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8100000025

第25章 浅涉政坛(6)

半个月来,新科榜眼夏寿田忙于领恩荣宴,诣孔庙行拜谒礼,公请座师房师,出席各种宴会,真个是日日酒席,夜夜笙歌,享尽了人间的光彩荣耀。相形之下,杨度则显得冷落凄凉。梁启超等人安慰他,并请他留在京师一道参与变法。他虽答应了,但心里总感到压抑。夏寿田对杨度说:“晳子,你不应该难受,你应该高兴才是。”

杨度不解:“名落孙山还有什么可高兴的?”

夏寿田说:“你还记得那年与广钧在碧云寺数罗汉的事吗?看来,碧云寺的罗汉是灵验的。”

一句话提醒了杨度。是的,那夜数罗汉,夏寿田的预兆是大魁天下,自己的预兆是名列宰相。既然在夏寿田的身上已经灵验了,岂不是说自己今后也有应验的一天吗?想到这里,杨度果然高兴起来,并劲头十足地为夏寿田购置新居当参谋。这时,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维新运动正拉开了序幕。

先是,光绪皇帝正式颁布了“明定国是”的诏书。第三天,徐致靖即上疏推荐康有为、黄遵宪、谭嗣同、张元济、梁启超。几天后光绪帝又第一次召见康有为,任命他为总理衙门章京行走,特许他专折奏事。接着又召见梁启超,命以六品衔办理译书局事务。又命谭嗣同迅速进京,以备大用。同时又连下两道上谕,废除乡试会试及生童岁科试八股,改用策论。再接着又出现了支持越级上疏的礼部主事王照,一次革除礼部六位堂官的轰动新闻。这期间,废除旧制、推行新政的上谕也一道接一道地下发。

正当维新运动以强有力的形式推行之时,枢垣却出现了一件极为微妙的事情。

明定国是的诏书颁布不久,新政的主要支持者、光绪帝的师傅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翁同龢,在他六十九岁生日那天,突然接到罢免一切职务立即回籍的上谕。先一天,翁同龢还在弘德殿与皇上畅谈新政宏图,力劝皇上接受徐致靖的推荐,早日超擢梁启超、谭嗣同等人,改组军机处,并考虑予袁世凯以重任,皇上都一一点头赞同。不料一夜之间突然发生变故,翁同龢目瞪口呆,百思不解,想面见皇上陈述,皇上拒而不见。无奈,只得收拾行装,含泪离开京师。此事在官场士林中影响极大。有人说这是今科状元没点好,不该点夏同龢,“夏”者“下”也,“夏同龢”者,“下”同龢也。但更多的人认为,这只是一种玩笑之辞,背后可能有很复杂的原因。

紧跟着慈禧太后采取了几项措施。一是任命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统率包括袁世凯新建陆军在内的北洋三军。二是命亲信刑部尚书崇礼兼署步军统领,执掌京师警卫大权。三是任命亲信刚毅管理健锐营,命怀塔布管理八旗官兵、包衣三旗官兵及鸟枪营事务,并更换了一些要害部门的都统。这几项措施的结果是剥夺了光绪皇帝的军权。之后,慈禧太后又规定,凡补授的文武一品和满汉侍郎,新任命的各省将军、都统、督抚、提督等官员必须向她谢恩和陛见。这个规定实际上是夺去了光绪皇帝对大臣的任免权。京师官场对这些现象议论纷纷。杨度想起那年碧云寺中曾广钧说的帝后两党的明争暗夺,他预感到新政的前途已被浓重的阴影所覆盖。杨度刚从科场失利的沮丧心情中解脱出来,又被政坛多变的严峻局势拖到忧郁之中。就在这时,他和夏寿田收到了王闿运托折差带来的紧急信件。湘绮先生首先对夏寿田的高中表示祝贺,说门生的成功为他的老脸增了光,接着便命令杨度迅速离开京师南归。信的最后有这样几句颇令他的学生深思的话:“书痴,古人云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又曰空穴来风,桐乳致巢,你身处是非旋涡之中,稍不慎便有灭顶之灾,难道一点都没有觉察到吗?”

