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3800000021

第21章 媒体文化外宣研究(3)

第20版:生活/脉搏版(LifePulse,黑白)

该版主要是介绍中国人的生活,与第18版相比,这个版面刊登的故事主要是讲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而不是名人。改版开设了“我的一天”及“我的职业”栏目,介绍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

第21版:生活/娱乐版(Life/Fun,黑白)

该版开设了“填数字”、“学汉语”、“卡通漫画”等趣味性较强的栏目,在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的同时,潜移默化地用中国文化感染外国读者。

(2)中国日报网站

中国日报网站是中国最大的英文网站之一,也是向世界传播中国形象的重要窗口。除即时转发《中国日报》报纸刊发的稿件外,该网站也开设了专门的文化和生活栏目,编发关于文化的稿件。

同时,中国日报网站还承办了中国文化部外联局主办的中国文化网,用中英文双语介绍中国文化。在该网站的介绍中写到:“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她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同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长城、青铜器、书画、戏剧、武术、杂技……这些宝藏不仅属于中国人民,也是全人类共有的财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主办、中国日报网站承办的中国文化网是中国第一家最全面、最丰富、最权威的多语种文化网站,它为世界了解中国、中华民族以及中国文化架起了桥梁。”

中国文化网开设了“文化视界”、“文化遗产”、“文化热点”、“人文中国”、“走遍中国”、“文化人物”、“艺术揽萃”、“特别关注”等20多个频道,用多种语言搭建起交流、资源、文化、资讯四个平台,发布权威的政策和项目信息、推荐优秀的艺术家和演展活动,引见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向世界传播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中,“艺术揽萃”栏目聚焦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文化艺术殿堂;“人文中国”栏目展现了多民族、多元化、独一无二的中国文化;“走遍中国”栏目则展现中国五千年的熏陶和沉淀,文化的印记等。

(3)《中国日报电邮报》

2007年初,《中国日报》利用网络技术,创办了《中国日报电邮报》(ChinaDailyeClips)。在精心设计和再次编辑的基础上,电邮报将中国日报报系的重要新闻报道和评论,以分众服务的原则编成标准版和企业版,通过电子邮件每天发送至境外政、商领袖和智库的信箱,成为对外宣传的一条方便、快捷的渠道。

(4)《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为了强化针对在华外国人的宣传工作,《中国日报》与中国移动公司合作于2008年2月创办了《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内容主要取材于《中国日报》及中国日报网站,包括国内、国际、奥运、体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新闻资讯,每天早9点和晚6点以移动彩信形式各发送一次到订户手机终端。这一快捷信息平台,面向近百万在中国境内长期工作、居住、生活的英语国家人员,特别是每年大量到中国的英语国家观光客、运动员、教练员、官员及商务人士,有效地扩大了对外宣传的报道覆盖面。

(5)有效借助外力,直接影响海外受众

为了扩大宣传覆盖面,直接影响海外受众,《中国日报》出版发行的《中国国家形象专刊》随《华盛顿邮报》在美国发行,期均发行量达75万份。《中国日报》旗下的《中国商业周刊》随泰国《国家报》在泰发行,期均达7万份;随马来西亚《星报》在马发行,期均达30万份。《中国日报》还代表中国参加由亚洲17个国家19家主流报纸组成的亚洲新闻联盟,与该联盟成员媒体广泛交流稿件,影响亚洲2000万左右的受众。通过这些渠道,《中国日报》的对外宣传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6)举办国际活动,用公共交流推进对外宣传

为了充分利用公共交流平台做好对外宣传,《中国日报》于2005年同日本言论NPO组织联合创办了“北京—东京”论坛,成为中国新闻界和学术界首次与日本民间组织携手,为加强中日相互了解、促进中日关系发展而搭建的民间高层交流平台。论坛每年一届,轮流在北京和东京举行。

