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8100000002

第2章 名师访徒(2)

就在这时,一个名叫曾国藩的在籍礼部侍郎,奉旨在湖南办起了团练。这个姓曾的虽也是腐败官场中的一员,但比他的同事们都要精明能干。他白手起家创建的湘军,在几经挫败之后,终于为朝廷收回了武昌、汉阳、田家镇等军事要地,顿时声名鹊起。湘军中不少人升了官,没升官的也发了财,于是在湘乡、湘潭、宝庆一带兴起了一股投军热。无权无势、受饥受寒的作田人,有几个不想升官发财?杨度的祖父杨礼堂当时正当壮年,在那股投军热的影响下也告别妻儿,投入了湘军大将李续宾的麾下。没有多久,他果然做了个哨长,朝廷赏他一套正四品都司衔的蟒爪袍服。一个先前低眉弯腰的农夫,仅仅因为打了几场大仗,就成了四品大员,杨礼堂真是尝足了投军的甜头。他请人写了封家书,叫在家的大儿子杨瑞生也到前线来。

这两年,靠父亲在外面的战利品,杨家的四个儿子都发蒙读了书。十五岁的杨瑞生接到父亲的信后,立即放下书本飞奔江西,在父亲的哨里当了一名亲兵。一年后,李续宾、曾国华率领的宾字营、华字营在安徽三河城中了陈玉成、李秀成的埋伏,全军覆没,杨礼堂也死在战场。只有两三百人侥幸逃了出来,杨瑞生是其中之一,被收编在鲍超的霆字营,几个月后便升为什长。以后他又改投曾国荃的吉字营,跟着曾老九收复了几座城池,升为守备衔哨长。到了金陵打下的时候,他做到了参将衔的哨官。湘军大裁军时,他没有被裁掉,编入了张诗日部,同治四年北上与捻军作战。到了捻军平定后,杨瑞生实授参将,以后又升副将,不久奉旨调河南归德镇总兵,成为镇守一方的高级武官。世代贫寒的杨家,终于出了个光宗耀祖的大人物。

杨瑞生虽然官运亨通,但他的三个弟弟的命运都不济。老二老三未成年便早逝,老四懿生天资聪颖,但体质羸弱,不能外出做事,只得在家乡亦耕亦读,冬闲时则参加乡民的木偶戏班,在里面吹吹唢呐,敲敲锣鼓。懿生娶妻李氏,生下二子一女。不幸天不假寿,三十岁那年便去世了。那时大儿子才十岁。瑞生手足情深,对亡弟留下的寡妇孤子照顾周到,常常寄些钱来接济,使他们一家衣食无虑。两个儿子均能上私塾念书,女儿也能在家识字做女红。三兄妹都聪明颖秀,资质远在一般少儿之上。尤其老大杨承瓒不仅诗文卓异,更兼志向远大,抱负宏伟,从小听得大人们说当年湘军的事,对曾、左、彭、胡等一班由书生而建大业的乡贤景仰不已。十六岁那年,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作度,字晳子,又将弟弟改名为钧,字重子。母亲问他为何要这样改,他回答说改名乃为立志,兄弟俩立志做称量天下的人。母亲听了欣慰不已。伯父也来信赞赏,并要他们到归德府来读书。他于是和妹妹杨庄一起离开家乡去了归德府。

归德府三年,杨度在良师指点下,学业进步更快。无论三坟五典、九丘八索、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稗官野史,他见书就读,一读就通。晨昏课余,又遵伯父之教,练拳习剑,骑马射箭。伯父外出时,又有意带着他和诸位堂兄弟同行。杨度得以游嵩山,登岱岳,观黄河之雄奇,览汴京之遗迹,心胸愈加开阔,气宇愈加轩朗。去年秋季,他一举高中顺天乡试举人。喜讯传到石塘铺,李氏高兴得热泪直流。弟弟杨钧和刚从归德府回家不久的妹妹杨庄,都以伯兄的才华得意自豪。李氏要小儿子写信给哥哥,会试过后,无论连捷中进士点翰林,抑或是暂屈未第,都一定要回家里来一趟。分别三四年之久的母亲,渴望见到已成人才的儿子的心情,真个是湘水不足以喻其长,洞庭不足以喻其深。自小失去父亲,在艰难家境中长大的儿子,又何尝不思念把全部心血都交给了儿女们的母亲呢?当目睹老黄牛舐犊情深的那一瞬间,久别母亲的青年学子,再也不能抑制住满腔浓烈的乡情,他决计先回石塘铺,与母亲弟妹们住一段时间后再定去向。

