性光环,通过科学教育方法,呵护儿女成长,培养现代栋梁之才。
  •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心只为你停留

    我的心只为你停留

    J国近来风平浪静,一切安宁,人民安居乐业,过着平静且又幸福的生活。可就有这么一天,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这份平静。他从不在白天出现,年龄不清,性别不知,容貌家庭住址家人身份一概不知。唯一清楚的,是他的行事作风-------“暗人不说明话”,无人知晓他的性格。他好像生来就是一个逆天改命的人,在别人不知晓的情况下杀了一个又一个“好人”他并没有做错什么,你说,他死了吗,你猜……准备入坑了吗?那就来吧,欢迎入坑………(注:本书全凭作者一人想象,若是出现同本,必追究.)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浪子门

    浪子门

    《浪子门》是一部人物众多,名字新颖,招数怪异,套路穷奇,超乎常理的新型武侠小说。它阐述人间正义,演绎侠客情怀,匡正世间邪恶,独领江湖风骚。整部小说由《刀客洗冤记》、《弱女脱困记》、《秋水缉凶记》和《山村擒匪记》四个故事串联而成。每一个故事都是揭露官场腐败,弘扬江湖正义,歌颂人间正道所取得的胜利。但这每一个胜利,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胜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一波三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