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44400000013

第13章 《小孩不笨》:别把孩子当做笨小孩

1.叛逆期的孩子真的不是好孩子吗

“我们这一班,都是被过滤之后不会读书的学生。”在《小孩不笨1》的片头,主人公之一的泰瑞这么介绍自己的班级。

新加坡的小学从五年级开始就实行分班制。根据学生的学业表现,学校把他们分到三种班级里去——EM1(学习优秀的班级),EM2(学习中等的班级)和EM3(学习不好的班级)。

《小孩不笨1》里的三位主人公,泰瑞、国彬、文福被分在EM3,就因为这一点,他们被父母、老师、同学及其他社会人士认定为“无可救药的人”,被当做“笨孩子”。

当今社会,父母、老师以及社会,对好孩子的定义似乎太过简单。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都充斥着功利的商业文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好孩子的定义或许就是功课好、听爸妈的话。但是听话、成绩优秀的孩子真的就是好孩子吗?成绩好坏、听话与否,真的就是评价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吗?

国彬的妈妈,一想到儿子在EM3读书就头疼,不惜拿藤条逼迫儿子读书;文福的姑妈和她那个正读EM1的儿子,常常变着法地羞辱文福;跟国彬和文福相比,泰瑞看上去最幸福,因为他家境殷实,爸妈在他的学业上并没有步步紧逼,可泰瑞太听他那个说话口吻很像“政府”的妈妈的话了,致使同学都笑他没有主见……EM3里的其他学生的境遇跟这三位主角也差不了多少。

这群被老师和家长放弃了的孩子,难道真的不是好孩子吗?

国彬从小就喜欢画画,但在考试方面似乎没什么天分,即使拼命学习,成绩也不理想。

国彬的妈妈深知,要想儿子在当今这个重视文凭的社会上生存下去,就必须让儿子尽快脱离EM3,画画这种不务正业的事是绝对不能再继续了。因此,每次看到儿子画画,妈妈都会冲过去把画纸撕碎,完全无视儿子眼里的泪光和恐惧。

国彬成绩不好,在写作业的时候还常常会习惯性地画起画来,这样的孩子就真的不是好孩子吗?

在那起乌龙的绑架事件中,正是国彬的这项“不务正业”的才能,为警方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解救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文福和泰瑞。

这个个子瘦小,总是背着比他本人要大一号的书包的孩子,在得知妈妈患了重病之后,每天拼命地读书,希望能在测验中拿到好成绩,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妈妈高兴。天不遂人愿,即使是尽了最大的努力,测验的成绩也只有51,站在妈妈的病床前,懂事的国彬伤心地流泪了……这个学习成绩不好,但却愿意为了让妈妈一展笑颜而努力奋斗的孩子,难道不是一个好孩子吗?

我们再来看看文福,这个在片头一边翘着腿,一边问老师“那你当了十几年的老师,算不算出人头地呢?”的小帅哥,他是不是个好孩子呢?

乍一看,文福完全不符合好孩子的标准,试想,一个好孩子怎么会翘着腿问老师问题呢?一个好孩子怎么会从EM2读到EM3呢?可是,随着电影情节的推进,你会很容易地发现这个孩子的可爱之处。

当“怕事的”泰瑞在街上被人横加责骂时,在一旁喂弟弟吃饭的文福马上挺身而出,不难看出这孩子的正义感。妈妈在闹市中卖云吞面,生意忙不过来,年纪小小的文福不仅会懂事地帮妈妈端面给客人,还会温柔地给弟弟喂饭。这样仗义、勤劳、体贴父母的孩子是否应该被列为好孩子呢?在遇到平等地看待所有学生的李老师之后,家务繁忙的他,努力挤出时间认真做功课,这份执著不知道可不可以列为好孩子的标准之一呢?

叛逆期的孩子大多反叛,不听话,但这并不表示,叛逆期的孩子就不是好孩子。叛逆期的孩子,大多像文福一样,有棱角分明的性格,或许成绩不好,但是,父母仅从这些方面来评判一个孩子,是否太片面了呢?

有些孩子可能跟国彬一样,有自己的爱好,但却畏于威严不敢反抗父母的安排,或者因为敬重父母而不敢坚持做自己。当孩子情不自禁地沉浸在自己的爱好中时,父母总责怪孩子不懂得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而忽视了孩子为了父母做出的忍让与牺牲,这些孩子是否真的是父母眼中的“坏孩子”“笨孩子”呢?

