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3800000035

第35章 附录“莫扎特年”案例分析(3)

媒体宣传

“莫扎特24小时”(24 hours Mozart)是“莫扎特年2006”制作的特别节目,2006年1月27日通过卫星信号向全球24小时连续放送,介绍莫扎特的生平、作品等。

“莫扎特1分钟”(The Mozart Minute)节目邀请生活和工作在维也纳的28位著名电影制作人制作关于莫扎特的1分钟短片,这些短片在ORF、3sat和TW1以及维也纳各影院播出。

“莫扎特在萨尔茨堡和维也纳”(Mozart in Salzburg und Wien)短片在2006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中场休息时向全球播放。

维也纳莫扎特音乐电影节(Vienna Mozart Music Film Festivals 2006),巡回于欧洲各地,布拉格(Prag)、布尔诺(Brünn)、布拉迪斯拉发(Bratislava)、布达佩斯(Budapest)、萨格勒布(Zagreb)、贝尔格莱德(Belgrad)、华沙(Warschau)、卢布尔雅那(Ljubljana)、布加勒斯特(Bukarest)。

莫斯科“维也纳时光”(Wien-Tage in Moskau)。2006年6月前半月,“维也纳时光”系列活动作为维也纳与莫斯科合作项目在莫斯科举行。“莫扎特年”作为“维也纳时光”的一部分,组织了各种活动、研讨会等,包括维也纳童声合唱团(Wiener Sangerknaben)的演出。

奥地利广播公司(ORF)为“莫扎特年”录制CD。“莫扎特年”系列活动精选集CD(Die Auftragswerkevon WIENER MOZARTJAHR 2006 auf CD)选取了“莫扎特年”活动中当代音乐艺术家创作的作品。著名的圣奥古斯丁教堂唱诗班(Chorvereinigung St.Augustin)也与奥地利广播公司合作录制了莫扎特的宗教音乐,包括一组晚祷(Vesper-Vertonung)和为女高音所做圣歌《欢欣》(Exsultate)、《雀跃》(Jubilate)。下图是奥地利广播电台奥地利1台(Osterreich 1)录制的莫扎特作品选CD——《不可不听的莫扎特》(Mozart unentbehrlich)的中文版本《必备之选》,入选曲目并非是莫扎特最著名的音乐片段,而是最能代表莫扎特作曲风格的曲目,曲目种类多样(CD由奥地利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处提供)。

另外,“莫扎特年2006”还出版了各种书籍进行宣传,如《莫扎特指南6卷》(Mozart-Handbuch in sechs Banden)和《奥地利音乐杂志莫扎特特刊》(Sonderheft der Osterreichischen MUSIKZEITschrift)。

研讨会

1.“一个无穷无尽的思想宝库”(Ein unerschopflicher Reichthum an Ideen):关于莫扎特时代和当今女作曲家的研讨会。

2.“欧洲21世纪作曲”(Komponieren im Europa des 21.Jahrhunderts):奥地利作曲家协会(Osterreichischer Komponistenbund)在“莫扎特年”活动中召开大会,探讨21世纪初作曲的美学、社会和法律因素。大会还将保护知识产权作为重要议题。

3.“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的抒情曲”(Das Liedwerk Wolfgang Amadeus Mozarts):以莫扎特抒情曲为起点进而深入的大型研讨会。

4.“莫扎特与勋伯格”(Mozart und Schonberg):关于维也纳古典主义与第二维也纳乐派(Wiener Schule)的研讨会。

5.莫扎特在俄罗斯(Mozart in Russland):“莫扎特年”系列活动在俄罗斯第三大城市下诺夫哥罗德(Nizhnij Novgorod)举行研讨会,议题为莫扎特对俄罗斯的影响。大会成立的工作室还关注莫扎特的室内乐和声乐。俄罗斯音乐家还在音乐会上演奏莫扎特的作品。