太阳渐渐西下,向晚的夕阳,以它血色的光焰将西山红叶映照得光彩夺目,连枯黄的茅草也镶上了耀眼的金边。极目远望,群山起伏,长城连绵,苍穹寥廓,古都森严。这一幅山河图画,在此刻杨度的心中激起的却是一种悲壮之感。一股山风吹来,他感到一丝凉意。是的,应该下山了。

二、碧云寺的泥塑罗汉预卜落第举子的命运

“晳子,你来西山,为何不邀我们?”

杨度刚走下几十丈远,迎面碰上了两位老朋友。说话的这位走在前面,名叫夏寿田,字午贻,湖南桂阳人,父亲夏时官居江西巡抚。夏寿田比杨度大五岁,长得身材颀长,眉清目秀,穿得也阔绰,一看便知道是个聪明俊秀的贵家公子。他这次会试亦未第,先前也住长郡会馆,前向搬到一个做京官的远房亲戚家去了。

“晳子,你私自出城,是不是有个相好的在西山等你呀!”后面一位哈哈取笑道。

这一位可不是寻常人物,他乃赫赫有名的曾文正公的嫡长孙曾广钧,字重伯,今年虽只二十九岁,却已做了六年翰林。他七八岁时便被目为神童,现在已是京都士林中人人钦佩的学士诗人。曾家到广钧这一代,已是连续三代后继有人了,这是咸同年间的中兴名将中所仅见的,也为历代官场所少有。正是因为他的伯父、父亲和他本人的卓越表现,使得一部《曾文正公家书》更添魅力,成为曾国藩家教有方的得力证据。无论是面孔,还是身材,老辈人都说,曾广钧酷肖文正公。只是他的性格与乃祖大不相同。他穿着豪华,喜讲排场,极好玩乐,经常出现在八大胡同的花酒席上,至于京师文人雅士的集会中,如果缺少了曾重伯,似乎低了一个档次。他风流倜傥,文思敏捷,正是中国旧式才子的典型代表。

“原来是午贻兄和重伯兄,你们是怎么凑到一起来的?”在西山不期而遇这两位好友,杨度十分高兴。

“重伯兄一早来邀我,说户部卢老爷娶妾,在正阳楼请吃烤羊肉,要我们一起去凑个热闹。我就去会馆邀你。景大爷说你出城上西山了。我就劝重伯兄,不吃喜酒了,干脆我们也上西山,和晳子一起赏秋看红叶。”

“晳子,为了和你一起游西山,我们连正阳楼的烤羊肉都不吃了,够朋友吧!”曾广钧说着,已走到面前来了。和乃祖一个样,他也长着一双扫帚眉,但他的扫帚眉却没有祖父那种沉闷苦涩的气象,却带有点滑稽的味道。

