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6200000036

第36章 西部剧(1)

西部剧在影视作品中,“西部”不仅是一个地域的概念,更是一种精神的概念。作为好莱坞电影中的重要类型之一,西部片以其独特的符号特征形成了鲜明的影视图谱:蛮荒之地、传奇牛仔、跃马驰骋的持枪格斗场面,其蕴藏着的深层内涵是关于美国人开发西部史诗般的神话。与此相对,在我国电视剧领域,地域性特征也渐渐凸显,中国西部题材电视剧以其热烈奔放、铿锵有力、豪爽炽烈的“黄土气息”,成为电视剧一个重要类型。如果说西部片创造的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的道德规范,反映了美国人的民族性格和精神倾向,那么,中国西部题材电视剧则创造了一种集体主义的道德理想,反映了华夏民族的勤劳坚忍和刚柔并济的民族性格。

第一节西部剧的内涵及兴起语境

1985年,潘小扬导演的电视剧《巴桑和她的弟妹们》获得了中国电视剧最高奖项——飞天奖,该剧可谓西部剧的开山之作。其后,《四川好人》(1989)、《南行记》(1991)、《康定情歌》(1992)、《神禾塬》(1993)、《西部警察》(1995)、《昆仑女神》(1998)、《西藏风云》(1999)等西部剧又接连获此殊荣。世纪之交,伴随着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的国策,西部剧在新世纪异军突起,《西部太阳》(2001)、《静静的艾敏河》(2003)、《大马帮》(2004)、《成吉思汗》(2004)、《格达活佛》(2005)、《茶马古道》(2005)、《西圣地》(2006)、《草原春来早》(2007)、《戈壁母亲》(2007)、《老柿子树》(2008)、《在那遥远的地方》(2009)等相继登陆央视黄金时段,电视人也对这一独特的电视剧类型开始了“西部大开发”。

一、西部剧的内涵

本书所研究的中国西部题材电视剧(以下简称“西部剧”)特指新世纪以来,中国内地拍摄的,以西部独特的自然风光为典型环境,展示西部地区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以反映西部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社会变迁、人文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电视剧。

所谓西部剧有一个大致的区域范畴。特指电视剧的故事必须发生在中国西部地区(以国家西部大开发中所确立的西部12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为基础,具体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广西、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四川、重庆)。但同时需要强调的是,所谓“西部剧”并不是一个单纯由地域而生发出来的概念,而是与西部片类似,反映的是一种拓荒精神和西部地区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只有把地域因素与精神特质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体现西部剧的内涵,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西部剧。

目前而言,西部剧按其表现的内容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西部历史类。这类电视剧以反映西部地区各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民族富有传奇性的历史故事为主要表现内容。如《静静的艾敏河》讲述的是1960年在国家遭受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的危难之际,内蒙古人民抚养三千名上海孤儿的历史故事。《大马帮》讲述了云南省临近缅甸边界被称作“马蹄窝”的小镇上,赶马汉董义和历经磨难、奋斗一生的马帮生涯,通过董义和传奇性的一生再现了西部马帮的辉煌历史。

人物传记类。这类电视剧以西部地区富有传奇性的英雄人物为主要表现对象,展示主人公奋斗一生的历史,歌颂主人公的英雄业绩。例如电视剧《格达活佛》,取材于五世格达活佛的真实历史故事,讲述了著名爱国人士、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格达活佛在支持红军北上抗日和解放军进军西藏过程中,为了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不懈努力、慷慨赴难的故事。电视剧《成吉思汗》讲述了闻名中外的蒙古族及中华民族的英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奋斗不息、不断抗争、横扫千军的一生。

西部军旅类。这类电视剧以西部地区的军人为主要表现对象,表现他们垦荒西部、建设西部的英勇事迹。如《铁色高原》讲述了在成昆铁路线上铁道兵冒着生命危险修筑西南战略铁路的感人故事;《在那遥远的地方》则讲述了30年前一群军人的戍边故事。

西部创业类。这类电视剧以西部地区的创业者为主要表现对象,塑造了西部建设者和开发者的光辉形象。如18集电视连续剧《西部热土》,反映了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背景下,北京某集团总经理杨海潮远赴西北开办工厂,历经艰难,终于创业成功的故事。《西部太阳》则是一部描写新疆塔里木油田开发的史诗作品,它真实地再现了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石油工业稳定东部、开发西部,实现战略转移的部署,广大石油工人在“死亡之海”上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石油勘探开发大会战。

