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6200000002

第2章 都市言情剧(1)

都市言情剧都市言情剧从1979年的《有一个青年》起步,到1990年的《渴望》万人空巷,再到新世纪的《中国式离婚》《中国式结婚》《金婚》《复婚》《婚姻保卫战》,一路走来,不仅搅活了中国人的情感生活,也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众婚恋观的演变历程。作为中国电视剧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都市言情剧30年来确实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然而,在都市言情剧的审美价值领域中还存在着审美指认和审美价值取向模糊与缺失的种种现象。

第一节都市言情剧的发展历程及主要特征

一、都市言情剧的发展历程

都市言情剧在我国的发展不过30年,其滥觞和发展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社会因素和谐共振的结果,同时与日常生活审美语境的兴起息息相关。大体而言,我国都市言情剧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步履蹒跚的滥觞期(1979年至1989年)

“文革”结束以后,中国电视剧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由于受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中国电视剧在起步阶段就被打上了深深的时代印记。鲜明的现实感和强烈的时代性是“文革”结束前电视剧的主要特征,讴歌和颂扬时代、英雄是当时的主旋律,谈情说爱被诬为资本主义的流毒或反革命的余孽,所以文化领域谈情色变,反映男女日常情感故事的作品少之又少。

新时期以来,编导者以敏锐的触角和新颖的视听语言及时反映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中“人”的变化,一批贴近大众情感与世俗心态的短篇电视剧受到了民众的欢迎。例如,1979年播出并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电视剧一等奖的《有一个青年》,1981年播出并荣获第二届“飞天奖”的《新岸》,1986年播出并荣获第七届“飞天奖”的《丹姨》,1989年播出并获得该年度电视文艺“星光杯”一等奖的《搭积木》等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讲述了主人公的情感故事。这些作品开始自觉地、有意识地触及情感生活的某些侧面,努力复原被人为放逐的情感生活的原貌。最值得一提的是创作者开始有意探索情感问题与社会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搭积木》这部电视剧就是探讨都市婚姻问题的发轫之作。作品通过对毛毛爸妈婚后矛盾纠葛的深入解剖,揭示了20世纪80年代末现代都市人的情感危机和婚姻中的困惑,表达了对社会问题与现实生活的深切关注。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的情感、婚恋生活作为电视剧的重要表现题材,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与此同时,琼瑶剧在这一时期的广泛流行,其故事内容、情节模式、审美元素为后来的都市言情剧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当然,这一时期言情剧创作的弱点也比较明显。首先,对情感故事的讲述是一种“欲说还羞”、“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姿态,顾虑重重,生怕越雷池半步,不能直接、大胆地直面情感生活。其次,美好的爱情婚姻大多建立在劳动的基础之上,似乎爱情在劳动的名义之下才是名正言顺的,脱离了劳动爱情就变质了,爱情没有独立的存在。再者,相比较电视剧中的历史反思和道德评价而言,其中穿插的情感故事实际上处于边角料的位置,是历史反思和道德评价的导火线和切入点,情感生活是一种主流话语的附属存在,“这样的立意和布局,往往使情感戏淹没在对历史观念和道德的反思,或是时代变迁引发的各种冲突之中,因其负载着沉重的理性思考以致成为一种点缀”。

(二)渐入佳境的发展期(1990年至1998年)

1990年《渴望》的出现标志着都市言情剧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真正拉开了都市言情剧发展的序幕。《渴望》不论在叙事内容,还是在表现手段方面都有开创性的意义,播出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在商潮激荡和道德式微的20世纪90年代初期引发了亿万观众的精神共鸣。在《渴望》的影响和带动下,言情剧创作掀起了一股新浪潮,涌现出诸如《离婚前后》(1991)、《爱你没商量》(1992)、《过把瘾》(1993)、《情殇》(1994)、《东边日出西边雨》(1995)、《儿女情长》(1997)、《将爱情进行到底》(1998)等一批优秀作品,都市言情剧的发展开始进入一个延续性和连贯性较强的发展期。

