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8100000014

第14章 帝王之学(6)

蔡艮寅扑闪着黑亮的眼睛说:“孔夫子主张大一统,因为大一统可以泯杀机,而现在朝廷却要官员们督其督、郡其郡、邑其邑,请问梁先生,这不是与孔夫子相违背吗?”

梁启超说:“你这个问题提得对。古今万国所以强盛之由,莫不是由众小国而合为大国,见之美国、英国、意大利、奥斯马加、日本、瑞士都是这样。孔子大一统之义,正是为此而发。泰西各国,其大政皆为政府办理,如海军陆军交涉之类,其余地方各公事,则归地方自理,政府不干预,这是最善之法。而中国却相反,大事如海军,则南北洋各自为政,一小小的盗案却要送到朝廷去审定,这真是笑话。中国的法律若不整顿,不徒复为十八国,甚至有可能变成四万万国,国家权力之失,莫过于此。朝廷对此也没有办法,只好责之于督抚州县,希望一省一县自己去治理。”

蔡艮寅点头说:“梁先生是说这是朝廷无奈之法,我懂了。我还想提一个问题。孔子讥世卿制,以为它导致民权不伸,君权不伸。自秦以后废世卿而行选举之制,二权略伸,这是孔子的功劳,但流弊无穷,假使易之以泰西议院之制,则可能尽善尽美。请问梁先生,是这样的吗?”

梁启超微笑着说:“你说的有道理,但不完全对。首先,说孔子讥世卿主选举,使君权民权略伸,但有流弊,这话就不对。凡行一制度,必须全盘实行才可,仅取其一二则不可。孔子选举之制,一出学校六经,遗规粲然具见,后世仅用其选举,不用其学校,徒有取士之政,而无教士之政,怎么可以得到人才呢?至于议院之法,不必尽向西方求教,孔子在当时便已深知其意而屡言之,见之于《春秋》者指不胜屈,你可将《春秋》好好读通。”

蔡艮寅说:“梁先生的指教我明白了。还有一事我想请问。《春秋》一书非改制之书,而是用制之书。如视其书为改制之书,视其人为改制之人,则孔子不能逃僭越之罪。孔子修《春秋》乃为鉴于乱世,不得已而为之。故孔子说,知我者其唯《春秋》乎?罪我者其唯《春秋》乎?知我者,是知其为用制非改制,知其不得已之苦心,非自好自用之人。罪我者,是罪其为改制非用制,为自用自专之人。梁先生,学生对《春秋》的理解,是对还是不对?”

梁启超略作思考后说:“你的这番议论似是而非。大约《春秋》所说的制度有四种:一为周之旧制,一为三代之制,一为当时列国所沿用之旧制,一为孔子自制之制。就拿你刚才提出的讥世卿一条来说,内有伊尹尹陟是三代,乃世卿也。周有尹氏、刘氏等,是周世卿。晋有六卿,鲁有三桓,郑有七穆,是当时列国世卿。至于讥世卿而主选举,乃孔子所改之制。光从这个例子来看,就不能说孔子非改制之人。按照你的认识,似乎改制为可罪,这是极守旧的观念。凡制度,无所谓不能改变的。泰西人时时改制,故而强盛,中国人则终古不改,故而弱弊。本来一时之天下,有一时之治法,欲以数千年蚩蚩之旧法,处数千年以后之天下,一日之安宁都不可得。因时改制,正是孔子的功德之处,也是《春秋》一书的精义所在。你可再读读南海先生的《孔子改制考》。”

师生二人说得正兴浓,仆役进来报告:“学台大人来访。”

梁启超起身说:“松坡,你今天提的这几个问题都很有意思,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好学深思,乃求取真知的好途径。今天就说到这里吧!你有什么疑问,随时来找我讨论。”

“谢谢梁先生。”蔡艮寅恭恭敬敬地向他最为敬慕的老师鞠了一躬,捧着札记簿出了门。

江标奉调进京在总署章京任上行走,特为来时务学堂向大家告别。熊希龄、谭嗣同、唐才常等人陪着他进了大门,正好与梁启超碰上,便一起走进了梁启超的备课室。

江标深情地望着梁启超说:“卓如先生,我真不愿意离开长沙,离开你们和时务学堂,这几个月是我三十七年生涯中最值得纪念的岁月。”

梁启超也动情地说:“来长沙这段日子,得到学台大人的处处照顾,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熊希龄也说:“时务学堂能有今天的兴旺,多亏了江学台和陈抚台等人的大力支助。”

江标说:“维新事业还才刚刚发轫,你们都只有二十几岁,真正是少年英才,振兴大清的伟业,就寄托在你们的身上。”

熊希龄说:“我们尚年轻不更世事,大人正当盛年,圣眷优渥,此去京师位居要津,大人一定会为维新变法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江标笑着说:“我们一起为国家出力吧!”