京师的局势太令人捉摸不定了,夏寿田眼见杨度卷入旋涡已深,也劝他回湘安心再读三年书,以下科夺得状元为上策。杨度终于拿定主意,从师命回东洲读书。此时谭嗣同尚未进京,杨度遂向梁启超、徐致靖等人告辞。梁、徐猜想他主要原因是会试不中,心情抑郁,便也不再强留,背地里谈起来,不免有“晳子功名心太重”的感叹。

明天就要离京了,夏寿田为挚友远别而依依不舍,他提议今天去游江亭,就在那里略备薄酒权作饯行。杨度同意了。

江亭在京师城南右安门内。康熙三十四年,户部郎中江藻在辽金古寺慈悲庵建花厅三间,取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之意,名之曰陶然亭,而京师人习惯依建亭人之姓,叫它江亭。江亭地处闹市之外,周围一带是洼地,终年积潦不干,芦苇丛生,凫鹤翔集,清野芜静,充塞着一派山村之气,因此成为京师那些厌倦了城里纸醉金迷喧嚣尘杂生涯的官员和士大夫们的最好休憩之地。偶有闲暇,他们便携三朋五侣来这里散散步,看看水鸟喝喝酒吟吟诗,求得一天半日心灵的洁净。

杨度、夏寿田来到江亭时,此地已有不少游客了。他们先没有进花厅,而是绕着洼地漫步,慢慢地远离游人,进入芦苇丛中的时候,四周变得更加宁静清幽。放眼望去,满眼尽是青青翠翠的芦秆芦叶,侧耳谛听,耳中只闻野鸭呷呷,山雀啾啾;抬头仰观,则是湛蓝湛蓝一碧如洗的天空。夏寿田感慨地说:“天地赋予人间这么美好的景物,只可惜世上的人忙于生计,忙于名利,少有这份闲心来享受,真可谓辜负了春光,冷淡了韶华。”

杨度笑着说:“你偶尔来这里走走,觉得有味,若长期住下,必定会闷死的。”

正说着,他看见一个背猎枪的人远远走来,那人的后面跟了条狗,于是指着远处说:“你若不信我的话,去问问此人如何?”

夏寿田说:“行,我们去跟他随便聊聊。”

那人走近了,的确是个猎人,年纪在三十岁左右,满脸黑污,头发胡须杂乱如同茅草,身上的衣服又脏又破,老旧的单管猎枪上挂着一只野鸭子,连那只狗都毛发粗糙,瘦骨嶙峋,仿佛饿了好几天似的。

“大哥,打了些什么好野味?”看看猎人走近了,杨度上前去打招呼。

“今天倒霉,大半天了,也没打着什么,就这只野鸭子。”猎人把单管猎枪取下,野鸭子从背后移到了前胸。

杨度想起这个野鸭子正好做个下酒之物,便问:“卖吗?”

“卖。”猎人见来人原来是买野味的,本来阴沉沉的脸立即开朗了。

“多少钱?”

“一百文。”猎人有意抬高一倍的价。

“行,卖给我吧。”杨度从怀里掏出一块约值二百文的碎银。

“先生,我没有钱找。”猎人说的是实话,他原本没打算在这里做生意。

“不要找了。”杨度一向大方,漫说一百文钱,得意之时,就是一百两银子,他也可以随手送给毫不相识的人。

“这就谢谢了。”猎人得了便宜,脸上露出了笑容。

夏寿田问:“大哥,你就住这一带吗?”

“对,家离这里有五里地。”

“平时都做些什么?”夏寿田又问。

“种庄稼。”猎人答,“闲时就在这洼地打点野物,摸点鱼虾,换两个零钱用。你们是城里来的?”

夏寿田点点头。

“我知道你们是来散心的。我带你们去一个地方,那里的风景比这里好。”也许是回报多收的一百文钱,猎人一下子变得主动热情起来。

杨度、夏寿田在猎人的带领下走了一里多路,忽见眼前现出一排高耸笔挺的白杨树来,树边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晶莹透亮的溪水悄悄地流进芦苇丛中的洼地,溪上横跨着一座小平板石桥,石桥旁边有几个做工粗糙的石凳。这里视野开阔,富有诗意,与刚才的洼地相比,又别有一种趣味。走了个把时辰,两人也累了,就在石凳上坐下休息,也招呼猎人一起坐坐。猎人坐下,那只瘦狗蜷缩在主人的脚边,不停地摇尾巴。

“大哥,家里几口人,日子还过得下去吗?”夏寿田问。

“家里七口人吃饭。”猎人叹了一口气,“什么过日子,到世上来变人,真是活受罪。”

猎人的脸又回复到先前的阴沉了。一句话堵得夏寿田不好再问下去,看看他那一身穿戴,也可知日子过得是挺艰难的。杨度忽然想起了安慰的法子,大声说:“大哥,不要担忧,过两年就会好起来的。”

“怎么会好起来呢?”猎人皱着眉头问,这话显然没有给他带来兴奋。

“皇上已下了诏书,要变法了,你听说了吗?”

