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7900000008

第8章 史玉柱的冒险精神(1)

举凡英雄之人,皆艺高胆大。史玉柱也是这样,也爱冒险,但他的冒险不同于莽撞,而是看到确定性后的“豪赌”。

第一节:弃官从商,不走寻常路

1.在统计局初露头角

1984年,史玉柱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安徽省统计局工作,分配的理由是,数学系就是搞数字的,搞加减乘除的,而统计局也是搞数字的。这件事现在看起来挺荒唐的,因为数学系实际上和加减乘除没有多大关系,主要研究的是逻辑。

不过,统计局的领导还是很重视这个浙大数学系毕业的人才的。分到单位没几天,史玉柱就被通知到西安统计学院进修,并且一去就是几个月。这次进修对史玉柱后来的影响很大,把他真正带进了计算机的世界。

当初在大三的时候,浙大数学系有两个方向可以选择,一个是纯数学,一个是计算数学。史玉柱心想,纯数学太枯燥了,计算数学或许还能应用到其他地方,就选择了计算数学方向。不过,当时计算机还是小型机时代,进机房需要换衣服换拖鞋,自己编程还需要打纸带。史玉柱觉得计算机挺罗嗦,并有什么特别的功用,因此对它也没什么特别的兴趣。

但是,到了西安统计学院之后,进修班的老师是一个美国教授,号称抽样调查之父,他介绍了国外最新的抽样调查方法,其中的统计方法和抽样方法,没有一样能够脱离计算机的。

回到单位之后,史玉柱主要负责的工作就是农村抽样调查数据的处理。那时候,单位用的计算工具还都是很原始的,用计算器在那里加来加去。于是,史玉柱就提出要求,说应该买一台计算机。当时计算机还是很昂贵的设备,但是局里的领导也知道,计算机的确能提高工作效率,既然有人会用,很爽快的就答应了。不久,史玉柱就南下广州,花5万块钱扛回了一台IBM计算机。

有了计算机之后,史玉柱的生活整个变了个样儿。他那时候还没结婚,就自己一个人,别人下班了,他还在机房里不停的琢磨、研究。这时,史玉柱的计算数学功底开始发挥作用。因为计算机编程不是难在语言,而是难在算法,所以一般计算数学出身的人编软件,要比计算机系编软件的人水平高。

没过多久,史玉柱就编成了一套很实用的数据处理软件,用这种程序,过去统计局要用20、30个人才能完成的活,现在只要找两个录入员,一两天的工夫就干完了。

统计局一般是每年秋天做一次统计,汇总一下,以前总是有一大批人在做这个工作,结果被史玉柱这么一弄,一下子很多人就没事可干了。当然,单位也就安排这些人做其他的事。史玉柱自己也没事干了,闲着也是闲着,既然有这么好的统计数据程序,史玉柱就开始琢磨着能用它分析出点什么。

后来,史玉柱又编写了一个分析软件,用它可以分析出很多有用的数据,比如年收入400元以上的农民会买哪些东西,其消费特征是什么;年收入400元到500元的农民的消费特征又是什么,等等。把这些数据抽出来一汇总,然后再和平均数一对比、一分析,就能得出很多以前的统计人员连想都想不到的东西。

史玉柱的软件不断完善,不久,这套软件就在各地统计局纷纷流传开来。1985年,国家统计局在河北唐山召开全国统计系统年会,在年会上,要求全国各地的农村抽样调查都使用史玉柱编写的软件。史玉柱也因此得到了30元的奖金和一个技术进步奖。相比当时每月54元的工资,史玉柱很有成就感。那年史玉柱仅仅23岁。

2.保送为深大研究生

史玉柱在编完软件之后,就开始基于那些通过软件分析出来的数据,写一些关于农村经济问题的学术文章。不久,文章纷纷发表在一些学术价值很高的杂志上。碰巧的是,当时的安徽省副省长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看了不少史玉柱的文章,很是欣赏。

副省长是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同时也是深圳大学的客座教授,通过这层关系,上级决定将史玉柱作为年轻干部中的“第三梯队”培养,保送到深圳大学软科学管理系,做这位副省长的进修研究生,同时做出许诺,“只要史玉柱一毕业,马上就可以定为处级干部。”

那时候,“官本位”思想还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的价值观念,史玉柱年纪轻轻的就可以在省委大院“捞”个处级,任何人都会有理由为他的光辉前景进行美好的想象。

不久,史玉柱只身南下,来到了当时正是全国开风气之先的深圳。

到了深圳大学,史玉柱很快就发现,这里真是一副欣欣向荣的场面,学生们的精神面貌跟内省完全不同,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其经济头脑都特别活跃。

