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6200000044

第44章 军事剧(5)

二、主流意识与大众趣味的契合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主流意识在坚守政治意识形态正统地位不容置疑的同时,“一方面继续捍卫了国家权力体系的实践意志,继续进行着政治制度和道德原则的权威陈述;另一方面,它在新的文化现实,尤其是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商业化准则大举倡行的情势,也做出了某种策略性的让步,以便使自身能够适应日益发展的大众文化运动”。这种变化深刻地体现在主旋律文艺作品中,军事剧创作自然也不例外。新世纪诞生的军事剧在高扬英雄主义的同时,找到了主流意识与大众趣味的契合点,从而使得这些作品既得到了主流文化的认可,也得到了普通大众的欢迎。这种契合主要体现在这些作品中英雄主义的伦理化和英雄人物的个性化上。

(一)英雄主义的伦理化

英雄主义伦理化就是在英雄主义叙事中将伦理情感作为一种叙事动机而加以强化,在人物塑造和情节推进中增加人伦情理的内容,改变那种纯粹的革命化、政治化的英雄主义表述,使英雄主义的表达更富有情感力量,也更富有“人情味”。应该说,一个时期以来,在我国歌颂英雄的文本中,革命英雄被极端阶级化和政治化,作品中的主人公大都是爱憎分明的革命斗士,这种形象体现的是一种特殊的伦理、阶级的爱憎,即是“亲不亲,阶级分”。这种话语规范和表述方式在“文革”样板戏中达到了顶峰,由此塑造出来一批被称为“卡里斯玛式”卡里斯玛(Christmas)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从早期基督教观念中引入政治社会学的一个概念。“卡里斯玛”一词所指的是具有一种不平凡禀赋的人:他们具有超自然、超人的力量或品质,具有把一些人吸引在其周围成为追随者、信徒的能力,后者以赤诚的态度看待这些领袖人物。的英雄人物,例如《红色娘子军》中的吴琼花、洪常青,《智取威虎山》中的杨子荣以及《沙家浜》中的郭建光、阿庆嫂等等,都是阶级性大于人性的特殊道德楷模。这当然不仅仅是一种偶然,而是渗透着当时英雄叙事的潜在逻辑。革命家庭尚如此,而关于英雄人物的爱情,则更是稀有之物,即便是偶然出现“爱情戏”,“也必须用政治语言加以叙述、言说,使之成为同一阶级之间的革命化、政治化的‘自恋’。是阶级复仇的共同革命目标把男女主人公结合在一起”。

这种去人性化、去伦理化或者是以阶级伦理和政治伦理取代普遍的人伦情理的表述方式自新时期以来遭到了冷遇,但对于主导文化来说,塑造和歌颂英雄依然是凝聚民心团结民众进行社会核心价值观宣教的基本途径,因而让英雄走下神坛,走到民众中去,成为90年代以来我国主流影视作品特别是主旋律作品纷纷采取的叙事策略。例如主旋律电影《焦裕禄》、《孔繁森》、《中国人》、《毛泽东和他的儿子》、《周恩来》等,都加强了伦理化的表述。在这些作品中,无论是伟人领袖还是普通一兵,都在英雄主义气血中增添了伦理温情。如《长征》中,毛泽东的伟人形象多了贴近普通人的俗常情理:受到排挤打击,他也会郁郁寡欢,也会愤懑不平;为了逗儿子开心,也会让他趴在背上“骑大马”;在生离死别的当口,他细心地留给儿子一点糖果。再如剧中两处细节:考虑到行军不便,贺子珍生下孩子后,便将孩子送给了老乡,毛泽东回来后说:“怎么着也该让我见孩子一面。”心情难受的毛泽东坐在门口划燃火柴,却没有点着烟,而是看着火苗沉思;贺子珍为保护伤员负伤后,毛泽东看望昏迷中的贺子珍,伤心地哭了,并说就是抬也要把贺子珍抬到目的地,并亲自抬着担架去做手术。如此,革命情、夫妻情、父子情交织在一起,充分表现了领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英雄主义伦理化在虚构较多的传奇类作品中也较为常见。对这些电视剧而言,伦理化恰恰起到了对传奇化进行有效补充的作用。因为若只有传奇化没有伦理化,则会使人物失去与观众心理上的贴近性。可以看到,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历史的天空》、《狼毒花》等剧中,这种伦理化的呈现已经不仅仅作为剧情和人物塑造的补充,而成为了塑造人物和推进剧情的关键。如《历史的天空》的姜大牙开始打算投奔国军,是想吃饱饭,当错投新四军时,其动机是因为见到了漂亮的女新四军战士东方闻英,这个带有灰色情理的“英雄成长历程”的表述,使得姜大牙的英雄之路不再是完全纯粹革命的,而是带有自己“小私利”的。对女性的爱慕成为姜大牙英雄行为的动力,换句话说,是爱的力量成全了一个革命英雄。这样的英雄主义似乎不怎么纯净,但是这样的描写,却符合作为一个蓝桥埠伙计出身的姜大牙的伦理观。进行革命和追求个人幸福并非水火不容,特别是当后者成为前者的动力时,才更具有说服力和普遍意义。当然,革命英雄毕竟不同于江湖好汉和个人集团,在这些电视剧中,对人情伦理的表现,始终和革命事业相连,当个人伦理与国家伦理发生冲突的时候,选择重心依然会倾向后者,英雄由可亲变为了可敬。如《狼毒花》中,常发在认识梅子之前,经常把“睡女人”挂在嘴边,但是自从他喜欢上梅子后,就对梅子发誓,抗战胜利就娶她为妻。在一次鬼子“围剿”中,他俩不幸陷入绝境,受重伤的梅子不甘被捕受辱,恳求常发结束她的生命。鬼子步步紧逼,常发咬牙用刺刀捅死梅子,再发疯似的杀向鬼子……这一违背人伦但又符合人伦的残酷描写正体现出常发作为一个男人和作为一名革命军人的立体性。

