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8000000037

第37章 跨文化语境中的政府新闻发布:观念管理(2)

霍尔认为,在高语境中,绝大部分信息或存在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于传播者个人,很少出现在编码清晰的信息里。在低语境中,情况正好相反,大量信息都要靠编码清晰的信息来传递。鲁斯提(M.W.Lustig)和凯斯特(J.Koester)将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的话语和传播差异进行了概括,笔者将其列于下表中以便读者阅读:

霍尔着力构建的文化语境观为我们理解跨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文化将难以避免地通过人们的话语方式体现出来。例如,一般认为,大部分亚洲文化(包括中国、韩国等国家)、拉美文化以及非洲文化可被看做是高语境文化,因此这种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交流中将比较含蓄、内隐,甚至经常“顾左右而言他”;而美国、德国、瑞士及多数北欧文化属于低语境文化,这些国家的人们在交流的时候通常直截了当,甚至“想到什么说什么”。那么,仅从这个偏差来看,很多跨文化交流中的误会便也不难理解了。如学者Ihator的研究表明,阿拉伯国家属于高语境文化,意味着以语言的微妙性、重复、展示性和诗的意象为美,这便导致阿拉伯国家的传播文本在翻译为英语后充满了形容词,一篇新闻稿读起来更像是政府公告而不是新闻式的声明。

二、美国媒体的商业气质:利益最大化

与境外媒体相处并非易事,不能以看《人民日报》、CCTV的方式来看《纽约时报》、CNN——它们的运营逻辑,是由与我国不同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环境所决定的。

以美国为例,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的主流媒体和通讯社(如《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以及美联社等)正在主导着国际媒介的话语权。美国主流媒体上的一个新闻专题可能引起诸多媒体的“跟风”报道。《纽约时报》上意见专栏(Opinion)上的一则评论,可能引领诸多媒体对某一议题的态度;另一方面,美国媒体与中国“唱反调”的历史由来已久,如1996年,原新华社记者、现任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和几位在美国工作并对美国比较熟悉的学者、记者共同出版了《妖魔化中国的背后》一书,在对西方媒体上的中国形象进行了考察与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妖魔化”的观点。这种“妖魔化”似乎在重大的公共危机(如2003年SARS事件、2008年拉萨“3·14”事件)或引起全球关注的媒介事件(如北京奥运会召开期间)中,更容易凸显出来。我们经常能够在美国媒体上看到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和“含沙射影”的评论文章。这两方面原因促使我们将目光投向美国媒体所处的社会情境及其造就的美国媒体独特的精神气质。正如沈国麟所说,“意识形态下的新闻报道指的不是哪一篇、哪一条具体的报道,而是一种宏观上的把握”。

了解美国媒体的意识形态,离不开自由市场和民主政体这两个线索。

从美国媒体发展的历史来看,自由市场可以作为我们理解美国媒体的基本路径。经历了建国初期至19世纪30年代的政党报刊时期之后,美国媒体便开始踏上了以市场竞争为主导的路线。从这一点来看,美国的媒体(集团)与拼杀于自由市场体制之内的其他公司并无区别。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美国媒体的第一准则。也正因如此,一篇新闻作品首先是产品,与一台电视机、一支牙刷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这一点与中国的情况有所不同。中国的媒体性质则是宣传属性与经济属性并重。两者如车之两轮,同等重要。尚须强调的是,这是就中国的大多数市场化媒体而论,对于中国的党报系统,坚持党性原则和舆论宣传的功能定位始终是第一位的。

自由市场中的美国媒体行业,可以被视为美国资本主义市场中的一个产业,也因此具备一切资本扩张的特性。20世纪末,美国媒介市场最突出的特点便是传媒集团的垄断化愈演愈烈。截至21世纪初,世界的传媒市场也几乎被五家集团瓜分垄断:时代华纳(Time Warner)、迪斯尼(Disney)、新闻集团(News Corporation)、贝塔斯曼(Bertelsmann)和维亚康姆(Viacom)。除了贝塔斯曼外,其余四家集团的总部都设在美国。

美国媒体的集中化将通过它们生产的产品体现出来——新闻报道必须具有使用价值才能够有流通的动力,才能完成从产品到商品的惊险一跃,进而才可能创造剩余价值,供资本家享用。而一篇新闻报道是否具有使用价值,价值多大,一方面由新闻的直接消费者——读者、观众、听众或者其他媒介使用者(如手机报的读者、网民)所评判;另一方面则由广告商来决定。一份报纸,卖的不仅仅是销量,还有广告。这就是商业的逻辑。美国的商业媒体若想在竞争中获胜,至少不被淘汰,就必须既赢得媒介使用者的“眼球”,也必须获得广告商的青睐。这两者往往纠结在一起。广告商看重的也不外乎是媒体在公众中的关注度、美誉度,他们坚信,一份在公众中有广泛影响力的报纸自然可以为产品或企业形象赢得相伴生的关注度和美誉度。