史玉柱上学的专业是软科学,实际上就是数学和经济的结合,把数学应用到经济研究上面去。史玉柱的导师是副省长,一个学期顶多也就来上几次课,其它时间完全由自己支配。

当时,深圳大学里几乎每个学生都在搞勤工俭学,副省长带的学生除了史玉柱之外还有两个,他们都觉得要面子不愿意去,就跑到软科学系里做了助教,也就是帮老师们改改卷子和作业什么的。

史玉柱和那些师兄弟们不同,他尝试着做一些小生意。当时,有个合肥的朋友寄钱过来,托史玉柱在深圳买些录像机,史玉柱一台就可以赚上一两百元,他觉得这样的生意很不错。

那时候,学校气氛非常活跃,几乎每天都有外面的人来讲座。而且来这里演讲的都是当时社会上的一些名流,各个领域的都有,什么政治、经济、科学……大大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

1988年,史玉柱听到了当时四通公司总经理万润南的讲座,对史玉柱的触动非常大。万润南当时谈的是四通是如何创办的,题目的大意是说“泥饭碗比铁饭碗更保险”,说白了,四通是一个泥饭碗,国家机关是铁饭碗,但是四通这个泥饭碗要比铁饭碗更能变成一个金饭碗。

从那时起,史玉柱就开始了商业思想上的第一次洗礼,有了下海创办企业的想法。除了听讲坐之外,史玉柱还在图书馆里看了很多国外的关于经济方面的书。从这些耳濡目染中,他逐渐形成一个认识:中国的将来,市场经济肯定会成为一个主流。

弃官从商,勇于冒险

1988年,史玉柱从深圳大学研究生毕业,回到原单位安徽统计局,局里兑现原来的承诺,升任他为处级干部。在这种情况下,按着一般人的想法,史玉柱本应该踏踏实实的工作,从一个年轻的处级一步一步往上升,过着旁人羡慕、称赞的舒适安逸的生活。

但是,如果事情真是这样发展下去的话,那么就不会有现今活跃在网络游戏领域里的奇人史玉柱了。同理,也就不会有那一段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商界传奇了。幸好故事有着另一个开局,这个开局对于今天的史玉柱来说是非学完美的。

真正的成功者是不会安于现状,更不会甘于现状的,史玉柱从小性格中的求新求变、坚强、勇敢与不服输的精神,在这个时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回到单位不久,便作出了几乎令所有人都意料不到的抉择——放弃唾手可得的仕途,“下海”创办企业。

事实上,在毕业的之前,史玉柱就已经下定决心,既然市场经济是未来的主流,毕业之后就应该去下海,而不是再回到计划经济体制中去,白白的浪费自己的青春。

领导和同事们都为史玉柱感到惋惜,就连平素最了解他的父母此时此刻也感到不可思议。放着稳稳当当的“官”不做,舒舒适适的日子不过,偏要辞职,自己把自己推到东漂西泊的未知中,不是发了“疯”又是什么呢?但只有史玉柱自己明白,他的心里正涌动着一股不可遏制的创业冲动。

辞职后,史玉柱通过合肥倒录像机的朋友,认识了一些当地计算机界的人,其中有一个是专门倒卖计算机的代理,史玉柱就找他借了一台IBM电脑,在家里自己编写软件。

在省统计局里,史玉柱已经发现了一个市场机会,当时四通电脑打字机已经非常流行,一台大概要2万多元,每个单位还都得买,但是这之前,一般政府部门,就是每个局、每个厅、很多处都已经有一台电脑了。史玉柱觉得让电脑放在那儿,还要再另外花钱买打字机真是一种浪费,所以他就想要编一个软件,可以直接用在电脑上打字,这样就会节省下买打字机的2万多元。

半年之后,这套后来被称为“M-6401”的文字处理软件,在史玉柱合肥的家中诞生了,他送了一套给原单位。几张软盘一装,就能打出比四通打字机24点阵更漂亮的64点阵字,而且编辑屏幕也比四通打字机的一窄条宽得多,从此以后,单位里的那台四通打字机搁置一旁了。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的电脑技术,特别是在文字处理、桌面印刷排版领域,还处在非常原始的状态。而这也可以追溯到今后中国几乎所有电脑公司的发源,从四通、联想、方正、金山到巨人。史玉柱正好赶上了那个时代。

当时的史玉柱,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自己搞的这个东西“有戏”,它打破了专用文字处理机甚至超过了通用电脑的价格这一规律。那时候,金山的WPS还没出来。史玉柱决定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这个领域里闯出一条属于未来之路。

第二节:冒险是成功的起点

曾有一句话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句话自是贬义,然而作为企业家,没有冒险精神肯定是不行的。谨小慎微的人将错过机会,错过财富,自然也不会成功。