仆役进献香茶,大家边喝茶边闲聊。江标看到梁启超桌上摆着一个一尺余长六寸余宽的大菊花石砚,双手托起,但见浅灰色的石砚里清晰地现出一朵大如绣球的菊花,花朵怒放,花瓣娇美,不觉脱口赞道:“好一块难得的菊花石!”

信手翻看背面,只见上面用红漆题了一首砚铭:“空华了无真实相,用造莂偈起众信。任公之砚佛尘赠,两公石交我作证。”铭文后面有一行小字:“谭嗣同丁酉冬于长沙时务学堂。”

江标哈哈笑道:“原来这方菊花砚如此不平常,把当今维新三子联结在一起了。”

唐才常说:“卓如天天写字,苦无好砚台,正好我的一位朋友近来访得一枚少见的好菊花石,便央求一个雕了六十年菊花石的老匠人琢成了这方石砚。复生知道了,说我来写几句话放在上面吧,作为你们二人以石订交的见证。”

谭嗣同说:“铭文是写了,还没有一个好石工镌刻。”

江标忙说:“岂能找寻常石工,此事非我莫属。”

梁启超惊道:“江大人还会这门子手艺?”

江标喜道:“我正愁挤不进维新三子之列,天赐我良机,三百年五百年后,后人看到这方菊花砚,也知道江某人曾与大名鼎鼎的复生、卓如、佛尘为过朋友。”

一句话,说得三人大为感动。梁启超忙打开屉子,找出几把大大小小的刻刀来说:“这刀虽不太好,还勉强用得,大人快一展绝技。”

“刀子只要锐利就行,其他都可不论。”江标从中选了一把小的,用手指试了试刀口,点点头说,“就这把吧!”

说完捧起砚台就往袍服上一放,慌得熊希龄忙说:“莫弄脏了衣服,我去找一个围裙来。”

一会儿工夫,熊希龄从厨房借来一件干净布围裙,帮江标系好。江标将砚台夹在两腿之间,顺着谭嗣同的笔迹刻了起来。

江标从小跟着父亲学治印,练就了一手好刀法。只见他奏刀砉然,石灰骤起,不到半个钟头砚背上的朱漆全部不见了,代之以深浅粗细均为适度的一片阴文,大家都叫好。江标停刀,上下看了看,又在砚背左下侧上加刻四个字:江标镌刻。

“好!”熊希龄赞道,“石头绝,铭文绝,刀工绝,可谓三绝砚了!”

大家都笑起来。江标将菊花砚放到书桌上,边解围裙边说:“我这就算辞行了,还有许多地方都要去走走,就不坐了,后会有期。”

众人说:“大人启程那天,我们都会来码头送行的。”

众人簇拥着江标来到大门口,彼此拱手相别。正要转身回屋的时候,梁启超突然看见了一张熟悉的面孔。他十分惊喜,大步流星地走了过去。

五、谭嗣同举杯:我们对着苍天神明起誓……

“晳子,你什么时候来的?”梁启超高声喊着,同时伸出了一双大手。

杨度把手伸过去,笑着说:“我在这里等了好长时间了。来得不凑巧,刚到门房便遇到了学台大人,没法子,平头百姓只有让当官的。”

“什么话?”梁启超咧开大嘴,露出两排雪白的牙齿,与黝黑的皮肤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门房不晓事,岂能让晳子你老兄在这里枯坐。其实建霞先生辞行,你进来,我们正好一起说话。”

梁启超松开手:“我来介绍一下。”指着杨度对身旁的人说:“这位是贵省湘潭举人杨晳子先生。”又把熊希龄、谭嗣同、唐才常三人也向杨度做了介绍。大家都抱拳,连声说:“久仰,久仰!”杨度指着站在身后的王代懿说:“这位是壬秋先生的四公子季果。”

代懿向梁、熊、唐鞠了一躬。梁启超慌忙回礼,深深一弯腰说:“岂敢岂敢。壬秋先生是廖季平先生的老师,廖季平先生又是康南海的老师,康南海是我的老师。壬秋先生应该是我的太太老师,只有我向季果先生鞠躬的礼数,哪有季果先生向我弯腰的道理!”

