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6200000029

第29章 农村剧(2)

这一时期的农村剧首先在题材与立意方面开始触及到了改革的焦点,艺术的批判与引领逐渐发挥作用并获得了受众的呼应与认可,农村剧以一种全新面目走进了观众的视野并掀起了轩然大波。如《一村之长》、《山不转水转》、《艰难的抉择》以及“三部曲”即是艺术家思想触角在向纵深挖掘中收获的喜人果实。

其次,该时期的农村剧开始有意追寻农村变革的时代脚步并与之同步,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征地拆迁、招商引资等前所未有的乡村变革大事件与农民心灵的震动并置在一起去探讨变革背后的历史事件与主体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这一背景下塑造与刻画人物形象,使农村剧作品初步具备了某种“史诗性”的意味。更为重要的是,此时的农村剧创作对羁绊与阻碍农村现代化的历史负累、精神绳索与思想根源做出了比较理性的思索与清理,正如“三部曲”的导演陈雨田在《导演阐述》中所言:“剧中的人物,从心灵到行动,都始终处在新观念和思想情感的斗争漩涡里。”现代文明与古老文明的冲击,是这部戏的兴奋点。

所以,初创期的农村剧对农村变革的时代走向进行了艺术性的前瞻与预言。此外,这一时期的农村剧在探索农村剧的喜剧性与商业性元素方面也迈出了一小步,如《一村之长》中赵本山饰演的郝运来,《山不转水转》中李保田饰演的吕二才(驴二),均具有几分喜剧意味,以农村剧品位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发展期(9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

90年代中期到末期,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由单纯的经济改革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策略逐渐转向了经济改革与政治变革的“双轮驱动”,特别是相对滞后的政治体制改革一定程度上羁绊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速度。与此同时,农村剧在转型中主动调整着镜头的聚焦目标,不再局限于“心灵与精神”层面的探讨与思索,关注基层民主政治改革的阻力与潜力,深度挖掘极富创造性的民族伟力,着力探寻民族精神的坚守与现代性蜕变之间相生相发、共存共赢的可行性路径,是转型期农村剧的主要着力点。

这一时期代表性的作品有《走出黄土地》、《沟里人》(荣获第15届中国电视“飞天奖”优秀中篇连续剧奖)、《神禾塬》、《庄稼汉》、《秦川牛》、《趟过男人河的女人》、《党员二楞妈》(荣获第17届中国电视“飞天奖”中篇电视连续剧一等奖)、《梦醒五棵柳》、《难忘岁月——红旗渠的故事》(荣获第18届中国电视“飞天奖”一等奖)、《走过柳源》(荣获第19届中国电视“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牛玉琴的树》(荣获第16届中国电视“飞天奖”短篇电视剧一等奖)、《黑槐树》、《嫂娘》等。其中,《走出黄土地》中的乡村民办教师王子明的办学义举、《嫂娘》中张敏伟大的母爱情怀与奉献精神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农村的变革不能没有中国历史人文精神的复活与民族精神伟力的重聚,因为“历史意味着一种贯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事件联系和作用联系”。

