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7500000012

第12章 社会救济与公共文化生活(2)

这是在干什么呢?原来唐朝人认为疟疾可跟什么蚊子、疟原虫、奎宁(金鸡纳霜)之类的无关,而是“疟鬼”在作祟。这“疟鬼”乃是死掉的小孩或者各种冤死人群变成的,所以治疗疟疾就等于跟鬼战斗。医生写的咒符,主要内容是编瞎话说疟鬼骂灶君是“黑面奴(猪)”,挑拨护家的灶王爷出面把疟鬼踹走。至于这么做有用没用……您说呢?

打着摆子的您被家人从厨房扶回卧室,神医一拍脑袋,没关系,一计不成咱还有二计。

这第二计叫“禳疟法”,具体步骤比较简单,是让您的家人去找一头冠羽鲜艳、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公鸡来。等到您下一次疟疾又要发作了,就把公鸡塞到你怀里。抱紧了,抱紧了,可别让它跑掉,还得保持着手贱的节奏时不时捏它一把、掐它一下,让这雄鸡不停叫唤。古代人普遍相信公鸡阳气旺盛可以驱邪赶鬼,所以这等于雄鸡伴您去战斗,而这次的战斗结果呢……那大概会是您脸上手上的血痕抓伤咬啄伤数十、下衣鞋面抹上鸡粪若干。

二计都不成功,神医面子上可有点不好看啦。恼羞成怒之下,放弃了咒禁法、巫禳法,把那些神神道道的东西收起来,取出医药工具,人家要正经开始治病了。

您刚松了一口气,期待着神医给写几个药方,然后让家人去药铺里抓药熬药,却见神医一转身,手里拿着冒烟冒火的东西,还没让您看清怎么回事,就热辣辣痛乎乎地往您赤裸的胸口上按过来。

啊嗷嗷嗷——哎,别喊了,别喊了,让人听见还以为您在拍重口味爱情动作片呢。

没人故意虐您,这是唐朝最流行的治病方法“艾灸”,就是把艾绒点着以后往病人的经络腧穴上烫烤,用以驱除风邪、治疗病灶。按《千金要方》的指导,灸除疟疾要让病人正面朝上仰卧,从双乳的正中向下沿着穴道一路灸烫下去。在您的鬼哭狼嚎声中,只见烟火闪烁、吱吱有声,空气中腾起烧烤人肉的味道,家人奴仆在床边指指点点,不是同情您受罪,而是在嘲笑您意志薄弱,连艾灸这点儿疼都受不了还叫得这么凄惨。

真是的,我大唐子民除了爱惜肌肤的美女贵人外,有谁身上是没几个灸疤瘢痕的?不是都告诉您了吗,艾灸是当世最常用的医疗手段,而且大家相信要在病人体表上烧出疮口、使其溃烂流脓,才能把病根儿带出来,病情才会好转(然后病人因“疮疡”“血痈”而死的概率又增大了)。总之,唐朝医生手持火柱大烧活人的场景,比后世那种拿着几根金银长针在穴道上刺来刺去的“针灸”要常见得多——其实“针灸”原本指的就是这两种手段,针刺和艾灸,只不过宋以后艾灸法渐渐不那么流行了,“针灸”给一般人的印象才只固定为针刺法。

那么为什么唐朝医生喜欢用这种野蛮残酷又痛苦的艾灸法?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当时交通物流不发达,很多药材都比较昂贵,市场上还经常缺货,平民买药服汤药都不太方便,而艾灸法需用的物料只有艾叶、艾绒,相对简单廉价;二是针刺法对医生“认穴”技能的要求很高,而唐朝印刷术还没普及,专业医书难获取,手抄本绘图错误率高,大部分民间医生对经络穴位的认知水平低下,不敢轻易施针,而艾灸的作用面积大、准确度要求低,甚至“随痛而灸”,什么地方疼就烧什么地方,看是你病灶疼得厉害,还是我大烧活人疼得厉害。如果是后者,那说明病已经不那么疼了嘛,神医的治疗起效了嘛,哈哈……说到这里,您对当时民间医工的普遍水平应该有个大概的认知了吧?其实当时人也清楚,普通的医生,给人治十次病,有五六次能起作用就不错了,这五六次还不是给人“治好病”,而只是说有疗效,其中还包括一些轻微的、不寻医问药也能靠自身抵抗力熬好的病症。所以从汉至清,民间一直都有“有病不治,常得中医”的说法,意思是说生了病哪怕不去治硬扛着,结果也跟找个中等水平的医生来治差不多。

