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8800000054

第54章 现场2(9)

大地寂静、森林无语;高原空旷、日子漫长。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存,难免枯燥无味。把简单、庸常的生活仪式化、艺术化,向往神鹰一样的自由,崇尚经幡一样的多彩,这是高原藏人的本能,也是他们的灵魂与众不同的地方。

[画面依次出现道孚一些寺院的内景。香巴拉宾馆的内景。

解说词

我们眩惑于道孚民居无所不用其极的浓墨重彩的视觉盛宴之中。一个高原民族,何以有如此丰富的视觉感受?并且能把它表达得如此轰轰烈烈又如此妥贴周到?这个问题一直让我们深感兴趣。

其实,道孚民居的雕刻和彩绘最早来自于寺庙经堂的影响。

惠远寺,然姑寺,灵雀寺,所有这些道孚的寺院,还有那些道孚以外的更加大名鼎鼎的藏传佛教寺庙里,都堆彻着天地间所有最绚烂的、热热闹闹的色彩。在空旷而单调的高原上,这些色彩慰籍着人们萎黄的眼睛和心灵。

这样,藏民也就把经堂、寺庙的精美和考究搬到了自己的家里。

一个神仙般的居所,就这样造成。

正因为有了这样一种集实用与审美为一体的建筑风格,道孚民居不再是普通劳动者的民居,它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有机体。它的存在,生动地证实着那句话:人,就应该诗意地栖居在这地球上。

第六集灵魂像风

[片头

[画面依次出现连绵起伏的川西北高原。镜头推进,摄制组一行人的越野车在盘山公路上、高原花海里、大峡谷、草原上急速奔驰;藏民们背着行囊、骑着马、骑着摩托车、坐着手扶拖拉机、开着小面包,老老少少、贫富不一,都奔向同一个地方。

[朝圣路上正在磕等身长头的信徒们。他们虔诚刚毅的脸。额上因磕头而破损受伤的疤痕在闪着神灵一样的光芒。

解说词:

我们急切地行走着,行走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

我们急切地找寻着,找寻着一个完全陌生的、承载我们美好梦想的所在;

他们也急切地行走着,奔向一个他们梦想中的地方;

他们也找寻着,找寻着一个幸福美好的所在。

那里,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推出片头字幕

[画面依次出现朝圣的人们、路上前来旅游的人们、背着背包的老外,摄制组的车队等等,还有背着行囊的藏民,骑着马的藏民,赶着车的藏民,等等。

解说词

终于,我们几乎走完了道孚的山山水水,我们用心灵感受过了这片瑰丽神奇的土地上的所有妙处与不俗。道孚,对于我们不再陌生。

现在我们明白了,这些行色匆匆的人们,这些永远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的人们,包括我们摄制组的几个人,都是为了奔向同一个地方,寻找同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就是道孚,这个神仙居住的地方。

藏民们也在奔向一个地方,他们也在追寻。不过,他们的目的地和我们有所不同。他们向往的,是佛,是神,是灵魂的安放和精神的归宿。

神性,主宰着高原人的心灵与生活。

[画面依次出现道孚各地的经幡和形态各异的玛尼石堆。

解说词

我们随处可见这些在风里呼啦啦作响的经幡。它们是五色的,代表着金木水火土这五样组成宇宙的基本元素。经幡寄寓着藏人的灵魂,灵魂像风。风每吹动一次经幡,就念出了一声祈祷,就诵念了一遍经文,向宇宙、向天地万物表达出了自己的祈愿。像这些五彩的经幡一样,藏族人的灵魂也在风里张扬。

这是一个飘逸的民族,与神最接近的民族。

这些玛尼石,人们已经司空见惯。这无处不在的玛尼石,正是藏族人无处不在的神性的显示。藏传佛教里并没有玛尼堆这种崇拜仪式,这是本土生长之物,是本土的宗教遗存。在这里,人们认真地刻、认真地堆,认真地围着它转。这是一座精神的金字塔。

