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3800000025

第25章 文化外宣的国际借鉴(2)

2.大文化的概念

中国在组织中法文化年的时候,就曾经以推崇汉族文化为主,当时法国就提出了一个“大文化”的概念,获得了中国的认同。法国在语言基础上推广的文化是在主流文化的基础上构建的一个大文化概念,经常把整个法语区的文化,比如经常被提及的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法语区文化,以及像法国艺术推广协会包括的加勒比海以及非洲的法语文化涵盖在内。对我国而言,大文化要从纵向和横向进行囊括:纵向即时间纬度,包括古老的中国和现代中国,横向即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利用中国多民族的丰富文化以及可以囊括海外华人的文化资源,积极调动所有中华文化的资源,还可以利用海外的华人力量来共同推广中华文化。

3.非盈利组织的介入

政府在进行文化的推广活动中,很难避免主流文化或者政治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并不利于大文化概念的推广。像法国艺术推广协会这种非政府行为的介入,就可以使文化活动具有更多元化的色彩,从组织上为大文化的推广提供了基础。所以,中国的文化外宣可以更多地吸收非政府组织的加入,发挥它们在外宣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4.警惕他国的文化渗透

法国是对本国文化极度重视和敏感的国家,并且对他国的文化渗透有着相当的警惕。2005年,法国国家图书馆馆长在中国的一次演讲中,表示了对网络巨头美国Google公司的英文文化带来美国文化的全球垄断表现出来的担忧。

而且,针对美国在网络文化中的全球扩张,前法国总统希拉克也宣布对美国的文化统治发起一场新的“反攻”。这一举措是针对美国的Google公司计划将目前收藏在英语世界五大图书馆中的大约1500万册图书和文献搬上网的消息。这一表面上造福人类的消息旨在建造一个英语化的世界图书馆。这种网络上的语言霸权,将会大大削弱其他国家的文化主体性,在广阔的范围实现对其他国家的文化渗透。希拉克希望争取英国、德国和西班牙政府的支持,拟耗资数百万欧元,将整个欧洲文学作品搬上网络。这一做法可以积极推广欧洲文化,也可以促进欧洲各国捍卫本国的文化独立。

第二节 美国的文化外宣

美国长期以来都很注重运用文化的力量来推行自己的民主制度和价值观念。美国文化产品的生产和输出不仅可以获得巨额的商业利润,而且还会产生巨大的政治思想影响和社会效果。在前苏联解体后,美国在国际政治中一国独大,在国际文化市场上也占有极大的优势地位。

一、美国的文化输出战略

冷战时期,美国政府确立并实施了文化外交政策。冷战之后,在制定国家对外政策的过程中,美国继承了冷战时期文化外交的遗产,把文化权力视为实现自身国家利益和政治认同的一个重要工具,并采取明确的对外文化输出战略。

1.美国的文化输出的政策

其一是政治文化输出。这主要是政府部门所为,旨在影响其他国家的政策选择,其政治性比较明显,是美国文化输出战略中的传统内容。它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所谓的“输出民主”和“人权外交”。美国是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使美国有能力通过经济、技术和军事等援助或以此为筹码向全球推广其价值观和人权标准。

其二是教育文化输出。美国很重视教育文化输出的作用,通过各种教育文化交流项目积极传播美国的文化价值观,从长远角度服务于美国的对外政策。

战后美国政府推出的最大的对外教育文化交流项目是“富布赖特项目”。

该项目源于1946年国会通过的《富布赖特法案》,主要资助美国和世界各国的学生、专家学者等出国或到美国学习、访问和研究。它是由美国政府直接出资管理的一个庞大的对外教育文化交流项目,每年接受富布赖特项目资助的美国人和外国人近5000人,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美国进行该项目的合作。

此外,“国际访问者项目”也是美国政府一个重要的对外交流项目。该项目每年接待5000多名外国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到美进行短期的参观访问。这些国际访问者均由美国驻外使馆挑选,一般为所在国政府部门、商界、传媒、教育、科技等领域的杰出人物。“国际访问者项目”的目的在于通过访问者与美国同行的直接接触和交流,亲身体验美国的社会文化,加强相互之间的了解,以展示美国先进的科技和文化的多样性,希望他们能够理解甚至接受美国的制度。