2008年9月16日,第四届“东京-北京”论坛在日本东京开幕,时任日本首相的福田康夫专门在贺辞中说:“始于2005年的‘东京—北京’论坛,今年是第四次举行,如今已发展成日中关系中每年将要做的一件大事。一直以来,该论坛针对日中关系未来常常起着先导作用,并积极开展了睿智的探讨。如:为了构筑牢固的信赖关系而需要开展不惧怕摩擦的对话、青少年交流在促进相互理解方面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日中两国对国际社会肩负着极其崇高的责任等,这些都是在以往的论坛里提起的看法。此外,每一次由论坛主办方实施的民意调查结果,亦给思考日中关系未来提供了尤其珍贵的参考。伴随着该论坛的步伐,近年来日中关系也取得了巨大发展。今年5月胡锦涛国家主席访日之际,日中两国签署了《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明确地指出了旨在共创亚洲及世界美好明天的日中关系的未来走向。应该说,对世界肩负着重大责任的日中关系今后还将继续向前发展。虽然光明的未来并非总能约定,或许今后仍会经受许多考验,但是我相信,日中两国无论何时都会以此声明之精神为依托,一道克服困难,勇敢地前行。”充分说明了这一交流平台在对外宣传中起到的作用。

2.《中国日报》的文化外宣策略研究

(1)充分发挥议程设置作用,主动设置议题。在文化外宣过程中,《中国日报》非常重视议程设置工作。该报的报道能够扎实地立足国内实际情况,从客观事实出发,辅以灵活多样的报道方式,使其设置的议题既贴近中国实际,又容易说服并影响海外受众,外宣效果良好。

(2)以不同报道形式和载体围绕同一议题进行对外宣传,形成整体合力。

《中国日报》目前的报网互动已经初具规模,报纸和网站配合这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协作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对外宣传的效果。2008年3月,《中国日报》还开通了《手机报》,每天向订户以彩信的方式发送两期新闻报道,再配以《中国日报》电邮报的新媒体传播渠道,《中国日报》的信息传播渠道已初步健全。

(3)通过不同的人,传递同一声音。同一句话,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所产生的效果往往可能会大相径庭。《中国日报》在对外宣传过程中,注重通过国外知名人士和国内普通民众来述说新闻事实,并且以“人性化”和“故事化”的手段来进行包装,从而吸引海外受众的眼球并赢得他们的认同。实践证明,这样的报道往往更容易被海外受众接受。

(4)使用“信息海”攻势。在《中国日报》的对外宣传过程中,经常会就某一话题或现象发表大量的新闻稿件,形成较为集中的对外报道。

(5)大量使用外籍撰稿人士,增强报道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在文化报道中,《中国日报》注重外宣特色,刊发了大量外籍人士撰写的稿件,以国际化的视角,加上他们在中国亲历中国文化的感受,用符合海外受众阅读习惯的地道语言和行文方式,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他们的文章往往视角独特、语言风趣幽默且更加本土化,较为符合海外受众的阅读习惯。同时,对于海外受众而言,外籍专家的观点往往更具影响力和说服力,可以有效地影响受众,增强外宣效果。

例如,在对海南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的报道中,《中国日报》4月10日辟出4个版作为专版对海南省的经济、环境、教育、文化等做了全面报道,刊发相关稿件11篇,配发图片18幅。其中就刊发了该报美国籍记者Eric Nilsson撰写的相关报道9篇,用其独特的视角客观地报道了海南在经济、环境、旅游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3.《中国日报》文化外宣实例研究

《中国日报》文化外宣具有国际化、专业化的鲜明特色,在重要选题的对外传播上更是体现出成专题、成系列、报道规模大、针对性强等特点。例如,在对改革开放30周年的报道中,《中国日报》提前策划,开设了“王文澜:镜头看中国”专栏,组织了“改革开放30年”系列报道,通过刊发该报资深摄影记者、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文澜30年来拍摄的图片,配发该报资深记者撰写的主题文章,生动、形象、深刻地展现了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

同时,《中国日报》还将相关报道翻译为中文在网站发布,有效地增强了报道合力。刊发的文章有:

改革开放30年之零售业:购物的那些事[2008-07-28]

改革开放30年之艺术:从武器到画板[2008-07-29]

改革开放30年之休闲:现在娱乐有闲钱[2008-08-25]

改革开放30年之体育:体育产业发展迅猛[2008-08-29]

改革开放30年之工业:软硬环境都改善[2008-09-01]

改革开放30年之交通:通向现代化的道路[2008-09-04]

改革开放30年之城市建设:旧貌换新颜[2008-09-12]

改革开放30年之两性:年轻人没有出位[2008-09-22]

改革开放30年之起居:说说空间[2008-09-23]

改革开放30年之城乡差别:不同的玩法[2008-10-20]

