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7400000001

第1章 译者序(1)

王十九

这是我有生以来正经做的第二次文学翻译。

从前翻译过两篇南亚小说打发时间,由于自己懒惰,那之后没再做过任何类似的事情。

直到某一天,因为学习,再次邂逅泰戈尔的作品。

2009年,我听说2011年会是泰戈尔150周年诞辰,而且很可能要大办。

后来我想,其实从小就读到冰心和西谛翻译的泰戈尔诗歌,受惠良多。我自己也可以纪念一下他。

但是,找个什么方式呢?

比如说,再跑印度去一次,专门去加尔各答看他的纪念馆?这主意虽然有趣,却很让我踌躇届时那里必定人多,可我平生就怯人太多的地方,也挤不过别人,上学期间曾经在坐公交车时,被勇猛的北京老太太直接从车门上掀下来,她胜利地取而代之。

或者追随泰戈尔的足迹,去把他走过的地方都看一遍?这也不大现实,此君游踪极广,寻常人没那个时间和心力去覆盖他的旅途。

最后我决定务实一点儿,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自己试着翻译一些泰戈尔的诗歌来纪念他。也许这个工作很多人会做,也许不会,但都不重要。

别人的纪念是别人的,我的纪念是我自己的。

这个方式我觉得也很适合他。要纪念一名酒客,就给他浇奠樽酒;纪念画者,就给他洒一片颜色;纪念泰戈尔这样的诗翁,自然是争取让更多人来念诵他的诗。

迄今为止出版过的泰戈尔中译诗歌版本,但凡能找到的,我都浏览了一遍。到目前为止,冰心、郑西谛和石真的本子仍然公认最好。

所以在翻译这本泰戈尔获得诺奖的作品GITANJIALI(冰心译名为《吉檀迦利》)时,我只琢磨冰心的版本,以这个版本为学习目标。

转眼之间,离当初发愿翻译,4年过去了。

泰戈尔的150诞辰也在2011年过去。现在已是2013年,正好是他获诺奖100周年。

冰心译本和新译考虑

首先,冰心译本是迄今已出版的最优美的中文版本。

这不仅仅体现在意境上,而且看得出来,她在选取词汇的过程中,非常精于炼字。这是对中国古代诗人炼字技巧的某种传承。个别明白如话的句子,被她用精当的字句对译之后,对后来人造成极大压力有些表达几乎是“最佳”的。

冰心的炼字有时候也走得稍远,被一些研究者认为忠实度不高。后者认为,她翻译中个人创作的成分往往在这类地方体现得更多,并且对原文时有增删,反倒是译者本人创作欲望体现较多。

也许可以这样来比喻上述观点:她试图以原稿为底本画一幅美丽的画,但是局部画出了界。

但是冰心的开拓和学界的批评,实际上合力给《吉檀迦利》的新译本指出了一条路:能否在尽量忠实原作的基础上,适当地炼字?

其次,从人物视角来看,冰心译本柔和温婉,偏女性化,比较甜美。

以标志性词语“甜柔”为例,光这个汉语词,她就用了五次。然而sweet和sweeten之类的词汇,除了“甜柔”,当然还存在“芳香”、“和蔼”、“抚慰”等多种选择。冰心的英文很好,不可能不知道这些含义,这也许是她主观有意识的选择和剪裁。

也就是说,她在翻译过程中,把泰戈尔《吉檀迦利》中文版打造成了一个过于甜蜜的版本,从而带上了明显的个人烙印。甚至连她给GITANJALI这个题目的中文翻译吉檀迦利在朦胧模糊的美中,也带着一股子檀木的甜香,当然也隐含了一点佛教气息。

这种甜美风格的注入,是她成功之处,也是早年吸引我之处。但是现在,作为成年人,我越来越不偏爱甜食。

我个人认为,这个诗歌,还是以男性视角和男人口吻为宜。

因为作者分明是男子,据英文原作内容来看,男性视角在总体上也比较明显。

虽然泰戈尔号称有自己的宗教或人的宗教,而不是印度教,其实他生长该国,思想的根基终不免受惠于印度教乃至其他宗教。印度教有苦行和冥想的传统,其中自然饱含内敛虚静元素。