缺少像王子明这样民族精神化身的改革实际上意味着对“过去”民族精神源动力的放逐,只有汲取“过去”的养料,改革的花朵才会更加鲜艳夺目。《神禾塬》、《庄稼汉》、《秦川牛》可谓又一部“农村三部曲”。这三部曲在反映“科技兴农”对关中大地“农耕文化”的冲击与重构的同时,隐隐地流露出对现代化使农耕生活经验失落的某种惋惜与困惑,对传统农村中人与人关系的破碎感以及当今人际关系的功利性予以了深刻剖析。44集的《趟过男人河的女人》当年曾牵动着亿万观众的心弦,在展示底层道德阴暗与政治良知的缺失中,在老辈农民的人生观与新时代年轻农民价值观的冲撞中,让人目睹了女性生存意识觉醒的创伤与代价。该剧担当了为农村女性生活忠实代言的角色与使命。《党员二楞妈》在上世纪末荧屏上的蹿红,告诉了一个令我们振聋发聩的真理:风清气正的基层民主是农村现代化的坚强后盾,具有民主意识与现代意识的农民主体的觉醒才是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牛玉琴的树》是转型期一部比较特别的农村剧,既是生活中真人真事的演绎,又具有前瞻性地警醒人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不可小觑,这与新世纪以来全社会所关注的“生态文明”主题不谋而合,其艺术气魄也令人叹服。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农村剧在反映农村与关注农村的主要视点方面“不约而同”地转向了基层民主政治的一侧,从偏好表现轰轰烈烈的经济变革转向了对底层社会权力生态的凝视与沉思,而且在叙事审美与农村剧的本体审美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对喜剧元素的运用与商业元素的青睐与日俱增,特别是对商业元素的自觉探索可以看做是农村剧健康发展的一个标志。

三、全面确立期(2000年至今)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农村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从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格局来看,相对滞后的农村与农民问题成为制约大国崛起的主要瓶颈,于是自中共十六大始,党和政府把“三农”问题作为事关中国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予以重视,并吹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角,一度被优先发展都市论所遮蔽的农村重新跃入了人们的眼帘,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时代最强音。与此同时,在都市化的浪潮中传统农村结构的瓦解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乡土中国的身影在现代化的视线中渐行渐远。“守土”与“离土”的矛盾与分歧愈加明显,“离土”逐渐成为了当今农村的常态,留守成为了乡土中国的主要时代特征,老弱病残成为了今日乡土的凄楚景观。

新世纪农村剧乘着“三农”政策的春风扬帆起航,进入了比较繁荣的全面确立期。2002年《刘老根》的播出掀起了新世纪农村剧发展的新浪潮。紧随其后,出现了一批以《希望的田野》、《当家的女人》、《山羊坡》、《风过泉沟子》、《烧锅屯的钟声》、《走进八里堡》、《村官》、《马大帅》系列、《好爹好娘》、《郭秀民》、《三连襟》、《大树参天》、《脚下天堂》、《朝霞满青山》、《远山远水》、《圣水湖畔》、《美丽的田野》、《乡村爱情》、《天高地厚》、《别拿豆包不当干粮》、《风雨远山》、《美丽的中国结》、《插树岭》、《阿霞》、《镇长》、《农民代表》、《喜庆农家》、《柳树屯》、《福星临门》、《喜耕田的故事》、《文化站长》、《龙抬头》、《暖春》、《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金色的鲤鱼》、《绝地逢生》、《金色农家》、《女人的村庄》等为代表的农村剧。

全面确立期的农村剧有这样一些新特征值得我们总结:

第一,农村剧的创作数量直线上升,成为堪与历史题材剧、军旅题材剧以及都市言情剧比肩的大剧种之一,其存在地位与影响力今非昔比,获得了受众广泛的接纳和认可。在大量的创作中农村剧找到了与其表现题材和审美特征相契合的稳定的现实与艺术资源。

第二,紧跟时代发展热点、剖析时代发展难点、触及时代发展敏感点,着力表现农民“勤劳致富、科技兴农、合作经营、创业打拼”的艰难历程,弱化了对乡土中国心灵觉醒与精神蜕变的思索,以直面现实、服务现实与礼赞现实的乐观与昂扬姿态抒写新世纪中国农村的变革图景,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确立了农村剧在电视剧家族中的重要地位。如《刘老根》直面“乡镇企业/家族企业”的发展困境;《希望的田野》、《烧锅屯的钟声》、《美丽的田野》揭示新农村建设中底层干群关系生态恶化与重建的现状;《圣水湖畔》暗合了党中央呼吁保护耕地的号召;《喜耕田的故事》记录了中国废除农业税、解放生产力的重大变革事件;《美丽的中国结》诠释了“执政为民”与“执政为党”的深层次党建问题;《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讲述了保护碧水蓝天、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绝地逢生》诠释了“科学发展”思想的渊源与实践成果;《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女人的村庄》关注留守妇女与儿童的生存状态。

