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4500000013

第13章 国际资本的中国投资攻略(1)

说投资是一种货币攻略,很多人都不会相信,其理由是,投资是以赢利为目的的,赚钱与亏损都属正常,不应过于计较。有的甚至认为,资本市场的最大特性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要能赢利,应该不择手段。这是民间的思维,当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投资时,就不仅仅只是赚钱这么简单了。

中国现在这个历史时期,实际上是在为1500年那个时代埋单,因为那个年代,中国正处在明朝鼎盛时期,与世界各国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中国那时的经济总量高于当时的大英帝国,民间小作坊四处开花,四大发明享誉海内外。但是,统治者完全不从民族发展强盛的方向出发,而是天天笙歌艳舞日日把酒当歌,沉湎于奢靡之中。在经济上,他们仿效秦始皇造长城,在全国各地修桥铺路造园子,也就是现在一窝蜂搞房地产开发,结果财富在内耗,而且消弭了民族的创造激情。从此,中华民族落后世界500年,最后江山易帜,被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

历史,殷鉴不远。当一国将财富变成钢筋水泥,而另一国将财富变成科技和工业时,这两国的命运在若干年后显然不一样。道理很简单,逻辑很清晰,不用推理,我们也可以看出以后的结果。

在现代国际金融中,投资也成为一种攻击他国货币的方法。因为一国大量投资,必然带来疯狂的负债,而负债最终将遭遇清算。比如当今中国,在2009年后连续3年政府债务、企业债务和私人债务突然暴增,而且数量惊人,一个巨大的危机正在袭来。

如何应对危机,应对突如其来的山崩海啸?我们必须来看看投资这种方法运用的前因后果,来寻找中国未来的方向。

外资投资中国的玄机

首先来看外资投资中国金融产业获取暴利的情况分析。

1.中国工商银行:2006年,美国高盛集团、德国安联集团及美国运通公司出资37.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95亿元)入股工商银行,收购工行10%的股份,收购价格1.16元。上市后,按照2007年1月4日盘中价格6.77元计算,市值最高达到2755亿元,三家外资公司净赚2460亿元人民币,不到一年时间投资收益近8.3倍,世界罕见。

2.中国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新加坡淡马锡控股、瑞银集团和亚洲开发银行投资中国银行共51.7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03亿元),收购价格1.22元。上市后,按照2007年5月10日盘中价格6.26元计算,市值最高达到2822亿元,四家外资公司净赚2419亿元人民币,不到一年时间投资收益6倍。

3.兴业银行:2006年,中国香港恒生银行、新加坡新政泰达和国际金融公司共出资27亿元,以每股2.7元的价格购入兴业银行10亿股。上市后,股价达到37元多,三家外资公司净赚370亿元。根据2007年2月12日《参考消息》报道,以后每年都有300%以上的回报。该银行上市募集资金共159.95亿元,等于全部送给了三家外资公司。

4.深圳发展银行:美国新桥投资集团以每股3.5元购买深圳发展银行3.48亿股,目前股价已达35.8元,投资增值9倍。按照深发展20亿多股计算,新桥用12.18亿元获得了700多亿元。根据新桥目前的做法,很快将达到1000亿元。而新桥集团本身就是庄家,根本不是银行,这样的状况如何能改善我国银行的治理结构?况且整个银行都被美国人拿走了,即便改善对我国又有什么意义?

5.华夏银行:德意志银行和萨尔·奥彭海姆银行联合组成的财团出资26亿元人民币,购入华夏银行约5.872亿股股份,占华夏银行总股数的14%。买进时每股价格4.5元,现在近14元,净赚56亿多元人民币。目前,德国人对华夏已形成了联合控股,该银行名义上还是中国的银行,实际已成为外资控股银行。

6.中国交通银行:汇丰银行持股交行19.9%的股权,出资144.61亿元购买91.15亿股,每股为1.86元。交行2006年5月在香港上市,现在市价超过10港元,汇丰净赚近800亿元,2007年国内A股发行上市又赚取500多亿元,合计将近1400亿元,10倍回报。

7.中国建设银行:上市前,美国银行和淡马锡公司分别斥资25亿美元和14.6亿美元购买建行9%和5.1%的股权,每股定价0.94元港币。发行价格2.35元港币,最高市价5.35元港币。按照目前建行共有2247亿股计算,两家净赚1300多亿港元。

8.浦东发展银行:花旗集团出资6700万美元收购浦发行4.62%的股份,超过1.8亿股,每股约2.96元,并且协议规定日后花旗集团有权收购19.9%的股份,目前浦发行股价超过38元,花旗净赚62亿元。目前花旗尚未行权,一旦行权将赚取62亿元的数倍。

9.民生银行:2004年,淡马锡控股旗下的亚洲金融公司以1.1亿美元(约8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民生银行2.36亿股股份,占民生银行总股份的4.55%。当时每股约3.72元,目前该股已达12元多,加上两年送配,市值已达50亿元,净赚约40亿元。

上述交易低价转让外资净赚约9200亿元,加上广发银行,损失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绝大部分是2006年一年转让的损失,再加上已经全部完成合资的等待上市的几十家地方银行,未来损失将更加惊人。

