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0000000008

第8章 最大的敌人(2)

我认为最重要的疑点是,当时于建华已经骑着一辆电动车,怎么可能同时再推着另一辆偷来的摩托车呢?在法庭上,我按照于建华的意愿,为他做了无罪辩护。法官对我的辩护意见很头疼,找到我说,这个案子我们肯定会判有罪,如果他认罪,我们少判点,如果他不认罪,我们多判他几个月。法官希望我做做于建华的工作,说服他认罪。我的回答是,我不可能说服他认罪,但是我可以把他不认罪可能面临的不利后果告诉他。我再次来到看守所会见于建华。我把法官的话转告于建华,于建华说,法官已经来过了,也是这么跟他说的。但是,他还是不想认罪。

几天后,法官给我来电话,说于建华最终还是认罪了,让我去领判决书。于建华的量刑结果是有期徒刑6个月。拿到判决书后一个月,于建华就释放了。

令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突然有一天我在律所接到检察院的电话,让我去一趟。我来到检察院,发现阵势不小,一名副检察长和几名检察官正在办公室里等着我。他们说,收到于建华的举报信,说我和法官串通一气,逼迫他认罪。举报信中谈到,律师为了逼他认罪,向他出示了两份不一样的判决书,一份是量刑一年,一份是半年。举报信中还提供了判决书的复印件,说这是律师给他的。

我一下子懵了。拿着两份判决书的复印件,我觉得自己是在做梦。我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做过这件事。我面前确实是两份文号相同、判决结果不一样的判决书啊。好半天我才醒悟过来,我问副检察长:“法院出判决书,是不是每个法官都可以自己去盖章啊?”副检察长说:“一般是院长签字之后,由专门的人负责盖章。”我说:“那你们有没有去问过法院这是怎么回事啊?”副检察长说:“你先回答,有没有像他说的这么做过呢?”

我笑着说:“那您觉得,法官会向我提供两份内容不一样的判决书吗?就算他们会,我会傻到拿着这两份判决书去找被告人吗?退一万步说,就算我真这么做了,我会傻到把判决书留在被告人手里吗?被告人认罪不认罪,对我有什么好处啊,我要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做?”

副检察长呵呵一笑,说:“我们也知道不可能有这种情况。但是他既然举报了,而且提供了证据,那么我们就有责任找你核实一下。毕竟一个案子出现两份判决书,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于建华在举报信里面,把跟这个案子有关的公安人员、检察官、法官,还有你律师都一块告了。”

我还是一头雾水:“这两份判决书的真实性你们鉴定了吗?”

副检察长说:“我们比对了半天,找不出什么问题。由于他提供的是复印件,法院的印章很模糊,也无法鉴定真假了。”

我说:“那就让他提供原件啊。”

副检察长说:“于建华说你给他的是复印件,我们就是来找你要原件的。”

我苦笑着说:“我上哪去给你们找啊?既然原件存在,法院肯定能查得到,你们找法院问问吧。”

副检察长笑了笑,说:“就这样吧。这家伙不了解法院和律师的办事程序,所以胡说八道。我们也知道你没任何问题,所以没去你们律师事务所找你,怕影响不好,别人有误会,所以让你到检察院来聊聊。”

我不依不饶地说:“就这么算了吗?他这是诬告陷害啊,而且还涉嫌伪造文书。你们应该追究他的责任啊。”

副检察长拍着我的肩膀,笑着说:“你这不是也没受到损失嘛。我回头把这小子叫到我办公室臭骂一顿,他要还这么乱咬,那就把他抓起来!”走出检察院,我感觉自己还在做梦。不可能啊,于建华为什么要害我呢?在整个案件的辩护中,我一直非常坚定地站在他一方,为他寻找无罪的证据和理由。在法庭上,我甚至不惜得罪公安,指出公安有刑讯逼供和利用职权打击报复的嫌疑。告诉他不认罪可能存在的不利后果,这是我的工作职责啊,我并没有劝他认罪,我还准备给他打上诉呢。

虽然马路上烈日炎炎,热浪滚滚,我却觉得自己就像掉进了冰窖一样,透心凉。这一次我涉险过关,一方面是因为检察院的调查人员心如明镜,没有故意刁难我,另一方面也是于建华的造假手法太拙劣,明眼人都能戳穿其中的谎言。如果我运气差点,遇上了蛮不讲理的或存心要整我的检察官,如果今后还有比于建华更高明的人要陷害我,我岂不是死路一条?