第三,全面确立期的多数农村剧在最为深广的程度上表现了我们这个时代农村社会生活中新一代农民的形象,是真正的人民的艺术。如《希望的田野》中的徐大地、“八路国”,《美丽的田野》中的田野、邵乡长等即是共和国“一代忠良”或者是“党的根须”的象征与隐喻;《喜耕田的故事》中的耕田、二虎为农村的发展与和谐殚精竭虑、忘我奉献。正是这些典型人物的塑造与优秀农民形象的刻画,将全面确立期的农村剧推向了新的思想与美学高度。

第四,淡化了前期农村剧低沉、感伤与凝重的气息,代之以明朗、喜庆和积极向上的艺术氛围。《喜庆农家》、《刘老根》、《乡村爱情》、《欢乐农家》、《马大帅》等赵本山系列电视剧皆如此。另外,赵本山、范伟、潘长江、郭达等优秀小品演员的出演,使该时期的农村剧增添了无数的笑声与欢乐。

此外,农村剧的发展脉络从地域上看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与华北这三大区域,其中农村剧的创作势头尤以“东北风”最为强劲和猛烈,出现的“赵本山现象”与“吉林农村剧现象”两股创作思潮备受学界和受众瞩目。总体而言,东北农村剧以“诙谐幽默、奔放爽朗”为主要特征;西北农村剧以“沉稳厚重、质朴敦实”为主要特征;华北农村剧以“闭塞自足、淳朴内敛”为主要特征。北方农村剧无论在创作数量还是创作质量方面的影响力均超过了南方,华东、华南、西南等地的农村剧创作数量偏少,上乘之作十分稀缺,这种不平衡现象或许与南方的都市化进程迅猛有很大关联。

总之,农村剧在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大致经历了初创期、发展期与全面确立期等三个不同的阶段。通过总结和梳理农村剧的发展脉络,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在二十余载的岁月中,农村剧从无到有,从简单、粗糙到多样、精细,从一株小树逐渐茁壮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的点点滴滴。

然而,在进行深入品评的同时,我们仍然可见农村剧目中存在的创作失衡问题:首先,现实深广度的缺失。纵观新世纪农村剧,多数作品在反映现实方面采取一种蜻蜓点水、小猫钓鱼般浮光掠影的创作姿态。创作者难以潜入乡村的社会经济结构和伦理道德的深层内理去洞悉农村与农民的变化,习惯于以想象的方式和观念的形态去替代对乡村现实直接而鲜活的生命体验,鲜有对乡村文化特性与精神属性真心实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譬如,以《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为代表的“赵本山式”系列农村剧对乡村现实的反映姿态和表现策略就值得我们再审视。其次,主体性与精神性的匮乏。新世纪农村剧对观念形态的依附影响了人的行为自由和独立的自我意识。其间对新农村建设、免征农业税、保护耕地、科学发展以及基层反腐等时代主题都有不同程度的触及和反映。然而,好的作品凤毛麟角,更多的是基于一种主观性的、预设的观念去编排情节和塑造人物。比如,《喜耕田的故事1》开篇耕田大发对免征农业税的溢美之词:“俺要不种地,俺就对不起国家的好政策哩”、“中国2006年,三皇五帝,谁给农民免过税?”等等。与此同时,社会对个人利益和个体诉求的尊重程度阻碍了主体性的发挥和人的发展。这一问题在农村剧中集中表现为没有将农民应有的“公民身份”、“国民待遇”以及最起码的“人格尊严”诉求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应有的关怀。

