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9900000006

第6章 环境价值(1)

环境资源是否具有价值,长期以来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在传统经济价值观中,有人认为没有劳动参与的、天然的自然资源没有价值。受这种价值观的影响,长期以来,环境资源一直被看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赐财富,被不加限制地随意取用,造成了环境资源的枯竭和浪费,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存。因此重构环境价值观成为环境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因为这不仅是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个应用问题,在环境保护措施的费用效益分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经济分析、环境资产评估、环境保护规划、环境资源核算以及环境管理的综合决策中,都急需考虑环境价值问题。

第一节环境价值的概念界定

一、环境价值的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指出:“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价值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即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一个事物是否有价值,主要看它是否能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有价值的事物必须能满足人类的某种需要,如空气供人们呼吸,水供人们饮用及工、农业生产使用,土壤供种植农作物,太阳能是地球上供人类利用的一切能源的最终来源等等,否则就是无价值的。

环境价值实际上是指特定的环境对人的生存、发展所具有的意义、功利、好处。环境价值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比较实的有形的物质性的商品价值,即资源价值;一部分是比较虚的无形的舒适性的服务价值,即生态价值。最初提出环境价值概念的是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威斯伯德(Weisbrod.B.A)和克鲁提拉(K1uti11a.J.V),他们认为环境资源价值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第一,它为人民生产活动提供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第二,它为人类及其他生命体提供生存场所;第三,它对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具有扩散、贮存、同化的作用,即环境对污染物具有净化作用;第四,它提供景观服务。优美的大自然是旅游胜地,为人类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福利提供天然的物质资源。

可见,环境资源价值除了作为生产资料表现为市场价格外,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外部性”的非市场价值。

二、环境价值的分类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环境经济学家对环境的经济价值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环境价值的新概念。其中,皮尔斯(D.W.Pearce)和沃福德(J.Warford)合著的《世界无末日——经济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World Without End)较具代表性。书中认为,环境资源的总经济价值由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组成,下面又可分为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四个构成要素。(1)直接使用价值是指环境资源可直接用于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的经济价值。其中有的可以在市场上直接获得,如矿产资源价值、木材价值、水资源价值等,有的虽不能直接套用市场价格,但可以通过市场的办法估计直接使用的价值。

(2)间接使用价值是指环境资源并非直接用于生产和消费的经济价值,它们没有直接的市场价格,其价值只能间接地表现出来。如森林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净化空气、气候调节等功能就属于间接使用价值范畴。这种间接的使用价值可以通过“有无法”来间接计量,即设想如果没有这类环境资源,用其他方法达到同等功效所需投入的估计值。(3)选择价值是指人们为了保护或保存某一环境资源,以便将来使用而作出的预先支付。选择价值仍属于使用价值范畴,但它所衡量的是未来的直接或间接使用价值,以确保在未来不确定的情况下某一环境资源的供给。(4)存在价值是指以天然方式存在时表现出的价值,它实质上就是一种生态领域的价值。在生命支持能力的意义上,这种价值的受益者是全部生物机体。在资源持续供给能力的意义上,这种价值的受益者是从过去到未来的整个人类。如黄山风光不仅是闻名于世的观光胜地,其风景特点对中国艺术的影响都达到了难以估量的程度,正是它的神韵给中国画以灵感;长江、黄河作为母亲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人们在感情上不能接受环境资源中所蕴藏的传统文化的丧失;美国的自然景观区科罗拉多大峡谷,通过问卷调查的计算得出,保护这一景观的收益,按支付意愿额来算高达78亿美元。

还有学者将环境价值分为作为“人类家园”的价值和作为人类物质生产所必需的资源价值,前者即存在价值(非消费价值),后者即消费价值。这两种价值都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价值,之所以把它称作存在价值是因为只有保护自然物的存在,它才具有这种价值,之所以把它称作非消费价值是因为存在价值是不可以作为物质资料消费的,而消费价值则相反,只有自然物被毁灭,它的消费价值才实现。

