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7300000054

第54章 爱情,微笑着的苍凉(2)

上面这种情侣可以说是走一程花草缤纷的大路。另一种情侣却是探求奇怪瑰丽的胜境,不辞跋涉崎岖长途,缘着悬岩峭壁屏息而行,总是不懈本志,从无限苦辛里得到更纯净的快乐。他们常拿难题来试彼此的挚情,他们有时现出冷酷的颜色。他们觉得心心既相印了,又何必弄出许多虚文呢?他们心里的热情把他们的思想毫发毕露地照出,他们的感情强烈得清晰又有理智。天下抱定了成仁取义的决心的人干事时总是分寸不乱,行若无事的,这般情人也是神情清爽,绝不慌张的,他们始终是朝一个方向走去,永久抱着同一的深情,他们的目标既是如皎月之高悬,像大山一样稳固,他们的步伐怎么会乱呢?他们已从默然相对无言里深深了解彼此的心曲,他们哪里用得着绝不能明白传达我们意思的言语呢?他们已经各自在心里矢誓,当然不作无谓的殷勤话儿了。他们把整个人生搁在爱情里,爱存则存,爱亡则亡,他们怎么会拿爱情做人生的装饰品呢?他们自己变为爱情的化身,绝不能再分身跳出圈外来玩味爱情。聪明乖巧的人们也许会嘲笑他们态度太严重了,几十个夏冬急水般的流年何必如是死板板地过去呢?但是他们觉得爱情比人生还重要,可以情死,绝不可为着贪生而断情。他们注全力于精神,所以忽于形迹,所以好似无情,其实深情,真是所谓“多情却似总无情”。我们把这类恋爱叫做多情的无情,也就是洋鬼子所谓Passionate(热情的)了。

但是多情的无情有时渐渐化做无情的无情了。这种人起先因为全借心中白热的情绪,忽略外表,有时却因为外面惯于冷淡,心里也不知不觉地淡然了。人本来是弱者,专靠自己心中的魄力,不知道自己魄力的脆弱,就常因太自信了而反坍台。好比那深信具有坐怀不乱这副本领的人,随便冒险,深入女性的阵里,结果常是冷不防地陷落了。拿宗教来做比喻吧。宗教总是有许多仪式,但是有一般人觉得我们既然虔信不已,又何必这许多无谓的繁文缛节呢,于是就将这道传统的玩意儿一笔勾销,但是精神老是依着自己,外面无所附着,有时就有支持不起之势,信心因此慢慢衰颓了。天下许多无谓的东西所以值得保存,就因为它是无谓的,可以做个表现各种情绪的工具。老是扯成满月形的弦不久会断了,必定有弛张的时候。睁着眼睛望太阳反见不到太阳,眼睛倒弄晕眩了,必定斜着看才行。老子所谓“无”之为用,也就是在这类地方。

拿无情的多情来细味一下吧。乔治·桑在她的小说里曾经隐约地替自己辩护道:“我从来绝没有同时爱着两个人。我绝没有,甚至于在思想里。属于两个人,无论在什么时候。这自然是指当我的情热继续着。当我不再爱一个男人的时候,我并没有骗他。我同他完全绝交了。不错,我也曾设誓,我在狂热时候,永远爱他;我设誓时也是极诚意的。每次我恋爱,总是这么热烈地,完全地,我相信那是我生平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真恋爱。”乔治·桑的爱人多极了,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但是我们不能说她不诚恳。乔治·桑是个伟大的爱人,几千年来像她这样的人不过几个,自然不能当做常例看,但是通常牵情的人们的确有他可爱的地方。他们是最含有诗意的人们,至少他们天天总弄得欢欣地过日子。假使他们没有制造出事实的悲剧,大家都了然这种飞鸿踏雪泥式的恋爱,将人生渲染上一层生气勃勃,清醒活泼的恋爱情调,情人们永久是像朋友那样可分可合,不拿契约来束缚水银般转动自如的爱情,不处在委曲求全的地位,那么整个世界会青春得多了。唯美派说从一而终的人们是出于感觉迟钝,这句话像唯美派其他的话一样,也有相当的道理。许多情侣多半是始于恋爱,而终于莫名其妙的妥协。他们忠于彼此的婚后生活并不是出于他们恋爱的真挚持久,却是因为恋爱这个念头已经根本枯萎了。

