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0600000014

第14章 和鸣:千日醉(1)

素手执一杯,与君醉千日。你说,酒是越喝越暖,水是越喝越寒。将此杯饮尽,在这千日的温暖中,你与我携手,缓缓地,经历这感情的万水千山。

爱的天长日久——《郑风·女曰鸡鸣》

女曰:“鸡鸣”,

士曰:“昧旦。”

“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我一直以为,选择和一个人在一起,就是与他一起建造一方小小天地,简单、安静,又自有其宽广辽阔。我们在这里安放自己的怪脾气,对人事的种种笨拙,难与人言说的小怪癖,还有平日里层层包裹的柔软的心,也安放着只属于我们两人干干净净的缄默和存在。而在这方小天地里,我们将爱情落实到穿衣、吃饭、睡觉、行走等实实在在的生活中,慢慢过着属于我们自己的天长日久。

记得《礼记·祭义》中说:“有深爱者,必生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因为爱着一个人,我们会试着让自己无怨尤,试着让自己无所求,试着去赞美这个残缺的世界。而看过《女曰鸡鸣》中这对夫妻早起时的对话,你就会明白因有深爱而人所不同的个中意味了。

曦色明窗,一日之晨。公鸡初鸣,勤勉的妻子便起床准备开始一天的劳作,并告诉丈夫“鸡已打鸣”,言下之意是你该起床,准备劳作了。妻子的催促很委婉,而在这委婉的言辞之下也蕴含着不少对丈夫的爱怜之意。

“士曰昧旦”,丈夫回得非常直白,这样直决的回答显露出他因为妻子的催促而有了不快之意。他似乎确实很想继续睡,但又怕妻子连声再次催促,只好辩解似的补充说道:“不信,你推开窗看看天上,那满天的星星还都闪着亮光呢。”

妻子是执拗的,她想到丈夫是家庭生活的支柱,便再次出声提醒丈夫身上所担负的生活职责:“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你看在树上宿巢的鸟雀都要满天飞翔去觅食了,你也该整理好你的弓箭去芦苇荡打猎了。她虽语气坚决,一催再催,但音调依然柔顺和悦。

与《女曰鸡鸣》相比,同为催丈夫晨起的《齐风·鸡鸣》从人物的语气和行动都有很大的不同。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

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

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

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女子对着懒床的丈夫催道:“你听窗外的公鸡已经喔喔叫个不停啦,朝中应该早就围满了上朝的官员啦。”

丈夫翻了个身想继续睡,嘴里咕哝着:“你仔细听听,这才不是公鸡在叫,而是那些恼人的苍蝇在嗡嗡乱闹。”

女子仍然不死心,提高嗓门说道:“你看东方的天空已经曚曚亮起来了,朝堂中已经站满了等待早朝的官员了。”

丈夫似乎打算赖到底了,闭着眼睛说道:“你仔细看清楚,根本不是太阳升起,将东方照亮,而是那明月未落,才会有这等光芒。”

最后,女子也莫可奈何了,只得气急败坏地说着:“苍蝇虫子在耳边飞来飞去,嗡嗡地惹人渴睡,我也很想与你继续共温好梦。只是上朝的官员都要散了,你我这般懒散岂不落人口实,招人憎恨?”

《鸡鸣》中女子的口气疾急决然,连声催促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急躁,但他的丈夫却一再推脱搪塞,因贪恋枕衾而纹丝不动。而《女曰鸡鸣》中女子的催声中却饱含温柔缱绻之情,而她的丈夫比较争气,听到她第二遍催促后就积极地起身,整装,外出打猎。

见丈夫很快就起身,整好装束,迎着微露的晨光出门打猎,女子内心起了愧疚,认为自己不该如此性急。于是,像是要挽回似的,女子在送丈夫出门时,半是致歉半是慰解地对丈夫发出了一连串的祈愿: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她的第一个愿望是:他打猎时,箭箭不虚发,都能射中野鸭和大雁;第二个愿望是:他们的饭桌上天天都能摆上美酒佳肴;第三个愿望是:妻主内来夫主外,我弹琴来你鼓瑟,夫妻白首永相爱。

可见,一个男人能有一位如此勤勉贤惠又不乏体贴的妻子,真是百世修来的福分。好在女子的丈夫也是如此懂得感恩的知心人,他听到妻子柔情一片地对着他唱道:“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内心不由得深深感动。他的心中也与妻子一样对自己的伴侣,对自己的家庭有着深沉的爱和责任。他们是注定一生携手同行的伴侣,所以他也没有吝惜于表白自己,对着妻子回唱道: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我心中知晓你对我的真切关怀,我解下杂佩送给你,来报答你对我的深爱。我也深深知晓你对我温柔体贴,也以这杂佩来表达我同样深的谢意。我坚信你爱我的一片真情,而我这般与你同心同情的心思都藏在这枚送你的杂佩之中,不知你可否知晓?

