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43400000005

第5章 中医外科学范围 疾病命名及基本术语

【学习指导】

本章内容包括中医外科的范围、外科疾病命名原则、病名的含义及基本术语。通过学习本章了解外科疾病的分类方法,病名的含义及一些基本术语的概念。

第一节 中医外科学范围

中医学历史悠久,医事制度上的分科变革较多,外科专着中的治疗范围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外科的范围,也没有明确的界线。历代医事制度的分科,最早见于《周礼·天官篇》,设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的制度,其中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肿疡、溃疡是指痈、疽、疖、流注等病;金疡是被刀、釜、剑、矢等物所伤;折疡是击扑、坠跌等造成的损伤,均属于疡医的范围。历代外科着作中,都附有伤科疾患,在很长时间内,伤科隶属于外科范畴。直至元朝危亦林着《世医得效方》,专辟正骨兼金镞科,才逐渐分立外科与伤科。唐宋时期,外科称疮肿科,明清一般均称疮疡科,而外科的定名,则在明代汪机的《外科理例》前序中才明确肯定外科的含义,云:“以其痈疽、疮疡皆见于外,故以外科名之。”说明外科的名称是从痈疽、疮疡生于人体外部的这个特点而来,与内科相对而称为外科。因此,凡疾病生于人的体表,能够用肉眼可以直接诊察到的,凡局部症状可凭的,如痈、疽、疔、疖、发、流痰、瘰疬、乳病、瘿瘤、岩以及眼、耳、鼻、咽喉口腔(包括舌、唇、齿)、肛门病、皮肤病、男性前阴病、周围血管疾病、意外损伤(包括毒蛇咬伤、虫兽咬伤、水火烫伤)等都属于外科的治疗范围。至于脏腑间的内脏痈肿,如肺痈、肝痈、肠痈、胃痈等也都包括在内。

虽然古代外科专着的病种如此广泛,但是由于学术的不断发展,医疗经验的逐渐丰富,医事分工必然越来越细,如跌打损伤的内伤和骨折、脱臼等,早已归于伤科处理,咽喉、眼、耳鼻、口腔均各有专科。此外,在编写教材过程中,为了保持各科的连贯性以及避免各科之间讲授上的重复,所以将本来属于外科范围的部分疾病,如肺痈归于内科、阴部疾患的阴挺则归妇科、痄腮划归儿科。尽管如此,外科所包括的疾病目前还是相当广泛的。

第二节 外科疾病的命名原则

历代中医外科着作颇多,各家着作所载外科疾病的病名繁多而不统一,而且一个病名有时包括多种性质的疾病,有的同一性质的疾病,因所属部位、阶段、形态等不同,而取有几个病名。外科疾病虽然名目繁多,但从它的命名含义来看,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一般是依据部位、穴位、脏腑、病因、症状、形态、颜色、疾病特性、范围大小、传染性等分别加以命名的。

以部位命名的:如颈痈、背疽、足发背。

以穴位命名的:如人中疔、环跳疽、委中毒。

以脏腑命名的:如肠痈、肺痈。

以病因命名的:如破伤风、冻疮、漆疮。

以症状命名的:如翻花疮、麻风、红丝疔。

以形态命名的:如岩、蛇头疔、鹅掌风。

以颜色命名的:如丹毒、白驳风(白癜风)。

以疾病特性命名的:如烂疔、流注。

以范围大小命名的:如小的为疖、大的为痈,更大的为发。

以传染性而命名的:如时毒、疫疔。

以病势危急而命名的:如走马牙疳。

另外,两种命名方法同时应用者也经常存在,如乳岩、肾岩翻花等,既含有部位,又具有疾病的特征。

第三节 基本术语

外科疾病的分类,早在《内经》中以痈疽两字概之,并以脏腑概之。后人又将疮疡两字,概指一切外科疾病,且以病变在皮、肉、脉、筋、骨的不同部位来分别表里阴阳,又依据疮疡的发病过程分为肿疡、溃疡,凡属未溃的疮疡统称肿疡,已溃的疮疡统称溃疡。这样的分类不实用。即使采取上节的以部位、穴位等命名来加以区分,也不能分清疾病的性质。因此,予以逐一分类加以进行释义。