“皇上要变法?”猎人大为吃惊,“变什么法,怎么个变法?”

此地离紫禁城不过二三十里地,真正是天子脚下的子民,居然对闹得天翻地覆的维新变法懵然不知,热衷于此事的杨度不免气沮,喉咙哽了一下后还是做了解释:“皇上要变法,就是把过去的旧法子去掉,立新法子。新法子立起来后国家就富强,老百姓的日子就好过了。”

“立新法子?”猎人似乎明白过来,“请问先生,新法子里有没有说把田分给我们庄稼人?”

分田!这不是当年太平天国的主张吗?他想到哪里去了!杨度摇了摇头。

“不分田给我们,是不是今后可以少给官府交粮谷呢?”猎人又问。

轻赋!这几年赔款赔得朝廷一贫如洗,皇上恨不得给各省加赋增税,主张变法的书生们谁也不敢说轻赋的话。杨度只得无奈地又摇了摇头。

猎人彻底失望了,脸色阴沉得可怕。他站起身说:“既不分田,又不少收粮谷,庄稼人的日子从哪里好过起?这变法有屁用!两位先生自个儿在这里观风景吧,我要打猎谋生去了。”

说完喊了声“来富”,那瘦狗立刻站起,使劲地颤几下,便跟着主人走了。

夏寿田望着杨度呆呆的傻样子,说:“一个种田打猎的人懂得什么!你跟他大谈维新变法,不是自找没趣吗?走,我们到亭子里去,把这只鸭子炒了,痛痛快快地喝几杯去。”

二人走出洼地,来到江亭,拣了一个临窗的桌面,把买来的野鸭子交给酒保,要他来个一鸭三吃:肉蒸,内脏炒,骨头熬汤。然后要了一壶仿唐名酒万里春,点了四个菜,两人便对酌起来。

夏寿田的兴致很高,谈诗文,谈翰苑掌故,谈这几年的东洲同窗生涯,颇有点春风得意的味道。杨度本来就有心事,再加上被猎人这么一冲,更是兴味索然了。他信口应酬着夏寿田的高谈阔论,脑子里猎人那句“这变法有屁用”的话总不时浮起,又想起朝廷中的明争暗斗,变法前景暗淡,又想起袁世凯虽信誓旦旦支持变法,但他的顶头上司荣禄是太后的死党,且荣禄还掌握着聂士成的武卫军、董福祥的甘军,这两支人马合起来,要远远超过新建陆军。后党如果真的动起手来,帝党岂能抵挡得了?维新变法啊,看起来是凶多吉少!几杯酒吞下后,杨度心中千头万绪如乱麻,满腹忧国忧民之愁都随着酒兴而涌起,看着几个游人正在新刷的白粉墙上题诗,他从账房柜台上抓起一支大毛笔,快步走到墙边,略加思索,便在上面飞快地写起来:

百字令·江亭抒怀

登临眺远,见幽燕大地,风高云扫。西山王气但黯然,极目斜阳衰草。果儿未熟,花瓣落尽,雏燕愁已老。一番浓兴,且付野山荒岛。

却思尧舜基业,汉唐江山,何时已杳杳?空有诸葛济世才,困隐茅庐谁晓!不如归去,随牧童樵子,摘捡梨枣。书生意气,徒招万千烦恼。

在杨度挥毫题壁的时候,夏寿田一直注目细看,当读到“西山王气但黯然,极目斜阳衰草”的时候,心里不觉叫道:“晳子,你太悲观了!”新科榜眼毕竟处于人生最得意的时刻,他对皇家的恩德感激莫名。尽管他也和许许多多的士人一样蒙受了国耻,对国事日非也痛心疾首,但他认为皇太后皇上执掌的朝政大计还是英明的,少有外侮,足以警惕在位,不宜遽作此亡国之音而失哀乐之正。他心里也在构思,要和作一首,把晳子的颓废心绪矫正过来。杨度写完,又坐到座位上。他说:“你这首《百字令》写得好是好,但调子太低沉了点,我来给你奏点明快之音。”于是接过杨度手中的笔,饱蘸浓墨,也走到粉墙边,一气写下来:

百字令·江亭远眺

仲夏时节,喜莺歌燕舞,落日归棹。万顷菰蒲新雨足,碧水明霞相照。酒帘高挑,江亭雄峙,词客醉里笑。莫负雅兴,风物最宜远眺。

从来盛世难逢,千年史册,有几时光耀?都说贞观与文景,也只隐恶扬好。且请宽心,虽略有惊吓,偶遇**,恰如警钟,九重朝夕鸣号!

