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46600000003

第3章 孝悌家风的传承是家庭教育的关键所在

家庭教育的根本是什么?或者说,教孩子,最重要的是教他什么?是教他学做人,做人比做事更重要。而做人的根本又在哪里?那就是具备良好的德行,正所谓“德者,本也”。而德行的根本又在哪里?就是孝道。《孝经》中提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也就是说,孝道是德行的根本,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如果不对孩子进行德行的培养和孝道的教育,孩子一定是教不好的,他的人生一定是失败的。

一个人只有做到对父母尽孝道,对兄弟姐妹尽悌道,他的人生才是幸福的、圆满的。那么,教育孩子,也应该把握这一点。一句话:孝悌家风的传承,是家庭教育的关键所在。

首孝弟

“孝”是家庭和谐、社会安定的根本。

《弟子规》开篇第一件事,就是教人学孝。孝,是首要的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我们看这个“孝”,上面是个“老”字头——“”,下面是个“子”,就是“子”在“老”身边,背着“老”一代。可见,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就是孝。“孝”字还说明,上下两代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千百年来,中国人为什么如此重视这个“孝”字?因为它是家庭和谐、社会安定的根本。

孩子从父母那里继承了血脉和家训,是父母的分身。我们是父母,但我们也是自己父母的分身。如果一个人不孝敬父母,他就失去了做人的大根大本。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古语才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也就是说,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

当然,教孩子学孝,首先要求我们做父母的要做到孝。我们要对父母尽孝,比如,经常带着孩子、爱人回家看望父母,经常与父母联络感情。

行孝,不能离开敬,我们要从内心恭敬父母。孔子曰:“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养父母,没有一定的形式,但皆要出自敬爱之心。如果只是给父母吃的而不敬重父母,那跟养马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对父母一定要心存恭敬。

孝顺父母,还有一个关键,就是给父母一个好脸色。《论语·为政》中有这样一段话:“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意思是说,子夏请教老师什么是孝。孔子说:“做孩子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有一些要做的事,孩子们都抢着去干;在物质条件不很丰富的情况下,尽量做到让父母长辈有吃有喝。但是,这样做就可以算‘孝’吗?”

其实,给父母吃喝,满足父母的物质生活并不难,难的是给父母一个好脸色。所以,孝顺父母并不是只给他们吃的、穿的,而是随时都给父母一个好脸色,而不是摆一张爱搭不理的臭脸。如果对父母恶脸相向,那么即使让他们天天吃山珍海味,他们也不会开心。

给父母一时的好脸色不难,难的是一辈子给父母好脸色。所以,我们为人子女者应该永远记得“色难”这两个字,永远给父母一个好脸色,让父母永远开心。好脸色是孝的基础,只有时刻给父母好脸色,我们才会主动去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真正让他们感到宽慰。

我们做到了孝,家庭就和谐了,社会就安定了。

教孩子学孝道真的那么管用吗?

我在前面提到过,孝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在家庭中,我们对孩子进行教育,也要从教孝道开始。有的父母可能会有疑问:“教孩子学孝道真的管用吗?”答案是肯定的。一个孝敬父母的孩子,会不让父母操心,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会尽力让父母开心。比如,《弟子规》后面提到的“亲所好,力为具”,如果孩子掌握了这句话的精髓,那么他就懂得如何去做了。我们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好,但遗憾的是,今天的孩子乐意主动学习的太少了,学习变成了一件苦不堪言的事。古人提到学习时,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而现在则成了“不亦苦乎”。如果我们的孩子也是“不亦苦乎”,那么基本可以断定,他的孝心还没有打开。因为一个有孝心的孩子知道父母希望他学习好,他就会主动地学习,根本不用父母在后面催逼,更不需要父母用物质、金钱奖励来诱惑。所以,孩子有孝心,他就会好好学习。