看到这里,您是不是已经有了“穿越回唐朝一定不能得病”的觉悟了?那就对了。不过说良心话,古代医疗水平低下,最主要原因还是社会生产力不高、科技不昌明,其实跟前代比起来,唐政府还是比较重视医疗事业的。不但首都长安设有专门培养医生的“太医署”等机构,各州也都设有医学博士、助教来培养学生,并负责当地的医疗工作。如果某地发生大规模疫情,这些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还会携带药材前去救治百姓。为了缓解医学书籍匮乏、百姓缺少治病药方的窘境,很多时候皇帝大臣曾下令把一些治疗常见病的药方刻在石头上、立在道路旁边或者人流密集处来无偿传播。

生了病治不好是一个方面,治疗费用太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现代也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在古代就更别说了,得了疑难杂症(在古代发个烧都很容易恶化成疑难杂症)而倾家荡产累及亲朋的事例比比皆是。如果您穿越回去不幸得了慢性病,最有担当的做法就是舍弃家人投身寺庙——有人直接舍身剃度当和尚尼姑去为自己祈福了,也行,或者还对俗世生活抱有眷恋的,就找个佛寺斋房住着养病。因为很多高僧大德会精研医术,清心寡欲加上僧人治疗,说不定病能慢慢转好,这在唐朝诗人文人的作品里也屡见记载。

最后,大部分重要城镇的寺庙,在政府的支持下,都会建立叫“悲田养病坊”的机构,用来收容贫病流浪者,性质类似于慈善组织、社会福利院和收容所等。所以宗教场所在中古社会发挥的作用还是挺多的,如果您感兴趣,后面我们会带您到庙里去转转。

本篇主要参考资料&深度了解推荐:

于赓哲.唐代疾病、医疗史初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范家伟.中古时期的医者与病者.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赵芳军.唐代社会医疗体系研究:〔学位论文〕.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

刘兴云.唐代中州乡村社会.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

师太,请您出示剃度许可证和尼姑职业资格证书

【佛教】

唐穿团的美女们,当你们兴致勃勃地享受着宫斗宅斗的紧张刺激时,是不是最好也应该考虑一下退路的问题?俗话说,得意时找退路,失意才有出路,万一哪天您在掐架中暂时落败处于下风,需要事先准备一个退回去舔伤口以图东山再起的地方,哪里比较合适呢?

大概有不少人脑海里立刻闪过“武则天”“感业寺”“上香”“重逢”“小尼姑”“还俗”这几个关键词,顺理成章的,以下场景也就蹦了出来。

饱受折磨的白莲花妹子,对爱情,对人生,对世界失望透顶了,在一个大雷雨之夜跑出家门,昏倒在当地的尼姑庵门外。醒来时,发现是被老尼姑救醒的,于是苦苦哀求老尼姑收自己为徒,要剃度出家(或者更理想的,“带发修行”)。老尼姑一番劝说不果,看这姑娘聪明心诚,于是答应了,给折腾完头发换一身衣服,庵里就算多了一口人,白天念经敲木鱼扫地吃斋饭,晚上见月伤心迎风流泪,等着男主角来拜佛时“偶遇”再续前缘……您觉得这种遭遇就算是凄惨委屈跌入人生低谷了吗?想得太简单啦美女。

不信穿越过去试试吧。当您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找到了当地的尼庵和主事老尼姑,向她提出拜师出家的请求时,只怕老师太的第一句话就是:

“请问檀越可有度牒否?”

“度牒?”恐怕穿越团的客人十个有九个要傻眼。这是什么?不是说好了到寺院里剃个光头、吃斋念佛就算出家遁入空门了吗?

度牒呢,说白了就是类似于现代的“出家许可证”,不是由寺庙僧尼颁发,而是掌握在当地官府手里,是俗世官府很重视的一项管理职能。想出家的人,必须先拿到这个许可证,才能去庙里拜师父请求剃度,您以为随便啥人剪剪头发就能摇身变成和尚师太了?

为什么官府要搞这么个许可证出来?呃,基本上这是俗世政权和宗教机构争夺生产资源和劳动力的一个妥协结果。

您认为在古代社会里,寺庙道观这些宗教机构是什么性质的?单纯是给小清新们度假避世、调理身心、看星星、看月亮、思考人生、感悟世界的地方?太幼稚啦。您睁眼看看这些寺庙的模样,有名望的大寺院,要么在州城县城的繁华地段,要么在名山大川的风景区,往往都是院落重叠占地极广,此外还有大量附属的农田佃户甚至各种商铺产业。这些寺庙里的和尚尼姑,不结婚生娃繁衍人口也就罢了(古代官府跟现代不一样,都是鼓励生育希望人口越多越好),他们还不交税、不服役,就连依附于这些宗教场所的杂役百姓佃农等,往往也只向寺院里交税服役,而逃避对国家官府的赋役义务。