爱情让两个人彼此了解、彼此深入,而婚姻则是爱情圆满的终点,至少童话故事都是这样告诉我们的。而童话永远不会教给我们的是生活,那事事落到实处的生活。纵使有爱情进驻也不会改变生活原有的轨迹,不过是多了一个人面对那些日常的琐碎。然而能否在这些琐碎中依然保有温柔、尊重和爱情,就需要许多的智慧,显然,《女曰鸡鸣》中的夫妻深谙此等智慧。

爱情本不该是一座拘束的牢,我们不能以爱之名而对别人霸道行事,而是应该在爱中留出更多自由的相契,让人在其中既能够呼吸又能够爱。如果说狂风巨浪代表一份爱情的惊天动地,那么我衷心企盼,不过是一棵茁壮于日常琐碎中的情苗。

请和我在红尘中相爱一场——杨方《合欢诗》

虎啸谷风起,龙跃景云浮。

同声好相应,同气自相求。

我情与子亲,譬如影追躯。

食共并根穗,饮共连理杯。

衣用双丝绢,寝共无缝绸。

居愿接膝坐,行愿携手趋。

子静我不动,子游我无留。

齐彼同心鸟,譬此比目鱼。

情至断金石,胶漆未为牢。

但愿长无别,合形作一躯。

生为并身物,死为同棺灰。

秦氏自言至,我情不可俦。

很多年前,电视上流行两个手表的广告词,一个是飞亚达的“一旦拥有,别无所求”,另一个是铁时达的“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前一个是“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圆满,后一个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浪漫。

若不以浪子为职业,很多人都会选择前者尤其是新婚之妇。三毛初嫁荷西时,就曾许下十二个“但愿人长久”的愿望。每个人都希望与自己爱的人于携手处,只见花明月满,如鸳鸯、蝴蝶那般双宿双飞,最好能同化灰、化尘,博得个地久天长、生生世世。晋代诗人杨方所作的《合欢诗》,正是借新妇口吻,抒写了对“合欢”生活的美好憧憬。

诗之开笔就将人们带进一个夫唱妇随、同声相应的美好境界中。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初为人妇的女子步履款款地从诗中向我们走来,面容焕彩足见其新婚生活之和谐幸福。

见她这般急切地表明生活之“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就可知她对生活怀有无限热望。她口中絮絮地说着思情的缠绵热烈,似乎是独自倚栏的痴痴自语;而面带羞涩、眉目凝情,又恰似与夫君脉脉相对。

开初,女子尚有腼腆之态,很多话欲言还止,欲语还休,半蕴半露地说着:“我情与子亲,譬如影追躯”。我的情意与夫君永远相随,恰如影之随身,永难分离。

随着话越说越多,她的情感也逐渐激荡,思绪开始连翩而飞:其实我远不止于仅和夫君如影随行地相伴不离——我还要和他同饮、同食、共餐那同根而生的谷穗,共斟那连理木制成的双杯。所有的衣服,我都要用双丝织成的绢料去做;所有的被面,我都要用绸缎制得一无缝隙!只有这样,我们的心才会像并根穗一样紧紧相聚,才会像连理木一样枝干相依。

这种种难成行的誓愿,足见女子用情之深沉、执著。然而这些都还不够,她的心中装着不可穷尽的热切心愿:“居愿接膝坐,行愿携手趋。子静我不动,子游我无留”。可见这名女子是希望无论坐、行、居、游,全都与夫君在一起的。

我们现在看这名女子许下的心愿可能会觉得可笑,如果两个人真要这样像连体婴一样生活的话,那么就什么事都别想做成了。不过再往下看,她继续说着:“齐彼同心鸟,譬此比目鱼。情至断金石,胶漆未为牢”,其实这才是真正的“无理”之愿。然而这些愿望中所含蕴着的真实情意却也是无比撼人的。

同心鸟、比目鱼,都是自然界中最具深情的动物;若论物之坚牢,则没有什么能够胜过金石、胶漆的。但在女子心中,她与夫君坚贞的感情可以轻易斩断金石,又比胶漆还坚固。

最后,她满腔的情意仍未淡去,呼喊道:“但愿长无别,合形作一躯。生为并身物,死为同棺灰!”她指日为誓,不但要在生前与夫君合躯“并身”,死后也要一起化作“同棺”之灰。