一、总纲类

疡:又称外疡,是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

疮疡:广义的说,是一切体表浅显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的说,是泛指一切在体表有形可征的感染性疾病。

肿疡:指一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溃疡:指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

二、疮疡类

痈:有内痈、外痈两大类。外痈是生于体表部,凡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局部具有红肿热痛的特征(少数初起皮色不变),一般范围在6~9cm者称痈。内痈是生于脏腑的脓肿,如肺痈、肠痈。

有头疽:初起即有粟粒状脓头,焮热红肿胀痛,易向深部及周围扩散,溃破之后,形如蜂窝,范围较痈为大,常超过9cm以上,甚至大逾30cm者称有头疽。其生于背部的称发背,生于项部的称脑疽,生于其他部位的就统称有头疽,或俗称疽毒。

发:其病变范围较痈为大。特点是在皮肤疏松的部位突然红肿蔓延成片,灼热痒痛,红肿以中心最为明显,而四周较浅,边缘不清,3~5日皮肤湿烂,随即变成色黑腐溃,或中软不溃,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生于乳房部的称乳发;发于小腿部的称腓踹发,发于足背部的称足背发。

疖:生于皮肤浅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局部具有色红,灼热,疼痛,突起根浅,肿势限局,范围小于3cm,易脓、易溃,出脓即愈。

疔:泛指一切体表疮疡发病迅速而危险性较大者。目前临床上疔分为两类,凡发于头面部的称为颜面部疔疮,其疮形如粟,坚硬根深,状如钉丁。凡发于手足的称手足部疔疮,初起局部漫肿无头者较多,麻木作痒,继则焮热疼痛剧烈,发生于手指关节处者,易损伤筋骨,影响功能。

无头疽:是一种骨与关节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发于骨骼及关节间,初起无头,患部漫肿,皮色不变,疼痛彻骨,难消、难溃、难敛,溃后多损伤筋骨,如附骨疽、环跳疽等。

流注:是一种由于他处病灶的毒邪,随血流扩散到肌肉深部,停住在某一部位而发生的转移性、多发性脓肿,称作流注。本病具有初起漫肿微痛,结块不甚显着,皮色如常,发无定处,容易走窜以及此处未愈,而他处又起的特点。

丹毒:是皮肤间突然变赤,如丹涂脂染的急性感染。其特点是起病突然,局部皮肤焮红肿胀,迅速向周围蔓延,伴有明显全身症状。丹毒因发生部位不同,而有种种名称,如发于头面部的称抱头火丹,发于腰胯部的称内发丹毒,发于下肢部的称流火,等等。

走黄:是一种由于疔毒走散入血,内攻脏腑而引起的全身性危险性证候,一般以颜面部疔疮合并走黄者最为多见。

内陷:凡生疮疡正不胜邪,毒不外泄,反陷入里,客于营血,内传脏腑而引起的全身性危险性证候,即称为内陷。除疔疮毒邪走散称为“走黄”外,其他疮疡引起毒邪内传脏腑者大多称为内陷。临床上因有头疽并发者较为多见,故有时又可称为“疽毒内陷”,并因其发生在疽病的不同阶段,又分为“火陷”、“干陷”、“虚陷”。

瘰疬:因其结核累累如串珠状,故称瘰疬。本病发生在颈侧、腋下、乳房、腹股沟等部位,病变表现为结成核状,病的性质是冷证(阴证),并与痨证有关。

流痰:是一种好发于骨关节间的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起病缓慢,化脓亦迟,溃后流脓清稀或夹有败絮样物质,且不易愈合。因病在筋骨关节深处,故每多损伤筋骨,而形成残疾。如发于膝关节部的称“鹤膝流痰”,发于髋关节的称“环跳流痰”。

疫疔:古称“鱼脐疔”。是一种疮形呈中黑凹陷,形如脐状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畜牧业或皮毛制革者,好发于头面,其次是颈项、手臂等处。