试比较王维深得禅趣(禅所依托的佛教,也脱胎于印度教,两人在宗教思想方面因此不免存在某种联系)的三首大众化作品: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初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男人赋诗,尤其带有宗教底色的,固然不必句句磅礴,尽可以萧疏清淡、悠远闲静或者空灵虚无,但不适合过于温柔或妩媚,这是男性化视角和男人口吻限定的。

当然有人会质疑:为什么其中有写情爱的诗篇,且其中的“我”似乎对应女性角色?

这个问题涉及《吉檀迦利》的宗教因素,后面再说。

第三,在这一部诗集的行文中,宗教感始终是重要的。

冰心译本中温馨的甜柔经常胜过宗教的庄严,世俗化成分更重一些。

泰戈尔《吉檀迦利》据说本意为“献诗”,宗教情绪浓厚。有台湾译者因此翻为“祭坛佳礼”。窃以为这是精彩的对译;此外,若从这个角度看,“祭坛嘉礼”似乎更准确,毕竟“嘉礼”是中国古乐,更对应诗歌古代中国长期是诗乐合一的。

只是冰译在前,隐隐有约定俗成之意,标题仍用《吉檀迦利》,对今日的读者来说也许不至于陌生和疏离得太彻底。这是我沿用冰译标题的原因之一。

连前面提到那些以“我”对应女性角色的诗歌,在宗教情绪下观照,都可以有合理解释。

在这里,实际上是通过男女情人之间的爱恋,来指涉人与神的爱恋,讲究的是人神合一。若从印度教层面来说,叫梵我合一;从伊斯兰教角度来说,叫人主合一。凡人在这种内容的诗歌中,以女性角色自比,是常见的表达方式。

尽管中国古代的诗歌中似乎并不常见这种类型的宗教赞颂,但是在另一种情况下的类比却司空见惯香草美人。

中国古代诗歌有以夫妇喻君臣的传统,自屈原《离骚》(如:“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以来,多少失意文人曾自比为弃妇或妾妇,名篇佳作无数。

这还只是臣子面对人间的君王,或曰天之子。在宗教诗歌中,男性作者做小伏低,自比女子,把神比喻为男子,也就很好理解了。泰戈尔《吉檀迦利》中屡次以女性角色出现在诗歌中的“我”,也大抵如此。

第四,冰心译本在具体某些用词上较为典雅精确,但总体风格偏于口语化,这是明显的特点。

其中甚至也体现了新白话初生之际,浓重欧化的痕迹。这种现象受到时代和历史本身的限制,没有作者能够摆脱。

比如冰译有些诗句中会接二连三地出现很多个“的”,在阅读或诵读上,一连串“的的的”响过去,仿佛马蹄声急,阅读者要被迫不停地换气,不能说不难为人。助词用多了,会反客为主,污染语言。

另外有些词语的语义,在现在这个时代看起来显得隔膜。

当然这只是细节问题,重点在于口语化。而我以为,这个不是很贴切。

从题材上看,宗教感强的诗歌或别类文本,都需要翻译得略微古雅一些,口语感觉太强不够庄重。

从泰戈尔英文版本身使用的词汇来看,thou,thee,thine,thy之类的词汇比比皆是,这就是趋于古典的标志;甚至还出现了for aye这种非常古雅的词汇,在我所阅读过的有限的英文著作中,似乎第一位使用英语创作的宫廷作家、以《坎特伯雷故事集》为世人熟知的幽默的乔叟,喜欢在他那些著名的英雄双韵体诗歌中频繁使用这个词。那时候是14世纪末15世纪初的样子。

