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9900000052

第52章 参考文献(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原》,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戴斯·贾丁斯:《环境伦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W.H.默迪:《一种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哲学译丛》,1993年第3期。

纳什:《大自然的权利》,青岛出版社1999年版。

施韦兹:《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林娅:《环境哲学概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余谋昌:《生态哲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王正平:《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的跨学科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王正平:《论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问题》,《哲学研究》,1989年第5期。

卢风:《应用伦理学——现代生活方式的哲学反思》,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

《不列颠百科全书》第6卷,国际出版社1999年版。

《环境科学大辞典》,中国环境出版社1991年版。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北京大学哲学系:《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皮尔斯、沃福德著,张世秋译:《世界无末日——经济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何强等:《环境学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钱易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蔡剑辉:《西方环境价值理论的研究进展》,《林业经济问题》,2003年第4期。

何承耕:《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理论研究述评》,《福建地理》,2001年第4期。

刘思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赵旭:《环境价值的评估》,《价值世界》,1998年第2期。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李金昌:《自然资源价值理论和定价方法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1年第1期。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徐嵩龄:《环境伦理学进展:评论与阐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李培超:《环境的伦理》,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

余谋昌:《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叶平:《关于环境伦理学的一些问题》,《哲学动态》,1999年第9期。

周笑冰:《事实与价值——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根源》,《伦理学》,2000年第6期。

奥尔多·利奥波德著,侯文蕙译:《沙乡年鉴》,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汤姆·L·彼彻姆:《哲学的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雷毅:《环境伦理与国际公正》,《道德与文明》,2000年第1期。

戴科伟等:《环境伦理学与可持续发展》,《四川环境》,2003年第2期。

马骧聪主编:《国际环境法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哈丁:《公地的悲剧》,《科学》,1968年总1243号。

《人民日报》,1996年4月22日第7版。

《光明日报》,1996年5月5日第3版。

赖德胜:《人力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金瑞林主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台湾地球日出版社1990年版。

金瑞林主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版。

陈学明等:《环保工作中需要转变的若干理念》,《复旦学报》,1998年第3期。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肖玉明:《效率公平。对人本主义公平观的挑战》,《理论探讨》,1996年第4期。

赵人伟:《对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若干思考》,《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9期。

杨宜勇等:《公平与效率——当代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

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吴忠民:《中国现阶段贫富差距扩大问题分析》,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2年第2期。

王锐生、程广云:《经济伦理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我国城乡居民购买力水平与变动趋势》,《中国国情国力》,2002年第1期。

廖亦宏:《试论邓小平的效率与公平观》,《社会主义研究》,1997年第1期。

赵殿河:《对社会公平问题的思考》,《社会主义研究》,1998年第1期。

王贤卿:《试论社会公平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社会主义研究》,1999年第2期。

周积泉:《现代化起步中的公平定位问题》,《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吴忠明:《公平的实现时序》,《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国家统计局:《从基尼系数看贫富差距》,《中国国情国力》,2001年第1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蔡拓:《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向度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文史哲》,2000年第5期。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刘俊伟:《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初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8年第6期。

高中华:《环境问题抉择论——生态文明时代的理性思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陈淑芬等:《生态文明——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刘爱军:《生态文明与中国环境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1期。

李明华等:《人在原野——当代生态文明观》,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潘岳:《和谐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科技日报》,2006年7月7日。

李清源:《生态文明——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魏海青:《生态文明——人类文明发展形态的新定位》,《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3期。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银行、世界资源研究所:《世界资源报告2000-2001》,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展望3》,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2》,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曲格平:《关注生态安全之一: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热门话题》,《环境保护》,2005年第5期。

马骧聪:《国际环境法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杨京平:《生态安全的系统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肖风劲、欧阳华:《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价指标和方法》,《自然资源学报》,2002年第2期。

李利锋、成升魁:《生态占用——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新指标》,《自然资源学报》,2000年第4期。

A·迈里克·弗里曼著,曾贤刚译:《环境与资源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林培主编:《中国耕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

张岳主编:《中国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

同类推荐
  • 无声的课外老师:品德修养中遇到问题怎么办

    无声的课外老师:品德修养中遇到问题怎么办

    人生就像在广阔海洋里的远航,航船之外风雨大作时掀起的巨浪喧嚣, 有前拥后呼的虚浮浪沫,有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但是只要帆桅挺直,就可 以不畏惧前方的惊涛骇浪,就可以不避身旁的暗流漩涡,就无须害怕波澜迭 起的浪峰,最终抵达梦想的彼岸。品德修养就是人的帆桅。几乎所有的树根、花根都算不上美丽,但枝、叶、花长出地表却是美丽的。它们靠的是什么, 是那并不美丽甚至有些丑陋的根来吸收养分和水分而长出那份美丽,世上很 少有人因为长得美丽而受人尊重,更多人是因为内心的高尚而赢得人们的尊重与爱戴。
  •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呐喊·彷徨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呐喊·彷徨

