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5900000012

第12章 媒介融合下广播有声语言传播的对策(2)

(四)互动性

互联网的诞生给电子媒介的传播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与其将网络称为新媒体,还不如说互联网以比特为介质给传统电子媒体带来了在互动领域的重大变革,继而改变着传者的互动观念。

首先,从互动形式上看,广播的传者与听众之间的互动桥梁由20世纪90年代流行的书信,进入21世纪常用的热线电话,而后变为当下各个广播节目频繁使用的短信、电子邮件、论坛、博客、播客以及大量的现场活动。

其次,从互动内容上看,听众的反馈不仅是增进传受关系、使传者把握听众需要和诉求的依据,而且更成为节目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有些节目话题的展开和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众互动的态度和质量。比如,北京交通广播的《一路畅通》、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轻松调频(Easy FM)的《飞鱼秀》等典型的、常见的“资讯+话题+互动+音乐”的广播节目形态,不仅将互动作为节目形式的一部分,而且听众的短信内容和论坛发言也成为节目的重要内容。

再次,从互动的性质上看,隐性互动是各种形态的语言表达的根本。也就是说,除了对话交谈所呈现的显性互动之外,独白中包含着说话者同听众之间的互动,互动所产生的效果反过来也应作用于说话者的话语推进。如果说话者只考虑自己想说的,而不注重“想说”在听众心中会产生何种反应、影响和后果,就无异于自动放弃了一条互动的通路,严重地说传播者可能因此而失去传播的主动权。播音理论总结出的三个内部技巧(对象感、情景再现、内在语)和四个外部技巧(停连、重音、语气、节奏)是加强隐性互动的有效方法。

二、媒介融合下广播有声语言传播特征的嬗变

(一)声像兼备传播

由于互联网的参与,很多广播节目有了网络版,听众也可以随时在网络上收听和收看广播节目。但是广播中出现了声像兼备的传播内容,不等于广播变成了电视传播。目前看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广播的“像”仅限于节目主持人和节目嘉宾的谈话现场。换句话说,由于广播要坚持采编播控迅捷的特点和优势,就不能不牺牲在网络广播中出现更丰富的图像内容。也许很快网络广播的新闻节目中也可以插播现场报道的画面,但在技术上一时还很难做到直播。如果以牺牲直播为代价换取广播的声像兼备,是得不偿失的。

(二)共时性传播

广播节目的网上直播使信息、传者、听众同时“在场”。目前网上直播通常开放论坛板块,网络听众在论坛中的反馈能够在第一时间传递给传播者,而节目主持人也可以在第一时间选择对待这些反馈的方式:选播、解释、矫正或者忽略。“在场”不仅表现为传者、听众在节目播出的“现场”,还有一种情况是听众在新闻事件的现场。比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有成都的网友即时将手机拍摄的地震画面上传到网上,成为宝贵的第一手现场资料。

(三)互传播性

媒介融合下广播传播的传受关系复杂,普通听众可能成为短暂性、间歇性传者,而传者也可能被听众“去中心化”。我们经常在网络广播节目中看到,听众就节目中的某个信息或者兴趣点在论坛上展开讨论,游离于节目进程和节目主题。这种情况下,听众之间互为传者,传者被搁置。又比如,主持人经常将听众反馈的典型内容在节目中转述播出,听众因此成为隐性的传者。有些节目的进程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靠听众反馈的短信、论坛帖子、微博等推进、展开的,在准备节目的案头工作中传者又会成为短暂性的读者。

互联网技术不仅使广播传播“说与听”的特点扩大,更兼容了网络传播的即时性和书写性,这些传播形态的复杂性给广播的互传播性提供了技术保障和理念支持。

(四)时间延伸性

无论是大板块结构还是栏目组合结构,广播节目传播总是线性的。但是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和广播收听终端的多样化,有限的节目时间内可以填充更丰富、更灵活的即兴内容,因此在收听心理上产生了时间延伸的可能性和“错觉”——节目时间变长或者变短了。在录播和无互联网的时代,节目内容在节目播出中是不能变动的,是有限的;时效性因录播而大打折扣,听众的反馈是延时的。上述因素势必影响节目传播的灵活性和互动性。

当节目涉及一个话题时,听众的记忆和期待都将被同时激发,能否与听众的心理期待和反馈相协调需要灵活机动的、及时的调整。互联网和直播为这个调整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也给传播者创造了提高节目质量的空间。

三、媒介融合下广播有声语言传播的对策

(一)注重副语言传播的效能

本文的副语言指与话语同时或单独使用的手势、身势、面部表情、对话时的位置和距离等。网络视频广播的听众不只闻其声,更能见其形,因此节目主持人和嘉宾都须注意形象和副语言对谈话的辅助作用。副语言比言语更能真实、形象地反映人的思想感情,为保证副语言符合中国主流政治观、文化观、价值观、审美观,节目主持人需研究副语言的表达技巧。这个工作是很细致的,不仅要研究正解,还要避免误解,需考量的内容涉及情感表达的色彩和分寸、社会心理的容忍度、文化内涵的外化意义,甚至与舆论导向相关切。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副语言同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差异,其根本在于视频广播的镜头更主要的是记录广播节目播出的“客观现场”,听众大多存在“冷眼旁观”的收听心态,因此主持人的副语言可以保持适当的“间离感”,不必时时通过镜头与听众交流。