第三节 关于“莫扎特年”系列活动的问卷调查分析

为了更清晰、直观地了解“莫扎特年”系列活动的传播效果,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以便研究。由于样本框的不确定以及调查经费、时间的限制,本次关于2006年“莫扎特年”系列活动的调查没有采用随机抽样,而是选取了偶遇抽样的方法。考虑到在京大学生是相对接触欧洲古典音乐较深的对象群体,在问卷回收率和问卷的有效性上可以得到基本的保证,所以本次问卷调查选取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四个调查地点。每个调查地点发放问卷20份,其中男生10份,女生10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70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7.5%。其中北京大学18份,清华大学17份,中国人民大学17份,中国传媒大学18份。有效问卷的男女比例为1∶1,调查对象中的专业背景分布为:文科类25人,理工类23人,艺术类22人。调查问卷的回收采取由调查员现场监督指导调查对象的回答,所以在问卷问题的回答和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上得到了较好的保证。但是由于抽样方法和问卷设计上的局限,本次调查得出的结论不能完全推论到北京的民众总体,而只能推论到在京的大学生群体,所以在调查的代表性上会有一定限制。

问卷一共由17个问题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关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了解;(2)关于对欧洲古典音乐的了解;(3)关于对音乐家莫扎特的了解;(4)关于对2006年“莫扎特年”系列活动的了解。其中第4部分是问卷的主体,总计8个问题。问卷的设计主要是采取封闭式的问题形式,即全部是由单项选择题和复式选择题组成。

对于问题的选择项中关于“其他”的回答,原则上鼓励调查对象具体写出内容,但是对于不愿意回答的调查对象则不强加要求。

超过94%的被调查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新兴的概念至少有一定的了解,而其中理解概念内涵的人数接近一半。说明北京的大学生群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普遍了解并有一定的关注程度。这为问卷后面问题的回答的有效性提供了基本保证。

选择“风俗习惯”的人数最多,这说明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主要集中在这一选项上。选择“音乐及舞蹈”的人数比例排在第二位,表明被调查者也大多认可音乐舞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方面。最后,语言也是被调查者心目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调查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的问题时笔者发现,被调查者普遍认同立法、行政措施和民间活动3个方面,而选择“国际合作”的人数比例只有12.9%。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措施层面上,很少有人认为国际化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方法,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处于起步阶段。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表示喜欢古典音乐的人数比例超过了64%,而加上30%表示“无所谓”的人,对古典音乐可以接受的人数比例超过94%。这进一步说明古典音乐是被接受程度最高的音乐形式之一,它的传播群众基础好。大部分人接触古典音乐的途径是广播、电视和唱片(或CD),三者比例总和达84.3%,这证明这些音乐传播媒介是当今欧洲古典音乐传播的主要途径;而较为传统的途径如音乐会,传播的效果和作用已经十分有限。而对于莫扎特的音乐,能够主动接触的人数比例占41.4%,以各种方式接触过的人数比例达到94.3%,这个数字与可以接受古典音乐的人数比例正好一致,说明莫扎特的音乐是古典音乐的一个典型代表,而本文选择“莫扎特年”作为个案研究很具有典型性。选择“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莫扎特音乐的被调查者达到62.8%,表示“不太喜欢”的仅占2.9%,没有人选择“很不喜欢”。数据说明莫扎特的音乐很受欢迎且能够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因此,它具有巨大的推广价值。

显示出“欧洲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是被调查者认为的欧洲古典音乐得以传承的最关键因素,这表明大多数人能够认识到文化国际交流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作用。另外有接近一半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作曲家的个人魅力”,说明很多人并不将欧洲古典音乐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他们更关注音乐是“莫扎特的”,还是“贝多芬的”。在这种情况下,将被接受范围较广的莫扎特作为案例研究显得十分有代表性。

61.4%的被调查者选择“音乐神童”是因为媒体宣传莫扎特时经常在其名字之前加上“音乐神童”这4个字,这足见媒体的巨大宣传作用。另外,有相当比例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具有国际风格的作曲家”一项,说明他们认可莫扎特的国际创作风格,也认可莫扎特的国际地位。其他选项被选得较少,说明人们对莫扎特的更深层次理解还不够。

尽管人们对莫扎特音乐的接受程度很高,但对关于作曲家的一些细节,诸如作曲家生卒年月并不了解。这能够说明大多数人对莫扎特及其音乐的理解仅限于旋律、结构、风格等表面元素,而对其创作背景和精神内涵等深刻元素知之甚少,这种浅层次的理解不利于莫扎特音乐遗产的传承,因而奥地利“莫扎特年”为介绍其所处时代和精神境界所做的努力是有着较强的社会价值的。