再次,喜剧性与悲剧性的失衡。新世纪农村剧在喜剧性的创作道路上走得太远,通过搞笑、娱乐来消解现实或悲剧的“喜剧性变体”铺天盖地,形成了对悲剧的凌越甚至是亵渎。不少农村剧中对农村现实境况、农民的精神磨难以及乡土文化采取一种淡化/疏离、调侃/游戏、嘲弄/颠覆的游走和轻佻姿态。向往小资情调的农民遛狗逗猫者有之(如《刘老根2》),笙箫鼓乐中消解现实烦恼者亦有之(如《福星临门》),更有甚者为了博得观众笑声而对农民进行丑化和嘲弄(如《乡村爱情》)。风靡荧屏的这种“伪喜剧”实际上是对当下农村现实的一种逃避。简而言之,农村剧创作应扬长避短,紧扣时代脉搏,做到与当下时代主旋律相吻合的同时,用心聆听来自农民真切的呼唤,而不能满足于已积累的创作实践与经验,只有这样它才能继续在现实主义的征程中不断跋涉、奋进。

同类推荐
  • 意象与视像: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空间表现比较研究

    意象与视像: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空间表现比较研究

    对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空间表现的比较研究,国内外学者已有不少的研究成果,但缺乏比较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对形成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空间表现特点的原因。本书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从绘画空间表现的角度,对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空间表现特点及其形成各自特点的成因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研究表明,中国山水画在空间表现中追求的是情景交融的意象空间,使山水画空间成为体现主体情怀,具有主观性理想化的艺术空间,并且空间表现具有流动性的特点;西方风景画追求视觉真实,使风景画空间成为现实空间的逼真幻象,其空间表现具有相对的静止性的特点。同时,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空间表现中存在各自特点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相同之处。造成这些异同的主要原因对于中国山水画来说,则是“天人合一”思想和东方思维模式,以及汉字与书法等艺术的影响;在西方风景画来说,则是影响深刻的“摹仿说”和西方思维模式,以及古希腊雕刻艺术等影响。
  • 老北京民歌

    老北京民歌

    本书讲述的“民歌”是指流传在北京民间的歌曲小调,又被称为时调、小曲,或者清音。按照时代发展的顺序,分门别类地、详尽地向读者介绍北京民歌的曲牌、内容、艺术特色、演唱形式、演出场所;介绍那个时代的“北飘”—民歌歌手的来源、歌手的组织、歌手的技艺和他们的身世;介绍近代以来,北京民歌是如何向曲艺、戏剧演变的。由此探索民歌文化大宝库的成就。
  • 雪球专刊第018期:影视梦工厂

    雪球专刊第018期:影视梦工厂

    虽说电影行业历年都起码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看看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年年小于利润,甚至经常为负。钱都被存货和预付款给占用了,没有办法电影电视得先投钱去拍吧,而电影院电视台都得先收到钱才延期支付给它们,因此,只要想继续成长,经营性现金流就不会好看。华谊上市没几年,募集资金就用光了,还借了很多借款,盈利能力也才10%左右的ROE,而且影视风险还不低,现在市场份额越来越向大片集中,投入需要越来越高,连续几部票房毒药就可将公司陷入泥沼之中。国外影视巨头无不被收编到巨型传媒集团里,估计就是想用多元化来平衡影视的高波动性。
  • 王岭书法千字文

    王岭书法千字文

    《千字文》作为经典的儿童启蒙读物,已经有一千五百余年的历史。在中华文化浩如烟海的古文典籍之中,非但没有被淹没,至今还能光芒不减,自然有其独特的理由。
  • 美学与历史(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美学与历史(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美学与历史》主要包括“康德与美学史”“新时期以来的美学与知识分子”“反传统主义与现代化”“三个中国两次转型”“社会结构与话语权之争”等,这些论题既有理论深度,更有对现实社会的沉思。对推动美学及其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热门推荐
  • 跨时代前锋

