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5700000007

第7章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4)

(二)广播电视消息标题、导语的写作特点

1.标题的写作

报纸新闻是横向排列,属于平面结构,广播新闻节目是直线排列,属于线性结构,“广播是一条线,报纸是一个面”。因此,广播新闻标题在节目中以新闻提要形式出现。读报要先看标题,听广播新闻要先听广播提要。什么是广播新闻提要?就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标示、评论新闻内容以吸引听众,是对新闻事实和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和浓缩,且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播。

广播新闻提要必须言之有物,而且要把新闻中最主要的内容告诉听众。这个最主要的内容包括这样两层意思:一层是要把新闻某一特定的主要要素标出。具体来说,大体上要包括: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原因和什么结果。在这些“什么”中,必不可少的是什么人和什么事,其余的则可视情况而定。另一层是要善于把最有新闻价值而且最容易被听众明白的典型事实提炼出来。

报纸新闻标题常常为了语言的简洁明快,不讲究语法逻辑上的连贯,引题、主体、副题,各题可相对独立,上下语气并不衔接,而且常用比喻、借代、谐音、双关、对仗等修辞手法。广播新闻提要则用最少的词语表达丰富的内容,好的新闻提要其本身就是“一句话新闻”,而且要求通俗易懂,避免简称和双关语。

电视新闻的标题分为两种:提要题和屏幕题。提要题是供节目主持人说的,观众只能听而不能看,因而应像广播新闻一样兼顾说和听两个方面,即播音员说得上口,观众听得入耳。语言要通俗易懂,人一听就明白。读起来要朗朗上口,不能拗口。譬如《“十一五”我省果农人均收入将达5000元》《陕西日报》2006年3月27日头版报眼位置。这个标题,如果用于电视新闻的提要题,就要编成“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省果农收入将达到5000元”。因为“十一五”,观众不知你说的是什么,播音员也不好读。

屏幕标题则不然。它是打在电视的荧屏上供观众看的,节目主持人不说它。因而,屏幕标题就兼有报纸新闻标题的特点:凝练而富文采。如“今冬明春腰斩长江”这个新闻标题,放在广播中,听众就听不明白说的是什么,可放在电视屏幕上,因为有滚滚滔滔的长江水作为背景,观众一看就知道是长江三峡大坝今冬明春要合龙。

电视新闻标题,也不像报纸新闻标题那样,分为引题、主题和副题,它仅仅是一个短句而已。让观众在一瞥的瞬间就获得一个比较完整的信息,所以句子宜短不宜长。比如,《对农村基层工作充满热情 8200名北京大学生报名当“村官”》这个标题如果用于电视新闻,就应改成“北京市8200名大学生纷纷报名去当‘村官’”。再如,《计生干部作假延误超生查处 安康一对夫妻生养9胎所在镇党委书记等责任人受严处》把这个标题改成电视新题,只是一句话:“安康一对夫妻竟然生养了9胎。”一般来说,电视新闻的标题字数最多控制在20个字,字幕打一行为宜。如果是两行标题,上下句的字数要相等,句式要对仗工整。这样,读来也上口易记。

2.导语的写作

广播电视消息中的导语写作,除了应遵循上述消息导语写作的共同要求之外,还可依据此类消息的媒介特征,发掘出更多生动形象的导语形式。如广播消息中,根据报道内容的不同,可以通过描述生动的细节写成“陈述式”导语,也可以通过选择新闻当事人一两句经典语言形成“引语式”导语。例如:(主持人)各位听众,现在是北京时间7月13号22点06分,莫斯科时间18点06分。决定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进入了最后阶段,开始进行第二轮投票。中央台记者陈建奇正在莫斯科世贸中心会议现场。现在,就请他介绍第二轮的投票情况。

(记者)听众朋友:现在第二轮投票结果已经出来了。经过几位监票人的签字、认定,这个结果将要装在信封里。到底是封口不封口,我们现在来看一下。我想,全国的亿万听众、海内外的同胞,大家都非常关注这个时刻的到来。

啊,我们看到,他把信拿起来,现在要折叠成比它(原来)小一点。这是最后的结果?还是不是最后结果呢?我们再看,他在认真地审视着这张票上边的每一个数字,把它叠起来。呵,要装信封了,一个蓝色的信封。装进去!封口吗?我们看看他封不封口。封口啦,封口啦!是封口啦?啊,他把它叠起来,揣在怀里。这次是要很郑重地……从(往)他的西装的右手的内侧的兜里面(揣进去)。

这是“陈述式”的复合导语,由三段构成。第一段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室的主持人临时插播消息,引出在莫斯科世贸中心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现场做报道的前方记者陈建奇,记者通过对监票人现场举动的描述,勾起国人对最终投票结果的极大关注。

有的导语,对主体部分的推出还起到“引戏”和制造悬念的作用。例如:

【出朱镕基录音】“现在,我宣布,南水北调工程开工!”