伦理化的策略,在一些电视剧中还呈现为一种“家国同构”的模式。对于一些涉及历史时间较长,人物关系错综复杂的军事题材作品而言,运用“家国同构”的叙事模式有利于故事情节的顺利展开,并能通过一段时间跨度中的家庭关系折射社会和时代特征。同时,这种模式也有利于以人物为中心,在英雄人物的命运、情感变迁历程中呈现社会历史,达到“以人带史”的效果。如《激情燃烧的岁月》通过石光荣及其家庭在漫长岁月中的经历来展现人物的命运历程,折射时代风雨;《历史的天空》从抗日战争一直演绎到“文革”结束,《亮剑》也从抗日战争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姜大牙和李云龙婚前的单身生活和婚后的家庭生活形成了对比,并在对比中体现出环境和时代的变迁以及两人的情感命运变化。

我国军事剧所呈现出的英雄主义伦理化的创作倾向已经成为此类作品深受观众喜欢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无论是平凡的人还是英雄伟人,都首先是一个伦理的人。“伦理精神是高耸于人类现实活动之上的一种道德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人类才不断超越自我,走向完善和幸福。”

(二)英雄人物的个性化

长期以来,在我国军事文艺创作中,虽然诞生了一大批英雄,但却大都是没有缺陷的“高大全”,英雄在变得高大的同时也离普通人越来越远。上世纪80年代,无论是军事小说,还是军事题材的影视作品,“英雄也是人”的实践路线,使得高高在上的英雄终于回到了人间,就军事剧而言,一批反映南线战争的作品,如《高山下的花环》、《汉家女》、《凯旋在子夜》等等,都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中贯注了更多的人性和人气。莱辛在谈到英雄人物塑造时曾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艺术理想:“表现有人气的英雄。”

言之,就是艺术家所描绘的英雄形象,首先应当是一个普通人。可以看到,上个世纪80—90年代的军事剧的主流,都是表现有人气的英雄。而进入新世纪之后,英雄人物塑造又有了新的变化,英雄人物开始从有人气的英雄走向有个性的英雄。在新世纪的中国电视荧屏上,最能吸引眼球的便是一个个充满了个性色彩和人格魅力的英雄,这些英雄人物既有共和国的缔造者,如罗荣桓、陈赓、许世友等,也有虚构的传奇英雄如石光荣、姜大牙、李云龙等,还有当代军人精英代表,如朱海鹏、龙凯锋、康凯等等,这些个性英雄构成新世纪中国军事剧最为亮眼的英雄人物群像。

同类推荐
  • 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

    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

    民国时期的教育电影作为特定时期的一种特殊电影现象,具有与常规电影不同的特色。首先,从电影艺术形式来看,教育电影多是以科教片、社教片为其主要的存在形态。其次,从作为社会机构的电影业角度看,教育电影除了作为普及科技文化知识的教育手段得到推行外,也担负着对社会个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从而在不同时期与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权力话语之间形成了一种相当密切的结合及共谋关系,并且进而决定了教育影业在各阶段的发展特征。可以说,民国时期教育电影的历史是此期电影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与同期其他电影样式互相影响、共同演进的同时,又呈现出独特的历史风貌、社会关联和内在的逻辑必然性。
  • 艺术文化论

    艺术文化论

    针对当代艺术存在的新现实,针对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艺术变相、艺术表现,试图从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人类文化价值系统中的艺术文化进行新的诠释,其目的是为了某种意义上的解蔽。
  • 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 画系:国画方法体系

    画系:国画方法体系

    中华文化也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物态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的总体表现。
  • 黑白之外