“好,够朋友,够朋友!”杨度十分快活。

舍掉正阳楼烤羊肉不吃,专来西山寻他,的确是够朋友的举动。正阳楼的烤羊肉在京师饮食中名冠一时,一年四季食客不断。眼下正是秋高草深牛羊肥的时候,正阳楼的这道菜更是兴旺季节。食客一登楼,殷勤的店小二便端来一个炭盆,盆中是一堆烧得炽热的炭火,火上罩一个铁丝网。再捧出大碟鲜嫩的羊肉片,那肉片切得纸一样的薄,附带几个调好醯酱芥末的小碗,接着搬出一坛老酒来。最后,给每位食客送来一个矮脚小木几。小木几做什么用?原来,这正是正阳楼吃烤羊肉的与众不同处。食客并不坐在凳子上,而是站着,一足立地,一足踏在木几上,右手用筷子夹着蘸上佐料的羊肉片,左手端着酒杯,一片羊肉只要略微在铁丝网上放一放就可以吃。正阳楼的食客便都这样,脚踏木几,且炙且啖且饮,那模样很是豪放倜傥,极受年轻人的喜爱。

“好哇,正阳楼的烤羊肉,过几天由我来给二位补!”杨度最是一位好朋友的人,他很向往孔北海“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的气派,只不过他现在还是一个靠伯父接济的穷书生,摆不起这种阔绰。他对二位好友说:“天已黄昏,我们不如先下山,找个店住一夜,明天再上山来游一天如何?”

“你这就外行了,投店还要下山吗?”曾广钧久住北京,西山来过许多趟,对这里很熟悉,“随我来,今晚就住碧云寺。”

杨度说:“碧云寺我中午去过。寺里今天做佛事,不接待俗客。”

曾广钧笑着说:“不要紧,只要我去,再忙的佛事,他们也要接待。”

“你和他们很熟?”杨度来了兴致。

“寺里的方丈演珠上人是我的诗友,不但接待,今晚还要他做东,请二位吃一顿顶好的斋宴。”

“我早就知道,跟重伯走有的吃。今天不来西山,就有喜酒吃,来西山就有斋酒吃。”夏寿田笑着对杨度说,“我们今夜饮他个通宵酒,让演珠心疼得咒骂重伯不是好东西。”

“演珠不是那类小气人。你们喝得越多,他越高兴,我带去的人越多,他也越高兴,他还会说我曾广钧是他的真心朋友。”曾广钧乐道,“不过有一点,若是文人去喝酒的话,临走时必须要赠他一首诗。否则,他真的要咒骂了。他不是心疼酒被喝了,而是心疼酒被灌进狗肚子里去了。”

“好,好。”杨度马上答应,“这个不难,我们每人送他一首。”

“晳子,你今天怎么一个人游起西山来了?”夏寿田知杨度不是那种内向孤独的人,对他今天的反常举止很不理解。

“我今天是憋着一肚子气来的。”

“什么气?”夏、曾一齐问。

杨度笑着说:“你们看气人不气人!韩愈、柳宗元那样的文章都可以流传千年,我和午贻却连进士都未考上,这世道还有什么公理呢?”

夏、曾听了这话,都摸不着头脑。杨度将今天早上所发的那通“世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感叹说了一遍。

夏寿田哈哈大笑:“你可真是天低吴楚,眼空无物啊!连韩柳之文都不屑一顾,也不怕别人说你狂妄。”

曾广钧说:“怪不得你中不了进士!我看你下科即使中了进士,也点不上翰林。”

“这是为何?”杨度问。

“因为翰苑门口有昌黎庙呀!凡初进翰林者,都要向老人家烧三炷高香,磕三个响头。”曾广钧说,“瞧你这个样子,是绝对不肯向韩文公低头的,他又何能准许你进去呢?”

杨度大笑了起来:“到那时,他不准我进去,我就邀几个人一起来拆了他的庙,让他老先生无家可归!”

