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3300000006

第6章 论坛:中国经济企稳向好:边界与效应分析(3)

要利用现在非常好的时机,把工作重心放在调结构、转方式上。这是好事,过去想做的很多事情现在看起来机会都来了。一个是调结构压缩过剩产能,金融危机来的时候谁也不敢压缩产能,大家先要过日子、保稳定,现在有机会了。再一个就是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给自主创新更大的支持。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里面都有对策,这方面怎么样推进,有很多文章可做。

前一段时间在商务部座谈过一次,自己也说了一点研究者的体会。中国人现在讲世界制造工厂,但是自己没有几个像样的品牌。玩具市场,我们制造业提供的产品是世界份额的75%以上。但是真正有高附加值的品牌,像芭比娃娃这些东西,高科技的都在别人手里。中国人加工完了产品出去卖了高价钱,但绝大部分利润都是外国人拿走了。有没有可能政府搞点基金在这方面加强引导,促使这些制造业,这些微观主体更积极的试,出一些类似品牌效应的东西。中国早晚得走这天。还有在妇女用品市场上,中国制造了这么多的服装和化妆品,就是打不出自己的品牌。现在国际上出现金融危机,中国国际地位不断的提升,给中国人更多的信心,政府在这方面做的事情可以有很多。商务部的同志说,过去多少年中国的棉纺和丝绸的工艺完全过关了,在技术方面不比别人差,要赶快抓住品牌。只要在品牌方面有突破,不相信中国人冲不出来。政府应如何转变发展方式、提高附加值,吴敬琏老师提了很多建议。“微笑曲线”的两端,一端是研发和设计,另外一端是品牌营销。并不是每一个占领两端的产品一定要有别人的高科技,其实很多不是,就是很多综合因素结合在一起,对小孩的,对父母的,还有对老人的。中国扩大内需就需要很多家政护理人员,需要养老院,这些东西只要政府给一定的政策引导和扶持,民间会把这些事情做起来的,很多内需就打开了。中国现在一方面城镇人口都需要有家庭护理,另外一方面找不到人。还有对中国男人用品的市场也要关注。男人并不光是喝酒抽烟,除了现在有些人开始注意服装之外,那些强身健体的中草药等东西,也是有市场潜力的,就是没有品牌。让市场给予管理部门更多的的推动力。我觉得现在没有通缩压力,也没有通胀压力,可以相对从容一点,各个部门都做好产业规划,种种政策手段支持,让政府部门把更多地把事情做起来。

还有一个是深化改革,这方面的文章非常多,发改委的同志是既管发展又管改革。我觉得反垄断的事情应该趁这个机会做,怎么样剔除国有企业靠国家特许垄断拿到的、超高的收入?既然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也有5%、10%上交资产收益的制度,怎么进一步合理化?很多媒体上都在炒“抄表工10万块钱”的问题,其实一点都不新鲜。不是抄表工的问题,而是他那个行业里的任一个正式职工,看门的也好,是在家养病的也好,一个月就一万块钱,一点不新鲜。收入分配这关先要过反垄断的关。进一步深化改革,大家的共识在提升。比如说电力行业的厂网分开,铁路方面的国际经验有没有可能逐步引进来。这边跟着的就是价格机制,煤价都放开了,死按住电价能好得了吗?各种各样的矛盾防不胜防,应该在这方面下决心,把改革规划好。我觉得资源税应该积极考虑了,前几年是物价持续上升不敢推,然后经济急跌了以后,当时稳定压力太大,也不敢推。现在还不推,等什么?等下一轮物价走高的时候又推不了了。现在绝对是一个最有利的时机。要尽快研究开征并付诸实践,要把研究的结果放到具体的操作方案上。

进一步讲,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趁这个机会进一步推进配套改革。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了。我们要在做好自己的事情方面有一些战略性的考虑。比如说配套改革方面,现在可以考虑行政方面可以做什么事了。中央文件已经两次专门说到减少行政层级,而且在去年的文件里面,说了财政的省直管体制,说明了有条件的地方都可以建立省财政直管体制,实际上就是行政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在这方面实际性的推下去,必然牵扯到政治体制。政府职能和行政相关的,这些事情如果处理好,可以打开中国渐进改革空间。昨天晚上看了一下《中国大趋势》,作者认同中国独特的道路可以完全不同于西方已有的模式,他指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互动和平衡。美国的进步时代也是在不声不响的,在改良的情况下解决了基本的制度框架。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能够在环境比较相对宽松,大家都没有恐慌心理的时候,引入一些中长期的改革,像发改委这样站在全局高度,有效的把短期的事情和化解中长期矛盾的事情结合在一起推进,就很必要了。谈这些想法,请各位批评指正。