想到这里,我不寒而栗。当然,像于建华这样的当事人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当事人即使与律师产生一些矛盾,也不至于做得这么绝。律师与当事人之所以有时候会出现矛盾,关键还是在立场的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从律师的角度来看,同时办理的案件可能有好几起甚至几十起,在办理的过程中,律师会根据案件的进展以及轻重缓急来安排工作。有些时候,可能不同的案件发生了时间上的冲突,律师必须要作出选择。同时,律师还有自己的家庭和应酬,很难随时随地接待当事人。

但是对当事人来说,他一辈子可能只遇到一件官司,对他而言,这段时间里,这个官司就是他的全部。当事人希望律师像自己一样认真对待这个案子,为了自己的利益全力以赴,甚至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矛盾就出现了。

律师必然是同时处理多个案件,当事人只需要面对这一个官司。律师是理性严谨的,当事人却是感性冲动的。为了自己的利益,当事人可能会奋不顾身,但是绝大多数律师不可能为某一个案子而葬送职业前途。所以,当事人与律师之间的矛盾,是永远不可能消除的。无论是多么优秀、多么大牌的律师,都无法避免被自己的当事人误解和投诉。

举例来说,刑事案件中,律师必须会见在押被告人。但是,如果要求律师天天去看守所会见被告人,显然是强人所难。除非这位律师没有其他业务,除非当事人能够支付足够多的费用,让律师在一段时间内可以不办理其他案件。我有位同事办理一起经济犯罪案件,被告人在看守所关押了两年多的时间,他的妻子每隔几天就要律师去看守所会见一次,理由包括:重大节日、被告人生日、孩子生日、老婆生日、结婚纪念日、订婚纪念日、第一次相识的日子,询问银行卡密码、某件东西搁哪里了,等等。两年多的时间里,这位律师会见了将近一百次。最多的时候,一周之内就去会见了三次。我的这位同事差点没疯掉。只要他刚提出“没有时间去会见”,当事人的妻子就说要去投诉他“服务不尽职”。同事提出解除委托关系,当事人妻子坚决不答应。安排助理去会见,也不行。同事最后只好求法官早点把案子判下来,放自己一条生路。

我对这位同事的遭遇深感同情。遇到这种一点都不体谅律师难处的当事人,也确实是件头疼的事情,只能自认倒霉。我从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训,在委托合同中都会明确约定每个诉讼阶段的会见次数。超出约定的会见次数,除非案件本身需要。如果是当事人或者家属提出会见,每次需另外交纳律师费若干。标准的委托合同里面并没有这个条款,但是不作出这样的约定,一旦遇到当事人蛮不讲理,律师确实无路可逃。如果合同里面有这样的约定,当事人要求会见也会比较克制。即使提出会见要求,只要他交纳费用,律师也愿意去会见。

因此我认为,律师和当事人之间的矛盾虽然永远存在,但还是可以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一方面律师要勤勉尽责,一方面要和当事人进行充分的沟通,消除误解,建立充分的信任。对于一些有可能会发生分歧的事项,有必要事先作出明确的约定或者告知。一旦有了明确的规则,存心和律师找茬的当事人毕竟还是极少数。

说到底,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对方当事人,不是公检法等办案单位,也不是我们的当事人,而是我们自己。如果我们在办理法律业务的时候,尽职尽责,没有私心,心态平和,作风稳健,真诚待人,所有的敌人都可以变成我们的朋友。

反之,朋友也能成为不共戴天的仇敌。

同类推荐
  • 芈月式宫廷传奇

    芈月式宫廷传奇

    穿越古今,还原历史真相;纵览宫廷,探索女权政治她们皆是“芈月式”的女子,从跌宕坎坷到华丽转身,一生传奇笑对人生!
  • 林则徐家书

    林则徐家书

    综观林则徐一生,是典型的宦海人生,与家人聚少离多,然而,林氏之于家的责任心却并未因此少一分半分,此次结集的十多万字的家信,皆依其有据可查的手稿整理而得。细读起来,字里行间,无不催人泪下,其文纵横捭阖,气势磅礴,论述精当,感情真挚;有涉及行政治理难题,军事布局谋略,民族问题剖析,治安暴乱平定,鸦片治理前因后果,其内容之丰富,文笔之精妙,两百多年来,窃以为除后来者梁启超先生稍稍足以并肩,余人皆不可及。
  • 煊赫旧家声:张爱玲家族