三个年轻人一路上谈谈笑笑,断黑时分来到了碧云寺。碧云寺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原是个小小的佛寺。到了明正德年间,于经大加扩建。天启三年,魏忠贤又予以重修。这两个权阉都看中了此地风水好,想死后葬在这里,结果又都得不到善终,未能如愿,却给后世僧人们留下一座极好的诵经拜佛的场所。碧云寺是西山众多庵寺中最庞大的建筑群。它的殿堂依山而建,随山势而层层升高,直至山顶。每进院落各具特色,给人以层出不穷之感。金刚宝座塔精巧秀美,别具风格。天王殿宏伟壮观,罗汉堂内的五百罗汉,更是国内仅有的四处罗汉群雕之一。方丈演珠近五十岁,有诗僧之称。演珠敬慕曾广钧的诗才,更想攀附他的崇高门第,一向与他多有往来。今见曾广钧亲自陪同两位会试举子前来,喜得连声念阿弥陀佛,犹如迎接金身菩萨的降临。演珠一面吩咐安排上等斋席,一面叫小沙弥献上最好的香茶,又亲自动手整理房间,请客人坐下休息。当知道杨度、夏寿田都是第一次来碧云寺时,演珠又殷勤地说:“等会儿吃完饭后,贫僧陪诸位施主到罗汉堂瞧瞧。”

杨度的母亲一向礼佛,家**奉着一尊观音菩萨。每逢初一、十五则吃斋。每年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三个观音节,都要带着杨度兄妹去附近的法华庵烧香磕头,故而杨度从小对庵寺菩萨便有好感。他生来性子急,忙说:“吃饭还要过一下子,法师先领我们去看看吧!”

“也好!先把灯点着,一会儿就去。”演珠忙命几个小沙弥去罗汉堂点灯。

大家随便喝了两口茶后,便随演珠来到罗汉堂。这是一个很大的四方形殿堂,中间隔出四个小天井采光,整个殿堂的结构像个田字形。紧靠四面墙壁边,罗列着整整五百个罗汉,各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两个罗汉共一盏油灯,二百五十盏油灯一齐点着了,恰如满天繁星降落,甚是璀璨。星光闪烁中,他们或站或坐,或蹲或卧,或清秀慈祥,或狰狞可怖,或瘦如干柴,或胖如水缸;头上戴的,手中拿的,腰中缠的,脚下踩的,都是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有树枝,有袋囊,有蛇虫,有魑魅。真个是五百罗汉,不仅面目各异,形态不同,就连浑身上下的装束都无一相似之处,且个个塑造得形神逼真,栩栩如生。

小小的油灯在夜风吹拂下,跳跃不停,空阔的罗汉堂半明半暗,时显时隐。若是毫无准备骤然间来到这里,胆大的仿佛觉得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胆小的则如同跌入了阎罗王殿。碧云寺的罗汉堂,真是一个充满着幻怪、极富刺激的所在。

见他们看得入迷了,演珠说:“碧云寺的罗汉可预卜人的一生,极灵验的,你们试一试吧!”

夏寿田很有兴趣,问:“如何试法?”

演珠说:“随便走到哪位罗汉的面前,心里想好一个数字,或是自己的岁数,或是父母兄弟的岁数,或是别的什么数字都行,想定后再不能改,依着这个数字数下去,碰着哪个罗汉,那个罗汉就是你一生的命运。”

“我先来试。”夏寿田兴致浓烈地走到一个罗汉面前,说,“我今年二十六岁,就用二十六这个数字吧!”

曾广钧说:“我们一起替你数。”

于是大家都在油灯前面移动着,手指点着罗汉,口里不停地数着:“一,二,三……”

数到二十六,都停了下来,对面的罗汉名叫广福尊者,灯火照耀着这个罗汉怪模怪样的造型:双眼如铜铃,口张大得可以放得进一只拳头,脸又长又窄,上下都尖尖的,极像小河小港中的鱼划子,两肩又格外地宽,一边肩上跳跃着一只白额猛虎,另一边肩上盘旋着一条青龙。

同类推荐
  • 雾都孤儿

    雾都孤儿

    《雾都孤儿》是英国作家狄更斯于1838年出版的写实小说。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奥立弗在孤儿院长大,经历学徒生涯,艰苦逃难,误入贼窝,又被迫与狠毒的凶徒为伍,历尽无数辛酸,最后在善良人的帮助下,查明身世并获得了幸福。如同狄更斯的其他小说,本书揭露许多当时的社会问题,如救济院、童工以及帮派吸收青少年参与犯罪等。
  • 西北第一盗案

