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3300000017

第17章 论坛:气候变化中的中国经济(3)

我们“做的”和“说的”是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国家说什么、做什么,尤其是是我们国家的领导人,更是这样。这当然有利于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有利于树立守信用的形象。根据我过去一二十年参加多边论坛的感受看,这是一个非常突出和典型的东西方文化包括政治文化的差别。西方国家一再标榜他们很负责任,有很高的信任度,其实实际情况是:西方政客说的话都是对选民说的,今天本届政府说了,本届政府尽量把事情办完,但是很多办不到。尤其是很多需要办的事、需要实现的承诺,是以后的政府的事,现任领导人根本不考虑他现在提出的承诺以后的领导人和政府是否能够兑现。2009年年底哥本哈根会议对2050年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争论非常激烈。对西方国家的政府而言,到2050年是不是能够实现现在提出的承诺目标,已经不是他考虑的内容。西方国家政党轮流执政,到2050年还是不是他的政党执政、甚至他现在的政党到时候是否还存在,都不一定呢。至少是他本人不会再执政!而现在喊的口号越响亮越好,标准越高,占领的道德制高点也越高、也就越好,至于这些承诺到时候能否执行,不是他考虑的范围了。我们的领导人,是说什么就做什么,这也是执政党的理念,今天说2050年要做的事情,到2050年一定要执行。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领导人和西方领导人,或者我们的政治和西方的政治,不是在同一个语境下,这样的对话就很困难,也就很容易产生冲突,实际上不产生冲突甚至是不可能的。我觉得应该建议高层认真考虑这个问题。不在同一个语境下讨论问题,怎么困难产生共识呢?怎么能够有同样的认识和同样的行动呢?我们国家现在制定了很多规划,实际上我们也没有多少规划到时候是完全按照既定规划来做的。现在确定2050年温室气体减半,到时候是否能够实现减半,那要看到那时候是否有足够的科学技术支持、要看那时候发达国家是否能够率先大幅度减排。如果发达国家在2030年、2040年的时候,温室气体排放水平根本没有办法减下来,我们为什么需要担心自己在二三十年前确定的任务无法完成呢?发达国家也不可能指责和抱怨,因为他们又自己都无法完成,哪里会有什么理由指责我们?现在在制定这种目标的时候,发达国家并没有把如何实现或真正去实现这种目标当做一个选项,所以提出的目标可能非常离谱;而我们很认真,现在只能够接受我们认为今后可以实现的目标,否则就要反对。这样,实际上把我们自己放在一个很被动的地位。如果我们也按照发达国家的语境来谈,你说2050年减多少,你就定吧、减吧。到2040、2050年能不能做到,首先要审查发达国家2030年做到什么程度,2040年、2050年做到什么程度。如果他们做不到,那凭什么要求我们做到?这是到那个时候需要讲的话,我们现在把以后要讲的话,拿到今天来说了,这是很大的一个时空错位,建议学术界给中央提出新的思路和建议。

曾绍金:我说的可能和大家说的不一样,因为我长期从事矿业,也是学地质专业,用地质学的眼光看很多问题跟社会学家不一样,社会学家更在意今天,地质学的历史眼光,地球的历史不是一千年,也不是一万年,而是几亿几十亿年。我认为地球气候的变化跟地球的演变关系更为密切相关。地球有40多亿年了,我们研究五千年也好,或者一百年也好,人生在地球演变历史上只算是极其短暂的瞬间而已。对于气候变化,我认为没有多大了不起的事情。中国人很聪明,气候变暖,首先是英国人提出来的,变化的概念可以说变冷、变暖、变旱、变涝,关键一个问题是现在的变化和人类活动有多大关系,这是必须要回答的。我认为,有没有关系,有关系,有多大关系?微乎其微。论证的话,说法就多了。