这番话说得大家哈哈大笑,弄得代懿脸红红的,又开心又不好意思。

“两位先生请进学堂说话。”熊希龄以主人的身份伸出左手,指向大门内。

杨度也不推让,拉着代懿走在前面,大家都一起走进布置整洁的会客室,工役给各人泡好了茶。谭嗣同首先开了腔:“久闻晳子先生参加了乙未年的公车上书,嗣同佩服不已,今日能在时务学堂仰见,真是幸会。”

望着这位身材虽瘦小却粗眉凹眼豪气四溢的名公子,杨度也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谭公子名播海内,早有平原、信陵之誉,杨度倾慕已久,能在此处不期相遇,真乃天公作合。”

说罢,爽朗一笑。

梁启超高兴地说:“你们是惺惺惜惺惺,英雄慕豪杰,先喝喝茶,过会儿我做东,就在这会客室里,我们痛痛快快地喝几杯。”

熊希龄忙说:“卓如先生是客人,怎么能让你破费,这次东由我来做。”

唐才常笑着说:“什么这次,你做了几个月的东家了。”

“佛尘取笑了!”圆圆胖胖一脸福相的熊希龄笑起来,两眼眯成一条缝,“要说时务学堂的东家不是我这个提调,而是陈抚台,我这次只做东请晳子、季果两位贵客。”

梁启超摆摆手说:“平素都吃你们的,这次我还一次礼,不仅是请两位客人,还有一层意思。”

“什么意思?”熊希龄问。

“等下再说吧!”

谭嗣同最是爽快,说:“卓如要做东,就让他做东吧!”又对着门口喊,“老余头!”

刚才倒茶的那位工役进来了。谭嗣同吩咐他:“你去曲原酒家订一桌菜,一个小时后要他们送到学堂里来。”

老余头答应一声出去了。

代懿说:“真不好意思,一来就打扰你们。”

梁启超说:“招待太太老师的公子,这是应该的。晳子,我前几天才从刘霖生那里知道你在衡州府跟随壬秋老先生读书,我到长沙三四个月了,你也不来看看我,也太不够朋友了吧!”

“我在东洲很闭塞。”杨度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我也是上个月才知道时务学堂的中文总教习就是梁兄你。你看,我这不是从几百里外专程来看你来了吗?”

大家又都快乐地笑起来。

杨度对熊希龄说:“秉三先生,你们时务学堂也真厉害,把我们船山书院学生的大头领都招来了。”

熊希龄问:“谁呀,谁是船山书院的学生大头领?”

“刘揆一呀!”代懿说,“我们今天在又一村见到他,没来几天,就帮你们向市民鼓吹了。”

“是吗?”梁启超咧开他的大嘴巴,笑着说,“那个刘霖生呀,他比我还激进。我说大清可以通过维新变法而富强,他说什么,你们猜!”

“他说什么?”杨度、王代懿不约而同地问。

“他说修修补补可能解决不了根本,最好是一锅端,学美国、法国和意大利。”

“刘霖生吃豹子胆了!”代懿大觉意外。

“他这个想法其实也不怎么可怕。”梁启超收起笑容,“时务学堂两百多号学生,并不是刘霖生一个人有这个想法。你们二位是不是奉了壬秋先生的钧命,要把刘霖生锁拿回东洲呀!”

代懿看了杨度一眼,杨度忙说:“没有这回事,壬秋先生很大度。他对我说人各有志,不必勉强,还说要我们多看看多问问,把时务学堂的长处学过去。”

“壬秋先生真开明!”熊希龄为王闿运的宽阔胸怀而感动。

唐才常对熊、梁等人说:“既然二位想多看看时务学堂,趁着曲原的菜未到,我就陪他们各处走走,你们都很忙,过会儿再叙谈吧!”

