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3400000025

第25章 纣王改历铸鼎,朝歌百业兴盛(1)

太师诤谏

公元前1040年,闻太师北征凯旋。见朝歌都城变化,惊叹不已。

微子、箕子、黄飞虎等文武大臣将闻太师迎入九间大殿,设宴接风洗尘。

在商代,太师是商王的师傅,同时也是朝廷重臣。掌管教化、军事等军国大政。闻太师是帝乙的托孤大臣,曾为纣王师长,其人武功盖世,智谋超人,在纣王统治时期,为扩大商朝疆域,巩同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倍受臣民敬重,纣王也要让他三分。

闻太师见九间大殿东厢立着一个黄澄澄的美女铜像,便问执殿官:“大殿之上,立此美女像为何?”

执殿官连忙回答:“此乃新制炮烙刑具。”

闻太师不见商容、比干等朝中要臣,心中疑惑,便问武成王黄飞虎:“为何首相,亚相不见?”

黄飞虎说:“一言难尽啊,太师落座,让末将从头说起吧……”

间太师说:“只因北地亓方、土方、鬼方自武丁时以来,屡屡侵扰中原,时服时叛,老臣奉旨北征苦战十有五年,朝中之事,消息闭塞,时有耳闻。

今列位证实,是我有负先王之托,辅君不利,皆老夫之罪也。请列位大人三日后上殿议事,老夫自有主张。”

众文武闻言大喜,皆说:“太师凯旋,社稷幸甚,万民幸甚。”

闻太师回到太师府,三日之中,文武百官反映情况者络绎不绝。闻太师于第三日写出奏折,第四日文武齐集九问大殿,专待纣王来临。

纣王在鹿台,忽听催朝钟鼓齐鸣,早有御侍官启奏:“闻太师北征凯旋还朝,请君王登殿议事。”

纣王又惊又喜,急忙传旨临朝。

纣王说:“太师征服北方,远征艰苦。旷日持久,跋山涉水,运筹攻伐,劳心劳力,幸得奏捷还朝,功莫大焉!”

闻太师匐匍礼拜,说:“北征凯旋,仰仗天威,托君王洪福。老夫不敢有负先王之托,虽多年征战在外,心系朝中,不敢忘社稷君王。今有本奏。”

说罢,将长长的奏折展示在纣王案上,只见上面写道:奏为国政有变,有伤风化,荒淫近佞,增修刑罚,国运莫测之事。臣闻:尧受命,以天下为己忧,而不以高位乐也。所以诛逐逆乱.务求贤达,是以得舜、禹、稷、契四圣辅德。贤能佐职。教化万民.天下和洽。尧在位七十载,禅让虞舜而不归尧之子。舜以禹为相.固尧之辅佐,继其统业,是以拱而天下治。所作韶乐,尽善尽美。今君王继汤业。当普施恩泽,怜爱军民百姓,礼文敬武。岂料君王爱女色。近小人,远贤能,自剪其后,此自取灭亡之祸矣。

臣愿君王痛改前非,社稷可安。天心可顺。永享太平之福可也。现不顾冒昧之罪。条陈十事:拆鹿台,去淫乐一也;废炮烙,使谏官尽言:也:填虿窖,安后宫三也;罢酒池肉林之戏,绝诸侯谤议四也:贬妲己,正后宫五也;斩费仲恶来。远小人六也;开钜仓之粮.赈民饥馑七也;遣使安抚东南八也;访贤任能,人尽其材九也;广开言路,除壅塞之弊十也。

纣王看罢,沉吟不语。闻太师说:“君王一向果断,今日为何如此优柔?”

纣王说:“太师所陈十事之中,第一事便是拆除鹿台,鹿台建造,耗费无数财宝,常言说:‘工成不毁’。今若拆去,实在可惜。第五事贬妲己。然王后册立以来,并无过失。予一人有过,妲己无辜。如何贬得?第六事斩费仲、恶来,无有罪证,况且此二人侍朕勤劳,岂可即行杀戮?容待再议。其余七事,全部准行。”

闻太师说:“鹿台不拆。百姓心寒;妲己不贬,忠魂不安;不斩费仲、恶来,贤能不前。君王幸毋迟疑,贻误国事,朝廷幸甚!”

