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6200000004

第4章 都市言情剧(3)

实际上,无度的情感宣泄与盲目的道德崇拜是消费社会对民众的一种异化表现,回避了当时真实的社会历史关系,是社会关系中的一种伪价值,无形中遮蔽了真实的社会审美价值。剧中不仅没有对“文革”期间封建文化对先进文化围剿的灾难做出应有的反思和合理的回应,反而继续高举打倒臭老九的“反智主义”旗帜,对以王沪生一家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阶层的冷眼旁观和语带讥讽是“文革”思维的延伸或余音。从《渴望》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中可以看出,作品并没有高扬社会生活中的审美价值与精神价值,而是在漠视社会审美理想中引领人们向后转,当下的审美需求和未来的审美超越并不在它的视野之内。全剧倾力塑造的主人公刘慧芳与其说是传统美德与理想女性的集大成者,不如说是传统文化弱点的集大成者。运用善良、宽厚、隐忍、牺牲等所谓的传统道德填充起来的女性形象是人们千百年来仰视的对象,但只要稍加俯视你便会发现这里掩埋着个体生命的、人性的尸骨一片,传统道德的化身是主流意识形态为维护既有秩序的稳定性而塑造的道德楷模,崇尚奴性主义、践踏人道主义是塑造这类道德楷模的不二法则。从这个角度看,刘慧芳不能成为文明社会的楷模。

再比如说,《中国式离婚》的主题也值得咀嚼。婚恋是社会关系中最集中、最敏感的细胞,它是社会的中枢神经系统之一,通过这个系统可透视整个社会躯体的方方面面。《孔雀东南飞》是封建专制婚姻的缩影,《伤逝》反映的是个性觉醒时期的婚恋关系,《小二黑结婚》反映的是宗法婚姻向法制婚姻蜕变的婚恋关系,这些作品的主题可以说是与时代和谐共振的结晶体。试问,《中国式离婚》的主题是什么呢?该剧试图拿一户白领家庭的婚姻裂变现象来推而广之地概括当今时代婚姻的主流和发展方向,试图拿金钱、权势和地位对部分人的异化来解构多数人坚守的婚姻家庭,这样的艺术思维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主题的偏差。主人公林小枫的悲剧是个体生命的悲剧,她的悲剧源自个体性格的敏感和狐疑,源自欲望的无节制膨胀,这也是她的焦虑之源。倘若将这样的“典型人物”当做民众反思的对象,其负面效应必然大于正面影响。类似的言情剧在社会审美价值方面明显患有“贫血症”,这样的艺术作品不仅不会震撼世俗人心,反而会激起民众的反感和质疑。所以,社会审美价值的揭示归根到底“离不开对真实情况的发现,对道德是非的发现,对社会必然性的发现,对人生价值的发现等等”。

(二)中性的社会审美价值立场

中性的社会审美价值立场实质上体现了言情剧价值立场的模糊性和摇摆性,这种审美价值观貌似不偏不倚,其实,不存在立场绝对中立的艺术作品,任何作品都渗透和蕴含着创作者的某种价值倾向,是显与隐的区别,不是有与无的问题。审美价值立场中性与模糊的结果往往会滑向另一端,某些应该批判与摒弃的东西在不经意间乘虚而入。

《空镜子》是以反映世俗生活、世俗情感的深刻性及其内蕴的文化精神而引人注目的。然而,该剧在社会审美价值方面存在的瑕疵也不容回避。一方面是宿命观的绝望轮回。剧中的主人公妹妹孙燕忠厚老实、善解人意、朴实善良,但是厄运和灾难却时时光顾这个生活中的弱者:最初孙燕和潘树林恋爱不久就分手了,继而和她结婚的翟志刚因性功能障碍迟迟无法早生贵子,在医生的治疗下孙燕好不容易喜得贵子不料又给流产了,随后孙燕经受了离婚的痛苦和折磨。孙燕始终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厄运反而变本加厉。但是,纵欲滥情、为所欲为的姐姐孙丽却在情场上、事业上、学业上如鱼得水,满载而归。两相比较,我们发现温柔善良者被命运的车轮碾得粉碎,而作恶多端者却获得命运之神的青睐,面对命运对善良者的反复惩罚,谁能不质疑命运的公正性和合理性?谁能不怀疑道德与良知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电视剧创作者以“零度介入”的风格不加辨析和评论,以看客的姿态躲在角落里眼睁睁地看着把好人逼到生活死角的悲剧一幕幕上演而无动于衷。孙燕的命运轨迹与她的人格类型、性格逻辑相抵牾的原因,除了宿命的解释,恐怕找不到为这种人生格调开脱的第二个理由,面对令人失望的命运轮回,不知有良知的观众观后作何感想?