【掌声,音乐声】【压混】

各位听众,现在是12月27日上午10点14分,记者正在济南市济平干渠贵平山口为您报道。随着朱镕基总理在北京主会场一声令下,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在山东、江苏同时开工建设。

“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人类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其开工的标志性意义不言而喻。山东电台记者在设计导语时,没有采取一般的“倒金字塔”结构,而是选取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北京主会场宣布“开工”的讲话,使这条消息更具庄重性和仪式感。

而在电视消息写作中,其导语从写作手法上,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叙述式导语。这类导语尽可能用极平实无华的语言突出新闻事件的兴奋点。写作时可自问:这个新闻事件中什么地方最突出、最有新闻价值?受众又最想知道什么?例如:

前些日子,社会上有关南丹矿难的说法众说纷纭,为此台本记者深入到南丹矿区及周边县市进行了调查采访,并将情况及时向自治区领导作了汇报。今天,自治区调查组证实:在南丹“7.17”透水事故中,确实有重大人员伤亡,请看报道。

二是议论式导语。议论式导语在电视新闻中是最为常见的。这是因为电视新闻那些活动的图像虽然能再现新闻现场,让受众耳闻目睹,给受众带来真切感受,但对新闻事实比较内在的、抽象的、理性的反映显然力不从心。那么,电视新闻的导语自然可以在此适当地使用议论法反映报道新闻主题,以吸引受众关注。

三是描写式导语。在电视新闻中这类导语较为少见,所谓新闻描写即是写作时,抓住富有个性的情节,进行绘声绘色的描写,以期能够调动受众的想象力,让新闻生动感人。由于电视新闻拥有“活动的图像”,能使它生动、逼真地再现新闻现场,因此它不需要像报纸新闻和广播新闻那样细描细画,而仅仅只是造成一种声势,引起受众对即将出现的图像的关注。如《“7.13”——申奥成功日万众欢腾时》导语:

刚刚过去的7月13日成为每个北京人今生难以忘怀的日子。7月13日之夜无人入睡,整个北京城都沉浸在巨大的欢乐之中,这巨大的欢乐汇成了沸腾的海洋,散播到每一个角落,散播到每一个北京人的心里。

(三)广播电视消息语言的特殊要求

无论是广播消息还是电视消息,其写作的新闻稿件都要化作有声语言,这就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到让听众听得明白、清楚这个目的上。为此,广播电视消息写作必须努力做到:

一是多用双音词,少用或不用单音词。在报纸媒体上用单音词,简洁、易懂,但在有声语言中使用单音词则容易造成误听。因此,应将书面语言中的单音词换成双音词,如:已——已经,曾——曾经,虽——虽然,并——并且,及——以及,等等。还有一些文言词也会造成收听障碍,如:系、故、悉等,应当慎用或改作:就是、所以、全都(或知道)。

二是多用口语中的语气词,少用书面语的关联词。口语里分句间的联系,一般以上下文的语意相连,省却了关联词,更符号口语习惯。如:“既然你一定要走,那么我也不强留了。”可改为:“你一定要走,我也不强留了。”

三是应特别注意同音不同义的词,以避免误解。报纸用语可以不必过多考虑读音,但在有声语言中,读音理当作为选择用语时的考虑重点。如:“全部合格”与“全不合格”,在报纸媒体上一目了然,但听众在收听广播时则难以辨别,容易造成理解上的错误。类似的词,还有许多,如:赴法——伏法,期终——期中,交易——交谊,食油——石油,前期——前妻,煤油——没有,致病——治病,切记——切忌。在具体写作时,应当注意正常句意的连贯性,将“全部合格”改作“全都合格”,将“赴法”改作“到法国留学”……以确保听众不致误听。