对于碳排放,我本人有不同的看法。现在中国是13亿人,刚解放的时候是5亿人,当时农民烧柴火,排放量比现在用电的排放量不知道多多少倍。我们计算5亿农民在50年代、60年代、70年代每天烧柴火做饭或者冬天烤火的排放量和现在的排放量相比不知道要多多少倍,但这些没有人算过,因为我们都算煤,解放初期产多少煤,当时人均10多度电,现在每人年均2500多度,肯定是耗电多了,但其他方面减少了,这没有算过。我说这是什么意思呢?中国人还是要理性的对待,我同意刚才前面几位讲的,中国是处在特殊的发展时期,特殊的发展时期我们回过头用历史的眼光看人类社会对地球的影响,应该说从地质学来讲,人类社会对地球的影响最大的已经发生了两次,一次是农业,农业的建立就是破坏大量的森林和湿地,建立了农田,这叫黄色革命,现在所有的农田,之前都是森林和湿地,才有了水田,用当时的眼光来讲是极大的破坏。第二是工业,工业革命用了大量的矿,应该承认采矿对环境有极大的影响。我个人认为第三类影响是人口和城市化。因为人口急剧增加,不管三千年也好,五千年也好,一万年也好,人类由当初全世界只有几百万人逐渐到1亿人,在同样一个地球上,现在60多亿了,往后的发展是否超过100亿不好预测,假如到100亿,唯一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城市化。如果在几十年前的农村炊烟缭绕是美景,而现在的城市如果也是“炊烟缭绕”就是极大的环境污染。中国之所以问题这么多、这么大,因为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有13亿人口,我们比美国多10亿。城市化的问题对气候的影响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远远大于过去,这个影响对于全球的影响有多大?这个问题要另外来看。在地质学家眼里,如果没有长江黄河在几百万到几千万的泛滥,哪里有长江黄河的平原。如果没有长时间的沙尘暴的黄土堆积就没有现在的黄土高原,哪有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地球本身是活动的。刚才刘教授说四川的变化,我也很清楚,现在在南极发现几亿年前是森林林地,地球肯定有变化的,如果人类活动想阻止它不变是不可能的。还有人忽悠过把青藏打开,把西北变为“江南”,那是最大的悖论。大家看看地球仪,北纬30度只有中国是美好的江南,而在非洲、北美都是沙漠,如果按有些人说的把青藏高原打开的话,尽管这是不可能的,即使可能,就不知道导致大气环流的变化,将会有多少更大的灾难。我认为还是少一些“人定胜天”的悖论,人“胜“不了天,也难“败”天,人类的出现在不断改变局部环境,是否会改变整个地球,我个人认为还为时过早。

回到气候变化中的中国经济话题,前不久炒气候变暖的话题,现在也不说了,温总理不说变暖,说变化,因为地球气候变化是绝对的。不可能今年多少度,明年还是多少度,是变暖了还是变冷了,不说,是变旱了还是变涝了,也不说。关键问题是中国处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特殊阶段,这个阶段里面必然产生大量对能源的消耗。什么叫工业化?解放初期城市人口12.5%,大约是六千万人在城市里生活。去年国家统计局公布2009年我国是46.6%,还不算民工在城市里面,现在城市活动的人数远远超过6亿人,达到将近7亿人,城市固定人口加上打工的或者农村出来的,这7亿是什么概念呢?肯定对局部的环境影响是很大的。我们要搞城市化,未来20年从46%到70%的城市人口,还有多少人?每年一个百分点,每年新增一千五百万。新增一千五百万城市人口要吃饭、住房、交通、路,就需要大量的矿产资源,需要大量的开发,能源的消耗更加集中,但是这是一个转换的过程。我们研究这个事,不光为政府服务,还要为老百姓服务,我们不敢发展的话,是否回到过去的生活状况呢?这是不可能的。

在人类世界近50年或者近100年,在社会科学界里面出现过几次悖论,这些悖论实践证明,从历史到现在,人类社会都没有出现,但是每次出现悖论给人一个好处,50年前全世界公认的地球石油只能用40年,过了50年现在石油开采量是50年前的好几倍,保有储油量也是过去好几倍,但相信石油总有用完一天,这种歪理学说带来一个好处就是给大家建立一个节约的概念。我们以前把节约建立在穷的基础上,如果气候变化说要低排放,气候变化也要排放呀。我们建立的节约理念不是贫困、不是短缺,节约药建立在新的理念上,节约是为了建立良好的生活环境,不是因为生活方式破坏,把地球造坏了。但是无论怎样保护,地球也只有100亿年生命。天文学研究表明,再过三十多亿年,太阳成为红巨星时,太阳体积膨胀到体积比地球轨道大多了,人改变不了这个规律。即使这样也不能反正要结束就不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我们要有一个理性的观点看待这些变化,当前关键的问题是理性的态度对待中国现在处于特殊发展阶段对资源环境的需求,既要建立好的生活环境,也要适应现在的发展,才是现在应该研究的课题。

