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2000000013

第13章 拜堂/台静农

黄昏的时候,汪二将蓝布夹小袄托蒋大的屋里人当了四百大钱。拿了这些钱一气跑到吴三元的杂货店,一屁股坐在柜台前破旧的大椅上,椅子被坐得格格地响。

“那里来,老二?”吴家二掌柜问。

“从家里来。你给我请三股香,数二十张黄表。”

“弄什么呢?”

“人家下书子,托我买的。”

“那么不要蜡烛吗?”

“他妈的,将蜡烛忘了,那么就给我拿一对蜡烛罢。”

吴家二掌柜将香表蜡烛裹在一起,算了账,付了钱。汪二在回家的路上走着,心里默默地想:同嫂子拜堂成亲,世上虽然有,总不算好事。哥哥死了才一年,就这样了,真有些对不住。转而想,要不是嫂子天天催,也就可以不用磕头,糊里糊涂地算了。不过她说得也有理:肚子眼看一天大似一天,要是生了一男半女,到底算谁的呢?不如率性磕了头,遮遮羞,反正人家是笑话了。

走到家,将香纸放在泥砌的供桌上。嫂子坐在门口迎着亮上鞋。

“都齐备了么?”她停了针向着汪二问。

“都齐备了,香,烛,黄表。”汪二蹲在地上,一面答,一面搽了火柴吸起旱烟来。

“为什么不买炮呢?”

“你怕人家不晓得么,还要放炮?”

“那么你不放炮,就能将人家瞒住了!”她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既然丢了丑,总得图个吉利,将来日子长,要过活的。我想哈要买两张灯红纸,将窗户糊糊。”

“俺爹可用告诉他呢?”

“告诉他作什么?死多活少的,他也管不了这些,他天天只晓得问人要钱灌酒。”她愤愤地说。“夜里哈少不掉牵亲的,我想找赵二的家里同田大娘,你去同她两个说一声。”

“我不去,不好意思的。”

“哼,”她向他重重地看了一眼。“要讲意思,就不该作这样丢脸的事!”她冷悄地说。

这时候,汪二的父亲缓缓地回来了。右手提了小酒壶,左手端着一个白碗,碗里放着小块豆腐。他将酒壶放在供桌上,看见了那包香纸,于是不高兴地说:

“妈的,买这些东西作什么?”

汪二不理他,仍旧吸烟。

“又是许你妈的什么愿,一点本事都没有,许愿就能保佑你发财了?”

汪二还是不理他。他找了一双筷子,慢慢地在拌豆腐,预备下酒。全室都沉默了,除了筷子捣碗声,汪二的吸旱烟声,和汪大嫂的上鞋声。

镇上已经打了二更,人们大半都睡了,全镇归于静默。

她趁着夜静,提了篾编的小灯笼,悄悄地往田大娘那里去。才走到田家荻柴门的时候,已听着屋里纺线的声音,她知道田大娘还没有睡。

“大娘,你开开门。哈在纺线呢。”她站在门外说。

“是汪大嫂么?在那里来呢,二更都打了?”田大娘早已停止了纺线,开开门,一面向她招呼。

她坐在田大娘纺线的小椅上,半晌没有说话,田大娘很奇怪,也不好问。终于她说了:

“大娘,我有点事……就是……”她未说出又停住了。“真是丑事,现在同汪二这样了。大娘,真是丑事,如今有了四个月的胎了。”她头是深深地低着,声音也随之低微。“我不恨我的命该受苦,只恨汪大丢了我,使我孤零零地,又没有婆婆,只这一个死多活少的公公。……我好几回就想上吊死去,……”

“嗳,汪大嫂你怎么这样说!小家小户守什么?况且又没有个牵头;就是大家的少奶奶,又有几个能守得住的?”

“现在真没有脸见人……”她的声音有些哽咽了。

“是不是想打算出门呢?本来应该出门,找个不缺吃不缺喝的人家。”

“不呀,汪二说不如磕个头,我想也只有这一条路。我来就是想找大娘你去。”

“要我牵亲么?”