四是注意用词的规范问题。在广播电视新闻中,方言、行话、简称和外来语的使用一定要谨慎。因为这些词有时只是在范围有限的领域中使用,因此会给使用范围之外的听众带来理解上的困难。除非这些词语在特定的听众对象中是约定的、广泛使用的,否则应尽量少用这些词汇,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另外,在对待一些新出现的词语时,也要谨慎,在社会还没有广泛接受的情况下,广播电视最好不要滥用新词。

五是注意标点符号在有声语言中的体现。在报刊刊登的文章中,标点符号可以起到帮助读者理解的作用,有声语言也是如此,可以用停顿和语气来代表标点符号,帮助听众理解新闻的内容。此外,标点符号还可以用适当地添加词语的方式表示。比如“在十年浩劫(1966—1976)中”,可以改作“在从1966年到1976年这十年浩劫中”;再如“托尔斯泰的《复活》”,可改为“托尔斯泰写的《复活》这本书”……因此,作者在写完消息稿后应小声朗诵,以便及时发现不太适合于口语表达的地方,并做相应改动。

第三节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写作

深度报道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解释表象事实背后的真相的报道方式。出现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深度报道——最初仅仅被用以指代解释性报道——是美国媒体为了应对当时的信任危机而做出的有关新闻写作理念的变革。这场变革,曾经被当时的很多新闻学者认为是离经叛道。然而半个多世纪的新闻实践证明,深度报道不但成功地完成了历史使命,而且成为当今新闻业的一个主流价值取向。因此,本节将深度报道视为与消息同样重要的报道方式来讨论其写作技巧。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在本质特征上与纸质媒介的深度报道没有区别,唯一的区别在于,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类节目要遵循广播电视的符号规律以及广播电视受众的信息接受习惯。因此,我们把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定义为:运用广播(电视)符号手段,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揭示表象事实背后的真相的报道方式。

一、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写作特点

相比于报纸深度报道而言,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写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层层深入、形象生动。广播电视转瞬即逝的声音与画面的流动特征,决定了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写作必须采取层层深入、形象生动的方式。广播电视媒介是时序性的线性传播方式,报道内容不能重复听、重复看,观众只能按照媒体给的时间顺序进行信息接受,而不能自主选择先后顺序。因此,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在报道深度事实、传递观点意见时,一定要遵循从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报道方式。它不能像报纸深度报道那样天马行空地高谈阔论,长于思辨,用严密的论证来说话,它必须更强调观点从事实中来,从情节中来,始终围绕广播电视这个母体,所议所论,不能空洞无物;所感所思,必须由形象切入,由抽象化出,采取层层深入、形象生动的说理报道方式。

二是强调事件的过程性和动态性。

广播电视媒介长于记录的特征,决定了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写作必定要强调事件的过程性和动态性。线性的传播方式虽然有转瞬即逝的传播特点,但同时,它也有着长于展现事件过程的独特优势。充分利用媒介的特有优势,展现新闻的过程性和动态性,就成为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自身特色,也成为电视深度报道从诞生以来一直坚持的报道手法。这种手法经常是将画面、现场同期声与记者的采访组合在一起,以此展现事件的情节发展过程或记者的调查经过,使观众自然而然地发现事实的本质或真相。

三是直观性、感染力和说服力。

声画的存在,使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写作更具直观性、感染力和说服力。尤其是电视深度报道中声音和画面的存在,对现场、环境、人物、事件过程的直观记录,使得观众如同事件的亲历者一样,能够感同身受,既满足了他们的参与感,也大大增强了节目的接近性。同时,记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故事性、情节性,使得新闻事件的情节线索和主要人物的情感变化交融在一起,矛盾、悬念、人物、命运,这些新闻报道中最能打动人的因素交织产生叠加效果,使电视深度报道较之报纸深度报道更具直观性、感染力和说服力。

当然,广播电视深度报道除了具有与自身媒介特性紧密相连的这三个特点之外,它还具有一般深度报道所共有的特点,如它的选材必须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是社会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它的篇幅较长或篇数较多,表现手法多样,兼有报道、推理、判断等;在思维方式上,力求从深度和广度上对新闻展开挖掘等等。

同类推荐
  • 青蛙写诗(青少年整本书阅读书系·名师讲读版)

    青蛙写诗(青少年整本书阅读书系·名师讲读版)