梁、谭、熊一齐说:“那好,就偏劳你了。”

唐才常陪着杨度、王代懿先去看课堂。四个教室,有的在上课,有的在自修。一间有五六十个座位的教室里坐满了人,后面还站着十来个,一个蓝眼高鼻的外国人正在教授英文。代懿甚觉新鲜,在窗外伫立了好几分钟,又问唐才常:“时务学堂都学洋话吗?”

唐才常点头:“都要学的。要学习西方的好经验,不懂英文怎么行!”

看过课堂后,唐才常又带着他们看了看饭堂和寝室。饭堂里架着十几条长木板,木板两边是简陋的凳子。唐才常告诉他们,时务学堂里不论提调、总教习和分教习,一天三餐都跟学生们一道吃饭,吃一样的饭菜。杨度听了,连连称赞:“真正是师生平等!”

“师生平等还体现在课后的操场上。”唐才常指着身旁的大土坪说。

杨度、代懿开始注意这块空坪,见前面有一个可容纳十多个人的沙坑,沙坑里铺着平平展展的沙子,竖着高高低低几个木柱框架。沙坑那边还有两个相距十多丈远的木框架,框架上钉着一个大木板,木板上只有一个铁圈圈。王代懿指着问:“那是些什么?”

“那些都是学生们课后操练身体用的,名叫高低杠,人在上面翻上翻下,身体就强健灵活了。那两个钉着大木板的框框是篮球架。大家抱一个球,把它投进铁圈圈里,投中就算赢了,既练了身体,又培养了争上进的心思。”

杨度、代懿兴趣浓厚地听着。

“这些都是在学堂里任教的洋人教给大家的。一下课就没有师生之分了,大家一起玩,一起抱球,嘻嘻哈哈,快快活活的。”

“真有趣!”代懿从心里发出羡慕。

“时务学堂是真正的师生平等,不仅体现在同吃同玩上,更主要的是师生可以平起平坐地讨论学问,学生可以反驳先生。”

“有这样好?”杨度、代懿兴奋地叫起来。

同类推荐
  • 白夜(译文经典)

    白夜(译文经典)

    《白夜》是作家四十年代文学创作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具有浓厚抒情气息的中篇。小说描写天真无邪的姑娘娜斯简卡爱上一个年轻的房客,两人约定一年后在彼得堡的一座桥上相会,但届时房客没露面,姑娘虽然有点失望,但信心依旧。主人公“幻想家”——彼得堡的一名穷知识分子被姑娘的深情深深打动,便安慰她并接连四个晚上陪伴她在河边等候。最后房客终于出现,“幻想家”就压下刚刚升起的对娜斯简卡的爱慕之情,为他们祝福。
  • 校园不可思议传说(推理罪工场)

    校园不可思议传说(推理罪工场)

    作家河狸的少年推理系列,收录23篇少年推理小说,将校园生活,无限童趣与悬疑推理结合的精彩作品集!全书一共有23个推理小故事,每个故事都将少年生活与悬疑惊悚元素完美结合,读者在回忆童年的同时也感受到推理的乐趣。
  • 今生若能相依,定不再颠沛流离

    今生若能相依,定不再颠沛流离

    小说以第一人称“我”与南川等人的爱情、生活遭遇以及自我梦想的追求为主线,以朋友樊铮、琳蓝、尹雪含等人的生活、爱情经历为副线,其中穿插“我”对不幸童年的回顾和对嫁到继父家的母亲的复杂情感,书写了这几位年轻人各自伤痛各自欢欣各自经历后,逐渐拥有了自己的生活和结局。而“我”最终得遇爱人袁淑语,回到家中与多年不见的母亲的团聚。小说通过这些年轻人在爱情、生活以及工作中的经历,展现了他们肆意挥霍的青春和艰涩痛楚的成长。
  • 少年维特之烦恼

    少年维特之烦恼

    阅读世界名家中短篇小说丛书,用宝贵的时间阅读最有价值的作品,在文字中体味文学世界里的人生百态,做有深度、有广度、有品位的阅读者。本书收录有《少年维特之烦恼》《苹果树》《侯爵夫人》三篇小说。
  • 两个炮手的罗曼史