这正如一片森林,当其被保存时,具有涵养水分、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的存在价值,当其被砍伐作为原材料时,具有的是消费价值,这两种价值是冲突的。这使得人类的生存走入了“困境”,一种价值的实现是以另一种价值的牺牲为代价的。如何走出“困境”?途径只有一个:既要发展,又不能无节制地发展,必须对人类的实践行为进行重新反思、评价、规范、节制和约束才能实现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环境价值的理论基石——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核心内容是,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属性,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实体是商品中凝结的人类抽象劳动或一般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的。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来考查自然资源的价值,关键在于自然资源是否凝集着人类劳动。依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观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自然资源,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天然产物,不是人类创造的劳动产品,没有凝结人类的劳动,它没有价值;只有凝结有人类劳动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才有价值。马克思说过,“如果它(指自然资源——引者注)本身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它的作用只是形成使用价值,而不形成交换价值,一切未经人的协助就天然存在的生产资料,如土地、风、水、矿产中的铁,原始森林的树木等,都是这样。”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主要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其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系统的商品价值问题,是一种纯经济学的价值论,而没有考虑自然系统中的资源与环境价值问题,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当时的自然界赋予了人类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人们将这种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赐财富;二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包括人口增长)的规模不大,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对资源环境的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从总体上说,是基本相适应的。所以环境价值问题不是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研究环境价值也不可能成为马克思的历史使命。

恩格斯曾经对自然资源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自然资源变成财富和价值的辩证关系作过精辟的分析,他指出:“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成财富”。也就是说,资源与劳动一样,本身也是财富的来源,具体来说,资源是劳动的对象,是劳动的物质载体。

而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且生态环境的供给能力问题也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使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面临严重危机。当代人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已超过人类以往的任何历史时期,因此研究环境价值问题就成为当代人亟待解决的任务。把马克思当年没谈到的环境价值放到劳动价值论的视野之内,或者说把劳动价值论延伸和拓展到生态环境中,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生态环境价值论,研究环境也有价值,且环境价值也是由劳动创造的,劳动价值论是环境价值论的基础和核心的问题就变得愈来愈紧迫。

应该说环境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在过去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环境资源虽然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但它自然生成、自然存在,没有人类劳动的凝结,因而没有价值。而今天没有人类涉足的自然界已经不多了,人类不曾干预过的自然界已经很少了,“自在自然”在不断变为“人化自然”,“自在世界”在不断变为“人类世界”。有人类干预,有人类涉足,就凝结有人类的劳动,人类逐渐加大对环境资源的劳动投入,环境资源的价值也就逐渐显现出来,这些劳动包括:以环境资源为对象的勘探、开采、保护、更新、建设、科研等。且由于仅仅依靠自然资源的自然再生产,已不能满足人类社会对资源的高需求,如今世界上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把自然资源的社会再生产作为资源产业经营,以此改善生活、发展生产。资源产业是通过社会投入进行保护、恢复、再生、更新、增值和积累自然资源的生产事业,它将自然资源的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结合起来,以便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基础。所以,依据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环境资源有人类劳动的凝结,因而具有价值,其价值是根据利用、恢复和保护环境所投入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环境资源的社会需求两方面确定的。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对环境价值给以科学合理的解释,劳动价值论是环境价值论的理论基石。

同类推荐
  • 屠格涅夫经典

    屠格涅夫经典

    屠格涅夫的中短篇小说几乎都可以视为诗歌与散文相结合产生的形式,而且是典范的俄国诗歌和俄国散文相结合产生的新形式,是典范的俄国浪漫主义和典范的俄国现实主义相结合产生的新形式。同时,屠格涅夫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批判精神。本书收录了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散文诗33篇、《猎人笔记》精选及短篇小说《木木》。
  • 世界之最大全(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世界之最大全(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之最大全》无论从题材还是形式、风格上,都比较典型多样,同时贴近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突出了“快乐阅读”和“精品读物”的主题,但是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使读者快乐之余还能够从文字中体验到名家的人生感悟。
  • 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培养

    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培养

    本书介绍了体育实践研究对象与方法、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认识、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证考察与分析、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策等内容。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少数民族节庆(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少数民族节庆(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主要内容包括:节庆文化概述;东北内蒙地区少数民族节庆;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节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节庆等。
  • 茅盾经典

    茅盾经典

    茅盾的散文从个人的感受与经验出发,但并不仅止于书写自我,而是通过“风景”的发现,将主观情感与时代精神有机地融合,在描摹世相、记叙人情的同时,反映时代,超越时代。其小说通过描写小人物的命运挣扎折射出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动乱景象,篇幅虽短,但内涵深广,艺术特色鲜明。
热门推荐
  • 梦从水里游来

    梦从水里游来

    本书内容包括拾起一束嫩黄的记忆、过去是一道伤痕、梦的下游是女人的脸等六部分内容,共54篇小说。各篇小说都含幽谷拾光、蛟龙出海和诗文并茂。
  •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在本书中,作者讲述了二十五个关于各类美食的故事。穿插于蛋糕、甜点、意面、咖喱酱肉、鱼子酱、螃蟹浓汤、鲜蚝之间的,是女性对于生活、情感、人生的领悟和面对世界的勇气和执着。这种食物与情感交融在一起的感性文字会轻触到她们柔软的内心,让这些在都市中被迫坚强成长的女性能够通过阅读抚慰心灵的孤独与冰冷。
  • 绝色校草:请你爱上我