二、西部剧兴起的社会文化语境

不同的文化语境孕育着不同的文化形态,从社会文化语境这个视角可以洞察到艺术品的深层特征。我们看到,西部剧在新世纪的繁荣绝不是一种偶然现象,它体现出多重社会语境下的时代需要。虽然,美国的西部片和我们的西部剧从某种程度而言都是一个“拓荒神话”,但是,对于缺乏历史感的美国人而言,西部片展示的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占有过程;而对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华夏民族而言,西部剧则无法割断它与历史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折射出国人内心深处的寻根情怀和特有的政治诉求。

(一)审美文化语境:寻根情怀和求异心理

第一,寻根情怀。21世纪是科技大爆炸的时代,人们在感受科技带来幸福的同时,也深深体会到后工业社会对人性的异化,人们越来越追念农耕时代的纯真质朴。在这种社会语境下,艺术家们纷纷把目光投向处于边远地带的乡村山野,去探寻古老历史与文化的渊源,从而达到反思文化、反思历史的目的。所以,尽管西部剧描述的往往是未开发区域的大漠戈壁、草原牧场等贫穷落后的西部面貌,剧情中那些相对“原始”的生活方式也已经远离了人们现在的生活,但恰恰是这种远离和失去,才让它显得弥足珍贵,更能激起人们的神往。《静静的艾敏河》、《西圣地》、《国脉》、《西部太阳》、《戈壁母亲》、《老柿子树》等西部剧就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观众的这种心理需求。

第二,求异心理。西部是世界上地貌特征最为复杂多样的地区。这些复杂多样的地貌使“西部”成为中国地理空间上最不可接近的地域。但同时,在这些复杂多样的地貌中潜藏着同样复杂多样的生存可能性,因而也就产生出同样复杂多样的文化。生存的奇迷和文化的诡秘又超越了地理的界线,不断激发着外界对她的向往。当地理、文化的距离感与对其向往的欲念投射于心理上,一个关于西部的极富张力的想象空间便随即产生。西部剧借助于镜头语言,真实地再现西部风貌和民俗民情,极大地满足了当代人对西部的向往,同时也在传播中进一步召唤和建构着对西部的想象。在大众的眼里,“西部”总是作为地理、族群和文化意义上的“他者”形象出现的,从西部剧中,观众能够强烈感受到对西部“差异性”的表述和浓郁的“异域情调”。

(二)意识形态语境:政治话语

西部大开发是历史赋予中国西部的一次发展机遇,它不仅是对西部经济以及地域环境的开发,同时也是对西部人的思想、文化的综合开发。1999年6月,江泽民在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200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建议》的第六部分即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这标志着西部大开发正式进入具体实施阶段。西部剧在意识形态上的主旋律化是毋庸讳言的。

新世纪以来,西部剧紧跟时代步伐,成为反映国家政策变化和见证西部改革历史的主旋律作品。例如,作为青藏铁路通车的献礼剧《激情燃烧的岁月3国脉》展示了波澜壮阔的西部铁路建设史;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而拍摄的电视剧《茶马古道》,通过多民族英雄人物的塑造和多元民族文化的展现,再次奏响了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主旋律;作为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献礼剧《草原春来早》,是根据老一辈革命家乌兰夫的革命生涯创作拍摄,该剧以史诗的色彩真实反映了内蒙古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过程。

此外,西部的民族问题不仅关系到国家统一,还直接影响着边境的安定。因此,西部剧在这方面也有所体现。例如《东归英雄传》通过讲述流落在伏尔加河流域的蒙古民族分支土尔扈特部落,不堪忍受俄国叶卡捷琳娜女皇推行的民族灭绝政策,在年轻汗王渥巴锡的带领下东归中国的故事,弘扬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再如《西部热土》,反映了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背景下,两个北京人支援西部建设,历经磨难最终创业成功的历程。西部剧强调56个民族亲如一家,有意识地表现汉族同胞到西部参与扶贫、积极投身西部大开放的建设,以此培育文化认同感,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对于处理好各民族的关系、保障边防巩固和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西部剧在新世纪掀起创作热潮也是国家政治话语的一种文化体现。

第二节西部剧的人物形象

在人物塑造方面,西部剧同西部片一样,塑造了西部广阔天地中的“英雄”,但是两者相比照,西部片只精心塑造了一种男性形象——西部牛仔,“他”是一片洪荒之中的秩序建立者,“他”是当之无愧的“完美英雄”。在一片莽原中,他特立独行,惩恶扬善,甚至创建规则。相对而言,西部片中的女性形象只是充当了“花瓶”,“她”只是“他”胸前的又一枚勋章而已。而西部剧则完全不同,在这类电视剧中,虽然充满阳刚之美的男性也是被着重打造的“英雄”,但“他”却是一个“不完美的英雄”,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与其说“他”是一个“英雄”,不如说“他”是一个不完美的硬汉。而西部剧中的女性形象也并非是男性的附庸,“她”拥有刚柔并济的性格,与“他”并肩作战,他们共同勾勒出一幅这样的图景:“他”如开天辟地的盘古,“她”似炼石补天的女娲,他们用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勇气共同支撑起西部辽阔的天空。