评价一个孩子的好坏,父母总是习惯性地把成绩列为首项评价标准,似乎孩子只要成绩好就样样好;第二项重要的标准就是是否听父母的话。大多数父母都在向孩子透露这样一个信息“大人的话,小孩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似乎听话的孩子就能成龙成凤。

说到成绩好的孩子,在影片中经常出现一个,那就是文福的表哥——读EM1的高材生。就这位表哥的成绩来说,应该是符合众多父母心中的好孩子的标准的。不过,当我们去看他在其他方面的表现时,不禁要皱眉头了——五次三番地公然羞辱文福和国彬,抢过他们的测验试卷,高声说“这种纸拿来擦屁股还嫌太滑了!”这种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孩子,即便成绩十分优秀,在人格上也是有所欠缺的,他真的是好孩子吗?

主人公泰瑞可谓是听话的典范。他在大街上看见有人丢香蕉皮,就冲过去问:“你为什么把香蕉皮丢在地上?”这时候的泰瑞有着孩子的纯真,但是妈妈却走过来告诉他说:“不要管跟你自己无关的事。”听话的泰瑞听从了妈妈的建议,当妈妈和姐姐为了房间的摆设争吵时,他也回答:“这不关我的事。”当国彬和文福被家长投诉有暴力行为,需要他的证明来澄清一切时,他只能怯懦地说:“我什么都没看到,我什么都不知道。”……没有主见、不分黑白,这种听话的孩子真的是好孩子吗?

判断孩子的好坏,父母不能只看孩子的成绩,也不能只看孩子是否听话,毕竟你们在悉心培育的并不是一个考试机器,也不是一个木偶,品德、爱好也应在评判标准之列,盲目地断定孩子是不是好孩子是不可取的。

2.父母要善于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

或许有不少父母会否认,但大多数父母确实不懂得如何跟青春期的孩子相处。

在《小孩不笨》系列电影中,父母对孩子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可是,父母都太爱孩子,同时也太不会爱孩子了。父母的爱,孩子全然接收不到,这自然是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模式出现了问题。

强调父母的权威,是很多父母在与孩子相处时的习惯。

在《小孩不笨1》中,主人公泰瑞的姐姐Selina与妈妈发生了一场争执。其实并不是什么大事,仅仅是因为双方在Selina房间的小装饰上意见不统一罢了。孩子的审美趣味与父母不一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我们来看看这位妈妈是怎么应对这种分歧的:“你不要顶嘴!”“以后你会感激我的。”“这是你的房间,但是你不要忘了,这是我的房子,所以,应该由我决定!”“我是你妈!”

这些话,相信父母们都很熟悉,因为大部分的父母都对孩子说过类似的话。跳出父母的角色来看影片中的这段场景,不少父母应该会发觉电影中的这位妈妈小题大做了。因为在孩子的房间里挂藤条饰品或是挂风铃饰品,无论如何也没必要用到“迟早你会感激我”以及“我是你妈”这种话,但这个场景确实很典型,很多父母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习惯用这类表述来显示自己的权威。

父母的生活经验比孩子丰富,这一点没有人可以否认。但倘若父母在与孩子相处时,习惯倚仗这种优势来施展权威,试图以此来掌控孩子,这无疑会激发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的叛逆心理。

在影片中,Selina变得爱反抗妈妈,“好像一个‘反对党’”,到最后,甚至认为“我没有家,那不是我的家,那是你的房子,你的房间,不是我的家”。其实,孩子变得没有家庭归属感跟父母总以权威抑制孩子的自由有莫大的关系。

当然,从小生活在父母的权威下的孩子,除了变成“反对党”之外,还很有可能变成像泰瑞那样的孩子——盲目地听大人的话,在被绑匪绑架之后还很认真地听绑匪的话。

对家庭有正确的认识,有主见,能拿主意,这是孩子成长的标志,但这种标志不是年龄到了就有的,它需要父母在培育孩子的过程中注意与孩子平等地相处,父母应当适当地给青春期的孩子以自由,不要试图掌控孩子的一切,满足孩子渴求自由的心理需求。

父母与孩子相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当然不仅仅表现在对于权威的滥用,比较突出的还有两点:在同一件事情上的双重标准以及不懂得与孩子沟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个人每天都会碰到问题,在大人们为生活抗争的时候,孩子也在抗争。绝大部分的父母都认为自己的事情比较重要,孩子的事情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这种观念似乎渗透在父母的细胞之中。因此,同一件事情,父母一贯地实行“双重标准”——在某一场合,孩子不能做某事,但父母可以,只因为父母的事情比较重要。