纣王站起来说:“太师所陈十事,予准行七事,已经不少了,其余三事无关大体。”

闻太师说:“君王不要认为所余三事关系不大,此三事关涉治乱,君王不可不察,焉能搪塞放过?”

君臣二人在大殿争辩,众文武不敢劝解。费仲心头火起,出班启奏。闻太师长期征战在外,不认得费仲,问道:“这位官员是谁?有何话说?”

费仲说:“下官费仲以为,太师虽三朝元老,功高盖世,位极人臣,但不按国体,大殿与君争辩,非礼也;参贬王后,非臣也;欲杀无辜朝臣,非法也。太师持功欺君,以下凌上,专横殿庭,大不敬也。”

闻太师闻言气得眼眦欲裂,哇哇大叫:“奸邪肖小鼠辈,巧言惑主,气杀老夫了!”挥拳将费仲打下殿阶,口鼻流血,爬不起来了。

恶来见状,兔死狐悲,怒从心起,高叫上殿,挑拨说:“太师专权,目中无人,当庭殴打朝廷大臣,非是打费仲,实为打君王啊!’’

闻太师问:“你是何人?出语如此恶毒?”

恶来说:“下官就是你要斩的恶来,怎么样?”

闻太师冷笑道:“恶来,你与费仲狼狈为奸,里外弄权,互相唱和,只知道讨好君王,中饱私囊,全不为国家社稷着想,要你们何用?’’说罢照准恶来_。掌击去,把恶来打得仰面朝天,摔下殿阶。

闻太师喝令武士:“将费仲、恶来绑了,推出斩首。”

费仲、恶来齐喊:“君王救命。冤枉。”

纣王心中暗想:“这两个不识时务的东西,与太师争斗,岂不自讨苦吃。”纣王不忍见费仲、恶来被斩,于是说:“太师所陈之事,为社稷着想,全部在理,所余三事待议妥施行。费仲、恶来冒犯参卿,当发有司勘问,罪状具实,他两人也不喊冤枉了,那时斩首不迟。”

闻太师见纣王再三让步,大有诚意敬业之心,自思:“我虽是为国家社稷尽忠,但是使君王难堪,令君惧臣,吾得欺君之罪矣。”想到这里,闻太师连忙跪在阶下,说:“臣之所为,但愿四方宾服,百姓安乐,江山稳固。君王圣明,自有裁断,臣岂敢不从命乎?”

纣王说:“太师请起。费仲恶来交有司勘问。传予旨意,立即颁行太师所谏七事条陈。”

纣王说罢,起驾回宫,百官散朝,各自欢天喜地,都说:“君王正,天下兴,行好事,百姓宁。”

商朝又出现了一个暂时稳定繁荣的政治局面。

颁行殷历

纣王自从那日批准施行闻太师所陈七事以后,回宫自思:“闻太师当庭诤谏,虽是词语激烈,亦不失一片忠心,我若不改弦易辙,朝廷百官不服,百姓怨谤,诸侯反叛,江山不稳,绝不能让先王六百年基业毁于一旦。凭予一人的智慧足以兴邦,凭予一人的武力足以拓疆,况且异己势力死的死,亡的亡了,予有资格叫臣僚百姓敬仰,予完全可以像先王成汤那样,做流芳百世的商王。”纣王想了一回,下决心整理朝纪,倍增英雄豪气,命宫人取酒来,自斟自饮,连饮三大樽,酣然睡去。

第二天,纣王一觉醒来,顿觉神清气爽,精力充沛,吃过早膳,即命:“起驾临朝。”

纣王盛服端坐在宝座上,见文武百官陆续上朝,匐匍拜贺,纣王说:“众卿平身。从今以后,予亲理朝政,诸卿按时到朝点卯,不得有误,违令者斩。”

百官听了,唯唯诺诺,各就班列,个个沉闷不语。人臣难御,大抵如此。纣王不临朝时,人人懈怠,乐得自在,还到处卖乖,总怪纣王荒于朝政,臣子无事可干,口出怨言。如今朝纪严肃,众官心里倒不是个滋味了。

纣王说:“众卿有本奏来,无事散朝。”’

微子出班奏道:“今我商朝沿用夏历,百官不谐,步调不一,计时不确。古有黄帝历、颛顼历,我大邑商朝应有自己的历法,上应天时,下顺民心。不知君王以为如何?”