烂疔:是一种最易腐烂,其势更急可危及生命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它好发于小腿、足背的皮肉间。而臀、臑、手背等处则偶或有之。

臁疮:是发生在小腿部的慢性溃疡,生于小腿下1/3处,踝骨上9cm的内外踝处。溃疡日久难敛,或虽经收口,每因破伤而复发。

结核:是泛指一切皮肉之间的圆形肿块。多生于四肢或胸腹部。非西医所指的结核杆菌所致的结核性疾患。如描述乳房部的各种肿块为“乳中结核”。

三、皮肤病类

疮:皮肤浅表起丘疹、疱疹、破后糜烂的病统称为疮。如黄水疮、疥疮等。

疳:凡黏膜部发生浅表溃疡,呈凹形有腐肉而脓液不多的称谓疳。如发于口腔部的称口疳,发于牙龈部的称牙疳,发于龟头黏膜部的称下疳等。

斑:皮肤间的色素改变称谓斑。如雀斑、汗斑、黧黑斑等。

疹:凡皮肤间起发丘疹,如痱子、痤疮等皆为丘疹性疾患。

:皮肤间的汗疹称,如白(汗疱)。

痘:皮肤间起小水疱,内含浆液性的疾患称痘。如水痘。

癣:凡皮肤增厚伴有鳞屑或有渗液的皮肤病,统称谓癣。包括多种急、慢性皮肤病,如牛皮癣、干癣等。

疥: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传染性,发丘疹损害的皮肤病称疥,如疥疮;二是指全身性剧痒的皮肤病,如干疥。

疣:是皮肤上良性的赘生物。

四、肛门病类

痔:痔有峙突的意思,凡肛门和耳、鼻孔窍等处,有小肉突起者,都可称痔。如生于鼻腔内的称鼻痔;生于耳道内的称耳痔;生于肛门齿线上的称内痔。此外,尚有以病变形态而冠以命名的,如葡萄痔、珊瑚痔、樱桃痔等。由于痔的发病以肛门部较为多见,故归纳在肛门病类解释。

漏:凡溃疡疮口处流脓经久淋漓不止,好像滴漏,故名曰漏。漏之含义,包括两种不同性质的病理改变,一为现称之漏管,是指体表与脏腔之间的病理性管道,具有内口和外口,一为窦道,指深部组织通向体表的病理性盲管,一般只具有一个外口。两者在外口部均有脓水经久淋漓不止。如肛漏是属瘘管,它如瘰疬溃破后之成漏以及乳痈合并之乳漏等均指窦道。

肛裂:是指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并形成慢性感染性溃疡。

肛门周围痈疽:是肛门周围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它包括着肛门周围多种疾病,如生于肛门内外的肛门痈;生于会阴穴的悬痈;生于尾骨略上的坐马痈;生于阴囊两旁、大腿根内侧近股缝的胯马痈等。这些痈疽溃后久不收口,大多形成肛瘘,故统称谓肛门周围痈疽。

脱肛:大肠之下截脱出谓之脱肛。

五、肿瘤类

瘿:瘿如缨络之状而得名,是指颈前结喉两侧肿大的一类疾病的统称。古代文献中分为五瘿,即气瘿、肉瘿、石瘿、筋瘿、血瘿。

瘤:凡浊气、瘀血、痰滞停留于人体组织之中,聚而成形结成块物者称为瘤。古代文献中,分有六瘤,即气瘤、肉瘤、筋瘤、血瘤、骨瘤、脂瘤。

岩:凡病变部肿块质地坚硬如石,表面凹凸不平,固定不移,形似岩突,破溃后疮口中间凹陷很深,状如岩穴,故称为岩。生于乳房的称乳岩,生阴茎部的称肾岩;生于唇部的称唇岩。