“说到牵亲,真丢脸,不过要拜天地,总得要旁人的;要是不恭不敬地也不好,将来日子长,哈要过活的。”

“那么,总得哈要找一个人,我一个也不大好。”

“是的,我想找赵二嫂。”

“对啦,她很相宜,我们一阵去。”田大娘说着,在房里摸了一件半旧的老蓝布褂穿了。

这深夜的静寂的帷幕,将大地紧紧地包围着,人们都酣卧在梦乡里,谁也不知道大地上有这么两个女人,依着这小小的灯笼的微光,在这漆黑的帷幕中走动。

渐渐地走到了,不见赵二嫂屋里的灯光,也听不见房内有什么声音,知道她们是早已睡了。

“赵二嫂,你睡了么?”田大娘悄悄地走到窗户外说。

“是谁呀?”赵二嫂丈夫的口音。

“是田大娘么?”赵二嫂接着问。

“是的,二嫂你开开门,有话跟你说。”

赵二嫂将门开开,汪大嫂就便上前招呼:

“二嫂已经睡了,又麻烦你开门。”

“怎么,你两个吗,这夜黑头从那里来呢?”赵二嫂很惊奇地问。“你俩请到屋里坐,我来点灯。”

“不用,不用,你来我跟你说!”田大娘一把拉了她到门口一棵柳树的底下,底声地说了她们的来意。结果赵二嫂说:

“我去,我去,等我换件褂子。”

少顷,她们三个一起在这黑的路上缓缓走着了,灯笼残烛的微光,更加黯弱。柳条迎着夜风摇摆,荻柴莎莎地响,好像幽灵出现在黑夜中的一种阴森的可怕,顿时使这三个女人不禁地感觉着恐怖的侵袭。汪大嫂更是胆小,几乎全身战栗得要叫起来了。

到了汪大嫂家以后,烛已熄灭,只剩了烛烬上一点火星了。汪二将茶已煮好,正在等着;汪大嫂端了茶敬奉这两位来客。赵二嫂于是问:

“什么时候拜堂呢?”

“就是半夜子时罢,我想。”田大娘说。

“你两位看着罢,要是子时,就到了,马上要打三更的。”汪二说。

“那么,你就净净手,烧香罢。”赵二嫂说着,忽然看见汪大嫂还穿着孝。“你这白鞋怎么成,有黑鞋么?”

“有的,今天下晚才赶着上起来的。”她说了,便到房里换鞋去了。

“扎头绳也要换大红的,要是有花,哈要戴几朵。”田大娘一面说着,一面到了房里帮着她去打扮。

汪二将香烛都已烧着,黄表预备好了。供桌捡得干干净净的。于是轻轻地跑到东边墙外半间破屋里,看看他的爹爹是不是睡熟了,听在打鼾,倒放下心。

赵二嫂因为没有红毡子,不得已将汪大嫂床上破席子拿出铺在地上。汪二也穿了一件蓝布大褂,将过年的洋缎小帽戴上,帽上小红结,系了几条水红线;因为没有红丝线,就用几条绵线替代了。汪大嫂也穿戴周周正正地同了田大娘走出来。

烛光映着陈旧褪色的天地牌,两人恭敬地站在席上,顿时显出庄严和寂静。

“站好了,男左女右,我来烧黄表。”田大娘说着,向前将表对着烛焰燃起,又回到汪大嫂身边。“磕罢,天地三个头。”赵二嫂说。

汪大嫂本来是经过一次的,也倒不用人扶持;听赵二嫂说了以后,却静静地和汪二磕了三个头。

“祖宗三个头。”

汪大嫂和汪二,仍旧静静地磕了三个头。

“爹爹呢,请来,磕一个头。”

“爹爹睡了,不要惊动罢,他的皮气又不好。”汪二低声说。

“好罢,那就给他老人家磕一个堆着罢。”

“再给阴间的妈妈磕一个。”

“哈有……给阴间的哥哥也磕一个。”

忽而汪大嫂的眼泪扑的落下地了,全身是颤动和抽搐;汪二也木然地站着,颜色变得可怕。全室中的情调,顿成了阴森惨淡。双烛的光辉,竟黯了下去,大家都张皇失措了。终于田大娘说:

“总得图个吉利,将来哈要过活的!”

汪大嫂不得已,忍住了眼泪,同了汪二,又呆呆地磕了一个头。

第二天清晨,汪二的爹爹,提了小酒壶,买了一个油条,坐在茶馆里。

“给你老头道喜呀,老二安了家。”推车的吴三说。

“道他妈的喜,俺不问他妈的这些屌事!”汪二的爹爹愤然地说。“以前我叫汪二将这小寡妇卖了,凑个生意本。他妈的,他不听,居然他俩个弄起来了!”