法朗士说过:“当一个人恋爱的日子已经结束,这个人大可不必活在世上。”高尔基也说:“若使没有一个人热烈地爱你,你为什么还活在世上呢?”然而许多应该早下野,退出世界舞台的人却总是恋栈,情愿无聊赖地多过几年那总有一天结束的生活,却不肯急流勇退,平安地躺在地下,免得世上多一个麻木的人。“生的意志”使人世变成个血肉模糊的战场,它又使人世这么阴森森地见不到阳光。在悲剧里,一个人失败了,死了,他就立刻退场,但是在这幕大悲剧里许多虽生犹死的人们却老占着场面,挡住少女的笑涡。许多夫妇过一种死水般的生活,他们意志消沉得不想再走上恋爱舞场,这种的忠实有什么可赞美呢?他们简直是冷冰的,连微温情调都没有了,而所谓热情的人们一失足,就掉进这个陷阱了。爱情的火是跳动的,需要新的燃料,否则很容易被人世的冷风一下子吹熄了。中国文学里的情人多半是属于第一类的,说得肉麻点,可以叫做卿卿我我式的爱情,外国文学里的情人多半是属于第二类的,可以叫做生生死死的爱情。这当有许多例外,中国有尾生这类痴情的人,外国有屠格涅夫、拜伦等描写的玩弄爱情滋味的人。

爱语小札:

恋爱中的人们大致有“无情的多情”和“多情的无情”两种,有些人在一场感情变故中,会选择毅然离去,挥剑斩情丝,不给对方留下一丝念想,这些人看似无情,实则多情,因为他们才是真正承担痛苦的那位。

另有一些人,这头该断的时候却依依不舍,藕断丝连;那边却另结新欢,情意绵绵。这种举动除了徒增双方烦恼和痛苦之外,还要担负心理的愧疚,这种人看似多情,实则是无情之辈。

112 寻爱——蒋光慈

青年诗人刘逸生,虽然尚未完结大学生的生活。然而他的名声已经传扬海内了。他出了一部诗集名为《春之花》,大半都是歌咏爱情的,情词婉丽,脍炙人口。大家都以为他是天才的诗人,就是他自己也常以天才的诗人自许。真的,刘逸生真是天才的诗人!倘若他能继续地努力创作,又谁能断定他将来不是李白,苏东坡,袁子才,或是德国的海涅,法国的米塞,英国的夏芝呢……可是近一年多以来,读者们总未看见刘逸生有什么创作出世,似乎他完全绝了笔的样子。有些爱好文学的人们一到一块儿总要谈论到刘逸生的身上来:刘逸生真是一个有天才的诗人,可惜近一年来不知怎的一点儿东西也没有了……是的,这的确是一件可惜的事情!好的诗人绝了笔,而现在这些蹩脚货倒扭来扭去,真是有点讨厌!若是刘逸生还继续创作下去,哼,那恐怕倒有点希望……