失荣:为颈部原发性和转移性的恶性肿瘤。多发于颈部两侧或耳之前后,肿块坚硬如石,推之不移,因其晚期,患者面容憔悴,形体消瘦,状如树木之枝枯皮焦,失去荣华而得名。

翻花疮:为皮肤肿瘤,因其病损部位破溃之后,不能收敛愈合,胬肉突出疮口外翻,好象花蕊一样,头大根小,一旦触伤,常常流血不止,故得名。

锁肛痔:为肛门部的恶性肿瘤,因其直肠内赘生物堵塞肛道,引起肛门狭窄,犹如块物锁住肛门者而得名。

六、其他类

风:“风为百病之长”,凡发病多与风邪有关,多数为起病较急、发展较快的急性疾患,多以风来取名,其病种甚广,包括疮疡、皮肤、口腔、肛门等疾病。如破伤风、麻风、白癜风、鹅掌风、喉风等。

毒:外科以毒命名的疾病很多,不能代表某一性质的疾病,包括范围较广,通常是指有传染性的外科疾病,如时毒;或指病势发展快而较重的外科疾病,如丹毒;或一时不能定出确切的病名的外科疾病,如无名肿毒。

痰:是指发于皮里膜外,肿硬似馒,皮色不变,按之有囊性感,将溃皮色转为暗红,溃后,或出脓液,或脓中央有败絮样物质的一类疾病。因此以痰取名的疾病,归纳起来大致有两大类疾病,一类是结核性疾病,如流痰、肾俞虚痰、穿拐痰、乳痰;一类是腺体性的囊肿性疾病,如痰包、痰瘤等。

【小结】

中医外科认为凡是疾病生于人的体表,能够用肉眼可以直接诊察到的,或凡是局部症状可凭的,都属于外科的治疗范围。至于脏腑间内脏痈,有的也包括在内。中医外科疾病的分类是以疾病某一特点来归纳的。如肢端坏死疾病都称为“脱疽”等。外科疾病以部位、穴位、脏腑、病因、症状、形态、颜色、性质、范围大小等加以命名,对了解疾病特点有一定帮助。要掌握一些基本术语的概念。

【复习思考题】

1.简述中医外科疾病命名的方法。

2.何为疮疡?

3.何谓走黄与内陷?

4.痰的含义是什么?

(常柏 宋玉波)

同类推荐
  • 外科门急诊手册(第2版)

    外科门急诊手册(第2版)

    共五十六章并十四项附录。第一章介绍外科门急诊常见危重症的急诊处理,附录介绍外科门急诊常用的诊疗技术,其他各章包含了各种外科常见疾病,对一些临床上少见的疾病《外科门急诊手册(第2版)》也略有涉猎。
  • 医生人力资源的需求、配置与激励(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医生人力资源的需求、配置与激励(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医生队伍的规模多大才合适?医生资源需求应如何予以测算?医生的配置分布受哪些因素影响?应该怎样使医生数量和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 内分泌科速查手册

    内分泌科速查手册

    《内分泌科速查手册》是为了适应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和满足广大医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诊治技能和水平,组织国内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专家、教授,结合他们多年的临床、科研及教学经验编写的。全书由三部分组成,内分泌科常见症状的诊断、临床常见内分泌科疾病的诊疗、内分泌科疾病的特殊检查。
  • 中医儿科处方手册

    中医儿科处方手册

    《中医儿科处方手册》以实用为原则,缩减理论阐述,力求简明扼要,对指导临床有实际意义。全书共10章,选择中医药有一定优势特色的病证88个。在病证下立法处方,以病统方,方证相对。每一种疾病均按照诊断要点、辨治原则、处方、警示四项编写。诊断要点一般按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三段式编写,以求精简易掌握。在处方中大多数是辨证用药,也有少数是辨病用药,力求临证用之有效。儿科处方用药剂量应根据小儿年龄、体重、疾病轻重缓急、药物多少及配伍而定,《中医儿科处方手册》除新生儿疾病外,一般中药汤剂处方用量,适用于4~7岁儿童;中成药剂量仅供参考,临床选用时以其药物说明书为准。
  • 家庭安全用药百问百答

    家庭安全用药百问百答

    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近年来,江苏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成绩可喜。我们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按照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探索农村文化建设新途径,引导群众不断提升文明素质。
热门推荐
  • 修仙防沉迷系统