我有一个朋友,对父母非常孝敬。他从来不强迫孩子去学习,而孩子的学习却是自动自发的。对孩子的学习,我这位朋友曾这样对我说:“很多时候,我都限制他学习,比如说晚上他学到很晚,都是我让他熄灯睡觉的。有时候早上我还没起床,他就已经早早起来看书了。孩子对我说,他不想让我操心他的学习,他一定会奋发努力的。”这个孩子去年已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一所全国重点大学。这个朋友孝敬父母,孩子从小就看在眼里,在孩子心里,他能做的就是主动地、积极地去学习,不让父母失望。在他看来,这就是对父母尽孝。当然,这个孩子在做人处事方面也比同龄的孩子优秀很多。

我想,这就是我们要教孩子学孝道的原因之一吧。看到这里,有些父母也许并不认同,没关系,在后面“入则孝”的内容中,我还将详细阐述为什么要教孩子学孝道,以及孩子学了孝道之后会有哪些改变。一个懂得孝道的孩子,绝对不会做出让父母操心的事,他做事前一定会好好掂量做这件事是否有违孝道。所以,我们的孩子如果有了孝心,那我们这一生都会安心了,孩子的人生之路也会走得非常踏实。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又该怎样教孩子学孝道呢?

既然孝道的培养对孩子来说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教孩子学孝道呢?这一点也不难,只需要我们把握几个原则就可以了。

首先,以身作则。这是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我们做父母的要时时刻刻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具体的细节,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在后面的内容中还有这方面的论述。只要我们注意一点就行了:在做事之前想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能够给孩子带来正面的影响。

第二,知恩报恩。感受父母的恩德,知恩,感恩,报恩。有人曾总结过慈母的十大深恩:一,怀胎守护恩;二,临产受苦恩;三,生子忘忧恩;四,咽苦吐甘恩;五,回干就湿恩;六,哺乳养育恩;七,洗濯不净恩;八,远行忆念恩;九,深加体恤恩;十,究竟怜悯恩。而做父亲的也付出了很多,比如为整个家庭的经济状况拼搏付出。

第三,亲师配合。在古代,父亲第一次带孩子到私塾见老师的时候,是要给老师行三跪九叩大礼的。在孩子眼里,父亲就是天,父亲竟然给老师行如此的大礼,孩子在内心是非常震撼的,日后,他一定会非常听老师的教诲,而不会跟老师顶嘴。对老师有一分的诚敬,学生就能得到一分的利益;对老师有十分的诚敬,就能得到十分的利益。

父亲三跪九叩,就代表把孩子交给老师了,老师也非常负责任,一定会教孩子做人,一定会教孩子孝敬父母。因为让父母对孩子说“你要孝敬我”,父母说不出口,让老师对孩子说“你要尊敬我”,老师也说不出口,所以要亲师配合。也就是说,父母教孩子尊师,老师教孩子孝亲。一个人只有孝亲尊师,才能有大的作为。在历史上,这一点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今天,我们依然需要亲师配合。但我们还要跟老师行这样的大礼吗?当然不需要,我们学圣贤的教诲,学的是实质,而不是形式。但是,我们做父母的依然需要对孩子的老师恭敬,更不能在孩子面前说老师的坏话。这样,孩子看到父母如此尊敬老师,自然也会对老师生起恭敬心,自然会认真学老师教的课程。因为有些老师并不会在课堂上教孩子孝敬父母,所以父母还应该跟老师沟通,请老师适当地点一下孩子,提醒或引导他孝敬父母。

第四,夫妻配合。也就是说,父亲要把母亲的恩德告诉孩子,母亲要把父亲的恩德告诉孩子。比如,父亲可以跟孩子说:“妈妈怀胎十月,非常辛苦,还经常呕吐,吃不下东西;生产的时候也非常痛苦,但一看到你,所有的痛苦都化作了快乐;你出生后,妈妈一步不离地照顾你,把你养大,实在是付出了太多。你可以不孝敬我,但不可以不孝敬你的母亲。”做母亲的可以这样跟孩子说:“爸爸为这个家辛苦奔波,为了让咱们能过上好日子,拼命地工作,挣钱养家,非常辛苦。你可以不孝敬我,但不可以不孝敬你的父亲。”当我们这样跟孩子讲的时候,孩子一定会思考:原来爸爸妈妈为我付出了这么多,我一定要好好地孝敬他们,报答他们。这样,孩子的孝心就被激发出来了。

夫妻配合,但也要注意教育原则一致,不能一个说东,一个说西。古代,夫妻双方都不用讨论如何教育孩子,但今天,很多父母已经搞不清楚怎样教育孩子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古代的家训没有传下来。古人有家训的传承,今天的人已经没有了。怎么办?那就需要学习教育的智慧。所以,夫妻双方一定都要学习《弟子规》,这就是我们的家训纲领、原则,只要全家都学《弟子规》,孩子就一定能教得好。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教悌道还有用吗?如何教呢?