大家都在想念刘逸生,大家都为着刘逸生可惜。但是我们的天才诗人刘逸生为什么就绝了笔?绝了笔之后还干些什么?难道说死了不成?不,刘逸生还继续在活着,不过他现在虽然也天天执笔写字,但是所写的不是令人神往的美妙的诗章,而是粗糙的、无味的工会的通告。说起来,这件事倒也有点奇怪!为什么我们的天才诗人放着好好的诗不去做,而来干这种非诗人所应干的勾当?难道说刘逸生得了神经病?发了疯?不,刘逸生现在还是一个神经健全的人,并且没有得了什么疯症。倘若把他拉到很亮的地方一看,或是仔仔细细地一看,他的面孔还是如从前一样的白净,他的微笑还是如从前一样的温柔,说出话来的声音还是如从前一样的好听,并没有令人断定他是病人的征象。但是他的脑筋中的思想却变了:从前总是思想着怎么样才能做得好诗,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大诗人……现在他却思想着怎么样才能将工会的势力扩张,怎么样才能制服资本家的阴谋……奇怪的很!在思想上,刘逸生前后宛如两人。为什么刘逸生变到这个程度?这大约是为读者所急于要知道的罢。好,我现在就说与读者听听。

那也是诗人的本质,刘逸生生来就是多情的种子。当他成为诗人而且享盛名的时候,刘逸生越发多情起来。读者君想想:倘若刘逸生不是多情的诗人,那他怎么能写出温柔艳丽令人神醉的爱情诗来?刘逸生是新式的诗人,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虽然不能找出许多怜香惜玉的句子,虽然不能找出如旧式诗人那一种愿做护花主人的情绪,但是这又有什么要紧呢?你看他的独创的句子:“爱情的花芯为何这般香嫩?”“妹妹呀!愿你那两座娇嫩的乳房做我终身甜蜜的坟墓!”“你听一听我的心弦上弹的是怎样温柔的调子?”……这种诗句真是麻醉读者的心灵,同时证明刘逸生是一个天才的爱情的诗人,照理讲,这样多情的诗人应当好好地过着爱情的生活,应有多得着女子们爱慕他的机会,换一句话来说,刘逸生不愁没有女人来爱他,美丽而多情的女子应当要爱这种多情的诗人!多情的诗人不去爱,还要爱什么人呢?倘若作者是个女子,也许我要写几封甜蜜的信给她,表示我爱她,并且还要要求她爱我,时常在我面前漫吟那温柔的诗句……更进一步,也许我要求与她结婚,与她永远过着诗的美梦。可惜作者不是一个女子!就是讲起面貌来,刘逸生也还生得可观,虽然没有宋玉、潘安那般漂亮,但也没有像李逵那样黑得怕人,像《歌场魔影》中的主人公依利克那样丑得特别。刘逸生的确生得还不错!他的面貌虽然没有像他的诗那样的美丽,但也并不讨厌人。就使面貌生得不十分好,只要诗做得动人,只要能文名闻海内,哪还怕没有女子来爱他吗?如此,在起初的时候,不但别人以为刘逸生的恋爱问题是容易解决的,就是刘逸生自己也何尝不是如此地自信呢?但是结果适得其反!我们的多情的诗人一直到现在还没有找到一个爱人,还没有接着一封美丽的女子寄给他的情书。也就因为这个缘故,刘逸生把做诗的笔扔掉了,现在专门坐在一间枯燥的工会办公室里……

