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6500000002

第2章 前言(2)

一个合格的史学家,必须抛弃个人的喜好把一个人的善恶都书写出来,还要明辨是非,恰如其分地表示对历史人物的肯定或否定。很显然,司马迁是史学家中的佼佼者。他对笔下的历史人物,一般不做全盘肯定或否定,而是原原本本地讲清楚人物和事件。比如写秦朝的时候,司马迁反对秦朝的暴政,但是对秦朝统一六国的功劳和一些制度体系则表示了极大的肯定。

此外,司马迁也有不惧强权的精神,在《史记》中,他全面地描述了西汉社会百年的各个方面,重点集中在汉武帝时代的社会矛盾,有些文章批判了横征暴敛的经济政策,有些则描述了黑暗的官场。《史记》中还如实记录了汉武帝连年征战使百姓苦不堪言和迷信鬼神以求长生不老等荒唐事件,汉武帝看到后,非常生气,他派人把这一部分毁掉,命令司马迁重新编著,但司马迁执意不从,最终《史记》的这一部分是由后人根据《汉书》等其他书籍上的内容补上的。

天人关系是司马迁所处时代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所指的主要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司马迁的老师董仲舒是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命是由天定的,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司马迁并不认同老师的看法。在《史记》中,他强调了天命只是表面的现象,实际上人才是最重要的。皇帝一向都自认为“君权神授”,自己是“天子”,不管自己怎么做都是正确的,由于自己的位置是神给的,那么只要神还在,自己的位置就不会改变。但是司马迁通过《史记》告诉国君人民才是最重要的,要时时关注百姓的生活才能长久地居于皇帝的高位。

司马迁在《史记》中不仅对国君提出了关注人的建议,而且对于具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更好地治国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最好的管理百姓的方法是德治,而不是采用暴力压榨百姓。

此外,对于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他也有着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商人的作用不能小看,这在现代社会看来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古代,这种思想无疑非常先进;他还富有远见地看到各民族将来必然走向统一,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记录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史书,这为中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融合带来了一个契机。司马迁还是一个道德至上的史学家,他认为道德是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重要标准,所以他一改以往史书“只以成败论英雄”的标准,将一个人全方位地展示给人们,让人们自己去评断这个人的历史功绩。

(1)班固:东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著有《汉书》、《两都赋》。

成书背景:

虽然司马迁对汉武帝时期的社会生活有诸多不满,对自己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也很悲愤,但是不可否定的是,汉武帝时期强盛的国力是他能够著成《史记》的一个必要条件。

秦朝末年,天下各路兵马混战,虽然在征战中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豪杰,但是社会动乱也极大地破坏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最终汉高祖刘邦登上皇帝的宝座,建立了大汉王朝。汉朝初期也并不太平,最开始是几个异姓王反叛,妄图推翻汉朝的统治;紧接着是吕后专政,使朝廷内部矛盾重重;然后又出现了“七国之乱”。幸运的是,这些事件最终都被平定,文帝和景帝时期,皇帝以身作则过着节俭的生活,全国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最终出现了一个经济繁荣的局面。汉武帝亲政后,首先削弱了诸侯的力量,由此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央集权国家。当时的社会秩序安定,这让司马迁在创作《史记》时能够以比较平和的心态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准确的分析。

战国时期,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跟奴隶社会相比,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样就可以积累更多的社会财富。但是由于战争不断,整个社会的经济水平还是很低。汉朝建立初始,以汉高祖刘邦为首的统治阶级就开始实行“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他们希望用这样的政策尽快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使社会财富迅速增加。到了汉武帝时期,经过前人的积累,汉朝已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

另外,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社会文化发展很快。汉朝建立初期,统治者采用道家的思想来治理天下,但是发展到汉武帝时期,道家思想已经越来越不符合社会的需要,所以汉武帝采取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从此,中国历代统治思想的核心就变成了儒家学说。文化上的统一和发展对司马迁创作《史记》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种统一的文化氛围让司马迁在总结历史时不会产生混乱,他只需要用儒家的思想去寻找历史规律就可以了。

司马迁所处的时代,张骞奉命出使西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汉武帝独尊儒术,设立乐府,正是汉王朝国力最强大,经济最繁荣,文化最兴盛的时期,这一切都丰富了司马迁的见闻,使他创作《史记》的热情迸发,为他最终完成《史记》提供了必要的外在条件。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种体例的创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史记》以后,纪传体就成为编写史书的一种模式被后人发扬光大。