当夏寿田的《百字令》快要写完的时候,亭子间慢慢地踱进一位今科新进士。他刚刚落座,把眼睛向外面一扫时,便从背影上将夏寿田认了出来。原来,清代在会试结束后照例要举办恩荣宴,这是一个很隆重的宴会。该科所有新中的进士和参与该科考试的所有官员包括主考大臣、读卷大臣、銮仪卫使、礼部尚书、侍郎等等都出席。在恩荣宴席上,状元一人独占一席,榜眼和探花两人合共一席,其他进士则八人一席,这样鼎甲三人就分外引人注意,待到宴会结束,所有出席宴会的人无不对这三人非常熟悉了。他向桌上几个朋友介绍:“那边题诗的人就是今科榜眼湖南人夏寿田。”

“真的,那就是榜眼公吗?”

“听说还是一位巡抚的公子哩!”

“待我去看看。”

说话间便有人离开座位,绕过桌子,从另一个窗户口对着夏寿田的正面仔细地看了很久,然后回到座位上大声说:“好一个榜眼公,又年轻,又俊雅,真正是文采风流!”

这么一嚷,满江亭的游客都知道了这个新闻。夏寿田刚一落笔,便有不少人围了过来,有钦佩的,有爱慕的,有好奇的,有凑热闹的,把个榜眼公围得水泄不通。那新进士分开众人硬挤了进去,对着夏寿田作了一揖,说:“年兄也来游江亭了,怎么不叫小弟一声?”

同类推荐
  • 血染的金条

    血染的金条

    这是很早以前发生的事了。宏发掌柜,他最惬意最快活的时候。是打烊之后.陇帐打算盘数钱。望着桌上摆的一摞摞银元票子和铜钱,他心里就象开了一扇小门.快乐极啦,这时就要哼上一曲小调:宏发我呀,拨弄一摞摞钱呀,一个谦俩呀,两个赚八呀,买上儿垧地呀,娶个小娇娘呀……宏发今天特别兴奋。今天赚的钱比往日多了三成。他兴奋得有一点倦意,他想喝点酒。打开一瓶二锅头,倒了牛杯,有菜他不想去拿,乐得干喝。喝着喝着。兴奋得瞄瓜就驱使着他去干那最秘密的事情。他走进另一间房子,拉着电灯。
  • 血色玫瑰

    血色玫瑰

    月色温柔,大华集团总经理秘书肖婷婷下班后,先与同事参加了好友文丽的生日聚会,将近八点,却突然告辞离去,早早地赶回了住在桃花源小区的家中。这是位于城乡结合部的一个新开发的住宅小区,但却以其设施齐全、服务周到而享誉业内。肖婷婷几乎一眼就相中了这里,她以银行按揭的方式购买了一套小两居,从而告别了那个拥挤的合租式公寓。她打算过些日子,将尚生活在县城的父母接过来同住。而此时,她却仰卧在加满水的浴缸内,尽情享受着水流所带给她的轻松与愉悦。
  • 婚前房后

    婚前房后

    金牌电影发行人赵军倾情推荐:比《蜗居》更具争议性,更有共鸣感谨以此书,纪念这个房价高涨的时代,献给为婚姻、房子奋斗的80后!结婚该不该有房?有了房,房产证上写谁的名字?父母的房子给儿子还是给女儿?在房价高涨的今天,亲情、爱情、姑嫂关系、婆媳矛盾都围绕房子转动。房价一路高涨的时代下,到底是房子重要,还是爱情重要?这是三个女人的婚姻与房子的故事,也是爱情与房子的战争。
  • 回家(中篇小说)

    回家(中篇小说)

