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2900000031

第31章 教育科举思想传继最好的蒙学书《三字经》(3)

古代的童子试在读书学习阶段,我们要经历的几次较大的考试主要是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初中升高中的考试、高中考大学的考试。可在古代社会,文人最重要的考试就是科举考,就像现在每个阶段的考试都针对一定的考生一样,古代的科举考试也不是人人都能参加的,如果想要获得考科举的资格,首先还要参加很多其他的考试,其中最先要参加的就是“童子试”。

童子试并不是古代儿童参加的考试,而是在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中获得秀才资格的入学考试。只有先获得这一资格,人们才能进行更高一级的考试。在设立科举考试的年代,凡是没有通过这一考试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都称为童生。童生想要获得秀才资格,就要逐级经过县、府、院举行的考试,通过了才可以称为秀才,而这一系列考试就统称为童子试。

童子试一般每三年举行两次,主考官一般由皇帝任命的官员担任。在参加县试时,主持考试的人为当地知县,考试前一个月知县发布考试通知,应考的童生要办理各种报名手续。报考的童生须五人联保,并找一个有身份的人做担保人,以证明考生所填报的资料真实可靠。考试结束后,官府要将考生的资料和试卷上报上级。

县试之后就是府试,府试主要由各府的知府主持,报名方式和考试程序等与县试都是一样的。这一考试结束后,就是院试了。院试是童子试中最为关键的一次考试,通常是由每个省的行政长官主持。

从这些考试规则和程序可以看出,古代的考生要想参加科举考试,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他们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可能比我们现在参加高考还要多。

状元、榜眼和探花的来历现代,在考试后要进行排名时,我们通常会以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这样的顺序来排列,如果是在一些很重大的考试中,我们还会以“状元”、“榜眼”、“探花”来称呼考试的前三名。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说说这三个词的来历。

“状元”、“榜眼”和“探花”其实是古代科举考试殿试中的前三名。殿试是古代科举考试中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如果在这次考试中考了好成绩,也就可以入朝做官了。

在古代的殿试中,考生们在参加考试之前都先将自己的报名材料经过各级官员送到京城,在考试结束后,门下省的官员会根据这些材料写成状子,呈报给皇帝恩准,这些状子中的第一名当时就叫做“状头”,后来有人觉得这个名字不雅,而“元”字同样有第一的意思,于是就将其改称“状元”了。之后,这一名称就一直沿袭下来。

“榜眼”和“探花”的名称出现得比较晚,大约是唐朝以后的事情。据说古代科举考试发布皇榜时,通常是将第一名的姓名写在榜单最上端中间的位置,而将第二名和第三名并列着写在左右,看起来就像是人面部的两只眼睛,所以称为榜眼。后来因为第三名有了专门的名称“探花”,所以就只把第二名称为“榜眼”。

“探花”原本只是人们在平时聚会活动中开玩笑的称呼。相传在唐代科举考试发布结果时,正是百花齐放的春季,榜上有名的考子会相约一起聚会游玩,他们在游玩时会选出其中最年轻的两位来做“探花郎”,骑马在长安的街道旁、花园中摘取鲜花。后来,人们就用这一名称来指代科举考试中的第三名。

古代的学士和硕士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将那些本科毕业生所取得的学位称为“学士”,而将介于学士和博士之间的研究生学位称为“硕士”。随着高校的扩招,这两个等级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已经越来越多,学士和硕士的名称也越来越被大家所熟悉。但实际上,这两个词并不是现代才出现的,它们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不过在当时,它们有着与现在不同的意思。

“学士”的名称最早出现在周代,主要指的是当时在学校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才逐渐用来泛指有学问的文人和学者。

后来,因为国家的统治者越来越重视教育,他们不仅在选拔朝廷文官时通常会以学问的高低、读书的多少为标准,而且还在朝廷中设置一个名为“学士”的官职。学士职位一般都由读书很多、知识丰富的人来担任。到了唐朝,学士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甚至可以参加讨论朝廷大事,其中的“翰林学士”是朝廷中的大官,主要负责掌管典礼、帮助皇帝起草一些文书,以及解答朝廷官员在文史知识方面的问题,相当于皇帝的亲信和秘书。之后的朝代也多设置有这一官职。

“硕士”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指的是那些德高望重、读书很多、很有才华的人,也称为“硕老”和“硕儒”。除了用来指称知识丰富的人,古代的“硕士”也是一个官职名称,但它远不如学士响亮,而且官位的等级也不如学士高。所以从总体上来看,古代的硕士主要还是用来指代一个人博学多才的。