同类推荐
  •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是一部深刻、丰富的书,它不仅包含着对历史深刻的洞见,而且在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思想上也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在现代西方产生了复杂、广泛的影响。
  • 以孝选官:孝与古代选官制度(中国孝文化丛书)

    以孝选官:孝与古代选官制度(中国孝文化丛书)

    本书讲述了历代以孝选官的制度。先秦时期“孝治天下”的观念还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以孝选官”也尚处于萌芽状态。汉代在选官制度上体现出对孝的提倡,汉惠帝、吕后开汉代“举孝授官”之先河。汉代以后,“以孝选官”的现象承袭相沿,继续存在于历代选官的体系中。
  •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一书精心选取了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设置了“释义”、“同义词”、“例句”等栏目。“释义”不仅对成语进行解释,还点明了它的出处;每篇以平易而生动的语言将每一个成语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基。阅读它最原始的故事,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培养、提高自己阅读的能力,也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 南康笔记

    南康笔记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关于修志、南康地理、南康地名考、南康八景及文化思考、南康之民风、南康人口、苏访贤及神祇信仰、南良大族邓氏、唐江传奇卢屋村、谭邦古城、山水深处邹家地等。
  • 中国梦员工读本

    中国梦员工读本

    本书由面到线、由线到点,细致地阐述了“中国梦”“企业梦” “个人梦”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着重讲述了奉献精神、优患意识、诚信品格、忠诚爱岗、团结协作、感恩成长、学习创新、执行力、落实力等员工修炼铁律,是一本适合新时代、新形势下企业员工精神提升的规范性读本。
热门推荐
  • 少主的玉面夫君

    少主的玉面夫君

    十七岁还待字闺中的少主在梅兰镇上看上了一个貌若潘安的男人,冒着触犯山规的危险将他绑上了山寨……几年之后,他眼含笑意地说道:“姝姝,这叫礼尚往来。”
  • 正一法文经护国醮海品

    正一法文经护国醮海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官常典贤裔部

    明伦汇编官常典贤裔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人情世故

    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人情世故

    每个人都会做“人”,却有巧拙的不同。因为人都是自我的、爱表现的,不过聪明人常常懂得收敛自己,把风头让给别人出。“为人作嫁”、“甘当绿叶”、“和光同尘”的处世技巧,不但是“爱现”的年轻人该学的,恐怕连活过大半辈子的中年人。都该好好想一想。这世上,做什么事都应该掌握好分寸,记得留三分地给别人走。当你把“机关算尽”,占尽便宜的时候,吃亏的可能是你自己。中国文化所讲的“人情”是指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的感情,包括了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等学问都在内;“世故”就是透彻了解事物,懂得过去、现在、未来,明白世界上的这些事情。
  • 重楼玉钥续编

    重楼玉钥续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走不完的日月 过不完的河

    走不完的日月 过不完的河

    本书为个人作品集。内容包括歌词选、诗歌选、散文诗选、评价文章四部分。作者创作的歌词曾经名噪歌词创作界。从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到各省市电视台、歌舞剧院的演出都曾选用她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黄河儿女情、黄河一方土、黄河水长流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
  • 七国春秋平话

    七国春秋平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六月·七月·八月

    六月·七月·八月

    不要看我丑陋,不要看我土气,不要看我不善言辞,也不要看我周身带着秦巴山地的泥土气息,我可是以一位诗人的眼光看待大千世界的。只要世界上还有一些诗意,我就能一把将它抓住,并穿透它的五脏六腑,七颜八色。别的不行,我就这点本事。所以跟我打交道的朋友越来越觉得我有滋味,是个聪明的可以信得过的人。他们喜欢把我当老酒来品。老酒就是我这种滋味儿。与朋友快活地相处,是人生的一种最基本的乐趣。所以我把它看得很重要。可是,一进入六月就不行了,孩子们过了欢快的节日,把一切烦恼和苍白都留给了大人。生活像一块干裂了的土地,且不说长不出好庄稼,甚至连草都不长。
  • 请妻入婚

    请妻入婚

    未婚夫背叛了我,为了得以让我和未婚夫解除婚约,他为我设了一场局,但我却掉进了他早已为我设好的圈套里!
  • 巫师有棵天赋树

    巫师有棵天赋树

    一个很萌的少年(大雾),伴随游戏中的神器穿越,拥有了通过进食掠夺天赋的能力。这是一个嘤雄的传奇故事(再次大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