毫不隐讳地讲,都市言情剧在这一时期所取得的突破和缺失都比较明显。此时的都市言情剧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较滥觞期都有了显著提高,走出了“谈情说爱”的困窘境地而直接面对婚恋生活,首次将“情感”作为电视剧的一种新题材大胆、直率地予以正面表现,尝试着去探寻物质形态的婚姻与精神形态的婚姻等婚恋中的敏感问题(《离婚前后》是代表作品)。同时,言情剧创作中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这对于发展期的都市言情剧来说有着重要的导向意义,如善良美丽、温柔贤惠的刘慧芳,生性懦弱、褊狭多疑的王沪生(《渴望》),敏感率真、执拗任性的杜梅(《过把瘾》),善解人意、忍辱负重的玉兔(《离婚前后》)。它开始关注“人”,开始把电视剧艺术还原为“人的艺术”。

在看到突破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它的诸多不足之处,比如说不能够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情感与时代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绕开时代精神而单纯言情未免有些单薄和轻飘,透过《过把瘾》这扇爱情的窗户我们似乎很难看到窗外社会变迁与时代演进的痕迹;比如说故事演绎的是都市情感生活,而精神实质或审美指向却是乡村神话,常以传统伦理道德为归宿,没有将回归情感家园的都市神话放在应有的位置,以《渴望》为例,故事与审美指向是分离的,带有浓重的向后转拥抱旧道德、固守旧衣钵的倾向;再比如,不能、也不敢表现诸如婚外恋、性暴力、同性恋等当时社会已经存在的婚恋问题。也许这有些苛求或为难当时编导者的实际境遇了,而这些缺失恰恰给成熟期的都市言情剧创作留下了发展的空间。

(三)精彩迭现的成熟期(1999年至2005年)

1999年《牵手》的出现,标志着都市言情剧的创作走向成熟。《牵手》首次直面“第三者”插足的社会敏感问题,并艺术地将这种自然存在成功转化为人的社会存在。作品将这种复杂的婚恋关系与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时代变迁、社会变革巧妙地结合起来,潜入人物的灵魂深处和婚恋关系内部去透视引发婚姻裂变的深层社会动因,具有现实的厚重感和时代的宽广性、强烈的探寻意味和思辨色彩。随后出现的《来来往往》和《让爱做主》将有关第三者插足的探讨继续引向深入,《结婚十年》首次对婚恋中的男权意识和婚姻中爱情关系的微妙变化作了全景式的观照,而且将这种观照置放在企业改制、工人下岗、下海经商等社会历史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史”的色彩。2002年播出的《空镜子》让人眼前一亮,该剧没有复杂的情节和曲折的故事,而是把常态生活的褶皱和毛边端出来让人细细品味,贵在平中见奇,妙在不动声色,其间包含着时代创伤对个体生存状态和生命意识无情消损的批判意味,是一部充满诗意且厚重十足的现实生活剧。2003年的《中国式离婚》是一部视角独特且褒贬不一的作品,在女性毁灭中质疑婚姻的存在、在女性自戕中探寻婚姻的经营应该是该剧的突出特点,其间交织着对婚姻中诚信关系的质疑、对性爱与情爱关系的思索、对第三者插足问题的再认识,它是言情剧发展史上一部最富有争议的作品。《浪漫的事》是2004年都市言情剧的新收获。该剧被评论界誉为“《空镜子》的姊妹篇”,延续了《空镜子》底层情感关怀和民间婚恋定位的审美特征。2005年的《中国式结婚》没有超越《中国式离婚》的窠臼,依然在偏激与疯狂打闹的漩涡中逗留,反响远不如前者。