到了今天,人们虽然仍沿用“学士”和“硕士”这两个词,但赋予了它们新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古代的博士和教授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将拥有最高学位等级的人称为“博士”,而将大学中的一些老师或是学问高深的人称为“教授”。不少人都认为“博士”和“教授”是现今人们的创造,其实,这两个词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博士”的历史非常悠久,它起初是一种学官的名称,主要由拥有渊博学识的人担任。在秦汉时代,博士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图书,广泛阅读历史和其他方面的书籍,并解答皇帝或是朝廷大臣在文史知识方面的疑惑,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图书管理员和咨询师。同时,由于汉代时期统治者确立了以儒家思想治国的方针,并且还希望皇室和朝廷官员的子弟学习儒家著作,所以皇帝又命令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的经典作品。著名汉儒董仲舒就是因为学识渊博而被皇帝任命为博士的。

当然,博士在古代不仅是一种学官名,人们也常将精通某一种职业的人称为博士,如精通医学的人被称为“医学博士”,精通音律的人被称为“太乐博士”,在制茶方面很擅长的人也常被称为“茶博士”。

教授最初的意思为传授学业,后来人们又将朝廷中专门传授学业的称为教授。在早期,教授的主要职责和博士是相同的。到了宋代以后,朝廷在中央和地方的学校中都设置了教授的职位,主要负责讲解古代经、史、子、集方面的知识,并且负责管理学校的事务等。清代以后,教授又有了正教员教授和副教员教授的区别,他们的职务也就相当于现代大学中的正教授和副教授。

尽管古代的博士和教授与现代的有很大的不同,但在学识渊博、学问高深这一点上,古今都是一样的。

古人写字为何要从右往左写现代人写字通常都是按照从上至下、从左往右的顺序来写,但是在古代,人们写字却是从右往左写的,这是为什么呢?

其中的原因主要有如下的三点:

首先,在造纸术发明之前,我国古人常将字写在用绳子穿起来的竹片和木片上,写好字后就将它们卷成册。如果想要阅读,就要将这些卷册打开,在打开的时候,一般是右手拿着卷册,左手一片一片地翻开,边翻边看。为了能按照翻开顺序将文字读完,所以,最好的书写方式就是按照从上往下、从右到左的顺序来写了。

其次,从汉字书写的特点和人的生理习惯来看,按照从上至下、从右到左的顺序来书写,比较自然和方便。因为汉字的自然笔画一般都是先上后下的,所以人们在书写时也会根据汉字这样的结构来写。同时又因为古人在打开卷册的时候按照从右往左的顺序,所以写字时也要从右往左。

再次,汉字书写中自上而下、从右到左的顺序也反映了古人的尊卑思想和伦理观念。在中国古代,人们非常强调社会地位的高低和年龄的长幼顺序。“上”代表着君主和父母,“下”代表着臣子和子女,而在同等地位或是同辈的人中,又以右为大,左为小。

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在写字时按照从上至下、从右往左的顺序来写是由当时的书写条件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决定的。到了现代社会,人们逐渐认识到按照从右往左的顺序来书写不便于安排字体结构,而且右手在书写时也经常压到已写好的字,将其弄得模糊不清,所以就采用从左往右的顺序来书写了。

唐朝诗人如何发表自己的作品现代社会中,如果我们写出了好的作品,就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进行公开发表,如果质量好的作品有很多,还可以联系出版社,以图书的形式发表。那么在唐代,诗人们写了那么多优秀的诗歌作品,他们是怎样发表自己的作品的呢?

其实在当时,诗人们发表作品的方式有很多,这里只简单地说说其中的几种:

一是写在当时一些建筑的墙壁上,如寺庙、驿站、酒店、茶楼、凉亭等地方的墙壁上,因为这些地方经常有人往来,所以久而久之,大家也就渐渐知道诗人和他的作品了。如唐代诗人杜牧的名诗《题扬州禅智寺》,最初就是发表在禅智寺的墙壁上的,而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也是题写在朋友湖阴先生屋壁上的一首诗。

二是通过将自己的诗歌作品赠送给别人的方式发表作品。这是唐代诗人最常用的一种发表作品的方式。如著名诗人李白写的《赠汪伦》最初就是赠送给汪伦的诗歌,他的《沙丘城下寄杜甫》就是送给杜甫的诗。古人如果收到了别人赠送的作品,不仅会自己阅读,而且还会将其广为传播,这样,越来越多的人也就知道了。