纣王并非一概排斥谏言的,他是智商很高,精力旺盛,颇有建树的一代商王。他也想学习成汤、武丁的样子,做一番被人称道的事。

纣王听微子建言十分高兴。于是说:“爱卿之言,予早有此意。大邑商朝自先祖成汤革命以来,未革夏历。根据畜牧业和农业生产的需要,观察天象四时变化,今已累积了足够的资料。现在,变革夏历制定大邑商朝历法的条件已经具备,史官卜出,司天官般贞听旨:你二人负责为予造殷历,不得有误。”

卜出和般贞领旨以后,不敢怠慢,昼夜观察天象,记录了云、雾、雨、露、霜、雪、雹、晴、晦、风等气象材料,还仔细观察了日月星辰的变化,在甲骨上的记录就有“新星”、“新大星”、“大星”、“大岁”、“鸟星”以及日食、月食等资料。

商代人所说的“新大星”、“新星”就是现代天文学上讲的“变星”。因为它平时亮度不强,肉眼很难一见,只有它运行一定时间时,亮度激增,人们才难得_见,故称为“新星”。商代人说的“大星”,就是岁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的木星,十分明亮,约12年绕日一周,很容易为人们肉眼所见。“鸟星”是南方七宿的总称,春分这一天,昼夜相等,古人称“日中”,《尚书-尧典》上说:“日中星鸟,以殷仲春”。鸟星出现在南天正中时,是春分的标志。春分,表示气候变暖,万物生长发育的时节到了。

商代的历法,在武丁以前便已初具规模,到祖庚、祖甲、廪幸、康丁时期又有了改进,到纣王时,已发展为系统完整的殷历了。

卜出和般贞搜集整理了有关资料,准备起草之前,早朝之时,启奏纣王:“臣等奉旨造历法,万事俱备,乞君王明示,以何为序?”

纣王问文武百官,文武百官不知如何说起。纣王想了一会儿,说:“首先制定年,其次制定季、其次制定月,其次制定旬,其次制定日,再其次制定时,最后制定刻。按此次序制好以后,交来予览。”

卜出和般贞听纣王一说,顿开茅塞,参考古六历,改革夏历,经过365个日出曰落,仰观天象,画成符号,终于拿出一份殷历谱,呈给纣王,纣王仔纽观看所制定的殷历:

年:

太阳从冬至到夏至温凉寒暑嬗变一次为一祀。(即地球绕太阳转一周为一年,殷人称年叫祀或岁。)

季:

一年分四季,春、夏、秋、冬。每季分三个月,一年共十二个月。改祖甲时代,闰月置于十二月之后的历法。闰年有十三个月之称,而置于月中。

例如,闰九月,仍称九月。

月:

以太阴月的圆缺一次为一月。每月十天为一旬。月又分大小:大月三十臼,小月二十九日。

日:

以一昼一夜为一日,用于支记日法,依据甲、乙、丙、丁、戌、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西、戌、亥十二地支相配,按其顺序记日,从1到60日,每一日都有固定的称呼。依次为:

1日称甲子曰。2日称乙丑日。3日称丙寅曰。

4日称丁卯日。5日称戊辰日。6日称己巳日。

7日称庚午日。8日称辛未日。9日称壬申日。

10日称癸酉日。11日称甲戌日。12日称乙亥日。

13日称丙子日。14日称丁丑日。15日称戊寅日。

16日称乙卯日。17日称庚辰日。18日称辛巳日。

19日称壬午日。20日称癸未日。21曰称甲申日。

22日称乙酉曰。23日称丙戌日。24日称丁亥曰。

25日称戊子日。26日称己丑日。27日称庚寅日。

28日称辛卯日。29日称壬辰日。30曰称癸巳日。

31日称甲午日。32日称乙未日。33日称丙申日。

34日称丁酉日。35日称戊戌日。36日称己亥日。

37日称庚子日。38日称辛丑日。39日称壬寅日。

40日称癸卯日。41日称甲辰日。42日称乙巳日。

43日称丙午日。44曰称丁未日。45日称戊申日。

46日称己酉日。47日称庚戌日。48日称辛亥日。

49日称壬子日。50日称癸丑日。51日称甲寅日。

52日称乙卯日。53日称丙辰日。54日称丁巳日。

55目称戊午日。56日称己未日。57日称庚申日。

58日称辛酉日。59日称壬戌日。60日称癸亥日。

从第61日起,则再从甲子开始,计日,以此反复循环,以至无穷。

每日分十二个时辰,用地支记时。子时称夜半。丑时称鸡鸣。寅时称平旦或大采。卯时称明或日出。辰时称大食。巳时称隅中。午时称中日。未时称呋或昃。巾时称小食或晡时。酉时称日入。戌时称夕,小采或黄昏。亥时称人定。

纣王看罢大悦,说:“传朕旨意,从即日起,改夏历为殷历,通告天下施行。今后上朝卯时点名。(后世上班点名称点卯,即由此而得)

史官卜出说:“六十甲子干支不易记诵,可制成表记传诵。”

纣王说:“卿言甚善。予一人之刀笔可以记事,取甲骨来,刻干支表,藏于太庙,以为万世之功。”

于是纣王亲刻干支表于甲骨之上。那片甲骨三千年以后,在殷墟出土,至今尚存。

纣王铸鼎

纣王颁行殷历以后,文武百官卯时上朝议事,按时齐集,仰俯有序。百姓作息有时,各自守时供职。一时,臣民大悦。

这日早朝,闻太师又奏道:“臣前次所陈七事,各有施行。今西伯侯姬昌愿献西岐洛西之地,请废炮烙之刑,乞君王毁除殿中铜女柱,以慰忠谏之臣,美诸侯之意。”

纣王说:“前次予已准太师所奏,今西伯献地又请除炮烙,予即准奏。

毁此铜柱另作他用,众卿可各抒己见,予再定论如何?”

武成王黄飞虎奏道:“启奏君王,铸此铜女,所用青铜甚重,依臣所见,可将铜柱砸碎,打造兵器,以充军需。”

微子说:“用此铜打造礼器、酒器,用来祭祀。一可示君王从此施仁德于天下;二可告慰谏官忠魂,以示平反昭雪之意。”

箕子说:“砸碎铜像,用来打造农具,改进农业生产,可得受年,多得五谷。”

众官七嘴八舌,各说道理,莫衷一是。

纣王说:“予当初造此铜柱,用青铜八百余斤。如今毁此刑具,将其熔化,可铸一大鼎,鼎内写上‘司毋辛’大字金文,置于殿中,一示予一人从谏如流;二示臣民以仁德;三亦可做镇国之宝物,众卿以为如1司?”

文武百官听了,齐声附和,说:“君王聪敏过人,所言甚善。”

同类推荐
  • 身边的李保国

    身边的李保国

    李保国生前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把太行山区生态治理和群众脱贫奔小康作为毕生的追求。2016年4月10日凌晨,58岁的他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去世。李保国去世后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他的先进事迹被媒体广泛报道,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本书是李保国生前工作过的河北农业大学编写的作品,除收录了李保国个人事迹的介绍以及媒体相关报道外,所收录的“李保国印象”部分系首次披露。
  • 杜甫传

    杜甫传

    这是武侠一代宗师还珠楼主的绝笔之作。全书11回,讲述了“诗圣”杜甫曲折潦倒的一生。由于作者善写武侠,尤其擅长讲故事,而杜甫的生平又与作者自身的身世很有相似的地方,因而这部书写得相当引人入胜和富有感染力。
  • 甲午英魂邓世昌

    甲午英魂邓世昌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领袖、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中国古代宦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宦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宦官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先秦和西汉时期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则全为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又称寺人、阉(奄)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宫中专用宦官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制度。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特有产物。历史上多次发生宦官专权、干预朝政,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有重要影响。《中国古代宦官传》本书讲述了“秦朝宦官赵高、东汉宦官张让、唐代宦官李辅国”等等一些宦官的故事。
  • 冰川之父:施雅风传