    跨时代前锋

    天才篮球少年沈秋被垫脚,发誓再也不碰篮球,回归校园。却在一次次机缘巧合之下,重回巅峰!
  • 赢在领导力:在突发事件中发现你的领导力优势

    赢在领导力:在突发事件中发现你的领导力优势

    挣脱平庸的枷锁,了解领导力的核心品质,成为一流的领导者。批量复制干将,成为高潜力领导者,实现稳健晋升《赢在领导力——在突发事件中发现你的领导力优势》这本书就是为你而写的。无论你是普通职员、中层还是高层,也无论你是母亲、父亲还是配偶,这本书总会让你有所收获。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个人生活中,你都会用到它。
  • 初步疆场:王爷您杀敌,我挡箭

    初步疆场:王爷您杀敌,我挡箭

    我知你心系苍生,便陪你夺取万里江山;看你喜迎丞相之女;替你守护荒凉之境!卿本佳人,为保家父,身披戎装、上阵迎敌;初入疆场,吞碳毁声,励志护国安宁;十年幸酸,终居将军,率数万军士,威震四海!他南昭亲王,携百名大将,挥师北上;身经百战,战战惊险;心知有意,奈国危在即!他敌国元帅,令十万雄师,生擒一人;挫其威严,而终未料,其乃红妆!我用这半世之浮华护你江山无忧
  • 抗战忆事

    抗战忆事

    本书分为血战、铁证、号角、追忆、受降、审判六部分,由人民政协报社组织整理编写,书中展现了抗战期间中国军民奋起抗击侵略者,顽强斗争,不惜为国捐躯的民族气节,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烧杀淫掠,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还原了战后中国军队受降情况等,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本书从多侧面、多角度清晰地反映了我国抗战的概貌和脉络,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市声

    市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回忆茅以升

    回忆茅以升

    茅以升(1896—1989),著名桥梁工程专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科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学院外籍院士。早年赴美留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归国后长期从事教育事业,曾任唐山交通大学教授、天津北洋工学院院长、中国交通大学校长等职。同时在1933到1949年间,主持了钱塘江大桥的筹备、兴建、炸毁、修复等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科协副主席、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本书是纪念茅以升的文集,文章内容均为当事人与亲人的回忆。
  • 正在消失的父亲

    正在消失的父亲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快穿就是让你度假

    快穿就是让你度假

    时间与生命由时域掌控,与时域时域同等的,是主位面高等星际位面,那里有一个女孩被时域之主看上了,时域之主是个多么美貌的少年,谁不动心?她会不答应?洛汐……还真有人对他不动心。……洛汐莫名其妙地被姐姐送进了时空通道,去不同的小位面做任务(旅行),还附赠一个作弊系统zb这世界怎么了?她遇见的美少年们一个二个都这么喜欢她!啧…真棒权倾朝野且冷心冷情的少年摄政王:汐儿,若你要那九五之尊之位,我就帮你夺来。洛汐内心:没兴趣。脸上笑容勾人:待我君临天下,我将凤印亲手奉上。zb:这不是重生小说里利用女主的渣男的台词吗?洛汐:没错我就是利用他!最后,洛汐明白,出来混,总是要还的。(1V1男主为同一人)
  • 龙血君王行

    龙血君王行

    【每日两更】龙血一出,谁与争锋!白龙太子陆羽飞身负国仇家恨,因青龙武魂扭曲时空,重生到少年时代,修炼最强功法,踏足武道巅峰,寻世间名将,挥百万雄狮,收回旧山河!既然重生,这一世我便是主宰一切的帝王,那些背叛我的人全部匍匐在我的脚下颤抖吧!然而,这一切仅仅只是开始。阴阳并存,三界共生,谁能主宰天地?九道轮回,逆转时空,谁能触及大道?我是谁?诸神唤我为少昊,尊我为天帝;群魔唤我为路西法,尊我为魔皇;世人唤我为陆羽飞,尊我为人皇。我从轮回中醒来,俯瞰西方诸天万界。PS:融合部分东方神话、北欧神话、希腊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