三是通过在公开场合吟诵作品的方式来发表。这些公开场合中最主要的是有很多文人参加的宴会或是文人集会的场所。如果很多文人聚在一起,通常就会朗诵自己的作品,互相附和,这样自己的作品也就慢慢流传开了。

除了这些方式外,古人还经常会将自己的作品给当时社会的名人阅读,让他们评论并引荐自己,有些诗人还会将自己的诗写好后装在葫芦里,放入江河中任它漂流传播,等等。

“红学”研究的是什么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以“红学”来命名的书,如《红学档案》、《官场红学》等,很多人在初看书名的时候都觉得很奇怪,怎么会有这么多书以“红学”为名呢?其中的“红学”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原来,“红学”是研究我国古代名著《红楼梦》及其作者的一门学问。《红楼梦》是清代学者曹雪芹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全书主要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主要线索,描写了封建大家族的兴衰和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这本书内容博大精深,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所以问世后就受到了很多学者的欢迎和关注,后来还形成了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问,名为“红学”。

关于“红学”这个名称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一段有趣的故事。相传在清代时期,很多人都喜欢研究“经学”,到了民国初年,松江县有个小有名气的学者,名叫朱子美,他不仅喜欢读儒家的经典著作,也喜欢读小说,尤其喜欢读《红楼梦》。有一天,他正在看《红楼梦》,他的朋友看他那么认真,就问:“你又在研究什么‘经学’?”他说:“不是‘经学’而是‘红学’。”后来,这个故事流传开了,“红学”一词约定俗成,成为研究《红楼梦》这门学问的专称。

红学主要包括对《红楼梦》的作者、版本、书稿的完成情况等方面的内容的研究。由于爱好者和研究者很多,所以人们又根据时间将红学分为新红学派和旧红学派,“五四”以前的红学为旧红学,之后的为新红学。如今,红学研究的主要流派有评点派、评论派、题咏派、索隐派、考证派等。

同类推荐
  • 教你学武术(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学武术(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

    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室内外体育运动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主要项目有田径、球类、游泳、武术、登山、滑冰、举重、摔跤、自行车、摩托车等数十个类别。
  • 呵护你的梦想

    呵护你的梦想

    本书收录了启迪中学生智慧的哲理美文,是引入深思的品格故事典范。其中每一篇故事都会贴近生活的写照,每一篇故事者哙拓宽你的文化视野,每一篇故事都会激发你的心灵,每一篇故事都会是一对翅膀,使你勇敢飞翔!从这些故事中你会找到一一成长和成才的启发,也会给你最深刻的认识,使你终身受益!这里.有优美而浪漫,让人馨香绕怀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这里,有启迪青春、点缀人生、畅想未来的人生感悟;这里,有最具有代表性的或伤感或甜蜜或浪漫或纯情的情感故事;这里,有诗一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论说……
  • 与妈妈的八次通话

    与妈妈的八次通话

    《与妈妈的八次通话》取材新颖,语言精练,情节曲折,人物生动,从各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当代生活。《与妈妈的八次通话》收录的作品或让人潸然泪下,或让人捧腹大笑,或让人陷入沉思……表现方式、语言表达、思想深度、内容承载均可圈可点,符合大众阅读口味,特别适合学生阅读。阅读此书,你会在放松心灵的同时,收获一份感动,领悟一份幸福。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紧扣当代国际关系的时代脉搏,从全球视角全面研讨世界经济政治的各个方面;阐述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问题;展示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政治的新特点:提供有助于了解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最新发展变化的新内容,如美国次贷危机和世界经济危机、奥巴马新政、中臼关系新变化等。既可作为相关课程的教学和参考用书,也适合关心国际问题的读者阅读。
  • 2008年中考满分作文

    2008年中考满分作文

    精心撷选2008年全国中考考场满分作文100多篇,有多年中考实战经验的一线教师透彻点评得分要点,引领你揣摩成功心得,掌握满分门径,轻松胜出。本书是一部实用性和针对性极强、可以作为全国各地初中师生备战中考作文的最佳参考辅导书。
热门推荐
  • 伤寒医诀串解