任以峰:首先非常感谢主办方给我一次学习的机会,刚才听了几位要么是气候方面的专家,要么是经济学家,讲的很多内容非常受启发。今天的题目,“气候变化中的中国经济”是比较宽泛的,就是探讨“发展是硬道理和硬发展就是没道理”之间的平衡关系。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讲,发展肯定是硬道理。鉴于此,从长远发展来讲,硬发展就是没有道理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是我们长期追循的战略目标。下面,我从WTO的角度介绍一点与环境有关的情况,属于一孔之见。

WTO为什么跟气候和环境问题有关系呢?多边贸易体制是1948年成立的。成立之时即有了环境的问题,尽管当时认识很肤浅。GATT第20条专门提及“如果是保护人类、动物、植物的生命健康所必须的,就可采取例外措施”。2008年,多边贸易体制成立60年的时候,世贸组织秘书处发了一个报告《多边贸易体制60年我们学到了什么》,其中总结了很多内容,包括贸易自由化带来的好处。但在《报告》最后一段,谈到世贸组织未来挑战的时候指出,对多边贸易组织来说未来最大的挑战就是贸易与环境问题。

WTO正在进行多哈回合一揽子谈判。环境议题是其中的议题之一,但并不是一个最重要的议题,最重要的是农业和工业品的谈判。环境议题的目标是削减或取消环境产品和服务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关于环境产品谈判,各成员提出了三种谈判方式:一种叫“清单方式”,就是制定一个环境产品清单,然后谈判如何将清单中产品的关税逐步降至零,多数发达国家以及韩国、新加坡这些新兴工业化国家支持这一方式;一种叫“项目方式”,就是只有在环保项目下进口的产品才可享受优惠关税待遇,多数发展中国家支持这一方式;还有一种叫“出要价方式”,就是通过出价和要价来确定不同的成员分别对哪些环境产品进行更大幅度的关税削减,这一方式是由巴西提出的。

中国关于环境产品谈判的立场是:

第一,环境产品的唯一或主要目的必须是用于解决环境问题。环境产品谈判的根本目标是保护环境,实现环境利益。我们承认环境产品的关税减免会促进相关产品的贸易,并有助于实现发展目标,从而促进环境、贸易和发展的三赢。

第二,支持为真正的环境产品制定清单,但反对“搭便车”。如果是真正的环境产品,我们愿意通过制定清单的方式对其进行自由化。但目前各个组织(包括APEC、世界银行、OECD)和WTO成员提出的所有清单中都存在大量“搭便车”的产品,使广大发展中成员无法放心开放市场。也就是说,这些产品具有多功能性,既可用于环保目的,也可用于其它目的。(根据Veena Jha的研究,只有5到6种产品属于真正的环境产品。)为此,必须为“环境产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定标准,避免出现“搭便车”的产品。

第三,环境产品谈判的结果应有利于增强发展中成员自己生产环境产品的能力。要提高发展中成员参与环境保护的能力,促进自身环保产业的发展。发展中成员需要通过适度保护自身环保产业,促进国内环保产业的发展。同时,发达成员还要切实向发展中成员转让相关技术。这样着眼于长远,才能真正解决环境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

第四,谈判结果要体现对发展中成员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具体而言,发展中成员适用的环境产品清单要更短,减让条件要更宽松。

谈判未来的走向我们还很难预计。也许“清单加项目方式”可以成为一种折衷的解决方式。也就是说,对于纯粹的环境产品,以清单方式来谈判如何实现降税,但对于多功能性产品,通过项目方式来解决。当然,也不排除在谈判的最后阶段通过适当的出要价来进行一定的补充。

同类推荐
  • 金一南讲:世界大格局,中国有态度(再版)

    金一南讲:世界大格局,中国有态度(再版)

    金一南通过全球热点军事事件,从全球战略思维的高度出发,分析世界军事大格局,点评世界各大国、地区势力的博弈与冲突,并推测未来世界格局的走向,借此重点提出面对世界大格局的态势下中国地位与态度的思考。
  •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保证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最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要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带动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高。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本书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迫切需要、党的政治建设的深刻内涵、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路径和基本抓手等方面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进行了阐述。
  • 党务工作1000问