曹文炼:听了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我是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的。这么多年在政府部门工作,理论方面需要补课了,所以也很愿意参加这个政府与学界交流研讨会。

最近发改委启动了“十二五”规划的研究,另外也启动了明年的一些宏观政策研究。对企稳向好这个问题,也都有共识,我就不多说了。我想结合“十二五”的研究,讲几个正在考虑的问题。

第一,“八五”规划时就提出来转变增长方式,加强结构调整,为什么转变不过来?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前不久复旦大学一个政治经济学的教授,给我寄了一篇文章,我看了以后很受启发。以前我们在大学里学政治经济学也好,西方经济学也好,教的都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企业,我们分析各种模式都是政府与企业怎么样,我们分析经济周期也是分析市场规律、消费与投资的关系,若不平衡,政府应该干预。我跟外国一些经济学家讨论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看政府怎么样,企业怎么样,还得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我感觉中国还没有走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博弈的关系,虽然改革开放30年来有所弱化,但实际上经济每次波动还是在管放之间,一管就死、一放就乱,这就是中国的特色。中国的地方政府是地方的首长,就像一个大企业的CEO,当然这也有其优点。比如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咱们从多方面分析,动力有很多,城镇化、市场化、劳动力转移等,但是理论研究方面往往忽视了地方政府的特殊地位。我记得1993年一次讨论会上,就有人提出要研究终端经济的问题,即地方政府问题。实际上,中国到现在也仍然存在这个问题,地方政府的角色明显增强,地方发言的声音越来越大了。地方行政力量既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也是造成很多问题的根源。经济的周期波动本质上就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博弈的结果。晓西教授一直在研究中国的市场化程度,有没有发现什么时候中国走出这个周期了。到那时,中国才能是真正的市场化国家。比如说银行信贷为什么大投放?我上半年也调研了一下。前些年,信贷权收到总行这一级,不让地方分行有权。随着大银行这几年的电子化,建成一套总行内自上而下的监督管理体系,500万以上的项目都要在总行审,地方金融影响弱化了。现在反过来了,地方追着要贷款。7月份我在财经论坛上讲,7.37万亿并不可怕,有合理的因素,去年外汇占款同比增长了两三万亿,还有票据融资终端的部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是适度的。但是另一方面也出现一些问题,贷款放在债上又放不出去,又变成银行的再生存款,又刺激了银行进一步扩大贷款。某个直辖市的基础设施投资公司的董事长说,银行非得追着我贷款,一下子要给我100亿贷款,结果我不要,他还找了主管金融的市长,市长做了工作以后他要了40亿,另外60亿又分给几个投资公司。信贷部门都投向地方投融资平台,全国3800多家,贷款增长得很快,地方政府在影响信贷资源的配置。这个问题得好好研究。

第二个问题,我在司里工作较多偏重研究财政问题,就谈谈财政问题。财政从1993年大改以后,经历多年,体制也没有再做大的深刻的变化。1993年8、9月份在北戴河制定的改革方案,当时我们跟着去了广东省,研究怎么从财税体制上弱化地方干预经济,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好。2004年中央工作会议就提出来物业税。各国通常都把物业税作为城市财政主要的税种。物业税完全可以把很多方案设计好了。有多年经验,有这么多专家,还有很多海归。咱们把它透明化了,这样也保护了很多干部,很多按容积率批的东西就会少,房地产领域的腐败问题就会得到遏制。物业税的改革,国税局在管,技术上没有问题,但可能使地方收入减少,地方政府不太积极。先试点的地方担心会吃亏,房地产商跑到别的地方去了。物业税改革实际上是把现在房地产行业20多道各种税收统一成一个透明化的地方税,成名正言顺的主体税种,让它成为地方预算外主要收入和来源。物业税如果先从第二套房开始,可能阻力会小一点。为什么银行敢给地方的投资机构放贷款?主要是地方每年有土地收入。现在发明了一个政府用应收款,法律上没问题,投资时,政府以应付款作为质押,法律上不做担保,等于是未来的收益了,值得研究。

王宇:现在有一个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各地地方政府都有一个融资平台,现在商业银行就认为最大的风险都在这个平台上。

曹文炼:平台本身没有风险,金融和财政得结合起来考虑。银行业看得很清楚,如果有风险就是财政拿不出钱来,财政断收了。现在我们的试点很多,有综合配套改革,每个地方似乎都有特色,但都存在圈土地、要政策的倾向,应深入研究政策的利弊,研究财政上如何创新,金融上如何创新上。还有一个是担保公司问题。现在各地搞的中小担保公司很多都是金融机构出来的人,本来金融机构完全可以进行分析,进行风险识别,而通过担保公司在中间加几个点,就可赚一笔钱。担保公司从财税里要了税收的补贴,又要了营业税的减免。这个问题很值得关注,我建议对一些小型和微型企业,在金融危机期间豁免两三年的所得税,这没有多少,不到地税的5%,若再考虑征税成本很大就更应减免了。