那么,为了赢得公众和广告商的双重认可,媒体内容自然要千方百计迎合这两者的需求。为了赢得前者,在美国的传媒发展历史上,有一段充斥色情、暴力消息的“黄色新闻”时期。直至今天,人们仍可以在一些商业媒体上看到这股浪潮的余毒。为了赢得后者,试想一份报纸怎么可能在头版的新闻中披露与报纸广告商相关的丑闻?这也是为什么新闻传播学者们一直在指责,在报纸上已经看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新闻的原因。美国记者、编辑和新闻教育者约翰·坦布尔(John Tebbel)在20世纪60年代不无失望地写道:

出版商的两难境地是,他是一个必须谋取利润以获得生存的商人,在公众启蒙(public enlightenment)与私人利益(private interest)的冲突中,他却经常被发现站在了使报纸得以维持的商业利益的立场上。在很多方面,广告和公关已经主导了新闻界的生产。对政府而言,报纸已经变成政府塑造形象(image.makers)的合作者。广告更全面地控制了杂志,而广播电视则苦于应付政府的管制。总而言之,公众利益和媒体的社会责任成为经济压力的牺牲品。尽管有许多改进,但前景仍不容乐观。

三、美国媒体的政治气质:“小骂大帮忙”

有些学者认为美国媒体已经成为政府塑造形象的帮手,然而一些学者认为,美国媒体是自由主义的化身,不屈从于当权者,是公众的“看门狗”。在政治的框架内,美国媒体到底扮演何种角色呢?美国媒体服务的是国家利益而非政党的利益。

对于美国而言,国家利益不同于政党和政府的利益。当权者的党派可以变,但是美国的国家利益是不变的。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媒体认为“对政府实行监督甚至攻击,是维护国家最好的方法”。那么,美国的国家利益又是什么呢?不得不承认,冷战遗留的国家利益导向仍在存续,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对“赤色”共产的遏制与美国霸权的维持。国际和平基金会美苏关系研究会主席赛耶姆·布朗曾直言不讳地提出:“美国的国家利益具体表现为:

a.遏制共产主义扩展它的势力范围;

b.将非共产主义盟国置于美国的控制之下;

c.确保重要战略原料的来源;

d.维持美国在太平洋、大西洋、地中海和印度洋的海上优势。”

如果美国媒体维护的是这样的“国家利益”,那么就不难理解,麦克奈尔所指出的,整个20世纪,西方媒体领域的精英们与政界、商界和军队联合起来所渲染的“红色恐惧”。他指出,在美国,第一次“红色恐惧”出现在苏维埃革命成功后不久的1918年并一直延续到1920年。历史学家默里·莱文(Murry Levin)认为,是一个公司、媒体与政府的利益联盟一手制造了红色恐惧。而另一方面,关于苏维埃俄国的带有偏见的、耸人听闻的报道进一步支援了美国国内反“共产主义”的攻势。莱文描述到:

报纸,除了很少例外,都把布尔什维克革命描述为一场充斥着大规模屠杀、暗杀、强奸、掠夺以及杀戮的狂欢。经常有报道宣称修女遭到强暴、修道院被焚毁,以及布尔什维克在彼得格勒使用电动断头台,一个小时处死500个人。布尔什维克统治被描述为一个屠杀、充公、无政府主义与普遍紊乱的混合体。

迈克尔·帕伦蒂(Michael Parenti)认为,“红色偏见”是19世纪以来西方媒体的一个普遍特征,随着布尔什维克革命的兴起,这种偏见出现的频率与强度提升了。在他看来,“红色威胁论”在整个20世纪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a.阻碍与限制劳工的斗争与利益;

b.把公众对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与大萧条的注意力引向别处;

c.集结公众对于以下政策的支持:昂贵的军费开支、冷战政治以及通过干涉第三世界来保障公司在当地投资的安全与利润。

正如麦克奈尔所说,“敌人”的性质随着时间几经改变,然而这一传播手段背后的原则却始终如一,那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利用看上去瞄准外国敌人的宣传攻势来动员国内舆论支持带有国内政治目的的运动。