这两个因素,就是让我认为《吉檀迦利》可以在总体风格上译得偏典雅的重要原因。

同类推荐
  • 萧红散文大全集:又见春天

    萧红散文大全集:又见春天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作为一个文坛传奇,萧红的作品总是和她的命运连在一起被人讲述,这多少掩盖了她作品的本应具足的光芒。本书几乎收录了萧红所有的值得一再品读的经典散文作品。萧红的散文女性特质非常鲜明,有着与生俱来的苍凉感、诗意暗涌、忧郁底色,夹杂着迷人的孩子气,同时不拒绝现实的残酷,这使得她超越一般意义上的女作家,跻身现代文学大家之林。
  • 旧事新知风雨声

    旧事新知风雨声

    本书汇集散见于数十种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版物刊载的文人原创作品,包括鲁迅、梁遇春等多位大师和学人,他们共同学习文化的本质,学习哲学的本义,学习研究国故的方法,了解科学以及科学研究的含义,了解心理学的真正意义。这是一本围绕文化、哲学、科学、心理学等诸多常识和新知而展开讨论的文集,是大师和学人奉献给我们的新知盛宴。从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他们对于科学对于真理孜孜以求的认真负责的态度,也看到了他们对于各种知识不止步于权威和众论的可贵思想。
  • 北宋名家词选讲

    北宋名家词选讲

    当代词学宗师叶嘉莹女士力作。在风格多样的北宋名家词中,有人喜欢晏、欧的旷达,有人喜欢柳永的旖旎,有人喜欢秦观的柔婉,有人喜欢苏轼的豪放,有人喜欢周邦彦的功力。但是,你可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种不同的风格?你可知道如何去欣赏这种种不同的风格?叶嘉莹教授带领我们穿越时代走近作者的心灵,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去领会他们藏在内心深处不肯说出来的幽约怨悱。而当我们近距离欣赏了这么多北宋名家词作之后,对词体那种难以言说的不同于诗的特色,恐怕已经有些心领神会了吧?
  • 林徽因经典全集

    林徽因经典全集

    林微因不仅是我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还曾是新月社的诗人。她的文学著作颇丰,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本书收录了林微因一生的经典作品,分为文学和建筑两部分,文学部分收集了林徽因所作的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以及与友人的部分书信;建筑部分则收录了林微因在建筑领域昕发表过的一些精彩文章。
  • 沉默也会歌唱

    沉默也会歌唱

    这是一本你我都会感同身受的书。你只身在异乡打拼,在暗夜里痛哭;你在父母的争吵里深感自己的渺小和不幸,长大后一直在缝合心理废墟,整个青春是一场漫长的救灾;你感觉在某个阶段,人生的路好像都断在眼前,你想改变,却深觉无力;你在贫瘠中长大,受着蒙昧的教育,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青春被谁偷走,你丢失了生命中最珍贵的几年。是的,它讲述的就是我们难以面对的痛楚和自我救赎。这本书,是一个人的大城漂泊记,是一代人的青春出走书。绿妖作为一个外地青年的标本,用自己的十年的生命写就了这本带着温度的书。她在这个城市如何努力,如何挣扎,如何沉默,如何奋起,她所遇到的尴尬和难堪,无所隐瞒,力透纸背,让你惊讶和震动。
热门推荐
  • 猫咪小姐专恋皇后

    猫咪小姐专恋皇后

    一只猫咪小姐重生穿越到虚灵大陆,成了摄政王的嫡女,还有一个天资绝色的母亲大人和姨母。虚灵大陆第一宗门的峰主是她师父姐姐,门主是他师伯,还有二十三个师兄,宠上天。为何会有人针对八国,针对宗门。为何八国正处于虚灵大陆的乾坤八卦方位上,又为何会有人拥有异能。且看女主如何一步步蜕变,化身小魔女。世人不负我,我便护世人,世人若叛我,我便放弃世人。“黛黛,你真的要这么做吗?他们不值得。”“黛宝宝,我从来不在乎世人,我只在乎你,从你闯入我生命的那一刻我就只在乎你了。”纵惹万民不惹漆雕楚黛。
  • 细菌