(二)“围观”、纠偏和引导

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不仅要关注自己将要播出的内容,同时还需关注听众的显性反馈(比如短信、帖子、微博等),调动“围观”心态未尝不可。但“围观”的目的是明确的,即发现对节目内容有贡献的素材为主持人调检状态提供依据,发现节目进程中的问题,调整节目的诉求、目标等。

纠偏是面对听众不当甚至是错误的反馈而采取的必要举措。有些言论不能被继续扩散,但主持人有必要应对一些不恰当、不得体、不正面、不积极的说法(特别是网络论坛中的帖子),否则节目的立场观点就在放任中模糊了。

引导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紧紧围绕节目主题,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跑题”。虽然“跑题跑不停”曾经是某档节目的特点和宗旨,但并不说明跑题是做节目的规律,也并不一定总能产生良好效果。二是引导舆论。主持人始终不能放弃传播的主动权,不能以尊重听众为借口掩盖自己在传播责任上的不作为。

总之,互联网等新媒介与传统广播技术的融合使传播者和听众都有了作为传者的可能性,作为媒体机构专业人员的节目主持人要厘清媒介融合与语言传播之间的新型关系,发挥语言传播更自由、更强大的功能。

(三)以变应变

传者在记住“以变应变”之前还要记住一句话“以不变应万变”。笔者认为此“不变”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拥护我党的宣传政策、遵循科学的传播规律、遵守语言传播的基本原则不变,保持个人风格相对稳健不变。而“变”的则是在媒介融合的变革格局中传播者应秉承的基本创新精神,以及“术”的层面的研究应用成果。比如,互联网世界为我们积累了海量信息,如何调用、组织、凸显和聚化相关信息使之成为创新的素材、题材和观点,是作为节目的创意者、采集者、制作者的主持人应思考的问题;而作为节目的语言传播者,节目主持人在驾驭恰当语态方面当多下工夫。传媒语态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时代精神、民主进程、文化模式、价值取向、道德风尚、审美品位,而且更直接地体现了语言传播者在传媒中的功能、地位和贡献。

最后,笔者强调媒介融合下的广播虽然是“传媒杂交物”,但它仍然叫广播。“转基因”的广播应该比传统广播更能吸引听众,而不是导致自身定位的模糊、优势的萎缩甚至是母体的消亡。只要有人对美妙的声音和自由的想象有喜好、有需求,媒介融合下的广播就有可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生命态势。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同类推荐
  • 艺苑耕耘集(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艺苑耕耘集(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艺苑耕耘集》展示了作者宋建林近年来在艺术研究方面的成果。全书共分为四编:第一编主要展示了作者对马列文论的研究,侧重介绍了中国马克思艺术理论的发展历程及贡献。第二编介绍了艺术理论的发展,指出我们应充分认识艺术社会学作为研究艺术的一种基本方法和基本视角的重要学科意义,切实加强艺术社会学学科建设。第三编介绍了特定时代条件下的文艺思潮,并指出其对社会生活和艺术创作的影响。第四编主要介绍了作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
  • 画宝:国画传世瑰宝

    画宝:国画传世瑰宝

    中华文化也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物态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的总体表现。
  • 光影图景影视艺术论稿

    光影图景影视艺术论稿

    本书从历史层面叙述影视艺术的发展,认识它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意义;从理论层面分析影视艺术的语言系统与理论演变,认识它独具的艺术个性和审美特征;从艺术层面解读与鉴赏中外优秀电影作品,感受特有的艺术魅力和文化精神。
  • 塑者何为

    塑者何为

    吴为山从事雕塑创作20余年,力倡“中国精神、中国气派、时代风格”,创作了400余尊历史文化名人雕塑。本书汇总了吴为山在雕塑、美术方面的思考与感悟随笔,全书分“创作篇·写意的塑者”“理论篇·诗意的雕塑”“感悟篇·点染美术”三部分。
  • 东方舞蹈审美论

    东方舞蹈审美论

    “东方”这个词总是勾连着独特的美学意象和文化气质,“东方舞蹈”则是这种美学意象最为生动、可感的呈现。本书作者从“东方美学”的宏观视角对中国、日本、印度的传统舞蹈艺术进行了形态描述与学理分析相融合的研究,从身体观念、审美特征、美学气质与艺术精神四个层面论述了“东方舞蹈”的独特艺术魅力。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

