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7500000023

第23章 学而优则仕,当官上朝啦(3)

譬如说您穿越成的这位是个官员,一大早跑进皇宫去上朝了吧。您觉得上朝的时候肯定要行最隆重的礼节,大家一起对着皇帝三跪九叩是吗?那咱们就来看看。

负责指挥行礼的官员一声号令,殿内殿外的上朝官员同时双膝跪倒,您“咚、咚、咚”地连磕三个响头,直起身来,第二次跪倒,又“咚咚咚”磕头三次,再起身,第三次跪倒,“咚咚咚”,好,这算完成“三跪九叩”了。您抬头看看?

前后左右一大群官员已经不围观皇帝,改来围观您这个奇异生物了。还有几个急赤白脸拿着朝笏走出队伍仿佛要揍您的,八成是要弹劾您“乱朝”的御史。上面的御座上,被您抢了风头的皇帝也是脸色铁青,可能已经有皇家卫士走过来要拎着您脖子丢出殿外,顺便罚扣一个月工资……所以说,想当然是不行的,轻信那些不严谨的古装电视剧和小说更会害死人。今天我就来跟您说说唐朝人最经常用到的一些身体性礼仪吧。还从一大早起床说起。古代讲究“晨昏定省”,也就是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早晨和晚上您都要去向父母问安。到了父母居室的门外,先隔着门问一声可不可以进去,或者让侍候的奴仆转达,得到允许以后,才能进门。

见了父母,下跪,一边问着“大人夜来可曾好睡”之类的话,一边弯腰轻轻磕个头——您不要觉得这么别扭,那啥“男儿膝下有黄金”之类的论调,是近古以来才有的,中古时代人们都很习惯动不动就下跪,真的。

不信您抬头看看,您的父母大人无论是在卧床上躺着,或者正盘腿坐在一具矮矮的榻床上梳洗,或者已经坐到食案前开始吃早饭了,他们的重心都很低,离地不太远,因为大家都还是更习惯使用传统的非高足家具嘛。这样您要表达亲近尊敬的感情,身体自然而然就会弯下去,在离他们较近的地方跪倒,叩头以后直起腰,就势坐在自己小腿上,以平视或略微仰望的视线与父母对答谈话,大家都觉得比较舒服。

如果不这样,而按照我们习惯使用桌椅板凳等高足家具以后养成的习惯,您进门以后躹个躬,然后双腿并拢站直跟父母说话,而父母坐得很低,变成他们要抬头仰望你,说不了几句脖子疼还是次要的,主要是这一上一下的俯仰尊卑感完全颠倒,老爷子越说越暴躁是肯定的了……正因为中古以前“跪”和“坐”的姿态位置差别不大,大家对于“跪”这个礼节并没有太多屈辱感。您进朋友或者长辈家,向主人屈膝跪拜一下,主人不管答礼不答礼、还拜不还拜,他也都在地上或者矮床上屈膝待着,模样跟您差不多。等发展到后世,大家都去坐椅子了,您进门跪在地上磕头,而主人坐在椅子上跷着二郎腿剔牙,居高临下地问话,这样的情形才让人感觉很屈辱,那个时候人们也就不再随便轻易地行跪拜礼了。

而且,跪拜礼和跪拜礼也不一样。您平常日子去向父母问安,跪倒以后快速地用额头碰一下地面就直起腰,这样就行了,要想再隆重一点,花点力气让额头在地面上碰出响声,这个礼叫“顿首”,近代俗称“磕响头”,在唐朝是卑幼对尊长的日常性礼节。平辈也可以行这个礼,您去朋友家拜访,对朋友叩个头,朋友也叩个头回礼,然后大家跪坐着说话,谁也不欠谁。

比“顿首”礼节轻一点的,叫“拜手”,用在更加随便一点儿的场合。比如您跟父母聊着天,老爷子夸了您一句“昨天写的字有进步”,乖宝宝您需要谦虚逊让一下,嘴里说着“承蒙大人夸奖诚惶诚恐愧不敢当”