一、西部男性:瑕不掩瑜的硬汉形象

相对于其他电视剧类型,西部剧中的男性形象更具硬汉气质,这与西部的雄浑之气浑然一体。《铁色高原》中的秦群、《戈壁母亲》中的钟槐、《苍茫天山》中的王大河、《西部太阳》中的顾渐风、《国脉》中的耿震山、《最后的骑兵》中的常问天、《康定情歌》中的康巴汉子洛桑等,这些硬汉从精神气质上说存在着这样的共性:冷峻、强悍、刚毅、坚忍。面对磨难,他们表现出的是坚毅果敢,执拗执著。如《铁色高原》中的秦群可以说是男性阳刚之气的诠释者:健壮高大的身躯,黝黑粗糙的皮肤,阳光曝晒之后隆起发达的肌肉,冷峻的面孔,深邃的眼睛,他的形象代表了千千万万个西部铁道兵的形象。

西部汉子的这种雄性的气质不仅仅表现在外形上,更表现在他们敢于与自然、与命运搏斗的勇气,敢于担当大任的责任感。如《国脉》中的英雄营长耿震山,经历青藏铁路三上三下,如同铁人一般,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青藏高原,宁愿忍受寂寞,饱受磨难,也要坚持到底。片中的结尾,高原的黄昏,残阳如血,耿震山恍惚中看到远远走来的文秀,激动得走上前,紧紧拉住文秀的手,不禁老泪纵横。耿震山激动地说:“咱们就在这守着,一定要守到青藏铁路修到拉萨的那一天!”

铿锵有力的语言,令观众肃然起敬。再比如《西部太阳》中的顾渐风,作为一个石油科技工作者,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多病的身体条件,不眠不休地工作,面对上级领导怀疑的眼光,他说道:“我坚信脚下有石油,就算死,我也要攻克W构造!”无论代价有多大,他都一如既往地坚持着,从不曾有丝毫改变,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付出生命。无论面对怎样的恶劣环境、艰苦条件和重重打击,他们都能凭借自身顽强的意志,战胜各种各样的挫折和磨难。西部剧中的男性主人公就是这样一群有着顽强生命力的硬汉,如沙漠中的骆驼刺一样坚韧顽强。

同类推荐
  • 大观艺术丛书·山色如墨

    大观艺术丛书·山色如墨

    《大观艺术丛书:山色如墨》主要内容是描写了作者的画很有创意,给人一种遍历天下的感觉,在构图上全部突出了背后的特殊旨趣,作品在画面上的整体面貌上,依然传递出一种大山大水的气势,其中所体味到的那种感觉,可能这也是这作吕比较吸引人的一个特点吧。
  • 演员的诞生:中国百年戏剧表演教育目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演员的诞生:中国百年戏剧表演教育目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演员的诞生,是一个不断地、反复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本书是对百年来中国戏剧表演教育历程的回顾,具体些说是对我国话剧表演教育历程的回顾。其中既有对史实的比较系统、详尽的梳理,也有对某些带规律性的史识的比较深入的阐释。
  • 张大千的绘画艺术

    张大千的绘画艺术

    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其画风曾经数度改变。1941年,张大千前往敦煌临摹隋唐人物壁画,所画人物气势恢弘,色彩鲜艳亮丽,盛唐遗风跃然纸上,工笔设色成就卓异。张大千能仿石涛的笔法作画,人称张大千画的仿石涛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张大千周游世界时,汲取西方的一些绘画元素,创造出一种中西结合的泼墨泼彩绘画艺术,为中国画在世界画坛上发扬光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 中国钢琴艺术文化认知与音乐风格研究

    中国钢琴艺术文化认知与音乐风格研究

    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发展的结果。作为在西方已经辉煌发展200年的艺术形式,钢琴随着西方文化和教育体制的引入而逐渐被中国民众认识并接受,并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成为各类音乐院校中音乐学生学习的重要乐器,从而使得这一艺术形式得到广泛流传和运用。最终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和教育手段,使西方钢琴音乐在中国得到很好的传播。
  • 海派书画艺术散论