    年轻姑娘维罗妮卡似乎拥有一切:青春、美貌、男友、和睦的家庭、满意的工作。但她总觉得生命中缺少了什么,谈不上幸福,也谈不上不幸。她没法忍受这种生活,于是服药自尽。醒来时,她身处精神病院,并只剩下一周时光。在最后的日子里,她出乎意料地体验到人生的欢愉和真实的自我,深深爱上梦想成为画家的爱德华。生活的热望前所未有地燃烧起来……可是,已到尽头的生命要如何挽回?疯狂是正常,冒险是自由,找到自我,追寻梦想,才是值得过的人生。继《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后,保罗·柯艾略再次引领我们探寻生命真谛,用诗意的笔触宣扬:活着就要勇敢地与众不同。
  • 四方掌控者

    四方掌控者

    东方大陆中,各路武林高手身怀绝技,为“天下第一”的头衔而拼死厮杀!西方大陆中,巫师、精灵、巨龙和魔法师,为了争夺六枚魔法石而展开战争!南方大陆中,异能学校的师生各展所能,与联邦政府和邪灵宗之间形成三足鼎立!北方大陆中,拥有着至高科技的铁血帝国,却谋求着将整个四方大陆都纳入自己的版图!楚轩手握绝世宝剑,召唤出那条由冰雪化成的巨龙,展开一双属于异能者的翅膀,俯冲向海面上的那艘原力战舰!剑气冲云霄,一剑破长空!七尺男儿,铮铮铁骨;魔法公主,冰清玉洁;异能女孩;娇俏可人;神枪少女,英姿飒爽。且看楚轩如何成为四方掌控者,叱咤风云,纵横天下,走向世界巅峰,谱写一曲跨越亘古的永恒传奇!
  • 六系世界

    六系世界

    人云亦云的谣言,使我沉沦。陈府的覆灭,使我迷茫。陷入沉沦,迷茫的我原本以为会在这深山野林中了却余生,没曾想师傅与我的一席长谈改变了一切,同时也让我知道六系世界的由来以及诸多的奇人奇事。六系世界,基于平衡,以妖、兽、人、魔、鬼、仙六者共同组成。每一系都有自己精彩的故事和秘密,身背家仇与恩师重托的陈峰会去一一闯荡,领略。陈峰又究竟会闯出什么名堂,是否能够寻得那遥不可及的天道,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第一站,六系大陆之人兽世界。父亲,母亲,弟弟,你们一定要等着我……
  • 青山白水巅之燕过环山

    青山白水巅之燕过环山

    明代洪武开始倭寇海盗猖獗,本文讲述在明孝宗至武宗朝的大背景下,弘治中兴后,一个盘踞在大明版图东南海岛上的杀手氏族日渐鼎盛,势力遍布上至朝野下至江湖,企图动摇朱氏江山,直至嘉靖年间,两代人的凄美爱情,其中不乏佼佼之辈,阴谋血泊,灼伤人命之事屡见不鲜,啃噬着一段段年轻的韶华。
  • 娱乐之最强大脑

    娱乐之最强大脑

    在成语大会上,他是“活词典”;在诗词大会上,他是“诗词王”。他是最强大脑里的“第一脑王”,是一站到底上的“无敌站神”。《时代周刊》评价:他不仅是多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门萨俱乐部核心成员,更是明明能靠脸、偏要靠才华吃饭的国民男神。书友群:202855840,密码:521
  • 金鳞

    金鳞

    特种兵魂穿异界,开启一段非同寻常的仙路旅程,手榴弹、机关枪、战斗机与仙术的对撞,家族崛起与个人前途的碰撞,火花……期待着你来参与!土疙瘩继《真武荡魔传》、《擎天一棍》后的第三部书,谢谢阅读!
  • 我有一缕鸿蒙紫气

    我有一缕鸿蒙紫气

    夜枫误入古老的陵墓,意外穿越,居然得到了一缕鸿蒙紫气?里面竟然还蕴含有洪荒诸神的传承、血脉、法宝!!“你是荒古圣体,肉体无敌?不好意思,我有孙悟空血脉。”“你说你的速度天下无双!可惜我现在已经拥有了金翅大鹏雕的天赋神通!”“什么,你说我的紫金葫芦在你的帝兵面前就是渣渣?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夜枫:“我能怎么办啊!有这么强的机缘,我也很绝望啊!”
  •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当道士那几年

    朋友,当你一个人走夜路时,如果听到自己的脚步有回音,千万别低头看。因为你会看见,你有两个影子。你有没有好奇过,这世上有鬼吗?为什么所有人都怕鬼?为什么鬼要找活人的麻烦?如果你有疑惑,希望我的故事,能够帮助到你。
  • 雄师渡天堑

    雄师渡天堑

    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政府企图凭借长江天险“划江而治”,阻止人民解放军南下。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和平谈判宣告破裂。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多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彻底摧毁了国民党60余万守军的长江防线。23日解放国民党首都南京,宣告了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灭亡。5月27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6月2日解放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胜利结束。此役,历时42天,共歼敌43万余人,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华东和向中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