    西北第一盗案

    一九三二年五月,宁夏军阀马鸿逵的府邸发生一起特大盗窃案窃案。该安检轰动西北五省,被当时新闻媒介称为“西北第一盗案。”早在一九三〇年“秦安盗宝事件”发生时就已形成。为使读者朋友对“西北第一盗案”有一个完整的了解,本章先对马鸿逵的一手制造的“秦安盗宝事件”作一个交代——一九三〇年春,桂系军阀李宗仁与蒋介石矛盾激化,发生大战。冯玉祥在河南积极响应反蒋,并和山西军阀净锡山正式结盟,组成反蒋战线。蒋介石针对新态势,立即作出相应的措施:组成“讨逆军”予以反击。
  • 海底两万里(全新修订版)

    海底两万里(全新修订版)

    本书是凡尔纳的又一部著名科学幻想小说,讲述一位法国博物学家应邀登上一艘驱逐舰参与驱逐海上“怪物”。但所谓的怪物其实是一艘尚无人知晓的潜水艇。博物学家和朋友落海,成为潜水艇的俘虏,却受到艇长的善待。艇长为了保密,不许他们离开潜水艇。他们被迫随潜水艇游历各个海洋。后来,他们终于逃脱,将海底秘密公开。
  • 四声

    四声

    书店里的年轻人,仿佛并未感到老板的不耐烦。他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轻轻翻过一页书,甚至连端书的姿势都未曾变换过。但如果老板站起身来,走到那位年轻人身边,便会发现,书城中央的黑色舞台会变得一清二楚。舞台周围是数不清的少女,身上穿着统一的红色裙装,她们正用力呼喊着偶像的名字。那些喊声到了三层,却又显得不那么清晰了,仿佛是“李晴天”又或者是“李景天”,但无论是哪个名字,都并不出名。
  • 骗翻天(六)

    骗翻天(六)

    旁边吃饭的几个人听了这话都扭头看,这几个人都是商号的伙计,当伙计的也挣不了几个钱,省吃俭用攒个几十块钱,也都是存在张五婆那儿,听了周小雨说有五百块钱存在那儿,都扭头看这个姑娘。卢弘侠吃惊似的问道:“你真的存了这么多钱?”周小雨做出不高兴的样子说:“怎么,哥小瞧我,怕我没这么多钱?”卢弘侠啧了一声,做出着急的样子说:“那你还不快取出来?再不取出来,怕你一分钱也拿不到了!”
热门推荐
  • 轻浅经年相许与暖

    轻浅经年相许与暖

    大一上课,她坐最前排,他坐最后排;大二改选,她积极主动,他纹丝不动;大三空闲,她在学生会脚踏实地奔波,顺水行舟;他在外界公司勤勤恳恳,如鱼得水;大四毕业,聚会聚餐,酒酣肚饱,一曲《广岛之恋》让两人走进婚礼的礼堂。昏昏沉沉她嫁了,昏昏沉沉他娶了,为了生活而拼,为了爱情而搏,为了将来他们在努力。恋情多不多不重要,找一个人品好的老公就好。钱多不多也不重要,只要一家老小够用就好。甜蜜的小日子里,是对生活的超然乐观。至此一句:平淡是福。没有小三来袭,没有婆婆恶斗,有的只是小两口的温馨与甜蜜\(^o^)/~~此去经年,我们要一直幸福下去\(^o^)/~如果相信这样的婚姻,请支持下11,静静地循着这样的感情,这样的恬淡,一路,一起走下去ps:文不长,文很淡,曾经的文,写得比较慢,是11心情的记录,或许在11的文中,你会找到属于你的温馨……大家看着支持吧
  • 宋词三百首详注