之类的话,两手在胸前拱抱,头也低下去,脑门碰到手就行,不用磕地,这就叫“拜手”或者“空首”,简称为“拜”,是所有跪地礼里最轻的一种,应用也比较广泛。

如果需要行很隆重的大礼,比如说您今天要去当兵服役,可能再也回不来了,那么拜别父母的时候,您需要“稽首”。来来,跟我一起做。首先双膝跪倒,慢着点,慢慢跪,这个礼的精髓就在一个“慢”字。

慢慢弯下腰,双臂伸直,举过头顶,左手在头上压住右手,跟着身体一起往前弯倒,直至右手掌心接触到地面。这时候您的头也弯得跟地面很近了,慢慢叩在地上,位置是在手臂围成的圈子里,膝盖前、手掌后。

咦,不要动,不要动。稽首可不能像顿首那样头一触地即起,您得保持这个弯腰伸臂叩头的姿势一定时间,拿出做瑜伽的毅力来吧您……您问保持多久?唔,最稳妥的办法是支起耳朵听着,听头上那个受礼的人发话示意您可以起来了,您再收动作爬起来。“稽首”这个大礼对行礼人的身体条件要求还是挺高的,所以很不经常施行,一般都是在最隆重的场合,臣拜君、子拜父、徒拜师才行此礼,而且对于特殊人群,比如身体僵硬衰弱的老臣、身上穿了硬甲的武将,都有优惠减免政策。

顺便说一声,和尚道士们也动不动跟人说“贫道稽首了”,但您要期待他们也像正常人一样屈膝跪拜,那可就上当了。人家宗教界人士一向主张自己有特权,在家不用拜父母,上朝不用拜皇帝(为此一直跟历朝历代官方掐架),号称“稽首了”,其实只是向您弯腰一拱手或合十,完事儿。

既然说到这儿了,咱们再讲讲日常生活中各种不需要跪地的礼节。大家要知道,唐朝即使是首都和皇宫里,硬化的路面也很少,绝大部分室外道路都是黄土朝天,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种情况下,如果两个熟人在大街上遇见了,要求双方必须下跪叩头打招呼,那真是对衣服的摧残啊……假如您穿越过去以后人缘不错,到处都能遇见熟人,下雨下雪就干脆别出门了,不然走两步往泥水汤子里“啪嚓”跪一下,刚起来没走几步又“啪嚓”跪下……所以从实际需要出发,在室外要求士人行跪拜礼的情况就并不太多。

您正常骑着马出了家门,在路上遇见个平辈或者晚辈的熟人,如果您急着去办事,不想耽误太多时间,那么在马上抱拳拱拱手,问个好擦身过去,这也算是打过招呼了。不过这种方式是最简便轻慢的礼节,如果对方是个很计较的人,那么很可能会因此对您心生不满,觉得您看不起他。

有教养有礼貌的士人,哪怕是面对晚辈,也应该停住马,至少做个要下马的姿态(对方这时候一般会上来扶住您不让下来),再客气一点儿就真下了马,站着跟对方拱个手,或者更亲热地拉着他的手,说上几句客气话,再上马各自走开,这是比较稳妥的礼节。

再恭敬一点儿,比如遇见了长辈,那么不但要赶紧下马,还要“长揖”。站着双手高举过头交握,深深地弯腰撅屁股,握在一起的手尽量接近地面,腰也弯成至少九十度,低头看地,听到对方发话再直起腰站好。“长揖”比“拱手抱拳”的分量重多了。

当然,如果在街上遇到的是那种特别需要巴结的或者威权极重的高官,比如您那个暴躁自大的顶头上司,或者负责京城治安的“京兆尹”,再或者宰相甚至皇帝……就别可惜您那刚上身的崭新外袍了,该下跪磕头的别犹豫,哪怕身前是一摊马粪呢,浑身臭烘烘的总比被抓去打板子强。

以上说的都是刚见面的时候打招呼的礼节,如果您遇到的是个利索人,客气两句各自走掉去办事,那还好。如果不幸遇上个话唠,有事没事都得扯着您长篇大论一番,从白天又写了新诗一直闲聊到前天他家马下了驹子,您又不好意思扭头就走,支耳朵听着也插不上话,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这怎么办?