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在美国国家利益的棋盘上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而不变的是,这一角色将直接决定了美国媒体对华报道的立场。

学者郭可在大量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提出,自元代以来,中国在国际舆论中的国家形象经历了七次大的变化:元朝、明朝和清朝早期——辉煌和神秘的中国形象;鸦片战争之后到清朝结束——衰落的帝国和劣等民族的中国形象;国民党统治时期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有希望和崛起的中国形象;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结束——令人恐怖和迷惑的中国形象;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后到80年代初——“田园诗”般的中国形象;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1年美国“9·11”事件——开放的但被“妖魔化”的中国形象;今后一段时间内——发展的但可能会是麻烦的中国形象。

美国的记者大多是自由主义者,掌握媒体方向的却多是保守主义者。

“一些研究显示,美国大多数主流媒体的记者都是自由主义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媒体的报道方向是自由主义的政治倾向。因为,这些记者在媒体的编辑方针上并不一定具有发言权。占据高级编辑、编委会席位或者高层经营管理职位的人相对而言更为保守,然而,这些人拥有媒体定位和导向的决定权。

因此,尽管秉持公正、客观的专业主义精神,坚守“第四权力”的角色定位,奉行为弱势和边缘群体代言的社会责任,为了国家利益对当局极尽讽刺挖苦的美国媒体,仍然难以摆脱“小骂大帮忙”的宿命。当面对异域的“敌人”或“竞争者”时,美国媒体会毫不犹豫地站在当局一方;在涉及意识形态冲突的时候,美国媒体也一样会将分寸拿捏得非常清楚,丝毫不会越雷池一步。这一点从美国媒体在美国参与的历次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便可看出。即便没有战争,拉萨“3·14”骚乱、北京奥运圣火境外传递风波中美国媒体的立场和表现,也可以让我们看得很清楚了。

同类推荐
  • 骆驼祥子·二马(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骆驼祥子·二马(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用户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祥子来自乡间,为生活来到城市,最后选中拉洋车。买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这是他的志愿,希望。”城市似乎给了祥子实现志愿的机遇,经过三年奋斗,他买上了车,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抢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拥有自己的一辆车的梦想,仍然不断振作起来,再度奋斗。
  • 学校体育运动会的准备工作(上)(学校体育运动会组织管理实用方法)

    学校体育运动会的准备工作(上)(学校体育运动会组织管理实用方法)

    学校体育是加强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练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对青少年品德陶冶、智力发展、审美素养的形成以及学生体质的增强和国民健康素质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中外寓言

    中外寓言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财富思想家

    财富思想家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世界经典名著导读(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世界经典名著导读(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经典名著导读》无论从题材还是形式、风格上,都比较典型多样,同时贴近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突出了“快乐阅读”和“精品读物”的主题,但是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使读者快乐之余还能够从文字中体验到名家的人生感悟。
热门推荐
  • 安有默兮

    安有默兮

    十年前,安兮默在偶然的机会下遇到了温润宠溺的“哥哥”韩梓煜,他因为是豪门私生子,不得不在乡下长大,两人有着深刻的孩童情谊,在不知不觉中,安兮默对他产生了依赖之情;但后来因为韩梓煜被接到了无人告知的地方,安兮默与他断了联系。十年后,安兮默由于画展的原因再见韩梓煜,她还记得他,但韩梓煜因为车祸丧失了记忆而忘记了她,再见时,他已然变成了一个冷漠傲然,腹黑执拗的纨绔子弟,安兮默还是依旧想要亲近他,但是,韩梓煜误会她是一个见钱眼开,想要攀高枝的恶臭丫头……,在安兮默不愿放弃的疯狂暗示和被韩梓煜误解的痛苦下,韩梓煜是否能想起一切?是否能在十年间各自性格和生活发生变化后还能走到一起?十年不见,安有默兮?
  • 天命铭

    天命铭

    严肃版:“它将剑赠与你,使你遭遇不公也仍可抵抗;它将心留待你,愿你长久漂泊也不致绝望。它降临长夜,拂晓辞行,愿你登场英勇,谢幕温存。”“你将在此,再次把我杀死。”“每一场死亡都使你新生。”“直到你掌握通向旧纪元的钥匙,重启诸神在创造与毁灭之间的位置”沙雕版:屠龙沙雕,点击就送!主角是神棍中的泥石流,魔王中的996,序章惨遭男主杀害。于是男主就一直活在引用文献里……(男主:本宫一日不死……)CP混乱随意站,反正我自己都站不对。十年旧稿,一朝重写,沙雕爽文,用爱发电
  • 创客之路