    本书精选了张秋生的经典童话作品和诗歌,如《青蛙写诗》《称赞》《妈妈睡了》等,其中有许多被选入小学课本。张秋生的作品,想象丰富,活泼有趣,多以诗意的语言,真善美的形象和意境,使小读者着迷,带给小读者快乐的幻想和智慧的思索。
  • 培根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培根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 校园实用经典趣味俗语(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校园实用经典趣味俗语(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俗语》是一本科普类读物。歇后语、座右铭、格言等无疑都是一种浓缩的语言精华,可能经过千百年来人们的不断提炼和传承,才得以流传至今。《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俗语》主要内容包括趣味俗语类型的语言精华。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身,可以作为广大青少年朋友修身养性、努力学习的一个指路明灯。
  • 轻松玩数独游戏(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轻松玩数独游戏(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母亲(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母亲(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热门推荐
  • 在火影中苟活

    在火影中苟活

    华国少年李志意外穿越到火影忍者中,还获得了一个系统,看他是如何在危险的火影世界中慢慢的苟活下去
  • 傲娇王妃要复仇

    傲娇王妃要复仇

    前世,她因‘钰临’,被人设计陷害,堕入无尽的深渊。今生,也因‘钰临’,助轮回了千年的她,牵引回了前世死亡之时,记忆瞬间复苏。今生,那些参与阴谋的人,都别想逃!他与她的第一次相见并非愉悦,再次相见,他却对她说:嫁给我,让我做你的靠山,你尽管往前闯,后面有我。
  • 剑心崛起

    剑心崛起

    本书讲述一个山野少年跟随父亲打猎为生,忽然遇到大岚帝国举兵入侵,父亲保护孩子逃走牺牲自己,后得到吴国城主相救,得知自己身世,发誓报仇。后进入雪山剑阁修炼,从而了解到一个更广阔的的世界。
  • 世界宝藏未解之谜(视觉天下)

    世界宝藏未解之谜(视觉天下)

    《探索·发现》编委会编著的《世界宝藏未解之谜》讲述了:财富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停驻在时间隧道里,它们或者被深埋在地下,或者被故意隐藏,或者被秘密收藏,而成为富有神秘色彩的宝藏。每个宝藏的背后,都有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故事,在历史长河中变得更加神秘。那些宝藏究竟在哪里?那些故事又是何等神秘?阅读《世界宝藏未解之谜》寻找宝藏的秘密。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点心单

    点心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玄古奇天

    玄古奇天

    乾坤幻变,阴阳易改,尘芬崩裂,骸骨凝寒。洪流乱世中他征意染染,厉法穷境中他亘古不变,沧桑古河中他执步神行,蚀古铜关内他荡剑扫寰宇,洪钟血鼓里他萤萤不灭,寒域的银雪已然消尽,那是一段被覆盖的记忆,黑岩被青水穿透,红浆内火莲暗生,究尽三生的念不可湮灭,三天万物中他亘古为谁?阎世的沉浮也打灭不了他内心的那份执着…………
  • 小小橘猫妖

    小小橘猫妖

    小小橘猫精传说“十个橘猫九个胖,还有个压塌炕”。迟家安家两娃同年同月同日生“你们看看他们两感情多好啊,是啊,是啊”一旁频频点头。以化成少年人形的安小北郁闷的看着还未化成人形的迟小白“庞大猫躯”“去吧,他在那等着你,记得别在让人欺负了,记得就算全世界都背叛了你,我都会护着你的”“谁要你护了,她有我呢”墨白吃醋的说
  • 凹凸世界之嘉德凌舞

    凹凸世界之嘉德凌舞

    女主凌舞穿越到凹凸世界成为圣空星人造人的实验体。在一次意外后发现自己竟携带第五人格的元力读者群:1017312140
  • 盛世女皇:紫霄迷梦

    盛世女皇:紫霄迷梦

    【本文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一颗焰珀的出现,令她灵魂穿越到一个架空的世界,重生在一具十二岁的躯壳。一位仙君的出现,令她的人生翻天覆地。一次入世的旅程,她是否还能抗拒成皇的命运?一块天霆玉,一份怪异的名单,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胭脂七楼中,邂逅崧沧国帝君,为胭脂楼带来怎样的命运。是覆灭?还是繁盛?一次逃亡,她身受重伤,却意外被泓央国帝君所救。然而,再遇之时,却见他沦为亡国帝君受尽百般荣辱。看尽时间炎凉,她最终将会如何选择,且看《盛世女皇:紫霄迷梦》为你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