千百年来,它们默默地安放在这里。这些凝聚着人们灵魂的永恒祈愿的石头,由此也就拥有了与时光岁月同在的生命。

[画面依次出现尊胜白塔、佛台上飘渺的桑烟,飘动的哈达,灵雀寺的内外景等。

解说词

像这样圣洁的白塔,像这些随风飘散的桑烟,像这些洁白无瑕的哈达,在藏区也是随处可见。尊胜白塔,道孚最大的白塔,它是在班禅大师的亲自关怀下建起来的,高达53.24米,塔基长宽28.4米。它圣洁高大,气宇轩昂,就像它的藏名“朗吉曲登”一样,确实是一座“金刚宝座”;同样,与它遥遥相对的灵雀寺,也是道孚县的标志性建筑。这座道孚县最大的宗教建筑,曾经出过很多知名僧人,如卓日曲则、崩龙活佛、竹倭活佛等等。灵雀寺的无数位历代高僧大德们对道孚地区宗教文化的影响深厚而广远。

每年藏历正月十五日的酥油花会,是灵雀寺最盛大的节日。灵雀寺里制作的酥油花,造型精美,色彩艳丽,艺术水平很高,为藏族工艺品里的精品,一直享誉康巴。

大殿里的长明灯,历经无数岁月的风霜还是那么明亮。这些捐油捐物的仪式,既是藏民们的精神生活,也是他们的日常生活。

我们每走一步,都感受到道孚地区丰富而浓烈的宗教文化气息。这里寺院众多,教派众多,高僧大德众多。比如,第七世达赖喇嘛、第十一世达赖喇嘛、第六世章嘉国师、第十四世达赖喇嘛、第十世班禅大师等名人都与道孚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在道孚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这些众多的宗教文化名人将提升道孚的历史和文化品位,增添其丰厚的内涵。

[画面依次出现道孚县各个地区有代表性的藏族人的形象。他们一一从镜头前走过,有扎坝人、有纯正的藏族,也有汉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等等。盛装的男女老少在歌舞、在拜佛、在赛妆。

解说词

世代居住在这里的道孚人,已经与这里的山水融为了一体。他们拜雪山、拜神佛,拜世间万物。

高原上,响亮着他们世世代代的歌声,旋动着他们粗犷热烈的舞步。

这里的山水因为他们的保护而未受一点污染,就像那些在水里欢快游动的鱼,自由自在,快乐安然。

生命,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生命,因此而更加美丽。

如果真有神仙,他们一定非常喜欢住在这里。

[画面依次出现蓝天白云,高原湖泊,森林草地,满坡的牛羊,憨厚的藏族人

解说词

正如一首歌里唱到的那样,香巴拉并不遥远。香巴拉,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道孚,川西北的香巴拉,也并不遥远。

[画面依次为道孚漂亮的、四通八达的公路,公路上飞奔的各种车辆;各种外地人的身影,各种盛大的法会,赛马节,热烈的歌舞场面等等

解说词

道孚近年来的交通发展有目共睹。成都至道孚只有区区500多公里,朝发夕至。不少游客不远万里而来,只为寻找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

道孚,正敞开热情的胸怀,大老远地就欢迎你。

[画面依次为雪山、冰峰、高原、草地等

解说词:

这亘古矗立不变的山川,这永远碧透纯净的蓝天,这永远飘逸出尘的云彩,这永远芬芳的草地,这永远苍翠蓊郁的森林……它们静静地守着一个梦,一个让我们找寻、让我们渴盼的梦。

怀念和牵挂一个地方,在人类来说是一种再自然不过的感情,可是,对于道孚的牵挂,总是会随着离去而更加强烈。那是因为,在道孚有一种“场”,一种吸引你、诱惑你、感动你的“场”。这种“场”,总是让我们欲罢不能。

我们还会来的,再来朝拜这里的种种传奇,种种神迹。

大地继续空旷着,我们将再一次奔向一个陌生的所在。

(此系列片由四川电视台于2006年拍摄并播出)