“也好。不然,老二到哪里安家去,这个年头?”拎画眉笼的齐二爷庄重地说。

“好在肥水不落外人田。”好像摆花生摊的小金从后面这样说。

汪二的爹爹没有听见,底着头还是默默地喝他的酒。

注:屋里人即内人。下书子即过婚书。磕头即拜堂。哈作还解。牵亲即傧相。牵头指儿女。黑夜头即黑夜。安了家即娶了妻子。

十六年。六月。六日。(原载1927年6月10日《莽原》第2卷第11期)

作品导读

台静农(1903—1990),1920年代在北京参与未名社的活动,与鲁迅过从甚密,其文学道路也深受鲁迅的影响。代表作有小说集《地之子》和《建塔者》。抗战胜利后赴台湾,潜心教育和书法,对台湾文学的发展有奠基之功,晚年还有《龙坡杂文》等作品问世。

出版于1928年的《地之子》,其中大多数篇章都以台静农的故乡——安徽霍丘县叶集镇为背景,以简洁浑厚的笔触,冷寂沉郁的格调,描写了古老乡镇的风俗人情,展现出乡村百姓的悲剧人生,揭示了老中国儿女灵魂深处的愚昧与麻木。在对旧中国农村病态社会的解剖和农民精神痛苦的表现等方面,明显与鲁迅“批判国民性”的主题一脉相承。而在创作风格上,台静农将《药》中“安特莱夫式的阴冷”发挥到了极致,笔下无一例外都是惨烈阴郁的乡村故事。如鲁迅所言,他是“将乡间的生死,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

《拜堂》中的汪二,决定与守寡的嫂子成亲。但在农村严苛的伦理道德环境中,这件喜事注定见不得天光,只能在半夜偷偷摸摸地进行。婚礼上微弱的烛光与周遭浓重的黑暗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衬托出一对新人内心的无奈与辛酸。虽然想着“将来的日子还长”,希望能活得像个人样,但“生的坚韧”却不得不承受经济和伦理的双重逼迫,连人世间最平凡的天伦人情,都变得难以企及,“过活”竟是那样艰难和苦涩。

一件发生在内地小乡镇暗夜中的“喜事”,被台静农“用心血细细地写出”,沉淀出难以言传的“人间的酸辛和凄楚”。(台静农《〈地之子〉后记》)更为难得的是,作者始终克制地隐藏着他的情感,以冷峻的态度保持着叙事的距离,用真正白描的手法,干净凝练的语言,不动声色地勾勒出事件和人物。虽然文风冷静到有些坚硬,却并没有掩盖住作者内心的忧愤与同情。在文笔的沉厚与圆熟上,“师法鲁迅”最为自觉的台静农,明显比同时期乡土小说作家更为出色。

拓展阅读

台静农:《蚯蚓们》、《烛焰》、《天二哥》

严家炎编选:《中国现代各流派小说选》第1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颜浩)

同类推荐
  • 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

    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

    陶渊明既没有屈原的宏伟悲壮,又没有李白的豪放飘逸,也没有杜甫的阔大沉雄,以他百来篇诗文,何以赢得了与这三位诗国巨人比肩的崇高地位?苏轼认为:“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王国维指出:“屈子之后,文学上只雄者,渊明其尤也。”朱光潜说:陶渊明“崇高的诗人地位,可以和他比拟的,前有屈原,后只有杜甫。”陈寅恪认为:“陶渊明不仅文学品节居古今之上流,而且实为吾国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戴建业老师以深厚的学养,扎实的史学功底,风趣的文笔,独到的价值取向,论述了陶渊明的文学成就、人格思想及精神世界,向读者还原了一个真实丰满的陶渊明——他是滔滔浊流中的一泓清泉,“大伪斯兴”时代里的一位真人。
  • 传奇叟的故事

    传奇叟的故事

    李承雨1959年生于韩国全南长兴。毕业于首尔神学大学。1981年《Erysichton的肖像》入选《韩国文学》新人奖。1993年长篇小说《人生的背面》获得第一届“大山文学奖”。2006年《传奇叟的故事》获得“现代文学奖”。出版小说集《具平木氏的蟑螂》《关于日食》《推测对于迷宫》《木兰公园》《人类不知道在自己的家有什么东西》《我真长寿》《寻人广告》等,长篇小说《Erysichton的肖像》《我的里面又是谁》《人生的背面》《植物的私生活》等。重复相同的事或相似的事,这就是日常。人人都如此。那个时段,每日必做之事就是把五本生活情报杂志和两份免费新闻翻个遍,一边又画圆圈又画下划线,一边打去电话,确认登在情报纸上的内容是否属实。
  • 大宋词人往事:浅斟低唱里的风雅与忧伤

    大宋词人往事:浅斟低唱里的风雅与忧伤

    古典文化倍受国人青睐,宋词亦然。《大宋词人往事:浅斟低唱里的风雅与忧伤》精心选取宋词中的精品之作,以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柳永等词人的生平,阐述其词作的意境;全文用典细致、旁征博引,使读者在品味宋词中波谲云诡或婉约动人的悲欢离合时,赏析一篇篇故事性强、发人深省的美文。
  • 谷雨诗选(第三卷)