    黑白之外

    《黑白之外: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叙事与意识形态》从本体的语言学诗学与外国的文化研究两个视角剖析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叙事与意识形态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本书第一、二两章以本体研究为主,从语言学诗学角度出发,探讨民族化的意识形态对中国电影的叙事形态、叙事方式、叙事图景(时间意识与空间意识)乃至叙事类型的变迁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发挥了怎样的影响;第三章则开始从本体研究转向文化研究,探讨电影叙事的话语权争夺,揭示各个意识形态团体如何通过电影实现自己的意识形态利益,而意识形态话语又是如何渗透到电影的叙事话语之中。
热门推荐
  • 龙主三国

    龙主三国

    穿越成为刺杀董卓的勇士伍孚之子,获得拥有召唤之力的神兽小白龙。小白龙说:敌人有四个,分别是恶魔龙、九尾狐、魔狼、白象。它们打破了时空壁垒,穿越到了这个世界,妄图借助召唤之力,灭绝中华文明,从而彻底将中华文明从时空洪流中抹去。我得知时空壁垒被打破的消息,就带着四位好友随后而来,阻止它们的阴谋。根据我穿越前的消息,恶魔龙在欧洲、九尾狐去了扶桑、白象去了印度,魔狼在北方草原。而我的四位好友全部在大汉,分别是朱雀、玄武、青龙、白虎。
  • 毁灭道

    毁灭道

    因为体质关系,本来以为已经不能修炼到武者的巅峰。一场意外让他得到妖界血帝传承掌握雷电之力,而且还得到一把绝世魔剑。带着魔剑来到修真界,却引起修真界的争夺。从武道到修真,与血帝之子一头变异神兽血狼走上一条杀戮的道路,最后走上天道的巅峰。
  • 天空神话折翼天使

    天空神话折翼天使

    一个阴谋,让她坠入万丈深渊。死后,没喝孟婆汤就转入了一个神奇的大陆。她出生那日,城外凤凰齐鸣,霞光万丈,借势锐变,他出生那日,城外圣龙齐飞,盘旋空中,久久不散。他,是天生的龙体,她,是天生的凤体。他们虽尊贵,但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他,天生三属性,虽需修炼,却无人敢得罪。她,天生无需修炼就拥有大陆上品阶最高的五属性,出生时的神秘力量让她直接步入了大陆上无人可敌的六属性,却因血液拥有的无穷力量,治百病,解毒,生阶等不在话下。贪婪又不要命的人很多,她时时刻刻提防着要她血的人。前世的背叛让她内心冰冷,对周围的人充满怀疑,拒人于千里之外。他,却让她内心的冰悄然融化。她与世界隔着冰霜,而他却恰好是那个破冰的人
  • 残坠2号街:误恋酷千金

    残坠2号街:误恋酷千金

    她曾是人人敬仰的千金,现在沦落到卖报纸为生。却在考上格圣利学院后,慢慢露出了她的本性。打架造反成了她的习惯!她的性格令人着迷,她的身世令人难猜。一下子碰上七个帅男,呃……她是不是走桃花运了?这些感情是捉弄人,还是真心真意?当心逐渐沉沦,扯开的却是一个深不见底的伤疤……
  • 病娇公子宠妻日常

    病娇公子宠妻日常

    她是飞扬跋扈有名的女纨绔,明明是将军府之女,却吃喝玩乐样样精通,他是刑部尚书之子,天生的天才贵公子,偏偏却因为一片薄荷叶费尽心机谋划。“姑娘原来喜欢这种梁上公子之乐。”“那也要公子花容月貌,才色双全呀。”
  • 都市之天神考核员

    都市之天神考核员

    孙悟空:李一,我把金箍棒给你,教你七十二变和筋斗云,能让我通过考核吗?李一:大圣很有诚意嘛,值得考虑!嫦娥:李一哥哥,人家在月宫待的好无聊,送你月桂树,给你唱歌跳舞,让人家通过考核好不好?李一:先唱首歌!哮天犬:汪汪汪,俺是第一个,李一爸爸,什么时候让俺通过考核啊?李一飞起一脚。不造出世界上各个品种的狗崽子,休想过关…………天上神仙需要重新考核,李一却成了考核员。要问为什么李一那么幸运,那么流弊!天上的神仙会偷偷告诉你:有传闻说,李一是某个大佬的私生子!嘘,别说是我说的,不然,过不了考核!
  • 王者荣耀之无双之巅

    王者荣耀之无双之巅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他在经历陨落后终于走出。那个曾经无敌的荣耀之王,如今再次意外归来。他,将重新站上世界的巅峰!
  • 云中剑下

    云中剑下

    乱世将临,风云涌动,谁是幕后主使,谁又是救世英雄。保家卫国,救济苍生,只为心念,不言生死。借三尺明月,衔两袖青龙,轻剑快马肆意,乱世侠客行。
  • 海贼之我是狂三

    海贼之我是狂三

    声明,这是部读者逼我写的变身文!目前改文中,相当于从头开始写了
  • 匆匆而过的旅人

    匆匆而过的旅人

    在花样年华就离开人世,心心念念的哥哥爸爸妈妈,还没来得及好好和他们说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