由于教育文化交流项目在国外的主要对象是“知识分子”——大学生、教师、作家、学者、文化精英和学术团体的成员。因此它被看做是“对美国国家长远利益投资的一个典范”。不难看出,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教育文化交流实际上是不平等的,特别是这些交流项目大多是单向的,即多为外国人到美国学习和交流。因此,这种交流最终带来的必然是美国文化的单向大量输出,并借此向他国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念。

其三是大众文化输出。这一类文化输出多数情况下为非政府部门所为,但在对外宣传方面已与美国的外交不可解脱地联系在一起。它主要包括两项内容:

(1)媒体的文化宣传。美国是世界上传媒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媒体覆盖了全球。这些新闻巨头垄断了国际新闻的来源,决定着什么是“新闻”,报道什么和不报道什么,从而成为美国对外文化输出最强有力的工具。

例如,国际广播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政府进行对外宣传的最有效手段,在美国的文化外宣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美国之音是美国主要的国际广播电台,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广播电台之一,迄今有50多年的历史。目前,美国之音使用包括英语在内的52种语言进行对外广播,在全球拥有约8600万的听众。美国之音通过新闻报道和介绍美国社会文化的节目,对外宣传美国政府的政策、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为美国谋求领导世界、建立霸权的全球目标服务。

此外,美国还在20世纪70年代设立针对东欧和前苏联广播的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20世纪80年代设立了专门针对古巴进行广播的马蒂电台。这些国际广播电台以进行意识形态的对抗为己任,主要进行颠覆性的煽动和宣传。

(2)强大的文化产业。据有关资料,20世纪90年代以后,文化成为美国最富活力并带来巨大经济收益的产业:以电影为例,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世界电影市场的总票房大约每年为155亿美元,美国占据了整个市场的2/3即105亿美元,其中国内市场50亿美元,国外电影票房达55亿美元。在其他文化产业中,美国2001年各类图书(不包括教材)年生产5万种,销售额253.8亿美元;期刊1.1万多种,90年代中期年销售额突破300亿美元;大型报业集团130余家,英文报纸1480余种,同期广告年销售额近400亿美元;广播电台1.2万座(其中商业调频台5000个),同期广告年收入120亿美元;电视台近1.4万家,其中1300余家商业电视台(900家属于三大电视网),12500家有线电视台,1996年电视广告年收入首次超过报纸,达到425亿美元;电影业2000年票房收入为77亿美元;互联网交易,2002年美国占全球3330亿美元网上交易总额的64%;音像制品,美国音乐制品占全球音乐市场份额的1/3强,海外年销售额达到600亿美元。这些统计尚不包括作为美国第三大零售业的旅游业,以及教育和会展业。

2.美国文化输出的企图和危害

(1)美国文化产业营造的是一种特殊的“美国形象”。对于世界各地的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所认知的美国,往往是通过大众传媒的宣传而获得的。经由好莱坞电影、肥皂剧、新闻、广告等文化镜像的折射,美国成为了一个象征着所谓自由、平等、民主的启蒙理念的国度。电影镜头中的美国,往往被演绎为现代片中繁华都市里的奢靡生活、西部片中广袤平原上的自由驰骋、歌舞片中明亮舞台上的尽情高歌……其他国家的人们在电影里感受到的,不仅是主人公的故事和美国文化的背景,而且还有一种美国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其实,这些题材大都是远离人们的现实生活的,但是,正是这种距离形成了对美国文化镜像的遥望和向往。还有那些在美国广告攻势下“臣服的顺民”,在他们眼里,Gasoline的牛仔裤、Puma(彪马)的运动鞋、CocaCola(可口可乐)的饮料、Mcdonald(麦当劳)的快餐,甚至美国流行的发式和化妆追求都成了一种“时尚”。他们认为,这些美国文化就代表着一种“现代性”。