要是在室内,您跪坐着听尊长说话,那好办,并腿跪地,屁股压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双手放在自己大腿上,挺直腰,这就是一种很标准很有礼貌的日常姿态。如果尊长正在很生气地骂您,或者您要表达自己战战兢兢谦卑待罪的心情,那么往前一拱,双手撑地,弯腰低头成跪姿,时不时再叩个头表示谢罪,这也就可以了。

但要是站立着听人说话呢?那么我就得跟您讲一讲唐朝十分流行,但现在已经没多少人知道的“叉手礼”了。

您站在街边,向偶遇的长辈长揖,对方拱手还礼,双方直起腰,长辈开始八卦:“听闻白乐天……”这时候您脸上保持恭敬的微笑,抬起双手,以左手紧握右手,左手小指向右手腕,大拇指向上,右手四指伸直,手掌虚掩住自己胸口,但不能实按在胸上,要悬空着,保持姿势不准动——这个就是标准的“叉手礼”了,长辈看到您一直在行这个礼听他说话,估计会挺高兴地继续说下去,然后您就可以发挥上课听讲时练出来的功夫神游太虚了……“叉手”的简单形式其实就是双手交握,虚按在胸前心口上,所以有“叉手不离方寸(古人对心脏的别称)”的说法。至于手指的摆布,是比较细致的要求了,可以握起来再慢慢调整到位。当然对于从小接受严格礼仪训练的士族家庭来说,小孩子六岁一开始入学学礼,就要教他们正确的叉手姿势,那么他们长大后一行叉手礼,手指就会自然而然地握对位置了。您要是还不能理解,可以找来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瞅瞅,那里面有两位正在听音乐的红衣官人,双手捧在胸前,姿势就是传说中的“叉手礼”。

“叉手”在唐、五代、宋都是很流行很常见的礼节,行起来简单,而恭敬意味又很浓,可谓方便足料廉宜碗大……咳,想当年柳宗元被贬到永州的时候,谨小慎微怕再犯错误,于是“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尽叉”。敦煌变文里也有“舜子叉手启阿娘”的句子,总之与人交往的时候保持这个姿势是比较安全的。

好啦,平民百姓日常用到的各种礼节,我们讲得差不多了。现在回到开头说的上朝那段,既然唐朝人上朝不对皇帝“三跪九叩”,那么应该怎样行礼呢?

首先要说“三跪九叩”这个礼节出现的时间很晚,有说是到了清朝才见记载。中古时代最隆重的拜君礼仪,以“再拜稽首”为主,唐朝的更加有特色,是在两次“再拜”之间,加入一段“舞蹈”。

“上朝”有很多种类型,比如元旦、冬至的大朝会、每月初一十五的“朔望朝”、每日或者隔三五天来一次的“常朝”、接见外国使团的朝会、接受皇太子拜见的朝会、封爵授高官的朝会等,哪种和哪种的礼仪都不完全一样,参加朝会的君臣穿戴的服饰、演奏的音乐等也不一样,这些烦琐的事想想都让人头大,所以才有礼部等机构里的一群官员专门负责弄这些。

咱们就拿最隆重的新年元旦大朝会来说吧,作为一个在京的官员,您有幸(必须)参加这种大场面,再加上程序不熟(或者说完全不懂),心情想必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吧?那么牢记两个秘诀,可以帮助您安全度过“第一次”。

第一,朝会进行时,一直会有官员站在阶下高声指挥大臣们行礼,这个官员的职位是“典仪”,还有帮助他扬声喊叫的“赞者”,您要时刻注意听他们的号令。他们喊“趋”,您就跟在别人身后弯腰拱手小步快走;他们喊“脱舄”,您要把自己脚上的鞋脱掉;喊“解剑”,您就把身上朝服腰间挂着的剑解下来;喊“俛伏”,您要双膝跪倒趴地;喊“兴”的意思是可以站起来了……第二,紧盯着站在您前面的官员,亦步亦趋,人家做啥你也做啥,这样最稳妥。比如典仪喊了一声“再拜”,您可能就晕了,知道“再”是“两次”的意思,但不知道这里的“拜”是哪一种拜。拜手?顿首?还是稽首?那就赶紧看着前面那老兄,见他双膝跪下,举手过头,往前拱落至地——这应该是稽首了,您也得加快速度,争取和大家同时叩头落地,动作不要迟慢得太明显,否则小心被御史弹劾“朝仪不整”什么的。