改革开放30年之美容美发:修剪的快乐[2008-10-24]

改革开放30年之制衣:不同时代的缝纫[2008-10-28]

30年中国从单调“蓝蚂蚁”到成衣大国[2008-11-13]

改革开放30年之市场:回首过去看未来[2008-11-14]

中国2015年实现农村养老80%参保率[2008-11-17]

改革开放30年之服务业:微笑服务[2008-11-24]

这些文章和图片从经济、民生等诸多方面,讲述了大到一个经济行业,小至一个小家庭30年来发生的变化,文章可读性和趣味性均较强,在网站上引起了海外网民的强烈关注。笔者特别列出这一系列报道中颇具代表性的几篇文章,从中分析《中国日报》文化外宣的特色。

(1)《改革开放30年之艺术:从武器到画板》该文的中文内容如下:改革开放30年之艺术:从武器到画板下两张照片摄于同一时期,画面中的建筑曾经是北京的一家秘密军工厂,建于计划经济时期,代号是798。

其中一张照片展示了798工厂过去的样子——红砖砌成的厂房宽敞空旷、平淡乏味、千篇一律。

照片中一个工人在做翻修工作。他的劳动成果在另一张照片中可以看到,这也就是翻新之后的798工厂。如今,随着大部分乏味的工业车间和办公间转型成为画廊和创意工作室,798也成为了北京的艺术家、艺术品经销商、艺术爱好者乃至游客最喜欢光顾的一个地点。

眼下798也许保留了计划经济时代军工建筑的部分风格,不过它现在的样子让人很难联想到其鲜为人知的过去。

在798被翻修一新的一排排房子中,坐落着年轻艺术家经营的小型公司和画廊。他们在这里举办展览、承担设计合同。同时为了增添几分生机,他们还销售进口的和国产的艺术书刊,也发行杂志。在这些公司和画廊周围,是一家又一家的咖啡屋。

从表面上看,北京798工厂的转型不过是市场经济时代的一个偶然。一帮勇于创新而又愿意实践的人,有幸碰到了宽容的城市规划者。这些规划者没有派人在这些旧房子和旧工厂的墙上写上大大的白色“拆”字。

每个城市中心都应该给艺术家圈子留下蓬勃发展的空间,以吸引更多国内外人才。

然而在中国城市里,一些自命不凡的官员们只会向访客炫耀光芒四射的办公大楼和宏伟庞大但却往往空无一人的投资商圈,吹嘘其如何在几年之内将城市变成了现代金融中心。然而实际上只有北京和上海才能为艺术家和其他富有创造力的专业人士提供独特的、充满活力的场所。

同类推荐
  •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宋元卷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宋元卷

    论述传统伦理思想的定型对道德生活的影响;存天理灭人欲的禁欲主义道德在道德生活中的表现;元朝种族歧视政策、民族矛盾对道德生活的影响;蒙古族的道德生活对中原地区的影响,中原地区的道德生活对蒙古族道德生活的影响,揭示这一历史时期道德生活的发展状态及其特点。
  •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封建纲常起了很大作用。
  • 超越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的案例与探讨

    超越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的案例与探讨

    潘一禾·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导。已出版《生活世界中的民主》、《西方文学中的跨文化交流》、《文化安全》、《文化与国际关系》、《西方文学中的政治》、《阅读经典:世界文化名著阐释》、《观念与体制: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故事与解释:世界文学名著通论》、《裸体的诱惑:论文学中的性与情》等著作。
  • 山水佳迹对联(上)

    山水佳迹对联(上)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关于山、水的对联,如“双剑峰瀑布(庐山)”、“普照寺筛月亭(泰山)”、“萍河(徐水)”、“秦淮河(南京)”等等。
  •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人们把世界最美的状态称为诗境,把心中最美的意念称为诗意,把文字中最精妙的语言称为诗句,把最动人的画面和最能激发人的想象的言外之意称为诗情。人生最激情澎湃的一刻,是诗;人心最美丽的邂逅,是诗。
热门推荐
  •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吴秀波汤唯主演)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吴秀波汤唯主演)