史玉柱认为,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首先就要具备敢冒风险、抵御风险和承担风险的资质,缺少这种资质,你就很难向真正的成功迈进,顶多也就是小打小闹。也就是说,企业家身上要有一种“赌性”。而这种“赌性”很少是后天养成的,一般都是先天就具备的。众所周知,史玉柱本身就是这样一个“天生的赌徒”。

1962年出生的史玉柱,在安徽省怀远县城里度过了他的童年生活。史玉柱的父亲是一名县公安局干警,母亲是普通工人,对他的要求比较严格。由于痴迷小人书,史玉柱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居然成了留级生,气得母亲把他整整一箱小人书全都烧光了。

史玉柱从小就是一个闲不住的孩子,总想捣鼓点什么,小人书没有了,他就找来《十万个为什么》看,很快就又迷上了科学技术,千方百计地去试验和探究。他动手装配过简陋的收音机,把家里的大闹钟拆开来研究它为什么会发出声音,甚至还自行配制过黑色炸药,爆炸声把家人吓出了一身冷汗,从此获得了“史大胆”的绰号。关于这件事的披露,还有一个故事。

我们都知道,人都有好奇之心,因此那些名人的成长历史总是被关注的对象,但是关于史玉柱的成长,他自己总说“默默无闻、平淡无奇”,所以后来有一名叫王溪的《中国青年报》记者,挖掘到这则趣闻之后,所有关于史玉柱的追踪报道,在讲到少年之事时,往往都引述1992年5月27日《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告文学《巨人的风采》的一个片段。《巨人的风采》中是这样写的:

“他永远忘不掉他在安徽怀远县城度过的童年和少年。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为他打开了一个五色斑斓的世界,他按照书上‘一硝、二磺、三木炭’的配方自己调制了土炸药,一声爆炸震怒了父母,也从此被冠以一个威风凛凛的外号:‘史大胆’!他对复杂的东西总要探个究竟,出于对魔方的好奇,上外语课时他便干脆躲在教室最后,一堂课一堂课不停地玩……他总感到有一片神奇辉煌的领域在吸引着自己……内心深处干一番事业的愿望也就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坚定了。”

据史玉柱自己说,这件事他只讲过一次,就是那次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讲的。在几年以后,巨人危机爆发,喜欢猎奇的香港《广角镜》杂志的记者,专门跑到安徽怀远,把史玉柱家早年的住房和读书的学校都拍了照片,还生动地讲了土炸药和魔方的故事,史玉柱看了这些报道觉得非常好笑。

实际上,史玉柱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基本上没有太多的超乎常人的东西,他与所有的少年一样富于幻想,小小的举动和事例很多,但大部分都很平淡,时间和地点不确定。至于外界很多关于史玉柱“不安分”的描述,有些完全属于记者们“不求细节真实”的合理想象。

另外,史玉柱长大以后似乎也是一个没有多大野心的人,否则他就不会在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的省城,并且早早地经人介绍就成家了。再者说,史玉柱从深圳大学毕业后又再次回到了合肥,在特区呆过、看过别人创业的人,又回统计局甘心做他的小职员,他似乎也无他求。但其实这并不是真相,史玉柱那些年之所以看似平静、安份守己,是因为他还没有找到真正值得自己去冒险的东西,一旦他发现了这种东西,他就会毫不犹豫的冲过去,一发而不可收,任何人都没有办法阻挡。回到安徽后不久,史玉柱便找到了那种他可以为之冒任何风险的东西——汉字桌面排版印刷系统,这种东西是一种电脑程序软件。

同类推荐
  • 创业12条天规

    创业12条天规

    全面揭示关乎创业成败、企业存亡的关键法则让想创业却不知道怎么做的人走出事业的第一步,让在创业的人赚到钱并基业长青的12条铁律。
  • 案例:用户至上(第23辑)

    案例:用户至上(第23辑)

    用户至上的年代,传统的企业管理思想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用户至上”不再作为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方法论。用户、市场、企业之间的关系也重新进行了排列组合。对企业来说,真正了解用户需求,保证用户价值实现,成了共同追求的目标。谁能适应这种变化,谁就能走在时代的前端。
  • 最新经纪人中介操作与培训全书

    最新经纪人中介操作与培训全书

    《最新经纪人中介操作与培训全书》介绍经纪人基本知识,涉及经纪公司概况、房屋租赁中介公司、房地产经纪公司、信息咨询经纪公司、职业介绍中心等内容。全书注重内容的全面,共选择了31个类别的经纪公司,总结了它们在经营管理上的一些技巧性东西,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 中国式控制力