在看到《史记》评价时,我们一定能看到这样一句话“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什么是通史呢?其实古今中外有很多种史书,按照不同的标准,它们可以分为很多种类,通史就是其中的一种,它连贯地记载历朝历代的故事,使我们能够了解历史的全貌,《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3000多年的历史,很明显是一部通史。而只讲述一个朝代的历史的史书叫做断代史。《史记》就像一部百科全书,在这里,你不光可以找到历朝历代的君臣故事,还可以看到很多侠肝义胆的刺客,幽默搞笑的名人,甚至星象、历法、地理水利在《史记》中也都有记载。

在史记产生以前,中国也有很多的历史著作,比如《尚书》(1)、《春秋》(2)、《左传》等。这些书有的重在叙事,有的只记录国君说过的话,所以内容不够全面。《史记》是司马迁在继承前人的历史著作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一种体例——纪传体,主要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和表五部分。

本纪是记载能够左右天下大局的人物的传记,通常情况下是帝王的言行和政绩。但是也有例外,比如项羽和吕后,虽然这两个人并没有称帝,但是两人是当时真正的掌权者,所以司马迁把这两个人也放在本纪中进行记叙;而吕后的儿子汉惠帝(前211~前188年)是个傀儡皇帝,所以司马迁在本纪中没有专门记载他。世家是记载诸侯和对社会发展有重大作用的人物和大事,司马迁创造性地把孔子和陈涉放进了世家中记载,表示了司马迁对于他们的历史功绩的肯定。至于列传,则是为那些不是帝王贵族,却拥有显赫功绩的人物所做的传记,其中还包括了少数民族和邻国的一些事件。《史记》以本纪为核心,世家和列传作为补充,其中记录的人物具有鲜明的个性,生动形象,这些都超越了以往的史书。

除了以写人物为主的本纪、世家和列传之外,《史记》还有表和书两种记载事件和制度,其中表是以谱系的形式记载历史人物和大事,让人一目了然,也是对其他部分的补充;书则是记录各种典章制度,包括天文、水利、经济等各个方面。

(1)《尚书》:又称《书》、《书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

(2)《春秋》:相传由孔子对鲁国史官所编写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无韵之离骚——文采斐然的史书

史书也浪漫

《史记》不仅是历朝历代史学家推崇的著作,也是文学家赞不绝口的巨著。为什么一部旨在写史的书籍却得到了文学家的称赞呢?它对文学家有哪些积极作用呢?

司马迁生长在一个学术气氛十分浓厚的家庭,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诵读诗书,青年时代又游历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后来做了太史令之后,可以说诸子百家、奇文异书都已经看遍了。所以,在描写历史人物的时候,很多文字都是信手拈来,笔下的人物有血有肉,如活生生站在读者面前一样。

我们都知道,屈原是一位著名的浪漫主义(1)诗人,司马迁非常崇拜屈原,他希望自己拥有屈原那样的浪漫主义情怀,所以在编著《史记》期间,司马迁也努力把自己笔下的人物塑造成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人。后人评价《史记》的行文深得屈原《离骚》的神韵,能使人产生共鸣。《史记》中最出色的几篇人物传记,或多或少都带有这样的浪漫主义特征。项羽推翻秦朝时排山倒海的气势,李广传奇般的一生以及刺秦的荆轲和“为知己死”的聂政,在这些让司马迁赞叹不已的人物身上,都闪耀着浪漫主义的光辉。

为了让人读起来兴趣盎然,在《史记》中司马迁选择的人物都是具有典型特点的人。在司马迁这里,并不是血统高贵就可以进入历史,只有那些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人才可以名列其中。

为了更好地展示这些人物的各个方面,司马迁以生动具体的故事形式来表现人物的个性。在写这些人物的时候,司马迁为了表现某些英雄人物的浪漫主义性格,常常采用传奇式笔法,这就类似我们现在的设置悬念,他会在前面营造一种紧张的气氛,在文章最后再揭开谜底;有时候也会用传说中的事迹来增强人物的传奇色彩。

司马迁还很善于描绘细节,有时候只要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甚至只是一个念头,就可以让主人公的形象跃然纸上;而司马迁刻画的大场面甚至可以直接作为剧本搬上舞台。

司马迁可以说是先秦散文艺术的集大成者,他既吸收了文人们锤炼的书面语言,也把人民大众使用的生活语言引入著作中,使得《史记》的语言独具魅力。司马迁引用古代生涩难懂的语言时会把它翻译成通俗的语言,而且其中也引用了大量的民间歌谣,增加了语言的表现力。