另一方面是对滥情与纵欲等价值取向的评判严重缺失,姐姐孙丽将“脸蛋”和“臀部”作为向男权世界进攻的资本和武器,表现在婚恋生活中就是无节制地纵欲:孙丽起初和青梅竹马的马黎明未婚先孕并做了人流,马黎明进监狱后她闪电般地嫁给了研究生张波,随即又和刚出狱的马黎明重续旧情,出国后背叛了与张波的婚约和理查德寻欢作乐,回北京后同时在马、张、理查德之间继续厮混。这样的人物塑造与审美价值取向很难使人的精神与心灵获得荡涤与净化,似乎怂恿人们走向堕落和沉沦。再往深处说,这种纵欲主义现象和我们曾经批判过的封建“妻妾文化”、“妓院文化”如出一辙,只不过是原来的男性角色换成了女性角色。编导者不动声色地展示着主人公动物性的情欲表演,悄无声息地践踏了一夫一妻制的婚姻道德规训。中性的社会审美价值取向,可能暂时会吸引观众猎奇的眼球,但长期如此往往会导致以审丑代替审美、兽性取代人性、庸俗置换雅俗的可怕局面。

编剧的“艺术逻辑”有悖于社会生活的逻辑,这也是言情剧社会审美价值立场模糊的一种表现。这一悖逆之处具体反映在言情剧中主要是人物的性格与人物的命运发展时常陷入一种脱节和矛盾的窘境,致使人物性格的发展前后不相符合,人物的命运往往不是人物性格的必然结果,时常被编剧预设的主观意念和命题拖着走,有时为了表达主题的需要,不惜以牺牲生活的逻辑为代价,而生活逻辑的失序通常会导致审美逻辑的紊乱。《渴望》中刘慧芳与王亚茹的性格演变轨迹最能体现编剧的“艺术逻辑”。编剧为了传达以刘慧芳为代表的传统女性的美善主题,不惜运用赤裸裸的劝善思维扼杀了主人公刘慧芳性格特征的其余方面,竭力用人物性格的单一性和凝固性来取代生活逻辑中性格的稳定性与变异性,给人物性格贴上纯而又纯的伦理道德标签,从而遮蔽了刘慧芳在复杂的社会联系和生活关系中性格方面应有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这种单一而纯粹的伦理道德符号,丧失了审美价值所必需的人物性格与人物关系的复杂性的表现,误导了民众正确认识生活的审美逻辑。为了凸显刘慧芳的道德品质,配角王亚茹的性格变化十分突兀,电视剧开篇王亚茹知书达理、温文尔雅,不失为知识分子家庭女性的典范,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王亚茹突然变得喜怒无常、蛮横无理与不可理喻。最要紧的是我们找不到这种变化背后的生活依据。为了商业逻辑不惜遮蔽审美逻辑,中性的、摇摆不定的和模糊的社会审美价值立场导致编剧眼中的社会人生往往是失真和走样的。

此外,对社会生活中女性角色妖魔化的叙述显得十分无情,《走过幸福》中的汪丽琴、《中国式离婚》中的林小枫、《结婚十年》中的王菁、《牵手》中的夏晓雪、《过把瘾》中的杜梅、《手机》中的李燕、《复婚》中的石小芬多少都有些妖魔化的性格特征,实际上在妖魔化的背后潜藏着某种意识形态的霸权,是大众文化的情感复制模式和霸权意识在言情剧中的隐蔽实现。然而,女性形象妖魔化的批量生产告诉我们,审美指认恰恰在关键部位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致使女性形象的塑造在中性的审美价值立场中沦为了市民精神消费的快餐,观众很难获得某种精神力量的提升和审美理想的超越。