    细菌

    赌徒冯山发誓不再赌,到二龙山当了土匪。他率兄弟伏击日本人的车队,抢了两桶细菌,关东军司令部命令二龙山镇日本部队最高长官七日内夺回细菌。于是,冯山和日本人之间的一场赌局在二龙山展开。日本人到底赢回了细菌没有?冯山伏击日本人的车队,没想到会碰见槐。槐是驻扎在二龙山镇日本守军宪兵队的队长,冯山早就知道;但他没想到的是,会在日本人途经大金沟的山路上和槐迎头相撞。冯山带着自己的弟兄在大金沟的山路上已经埋伏两天一夜了。天空是阴的,有风,是北风,硬硬的,像刀子。
  • 嫡狂之最强医妃

    嫡狂之最强医妃

    【毒术医术Max真狠毒貌美女主VS颜值武力Max假无害忠犬男主】第一毒师“剔骨刀”温含玉穿越书中世界,成了国公府痴傻丑陋的嫡小姐。人前她是温家傻女,人后她是无双毒医,一手绝世医毒之术惊绝天下。他是贵妃之子,却也是从死亡的炼狱里爬出来的苟活之人,世人唾之骂之,生已无望,死亦不能。唯温含玉一人言:阿越,你是老天赐给我的宝贝。她是耀眼的阳光,却将他这个黑暗的囚徒视若珍宝。温含玉:他是我的男人,谁若要欺他,先从我尸体上横着过!乔越:她是我往后余生的全部,她若有恙,我覆了这天下又何妨!……他们对于彼此,如鲸向海,似鸟投林,无可避免,退无可退。……看文指南:1、架空向文,经不起考究,女主自有光环,金手指偶开。2、作者写作水平有限,不喜自行打叉离开,不用特意留言告知,谢绝写作指导,人参公鸡自动反弹。3、1v1双强双c互宠,坑品保证,放心入坑。
  • 仙凤道骨

    仙凤道骨

    她本是个孤儿,从小被东正国最大贩卖消息机构白衣楼楼主收养,十六岁这年,为了完成任务,也为了调查自己的身世,她混入了这个世界最神秘的地方—永夜城,竟然意外的开启了自己的修仙之旅。
  • 暖婚之不及七爷套路深

    暖婚之不及七爷套路深

    重活一世,叶瑟秉持着赚钱赚钱赚钱的理念,努力奋斗!一拨接一拨的极品亲戚,真是让她见识到了什么叫不要脸!心一横,眼一瞪,真当我们好欺负?钞票哗哗来,成绩节节高,一切顺风顺水。只是……叶瑟没想到,被某个不要脸的给惦记上了!刚看完叶瑟节目采访的顾先生步步逼近:“媳妇儿,听说你最喜欢我?”叶瑟脸一红:“……”
  • 重生之她就是个心机女

    重生之她就是个心机女

    在墨司桐眼里,林童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心机女,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带着目的;在重生的林童眼里,墨司桐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笨蛋,原来的林童对他巴心巴肺时,他视她为心机女,等自己这个真正的心机女用尽心机对他时,他却爱上了她。这是不是叫做,恶人自有恶人磨?
  • 公子朝闻道

    公子朝闻道

    这是一个羽化飞升的世界。这里有修炼神魂的神灵和仙人,分为鬼仙、人仙、地仙、真仙、金仙、天仙。这里也有磨练肉体的武者和侠客,分为武士、武者、武师、宗师、大宗师、武王、武神、武圣、武帝。神灵、仙人、武者、侠客……构成了一副光怪陆离、玄妙梦幻,且平凡飘渺的仙侠画卷。
  • 笑林广记(中华国学经典)

    笑林广记(中华国学经典)

    《笑林广记》荟萃中华文化精髓,弘扬中华精神文明。轻松阅读国学经典读本,开启智慧,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学会做人。
  • 太极阴阳印

    太极阴阳印

    受家族之命征战三年的李白衣,一着不慎修为尽失,遭此厄难的他还能否崛起?
  • 游戏世界的开挂之旅

    游戏世界的开挂之旅

    一个横死的倒霉蛋,在游戏中装大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