    修仙防沉迷系统

    FBIWARNING:抵制不良修炼,拒绝盗版修仙。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修炼健体,沉迷修仙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简介:十二条无限法则,十二把至尊神器。七大仙宗明争暗斗,九州天下风起云涌……
  • Good Indian

    Good Indi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逢

    重逢

    《重逢》是作家石钟山根据自己少年经历写成的一本散文故事集。在作品中,作者敞开心扉,以抒情和略带戏谑的笔法书写自己从小时候到青少年、再到成为军人期间看到和经历过的故事。作品以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为背景,讲述了那个年代人们的现实生活和情感,如少年时期肆无忌惮的整人故事、青年时期青涩懵懂的恋爱、参军后残酷而多变的现实……每个故事基本都围绕一个主要人物展开,有些荒诞可笑,有些则感人至深。从作品中我们也可以和那些几乎已经被遗忘的时代及精神“重逢”,重新找回人性的美好。
  • 万界之最强龙神殿教主

    万界之最强龙神殿教主

    程龙来到宗教至上的平行世界,没想到意外获得了龙神殿系统。建立万界宗教,成为至高无上的神明……“上帝啊,你这样的脾气不改,就给我去贫瘠世界当神官去。”“释迦牟尼,你这斋菜做的不地道啊。”“女娲……算了,没你啥事,把孩子抱给我看看。”……从此,程龙无敌了
  • 古墓贼影:中国盗墓史全记录

    古墓贼影:中国盗墓史全记录

    美国人看《古墓丽影》,中国人看《古墓贼影》!全面展示从古到今的盗墓史实,深度披露历朝历代的盗墓谜案!讲述盗墓贼的前世今生,窥探古墓中的玄机秘闻,演绎墓内墓外的惊天真相。一部考据详尽、云谲波诡、震撼人心的中国盗墓传奇。讲述中国数千年历史中盗墓事实和真相,解说盗墓活动的兴起缘由、盗墓者的组成和身份、盗墓工具和盗墓技术、历次重大的盗墓风潮和骇人听闻的盗墓事件,披露古墓主人为防盗而采取的设置疑冢、虚墓,暗设机弩、毒烟、伏火等凶险奇异的反盗墓措施,还揭示了中国盗墓史上匪夷所思的“活见鬼”现象。
  • 月下(民国女作家小说典藏文库)

    月下(民国女作家小说典藏文库)

    《月下》是冯铿的中短篇小说集。冯铿是民国一位早逝的女作家,其作品为数不多,但都是精品,在当时发表皆轰动一时,本书精选了冯铿作品中的经典,包括《一个可怜的女子》《月下》《从日午到夜午》《默思》《风雨》《海滨》《开学日》《夏夜的玫瑰》《觉悟》等小说作品。
  • 太初剑魂

    太初剑魂

    天地之始,名曰太初。无尽位面,世间万物,尽皆源自九大元素法则,分别为:地、火、水、风、雷、木、暗、光、金。茫茫宇宙,三千神界,规则无形,却又无处不在,分别为:时间、空间、生命、死亡、混沌、命运、毁灭、创生、心灵。法则规则,对立统一,相反相辅。光之法则有六大奥妙:光线、净化、生命、幻境、天启、光明。空间规则有四大奥妙:虚空、瞬移、次元、维度。命运规则有四大奥妙:因果、预言、天劫、气运。……剑与魔法,殊途同归。凡、圣、神、主神……一路走来,以手中之剑,诠释最终的永恒!
  • 恒行诸天

    恒行诸天

    陆恒成了自己笔下的小说主角,以内家拳入道,穿梭电影世界。恒行诸天,神魔辟易!已完成世界:1、让子弹飞+危城+师父2、新龙门客栈+剑雨+六指琴魔3、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四大天王+伪西游4、西游降魔+伏妖+大话西游5、星辰变6、仙逆新书《诸天之从新做人》,求支持!读者群号:653079771
  • 何以仙剑

    何以仙剑

    天地万物,皆有归处;斗转星移,皆有迹寻;六界生灵,皆有道义。然有不尊者,伺机妄动;更有甚者,意图跳出六界之外,不尊道义,不受轮回.........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