刘逸生在美术大学读书的时候,一切都好,诗也做得好,名声也好,但是有一点不好:少了几块大龙洋用。刘逸生所以能在大学读了三年半书,全靠着自己东西筹措,穷家庭是没有接济的。经济状况既然困难,所以刘逸生的衣装就使刘逸生在人前不能生色。虽然我们的诗人在各杂志上发表了许多诗篇,并且出版了一部诗集,但是现在的社会是没有钱给诗人用的。于是刘逸生都好,谁个也不能说他一句坏话,唯有缺少几块大龙洋用用。刘逸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常常想道:钱算得什么一回事?爱情是超出于金钱之外的!卓文君看中了司马相如,红拂妓私奔李卫公,这是多么好的逸事呀!也许一朝有一个天仙似的女子,具着侠义的温情和特出的识见,来与我……呵呵,我是一个诗人呀!我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呀!难道说就没有女子认识我么?银钱算一回什么事情呢?爱情不应当顾及到这些……刘逸生总是这样想着,对于自己恋爱问题的前途并不抱悲观。可是光阴一天一天地过去,刘逸生在美术大学中然已读了两年多书,虽然也负了诗名,但未见有任何个女子来爱他,同时因为年纪大了,刘逸生的确起了强烈的爱情的需要,非急于解决恋爱问题不可。刘逸生天天盼望他的理想中的女子来爱他,但总没见着她的影子。刘逸生于是渐渐着急起来了!糟糕的很!现在还没有弄得一个爱人,等到年纪老了怎么办呢?况且我是一个诗人,诗人没有一个好爱人还能行吗?倘若我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爱人,倘若有一个美丽的女子来爱我,那我将写出更好的、更动人的诗来……但是为什么没有人来爱我呢?女同学倒也有十几个,密斯李,密斯叶,密斯周,大致还不错,但不知为什么都不注意我!为什么她们不来爱我?这真是怪事!难道说瞎了眼睛吗……密斯叶看起来倒有点风韵,态度一切都还好,几笔画也秀逸得可爱,照讲她可以了解我的诗人的心情,可以明白什么叫做艺术家的爱,但是她为什么与一个轻浮粗俗的男子来往?因为他有钱?因为衣服穿得漂亮些?真是怪事……刘逸生一天一天地奇怪为什么没有一个女子爱他,同时他要恋爱的欲望愈切。他想道,这恋爱的问题真是要急于解决,否则,于精神上,生理上,都觉得不方便,都觉得有缺陷也似的。

光阴如箭一般地飞跑,绝没有一点儿迟疑的停歇。虽然刘逸生总是天天等着理想中的女子来爱他,但是时间却没有一点儿等候的忍耐性,它总是催着人老,总是催着人增加自己的岁数。刘逸生不觉地在美术大学已到三年级的光景了,但终没有等候着哪一个女子来爱他。他于是一天比一天着急,一天比一天烦闷,因之,他所写出来的诗渐渐表现出来一种烦闷的情绪。这也难怪我们的诗人弄到这步田地:恋爱的问题不解决,真是于精神上,于生理上,都觉着有大大的缺陷!恋爱是青年的一个大要求,况且是我们的多情的诗人刘逸生?诗人不能得着一个美人作为伴侣,这简直是缺少所谓司文艺的女神呀!这是不应当的事情!刘逸生渐渐地想道:莫非是我还没有明白女性的心理?莫非是女子是不愿意做主动的?莫非是恋爱一定要自己去寻找?也许是这样的吧,待我试一试……刘逸生每每想到此地,脸上不自觉地要发起红来,暗暗地起了一种羞意。但是恋爱问题是一定要解决的,不解决简直不能了事!好,一定去进行寻找罢!

于是刘逸生就进行去寻爱。

同类推荐
  • 戴望舒文论集

    戴望舒文论集

    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6年同施蛰存、杜衡创办《璎珞》旬刊,在创刊号上发表处女诗作《凝泪出门》和魏尔伦的译诗。1928年与施蛰存、杜衡、冯雪蜂一起创办《文学工场》。1928年《雨巷》一诗在《小说月报》上刊出引起轰动,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出版。本书为作者的代表作。
  • 消逝的钟声

    消逝的钟声

    散文集,收有《消逝的钟声》、《白沙河情愫》、《老井》等作品,其中《消逝的钟声》入编《2010中国散文经典》一书,并获2010年度最佳散文奖。
  • 陪孩子品词

    陪孩子品词

    俞陛云幼承家学,在文学上有很高的建树,尤其精于诗词。为给家中孩童讲授诗词,俞陛云从五千年瀚若星河的诗词名篇中精选部分篇目,细细品讲诗词的韵律、句眼、意境之美。引领孩子在阅读、背诵诗词之余,品味诗词中优美协调的韵律,淡雅流丽的语言,清隽高洁的品格,至纯至真、如梦如幻的意境。
  • 朱自清散文精选