    《呐喊》和《彷徨》都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彷徨》收录了11篇短篇小说,文中深刻剖析了国民性,文笔深沉悲壮,所刻画的丰满的人物形象具有典型的意义。重读鲁迅的文字,还能感受到其中巨大的精神力量,不愧为经典之作。
  • 做温暖的“老班”

    做温暖的“老班”

    《大夏书系·做温暖的“老班”》共分为三辑——思考篇、实践篇、启示篇,思考篇呈现了作者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的深刻剖析,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实践篇呈现了作者强大的行动力,班主任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不要忘记成就自己;启示篇呈现了作者强大的阅读力和敏锐的反思力,书评和影评都围绕教育展开,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点燃生命中的春天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点燃生命中的春天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中国现代作品

    中国现代作品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热门推荐
  • 双生之毒医圣手

    双生之毒医圣手

    她,二十一世纪的金牌刺客——虚灵!手持虚灵,便无人能敌。身怀绝世医术却害怕妹妹一声小小的咳嗽?帝魂相牵,因果相连。一朝穿越,天生废柴?父母双亡?不存在~与双生妹妹一手一个白莲花!完虐绿茶婊!而他,玄清大陆帝域主宰,无数势力谈之色变的帝上却天天苦恼着自家媳妇只疼妹妹不搭理自己“寒儿,我娶你可好?”“不好。”“为何?”“阳儿怎么办?”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八零美食开道

    重生八零美食开道

    其实,这是一部披着美食文的侦探文…………(谨慎订阅)
  • 稗史集传

    稗史集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汤姆叔叔的小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汤姆叔叔的小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宠妻无度:豪门总裁诱娇妻

    宠妻无度:豪门总裁诱娇妻

    “安可萱,你跟他,永远不可能。”白莲花高调的从她面前走过。她不信,却又不得不信,“你只是我妹妹!”他高贵清冷的声音穿透她的心脏。她选择离开,可这个强硬的追来的男人是怎么回事?还有,她什么时候已经结婚了!谁来给她解释一下?当渣女质疑时,“安可萱,她不过就是个娱乐圈的三流明星,怎么配得上他!”安可萱嘴角含笑。男人冰冷的眸子射出一道道利箭,冷冽的声音将渣女冰冻三尺,“我的事,何时轮到你过问!”“你要娶她?”父亲的声音威严而庄重。“她只能是我的妻子。”坚定不动摇的决心。“她是你妹妹。”“那又如何?我只跟着我的心走。”
  • 有佛法就有办法

    有佛法就有办法

    本书是一本将佛学禅修与现代生活感悟完美结事的励志书。本书将历代的佛学大师的佛心禅语汇编成十二堂课,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幸福、做人、做事、生活、修心、舍得、爱情、事业等十二个人们最关心的角度入手,帮助读者从自我心灵汲取力量,缓解烦恼与压力。本书每一个励志故事都是一丝顿悟的人生哲理,给读者以启迪性的人生智慧。
  • 小小娇妻驯将军

    小小娇妻驯将军

    她,父亲行商时遭遇强盗,货物银钱被抢,身受重伤。家中倒了顶梁柱,未婚夫家却怕摊上债务,赶着上门退了亲。父伤母弱,年轻美貌的闺中少女不得不站出来撑起这个家。他,少年高中,文武全才,少年将军一时风头无两,是无数闺中少女的理想夫婿。不想战场上刀剑无眼,他重伤瘫痪。紧接着,未婚妻家立即上门退婚……原本不会有交集的两个人,因为两场灾难同病相怜,天定的姻缘让他们居然走到一起。当他重拾信心再一次站起来,势必为她撑起一片郎朗晴天。PS:宠文,一对一,即便有两个女配神马的都是浮云推荐自己的完结文《小小王妃驯王爷》
  • 末世之喜乐平安

    末世之喜乐平安

    她无意中来到地球,看到这里灵力充沛但却无人懂的利用,正开心的时候却被困在一个刚刚死亡的女婴体内。他刚经历丧母之痛,看到被遗弃的婴儿想到自己,于是某人被收养。被养了十多年,她确定这是个好男人!正想好好培养感情,丫的!这是要闹哪样儿啊!遍地的丧尸我虽然不在乎,但家里这个我不能不管啊!苏平安,难怪以前对我这么好呢!感情在这儿等着可劲儿的折腾我呢!
  • 如果爱

    如果爱

    冯远征、梁丹妮各自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事业轨迹、两人相遇相识相爱的过程,以及共同走过的甘苦历程等。书中还附有对尤小刚、刘蓓、梅婷、何冰、任鸣、何晴等演艺圈朋友的印象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