长此以往,宗教机构占有的社会资源越来越多,而且这些有组织的大量聚集人口,还很容易对当地官府的治理构成挑战。历史上几次由中央朝廷发动的大规模“灭佛”运动,也正是由于这些因素。世俗政权和宗教机构争斗一阵和谐一阵,在很多方面都达成了妥协,大致从南北朝开始,官府就用发放“度牒”的权力限制佛寺扩张,而大部分佛寺也认同了官府的这种权力,给俗世民众正式剃度前,都会要求他们去官府那边领一张许可证。如果无证出家,这叫“私度”,官府不承认这种僧尼的正式身份,各种好处一概没有,给人“私度”的寺院僧尼也容易惹麻烦。

那么“度牒”要去哪里申领?通过什么方式、满足什么条件才能拿到?长安朝廷管理这类事务的机构叫“祠部”,它是中央“三省六部”

中的“尚书省——礼部”的一个下属部门,负责发放和管理全国僧尼道士的身份登记资料。理论上说,各地申请出家的人都应该先把个人资料逐级上报到中央朝廷祠部,由各级负责人审查合格以后批准,把度牒一级一级下发转到申请人手里。但实际上这种操作过于烦琐,可行性不高,所以一般都是祠部按各地的人口和寺院情况预先批准好度牒数量,弄一些类似于“空白盖章文件”之类的,直接下放到各地官府,由地方官掌握。批准谁出家,在文件上填好姓名日期,盖上地方官的官印,就是一份标准有效的“度牒”了。

至于向地方官申请度牒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还是理论上来说,要考察这个申请人是否家世清白、德行高尚、心诚意坚,还要求通过一定的文化素质考试,比如需能熟练背诵四部经文等,但实际上,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伸手,请拿钱来买!

出个家还要先交钱?那当然!上面已经说了,出家成功以后,就可以不再向国家交税服役,等于官府损失了一笔从你个人身上的应收资产,那么你当然要事先做出一定经济补偿。除非您是皇二代官二代,面子特别大,地位特别高,或者有其他的本事能让官府开后门给特殊待遇,否则购买“度牒”的这笔钱是免不了的。而且“交钱买许可证”也是全社会通行的规则,明码标价,现钱交易,童叟无欺,您没什么可抱怨的。

您问一份度牒卖多少钱?这个根据时间、地点和申请人身份不同,变化很大,总的来说不便宜,平民百姓要买一份并不容易。唐中宗年间,一个杀生的屠夫想买份度牒出家赎罪,得交三万钱;敦煌吐鲁番地区被吐蕃占领时一份度牒曾经可以换一头牛加一头驴;晚唐时候江南某地曾经为了敛财而大量滥卖度牒,也是“人纳二缗”,一份两千钱左右。

知道了“度牒”的存在,您就可以事先做准备了,在自己得意得势的时候,先找人出钱买一份这东西存着,准备万一有不测时可以直接拿来用。如果工作做得到位,最好能买到“空白度牒”,就是不填名字日期的那种,这玩意儿非常值钱,将来自己用不着,转卖出去也能赚一笔。

托了人,出了钱,您拿到手里的度牒是什么样的呢?

如果是承平时代由中央官署祠部下发的正规行货,那么应该是背面都很精美的绫绢卷轴,用匣子袋子盛放着。您抽出卷轴来展开看,布面上写着类似如下的文字:

敕××州×××县府牒

××乡(这里填您穿越上身的那妹子的父亲的姓名,如:百姓唐九九/秀才唐九九。)女(这里填您自己的名字,如:阿穿。)年(这里填您出家时的年龄数字,如:十八。)牒得前件人状称,有女(阿穿),生之乐善,闻佛声而五体俱欢,长慕幽宗,听梵响而六情顿喜。(这两句也可以换别的文词,如“姿容顺丽,窈窕柔仪,思慕空门,如蜂念蜜”,总之是说出家人跟佛祖有缘。)今为(这里填允许出家的事由,如:“先皇忌日/为国荐福”等),广会斋筵,既愿出家,任从剃削者,故牒。

×××年×月×日牒

(批准出家的官员在这里签职务姓名,如:使检校司空兼御史大夫曹示。)一堆文字后面再盖几个官印,大致是负责的部门逐级层层盖印以示批准有效。这么值钱的许可证,您看完了就收好吧,有需要时拿出来跑进寺里去求和尚尼姑们剃度收容,没准儿能救命呢。

同类推荐
  • 历史的魔咒

    历史的魔咒

    该书是一本通俗历史书籍,罗列了我国历史上相对统一的几个封建王朝,自秦始,上册为秦、汉、隋、唐,下册为宋、元、明、清。详细介绍了这几个朝代的兴亡更替,重要的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重点介绍了开国之君与亡国之主,并试图挖掘一个朝代灭亡的深层次原因。
  • 三国之乖乖田舍郎