    绝色校草:请你爱上我

    “阮小白,你喜欢我是不是?”呃……阮白白卡机了,完全失去反应能力。“不用思考,说心里话。”他的话里带着霸道的引诱。阮白白的眼睛渐渐亮起来:“嗯,我喜欢你。”她的话没有说完,嘴巴就被谁堵住,她定神一看,原来是顾蝶久。他倾过身去,环抱她,霸道地吻住她。
  • 妃常完美:邪王宠妻无下限

    妃常完美:邪王宠妻无下限

    一朝穿越现代人慕清,就变成了古代人慕清秋,穿越就穿越吧,还不受宠,爹爹不疼,亲妈不在,关键还的嫁给双腿残废的风流王爷,嫁吧,嫁吧,反正在哪里都是过日子,谁知道,成亲后各种反转,说好的残疾呢,这个帅死人的王爷又是谁,说好的风流呢,这独宠又是咋回事,这跌宕起伏的剧情又是咋回事……第一次涉足文坛,还请大家多多指教,小夏感激不尽,以后小夏会不断带给大家惊喜彩蛋,望大家多多收藏,推荐^_^^_^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极品农家

    极品农家

    斗极品亲戚其乐无穷! 本文讲述一个穿越女逆袭斗极品的重生故事! 一个穿越女没有节操的霸道成功之路!。。。。。。。。。。。。。。。。。。 本文根据菊花茶亲的真实故事改编。 感谢葱娘主编大人,制作的封面~~~万分的感谢!!! 本书的扣扣群,请见作者信息。
  • 从二次元中走出的男人

    从二次元中走出的男人

    “叮!”“宿主绑定了二次元系统!”“恭喜宿主消耗了全部情绪值,抽到了king的游戏操控技巧。”“恭喜宿主消耗了全部情绪值,抽到了纳兹乘坐交通工具晕车的技巧。”“恭喜宿主抽到了樱木花道的终极砍价技巧。”“恭喜宿主抽到了桂木桂马的技巧。”这是一个普通高中生碰到了一个坑比系统的故事!ps:有变身元素,内容偏校园日常,不喜慎入。
  • 18岁后交朋友,你必须懂点社交学

    18岁后交朋友,你必须懂点社交学

    一个人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抓住成功机遇,必须做好三件事:一要有一个广泛的交际圈;二要对自己的交际圈充分了解并能够对人际信息进行有效地管理;三要对所积累的人际资源进行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去梯言—18岁后交朋友,你必须懂点社交学》正是考虑到这一点,用深入浅出的理论和精彩可读的故事告诉那些还在读书的、涉世之初的年轻人以及那些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而对社交学不屑一顾的人,如何与周围的人相处得更好,如何拓展人脉关系,如何让人脉为自己服务等等。它首先讲述了18岁以后懂点社交学的重要性,接着分别从社交心理、社交形象、社交礼仪、社交技巧、社交应酬、社交定律、社交识人、社交人品、社交误区等等方面来详细阐述。
  • 放弃借口 赢在方法

    放弃借口 赢在方法

    这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恰是一些企业及其员工的真实写照:面对问题,不是想办法解决,而是找出各种借口把自己的责任推卸得干干净净。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性,为了避免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发生,借口油然而生。这种“习惯性动作”看似高明,实际上却是掩耳盗铃。如同鸵鸟,一有风吹草动,即刻将头扎入深深的沙丘,还是逃脱不了被猎人从沙中揪出的命运。当然我们不应该过分苛责一个动物的本能反应,但作为高度职业化的员工,如果不能控制住这种本性,在问题面前相互推诿,那么,这便不是他能力出现了偏差,而是在认识上摆错了自己的位置。
  • 重生洪荒之我为光明神

    重生洪荒之我为光明神

    光明暗夜大PK,怎么把我也卷进来了?难道是我人品爆发,才穿越到洪荒?没想到一个破珠子竟然这么厉害,让我重生还能遇见他们!哈哈,鸿钧,我来了!可是道祖、元始天尊、准提都不收我为徒,这群有眼不识金镶玉的家伙!我是谁啊?我可是独一无二的光明神!只有我才能创世纪,不服就放马过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