在《小孩不笨2》里,全家人正准备吃饭,长子汤姆的手机响了,正要接电话的时候,爸妈发话了:“不准接,手机有辐射,吃饭的时候接手机对身体不好的。”话音刚落,爸爸的手机响了,汤姆静待爸爸的反应,爸爸咳嗽了一声就接电话去了,妈妈只说了句:“爸爸的电话都是几百万的大单子,很重要的。”

不可否认,若用金钱或其他社会公认的标准来看,父母的事情看上去确实比孩子的重要,但是,倘若就每个人的个人世界来说,父母的事与孩子的事并不具备可比性,二者对于各自的生活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对父母来说,几百万的生意是大事,而对孩子来说,与朋友的聚会也是天大的事情,身为父母怎么可以轻易地否定孩子认为重要的东西呢?

“双重标准”会造成孩子的思想混乱,不知道何为对、何为错,同时,还有可能加剧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因此,父母首先必须认同孩子的世界,承认对孩子来说重要的东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实行双重标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提升与孩子相处的技能,与孩子愉快地相处。

不善于与孩子沟通,这是父母不善于与孩子相处的重要表现之一。沟通是双向的,包括倾听与表达两个方面。而通常,父母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不仅不懂得倾听孩子的心声,也不懂得如何对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小孩不笨1》里,国彬的妈妈得了血癌,国彬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非常伤心,跟好朋友文福、泰瑞说了这件事,可说话冒失的泰瑞经常说:“这样也好啊!你妈妈死了,就不会有人再拿藤条打你了,你再也不用挨打了!”伤心的国彬听了之后,愤怒地揍了胡说八道的泰瑞一拳。

事情的结果是:与国彬爸爸有矛盾的泰瑞爸爸,领着被打肿脸的儿子上门讨公道去了。国彬爸爸现在每天都为妻子的病焦头烂额,得知这件事之后,马上大声质问国彬:“你是不是打了人家?”国彬吓得不敢说话,最后迫于爸爸的威严,回答说“是。我打了他,可是……”还没等国彬把话说完,爸爸就一巴掌扇了过去……

很多时候,父母是不愿意听孩子解释的,大多在问题还没弄清楚之前就对孩子有了先入为主的判断。闭目塞听,不问缘由就对孩子施以惩罚,这种事情很多父母都在做,而且习以为常,但这确实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好习惯。因为,若父母长期坚持这种做法,孩子将不再对父母倾诉,渐渐地,也不再听父母说话。

“从刚才开始,你就只是‘嗯、啊、哦’,你真的没有话可以说了吗?”“你要我们说什么,你才听得懂?”这是在《小孩不笨2》里让人记忆深刻的台词。这两句台词反映出,父母若不善于倾听孩子的内心,孩子将不会向父母敞开心扉,且不会试图理解父母的想法。

因此,父母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要注意细心聆听孩子的想法,至少要让孩子感觉到你确实在试图理解他,即便是不能立即理解,孩子也会耐心地不断述说。只有孩子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父母才有可能与孩子相处得融洽。

3.不要一味否定孩子

在第一部影片中,有这么一个镜头:国彬正在客厅里忘情地舞动着手中的笔,他真心地热爱绘画,这时候妈妈出现了,愤怒地撕碎了他的画纸,国彬的眼里顿时充满恐惧和不甘……

在第二部的片头,汤姆拿了博客大赛的奖,在领奖台上他开心地笑了,也许这笑也是在向台下身为中文杂志编辑的妈妈表达自己的自豪吧,可下了领奖台,期待中的褒奖并没有来,迎来的是妈妈否定的话语:“写这些乱七八糟的文章就很行,学校的作文就没看你写得好!”汤姆眼睛里的神采随之黯淡下去……

也许父母并未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在日常生活中,否定孩子的兴趣、否定孩子的能力等等,确已成为众多父母的习惯。父母总是拿一套标准衡量孩子,当孩子未能达标时,父母习惯用否定和批评来对待孩子;若孩子拼命努力达到了父母的标准,期待获得父母的肯定时,等来的常常是更高的标准。

绝大多数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信奉“只有否定与批评才能让孩子更快地成长”。但坚持这一原则真的对孩子有利吗?我们来看看,长期遭受父母的否定对影片中的孩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或许可以从中找到这一问题的答案。