(2)伴随着文化资本的输出和争夺,美国文化产业倾销的是一种“消费主义”观念。消费主义的输出促使人们去“消费”美国文化。在各种跨国公司的运作和促动下,消费主义观念被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国家所接受。这种“诱导消费”不断地满足着资本主义赚取利润的本性,使得美国文化产业的雪球越滚越大,同时也是在排挤和榨干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生产力。消费主义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人们中,导致了崇洋媚外的文化观念占据主导,而消解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

(3)美国文化产业利用其在全球扩展的优势,欲在世界上取得“话语霸权”。

这种霸权首先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国家的人们生活在美国文化的重重包围之中,他们不仅对美国文化的时尚变迁亦步亦趋,而且日常话语也深受美国文化的浸渍。这种“话语霸权”在许多国家的专业人士和知识分子当中也很有市场。这既表现在这些国家在跨国公司中工作的白领阶层对美国生活的追随之中,也表现在这些国家的学院知识分子对美国学术的模仿之中。前者属于服务于资本主义的跨国经济,后者属于传播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这种状况使得许多国家的人们远离本民族文化的传统,其实是在思想文化上越来越受到美国文化的控制和操纵。

(4)美国借助文化产业来输出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形成“文化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更加注重资本主义文化模式的入侵,它是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畸形发展。美国对别国特别是对第三世界国家大量倾销其文化产品,以此作为重要的渗透手段,在“莺歌燕舞”中来实施文化侵略。这不仅使美国在全球范围内赚取了巨额金钱,而且加强了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扩张。

(5)美国将文化产业作为其国际战略格局中重要的软实力。在信息时代,软实力变得越来越重要。现在,美国的软实力已经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美国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是它的所谓“民主、人权、自由、法制”观念和生活方式。美国的生活方式对世界各地的青年人都有诱惑力,美国媒体所产生的影响要远远多于人们可以从屏幕上看到的一切。美国在生活和娱乐方面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与渗透,可以说是无所不在的。可口可乐和麦当劳快餐风靡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被“可口可乐化”和“麦当劳化”的危险。现在,美国的软实力已经与世界许多国家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联在一起,它的进一步扩展可能会影响这些国家的国际行为甚至世界秩序。

(6)全球文化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美国化”的趋势。这有可能使那些缺乏独立自主能力的国家在文化上丧失个性。一些国家的政府文化官员指出:“如果不加抵御和防范,文化的多样性将会被压路机一般的美国文化轧个粉碎。”越来越多的国家指责美国文化产业的洪水把全球文化市场变成了一片沼泽,扼杀、窒息了其他国家的文化产品。

总之,在美国强大的文化输出战略下,几乎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接触到美国的文化产品,感受到美国的文化氛围。文化产品的大规模输出宣扬了美国的娱乐文化、消费文化和生活方式,美国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也随之被带到世界各地,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美国的文化输出尽管一时不会对他国决策过程产生决定影响,但长此以往,维系其他国家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基础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美国文化外宣的手段

1.以英语对全球的语言进行入侵

以中国为例,很多人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去学习英语,进而把英语附带的美国文化作为十多年学习生涯的重点,而且各种机构把英语作为人才评价标准而导致学生们疯狂学习英语,可以说,中国就像全球各国一样,已经受到了英语的“入侵”。在全球范围内,面对英语的入侵,各国政府都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法国就是一个强烈反对英语入侵的政府,他们对英语的全球流行深感不安,担心本国的青少年受美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洗脑从而丢弃本国悠久的优秀传统,他们先后成立了“保卫和发展法语委员会”、“丰富法语词语委员会”和“法语评议会”等多个组织机构。在亚洲国家,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也曾警告新加坡华人说,如果只使用英语而不讲华语,新加坡社会的本质就会改变。

同类推荐
  •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经典,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 世界风情(求知探索)

    世界风情(求知探索)

    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辽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各民族独特而富有风趣的风俗和生活习惯。这些民情,就像一颗颗光芒四射的灿烂瑰宝,丰富着我们的文化宝库,显示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创造精神,在世界文化事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 美国文化管窥