千古峨眉丹青梦——嘉州画派宗师李琼久

(电视专题片文学台本)

撰稿廖全京[片头。

[镜头从冬日的嘉州大地上掠过,并在峨眉山留连,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到乐山、峨眉山、大小凉山,整个地域大雪纷飞,银妆素裹。披戴着银甲银盔的峨眉山金顶,悬挂着大小冰柱的九道拐的峭壁,白雪皑皑的峡谷雪松,等等。远远望去,石桥、寺庙、庭院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隐约可见,蔚为壮观。

[推出李琼久的画像或者生活照,亲切、质朴,有一股逼人的英气。

[推出李琼久的代表作《瑞雪》。

解说词:

雪,静静地飘落在古嘉州,飘落在峨眉山上。

这是所有善男信女由衷向往的峨眉山,这是所有华夏儿女引以为豪的峨眉山。这峨眉山上的雪,曾经撩拨过唐人李白的诗兴,曾经激起过宋人苏轼的豪情。这哪是峨眉山在飞雪,这分明是峨眉山的纯洁心灵的悸动,这分明是整个嘉州乃至整个华夏那蓬蓬勃勃的生命之血脉、浑浑茫茫的天地之元气在升腾,在跳荡。

可惜,千百年来,没有一个人能够把这峨眉雪景中的豪情和灵秀捕捉到纸上。

峨眉需要这样一位画家,嘉州需要这样一位画家,中国等待这样一位画家,历史呼唤这样一位画家。

仿佛是对历史时空的一声应答,在20世纪的上半叶,古老的嘉州终于为华夏大地奉献出了一位优秀的国画家——李琼久,中国第一幅表现雄秀的峨眉山雪景的名画,终于在李琼久的笔下诞生。

李琼久,这个名字不仅仅与这幅传神的峨眉雪景图《瑞雪》联系在一起,也不仅仅与中国画坛上以他为代表和宗师的嘉州画派联系在一起。李琼久这三个字,就意味着千古以来峨眉山的一个梦,一个寄托于笔墨丹青的真、善、美的梦,一个久久地萦绕在嘉州人心头的玉石般洁净的梦。

[推出片头字幕。

[画面依次出现乐山城全景、乐山大佛、乌尤寺、大渡河、岷江、青衣江的远景、近景,以及峨眉山、凉山的远景、近景等。蔡金场李琼久先生旧居等。

解说词:

1907年12月21日,当李琼久在自己的第一声啼哭中睁开双眼时,这个带着水墨丹青之梦来到世界上的孩子看到的,是一派梦一样美的锦绣江山。

涛声如雷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在他身边汇成一江极为壮观的澎湃激流,浩浩荡荡往东奔去,留下一尊与山一般魁伟的大佛,让它守望人寰,指点苍桑。四川乐山蔡金场,就这样与一个男孩的诞生同时,进入了中国现代绘画史。

远处的峨眉山,更远处的大小凉山,和身边的乐山这三座山,加上日夜流淌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这三条江,从此成为了这个名叫李琼久的聪明孩子的保护神。

[画面依次出现乐山乡间的庙会、逢场天的蔡金场集市,各色民间艺人摆的小摊,如木雕、剪纸、泥塑等,混杂其间。庙会期间的庙宇内大佛、鸡脚神、无二爷的塑像等等。各种线装的绘画书籍如《芥子园画谱》、《点石斋画谱》等及书法帖的叠影。以上画面均以乐山地区的山水为背景出现。

解说词:

法国批评家丹纳说,一定的环境产生一定的艺术,就像一定的环境产生一定的植物一样。古嘉州这天下独绝的自然地理环境,赋予了年幼的李琼久与生俱来的灵性。优裕的家庭环境使李琼久从小就受到了父亲给他聘请的两位私塾老师良好的学前教育。小时候,李琼久不仅熟读“四书”、“五经”,而且酷爱写字、画画。更值得注意的是,李琼久长期浸泡在泛漾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氛围里,一颗童心像放飞蓝天的风筝,在由剪纸、木塑、泥雕组成的民间工艺的彩色云朵间翱翔。这一切,都为他后来踏上国画和书法艺术的漫漫长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像大渡河畔的一树海棠花,它那所有的新鲜、芬芳和明丽,都深深地扎根在古嘉州这块油黑的沃土里。