稽首至地,别人都老老实实叩头就行了,您就苦命一点儿,不但要拗着脖子磕头,还得斜着眼偷瞄左右,见别人起身,您也要爬起来,然后再一次……跪地拱手叩头,再行一遍“稽首”礼,要不怎么叫“再拜”呢。

这一遍拜完,大臣们爬起来站好,当朝的宰相之一“侍中”(三省之一门下省首长)要上前到皇帝那里接受诏旨,然后回来走到官员们的东北位置,面朝西,大声宣布“有制”(皇上有旨)。

这时候您一看官员们又开始下跪行礼了,得,又是一次“再拜”。折腾完了,侍中才宣布刚从皇帝那里领受的旨意,说的是什么呢?“履新之庆,与公等同之。”(新的一年来到了,我和大家一起庆贺。)就说这一句话,你们这些官员又开始折腾“再拜”啦!这回稽首两次还不算完,等您爬起来,发现庄严神圣金碧辉煌的大明宫含元殿上,开始了一番……天魔乱舞的景象……我说您,不要傻呆呆站着呀!御座上那个天子正注视着你们呢,大过年的,各位官员都在比谁跳舞跳得卖力,争取给皇帝陛下留个好印象,您僵立着卖呆是不想干了?您说不知道该怎么跳?老办法,紧跟着前面那个官员同事,他扬臂您也扬臂,他跺脚您也跺脚,人家来个原地转体1080度,您至少得跟着转个720度吧?

光跳舞还不成,大家挥胳膊蹬腿地扬尘舞蹈一番,又同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随后又一次“再拜”,稽首两次,把欢庆气氛推向高潮,这才算结束了一年里最隆重的一次拜君礼,侍中也才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

同类推荐
  • 抽个美女打江山

    抽个美女打江山

    周少瑜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的古代,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美女抽奖系统,专抽前世历史上留名的美女。“啥?苏妲己?虽然很漂亮是没错,可我现在就是个小山贼诶,满打满算也就五个人,这抽出来不是遭人抢么!哪里守的住!”“哎呀,缺领兵打仗的人才呀,系统,历史上到底有花木兰没有,抽一个出来给我呗。”书友群686957753。答案就是书名,有兴趣的书友可以来。
  • 大明鼎鼎

    大明鼎鼎

    “不就是钱嘛,赚嘛!花嘛!凡是用钱可以解决的事那都不算事!”苏莫满脸嚣张,慢慢的从口袋中掏出了身上唯一的一枚铜币。。。。。
  • 大帅真要命

    大帅真要命

    男频,历史架空。唐末,内忧外患,经济崩溃,饿殍遍野。原本不当钱的银子,也成了硬通货;原本严谨的户籍制度,早已成为泡影;非世家不当权贵的传统,也被土匪出身的节度使彻底捣毁。他毅然投身起义军,秉承气死人不偿命的理念,凭借对历史的了解,辗转各大战场的缝隙,带领起义军所有家眷,东奔西跑,占尽便宜。他就是黄巢四大宰相之一的赵璋。后来,他大笔一挥,把史书中关于自己和两位兄弟的记载抹除。所以后来,关于他的记载,只是那么简简单单的一段话。
  • 旭乱三国

    旭乱三国

    汉末之时,群雄并起。刘旭,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穿越者,且看他是如何在这乱世之中,与群星争辉,延续我汉家的辉煌!(开了一本新书:三国之白波风云)
  • 福特政府时期美国对苏联的缓和外交研究