单看这些数据,这是赚钱多少的问题。如果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这些问题,中国经济已经很危险。金融体系,是一国经济的血脉,如果血脉耗干,最后就会崩溃。以上数据,是我在2010年写作《中国通胀,世界通缩》这本书整理出来的,是2009年的数据。那个时候,还是外资对人民币资产实行扩张的时候,从历史来看,外资最早是涉足中国的制造业的,激活了中国的出口,带动了当时的就业,催生了中国经济的一轮繁荣,这点是外资对中国这轮经济变革的历史性贡献。也正是这个原因,中国放松了对外资的警惕。

这是一种为了经济增长不惜牺牲人的生命的典型的资本主义哲学。而且,已经被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彻底抛弃的落后的思想观念,在中国却大行其道。在这种错误理论的指引下,外资乘虚而入,除制造业以外,直接参股控股中国的金融业、能源产业、农业、零售业和其他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控制了整个中国的经济体系。最后的发展逻辑是:投资→获取暴利→出逃→留下债务。

外资是如何抛空人民币资产的

在投资阶段,美国政府一遇大型国际性会议,就会逼迫人民币升值。何故?大量的美元是在人民币8.2元时进入中国的,那么,只要人民币升值,美元的投资哪怕没有获取企业赢利的收入,坐收人民币升值的收入就够了,因为美元最后出逃是将人民币换回美元,人民币升值越多,最后换回的美元就越多,这在国际金融上称作坐收汇率的赢利。可以说,只要人民币一直在升值通道,美元投资就可以坐收渔利,而且没有任何风险,升值幅度越高收益就越大。而一旦人民币无法升值时,也就是说中国的制造业一批一批倒闭时,迎接中国经济的就是更大的灾难。因为这时就是美元抛售人民币资产的时候,包括制造业都要回归到美国本土。

2011年11月,一则财经新闻又让所有正常人大跌眼镜,那就是——美国的美国银行抛售104亿股中国建行股份。在此次之前,美国银行已经三次套现建行股份。短短三年间的四次套现,美国银行对中国建行的“投资”暴赚近160亿美元,利润率高达令人咂舌的130%以上,这在全球是绝无仅有的超高的“投资”暴利。这是一件很令人痛惜的事,因为这已经不是什么正常投资回报了。

金融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主要是为生产和消费服务的,而不应该成为暴利产业,因为金融业一旦成为暴利产业,那么唯一的手段就是蚕食所有企业的利润,增加私人和家庭的消费成本。而我们国家金融业是被垄断的,汇率是固定的,这无疑诱惑国际资本前来牟取暴利。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越多,外资赚取的利润就越高。

当年,建行在美国金融专家华尔街高手们的主导下进行“改制、改革”。将中国的金融体制逐步与国际接轨,难免要交一点学费,却没想到这笔学费代价是如此之高。其实,这只是货币战争的一个小小的策略,因为我们当年的金融体制实在不够完善。

计划经济的时代,一个人民银行就是全中国的金融体系,30年基本没有发展。改革开放后,不得已才向华尔街“请教”,但结果是美国银行以仅仅每股2.4元港币的价格极其低廉地“入股”建行,而且当年建行还以合同承诺美银未来极其丰厚的期权。期权是什么,就是未来的收益权益,有杠杆效应,一般是3倍以上,有的高达6倍甚至12倍。到了2008年,在建行股价高达近7港元的市价情况下,中国汇金公司却以每股2.42元的超低折价转让近100亿股建行股份给美国银行,这里面固然有WTO条约的协定,我们曾经承诺逐步放开中国的金融业。但是,这种放开如果是有原则的,才对中国有利,才能化解国际市场的金融风险,否则,我们面临的是以后将要发生的金融海啸。

其后直到2011年,美国银行相继将其持有的数百亿建行股份悉数以市价套现,包括此次套现的104亿股。而更为诡异的是,当年汇金以三折的超低折扣将建行股份“贱卖”给美国银行,而如今接盘美国银行抛出的104亿股建行股份的是中投公司。为美国银行套现建行股份埋单的中投公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说,“中国建设银行H股具有长期投资价值,中投将持续增持建行股份”。汇金公司贱卖建行股份给美银,然后中投公司高价从美银手中接盘建行股份,这一定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吧。

同类推荐
  • 智能移动终端支撑下的非现场经济

    智能移动终端支撑下的非现场经济

    《智能移动终端支撑下的非现场经济》一书的写作是基于:1.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期;2.我国ICT产业已经.彤成了国际同步的态势;3.我国ICT研究领域基本上停留在工程技术人员群体,我国经济学界涉入该领域较浅或较少;4.综观世界近十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其理论成果基本都是集中在信息经济相关的经济学理论;5.笔者率先提出“非常经济概念”,是采取交叉学科研究的方式,意图填补我国“非现场经济”研究的空白;6.高等教学的学科内容应该始终走在社会发展实际的前沿;7.经济学研究和应用分析的平民化趋势。
  • 经济如此动荡,你要早作打算