    三国之乖乖田舍郎

    三国太凶险,牛人无数,俺还是躲在乡下享享清福为妙。
  • 于阗王国传奇

    于阗王国传奇

    中亚是一片浩瀚无垠的沙漠和草原,居民只能散居在小片绿洲上生存。这里也是世界的脊梁,从东、西方杀来的各路英豪无一不想体验站在世界屋顶俯视万邦的快感,于是,这片看似不适合生存的地方反而成了群雄逐鹿的舞台,波斯人、马其顿人、罗马人、粟特人、大月氏人、匈奴人……各路英豪都曾在这里粉墨登场,大显身手。
  • 东汉的路

    东汉的路

    劫后重生的路人,过惯了太平安乐的日子,在这个不仅温饱,连自身安全都没保障的年代,以后的路如何走下去,又会对这个世界有什么改变....穿越文,但也属于考究型,尽量符合主角穿越时的历史社会,不会无节制的爽。
  • 汉末军阀头子

    汉末军阀头子

    身在三国,本想着有二亩闲田,赚点儿小钱,快活一生。没想到阴差阳错,却干翻了八九个诸侯,成了汉末最大的军阀头子。
热门推荐
  • 三界相亲直播间

    三界相亲直播间

    林歌意外闯入三界相亲平台……欲知详细剧情,自己慢慢看吧!
  • 地球百子1:重返地球

    地球百子1:重返地球

    一场毁灭性的核战争之后,地球表面被彻底摧毁。幸存的人类,逃入太空生活。300年来,从未有人再踏上地球一步,直到现在——太空舱故障,氧气不够所有人存活。100名有犯罪记录的青少年被遣返地球,执行希望渺茫的唯一任务——生存!重返核辐射弥漫的地球,百子面临有生以来最艰难的生存考验;更可怕的,是来自人类彼此之间的考验。零规则的地球,一切需要重建,爱与自由,战争和生存,地球百子必须直面末日的人性拷问。与此同时,百子中不断有人被射杀,而他们的一举一动也似乎被某种力量所监视。地球上不只有他们,还有其他人?接二连三的骚乱,不可预测的将来,以及无所不在的神秘威胁,地球百子如何面对,他们能存活下来吗?
  • 布朗神父探案集2

    布朗神父探案集2

    布朗神父探案集》(全译本)从《蓝宝石十字架》到《神秘的哀悼者》,共计21篇。这些作品中描写的布朗神父,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与探案完全无缘。
  • 望雪飞

    望雪飞

    论挨揍从来没服过谁的男主,阴差阳错闯荡天下,无意中影响了望、雪、飞三个国家的气运,破解了魔教的百年阴谋。
  • 红颜祸水系统

    红颜祸水系统

    【宿主绑定成功,欢迎来到红颜祸水系统,本系统致力于奖励看文情真意切,三观正直感人,不屈服于刷分刷评邪恶势力的血性少年,希望在体验的过程中,能带给您最真实的情感体验,祝您愉快。】正直女青年维护消费者权益怒怼刷分狗,气死后穿越成不那么正直的角色的故事……
  • 毕业小传

    毕业小传

    2013年的6月,我毕业了。作为纪念我的青春,还有过去青涩的时光,我将生活记录如下。青春没有什么遗憾和留恋,现在有的只是一种态度。青春是成长,是疼痛,是孤岛。我在岛上郁郁独行,还有路人,我的反省和期望。毕业五年,我做过记者开过公司,发生许多事,仅以我些许经历以此书献给处在人生档口,初涉社会的年轻人们,共鸣,共勉。也献给那些即将毕业的孩纸们,珍惜青春,宝贵的大学时光,愿你们在今后的人生可以做一个勇敢、谦逊、有责任的人。我不会给你们什么成功的诀窍,只会传授一些吃亏和失败的经验。希望明年在到了这个时候,每当你觉得累了,伤心委屈的时候就来看一看,多理解别人,爱你们的家人——因为没有谁的青春没有痛,有痛才成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影后青梅矜持点

    影后青梅矜持点

    真正在乎你的人,想读的不是你的某条心情,而是……你的整个人生。——姜乔四岁的姜乔……
  • 下一个转角是否有你

    下一个转角是否有你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恨不知所踪一笑而泯!
  • 重生之一品王妃不好惹

    重生之一品王妃不好惹

    前世左丞相独女花溅雨被渣男陷害,被渣男渣女联合陷害,落得尸骨无存、家破人亡的地步。今朝带着满腔恨意重生,而且还是重生在了和渣男的婚礼上。花溅雨冷笑,紧握信物,带着生死相随的姐妹逃婚,意外的和夜王结识。花溅雨一心复仇,夜王就伴她左右。两人携手,并肩作战。原本以为夜王只是为了皇权。却不想,夜王助她,是因为……文案废。直接上正文1V1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