二、艺术审美价值的迷失

审美应该是以摆脱直接物质需要的某种自由为前提的超功利的实践活动,审美实践中坚持“审美观”还是“审丑观”是衡量审美价值立场的主要着眼点。艺术审美实践并不存在于人的感知中,也不存在于与主体无关或脱离主体的客体中,而是存在于主客体的相互关系中,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恰恰是连接主客体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所以研究都市言情剧的艺术审美价值不能离开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探讨。

(一)人物形象的“伪审美”呈现

第三者形象塑造的暧昧态度值得推敲,不是说都市言情剧不能塑造第三者形象,问题是应该塑造性格化的第三者形象,而不是复制类型化的第三者形象。性格化的第三者形象是人物与社会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人物身上内蕴着某种时代意识与民族精神;而类型化的第三者形象是人物与社会关系断裂的结果,一般看不到人物与社会情境之间的必然联系,其审美意义和价值指认相对模糊。

第三者现象是当代社会的客观存在,是众多家庭解体和婚姻破裂的导火索。我们认为:对第三者形象的塑造应赋予其更多的个性与人性的因素,而不是把她们当做一丝不挂的类型化的欲望客体来展示给男性看。《过把瘾》中的配角贾玲是以第三者的面目出现的。在医院的舞会上,贾玲就被同事杜梅的男友方言的直爽和帅气所吸引,但“朋友之夫不可夺”,贾玲把这种爱化作了对朋友的关怀与爱护,直到方言身患绝症,贾玲才吐露出了自己的心声。贾玲的形象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实现了人物形象与社会审美心理、审美价值之间的对接与交融,它满足了民众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期待。从另一方面看,贾玲的第三者形象塑造赋予了道德与人性的因素,人们在同情之余,觉得真实可信。爱而不能相许是人生的一大遗憾,但“宁毁庙,不毁婚”的道德古训,又为贾玲的行动找到了心理依据。相比之下,《中国式离婚》里面第三者形象的塑造则有必要再审视。宋建平的同事、住在对门的邻居肖莉是制作者倾力塑造的“影子般”的第三者形象。肖莉有事没事总是叫宋建平去她那儿一起吃饭,故意找借口和宋建平搭讪。除了欲望的诱惑和肉体的需求外,我们实在无法为这位第三者的言语和行动找出任何依据。可见,肖莉的形象只是男人的欲望客体,是男性本我中的欲望和记忆中的艳遇。因而,肖莉的审美指认和伦理取向比较混乱,她的形象是大众文化时代一种欲望的符号与消费的代码,是类似于“传声筒”那样“席勒式”的人物形象。

我们说,男权意识依然是当今社会话语中一支不容忽视的隐形力量,但是男权中心话语给婚姻家庭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给女性群体造成了难以觉察的伤害,言情剧创作者不仅没有提出异议,反而津津乐道,这种错把毒药当良药的做法应该反省。以《结婚十年》为例,男主人公成长下岗失业,整天郁闷不堪。妻子韩梦精明能干、事业如日中天,主动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丈夫成长愈加不能容忍。这时,年轻漂亮的邻居家女儿王菁闯入了成长的视野,人生不得志、事业不如意的成长走上了通过婚外情的方式放纵生活的歧路。剧中采用了“伪真实”的叙事策略,让情感裹挟着夫妻争吵的热闹、婚外情的刺激等情感盛宴来掩饰不道德对象的真面目,使受众在晕晕乎乎中认同了“女人不能强过男人”的陈腐观念。实际上,“伪真实”策略背后的真面目是男权叙事,电视剧只是站在男性角度而没有真正去设身处地探究女性面临的困境,殊不知在社会变革时期女性所承受的煎熬是超乎想象的,她们“一边是作为和男人一样的‘人’,服务并献身于社会,全力地,在某些时候是力不胜任地支撑着她们的‘半边天’,另一边则是不言而喻地承担着女性的传统角色”。这种过分渲染丈夫在家庭中的重要性,而贬低妻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与作用的思维模式,使作品的审美指认与真正意义上的审美价值相距甚远。纵观都市言情剧的创作,男权意识和男权叙事痕迹是十分明显的。男性在言情剧中一般是起支配作用的,具有某种权威性,成功与进取是男性身上普遍闪耀的光芒,诸如《过把瘾》中的方言,《牵手》中的钟锐,《来来往往》中的康伟业,《手机》中的严守一、费墨等男性形象,而女性角色通常是从属和依附于男性角色的附属性存在,譬如杜梅、夏晓雪、戴丽娜、韩梦、林小枫、于文娟等形象的生活状态大致如此,女性的合理诉求与正常表达实际上被电视这种大众媒介“象征性地歼灭了”。