    党务工作1000问

    本书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实际出发,通过问答的方式,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应知应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工作制度规范和方法、工作实务和事例等串连起来,按照国有企业党群工作部门的职能和业务范围进行编写。问答简明生动,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指导性、知识性、针对性、实用性。可作为国有企业党务工作者工作、学习、培训、考试必备的参考工具书。
  • 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2016年5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 寻找世界新秩序:丹麦的中国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寻找世界新秩序:丹麦的中国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和丹麦这个以小美人鱼和安徒生闻名的国家,正处于两国关系最好的时期。如今,两国之间不断增长的贸易、持续上升的民间交流,这些对丹麦社会有什么影响?
热门推荐
  • 倾国厨娘

    倾国厨娘

    用心做着美食,搞定了酷的似冰的帅男,以为可以逍遥过日子,却发现暂时不能爱,等到决定要爱了,却发现自己一直就被阴谋包围着...于是,叶子怒了...菜刀高举泛起银光点点,带着阳光美男+好兄弟来个潇洒逃亡!这一下大条了,缘分啊,硬是要那么奇妙么?
  • 战王的小悍妃

    战王的小悍妃

    (已完结!新文可戳其他作品。)宠她入骨,捧她上天。邻邦皇子愿用两座城池换她。战王殿下为她誓言要打下十座城池。而她,只是相爷府的“丑千金”——沐蝶灵。他娶“丑八怪”的她为妃,为她不惜怒打擂台赛,却从不碰她。有谁知,他对于拥有倾城倾国之貌和特别异能的另一个她,却如君临天下的霸主,千方百计要她作他的小妾。我靠!王妃都不想做,还做小妾?别作梦了!当他发现她们是同一个人时……情不知所起,只是,蓦然回首,那人已在眉间心上……所谓刻骨铭心!黯然销魂!除她,风雨欲泣,万物无色。为她疯了!痴了!他说:“小灵儿,没有你,我情愿不再呼吸,要这江山何用?要这天下何用?江山如画,苍天浩瀚,怎敌你,梨窝浅浅一笑,眼角半滴珠泪?”她,来自异次元时空,脑里,掌中,拥有最新科技的微型晶片,可以解读别人的脑电波,可以杀人于无形^……这古典美男竟当她是战俘?,给他一个狠狠的绣花脚!不幸踹中某赫赫战王最弱处,抢夺一匹战马逃之夭夭。
  • 产前产后专家指南(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产前产后专家指南(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本书从准妈妈怀孕以后常见的生理变化开始,科学、系统、全面地对分娩前、分娩时及分娩后准妈妈所面临的生活上的、护理上的、医疗上的问题,深入浅出地进行了阐述。尤其在病理产科方面,采用比较通俗的语言,向准妈妈、准爸爸提供了孕产期必备的保健知识。
  • 烽烟狼卷

    烽烟狼卷

    慈不掌兵,善不为将,被温暖推入黑暗,随信任跃入深渊。。。。。。
  • 邹韬奋作品集(1937)

    邹韬奋作品集(1937)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旧希望的延续

    旧希望的延续

    天空一片漆黑,大海与陆地早已全部消失。世纪末的岛屿,最后的人类在这里寻找着新的希望。早已被决定的未来以及末世的新神。被选择的五人,将决定出新的现实。
  • 春闺辞二首

    春闺辞二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海贼世界里的骑士

    海贼世界里的骑士

    我明明看的是假面骑士系列、、、为什么穿越的是海贼王的世界啊!不过,好在也有金手指---人人果实·幻想种·传说骑士形态,可以通过拟态存在于记忆中的骑士,而达到实体化!从那时开始,一个让海贼世界无数雄性兴奋、渴望和崇拜的骑士出现了!!!“假面骑士,好酷啊~~~!”
  • 总裁—妈咪偸下蛋

    总裁—妈咪偸下蛋

    情人酒吧。有三个女孩躲在酒吧老板的办公室里头秘密商议着一件事情,一件很有趣很刺激很好玩的事情。猜猜?啥事情?她们分别是,秦依瞳、夏甜甜、苏浅夏。苏浅夏是情人酒吧的老板,别看她才十八岁,外表狂野性感又清新,人却是绝顶聪明,不然怎么能开了一间酒吧呢,这间酒吧生意非常好,每天只经营四个小时,从凌晨00:00至04:00结束营业。夏甜甜长滴甜美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