第一部影片中的国彬,对绘画有强烈的兴趣,但妈妈一点也不认可他的兴趣,不肯正视孩子的内心。她只是一直向孩子强调考试要考得好,只有考得好,在社会上才有出路,从来不问孩子是否承受得了她的期待,动辄以藤条来“教育”学习不努力的孩子。

在妈妈的这种“铁血”政策下,国彬无论怎么努力仍然无法在考试中取得90分,他开始在考试中作弊,并被老师发现。即使知道国彬妈妈的“藤条”政策,教导主任仍然坚持要将作弊的事通知国彬的父母。内心的恐惧和不安促使国彬走向顶楼,这个孩子竟打算一死了之。

虽然意图自杀的国彬被警察拯救,但这件事值得广大父母深思:一味地否定究竟给孩子带来了什么?孩子明明已经用尽全力去达到父母的要求,为什么父母要如此吝惜对孩子的肯定呢?

长期生活在被否定的家庭环境中,孩子会变得自卑,变得无法正确认识自己,以致无法形成完整的人格。因此,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父母不要一味地否定孩子,要试着认可孩子,给予孩子信心,让孩子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能力。

再来看看第二部里的汤姆,他有个优秀又好强的妈妈。妈妈工作认真,她主编的杂志是全国卖得最好的华文杂志。这对汤姆来说似乎并不是什么幸运的事,因为妈妈总是对他不满意。即便是他拿了博客大赛的第一名,妈妈一点也不欣赏他的才能,只认为是不务正业;在父亲节的时候,即便花掉几乎所有积蓄为爸爸买了一个剃须刀,得到的也只是“浪费钱”的谴责……

这位“优秀”的妈妈,似乎看不到孩子期待的眼神——期待获得父母肯定的眼神。她只看到孩子的作文考不到85分以上,只看到孩子“浪费钱”买不必要的东西,却看不到他在自己的领域中获得的成功,看不到他体恤父亲的心意。

这世上又有谁是完美的呢?父母为什么看不到孩子身上的优点而一味地否定孩子呢?

孩子尚未成熟,在成长的道路上跌跌撞撞,好不容易取得一点自己认为还不错的成绩时,他会望一眼身边的父母,期待父母的肯定——哪怕仅仅是微微地点一下头。可是,父母最通常采用的却是否定、挑剔和抨击。孩子的自我认可一次次地被父母的否定击碎,成长中的孩子自然会感到迷惘。

心存迷惘,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因此,父母应当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的成功,鼓励他继续在他爱好和擅长的领域中前行。孩子擅长的东西也许不在父母期望的范围内,但对孩子的肯定还是必需的,因为这样做能消除孩子心中的迷惘,能调整孩子的生活状态,对孩子的各个方面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否定孩子,会让他遭受无法估量的伤害。不论孩子是否承认,在他们的心目中,父母是占据着很大分量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作为是持否定态度还是肯定态度,对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如果父母在这方面处理得不好,很可能会使孩子有心理阴影,不再向父母敞开心扉。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优秀的一面,父母要善于发掘。国彬的老师帮国彬报名参加国际美术大赛,国彬的绘画技能得到了国际专业人士的认可,难道这还不算是优点吗?难道这样的能力父母也要否定吗?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父母的肯定能让它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否定却只能让孩子的潜能萎缩。

在发掘孩子优点的同时,父母也要注意,不要把自身设定的标准强加在孩子身上。父母与孩子生活的时代不同,对于成功的理解,两代人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父母要敢于面对这种差异的存在,尽力去理解孩子对于成功的阐释。假如衡量的标准过于守旧,父母局限在过往的规则与标准中,结果往往是父母看不到孩子做出的成绩。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对孩子成绩的否定是必然的。

倘若父母不希望扼杀孩子的天赋,不希望孩子做出极端的行为,那么,请不要一味地否定孩子,试着去鼓励孩子,认可孩子。孩子的自卑和怯懦,往往是在父母的否定中形成的,因此,父母要注意教育孩子的方式,对孩子要保持肯定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拥有自信,形成完整的健康的人格。

4.适当地给予孩子赞赏

“你最后一次称赞别人是什么时候?”“你最后一次被人称赞又是什么时候?”“很久了,对吗?”第二部影片一开始就抛出三个问句,提醒用心良苦的父母教育过程中赞赏的重要性。

在第二部影片中,有一个典型的长辈形象——符老师,他为教授孩子华文倾尽心力,还自己出资帮班上的孩子买了华文字典。可孩子并不买他的帐,为什么呢?因为他在教学中只懂得批评,不懂得赞赏。