    两个炮手的罗曼史

    马三炮一直目送着茶花小鸟般的回到女伴们身边,然后看着她们各自端着盆或拎着桶说说笑笑地离去。她们的背影也很好看,尤其是茶花,走动时水红衬衣形成的皱襞来回不断地变化着,怎么变化都很好看,恰到好处地好看,像风摆杨柳,弄得人心头秫秫的痒痒的。在拐弯的尽头,他看见茶花还有意无意地回头望了一眼,好像还浅浅地笑了一下。马三炮心里就咯噔一下:回眸一笑百媚生啊!
热门推荐
  • 侠侣传

    侠侣传

    仗剑江湖,一解恩仇!灵风一出,谁与争锋!
  • 无泪孤城

    无泪孤城

    慕容家小女儿慕容嫣儿突然跳湖自尽。奇怪的是慕容城听到女儿的死讯却并未伤心。他叫来下人福六交代了一番之后,就将女儿草草下了葬。此时城中一白衣书生看着看着远去的灵车,悲从中来,这书生偷偷看着慕容嫣儿下葬之后,在慕容嫣儿坟前喝下了早已经备好的鹤顶红。慕容家对于此事似乎漠不关心,直到30年后,慕容城在自己的70大寿之时突然被杀……,从此以后城中所有的人都开始了战战兢兢的生活
  • 世家三代录

    世家三代录

    长孙钧(字安玄)一生中受到两位重要女子的影响,一是蔡氏蔡纠,二是林氏林倾弦,蔡氏水性杨花风流多情,林氏忠心耿耿足智多谋,在长孙钧平定天下的过程中,两位女性为其事业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安玄一生同各仁人志士在腐败僵化的世家门阀制度下苦苦寻求一条富强之道,如履薄冰,书写了一曲世家门阀乱世时代之下的救国哀歌……
  • 小胖子的穿梭戒指

    小胖子的穿梭戒指

    一个穷困潦倒的小胖子,被一枚从天而降的陨石砸的头破血流。然而福祸相依,伴随陨石而来的还有一枚戒指,从此小胖子踏上了成为野生主角的穿越之路
  • 快穿之暖男改造计划

    快穿之暖男改造计划

    【男主文快穿】他是冷血无情的代言词,现实他被唯一信任的人害死。与系统达成协议,帮助它收集每个小世界的灵魂力,它助他复活。 可在穿越了多个世界以后,时迁发现自己真正的使命,以及明白了爱情的真正意义。
  • 修罗公主

    修罗公主

    是你们给予,却又要收回。回不了头,也不想回头。下了地狱,便是修罗。一步错步步错,一招落招招落。待吾涅槃重生之时,便是汝等泪下九泉之日。
  • 重雕清凉传

    重雕清凉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生有味是清欢

    人生有味是清欢

    本书用一个个渗透着仁和爱的故事,向我们展开了激荡人生的壮丽画卷。本书文笔优美,笔触细腻。通过100余篇哲思随笔,能让读者在美好的阅读体会中,挖掘到幸福人生的和悦泉源。
  • 末世之星际系统

    末世之星际系统

    末世降临,大地裂变。魔兽肆虐,生灵涂炭。他意外获得了星际建造系统,从此化身末世大领主。一座座钢铁堡垒拔地而起,机械军团列队前进,星际舰队遮蔽天空。就在这残酷末世之中,他的科技帝国迅速崛起。“在这里,我即是秩序。”他看着这一切,如此说道。
  • 林深初见君

    林深初见君

    王妃,王爷又纳妾了.......小桃气喘吁吁的跑进竹园,之间园中的石桌边以为白衣胜雪的女子闭着眼睛,轻轻扬起头,额头旁的一缕墨般的乌丝随着暖暖的清风在空中随意的扬洒,微微弯起的嘴角,好似想到了什么蜜一般香甜的事。看到这一幕的小桃不禁停下脚步和刚才聒噪的叫喊,静静的看着自家的王妃,永远都是这样好似自己与这个世界上的人和一个人都没有关系一样。是的,叶希一年前来到这个风云大陆,一个21世纪的年仅25岁的外科手术专家,既来之择安之,而很不幸的是刚来到这里就被告知自己即将嫁给大齐王朝最风流成性的轩王爷祁羽,嫁就嫁吧!可人家这位轩王爷不待见自己,让叶希千算万算的“闹洞房”计划没有实施就泡汤了,人家这位王爷压根就没来,不止洞房,嫁进王府的这一年以来,王爷本尊的面都没见着,只是每天都会听见自己这个小丫鬟桃儿大呼小叫的报告着:“王爷又纳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