成熟期的都市言情剧创作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实现了质的飞跃,在每年高达几千部集的电视剧中,都市言情剧几乎占到半壁江山。成熟期的言情剧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这一时期的言情剧创作大都紧跟时代步伐,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其次,言情剧创作中思辨和探询意识取代了娱乐和消费倾向,正视婚姻的合理性和家庭地位的不可动摇性,同时不回避伦理道德的多元性,甚至以包容和对话的姿态为伦理的多元化留出了一定的空间,没有对非主流、非正统婚恋问题进行草率的否定和批判,试图从人性、人情的视角来弥补简单道德评价带来的不公正和不合理性。再次,言情剧创作的题材实现了多样化,创作风格趋于稳定,创作技巧和方式日臻完善,叙事策略和运用电视语言的水平都跃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样评价成熟期的言情剧并不是说它已经尽善尽美,我们也应看到,在创作中不仅存在着放大婚外恋、无视民族的文化语境和生存环境随意渲染各种婚恋观念的非现实主义倾向,而且还存在着抬高落后文化、贬斥先进文化并宣扬腐朽价值观的错误行径。

(四)温情脉脉的回归期(2006年至今)

2006年播出的《新结婚时代》与《牵手》、《中国式离婚》一样都出自著名编剧王海鸰之手,被称为“王海鸰婚恋三部曲”。《新结婚时代》的出现在言情剧的发展历程中具有反思与回归的标志性意义和价值。作品主要讲述了顾小西与何建国的城乡婚恋、顾小航与简佳的个性婚恋、顾父与保姆小夏的黄昏恋等两代人、三种不同状态的情感故事。作品从“离婚问题”入手来探讨当下婚姻中的现实矛盾,但是,与前期的言情剧相比,《新结婚时代》没有简单重复那些杂乱无章的情感,而是将叙事和审美的重心定格在回归与坚守传统婚姻家庭这一层面上。作品一再暗示爱情不是婚姻的全部,爱情不能挑战和取代婚姻的既有位置,婚姻才是爱情的合理归宿。作品首次正面强调了“家”的存在作用和“家”在婚姻爱情中的核心位置,否则,所有的幸福追求都会付之东流。维护家的完整这一审美理想在剧中显得并不空洞,主要通过长幼尊卑、孝悌文化、伦理温情等传统元素具体表现出来,在温情脉脉和其乐融融中提醒我们该坚守什么和留住什么。作品对幸福的阐释与理解也含有新意,在固有思维中家庭的幸福就是长辈对晚辈丧失自我与不求回报的付出,这种幸福是一种线性的单向情感运动,作品却通过顾教授与保姆小夏结合,儿女主动放弃遗产继承权的细节意味深长地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是一种情感的双向运动,其实长辈更需要关怀与呵护,更需要儿女的理解与支持。所以,《新结婚时代》具有强烈的反思意味与回归意识。

当然,《新结婚时代》并非白璧无瑕,城乡差别与门第婚姻的模式古已有之,相对比较老套,真正能成功逾越门第门槛并拥有幸福婚姻者往往是道德力量孵化的结果,在现实中多以悲剧结局告终。作品竭力展示和渲染婚姻中的残酷与恐惧,不免给人带来“人生多困境,婚姻不可期”的悲观失望情绪。此外,2006年播出的都市言情剧还有《别爱我》、《爱了散了》等作品。2007年重拍的琼瑶经典《又见一帘幽梦》继承了琼瑶剧细腻、唯美、浪漫的审美风格,作品的时代色彩和都市气息十分浓郁,语言对白中出现了诸如“粉丝”、“网络聊天”等当代流行和时髦的词汇,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作品似乎更加重视对中年人与青年人情感生活的审视与探讨。

2008年,《马文的战争》在情节上表现了离婚后仍然生活在一起的“夫妻”的独特关系及其情感走向。创新在于其绕开在婚姻生活内部剖析与拷问的情感剧惯例,转而抒写被所谓婚姻牢笼释放的人们的情感取向,对婚姻的间离反而使人清醒。该剧诉求落在调侃式地反思现代人轻率离婚的行为,劝诫婚姻危机中现代人的情感回归。《我们俩的婚姻》着力呈示现代人强烈的自我意识与婚姻内核相抵牾导致的矛盾,企图消解婚姻存在意义的困惑,最终该剧以皈依传统的姿态捍卫了婚姻的尊严,重构了“家”的温情,可贵在于这样的皈依并不是不加辨析地宣扬传统,而是传统文化的积极因子在自我意识膨胀的现代人身上的被激活。此外,本年度的都市言情剧还有《错爱》、《相思树》等。2009年,《蜗居》的播映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姐妹两条情感线索均围绕社会敏感问题铺展。对宋思明、郭海藻情感关系的道德审视力度不足使其遭到普遍非议,事实上,结局处理呈示了放纵情欲与物欲终将走向自我毁灭的命运,流露出批判的姿态。同年度播映的《王贵与安娜》则沿袭《金婚》的叙事模式,谱写出磕绊一生却终生相守的爱情复调。