在汤姆的鼓励下,成才终于交了一次华文作业,符老师首先用尖酸刻薄的语气说了一句“你终于肯交作业了啊!”随手翻了翻,就评论说:“可是,做得乱七八糟,跟没交作业有什么两样!”还大骂班上的孩子都是“烂苹果”。这位老师不懂得赞赏成才的用心和进步,扼杀了成才想努力学习的进取心。

在教学楼的出口处,一名女学生正因华文测验考了10分没被符老师骂而庆幸,这时符老师的电动车悄然而至,对着那名女生劈头盖脸地一顿臭骂。这名女生并没有因此而产生对华文的兴趣,反而引用校长不懂华文的例子来反驳他,然后气冲冲地走了,符老师只能在原地直摇头。同年级的另一位老师走过来对他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他们的门已经关了。你需要一把钥匙,少看他们的缺点,多看他们的优点,就是这把钥匙。有了这把钥匙,就容易沟通了。”

可是,当时的符老师并未能理解其中的深意,“她测验才考了10分!这算什么优点啊?”在符老师这种“不懂得赞赏”的教育方式下,尽管他积极地为孩子们补课,帮孩子买字典,可还是无法激发起孩子对华文的兴趣,事倍功半。

赞赏是教育中的一门艺术。父母不能像影片中的符老师一样吝啬对孩子的赞赏,也不能过度地赞赏。

每个人都需要来自他人的赞赏,孩子也不例外,而且父母的赞赏往往是孩子最需要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赞赏能让孩子提起对所做之事的兴趣从而提升效率,能给孩子带来成功的体验,能让孩子拥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经过了成才被勒令退学和汤姆被当众鞭打等一系列的事情之后,固执的符老师终于开始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他也开始寻找同年级的其他老师常常挂在嘴边的“开门的钥匙”。

符老师开始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开始给予孩子赞赏。上次考10分的女生晶晶,这次测验的结果也惨不忍睹——12分!在同一栋教学楼的出口,他们又相遇了,换了坐骑的符老师冲到了晶晶的面前,对她说:“你知道吗?你这次进步了两分,争取下次进步五分。”一众女生下巴都快掉下来了,但晶晶脸上露出了笑容,重新燃起了学好华文的信心。

相对于突出孩子的缺点,对孩子的努力与进步予以赞赏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从父母那里获得赞赏,孩子做事的激情将被激发出来,孩子的自我价值会逐步建立起来,孩子的自尊与自信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来。适当的赞赏能缩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距离,让亲子关系更为融洽,能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生活。

还记得汤姆写的博客吗?他在博客里讲述了影片中的一个小插曲。有一天晚上他发现爸爸的电脑坏了,第二天早上爸爸没有带走电脑。汤姆担心会影响爸爸的工作,就利用早上的一小段时间帮爸爸修好了电脑,还把电脑送到了爸爸公司,满心欢喜地以为能得到爸爸的夸奖,可是爸爸却说:“一定是你拿去玩,对不对?然后把它弄坏,现在赶快修好还我。我跟你讲过多少次,不要乱动我的东西……”

对于这件事情,汤姆在博客里写道,“有谁可以告诉我,我应该怎么做,才可以不被骂呢?”他该是多么心灰意冷,才会写出这样的话啊!父母为什么要如此吝啬对孩子的赞赏呢?

很多父母都像汤姆的爸爸一样,不理解孩子的行为,忽略孩子的情绪,从不认真判断孩子行为的对错,孩子做得好的事情也常常会受到他的无理责难。父母不懂得适当地赞赏孩子,会使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做。

赞赏孩子是需要技巧的,父母需要好好地学习,然后在生活中抓住机会经常练习。父母首先要学会观察孩子的神色,还未受到社会洗礼的孩子,内心的想法全写在脸上。当孩子露出期望赞许和认可的神情时,父母要及时地给予孩子鼓励和肯定,以满足孩子的需求。父母的这种肯定,可以是赞许的目光,可以是轻轻地拍拍孩子的肩膀,也可以是直截了当的几句赞扬……采取何种方式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认可。

被公开鞭刑之后的汤姆,在学校里受到奚落,阴差阳错地加入了当地的不良少年帮会。当汤姆的爸爸无意间看到儿子跟一群不良少年在一起时,与儿子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

汤姆:“我有困难的时候,只有他们会欣赏我,只有他们会帮助我。”

汤姆的爸爸:“你说,你有什么值得我欣赏的?你说。”