    福特政府时期美国对苏联的缓和外交研究

    二战结束之后不久,美国与苏联由于在意识形态、战略目标及战略利益上的冲突,因而很快导致了冷战的开始。1947年直至1991年是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在经济、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对抗的时期,在这期间,美国的对苏政策主要是竞争加对抗,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削弱及遏制苏联,从而寻求自身的绝对安全。
热门推荐
  • 来自未来的科技巨头

    来自未来的科技巨头

    一个拥有未来记忆的科技巨头,利用未来知识走自己的科技霸主之路,让其他人无路可走。为种花家崛起努力,兔子们加油!(非科技文!)
  • 大明壹四四玖

    大明壹四四玖

    公元1449年,明朝正统十四年八月,英宗朱祁镇带着数十万大军撤到土木堡之上。迎接他的本来是一场大败,但历史的车轮因为一人的到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而改变这一切的那个男人就是林潘!
  • 我要这灵气有何用

    我要这灵气有何用

    灵气时代复苏,万代天骄崛起。山海异兽出没,神之九棺现世。元素众?空间系?具现化?我就不一样了,我连灵气是啥我都不知道,可我,也依旧能征服这山海万界!
  • 八荒界主

    八荒界主

    喝下龙子酒,视为龙家人,从此不低头。身怀龙之血,齐心不背离,傲视于八荒,伤我族人者,虽远必诛之,此誓,天道为证,违者,天地共罚。
  • 砍掉成本中的魔鬼细节

    砍掉成本中的魔鬼细节

    本书不是沿袭传统的控制、节省等降低成本模式,而是引进符合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的现代成本管理模式,让企业通过在降低内部成本的同时,使各种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使员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通过整合打造共赢的价值链,不仅减低成本而且分解成本、超越成本,这就是本书的目的。
  • 做你想做的事

    做你想做的事

    获得成功和快乐的秘诀是什么?有人说是财富。不是。生活中那些拥有巨额财富的人,没有几个是真正的快乐者。事实上,获得成功和快乐的法则很简单:做你想做的事!唯有如此,你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才能过上精致的生活。你热爱你现在的工作吗?你正在做的是你想做的事情吗?如果是,即使目前的工作有困难,也不要放弃,要坚持,要全力以赴,要付出热情,要有积极的行动,要有健康的心态。当你拥有这一切时,成功便顺理成章——而这,也正是本书要告诉你的。本书是一本励志的小书,但它又是一本生活的大书。读懂它,你能感悟到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和行动去对待生活和工作;拥有它,就如同在迈向成功的路上多了一位良师益友。
  • 命中注定就是你

    命中注定就是你

    她(林雨馨)清纯善良他(陆文轩)腹黑霸道再在一次签约仪式上她被前男友有意陷害,她意外的闯进了他的生活,那次一别,她原本以为两个不同世界的人永远都不可能相交在一起,可一个月以后一个前来复仇的他意外成了他的老板,他向她隐瞒了身份,但是他也会百般的对她好,好到为她做什么都心甘情愿。就是这样的一个特别的女孩,让他这一个不进女色的冷血总裁慢慢的变成了一个正常人,为她吃醋,为她疯狂,为她做一切他没有做过的事。可是仇恨一直占据他的内心,当她接受他的时候,可她摇身一变成了她仇人的女儿。但是他现在已经报了仇,他爱她,她也爱他,但它恨他,她也恨他。他的一句经典名言,“就算我们相互折磨一辈...
  • 无人之门

    无人之门

    钱越来越多,有些人可以长生不老。世界没那么大了,蓝色星球越来越小。科技的进步,使得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一个永恒的选择:活着,或者死去。
  • 若璃情

    若璃情

    出生在玛瑙谷里的若璃担任谷主一职,再后来认识一个叫张宇的男人,两个人互生情愫,在一起甜甜蜜蜜,在有一次事情中,,张宇迫于无奈,独自不迟而别就离开玛瑙谷……一年后,他再次出现在她面前,她却假装不识他,他痛苦万分,想发设法要帮她回忆起自己,之后发生一切种种之事,让他们更加觉得对方都离不开对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