2010年,《复婚》、《婚姻保卫战》等剧仅从剧名就能看出现代人对婚姻的渴望、对家庭的回归。《复婚》中石小芬有时对丈夫近乎虐待的情感方式其实也是对家庭护佑的精神体现,而《婚姻保卫战》中几对夫妇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维护婚姻的神圣,对事业的追求已经退居到第二线。《婚姻保卫战》中“许小宁”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代表,他为了让妻子兰心充分享受实现自身价值的“女强人”的快乐,自己则在家中做一个快乐的“家庭煮夫”,并且成立了“夫联”,让其他成员也可以从中学习如何真正体察妻子的心情,维护家庭的和谐。

同类推荐
  • 中国书法全集3

    中国书法全集3

    本书所收书法作品上迄商周,下迄当代,总计一百卷。立卷分两大类:一、断代卷;书家卷。各卷按时代归入十编之中,另有篆刻、论着、附录、补遗四编。
  •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修订版)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修订版)

    本书提出即兴发挥、临场应变是主持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在简要介绍了几种临场应变的综合技巧之后,全书从开场导入、话题进行、即兴采访、受众交流、嘉宾把握、困境解围等方面列出了节目主持中可能出现的50种场景,并通过大量实例来说明应对技巧和处理原则。比如电台直播中接到恶意电话的应对策略等。
  • 金元清戏曲论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金元清戏曲论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金元清戏曲论稿》是近年金元清戏曲研究成果的汇总,共选取作者在该研究领域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图书绪论等三十余篇。《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金元清戏曲论稿》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以研究对象历史时间为顺序,收录了作者对金院本、元杂剧、明清传奇等戏曲的研究;第二部分为附录部分,汇总了作者从宏观角度入手表达戏曲发展反思的文章,谈古论今,见解精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金元清戏曲论稿》是作近年来学术研究成果的选编,是一部体例严谨、见解精到的学术专著。从金院本、元杂剧到明清传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理论的阐述,更有精彩剧本的大段佐证,更彰显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如是东方

    如是东方

    中国古建筑体现了明确的礼制思想,注重等级体现:形制、色彩、规模、结构、部件等都有严格规定。本书属于“中国古典建筑美学通识类读物”,内容通过普及中国“府+院”为特点的中式建筑为核心,结合作者个人成长及设计经历,详细介绍北方合院建筑特点,并结合目前中国著名建筑遗产,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居的融合与碰撞,将专业建筑欣赏普及化。
  • 我知道你们又来这一套:影评大佬罗杰·伊伯特毒舌小词典

    我知道你们又来这一套:影评大佬罗杰·伊伯特毒舌小词典

    这是一本由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影评人罗杰·伊伯特策划编纂的讽刺影评“吐槽大会”,以小词条形式收录人们对类型片陈腐俗套的幽默吐槽。本书包含一千多个毒舌小词条和四篇文章,是三十年来各国观众、影评人甚至影视公司高层人士犀利调侃的结晶。几乎所有好莱坞类型片烂梗和商业操作伎俩都没能逃过本书的“攻击”,惊悚片《本能》《致命诱惑》、动作片“虎胆龙威”系列等更是频频“中枪”——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让电影创作者冷汗直冒、谋求创新,让影迷明辨高下、大呼过瘾。
热门推荐
  • 一世情深不负你