    冰川之父:施雅风传

    《冰川之父:施雅风传》中“创”和“闯”是施雅风的妻子沈健对他的评价。她将她对他的了解和认识只用了这两个字加以概括。创!他创造性地在中国兴建了“冰川学”这门新学科,开辟了“冰川”这个新领域;闯!他不畏艰险勇闯高原山峰进行科学考察,也无所畏惧敢于挑战权威。
热门推荐
  • 恃宠而骄:这个王妃不好惹

    恃宠而骄:这个王妃不好惹

    男子给身旁静静吃饭的女子夹了块糖醋排骨,一双狭长的眼里泛着丝丝柔光,“这个如何?”“那这个呢?好吃吗?”男子耐心地又夹了道菜。女子依旧波澜不惊地吃饭。忽而,终于觉察不对,抬头看到男子略微有些低落的神情。桃花眸闪过一抹无措,下一秒,女子倾身吻住男子,“这个好吃。”男子轻轻一笑,一把将女子按向自己,“那就多吃点。”
  • 网游之超能妖皇

    网游之超能妖皇

    这天再也遮不住我的眼,因为我要将其毁灭。这地再也阻挡不了我的道路,因为它已灰飞烟灭。天地待我不公。,我便毁天灭地。万物待我不公,我变诛杀天下生灵。神也罢,魔也罢。都只不过是我的奴隶而已。“混沌之初妖皇生,作恶多端无人敌。谈其色变胆矣破,却因错事醉天下。天下高手尽相约,与其一战终不还。妖皇最终禁不起,最终堕落于深渊。人们欢呼与雀跃,以为天下已太平。不知妖皇已转世,今朝觉醒屠苍生。”
  • 九州凰谋

    九州凰谋

    前世,洛殊嚣张跋扈,声名狼藉,人人唾骂。一朝惨死,全京城的人无不拍手称快,直呼报应虽迟但到。但是不好意思,她又活过来了!这一世,洛殊双商上线,以头脑为后盾,美貌为武器,打脸极品。她恃美行凶,她上一秒对你笑,下一秒要你命。无人不在心里“赞”一声:妖女!谁知被一个时不时化身腹黑深情大型犬的男人缠上。还能怎么办,看他长得好看,还这么宠,姑且收下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是伐天霸主

    我是伐天霸主

    人,即神;我在,就是君临!种青莲丹心,生不绝战魂夺天地造化,诛天骄神话容万兽为己用,灭苍天之不平
  • 西汉三大帝之汉武大帝

    西汉三大帝之汉武大帝

    第一回汉夷合流有匈奴惊天动地出汉武…………3第二回栗王二妃争太子英帝三岁爱娇娃…………15第三回小刘彻计除政敌俏公主喜留英雄…………28第四回卫仲卿义结两将俏佳人力荐情郎…………38第五回金屋阿娇承雨露一代英帝继大统…………48第六回瞒天过海罢墨尊儒感恩戴德忠臣直谏………57第七回女主一怒杀忠臣英帝三思设期门…………71第八回演战阵誓灭匈奴访公主喜得子夫…………84第九回卫子夫含泪昨苦佣汉武帝遇险幸女红…
  • 爱过头,难回首

    爱过头,难回首

    他听信家中佣人所言,认定她和父亲有不伦的奸情,为此残忍将她封入棺材,生生活埋。而她为了孩子,不惜做最卑贱的佣人,伺候自己丈夫和闺蜜的夜夜欢愉。那无望的煎熬,最终却只等到孩子的死讯……赫然回首,他才发现,那些本是仇恨的悲鸣,细听竟是爱情的声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有一艘冒险船

    我有一艘冒险船

    不管记忆是否停留在某一天…不管失去什么东西,即使要在数个扑朔迷离的岛屿上迎接死亡边缘的挑战…我也一定要找到那个理想的宝藏!
  • 阴阳入殓师

    阴阳入殓师

    入殓师一职始于夏商时期,其工作是帮离逝的人梳洗装扮,让其体面的离开人世,传到近代,竟有人误以为东赢是其发源地,这是表面的记载,很少人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存在,那就是灵魂入殓者,又称阴阳入殓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