[镜头里出现一些旧照片:二三十年代的成都街景,当年的成都东方美术专科学校全景或一角,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画素描、画人体的情景,以及冯建吴、石鲁、李琼久年轻时的生活照片。还有冯建吴与李琼久的合影,冯建吴的作品等等。

解说词:

人生恰如神秘的宇宙,充满了不可知的变数。

当青年李琼久驾起一叶扁舟,从三江汇流的大佛脚下出发,开始他一生的浪漫漂流时,他驶入的第一个艺术领域,并不是从小就耳鬓厮磨的中国书画,而是从未接触过的西洋绘画。也许,谁也没有料到,李琼久用油画笔和画布开始勾勒的这场美神缪斯之梦,将会由他自己用毛笔去最后完成。他永远感激成都东方美术专科学校,永远感激当时的美专校长兼国画系主任冯建吴先生,他永远忘不了美术专科学校的同学、后来成为中国画坛巨子的长安画派主将石鲁。在美术专科学校的几年里,他学习了西洋绘画理论,掌握了油画、水彩画的整套技法,他运用油彩表现人体的造型能力得到了很好的磨练。通过与西洋绘画的接触,他获得的不只是一些技法,他还获得了一双眼睛,一双能够东张西望的眼睛。他从遥远的中国西南,看到了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看到了法国巴黎,他甚至看到了梵蒂冈的西斯廷礼拜堂,看到了米开朗基罗仰卧在十米高的台架上,艰难地描绘着那震惊世界的教堂天顶壁画。他敞开胸怀,听任四海潮涌,八面来风。

[画面依次出现大佛寺和乌尤寺内外盛开的海棠,大佛脚下在激流中扬帆的船只。乐山城内熙熙攘攘的人流,书画店里顾客欣赏、购买国画作品的场景,以及人们手中展开的年画、佛像等画幅,画面精彩纷呈,人物栩栩如生。若干册摊开或未摊开的《故宫周刊》,以及唐、宋、明、清名家的书画作品,等等。

同类推荐
  • 艺苑耕耘集(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艺苑耕耘集(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艺苑耕耘集》展示了作者宋建林近年来在艺术研究方面的成果。全书共分为四编:第一编主要展示了作者对马列文论的研究,侧重介绍了中国马克思艺术理论的发展历程及贡献。第二编介绍了艺术理论的发展,指出我们应充分认识艺术社会学作为研究艺术的一种基本方法和基本视角的重要学科意义,切实加强艺术社会学学科建设。第三编介绍了特定时代条件下的文艺思潮,并指出其对社会生活和艺术创作的影响。第四编主要介绍了作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
  • 浮生:芷宁电影札记

    浮生:芷宁电影札记

    《浮生:芷宁电影札记》由少年的灰色时光、旧时已逝,天地默然、无语凝噎的史实、趣与意的有致结合、以含泪的爱送别疮痍、没有华丽外衣只有艰难求生、不到死亡不能解脱、“我愿意为你朗读”、一部颇具气质的电影、记录个体对战争的反应方式、于获释中幸存等构成。
  • 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上)

    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上)

    建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熔铸、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审美追求,建筑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显示出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以其触目的巨大形象和时代的流动性,讲究空间组合的节律感等,而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画”、“无形的诗”和“石头写成的史书”。本书为您一一介绍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
  • 著名芭蕾舞剧欣赏