    一世情深不负你

    新书《许你余生地老天荒》已发“城哥哥,我要这个。”年少时的呀呀儿语回荡在任溪柠的耳畔,回望镜子中的自己,早已经没有年少时青涩稚嫩,眉眼间全是深沉和算计。这样的自己不是她想要的,面对霍弈城的深情她也没有办法回应,妹妹死去时候的样子,父母的责骂,霍弈城撇清关系的样子……机场内,一个身穿黑色风衣,带着蓝牙耳机的女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在旁边的角落一个同样身着黑色风衣的男子,邪魅的笑道:“你还是回来了。”谈判桌上,他和她是合作的对象,双方互相博弈,探刺心意;办公室内,他对她像是失而复得的至宝般呵护,而她却像是一座铜墙铁壁的城堡,让他无从下手。“我知道你爱我。”“那也只是你一厢情愿!”【1V1】最虐的一次,喜欢虐文的宝宝来。
  • 核变星球

    核变星球

    银河系外某处,空间遭受重击,宛如玻璃般破碎,破碎的黑洞中穿出来的冲击波带着类似核辐射的污染打破了太阳系的平衡。太阳活动加剧,地球被打翻。末世来临,顽强的人类在灾难中建立起庇护区,在未知的危险中探求出路,找寻能救赎自我的方法。
  • 开局捡到一只九尾

    开局捡到一只九尾

    漩涡鸣人失踪?九尾被人打得失忆?凯皇叛出木叶?外星忍者入侵?上古忍者苏醒?净土大门打开,死去的强者们纷纷归来?乱世再起,太一穿越到了自己写的一本火影同人小说《开局捡到一只九尾》里,成为了其中以他为原型创作的主角,一个身体内被植入了外道魔像细胞的木叶叛忍。……“我是人形外道魔像,行走的神树,半个十尾!”“白眼是我的,写轮眼是我的,轮回眼是我的,尾兽是我的,包括你们所有忍者的查克拉都是我的!”
  • 十年懵懂百年心(上)

    十年懵懂百年心(上)

    网络纯恋小说领军人物李李翔宫心催泪大作!十年懵懂百年龄,纠怨心中似梦。侠剑江湖儿女,阴谋帝后廷宫。相思相恨又相争,何奈相思更盛。建武十三年,宫廷斗争使得云罗一夜间家破人亡。云罗也因此身受重伤,昏睡了整整八年。当云罗终于醒过来,却因为寒毒深入骨髓,丧失了记忆。重生后的云罗和自小被人遗弃的东方弃相依为命;临安城行事狠辣的太子燕苏和云儿不打不相识,情愫渐生时却猛然被少时的那场惊天血案惊醒,爱恨纠缠,心碎成灰。爱而不得的感情纠葛,谜一样的事实真相,峰回路转的情节铺展——原本以为这是故事的全部,没想到仅仅只是冰山下显露的一角而已!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云安公主下降奉诏作

    云安公主下降奉诏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铁剑无情

    铁剑无情

    权利、地位、声望、金钱、美色……是每个人都想要的东西。有人努力奋斗,有人玩弄权谋,有人机关算尽,有人满盘皆输……所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斗争,有斗争的地方就会有高低,贵贱,尊卑之分。也许人真的没有好坏之分,阴谋,阳谋,权术只不过是手段而已。有人为了活着,有人为了活的更好。谁也没有错,所以也就没有好坏。只不过所以的东西都掌握在资本家手中,他们操纵舆论,掌控生死,剥削百姓……将整个江湖都玩弄于鼓掌之中。某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一辆南下的马车,激起了这座江湖的千重巨浪。
  • 誓不成婚:踹飞俊俏小王爷

    誓不成婚:踹飞俊俏小王爷

    落魄富家女,带雇佣兵到闺蜜家里偷账本,拐跑闺蜜,去当山大王。和俊俏王爷谈朋友,转身,挥挥手:“对不起王爷,我只恋爱不成亲!”
  • 理惑论

    理惑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玄转乾坤之古月夕晨

    玄转乾坤之古月夕晨

    前世灵根出圣体,一岳风云洗凡尘。未知前世的幼子长大成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