贾康:一个小企业得到的好处就是几千块钱,它解决不了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问题,就是在边际上让它稍微宽松一点点。

曹文炼:最后一个问题,“十二五”规划把节能减排作为指令性指标,很好,有些人建议能不能再增加消费性指标,比如,解决收入分配不平均能不能列为一个指标,消费率能不能列出一个指标,消费率每年提高几个百分点之类的,请大家讨论。

李晓西:刚才曹司长已经讲到中小企业信贷了,下面请吴处讲讲。

吴义国:很高兴参加这样一个会。我对上面各位企稳向好的判断都赞同。

我今天主要讲讲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情况。从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来看,趋势也是这样。应该说中小企业对这次金融危机的反应是最快的。去年3月份,我们这个司从国家发改委整建制地划到工信部了。正是去年3月份,沿海地区出现了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倒闭的问题。现在看,企稳向好的时候又是民营企业走在前面。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指标看,国有企业的利润状况同民营企业相比还是有差距的,民营企业现在的利润状况都是走向正增长,达到五点几,而国有企业同比还在下降。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比较大,根据国际统计局的数据,工业规模以上产值占到了将近70%,税收也占53点几,它的发展趋势确实也从一定的层面上反映了整个经济的状况。

在应对金融危机的一系列政策中,4万亿也好、信贷资金的流向也好,我们更应该关注它的结构问题。实际上,占经济总量这么大的中小企业,得到时的财政和信贷资源与它的贡献是非常不匹配的。银监会统计指标,是按照500万元以下的贷款,就视同拨到小企业贷款里,这有问题,因为宝钢这样的大企业也可能有500万元以下的贷款,而且也有重复贷款。我们老讲小企业贷款难,可能也有这个关系。当然这个数据也没有更确切的,但是确确实实流向中小企业的比例与其需求、作用相差很大。我建议下一次咱们再搞这个论坛,请一两家民营企业来参加,现身说法,实证研究一下。

在经济危机里,很早就谈结构调整,为什么看不到明显的成效?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大家都意识到产能过剩的问题、结构调整的问题。但是结构调整,从我个人的角度上看,比如说像钢铁,我们调整的方法是多少吨以下的项目不上,就是一种管制和许可的办法。唐山是钢铁比较集群的地方,真正拿到国家许可的就那几家,大量的企业没有拿到,当然它也照样在发展。原因很简单,有地方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它有利益,如果说挣不到钱,那么多钱能往那里投吗?节前我去河南安阳钢铁厂,它后面有几个民营企业都在上项目,但是听它一说,它的投向基本上是和它原来的产品都有产业链价值的关系,因此它认为它投下去没有问题。这些民营企业更关注市场,关注它未来的发展,地方政府对它的影响力也是很有限的,因为它的钱是它自己的,地方政府的支持就是许可,允许你这么做。所以现在不光钢铁是个例子,水泥所有这些过剩的行业。

同类推荐
  • 两次历史性飞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两次历史性飞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在毛泽东领导我们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时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次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正式起点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丰硕成果。本书深入探讨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 每个人的政治

    每个人的政治

    政治哲学在今天变得如此重要,几乎成为哲学中最突出同时也是最活跃的部分,以至于成为当下哲学体系中的“第一哲学”,这一变化可以称为哲学的政治学转向。
  • 美国联邦调查局秘史

    美国联邦调查局秘史

    作为美国最大的执法调查机构之一,“FBI”这个名号向来很拉风,FBI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它不仅负责打击国内的犯罪,打击恐怖主义,还配合CIA完成情报、反情报工作。司法部长是FBI局长的顶头上司,FBI局长却更像是美国总统的超级警察。本书将为您解密FBI的前世今生。
  • 深度:惊心动魄三十多年国运家事纪实

    深度:惊心动魄三十多年国运家事纪实

    这本由新华社资深记者李锦撰著的40年职业生涯的纪实书,就是这样一本可以深层解读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的由来与实施,以及广大人民生活多层次的变化。在这近40年的记者生涯里,作者始终活跃在改革前沿,曾经长期单骑下基层,与农民同吃同住,用事实说话,并进行深度思考和理论总结一系列高水平的调研报告,为改革发展决策提供实践经验。一度引起媒体同行乃至40多位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并为此作出批示。《深度》即从个人亲身经历出发,记录作者长期职业生涯中坚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经历,进而展现中国改革与现代化发展不断突破困境的历程,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本以调查研究为主题的人物传记。
  • 新型城镇化·模式分析与实践路径