    朱自清散文精选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成就很好的散文家,原名自华,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长于扬州,自幼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及“五四”运动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1920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江浙一带辗转任教,1925年受聘于清华大学,从事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创作上转向散文。《踪迹》《背影》等脍炙人口的散文集即写于此时。1931年赴英国留学并漫游欧洲,将沿途所见所感集成《欧游杂记》流传一时。抗战爆发后任西南联大教授,在学术研究上成就斐然。1948年拒受美国救济粮,表现出一个爱国文人的高尚情操,后因病去世。
  • 时光的把戏

    时光的把戏

    看似西方才有的堕落少女成长经历——情窦初开时的初尝禁果,药物依赖,叛逆出逃——其实是谁都有过的年少轻狂,谁都有过的思乡之情,和年少时无法明白的,对父亲深深的爱。新西兰美女作家用清新淡雅的笔触回忆自己在新西兰和香港的特殊经历,同时探寻父亲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痕迹,表达对父亲深深的思念和爱。
热门推荐
  • 恰同学中年

    恰同学中年

    一群普普通通的男男女女同学,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工作,生活,家庭,感情,对他们来说都是新的问题和考验。人到中年是个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他们面临着下岗,失业,破产,离婚,孩子教育等等不同的问题,但是只要这个坎迈过去了就好似一切风轻云淡,海阔天空。……~~这一群分开了几十年的老同学重新聚在一起,上演了一出出平凡而又深刻的剧目。………生活告诉我们,人到中年不可怕,从容淡定,坚强不息,互相理解,相互包容,互相帮助,相互护持,朝前看,莫回头……才是《恰同学中年》应该打开的正确方式。
  • 行走在诸天的女修

    行走在诸天的女修

    被一片星空带着穿梭诸天万界,寻求长生道!鬼怪、僵尸、狐妖、蜀山,魔道,鬼吹灯....
  • 防风

    防风

    红尘乱,诛心战。苏醒后,她忘记了一切,背叛,谎言,原来一直在梦里未清醒的,从来只有她一人。“那你会离开吗?”她望着身边那人,小心翼翼地问道。“天下无不散宴席,分别是迟早的事。”猜到会是这样的回答,她低头闷声,“那你能不能在快离开的时候,提前告知我一声。”话语染上寂寞,她顿了顿,“让我做好心理准备。”那人轻笑,“我还未说完。”“嗯?”“但我会拼尽全部力气,留在你身边。”一扫阴霾,她笑得灿烂,“真的?!你没骗我?!”那人悠然道,“自然是真的,我从不骗小孩子。”“切,你只比我大三岁而已。”“那也是小屁孩。”.......她身为防风世家嫡系,过着锦衣玉食,旁人可望不可即的生活,看似什么都有了,又好像什么都没有,盛久必衰,俗事亦然,繁华如梦一场转眼即逝。
  • 山河策之采薇

    山河策之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如果要评选天下最悲惨公主的话,燕聆雪大抵也是榜上有名的。先是摊上个恋爱脑的母亲,又被迫拥有了眼里只有权势的父亲,兄弟是不怎么友爱的,姐妹也不尽是和谐的;天降了一个相公,看着英姿飒爽一表人才,却是个软心肠,最喜欢做烂好人,连累她也跟着受罪。不过不打紧,燕聆雪是全越国骨头最硬,也最记仇的女人,让她吃亏,可是要等着受百倍报复。“从今天起,我正式成为你的师姐,你要乖,有好东西要记得先献给师姐,明白?”“明白的师姐,我会努力学习,早日成为你的师兄,哎哎别动手嘿……”搞笑的相遇并不能影响燕聆雪白捡一个好夫君,但是命运从来不会给她好脸色。她的一生,就是征战与麻烦并存的一生。精疲力竭,将踏上归途,还有重重责任等她去担,但是燕聆雪会是靠谱的人吗?“再议,都再议哈,嘿嘿,我先歇着去了……”
  • 影武林