同类推荐
  • 文以铸魂(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文以铸魂(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学术文库》是系统总结我国艺术学理论前沿发展的大型出版项目,共200卷。文库的研究内容包括戏曲、音乐、美术、舞蹈、话剧、影视、摄影、建筑艺术、红学、艺术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学等,几乎涵盖了文化艺术的所有门类,学者们或以新的观念与方法,对各门类艺术史论作了新的揭示与概括,或着眼现实,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当前文化艺术发展趋向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洞见;将学术性与资料性很好地结合,既有利于学术研究,也有利于文化传承和发展,极具学术意义和文化意义。
  • 浮华影像的背后:华语大片的生存策略

    浮华影像的背后:华语大片的生存策略

    本书关注中国近年电影的焦点问题,从新的理论视野展开整合与比较,对华语大片的本体特征、语境、功能、前景等进行系统论述,同时引发出对大众美学、主流意识、类型和超类型、明星制、数字美学等相关命题的思考。
  • 普希金绘画

    普希金绘画

    普希金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诗人,现代俄国文学的奠基人。像雨果和歌德一样,普希金在绘画方面虽不是专业人士,却也是才华横溢。翻阅普希金的手稿和书信,会发现文字中间嵌入的线条轻盈、极度传神的速写。保存下来的普希金绘画作品有1500多幅。普希金绘画的内容包罗万象,有自画像,有朋友、沙皇、女友、官吏们的肖像,也有马、鹰、风景等。这些画寥寥几笔散布在文字旁,显然是作者心思的表露,爱恨情仇讥诮怨讽,跃然纸上。列夫·托尔斯泰说他“用诗歌思想”,同样,他也“用画思想”。本书是高莽先生在多年研究普希金文学、绘画创作的基础上,从普希金的1500多幅画作中精心编选而成,辅以详细的说明和生动的画作解读,是一本兼具欣赏和研究参考价值的佳作。
  • 张大千的绘画艺术

    张大千的绘画艺术

    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其画风曾经数度改变。1941年,张大千前往敦煌临摹隋唐人物壁画,所画人物气势恢弘,色彩鲜艳亮丽,盛唐遗风跃然纸上,工笔设色成就卓异。张大千能仿石涛的笔法作画,人称张大千画的仿石涛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张大千周游世界时,汲取西方的一些绘画元素,创造出一种中西结合的泼墨泼彩绘画艺术,为中国画在世界画坛上发扬光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 著名芭蕾舞剧欣赏

    著名芭蕾舞剧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芭蕾舞剧欣赏》主要内容包括:关不住的女儿、仙女、吉赛尔、海盗、葛蓓莉娅、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舞姬、仙女们等。
热门推荐
  • Mistress Wilding

    Mistress Wild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云庭归

    云庭归

    异世大陆,风起云涌,近万年的预言时间即将来临,异星出世,风云变幻。一朝醒来,记忆全失,为探索身份之谜,女子踏上未知征途。一场穿越,异世重生,为了保护所爱之人,男子走上修炼之途。异世大陆,一群热血青年齐聚一堂,走出自己的精彩人生。一次逆天转世,能否扭转乾坤……
  • 别惹魔尊