    煊赫旧家声:张爱玲家族

    内容介绍我觉得有两个词特别可怕:一个“想必如此”,一个“理所当然”。这个世界说话的人太多了,应该少说,如果要说,就应该说些像话的话!——《张爱玲全集》主编止庵本书没有“想必如此”,也没有“理所当然”,作者从张爱玲的外曾祖父李鸿章、祖父张佩纶写到张爱玲个人成长的家族史,包括清朝末年珍贵的内政外交史料,参差对照张爱玲的作品,互征推敲,逐线追溯,铺展成这部百年家族史。张爱玲是张氏家族中最后的贵族,本书就是从她的豪华家族对她影响的分析中,打开一条能读张爱玲的新路,既是丰润张氏的百年家族史,也是从另一角度写的张爱玲传。
  • 千古汉武

    千古汉武

    本书成功地塑造了汉武帝、司马迁,以及董仲舒、卫青、霍去病、张骞、司马相如、桑弘羊、主父偃、苏武等十大历史人物的形象,刻画了他们极其矛盾的心理,情节错综复杂,扣人心弦。
  • 有关萧红的一百个细节

    有关萧红的一百个细节

    本书是一本兼顾故事性与专业性的著作。不同于传统传记的写作手法,本书独辟蹊径地采用了一种新思路,通过叙述萧红生平的一个小片段,或分析她的一部文学作品,来勾勒出她的人生和文学版图。
热门推荐
  • 反抗者

    反抗者

    《反抗者》是法国荒诞存在哲学的文学大师加缪的代表作之一。在这本旁征博引的散文中,加缪秉承坦率、正直的态度,重新审视了人类历史长河中闪现的反抗精神:历史层面的法国大革命、俄国革命;思想家层面有萨德侯爵、圣茹斯特、尼采、马克思;思潮流派从虚无主义到超现实主义,从无政府主义到自由主义。加缪在《反抗者》中流露出的批判精神最终奠定了本书的经典地位。
  • 明末异姓王

    明末异姓王

    股市小韭菜穿越明末,建交易所发行股票。跟朱由检合伙建工厂,用羊毛期货割韭菜。他是天主教的弥赛亚,他组建华夏骑士团。他是殷地庵的大表哥,赶走了美洲的强盗。
  • 时代风流

    时代风流

    那年他十七岁,上高中。他们学校是本省名校,听说是中国第一批西式学校之一,光绪三十一年创办的中学堂。又听说,他们学校的毕业生,有几位学部委员,还有几位在北京工作,有的还经常出入中南海,甚至陪同毛主席周总理接见过外宾。有一次,一位校友回母校视察,街上还站了岗。他们学校的教学水平是没的说的,老师都是百里挑一的名师。比如他们的语文老师,原来在南京大学,知道吗,南京大学解放前叫中央大学,1957年出了一点事情,下放到一所山区小学,他们校长费了好些周折,才把他弄到学校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愿以世纪为期的守候

    愿以世纪为期的守候

    《愿以世纪为期的守候》这个故事以戚世雪和李纪晨十多年的爱情长跑为主线,讲述了戚世雪与李纪晨之间百转千折、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以及戚世雪、林梦、叶简、周小夕、木清这五个女孩的成长历程与她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同时也记录下在她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美好与温暖。意在寻找那些所谓爱情里渐渐遗失的、最纯粹的美好,还有那些曾被我们迷失的自己。
  • The Mood Elevator

    The Mood Elevator

    We all ride the Mood Elevator up and down every day. How well we do it impacts our relationships, our personal effectiveness, our career, and our experience of life. Most people take that ride for granted—but what if we knew the right buttons to push to move to the top?
  • 三生觅良人

    三生觅良人

    千年之前,我因与一人间散修相恋,犯了师父忌讳,被责罚入嵬山禁足一千年,不知怎地,出来之时,却是在一个阴森棺穴里……四个看起来怪怪的人,说着怪怪的话,叫我鬼?怎么,我什么时候变成鬼了?唉,这位神官大人,我是鬼吗?神官时珢:“不,你是我娘子!”
  • 东维子集

    东维子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北京,终究与我无关

    北京,终究与我无关

    陶洁怀着对爱情的美好憧憬奔赴北京,投奔了坚持要在北京扎根的蚁族男友李耀明。在这里,他们爱过、疯过、悔过、痛过、挥霍过……然而,生活条件的简陋、工作压力的巨大、人际关系的微妙,还有那看得见却永远摸不着的房子,让陶洁对未来充满了苦恼和困惑……心中有着创业梦想的李耀明最终不顾陶洁的反对与人合开了一家软件公司,希望能打开一片天空,也能实现他对女友曾经的允诺,殊不知,他越努力,跟陶洁走得越远…… 他们能坚守住曾经那样纯真的爱情吗?
  •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纵横捭合的外交家(1)》本书分为张仪、蔺相如、范雎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