原则上,写史不需要夹带感情,而文学创作则需要浓烈的感情,司马迁把二者完美地统一起来,这正是司马迁以及《史记》的不平凡之处。

(1)浪漫主义:一种文学创作方法,在反映客观现实时侧重从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深远的影响

《史记》不仅受到文学家的追捧,还对中国的文学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而且《史记》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那么它到底产生了哪些影响呢?它体现在我们生活的哪些方面呢?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它用纪传体的形式精心描绘了许多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是中国最早的传记文学之一,同时也是中国传记文学的典范。除了对我国的传记文学写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之外,后来出现的别传、家传甚至墓志铭都与《史记》开创的传记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除了传记文学,后世散文是受到《史记》影响最直接的文学形式。《史记》是先秦散文之集大成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后来唐宋时期兴起的“古文运动”(1)还把司马迁的散文列为汉代散文的典范。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同样也是散文大家的韩愈说《史记》“雄健”,柳宗元则称它“峻洁”。宋朝开始的“文体革新运动”(2)以及明代前后的“文学复古运动”(3)都把《史记》推崇为古文的崇高典范。

除了传记文学和散文,在小说和戏剧方面,《史记》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如果你有机会看到中国的传统小说目录,你一定会惊讶地发现中国传统小说的名字大部分都是以“传”命名的,而且它讲述故事时一般是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展开叙述,具有和人物传记一样的开头和结尾,以人物生平为脉络,严格按照时间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甚至很多小说的最后还有作者的观点和看法。传统小说所具有的这些特征都与司马迁的《史记》中的人物传记如出一辙。

《史记》记载的故事中,人物性格鲜明,具有尖锐的矛盾冲突,这和戏剧塑造人物形象和情节的要求不谋而合,因此《史记》自然而然地成了后代戏剧创作的材料宝库。据说,现存的元杂剧中,有16种直接取材于《史记》中的故事,其中《赵氏孤儿》被称为“中国的哈姆雷特”,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我们的国粹京剧中,更是有很多《史记》故事,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霸王别姬》等。

现在,《史记》故事不仅出现在舞台上,还有很多故事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比如著名导演陈凯歌执导的电影《赵氏孤儿》,以及热播的电视剧《大汉天子》,等等。以后看电视和电影的时候,不妨思考一下哪些故事是来自《史记》中的哦!

(1)古文运动: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唐代的韩愈、 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2)文体革新运动:北宋继唐代古文运动之后兴起的文学革新运动,主要反对诗文的浮靡文风,主张对诗、文进行革新,要求文学作品反映现实。

(3)文学复古运动:明代初期的文学复古运动开启了明后期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明代末期,基于民族救亡的紧迫任务,复古主义再次回归,文学家强调要更加关注社会现实,明末清初的实学思想也由此开始。

同类推荐
  • 谁是将军中的优等生

    谁是将军中的优等生

    本书精选中国历史上扣位骁勇善战的将军,通过考卷的形式,以档案、个人自述、综含测评、古今闲话、趣闻大播报等多个活泼有趣的互动板饫,全方位展现他们的一生。
  • 蓝调江南

    蓝调江南

    《蓝调江南》收入有十五篇散文作品。即《老茶馆》、《听书》、《八音刀》、《巷口小吃》、《电影船》、《母亲树》、《一头有名字的羊》等。较之金曾豪的小说,读《蓝调江南》,人们可以更为直接地在少年金曾豪的引领之下,走进江南“小镇”的每一处实景,走进江南“小镇”的生活,在他的散文天地里“零距离”地与江南“小镇”的风土人情作一番“亲密的接触”,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和丰富厚实的乡土文化,并在交汇之中产生出平静、恬淡、亲善、自足,感受到金曾豪创作灵感的渊源。
  • 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数学故事

    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数学故事

    有一种东西叫做钻石,如天上的星星,风雨的岁月和空间,凝固成人类精神的永恒,它跨越了国界、语言、年龄。“注音版影响孩子一生的名著”系列图书,每一本都是你生命中不可不读的经典。
  • 哈尔罗杰历险记:海底寻宝

    哈尔罗杰历险记:海底寻宝

    以哈尔和罗杰两兄弟为贯穿整套丛书的主人公,每本书讲述一次探险活动。普赖斯塑造了哈尔、罗杰这两位勇敢机智的少年英雄形象。他希望青少年都能成为哈尔、罗杰那样的人:学识渊博,体魄健壮,正直、勇敢,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 小文学成长物语系列:艾丽鲨半成年