……

父母要善于捕捉孩子的闪光点,不要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缺点上。“你有什么值得我欣赏的?”也许很多父母都像汤姆的爸爸一样,不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因此,总是找不到孩子值得赞赏的地方。

事实上,只要父母观察得够仔细,就肯定能找出孩子的优秀之处,比如汤姆,他的博客写得很好,会修电脑,而且还很孝顺。倘若父母在这些方面不能给予孩子适当的赞赏,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终将因为缺乏认可而日益黯淡下去。

最后要提醒父母的一点是,在赞赏孩子的时候,还要注意赞赏的内容要具体,不能是空泛的诸如“你太优秀了”之类的话。否则,孩子很有可能觉得父母的赞赏只是套话,也有可能变得容易沾沾自喜。

5.父母要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

“天底下没有教不会的小孩,只有不会教的父母。”这是成才的爸爸,一个个性冲动,教育孩子时习惯动用暴力的男人,虚弱地躺在病床上时,当着校长、老师、朋友和孩子的面说的一句话,像是在向校长求情,也像是在忏悔,忏悔自己不懂如何教育孩子。

成才的爸爸,曾因年少气盛跟人打架而蹲监狱,一条腿致残。他爱孩子,非常爱,但在教育孩子方面简直一塌糊涂。

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为了给成才补课,爸爸每天省吃俭用攒钱给成才请最好的补习老师;成才的书包破了,爸爸马上给他买新书包;成才因屡犯校规被开除,口才不好的爸爸走遍全国的中学请求他们收留成才,连abc都不会写的爸爸还亲手抄了163封英文信,只为能帮孩子回到学校;成才被街头的黑社会群殴,爸爸偶然碰到,马上冲过去救成才,最后重伤致死……

爸爸对成才的爱不可谓不深,可是他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呢?他又是怎么跟孩子沟通的呢?

在那间简陋的小屋里,爸爸和成才之间平静的对话从来不超过三句,永远是争吵,无休止的争吵。也许,这位父亲在教育孩子时做的最多的就是打骂,就算是受了朋友的开导,打算好好跟孩子说话,可孩子一开口,这位易怒的父亲又开始对着孩子大吼了起来……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深厚的,它能感动千千万万的人,可在此之前,父母是否应当先让孩子感受到这份爱呢?东方人的感情是含蓄的,很多父母在培育孩子时方法不当,常常让孩子无法感受到爱意,比如成才只感受到爸爸的暴力,汤姆认为“家只是一个睡觉的地方,它看上去什么都有,其实,什么都没有。”

父母总爱埋怨孩子不听话、不爱读书、不体恤父母,可是,孩子完全感受不到家庭的爱,他为什么要听话?又谈何体恤呢?因此,可能很多父母都需要学习爱意的表达,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当然,像成才的爸爸一样,唐突地说一句“我爱你”,只有可能使孩子把饭喷出来。

父母在向孩子表达爱意,传递家庭温暖时,可以用婉转的方式表达,但要确保孩子感受得到。例如,相对于说一句“我爱你”,成才的爸爸可能更需要改变一下与孩子的对话方式,不要总是对孩子恶语相加,这样可能会更好一些。

在第二部里,泰瑞的父母在事业上都很成功,当然,相伴随的还有很忙,他们忙到抽不出时间来跟孩子相处。泰瑞在父亲节送了爸爸一副黑漆漆的影像,说这就是他每天看到的爸爸(下班之后,爸爸只能借着窗外微弱的光看一眼已经睡着的孩子们,因此,半梦半醒的泰瑞每天见到的爸爸就是一团黑影);泰瑞和汤姆两兄弟跟爸妈的交流,都是用在冰箱上贴纸条这种方式进行的;为了让爸妈能来看自己的演出,泰瑞不惜通过偷窃来获取足够的资金,只为能买爸爸一个小时的时间……

如今的父母们,大多工作繁忙,全家的生计是重头戏,与其相比,孩子们的小事(比如说孩子的话剧演出)就完全微不足道了。可是,父母们可曾想过,在为生计忙碌奔波的时候,你们离孩子已经越来越远,孩子已经不敢跟父母谈心了。你们可曾停下脚步思考,自己为何奔忙。

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父母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可现在,很多父母的24小时里,已经拿不出一块完整的时间给孩子了。试问,只与孩子短时间地相处,而且那短短的时间内还只是对孩子进行说教,这种家庭教育怎么可能教育好孩子呢?