    别惹魔尊

    我为魔,神注定为奴,仙必定为仆,任你大道传承,任你无尚仙法,即便是界律又如何。我之魔掌,无人可逃!
  • 我们不结婚,好吗

    我们不结婚,好吗

    有人说,很多爱情的发生,都源自不打不相识。怪怪美少女赵馨慧与处女座少年林翰聪之间的故事,恰好印证了这样的论点。高中时,林翰聪借住在馨慧家中,他那许多莫名的坚持(龟毛)与有个性的处事方式(难相处),在在令馨慧难以接受,她是讨厌他的!然后,有任何事情发生,他却是那个最值得信任与依赖的人,爱情,在他们之间萌芽、生根。只是,才刚接受了彼此,却又因为两人就读的大学位置,一所在台中,一所在高雄,因而必须面临远距离恋爱的考验,浓烈的思念、不能见面的酸涩、新追求者的威胁……当赵馨慧第一次走进林翰聪的房间,看见他的桌上,放着一本白色的日记,封面上只写了一行字:“我们不结婚,好吗”,写满了他心底。
  • 我家宿主是死神

    我家宿主是死神

    刚开始时,系统:宿主,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来!和我一起喊!行遍宇宙,剧情依旧!!!千壹淡淡点头:嗯。后来,系统:宿主,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千壹:行遍宇宙,剧情依旧?系统:不不不,是搞死那个总崩剧情的男主!!!千壹:……突然冒出来的男主,搂住自家媳妇儿的腰:媳妇儿乖,我们回家!千壹淡淡抬眸,白皙的手握着镰刀,语气平静:想死了?
  • 今夜有梦

    今夜有梦

    《今夜有梦/李有干文集》是由26个小故事编织成的一部短篇故事集。苏北水乡的河与田,水乡的孩子与风俗,是李有干先生短篇小说着力描写的对象。他娓娓讲述着它们与他们的故事,表达着城市与乡村的冲突——商业社会与原始生态间的冲突。作者并不着意建构理想化的儿童时代,而是直逼农村儿童的真实生存状况,让读者不仅看到那里绿色、田园的一面,同时还了解它空阔、狞厉的自然环境,以及其间生存成长的孩子们的甜酸苦辣。
  • 美人无双

    美人无双

    她是充入官妓的青倌,一朝穿上凤袍站于君王之侧,红颜不逊须眉,她和他并肩天下,生死相约。他是蛰伏在龙位的君王,一场宫廷之变,夙怨纠葛,寸寸斩断她和他薄弱的情分。他是景天的将军,一把贴身的匕首,是她不曾知道的渊源,身份之别,他和她皆是不能心存眷恋之人,无缘执手。。他是敌国最年轻的异性藩王,三年前的一张画,引出旧时孽缘,战戟南指,明目张胆的要她。。。红颜殇,江山固,万骨枯,狼烟尽,一场爱恨嗔痴,冷暖自知。。。。…【沂羽谷原创出品】
  • 美少年甜蜜档案

    美少年甜蜜档案

    豪放派女生VS羞涩派男生的搞笑爱情故事。女主角是一个名叫欧筱美的师大三年级学生,是跟变形金刚一样强悍的女生!这个世界上,恐怕只有她能做出还没订婚就先计划外遇的事情,恐怕只有她演技一流,以COSPLAY伪淑女为乐趣,恐怕只有她闲得无聊,跑去传达室……
  • 爱至末日

    爱至末日

    阳光帅气的南宫冉一直爱慕着纪新语,可她只拿他当好朋友。当颜沐枫出现后,纪欣语虽然口口声声说讨厌他的狂傲和自大,内心却不知不觉被他吸引。南宫冉察觉到纪欣语对颜沐枫太过关注,决定趁长假带她去法国散心,可惜事与愿违,在巴黎街头,两位有情人再一次相遇,并且让纪欣语的心更进一步沦陷。然而命运早已下了判决,最后,身患重病的颜沐枫不告而别,而纪欣语则守护着那片宁静的海,固执地相信他们的爱会延续到末日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