    小文学成长物语系列:艾丽鲨半成年

    艾丽莎:鲨鱼少女,外表生猛,无人能敌,内心柔软得一塌糊涂。她的人生只有三件大事:读书、吃饭和赚钱,为了实现梦想,像松鼠收集松果一般努力。李向晚:问题少年,成绩不好,爱冲动打架,脸上的疤痕让人误以为他是坏小孩,其实他背负着让人心酸的身世秘密。纳兰萧萧:刁蛮大小姐,虚荣心强,自私自利,因一场变故由骄傲公主变成落魄灰姑娘。叶可可:每个女主角身边都有的绿叶般的死党,个性懦弱善良,后来为了朋友学会勇敢反击。松果:“吃货”公子哥儿,性格直率,爱笑爱闹,以为有钱就能买到一切。故事发生在一群12岁的少男少女之间,人们把这个尴尬的年龄段称为“半成年”。初中入学第一天,艾丽莎就遭遇了史上最混乱状况……
热门推荐
  • 道不明则乱

    道不明则乱

    一个关于寻龙还债的故事,天书残角,一个本应逍遥的神仙下凡还债当起了人,本应寻得欠债人的转世却寻错了人,错失了最佳的弥补时间,遗失百年的神秘道法,悲欢离合的故事,巨大布局的阴谋和本不属于和平年代的事件,都在悄悄的进行着“我乃通天太师下凡普渡众生”这是他来人间时的第一句话,也是离开人间时的最后一句话
  • Hi,慕少的360花样蜜爱

    Hi,慕少的360花样蜜爱

    遇见是一见倾心,相遇美好,但结局是意想不到,那是的我们还不知道如何去爱,明白之后才发现你已不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挑剔主义实行者

    挑剔主义实行者

    一个自诩为挑剔主义者的“高二病”患者,在加入文学社后,枯燥乏味的日常开始潜移默化的改变……
  • 非人芒斯特

    非人芒斯特

    消灭最后一个自己,获得转世重来的机会。无尽深渊、寄生文明、进化文明、笼中之脑、小丑游戏……世界很荒诞,我也很奇怪。自定义标签——日更万,人品保障。暗黑爱好者的狂欢!
  • 乱世养猪大亨

    乱世养猪大亨

    元德二十四年,武德帝年事已高,天下平定,一片歌舞升平。一场突如其来的蝗灾揭开了这个盛世王朝的遮羞布,孙叔齐指着朝中重臣问道:尔等的四书五经可能解救我大周于水火?不能?那还不和小爷我一块养猪?
  • 感恩的心

    感恩的心

    “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是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切的一切,包括一草一木都对我们有恩情!
  • 最懒萧家少夫人

    最懒萧家少夫人

    知薇和萧梓辰可谓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情没培养出来,倒是孽缘路修了很长。萧梓辰这个小霸王在她手里被摧残多年。她该死的竟然还嫁到他家!他要娶温柔贤淑的大小姐啦!可是后来她要走,身边冒出一大堆的竞争者。可怜的小霸王只能将她偷着藏着,将她那惊世的才华喊着求着收起来!
  • 为了这片土地

    为了这片土地

    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书记。近年来,辽宁省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坚持把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大工程来抓,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着力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涌现出一批党性强、作风好,积极带领群众致富、受到群众信赖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
  • 我会一直一直陪着你

    我会一直一直陪着你

    我会一直一直陪在你身边,直到山崩地裂,海枯石烂;直到,我的生命走向尽头。你是我的天,你是我的全世界,你是我决定我终生要陪伴的人,我的主人。你很坚强,你很努力,你也很帅气;你很高冷,你很可爱,你也很腼腆。我十分幸运,因为我遇见了你。你就是我的全世界。——小乌视角。我做你的全世界,你当我的天地四季,好吗?你很傻,但是傻的可爱,总让人想抱一抱;你很爱闹小脾气,但是很好哄,又懂得分寸,从来不会让我担心;你很让人心疼,但是有时却又坚强的不像话;你很倔强,但是你从来都听我的话。你虽然是我养的一只猫,但是你不会受到任何约束,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我都喜欢。所以……你可以不要离开我吗?——王清视角。本文主要为甜宠,短篇小说文,特别甜。本文谢绝转载,现在文章大修改,看过的宝宝们请移步第一章~玖玖是一位即将中考的妹妹,有时候更新会延迟,请多谅解,蟹蟹我不在时那位催更的宝宝,我又有动力啦!本文和以后几本不签约。希望看简介的宝宝们可以来打推荐票,收藏,再来个五星好评呀啊啊!作者比较开放,可以接受写作指导,但是请宝宝们如果看不惯我可以不要口吐芬芳咩?玻璃心呀,谢谢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