    新型城镇化·模式分析与实践路径

    遵循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逻辑,回顾和总结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历程和经验。从国家战略的区域特色城镇化的视角,遴选了京津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城镇化的策略及模式,重点将所在地区城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色逐一细致地讲解。另外,还例举了云南省实现特色城镇化作为落脚点,统筹格局,揭示出新型城镇化战略中区域协调发展与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内在规律,进而从实践维度开辟了多元形式的城镇化路径及发展前景,为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提供创新性实践支撑。
热门推荐
  • 修仙那些儿事

    修仙那些儿事

    你瞧瞧,这人间风花雪月,我曾见过,红尘烟火,我也赏过,还得了一人倾心,也不枉,来这世上走一遭…………”","
  • 峡谷相逢默神胜

    峡谷相逢默神胜

    人人都说默神冷,再冷也冷不过皮皮熙的白眼;人人都称默神毒,再毒也毒不过皮皮熙的嘴;人人都道默神强,再强也强不过皮皮熙的神助攻。直播间内,某吃瓜群众说:“默神,拿助攻的感觉怎么样?”一个人头被抢,好吧,他认了。两个人头被抢了,还好,还能忍。三杀没了,没事,他不介意。可是五杀都被抢了,他还能忍?听着游戏里响着属于某皮主播的五杀声音响起,行吧,该好好收拾一下了。就此,闲的发慌的某皮主播每天多了一场solo。吃瓜群众:默神,小心虐妻一时爽,追妻路漫漫啊!(本文包含游戏纯属虚构)新作品《大神他又猛又嚣张》希望宝宝们来支持喔!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小学古诗词背诵

    小学古诗词背诵

    《小学古诗词背诵》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定篇目。
  • UFO档案

    UFO档案

    他们来自何方,他们目的何在,他们到底是谁,这些神秘莫测的访客总是不期而至,与人类共同分享着天空。回顾历史,我们惊讶地发现――UFO一直与我们同在。早在人类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之时,就有过对不明飞行物的描述。UFO――成为人类延续时间最长的谜题之一,它们的出现也许并非偶然,如果说它们是媒介时代的科幻作品,那么,古代的遗迹与文献中又为何频频出现它们的身影。当我们重读人类的文明史,静静地仰望着星空的时候,我们不禁自问我们是宇宙中惟一的生命。还是接受过天外来客的礼物。
  • 影后好甜的

    影后好甜的

    前世她是娱乐圈影后,演技杠杠的,却抵不过奸人陷害。这一世,她重生到一小妮子身上。这父母极品,忍了,这朋友极品,忍了……咳咳,可这附带影帝老公是咋回事儿???爆#影帝老公妻成瘾#极光粉全怒了,哪位敢动我们老公。爆#影帝老公现场公主抱#,极光粉默默拿起了十米长的大刀…………爆#影帝老公现场实力妻#老粉瞅了眼新粉,习惯就好。(宠文,微虐)
  • 繁花灼灼

    繁花灼灼

    被仙子仙童小妖小怪欺负,仙力不佳且无族人庇佑的典型空氏小仙子七飖,自小就被逼无奈逃到人间勾栏瓦舍度日。将将六百多岁时,却被两个神棍当作妖孽收拾了,所幸路过的青染仙尊出手相助,带回了蓬莱仙境,留下来一条小命,在蓬莱做了婢仙,并与蓬莱的主君云散佛尊发生了缠绵悱恻的爱恨情仇。
  • 樱花落缤纷

    樱花落缤纷

    一夜之间被灭族,如此血海深仇,女主该如何复仇?
  • 双世债

    双世债

    【正常完本】【新书《寝室四人组追星记》可入股哦~】曾经的太子殿下一夜被人陷害,失去了记忆,机关算尽才得以重回巅峰之位;昔日的青梅竹马,在得知爱人爱的并不是自已以后,因爱生恨,不惜承受七世无法转世之痛,只为让爱人重新再爱自己一次。谁料这恢复了记忆的太子殿下竟是百年后自己的转世,穿越回来。全文穿插现代线,现代的夏渊与温喃是倒斗世家的后代,机缘巧合下的两人在鸳鸯的暗中帮助下闯入了上辈子自己的皇陵之中。ps:我可能选错了作品类型
  • 乔姐,我来护

    乔姐,我来护

    熊宇熬夜上王者,成功猝死,机缘巧合下,他来到了梦寐以求的王者大陆!他成为了孙策他的故事,诞生于纷争之地——三国江东,结识了美丽温柔的大乔姐姐,调皮精灵的小乔妹妹,霸气侧漏的孙尚香……一场异界大冒险正换换开启(本书励志幽默向,王者游戏剧情略有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