    著名芭蕾舞剧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芭蕾舞剧欣赏》主要内容包括:关不住的女儿、仙女、吉赛尔、海盗、葛蓓莉娅、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舞姬、仙女们等。
  • 画廊札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画廊札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伟大的画家永远是他所生活的时代的一个缩影。这个影子,向森林、河流、山川以及大地上的万事万物投射一束能照见的光。这束光,面对那些画家的跌宕经历与坎坷人生,面对生与死、爱情与孤独。这束光,一位优秀的诗人、小说家,以他的敏感之心捕捉到了。
热门推荐
  • On the Loom

    On the Loom

    In On the Loom, Maryanne Moodie brings the ancient art of weaving to the modern day in a comprehensive guide packed with step-by-step tutorials and beautiful photography. Learn the basics of this simple and beautiful craft with valuable information on basic stitches, tools needed, and even how to make your own looms. Split by loom type—circular, rectangular, and even found objects—24 lush, bohemian, and uniquely modern projects for the home and to wear draw deeply on the nostalgic quality of vintage textiles. In addition to the how-to, this is the ultimate resource for finding your own creativity and style through this medium, from learning which materials to use for different effects to discovering how to use color to create vintage-inspired projects with a modern twist.
  • 张晓风散文集

    张晓风散文集

    跟随作者细腻的笔触,感受头顶的云、身边的风、每一件在忙碌生活中被我们遗忘的美好事物,重拾对生活的感知。
  • 文化古迹探索

    文化古迹探索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 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 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 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 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 的“未解之谜”。
  • 读禅学做人

    读禅学做人

    《读禅学做人》精选一百多篇有关禅学的小故事,主要是历代杰出的禅师的一些著名的禅话、语录、公案,同时结合现实生活分别从人品之本、君子之腹、圆融处事、逢山开路、调整心态、广结善缘、管理人事、智慧用人、增长见识等九个方面归类整理,说明智慧做人在当今社会工作中的重要性。
  • 我的噩梦游戏

    我的噩梦游戏

    某天夜里。网络作家李泽,正写着小说。在准备收工时,他发现自己电脑上,突然出现了一个陌生的图标。叫【噩梦游戏】。他本以为这只是个普通的流氓软件,就随手一点。至此,他就无法脱身了!神秘的立方体内,一位老者坐在沙发上,环顾众人:“没人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但我知道,你们可能会死!”黑暗中,一对猩红色的眼睛,目视着下方逃跑的人类背影,低语道:“狩猎……开始了!”天空中,一道黑影砸落在地,顿时碎石横飞,一位类人型的肌肉怪物,朝着李泽大吼:“三倍奉还!!”异诡的竞技场内,人声鼎沸,欢呼声排山倒海,一位戴着礼帽的金发男子,站在台上,居高临下冷漠说道:“凡人,这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 全自动修炼系统

    全自动修炼系统

    修炼很难吗?确实很难。不过林小天有系统啊。其他人一天撑死你,无非修炼七八个小时。然而林小天整天睡觉,啥也不用干就能24小时不停修炼。这都不算啥,只要升级系统,修炼时间就可以翻倍。翻一倍就等于48小时。玩一天就等于日夜不停修炼了两天。越升级增加的时间就越多。还有比这更爽的事情吗?什么武王、武神的,都给我靠边站。有系统就是这么任性。
  • 云中谁忆水中月

    云中谁忆水中月

    科幻小说,云中谁忆水中月,当世界一片冰雪会怎样…
  • 有趣的昆虫王国

    有趣的昆虫王国

    广袤太空,神秘莫测;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类历史,纷繁复杂;个体生命,奥妙无穷。
  • 恶女重生之绝代妖娆

    恶女重生之绝代妖娆

    现代异能组织女杀手莫倾浅因为想要离开组织被组织派人杀死,后穿越到异世大陆莫家嫡女的身上,因为其母亲在体内留下了家族长辈的灵魂,在其一步步的引导下,进步飞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不死战意

    不死战意

    生死轮回谁能逃过,一个出生平凡的少年踏上了修行之路,一次次经历却是不平凡,让他一步一步的追求这无上的境界,渺茫的神话,火热的神界,神秘无尽,千古留名,还是瞬间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