    著名导演薛晓路编剧执导,吴秀波、汤唯主演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原著小说,全网独家!国民CP再度谈情,深度剖析单身男女的情感历程。焦姣(汤唯饰)15岁就随父亲移民到澳门,从此在赌城安家,并成为赌场公关。Daniel(吴秀波饰)则生活在洛杉矶,是一位房地产经纪人。焦姣和Daniel通过一本书,巧合地通过手写书信的方式互相联系,两人从最初的完全陌生,到一步步敞开自己的心扉,逐渐进行心灵的交流,再到最后爱上对方。在书信往来的过程中,两人曾在拉斯维加斯、伦敦等多地数次擦身而过,最终相遇,一见钟情。
  • 蒋纬国去台之前

    蒋纬国去台之前

    蒋介石第二公子蒋纬国,才华横溢、知书达理他的幼年、少年时代均是在苏州渡过的。鲜为人知的是,蒋二公子曾在苏州留下过不少脍炙人口的浪漫史。作者系土生土长的苏州人,经过长期积累与搜集,以史料为依据,创作了这部纪实中篇,以飨《章回小说》的广大读者。1931年的初冬。园林古城苏州。“9·18”事变那屈辱的硝烟还在姑苏城的上空弥漫。自28年初春,姚阿巧携刚满岁的小纬国从上海迁移苏州至今,已有四个年头了。蒋家苏州公馆座落在苏州城中南园的蔡贞坊。
  • 英雄联盟之逆天王者

    英雄联盟之逆天王者

    世界第一中单被中国神秘选手单杀,并送其超鬼……看着多年韩棒子肆虐,心中不服。带着仇恨,带着报复,陈毅为父报仇,重新踏上血染召唤师峡谷的征途之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穿之孟婆她去灌汤了

    快穿之孟婆她去灌汤了

    冥府奈何桥的孟婆,三天两头跑去人间玩,让很多鬼魂带着记忆转世,从此世界崩坏。孟婆:冥王,我错了,我想回去。冥王:不,你不想回来,你玩你的。孟婆哭唧唧:我真的错了。从此,孟婆回不了冥府,带着一碗孟婆汤,到各个世界灌有记忆之人。【甜,宠,相信我。】
  • 玄奘精神

    玄奘精神

    《玄奘精神(盛世下的传奇故事)》以玄奘一生中的重大事件为线索,通过解读玄奘西行之旅的曲折经历及其相关历史事件,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玄奘形象。他在充满艰险的西行之旅中所彰显出的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不屈的人格、精深的知识、优秀的团队意识和不求名利的品格,正是他获得圆满人生的关键。
  • 灵犀的夏夜

    灵犀的夏夜

    一个自小母亲病故,父亲失踪,却不甘心命运安排,逃离江心州,开始了漫漫求学求真路。一个在偏见中长大,经历家庭破碎,还有不融于世的“病”,时常和哈姆雷特一样自问,好好活或干脆,…一场相遇,两个女生,从此命运相缠。
  • 当命运来敲门

    当命运来敲门

    蕾蒂、小薇和德芬,是亚特家族的第十四代。亚特家的历史足够辉煌——曾出现过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和德国首位化学女博士。他们家族曾和爱因斯坦比邻,和居里夫人深交…… 但如今的亚特三姐妹却住在曼哈顿上西区的一栋旧公寓里。这栋公寓里生活过亚特家的好几代人,但奇怪的是每一代人都无法善终。她们仨笑称自己是没有伴侣、没有孩子、没有宠物的“三无女人”。她们深信自己的家族被厄运缠绕,她们始终觉得自己活着的意义就是毫无意义,于是她们在千禧年到来之际,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 家的暖

    家的暖

    故事是史易凡这平凡却又不简单的一生。史易凡和捡来的妹妹的曲折人生。家是温暖的港湾,一家人团聚的早餐。
  • 精灵大师直播间

    精灵大师直播间

    不同以往的PM文,回归初心,以新角度看待世界!亚马逊森林的蛇中之王君主蛇、昆仑雪山的水晶之躯大岩蛇撒哈拉沙漠中地狱流沙大颚蚁、布兰肯万福洞穴超音叉字蝠夕阳黄金之塔法老之墓死神棺、加勒比海美人鱼之梦美纳斯我是精灵大师洛基,大家可以叫我洛爷,现在为大家直播徒手撕绿毛虫…(宠物小精灵又称:神奇宝贝、口袋妖怪、精灵宝可梦)(PS:已建Q群:585124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