弟,通“悌”,即哥哥对弟弟友爱,弟弟对哥哥恭敬,也就是兄弟姐妹之间要和睦相处,不要因为任何大事小事而伤了手足之情。在《弟子规》看来,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就是孝,因为兄弟姐妹不给父母出难题,关系处得好,父母就会很开心,这其实就是在尽孝。

今天的家庭绝大部分都只有一个孩子,那这个“悌”还有用吗?当然有。因为虽然每家只有一个孩子,但孩子是不会脱离群体而单独生活的,他会跟亲戚家的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等同龄的孩子相处,也会跟社区里的同龄孩子相处,还会跟幼儿园、学校里的同龄孩子相处,等等。如果我们把悌道教给孩子,他就不会跟别的孩子闹矛盾,别的孩子就会喜欢他,他的人缘就会非常好。他长大后,还要走向社会,走入工作岗位,如果能够懂得“悌”,他自然会跟同事和睦相处,自然会深得同事、领导的认可……可以说,如果孩子从小学会了悌道,我们做父母的一辈子都会很省心,不会为孩子而头疼。

有些父母也许会担心:我的孩子这么好,懂得恭敬别的孩子,那不是掉价跌份吗?别的孩子要是觉得他好欺负怎么办?其实,这种担心大可不必,一个学传统文化的孩子不会把自己学呆了,他会非常智慧、非常聪明,对生活、学习以及未来工作中的任何问题都能处理得游刃有余。他不但不会掉价跌份,不但不会受人欺负,反而会迎来更多的尊重,从小就是众人瞩目的焦点,而且也不会傲慢、不会自负,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踏实实地走自己的人生之路。真的,请父母放心,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有出息,取得好的成就。

教孩子悌道也很简单,只要我们把《弟子规》里的教诲讲给他,让他自己读《弟子规》或是跟我们一起读。在生活中,如果他跟别的孩子为玩具或其他小事有了不愉快,我们可以提醒他“兄道友”,他自然会接“弟道恭”,我们说“兄弟睦”,他自然会接“孝在中”。这样一提醒,孩子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因为学《弟子规》的孩子是非常有智慧的。你可以不相信,但你可以去做这个实验。当然,前提是父母和孩子已经深入学习了《弟子规》。

另外,父母还需要注意:在生活中,不要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要因为一点经济利益,而跟自己的兄弟姐妹计较,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兄弟姐妹、同事朋友的坏话。相反,要经常提及兄弟姐妹、同事朋友的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那种非常和谐的“磁场”,这样孩子自然会懂得在生活中如何与同龄的孩子相处。

更详细具体的方法,我会在下一章中分析。

我们都知道“家训”这个词。家训,指的是对子孙后代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对古人的修身、齐家,甚至是治国平天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古人都有家训的传承,今天几乎没有了。我想,既然我们已经开始学习传统文化,既然已经开始在找最彻底、最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就应该有自己的家训,有家风的传承。这个家风,应该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最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孝悌的家风。

只有我们把孝悌的家风一代代地传递下去,我们的家族才能兴旺。我在讲课的时候,经常会问听众这样一个问题:“大家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家族要绵延多久?是像孔子的家族一样,绵延2000多年而不衰?还是像范仲淹的家族,绵延1000年而不衰?”现在,我们也可以想一下这个问题。要想让自己的家族绵延不衰,孝悌是关键。

我们知道,今天很多家族都“富不过三代”,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是孝悌。当这个富裕家族的人知道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时,知道让孩子学孝悌时,知道自己不违法乱纪、不做有损德行的事,以便给孩子做孝悌的榜样时,他的家族怎么会“富不过三代”?