    海派书画艺术散论

    海派书画艺术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重在对其作历史性的挖掘梳理与整体性的研究推进,第一次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对三代海派书画名家的经济形态作了具体的量化分析,考证其市场运作与商业推介;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三代海派书画家的从艺方式进行了个体与群体关系的考察,对海派书画领袖及名家亦作了独到而具体的研究,探幽抉微,新意迭出。
热门推荐
  • 林先生,撩妻上瘾

    林先生,撩妻上瘾

    “当我老公一段时间”“好”…“你喜欢我,我就喜欢你”第二天他当着媒体向她表白,那是美好的开始,他开玩笑一样开始这段爱情,可她却深陷其中。一年后“苏清冉,别在出现在我的视线,恶心”她走了的第二天,他于别人订婚了三年后她强势回国“这次出现,想玩什么?我陪你”她爱他入骨,他恨她林墨清对苏清冉而言就像天上的北极星,无论在怎样黑暗的坏境,他总是在发光【甜虐掺半,欢迎入坑】
  • 玄元剑歌

    玄元剑歌

    诸天万界为棋盘,众生为棋子。天道衰落,轮回崩坏。在这阴谋与诡计的罗网中,林宇轩能否找到属于自己的剑道,他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爱与恨的离歌,因与果的轮回。我只愿用三尺青锋,来斩断这世间一切虚妄!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霸总天天给我送钱

    霸总天天给我送钱

    夏柳生平第一次做了一件大事,竟然把京城最年轻、最有钱的顾氏大boss顾逸寒给惹怒了!本来以为自己会死的很惨,结果万万没想到,她的人生竟然开了挂,她被顾大少给赖上了,粘人的顾大少还要准备赖她一辈子?某少:“老婆,过来!我帮你虐渣,打脸坏人,你该怎么感谢我啊?”某女皱眉:“呐,儿子给你。”某少:“一个?太少了,多生几个才圆满。”
  • 明鉴时事的故事

    明鉴时事的故事

    本套丛书图文并茂,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代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是中小学生培养阅读与写作能力的配套系列读物,非常适合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和收藏,也是各级图书馆收藏的最佳版本。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忠犬王爷,渔家嫡妃初养成

    忠犬王爷,渔家嫡妃初养成

    苏晓珂怎么都没想到,自己会背负着两段记忆穿越。将军府的苏小姐告诉她,临死的时候才知道,人善良到连命都笑着送人,那大概就是蠢。偏远渔村的苏小可叮嘱她,母亲柔弱,弟弟年幼,还请你多多照拂。痛定思痛的苏晓珂,下定决心要洗白苏小姐窝囊的前世,对于前身苏小可的苦痛,她也要连本带利的讨回来。却不想,无意开启空间鱼塘,自此开启敛财之路。欺她之人,不得好死!负她之人,碎尸万段!只是那随手捡来的忠犬腹黑男老爱黏着她怎么办?……当然是反、黏、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在最美的流年遇见你(醉美文摘)

    在最美的流年遇见你(醉美文摘)

    本书中人物的故事,穿越时光,感染了无数颗同样敏感的心灵。一对对恋人的爱情回忆,又温暖又萌爱,那些从生活点滴中汲取爱与元气,充满趣味的片段会让读者会心一笑。原来爱情可以如此甜蜜,生活也可以如此温暖。把这些青春小故事送给所有饱经磨砺却依然相信未来的年轻人,本书中有对真情的体悟,有与孤独的对话,有对人生的感叹,有与命运的抗争。
  • 快穿:典怨行

    快穿:典怨行

    不愿投胎的鬼分很多种,有些人因冤屈不肯投胎,有些人因执念未完成,不愿离去。她们往往对人世间有太多的留恋。在枉死城里有一家典当铺子,不收你的钱财不收你魂魄,只要你的怨气与你下一世做人的机会。而它还你的只是一个美丽的梦。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愿意前往,楚安熙则是当铺里的织梦人之一,帮人报仇平怨,往事总总以难相见,现在又为何后悔。
  • 听海

    听海

    这座城市,埋葬了邵落的青春,当初她不过是爱着一个人,却最后遍体鳞伤,她不过是贪恋温暖,渴望被救赎。她的童年布满了荆棘,她是荆棘之中开出的蔷薇,美丽而又妖娆,散发着独特的冰冷气息。那一年,她十八岁,一个美好得如同阳光的少年出现在她的生命里,照亮了她阴暗的世界。她曾看着夜空问:“我们为什么活着?”她曾微笑着说:“我们分开吧,不爱了。”她没有想到,有一天,她为了那温暖的光,会不择手段的欺骗,只因为那少年曾经对她说:“以后有我。”最后却给了她一句:“你配不上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