在第二部影片里,汤姆的校长在面对媒体对“公开鞭刑”的诘问时,是这样回答的:“鞭刑并不是为了让孩子受皮肉之苦,而是为了当着全校师生的面羞辱他,让孩子对于自己犯下的错有深刻的记忆。”他声称,如果不能体罚孩子,将完全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

影片中塑造的形象有点夸张,在现实生活中拥有这种极端思想的父母可能很少,但是不可否认,有不少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喜欢选用比较偏激的做法,为了刺激孩子甚至不惜采用伤害孩子自尊心的方式。父母可能会给出理由:为了让孩子永远记住这次惩罚,让孩子永不再犯。

但这种偏激的做法真的可取吗?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不恰当的惩罚,很可能致使孩子的性格产生缺陷,比如怯懦、自卑等,还有可能使孩子滋生出对父母的怨恨,激发孩子的叛逆心理,这样真的能达到教育效果吗?恐怕不尽然。

望子成龙、成凤,这是大多数父母的期望。为了孩子的美好前程,父母不惜忍着心疼对孩子进行打骂,可这样做弊大于利。父母应当以赏识教育为主,帮孩子树立自信心,让孩子对自身能力有正确的认识,尽力维护孩子的自尊,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尊重。

“一直以来,我们以为有骂他,有打他,就是有管他,可是我们错了……”汤姆的爸爸,在哀求被抢的老太太撤销对儿子抢劫的指控时这样说道。经过一系列的事情,他已经明白,教育孩子,靠打骂是行不通的,最关键是要做到理解孩子的立场,对孩子的付出和努力给予鼓励和肯定,让孩子明白何为对错。

“在每个小孩心里,都有一个好孩子和一个坏孩子,只要唤醒他们心中的好孩子,他们就会把最好的拿出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鼓励和赞赏唤醒“好孩子”,这样会事半功倍。

同类推荐
  • 高效能家校沟通,陪孩子顺利走过中小学

    高效能家校沟通,陪孩子顺利走过中小学

    中小学决定和影响了孩子今后的人生。孩子的优秀离不开家长与老师的共同努力,而亲师沟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选择与老师沟通的最佳时机?如何与老师紧密合作?孩子怕老师怎么办?孩子在学校表现不佳,家长如何与老师沟通?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本书将深入解答您关于家校沟通的疑问,并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法。
  • 不娇不惯培养优秀女孩100招

    不娇不惯培养优秀女孩100招

    “让孩子吃点苦,他会倍感生活的甘甜。让孩子享受在风吹雨淋中搏击的快乐,让孩子在生活的磨砺中不断地成长。从长远利益考虑,让孩子从小适度地知道一点忧愁,品尝一点磨难,并非坏事,这对培养孩子的承受力和意志,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或许更有好处。每个对孩子将来负责的父母应该牢牢记住这个很重要的育儿原则——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积极性的最大打击。父母溺爱和娇惯孩子,满足他们的任性要求,他们就会堕落,成为意志薄弱、自私自利的人。因此,父母的爱不应该是盲目的……”
  •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外国篇)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外国篇)

    古语说:“子不教,父之过。”从古到今,父亲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责任重大。父亲如果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那将是非常严重的过失,父亲是孩子人生的导师,孩子的点滴进步离不开父亲对他的科学培养。本书介绍了近现代中外36位成功父亲的教子经验,这些“榜样父亲”的教子经验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哲理,在中国家庭教育的历史上、在今天都有着广泛的影响,意义深远,而且他们的教育智慧在今天的实践中依然不断地被运用。本书可读性强,指导意义深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力求对中国的父母起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子指导作用,是当代父母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
  • 100个亲子智力游戏

    100个亲子智力游戏

    幼儿将来会成为什么样子,拥有什么样的才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年时期的生活经历。而经过实践证明和专家验证,游戏活动可以为幼儿提供积极的成长经历,并大幅度地提高其智力和思维。本书经过编者精心设计,涵盖了适宜幼儿智力成长的六大类游戏:肢体成长游戏、思维故事游戏、猜谜游戏、造型能力游戏、趣味数字游戏和科学异想游戏。这些游戏对幼儿来说,都是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游戏,相信一定能给可爱的孩子们带来乐趣并提高他们的智力。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本书将在最大程度上向父母展示孩子在各种敏感期的表现,并为父母提供应对孩子敏感期的科学对策。本书分8章,即孩子的8大敏感期,分别为:语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感官敏感期、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动作敏感期、社会规范敏感期、书写与阅读敏感期、文化敏感期等。在孩子的这些敏感期内,父母应该尽量给孩子鼓励、爱与自由,而不要错失孩子敏感期的教育时机。有一点需要提醒父母,孩子的敏感期有很多个,每个敏感期出现的时间都不是固定的,而且在同一敏感期中的孩子的表现也不是完全相同的。
热门推荐
  • 贞观祸害