    美国文化管窥

    本书是院级教研立项“美国文化研究”的结项成果,包括对待美国文化的心态与做法,感受得州的自然与文化,印度人说英语对我们的启迪等内容。
  • 民间婚俗

    民间婚俗

    婚姻礼俗是男女建立婚姻关系的必要途径。由于结婚是人生最大喜事,关涉到家庭幸福、家族香火的延续和社会的安定,因此有关婚姻的习俗也就特别繁多。哭嫁仅仅是婚俗中的一个插曲。以上简单梳理了哭嫁习俗流变的轨迹,从中可以看出,婚俗的历史非常悠久,并且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婚俗还包含丰富的文化意蕴,充溢着美好的情感以及人们对幸福家庭生活的向往。本书将依照婚礼的程序,展示婚礼中重要环节的风俗画面。
  • 三秦家规

    三秦家规

    本书由陕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组织编写。第一部分名人家规,对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的陕西七部家规,按照家规简介、家规摘编、专家观点、采访札记等体例,对七部家规进行图文并茂式地完整展现。同时,还精选了省纪委秦风网发布的三部家规。第二部分家训家规集锦,收集整理了我省部分优秀家训家规。本书旨在通过讲述三秦大地家规故事,展现陕西人民的家国情怀,使广大读者从中汲取规矩意识、纪律意识,力求更好地发挥家规文化的教化作用,树立良好的家风。
热门推荐
  • 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

    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低碳生活:为了我们的地球家园

    低碳生活:为了我们的地球家园

    旨在引导新时代的青少年一起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生活耗用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绿色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爱,让我们的爱更宽广,更包容,更细致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窃愤录

    窃愤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问辨录

    问辨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连少的病美人

    连少的病美人

    连凰,町城里,最尊贵的连家唯一继承人。却不在意她病弱,非要娶她。他在她耳边深情低语呢喃:“荼荼,嫁给我,生同衾死同穴。”病弱又苍白的女孩,单薄的身子瑟瑟发抖,用所有的勇气颤抖的说着两个字:“不要......”
  • 玄沙师备禅师语录

    玄沙师备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Peter Nimble and His Fantastic Eyes

    Peter Nimble and His Fantastic Eyes

    From the New York Times bestselling author of The Night Gardener, Peter Nimble and His Fantastic Eyes is the utterly beguiling tale of a ten-year-old blind orphan who has been schooled in a life of thievery. One fateful afternoon, he steals a box from a mysterious traveling haberdasher—a box that contains three pairs of magical eyes. When he tries the first pair, he is instantly transported to a hidden island where he is presented with a special quest: to travel to the dangerous Vanished Kingdom and rescue a people in need. Along with his loyal sidekick—a knight who has been turned into an unfortunate combination of horse and cat—and the magic eyes, he embarks on an unforgettable, swashbuckling adventure to discover his true destiny. Be sure to read the companion book, Sophie Quire and the Last Storyguard. Praise for Peter Nimble and His Fantastic Eyes "Auxier has a juggler's dexterity with prose that makes this fantastical tale quicken the senses."-Kirkus Reviews
  • 渡今生之红尘错

    渡今生之红尘错

    21世纪小妞宋南栀穿越了!她那如日中天的事业啊,啪的一下就没有了,她表示蓝瘦香菇。她思索再三之后决定在古代重操旧业。可素啊,这位白吃白喝的小哥哥你几个意思几个意思?
  • 闻香识美人

    闻香识美人

    董家鼎盛,历代皇商,她身为董家的嫡长女,自幼对调香有着超人的天赋。然而,在外人眼中的荣华富贵,随着董家的衰落仿佛昙花一现。兄长早丧,父亲无情,继母蛇心,父亲用她的婚姻作为筹码,强嫁她予武定侯,换取董家的一时残喘!本以为可以将心换心,没想到挚爱的夫婿与三房堂妹联手背叛,珠胎暗结。夫家为逼她让出正室之位,让堂妹登堂入室;堂妹为了逼她交出香谱,不惜谋夺她的性命;娘家为讨好夫君,不惜毁她清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