所以,我们确实应该好好思考一下为什么要传承孝悌的家风。因为这是家庭教育的关键所在,是家族兴旺、民族发展、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

教子箴言

教育孩子,没什么难的。要善于抓根本,而不是抓枝节;要善于找“道”,而不是到处寻“术”。根本在哪里?根本就是孝道,就是悌道,这就是“道”;枝节又是什么?是今天那种速效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所谓“捷径”。根本,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才能彻底解决问题;枝节,可能一时有效,长期使用一定有副作用。这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同类推荐
  • 如何明智培养孩子成长

    如何明智培养孩子成长

    本书是一本有关于培养孩子成长的经典著作,主题全面深刻,囊括了孩子衣食住行、待人接物、安全感受、心理需求、快乐成长等方面的内容,广泛适用于家庭培养和学校教育,旨在启发和引导父母和教育工作者,避免与孩子形成对抗的关系,却要努力帮助孩子选择并从事正确的事。
  • 好父母 教品德

    好父母 教品德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但究竟怎样才能让孩子真正成才呢?难道成才就是考高分,拿高学历吗?难道有了很高的学历就是成才了吗?未必呀!对孩子来说,一生最为重要的就是他的品德。儒家经典《大学》中说道:“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也就是说,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德行,财富是次要的。孔门四科(孔子门生必修的四门课程)分别是: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也是把德行放在第一位,而文学,即知识的学习放在最后一位。
  • 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变坏

    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变坏

    教育做不到的,就交给阅读!用一本书,柔软孩子的心。用一本书,燃起孩子的行动力。通过阅读,让孩子学会迎战未来的27种关键能力。人际关系、外表、友谊、爱情、挫折、自我与梦想,甚至网络发言等,这些课本没教,家庭也很少谈论,但却是我们的孩子每一刻都可能面对的困扰与问题。在阅读推广方面获奖无数的怡慧老师,不但以耐心、同理心去倾听孩子的心声,还陪伴孩子们一起面对困难和挫折。同时,她精选出300本足以让孩子、父母或师长阅读的好书。她希望在成长的路上,书会温暖陪伴孩子们,既为他们解惑,更能培养出未来所需的各种关键能力。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大全集)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大全集)

    天下没有哪一个父母不盼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的,但无数事实证明,没有一个孩子是在父母的打骂中成才的。棍棒威吓可能会起作用,但只是暂时的,不会持久。只有父母会说也会听,才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孩子。父母的一句话,可以照亮孩子的一生,让孩子的人生充满阳光和快乐;同样,父母的一句话也可以让孩子受到伤害,产生心理阴影。既然父母的态度和语言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所以作为父母,应当在孩子面前充当爱神和智者。《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大全集(超值金版)》围绕“如何说”、“怎么听”两个主题,结合现代家庭教育中父母容易碰到的难题设置场景再现,并进行深度诠释。
  • 好妈妈穷养男孩全书

    好妈妈穷养男孩全书

    本书告诉妈妈:和女孩相比,男孩将来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面临的竞争也许会更激烈。因此,无论男孩的家庭多富足,男孩也要穷着养。男孩只有经历过磨砺,才能激发出无限潜能,变得自信、自强、自立,从而担当重任。穷养不是吝啬、打骂以及惩罚,而是给他足够的磨砺以及发展空间。可以说,穷养的着眼点,是给儿子一个成功的人生。《好妈妈穷养男孩全书》是给妈妈一些教育上的建议,要根据男孩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从而让儿子在习惯、品格、情商、社交能力等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
热门推荐
  • 说服的艺术

    说服的艺术

    说服力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力量会比你去影响和说服你身边的人的力量更能够影响你的生活品质。在家里,你要说服父母、配偶和子女;在单位,你要说服上司、下属和同事。出门办事,你要说服与你打交道的各色人等。那么,你是否已经掌握这种能力了呢?如果你觉得还有欠缺,不妨读读本书。在书中,作者深入浅出地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阐释说服艺术,归纳和演绎成功说服他人的各种方法和技巧,破解口才出众之谜,指引口才提高之道!
  • 异界经营的万事屋