    贞观祸害

    贞观四年,一代祸害横空穿越,成为一代贤相杜如晦的长子杜构,开始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这是一个祸害闹出来的传奇故事!这是一个祸害玩出来的全新时代!这是一个祸害闯出来的盛世大唐!这是一本轻松搞笑种田文,在史书打扮的历史中信笔涂鸦!书友群:640299482
  • 战气封天

    战气封天

    来战!斩天地不仁。来战!覆日月乾坤。来战!造玄天星辰。来战!封阴阳道轮。若敢来,来之必战!若敢战,战之必胜!
  • 风华绝代: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才女们

    风华绝代: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才女们

    "中国历代才女见于史籍的记载少的可怜,南朝钟嵘的《诗品》,评价了从汉朝到梁代的诗人一百二十二人,其中女诗人只有四人,不到总比数的百分之四,而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三十卷,入选的女作家作品,只有班昭和班婕妤各一篇。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悬殊,在文学辞赋上,女子真的比不上男子吗?当然不是。因为在封建统治的思想下,女子无才便是德。本书辑录从春秋时期到清代较为重要和著名的女文学家、女作家、女书画家等。让读者在品味她们的故事以及她们的诗文、书画中悠然神往,想象一下才女们“蕙心纨质美韶许,玉貌绛唇淇水花”的风韵,感受那些从发黄的纸堆中走出来的“惊才绝艳”,品读风流文采的红袖馨香。"
  • 跟人的艺术

    跟人的艺术

    每个人都会有做新人的阶段,无论是在私企业或做公务员。“东家”在胸襟与为人如何?所处环境对自己事业目标有多大的帮助?从“有奶便是娘”到“良禽择木而栖”个人事业的成败只在一步之间。作为一名员工,你上面有领导,作为一个部门领导,你上面有上司,因此绝大部分人都存在一个“跟人”的问题。跟人跟得对,跟得好,自然跟着上司吃香喝辣;跟人跟错了,或跟对了却方法不当,自然免不了落魄潦倒。那么,身在职场的工薪族,应该如何跟人?
  • 我家小皇妃超可爱

    我家小皇妃超可爱

    为她痴,为她狂,为她哐哐虐渣渣,更是开挂版宠她上天入地。她,将军府不受宠三小姐,被迫嫁给了二皇子。新婚之夜直接被送入洞房,连新郎的面都没有见到,府中怪事重重,下人竟是纸人所变。就连死去的二皇子也出现在她的面前,不仅调戏她,还说要给她生猴子。他是已经病逝的二皇子,容貌妖孽无双,更是那高高在上神秘的鬼帝。传言中的他狠毒冷漠,却唯独对她溺宠,成为了宠妃狂魔。(他邪魅冷漠,她聪明伶俐,1v1独宠。)
  • 快园道古

    快园道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配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女配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本文又名 《论自家力大无穷的师妹为什么总是锤师兄》 《师妹炸毛真可爱想太阳》 《钢铁直男学骚话教程》 ———————— 套路中的套路,狗血中的狗血一时嘴快吐槽,云沐误入书中成为同名女配。看当代花季少女如何在书中玄幻世界奋力自保扭转命运,开辟新主线。——————俗话说得好:好事成双,祸不单行,误入书中异世也能凑个对。少年故作神秘望天说道:“天王盖地虎。”少女浑身一震谨慎回道:“小鸡炖蘑菇?”二人对视片刻,达成共识“自己人。” ——————1v1双洁前期慢热后期甜成长文
  • 从水月洞天开始

    从水月洞天开始

    三千大世界,处处玄奇,玄机遍布,许轩机缘巧合之下觉醒第二人格,获得至宝——轮回盘,自此拥有穿越诸天的机会,水月洞天里,他开启了童氏一族的天赋,铸就辉煌;在狐妖小红娘的世界里,他凝练血脉,转战圈里圈外,一手镇压人妖两族;在斗罗世界里,他手握星辰压神人,打得天人两界,天翻地覆………在万界里,他终将不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白蛇修仙传

    白蛇修仙传

    这是一个平凡少女猝死街头,魂穿修真界后变成了一条小白蛇的修行故事。ps:无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