在丈夫远游之后,这女子的内心生出无边无际的焦灼和永不停息的煎熬爱意,正如一位诗人曾经说的那样:“那仿佛填满人生的爱,它带来多少爱慕和深情。它使小别那么剧烈地痛苦,短晤那么深切地甜蜜。它似乎是无边无际的,永恒的,生生世世永远不会停息的。”

我想,世间不可能再有什么爱会比诗中女子这样魂牵梦萦、生死相依的爱更炽烈、更狂热的了。待读到最末句“秦氏自言至,我情不可俦”,突然明了这一切,原来,这名女子此时正处在离别的痛苦中。诗中的“秦氏”,就是曾写作三首《赠妇诗》的东汉诗人秦嘉。

秦嘉当年要去京城洛阳赴任,但是他的妻子徐淑却因为生病回娘家小住,秦嘉走得匆忙,夫妻二人没能会面,引得秦嘉内心忧郁纠结,就写下他三首《赠妇诗》的第一首。

而《合欢诗》中的女子此时引秦嘉自比,可见她整日里都怀着痴情的渴望,在内心深处细细地描摹着、憧憬着种种与夫君“合欢”的景象。这些景象正像一朵朵彩云,在她梦幻般的天空中飘摇浮泛。

只是,是梦总是要醒的。一旦她从幻想中清醒过来,无情的现实就会如凄风苦雨般重重浸裹她。你看,桌上的连理杯还残留着夫君的气息,他人却早已相隔天涯,而万般无奈的是,自己不能如影常随夫君而去。

在这夜深难眠的凄冷中,她独自一人拥着床上“无缝”的绸被,想着,夫君此刻会在哪里呢?可是,没有人给她答案,只有窗外的冷雨不时地敲击着窗户,带给她难尽的孤寂。

其实,女人一生都在奢求什么呢?大富大贵?流芳百世?都不是。她们不过是想和一个人过着再平常不过的生活,与他一起坐卧行停,看云之光、竹之摇曳、群雀之噪鸣、行人之容颜——从这一切日常的琐事里,体味出无上的美好,有微妙的享乐,也有微妙的受苦。

佛说: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于是,我眼望住你,伸手向你:请你,和我在这红尘相爱一场。

泅了千年,相思仍不绝——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自古至今,唯有林语堂对于爱情的诠释,于我心有戚戚焉:吾所谓钟情者,是灵魂深处一种爱慕不可得已之情。由爱而慕,慕而达则为美好姻缘,慕而不达,则衷心藏焉,若远若近,若存若亡,而仍不失其为真情。此所谓爱情。

很小时候,初学唐诗,没有遵循蘅塘退士编的《唐诗三百首》童蒙教材,诵读的是母亲挑选的一本图文版大开本唐诗选,书中所选诗歌并不都是最为人熟知的,却都是饶擅兴味、别具一格的清新小诗,能轻易引发孩童对诗歌的兴趣却又不会觉得枯燥艰涩。

那不过是三四岁时看的书,却有两首诗从诗文到插画都让我难忘至今,一首是王建的《新嫁娘》,一首就是王维的《相思》。而母亲常盛赞《相思》由幼女之口读来尤为动听。

正是:相思树结相思豆,也不由得慨叹:世间竟能有此种浪漫之木。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在他的《吴都赋》中曾记载:“楠榴之木,相思之树。”这相思之树,木质坚硬,盘根错节,将它剖开,就可见到内部的纹理十分巧妙秀美,可以用来做器具,它的果实像珊瑚一样,通体浑圆,色泽红艳,放置数年,仍不改其色。正是古人诗云:玲珑骰子安红豆,刻骨相思知不知。千年以降,红豆与相思总也分不开了。

而关于相思树则有一个十分凄美的传说。

相传,相思树是战国时代宋康王的舍人韩凭和他的妻子何氏所化生的。据干宝的《搜神记》卷十一所记载,宋康王的舍人韩凭有一个十分美丽的妻子何氏,夫妻二人情深意切,生活也算幸福。谁想有一天,宋康王无意间看到貌美的何氏,就动了心,想将她占为己有。但何氏忠于丈夫,坚定地拒绝了宋康王。于是,心有不甘的宋康王将何氏绑架至皇宫,并把韩凭囚禁了起来。

韩凭在狱中日夜思念妻子,而何氏在皇宫中,虽有锦衣玉食却郁郁寡欢。最后,韩凭熬不过羞愤与思念的煎熬在狱中自杀了。而何氏听说韩凭已死,悲痛欲绝,也从高台之上跳下,追随韩凭而去。