    创客之路

    这是一本创业狂想曲(基于现实,脑洞大开不设限),为你精彩演绎非同一般的创业故事!本书故事发展基于当下现实环境的逻辑推理而来,没有异想天开的金手指,更没有穿越重生的信息差,书中如有疏漏不合理之处,欢迎留言评论!
  • 我家魅妃超皮哒

    我家魅妃超皮哒

    临姑娘又一次翻墙,到了帝美男的院子。“公子,苦海无涯,回头是我。”“听闻公子治家有方,小女子愿闻其详。”“近朱者赤,近你者甜。”某女每天土味情话准时报道,可某爷始终无动于衷。后来临姑娘不理他了,他万分不安的追上去——“不是说回头是你吗?怎么不等我?”“不是说要我教你治家吗?怎么不嫁我?”“不是说近我者甜吗?怎么不……”某女忽然转头,在他脸上“啵”了一下。某位爷傻傻的笑了,“你也很甜。”【高情商调皮妖女vs低情商冰山美男,本文又名《高冷帝尊的打脸日常》】
  • 陌之殇

    陌之殇

    苍穹无际,只愿坠入你那藏满星辰的眼眸,伴你生生世世。。。。。。不就劈开真身嘛!有何难的,一半归你,一半留着听你呼吸,我只要你好好活着。就算你如梦魇般,我也愿活在里面生不如死。从此,世间再无一人能入我心。世间只是少了你一人,而我的心却荒芜一生。怎会脱胎换骨得如此不习惯,还不如之前又黑又丑的怪物来得自在。我看过世间一切,唯独看不见你。你何时再来?我把山川湖泊当作是你,我把清风细雨当作是你,我把一花一叶当作是你,我把无尽的尘埃当作是你。。。。。。
  • 恭王府文评(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恭王府文评(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恭王府文评》是一本散杂文作品集,作者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外文学研究员郑恩波。《恭王府文评》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收集了作者关于新中国文学目前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物刘绍棠的文学作品和点评文字;第二部分主要收集了作者关于一些诗词作品的感悟、对阿尔巴尼亚文学、电影,以及卡达莱、高莽、张抗抗、范承祚等人述、文学艺术的浅评;第三部分主要辑录了作者曾经为自己作品和友人作品做过的序言、前言等文章。
  • 细节决定成败:职场中愉快工作的经验手册

    细节决定成败:职场中愉快工作的经验手册

    人在职场,需要掌握一些为人处世的技巧,以保证快乐地生活和工作。多站在老板、同事和客户的角度思考,自然就能融洽交流,一起完成各项工作。如何系统地了解这些交流和技巧?如何在工作中如鱼得水,笑傲职场? 本书就是职场中愉快工作的经验合集。无论你是社会新人,还是职场老手;无论你是外企白领,还是国企员工;无论你是普通职员,还是企业高管……了解这些职场愉快工作的经验之后,总能带给你不一样的启发,帮助你更加愉快地工作,并且快速成长。 阅读他人的故事,结合自己的经历再观察,让职场快乐工作的经验了然于胸;然后,技巧性地去战斗、去奋斗、去成功,并获得生活的快乐。这正是本书送给所有职场人的一份礼物。
  • 太子妃请赐教

    太子妃请赐教

    《太子妃请赐教》讲述的是将门小姐孟平笙一路敢选、敢闯、敢爱、敢恨的情仇故事。腹黑撒泼是她,装疯卖傻也是她,大婚之日醉宿青楼更是她,她就是孟平笙!杀伐果敢是他,高冷强宠也是他,扮猪吃老虎更是他,他就是孟平笙的云天墨!本就无心与太子成婚,奈何有个亲爹来助阵,可歌可泣!金牌小剧场:“这?太子莫不是病了?”杜仲不解,孟常山立马跳起来,恨铁不成钢地瞪着他:“让太子给我抓紧时间,老夫还等着抱孙子呢!”说完,孟常山脸上一红,噔噔噔地往书房蹿去。各位看官,简介无力已实锤,劳请翻牌!
  • 我有一位神朋友

    我有一位神朋友

    我有一根金大腿,不是很粗,但是很直、很白、很滑、很可口——李四语录唯一群:腿神的吐槽能量收集群,群号:703517301,有兴趣的加进来看一看
  • 小马宝莉之天秤之力

    小马宝莉之天秤之力

    天秤之力是世界上众多力量中最为强大的力量如果这种力量的继承者来到了小马宝莉的世界那会发生什么。书友群:77419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