    宋词三百首详注

    词作内容渉及爱国言志,闺阁爱情,羁旅离愁,边塞风光,咏史咏物,田园山水,民情风俗。或构思精巧,或诗情画意,或地方特色,或寓义深邃,体现了宋代的历史特征和宋词发展的艺术轨迹。每篇词作有词人简介,词作笺注,词作艺术分析。详尽解读,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 优雅的女人不生气

    优雅的女人不生气

    全书旨在帮助广大女性朋友修炼身心、提高素养,摒弃无谓的烦恼和杂念,在不断的思索中体悟优雅的真谛。如果说凡事皆淡定、不生气,未免有些不现实。但是,每个女人都应该通过自身的感悟、修炼,不断地追求优雅、接近优雅。比如,愤怒时依然记得微笑,从容地走出名利场,悦纳所有的不完美……希望每一个看到这本书的朋友,都能一步一步走向优雅,改变自己枯燥乏味、一成不变的生活,拥抱完美幸福的人生。
  • 司法实践视阈下财产犯罪法益及相关理论研究

    司法实践视阈下财产犯罪法益及相关理论研究

    本书认为,对我国财产犯罪理论、审判实践及其所依附的本土环境,必须结合我国实际展开实证分析,以此解决“同案异判”问题,并形成具有本土文化特征的财产犯罪的基础理论和审判实践。
  • 那是青春最美时

    那是青春最美时

    相遇是不期而遇还是蓄谋已久,花季的爱恋又该何去何从?
  • 广告创意与文案

    广告创意与文案

    广告作为人类信息交流的方式,在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商业活动自不必殆言,连政治选举、文化交流中也出现了广告宣传的身影,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05年和2006年两年中国广告市场一直维持着15%以上的高增长率,2007年预计可以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广告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广告与民众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我们正处于一个被广告包围的世界当中。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灯箱、高速公路单立柱、宣传单、互联网等广告媒体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人们的大脑,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消费。那么到底什么是广告呢?
  • 时间原石

    时间原石

    拥有时间原石的人可以到达任何一个时间和地方,在时间旅行中寻找命定之人吧
  • 溶心擎玉画黛眉

    溶心擎玉画黛眉

    潇湘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她,本是一株仙草,无意沦落人间晶莹剔透是她的心灵,冰清脱俗是她的诗魂落花是她的归宿,流水是她的闲愁奈何尘世间总有许多烦心事,要将她卷进去…他,本是一条游龙,惟愿闲云野鹤仗剑快马是他的心愿,快意人生是他的梦想逍遥是他的心情,潇洒是他的性情奈何该报的恩还需报,该消的怨还需消…推荐瑜的完结旧文:《一梦潇湘冷清秋》:《红影黛姿潇湘月》:《倾歌天下》:◇推陈出新◇【脂砚斋新品】◇美轮美奂◇《黛眉玉颜潇湘魂》君幻凤《水怜黛心玉娇溶》沧海明珠《冷月点颦玉生情》林梦儿《溶心擎玉画黛眉》瑾瑜推荐宛颐的新文《穿越之寻到红楼去爱你》:(窃以为还8错哦,o(∩_∩)o...)推荐小友陌上芊的大作《穿越红楼之黛斗钗》:(绝对强悍的黛玉,值得亲们一看哦,O(∩_∩)O~)
  • 晴宫传

    晴宫传

    一入深宫,便是一生。 从不起眼的庶女晴若到荣宠加身的皇后朝云,她见过在权谋中迷失的人,也见过在寂寞中枯萎的人,还见过如烟花般绚烂却易逝的人……她见过太多太多。一代明帝贤后,共同携手,看这盛世崛起。
  • 领主大人的冒险村

    领主大人的冒险村

    穿越到异世界的卡尔,继承了父亲的一座冒险村。在这座冒险村里,有着各种各样的冒险者……他们平日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为领主大人杀怪挣钱!可远方的危险正在渐渐靠近,留给卡尔的时间不多了,他必须尽快招募冒险者,拓宽领地,修筑防御……好在,他有一个无人知晓的秘密道具,那就是——冒险村系统!终极领主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