    影武林

    【全新的影系武林,深度作品】影之武林,魔械侵蚀,血泪交错,妖邪横行。郑巧,一名18岁的普通木机匠,生性淳朴、善良,在清河村与自己双目失明的母亲相依为命,以做一些木质的手工艺品为生。一天,暴雨倾盆,郑巧发现自己的门前,摆着一个拥有无限可能的奇怪机关箱,成为了他在这个黑暗而混乱的武林中,唯一的依靠......
  • 锁魂镜

    锁魂镜

    据说用女娲补天的灵石锻造的神境,是一面讲述美人故事,吸食魂魄滋养的古镜,它究竟会有多少秘密?故事一:半城烟沙因为父王势力受皇帝忌惮,巴邑第一美人慕容薇音被迫与爱侣分开。一如红门深似海,皇宫是否是她的牢笼?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皇朝帝王家,是否是她和他的宿命?故事二:倾尽天下多年前,她作为圣女在天山救了险些丧命的他,心灵相系之际,却生死别离。时光轻擦,他眉目依旧,却嗜血残忍地灭了她九族。她眉间的朱砂依旧,但血海深仇,是否允许他们继续描眉画朱砂?故事三:烟雨华年她与他在水乡相遇,一个是酸秀才,一个是城中首富之女,究竟有怎么样的邂逅。一场匪寇的截杀,究竟会将他们的命运带去哪里?故事四:烟花易冷他是名门落寞之后,她是七品县令庶出之女,门第的枷锁,阻碍了他们。烽烟起,他被点为将军,希望封侯拜相,迎娶他过门,一晃三年,命运究竟如何谱写结局。她,追月女神纤阿,守护锁魂镜的女神,究竟又和镜子有何关联?
  • 山里城外

    山里城外

    出生在贫穷落后山区农村的向杰,自幼聪明过人,立志长大后一定要考上大学,脱掉农衣,做一名国家干部,改变自己命运,改变家乡面貌。然而,因为父母双残,家境特别贫寒,他要面对的是重重的困难,他要走的是一条与别人完全不一样的道路。那么,他到底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他最终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吗?
  • 运河天地之运河武工队

    运河天地之运河武工队

    1942年,苏运昌奉冀东军分区之命,回到日伪严密防范的通县、香河和武清等地组建敌后武工队的工作,在通县,与日伪集团进行了严酷而激烈的交锋,最终建起了纵横三县的运河武工队。
  •  戎妆

    戎妆

    作为医仙的传人姐姐从医悬壶济世,兄长作为武神的传人历经沙场。自己从小被养在世外桃源之中,本想着就此了却一生,却意外遇见了满身是伤的齐朔。相处间渐渐被齐朔口中的战场吸引,留书与齐朔一起北上参军。后因高智清设计对齐朔怀恨在心,不惜重整容貌作为药王谷新谷主的身份成为梁王的谋士进入朝堂之争。
  • 潜伏办公室的108条心理学法则

    潜伏办公室的108条心理学法则

    商圈如海,习水性者生;职场如局,明内幕者存。这本书告诉我们战无不胜的职场哲学,讲清讲透办公室规则!此书未必能让你笑傲职场,但至少保护你远离陷阱!在职场中,不管男女,都得按照规矩办事,因为办公室是以成败论英雄的地方。成了,你就是职场中的王者;败了,你就是职场中的输家。无论是对公司还是对个人的发展,用80%的努力获得20%的成果都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抓住事情的关键部分,才能高效地工作。二八规律的精髓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它告诉职场新人:“最少的投完全可以收获较大的利益,只要你不将时间和经历花费在琐事、次要的事情上,懂得抓主要矛盾、解决关键问题,就可以轻松地将自己的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