何氏死前,曾留下遗书一封,希望宋康王能够成全他们夫妻最后的心愿,将他们的尸骨合葬于一处。宋康王对何氏的死既愤怒又伤心,他没有听从何氏的请求,反而让下人将他们两人的坟墓分开,相对而望。

同类推荐
  • 天涯故事

    天涯故事

    余秋雨可谓暴得大名又饱尝诽议。但当你随他走近千年庭院,触摸华夏古国的千年文脉;当你随他走进茫茫大漠,手指王道士泪洒敦煌;当你随他走进苏东坡的内心深处,感叹旷世大才栽在小人手下;当你随他走进一个王朝的背影,沉思三百年的是非功过……你会恍然一悟:余秋雨的成名自有道理!
  • 智读毛泽东诗词

    智读毛泽东诗词

    红色经典:智读毛泽东诗词》一书,近日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60多首脍炙人口的毛泽东诗词加以哲学层面的智慧解读。在感悟诗词崇高而超凡的理念世界的同时,体会诗词的精神内涵,将伟人恢弘的革命气势、浪漫的革命情怀和生动的革命气质用全新感受表达出来,继而展现了深刻而独到的分析和辩证而睿智的思考。
  • 火凤凰史沫特莱

    火凤凰史沫特莱

    生命之火在中华大地燃烧。在延安,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近虎离接触在太行山八路军总部、在皖南新四军军部、在抗日前线向世界发出中国的正义呼声……史沫特莱搂住朱德,在他脸颊上亲了两下……1937年1月下旬,红都延安。自从1936年中共中央进驻之后,延安这座历史古城便改变了往日那种沉寂无闻的景象。这一天,四十多岁、高挑身材的史沫特莱出现在延安街头。在美国医生马海德和女作家丁玲的陪同下,她这里瞧瞧,那里看看,显得十分兴奋。
  • 一个人流浪

    一个人流浪

    20世纪90年代,那是诗歌盛行的年代,诗歌的重要性似乎和金钱差不多比肩齐高。年轻人爱诗,越朦胧越好。年轻人甚至把诗歌看成是感情丰富细腻的替身。一首好诗成就多少美好姻缘,这样的故事随处可见。
  • 魏晋风骨化沉香

    魏晋风骨化沉香

    文坛浊酒,一半被李白喝进诗里,另一半让魏晋文人就着寒食散干了,些许化作率性癫狂,余下的遁入愁肠。
热门推荐
  • 蛾眉拳谱

    蛾眉拳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总裁之代婚新娘

    总裁之代婚新娘

    推荐一穿越文【纨绔皇后】一场阴谋,她从代婚新娘变成了豪门寡妇,却要背负着如千斤重担,邢家少奶奶的名分,遭受一切责备,唾弃。一场报复,他的出现将她带入地狱,他视她为仇人,对她百般刁难、几番折磨,将她在众人当作蝼蚁般践踏。“我的目的就是要看你如何身败名裂,我亲爱的妻子!”什么?那如恶魔般的他,居然是带着仇恨回来……她那在新婚夜死去的“丈夫”?当知道真相的时候,她早已经遍体鳞伤,狼狈不堪,失了心,失了爱,失了家,失了孩子……失去了所有的一切!转身后,虽然心会很痛,却只能说,分开以后,就会远走……“最佳女歌手,请说说你的获奖感言,好吗?”“谢谢那些曾经让我失去一切的人,让我学会了在失去中找到自我,找到幸福!”某天,偌大屏幕闪烁着一道美丽的身影,她就如浴火重生的凤凰比以前更加耀眼夺目、美丽动人,成为万众瞩目的音乐天后。她是叶可心,一个真实的,美丽的叶可心!这是一个女主历经了欲孽情仇的折磨,饱受豪门恩怨的洗礼后,如破茧而出的蝴蝶以前更加耀眼夺目、摄人心魄,最终追求梦想和得到幸福的故事。【所谓纠缠,只是伤害】一段豪门世家的恩怨情仇,缠绵着无穷无尽的爱恨纠葛。他们的相遇,激迸出不可思议的狂火。她那双清澈如水的眼眸却莫名地拉扯他的心弦,教他嗜血地想在她身上留下属于他的、永不磨灭的印记,岂料她竟比他还狠绝,早一步在他心版上刻划了深痕……原来,这一番猎取一番挣逃,一场沦陷一场厌弃从未结束……纵使她逃躲闪避,终却避无可避,既然如此,那就只有面对!【请与朵朵一起享受这与众不同,缠绵感人的故事中的震撼与感动】
  • 眼泪想旅行