    谷雨诗选(第三卷)

    《谷雨诗选(套装全3册)》包括:《谷雨诗选(第1卷)》、《谷雨诗选(第2卷)》和《谷雨诗选(第3卷)》。《谷雨诗选(套装全5册)》主要包括:武丁、森林、大地、高山、湖海、余昭安、夜渡(外一首)、蒋天佐、献给八十年代第一个“谷雨诗会”、熊述隆、关于一只古老的谜、刘华、我拾到一双眼睛、李一痕、幸存者之歌(外一首)、王一民中年恋情(组诗)、陈小平、春天,一切都在萌动、肖麦青、端午,在故乡、刘晓宇、劳动者的歌(二首)、谢亦森、修路、陈良运和生命的密码等等。
  • 今天的孤独,是明天的祝福

    今天的孤独,是明天的祝福

    本书的作者作为孤独的年轻人,同时又深爱民谣,将自己的孤独与民谣、电影、绘画等结合起来,聊自己的孤独及与孤独相处的瞬间,读来共鸣。十五个凌厉彻骨的孤独瞬间,十五个短小精悍的生活故事,足以让我们代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从而思考自我与他人、自我与自我的关系,一个个关于孤独的问题,都是在探索你内心的力量,从而获得内在的成长与强大。谁不曾孤独?只要与孤独相处,不抗拒,不逃避,不害怕,每一次孤独,都可以用来雕刻自己,也都会是最珍贵的积累期。我们要想得到幸福,首先要拥有独处的能力。
热门推荐
  • 究竟哪个才是你

    究竟哪个才是你

    他是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军阀大人而她是…她是挟持军阀的“反派”她是劫富济贫的“小偷”她是贫民窟的“老师”她还是夜总会第一“黑玫瑰”她也是整个军阀系统的第一要犯当这样的她,遇到我们的军阀大人居然对他说:“军阀大人求放过”究竟哪个才是真的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名门私宠:偏执老公太黏人

    名门私宠:偏执老公太黏人

    “我爱你。”临死之前,他抱着她最后的低语。她惊讶,她诧异,她后悔,她更恨自己!重生一世,她迈出一百九十九步走近他;她一层一层的揭开一切虚伪的假象;她靠着自己得双手成就一翻风雨。秦暖傻愣愣的看着男人走向自己,吐出三个字“你…来了?”耳边滂沱的雨声都在这一刻变得不再清晰。“傻瓜。”回予她的是他宠溺的的目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随手杂录

    随手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帝国第一宠:首席老公,太会撩!

    帝国第一宠:首席老公,太会撩!

    (宠妻狂魔+宠妈狂魔,甜度+++++++++++)三年炼狱生活,言夏夏复仇归来准备大杀四方,结果第一天就踢到了铁板,“惹”上了高高在上的阁下,从此成了一只被圈养的“猫”!言夏夏:“报告阁下,我要跟朋友出去吃个饭!”某阁下眉头轻轻一挑:“男的女的?”小包子迅速抱腿,湿漉漉地望着她:“妈咪,吃完你还爱我们吗?”言夏夏:“……”
  • 大水

    大水

    万景桥上聚集着百号人。万景桥是省城唯一一座造型优美的拱形大桥,万景河从桥下流过,把城市一分为二。人们趴在栏杆上,俯身看着从没有见过的惊人大水从桥下缓缓流过,都在议论着全省各地传来的可怕雨情,骑车上班的人,干脆把车子停下,看个仔细,也有小轿车偶尔停下,走出一位首长,满脸忧戚,看看水面,暗自叹息一声,又钻进小轿车,在众人的目光中远去。还有从城东城西专程赶来观看水情的市民,人们看看已经漫到桥孔顶端的大水,又看看阴丝丝的天,都吸着凉气,赶回家去买米。唯有不懂事的孩子,兴奋地往河面上吐着唾沫。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口才课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口才课

    一本书,让你成为世界上最会说话的人。“发生在成功人物身上的奇迹,至少有一半是由口才创造的。”美国人类行为科学研究学者汤姆森如此断言。在很大程度上,口才甚至能够直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本书立足30岁这一特定人生年龄段,总结出33堂口才精华课,从求职到升迁,从交际到办事,从营销到谈判,从恋爱到婚姻,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口才训练教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练就口才的基本要领以及提升说话能力的技巧和方法。掌握这些要领,学会这些技巧,你将迅速突破语言障碍,大幅提高口才能力,30岁后你将在人生的各个领域挥洒自如,无往不利,征服人生,改变命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