    异界经营的万事屋

    “小帅锅,洗脚伐!”来到异界的姚小安,因为太咸鱼差点给穷死,无奈之下他开了个万事屋。什么活都接、什么活都接、什么活都接!且看姚小安带着小萝莉姚玖玖,如何在这个陌生的世界生存下去!
  • 出发吧喵酱

    出发吧喵酱

    悲催的陶桃因为咬了一块儿破手表,被强行绑定了一个看似牛掰,其实没啥卵用的系统,还要给它找各个世界的能量本源?感觉自己上了贼船却下不来了。。。那个系统的前主人,快回来带走你家统子!第一个任务在猫的国度里,遇到一只超级无敌傲娇大猫咪,非要跟着自己蹭吃蹭喝,那就带着一起吧。
  • 古国归墟之西域异闻

    古国归墟之西域异闻

    35年前,一个来自中科院的考古队深入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去寻找在《史记·大宛列传》中曾提及的昙花一现的古国——大宛国。考古队在沙漠中遇到罕见的风暴,慌乱中被一个神秘的人影带到了一座古城之中。队员们在古城里碰到一连串诡异事件,几乎全部身亡,只有周队长被救起,却已精神失常。35年后,周队长的孙子收到一封爷爷的信,周领队早已不知所踪。循着信中的线索,他踏上了寻秘之路,曾经的西域之地竟然隐藏着这么多离奇的事情:沙漠的八卦鬼城,天山的瑶池圣境,昆仑山的死亡之谷……各种诡异的事物接踵而来。探险的过程充满了人性的挣扎,恐怖与可憎的面孔交织,惊悚的场景,支离破碎的线索……原来这一切都只是一场阴谋……
  • 非洲:坦桑尼亚·卢旺达·布隆迪(世界我知道)

    非洲:坦桑尼亚·卢旺达·布隆迪(世界我知道)

    本书图文并茂,大量精美的彩色插图将带领你游览七大洲的大多数国家,领略它们独特的自然景观,品味它们多姿多彩的人文风情。亚洲的广袤、欧洲的人文、非洲的狂野、美洲的多元、大洋洲的浩渺、南极洲的寒冷……都将为你一一呈现。奥地利的斗牛、巴西的狂欢、英国的傲慢和优雅、美国的务实和率真、法兰西的浪漫、德意志的理性、俄罗斯的豪放和热情、日本的“菊花与刀”……这些独特的国家特色和民族特性也将展现在你的眼前。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神庙、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吴哥窟……这些古迹不仅能引发你思古之幽情,更会使你领略人类文明的古老和悠远。
  • 佛说大孔雀王神咒经

    佛说大孔雀王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中国古代成功学四书:曾国藩家书

    中国古代成功学四书:曾国藩家书

    本书从曾国藩庞杂的家书中精选出有实用价值的153篇,精心点校翻译,内容涵盖学习、修身、家族、教育、职场仕途、领导力、用人、财富、社交、养生十个方面。其中提出的诸多见解皆是曾国藩历经草根奋斗、战场厮杀、官场沉浮总结出来的,因而言浅意深,虽看似琐碎的家长里短,却是个人成功的必修绝学。时至今日,《曾国藩家书》中的名言名句已经成为现代博客、微博转载转发最多的内容之一。可以说曾国藩所独创的为官之道、用人之术、管理之法、处世之方,对于今天在仕途、职场上挣扎打拼的人们来说,更加具有实用的指导价值。
  • 快穿星光与你皆璀璨

    快穿星光与你皆璀璨

    姐弟恋什么的来康康吧。女主表面是个人,内里就一个大尾巴狼,整天不是拐男主就是在拐男主的路上。女宠男,男主小奶狗,会哭唧唧,会求抱抱,一路躺赢。全程无虐,无狗血情节,无误会。一见钟情梗!一个字甜!1v1(这么简单粗暴的简介也是没谁了。来康康叭,嘤嘤嘤)
  • 亭台雕栏有缕兰香

    亭台雕栏有缕兰香

    桃粉了接着梅的香,水清了沾上血的腥,兰花白无暇,似绫段锦帛,世间必无回头草,亭台雕栏冷落了人心,何时才能相遇?他不知,他不问,难过了,就只想把她捧在手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