    眼泪想旅行

    很早以前就想写下这部作品,想以此给自己曾经鲜活的生命留下些存在过的轨迹,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述说,让这世界的一些同类人明白一些不要去伤害的道理,然而时至今日才终于狠下心来写作,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完成,只因回忆于我,总是痛到写不下去,这次提笔,也每每是边写边停,不断的抑制自己几年来没有再流过的泪,如果终于有一天,作品得以完成,希望每一个阅读的人,都能仔细品味,只因这一个个的字,都是一颗颗真实的血泪,是用全部的生命来诠释的最真实的人生。
  • 异界全能领主

    异界全能领主

    我看见,诸族之王半跪于我的王座旁。诸神在我面前化为尘埃。苍穹回响着加冕号角。万军臣服于我的统率。世界为我亲手编织皇冠加冕,我左手持权杖,右手持长剑,傲立于圣殿之上。我,即是世界之主!
  • 我真不想当首富啊

    我真不想当首富啊

    阿牛天生脑子迟钝,读了8年小学没毕业,只能干起搬砖的活,一次意外,让他回到10年前,只有小学文化的阿牛不会抄书,不会抄歌,也不会抄影视剧,没买过股票,也没买过彩票,更不知道什么地方有宝藏生意不会做,嘴皮子也不行,只会手拿一把平底刀喊“来灰”既然老天爷给面子让他回到10年前,他不能给重生者丢脸,这辈子他不想再当咸鱼,看一个“家穷人丑,一米六九;小学文化,迟钝大佬,农村户口;老父一年四季,药不离口;破屋三间,薄田一亩;冷锅热灶,老婆没有的最差重生者怎么当上世界首富的……
  • 地下2:应许之地

    地下2:应许之地

    《地下2》是继《地下》之后,村上春树的第二部纪实作品,绝大部分篇幅是原邪教成员口述的邪教黑幕,与《地下》同样详细逼真,触目惊心。寻求疗愈的他们为何制造了“地铁沙林”这一毫无救赎可言的无差别杀人事件?他们为何难以在现世中正常生活?他们追求的梦想国到底在哪里?直面奥姆信徒进行的彻底访谈,和河合隼雄先生之间的不设防对话实录,揭示现代社会包裹下的内心阴暗的一面。本书是《地下》的续集,同样根据录音整理的采访实录。继采访东京沙林毒气事件被害者之后,作者又于1997年对多名奥姆真理教原信徒进行采访,了解邪教组织的内部情况和信徒的精神世界,提出疗救的主张。
  • 做人要有“心机”

    做人要有“心机”

    成功的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他不可能比你多,你也不会比他少,你唯一能胜过别人的地方就是你的“心机”。如果你缺少“心机”,就只能默默无闻、暗淡无光地走完一生。如果你不甘落寞,期待富有、高质量的生活,就一定要有“心机”。“心机”是做人的智慧和谋略,是助你通往成功的桥梁。化敌为友祸从口出忌功高盖主切忌自我炫耀你好我好大家好要善于“伪装”自己吃小亏是为了占大便宜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该退则退,该让则让巧用“含糊其辞”礼多人不怪伸手不打笑脸人冤家宜解不宜结不必和小人划清界线学会爱你的敌人该说谎时就说谎 做事要方,做人要圆防备突然升温的友情异性朋友更有安全感我为人人,人人才能为我。
  • 一千零一夜(中)

    一千零一夜(中)

    《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不是某个作家独创的,也不是在一时一地形成的,而是中近东地区的广大市井艺人、文人学士经过几百年搜集、提炼、加工形成的,是阿拉伯和波斯湾地区各族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
  • 医学实在易

    医学实在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墓密码II

    天墓密码II

    考古学博士夏昊天遵循两位教授的遗言寻找多次毁灭过人类文明的天墓之谜,发现了天龙星座在地球上的对应点吴哥古城是藏匿秘密之地,在两位好友的协助下摆脱黑衣社的追杀,在春分到来之时赶到巴扬寺,利用慕教授遗留的密码打开了石窟之门,揭开了人类文明史上的惊天之谜,原来地球上所有的高智慧历史遗迹并不是外星人所为,而是地球上的未来人进行科学实验建造的基地。于此同时,又一个巨大阴谋开始实施,然而就在这微妙之时,国际刑警慕佳懿却在金字塔内神秘失踪,夏昊天与杰夫前往寻找,夏昊天能否依靠过人的胆识和智慧战胜对手?金字塔内又究竟藏匿着什么惊人秘密?结局却超出所有人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