    中国式控制力

    中国式控制力根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根源于历史上无数先人在控制问题上的探索,中国式控制力是中国数千年制度文化和权力斗争的智慧,促进着人们在意志和行动上和谐统一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也就有了当时历史条件下相对较为先进的制度设计。法国现在在所使用的文官考试制度即参照了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而中国的宰相制度和监察制度更是让国外无数学者为之所拜服,这些夹杂于制度和权力斗争中的控制力智慧在过去曾被我们全盘否定过,现在我们重新审视这些祖先们留给我们的智慧,以期对现代企业管理有所借鉴。
  • 中马企业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中马企业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中马企业会计准则比较》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中国与马来西亚现有的会计准则,试图揭示中国与马来西亚在企业会计准则方面存在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为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和吸引马来西亚投资提供会计技术支持。同时,本书也为国际会计比较理论研究者、会计专业学生等提供帮助。本书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目前国内对中国与马来西亚会计准则比较的研究空白。
热门推荐
  • 凉城有霜降

    凉城有霜降

    她是落华门的主人手握宫牌,掌一方天下势力生性潇洒,却终究逃不过一个情字。他是朝中重臣手握重权,尊一王为主兜兜转转,到底是他负了她……他一身白衣,玉面朗朗她一身红裙,潇洒肆意她早该知道,他从来就没有……爱过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静乐阳光

    静乐阳光

    清末秀才李肇基带领工人伐木,斧斫声回荡山林。之后,他又把自家的5垧地当掉,将当下的1000块大洋,全部用于修建学校。在村里创办静乐第一所初级中学。1952年。深秋。静乐县城大街上。黄叶飞舞。静乐中学校长苏化南,在县里的各个机关单位奔走。从1952年到1960年,苏化南经过8年努力,使学校面貌一新,由3个班,100多名学生,增加到24个班,1000多名学生。1983年。深冬。静乐某单位。
  • 龙血

    龙血

    双眼所能捕捉到的只有重浊的黑暗,身之所处仿佛是洪荒的最初,世界的尽头。有什么东西滴落在地上,发出清悦的声响。那是无数人回忆的汇聚,宛如世上的第一滴玄溟水,渗进地面后迅速而无声地蔓延开来,延展成一线光阴。微光随之从地底泛起,一绺婉转而明澈的光芒朝阳初生一般漫漫然渗透黑暗,映照在征岚的眼底,使男子冰冷而坚毅的轮廓多了一丝暖意。他长身立在黑暗之中,注视着半幕光明——生命中总有那么些人是为了打乱命盘而出现的,一旦遇上了,一生跌宕起伏、千回百转,从头到尾都被改写。
  • 别着急

    别着急

    我带着你的梦,牵着你的遗愿回到了你离开时的小巷,立在你走过的路的一头。这条巷好深,深得令我心中略显凄凉;这条路好长,长得令我看不到另一头。我有些胆怯,有些犹豫,更有些徘徊。我不清楚,是否因为你的走过,才有了这巷中的深路,也可能因为我的到来这条曾经的路又重现,我决定为自己,也为你走下去,踏上这条寻梦路。一切照旧,江南依旧鸟语花香,江南雨巷照样迷人。我竟信了你,撑着把油纸伞,头上戴着玉牙叉,就像陈逸飞的《丽人行》那样。我走了进去,踏上你来时的路,带着迷惘,四处寻觅。
  • 异世妖恋

    异世妖恋

    一场盗墓引发的血案。为了寻找因探墓无故消失的小伙伴,他们踏上了进墓之旅。身边的小伙伴一个个性格大变,四周的恐怖丛生,面对险象环生,她该何去何从。一场只为了引她而来的阴谋,她从墓穴穿越回了过去,她该如何去面对?面对千年的等待,他们又将如何展开新一轮的纠缠……
  • 我想再看清你的脸庞

    我想再看清你的脸庞

    本作是动画《战龙四驱》的同人,作为许多人童年动画代表作之一,极,将以十年的情怀完成本作。新一代迷你四驱车的兴起,世界大赛上来临。追溯过去的故事,展开全新的篇章。少年少女们该如何抉择呢?
  • 心情的颜色决定人生的颜色

    心情的颜色决定人生的颜色

    有时,仅仅是心态有所不同,往往演绎成截然不同的命运。因此,一个人的心情往往会关系到一个人的命运。世界是五颜六色的,拥有什么样的心情,世界就会向你呈现什么样的颜色。一位心理专家说:“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常常直接影响到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他的某个具体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为重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何看待世界,世界向我们呈现什么样的颜色,决定权就在我们手中!
  • 可控的紧张:中日美之间的认知与误认知(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可控的紧张:中日美之间的认知与误认知(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尽管谁都不愿意看到对抗,但中美日三边关系在过去几年里动荡不迭,相互之间的“误认知”是主要动因。中美日需要相互了解对方的逻辑,理解每个国家的决策都是在国内政治的环境下做出的,并在此基础上相互适应,找到共存之道。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