    伤寒医诀串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综漫之我想要一顿毒打

    综漫之我想要一顿毒打

    我求求你们打我吧!高峰之上,肖晓悲戚的仰天长啸。斩赤世界:大臣,我求求你放过我吧!魔禁世界:亚雷斯塔,我求求你别搞事了!我都快收不了尾了!fate世界:间桐脏观,我求求你给我多点戏份啊!我好歹是个反派!肖晓:丑拒!总之,这是一个挂壁的综漫旅途。别问,问就是开挂!我肖本伟,没有开挂!
  • 邻家爱豆已长成

    邻家爱豆已长成

    肖瑾自出道,便凭借着他那惊天地泣鬼神的容貌斩获了“肖美人”的荣耀,无论男女老少,对家黑子,没有一个能够在他的颜值上做文章…肖瑾很郁闷:明明颜值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个点而已,为什么大家都看中了自己的颜呢?张慕晓也很郁闷:明明已经有颜有钱了,为什么还有那么优秀的人品才华和可爱机智的粉丝呢…几千万的“情敌”:对我们家肖美人好一点呀,也别惯着,该收拾还得收拾,要是敢拈花惹草,我们也一定不会放过他……张慕晓:这届粉丝真是太优秀了…本文甜宠,夹杂硬核斜杠青年的日常(^_?)?☆
  • 虚无幻道

    虚无幻道

    本人新手,如果大家觉得写的不好尽量说,我不在意,我会去努力改正
  • 今天李雨箫又被催婚了吗

    今天李雨箫又被催婚了吗

    《遥夜有你》第二部,李雨箫篇。 你被催婚过吗?李雨箫被催婚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眼瞅着就要迈入三十岁的门槛,双胞胎哥哥的孩子都会打酱油了,可他还是单身一人,甚至连正儿八经的恋爱都没谈过,就算李母不着急,周围的七大姑八大姨也坐不住了,纷纷加入催婚李雨箫豪华阵营。面对如此猛烈的婚介人群,李雨箫能否突出重围,保持初心?—————————————————————————都说三十岁之后的恋爱就是将就,将就着找个人娶了,将就着找个人嫁了。可是当视爱情为牵绊的他,在三十岁生日这天再次遇见她,他才明白,原来,恋爱真是一件美妙的东西。她,一个热爱自由讨厌被束缚、决计三十五岁以后才考虑谈情说爱组建家庭的人,竟然总是会跟他不期而遇,是老天要捉弄她吗?
  • 神明灵言

    神明灵言

    灵气复苏。神秘的青铜神像凭空浮现于世界各地的名山圣地,打破了古星沉浸数万年的宁静。远古的遗迹中的神话神像,地窟中的神殿,被巨啸淹没的神迹...看似超凡的青铜石盒,青铜棺,究竟蕴藏什么奥秘?————————无金手指,无系统,热衷于金手指与系统流的读者们,千万勿跑错片场。
  • 纳尼亚传奇:能言马与男孩

    纳尼亚传奇:能言马与男孩

    能言马布里解救了一位即将被卖掉的少年沙斯塔,并带他一起前往纳尼亚。在路上,他们碰到了逃婚的贵族少女阿拉维斯和她的能言马赫温。沙斯塔因为一个误会被纳尼亚的国王带走,却无意中听到了一个惊人的计划;与此同时,阿拉维斯也在卡乐门王宫意外偷听到了一个险恶的秘密。为了自由,为了正义,为了解救纳尼亚于隐藏的危难,两个孩子展开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 太上大道玉清经

    太上大道玉清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月神的妖姬

    月神的妖姬

    月光突然变得温柔,月宫仙苑中,万花凋零,唯有一朵蓝色妖姬悠然绽放。一位天神披星戴月而来,脚步匆忙,却被这一支妖娆缚住了目光。清冷月宫,繁华都市,天上人间,他们的相遇是一种宿命!
  • 凰权:美人如毒药

    凰权:美人如毒药

    临死,云倾娆才知道自己这一世活的有多荒唐。她贵为长公主,费尽心机辅佐弟弟登上皇位,却没想到弟弟并非亲生,被人随便挑拨便将她推下地狱,身边的人更是从一开始就暗藏鬼胎。公主府被血洗,亲妹妹当着她的面被剁成肉泥,她幡然醒悟,狡兔死走狗烹……今生,她是相府心智未开的庶女,天崇第一美人,被赐给生前的死对头,战功赫赫,弑杀成性的天崇国唯一外姓王为妾。这一世,她不会再那么痴傻,被人哄骗,那些欠她的,她欠的,她都会一一还回去!她要血债血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