    晴空万里。台北桃园机场。旅客们相继登上一架巨型客机。一对老年夫妻从容走来。女的穿天蓝色旗袍,红色毛线外套;男的穿着普通夹克衫。他们手牵着手,轻声谈笑着。健步登上舷梯。男的叫姚铭道,82岁;女的叫周淑娟,77岁。客机腾空而起,冲向蓝天。这对老夫妻的眼眶里闪着泪光……女的说,终于可以回家了。男的说,这一天,等了整整六十年呀!两人对视了—下,幸福地微笑。机舱外云海滚滚,机翼下波涛汹涌……客机经过一个多小时飞行,飞抵杭州上空。周淑娟激动起来,高声叫,西湖……西湖……铭哥。
  • 小锅饭

    小锅饭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热门推荐
  • 语笑不及你嫣然

    语笑不及你嫣然

    13岁的小公子和12岁的小丫鬟,情愫从开始就已种下,今生是你,来世也是你呀
  • 逆天魔后:拐上魔君回现代

    逆天魔后:拐上魔君回现代

    【简介】一朝穿越,付小七成了独孤一人,面对崭新而玄妙的世界,一无所知。然而渐渐复苏的记忆和一个若即若离的男人,如约而至;一段尘封多年的往事,渐渐浮出水面。当她拼尽全力去保护身边的人,却被人玩弄鼓掌……既然委屈不能求全,那么,她就逆天逆命!胆敢欺她辱她,玩弄她的,即便是神,也照杀不误!【一句话简介】某小强为了自由和爱情而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屡死屡生的【纠结+虐恋+悲情+搞笑】的长篇奋斗史。
  • 锦绣天下之皇叔驾到

    锦绣天下之皇叔驾到

    前世明媚是被自己作死的,这一穿,她成了自带凤格人人求娶的一国公主。结果在众多位高、多金、颜美的高富帅中,独独看上了病恹恹、腹黑黑的自家皇叔。“上山入海、被陷害、被利用、被送出去各国和亲也没所谓,既然你就是我认定的人,自家人分什么彼此,用用也无妨!”“为你生、为你活、为顺应你的命格拿下江上不过是小事一桩,既然被你认定了,我尽量活着,你若为凤,我必为凰!”爱情来了,什么都挡不住,管他世俗不纳的身份、病魔不散的身体,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没想到求爱的路上如此妙趣横生,脱掉淑女和伪装、高冷和马甲,原来心中所想就是要做万人艳羡的逗比眷侣,不信的,看过来,皇叔和明媚,天生一对、日月相照!
  • 那些滚烫的日子

    那些滚烫的日子

    有些人为了明星梦,有些人为了高考跳板,有些人为了心中所爱之梦想,艺考,这个词汇陌生却又似曾相识,这条路泥泞且又坎坷多阻,我们要么脱颖而出,要么泯然众人
  • 医女素心在玉壶

    医女素心在玉壶

    一朝身死穿越,温家有女初养成。医药草香满身,素手针落回春生。温素心觉得自己很倒霉,作为一个穿越者,她却完全没有任何优势。姐姐恶毒,姨娘狠辣,嫡母还是个智商不太够的。怀着一身精湛医术,妙手回春,她以为自己的这一生就会这样子过去了,救救人,捣鼓一下药草。皇帝的兄弟,京城四大美男风云人物之一,传说中那些七王爷高冷寡言,不近女色,可赞一声当今柳下惠。温素心对此表示:呸!放什么狗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塘日札

    东塘日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坐下,和自己谈一次灵魂

    坐下,和自己谈一次灵魂

    你该怎么安抚一颗漂浮而躁动不安的心灵?如何才能看清生命的真相?命运的手要将你导向何处?哪里才能找到精神的家园? 这些年,你一直在路上。现在,坐下来和自己谈谈,好好梳理一下过去,想清楚,你到底想要什么?接下来,你该何去何从?
  • 重回九四

    重回九四

    乡村文,重生文,半现实文。九四年的村味,贫穷的自己,可怜的丫头,年迈的爷爷,生活的重担,这些都压在郭去身上,看主角如何在农村走出一条致富路来,这是很真实的致富经历。本书基本不装逼,不是爽文,只在虚幻之中求那么一点真实。 群号:236301568,加群时的答案:雨中雨夹雪
  • 娇宠为患

    娇宠为患

    郡王府荣宠无限的三小姐纪愉死在大婚当夜。意外重生后,她却不晓得那个残忍凶手是谁。是爱而不得的前未婚夫?还是温文清和的新夫君?纪愉一片迷惘。然而,更教她迷惘的,却是她家那个画风陡变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