    经济如此动荡,你要早作打算

    有了货币,自然产生投机;有了投机,便不可避免地产生泡沫;因为泡沫,经济便出现大的动荡。无论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抑或是至今仍然蔓延的欧债危机,都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大的动荡,我们既然身处“地球村”中,自是无可躲避。在全球经济动荡的背景下,《经济如此动荡,你要早作打算》深入剖析了中国泡沫经济产生的深刻根源和制度背景,并通过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曾经发生的泡沫经济,寻找中国泡沫经济的独特规律,预测及展望中国未来的经济趋势。经济如此动荡,我们要尽量避免陷入泡沫破灭的陷阱,清醒地等待机会的到来,早作打算。
  • 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性研究:基于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的比较(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性研究:基于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的比较(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围绕中东欧和独联体16个转型国家国际资本流动的现状、影响因素、在银行体系中的作用机制和资本流动逆转与金融稳定性关系四个主要方面,为同处于经济转型和金融开放中的中国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 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夫人曾经说过: “学习经济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找到一大堆答案来回答经济问题,而是要学会不被经济学家欺骗。”尽管微观经济学或宏观经济学是那么有趣,但以往总是经济学家和决策者们在唱主角。现在,让我们回到经济学的原点,共同探讨如何将经济学运用到生活中,使我们过得更幸福、快乐。
  • 寻找经济小糖人:经济世界的音乐之旅

    寻找经济小糖人:经济世界的音乐之旅

    由音乐深入物质丰盈、精神荒芜的经济世界;以更宽广的视野观察经济世界,用更文艺的笔触记录遐想偶思;一个经济学家的私人音乐电台,一段打开经济心门的文艺之旅。他头发很乱,五音不全,经济学深度中毒;他一边听着歌,一边观察和记录着身边的经济世界;与其说他在追求什么或证明什么,毋宁说,他在感受什么或经历什么这些思考或把你带入一个全新的疆域,或将你拉回记忆深处的某段时光;愿你喜欢这些歌,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学遐想也愿这本书能帮你找到“小糖人”——最本源的那个你。
热门推荐
  • 黑细胞

    黑细胞

    “错过”这个词应该比“过错”更中性一些,它表明你错过一次幸运或者一个危险,好像根本不存在第三种可能性。蒋利民临跨出报社门口那一刻,被一个陌生人绊住了脚,整整耽误了二十分钟,错过了与名模辛丽丽见面的时间。这二十分钟属于生死攸关的二十分钟,创造出了“错过”的第三种可能——辛丽丽因此把命丢在“城市角”酒吧的楼顶上。难怪蒋利民发牢骚,报社确实乱糟糟的像农贸市场。什么样的人都随便推门而进,询问和反映一些五花八门的问题。
  • 优秀教师的自我修炼

    优秀教师的自我修炼

    特级教师李志欣以教师成长为思考原点,结合自己从普通教师成长为特级教师、从农村薄弱学校走进首都名校的切身经历,从如何缩短新手期、快速提高教学能力、保持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家长合作、突破成长瓶颈、提高教科研能力、处理好同事关系、走上名师之路等方面分享了自己近30年专业发展的经验与成长建议,描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成长地图,为青年教师快速发展指明了有效路径、提供了有益借鉴。
  • 爱上你,不受控

    爱上你,不受控

    曾经我以为千山万水都阻挡不了,我爱你。可不曾想,毁掉这一切的竟是我自己。——欧盛恨的力量真的好强大,我从未想过我会为了毁灭你而变成一个连自己都痛恨的人。你记住,玉珑爱你,会守护你。而我是苓雨,对你的只有恨,唯有你死,我才舒心——苓雨我是谁,不知道,感情对我来说是累赘——王音茹。你是谁,不重要!因为即便你变成了谁,我都会爱你。我自信不会成为你的累赘!爱情就是这样,不受控!——柳云凡婚礼“你还是来了,苓雨!”“嗯,为了杀你!”“是吗,那就动手吧!”……海边“是你吗,真的是你吗?”“嗯!我回来了,欧盛。”“别离开我,好吗?”“其实,我还是放不下对你的爱!”“因为这是爱情”
  • 特殊搜查支援科

    特殊搜查支援科

    特殊搜查支援科,简称支援科。是公安部内部为了一群有着不同能力的警务人员而特别设立的部门。
  • 超魔法世界

    超魔法世界

    大概这个主人公挺倒霉的,第一次约会就发生了不测醒来被告知到了魔法世界什么!还被视为禁忌的存在?被魔神追杀!唉……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这里美女如云。
  • 家中有悍妻

    家中有悍妻

    姑,姑娘,你再打下去,你家相公就要死了。。。。旁边一人咽了口唾沫道
  • 盛宠嚣张妃:夫君,请指教

    盛宠嚣张妃:夫君,请指教

    她以帝都第一支奇舞引他惊鸿一瞥,踏上这条满是荆棘的路。她生性凉薄,却终是忍受不了一次次的生离死别之苦。她本无心与其他人争夺什么,只心系自己艰巨的任务。但是,麻烦却一次次找上她。
  • 新的王座

    新的王座

    一个发生在奇幻世界的故事...PS:本书讲述一废材青年意外来到奇幻世界,被迫踏上王者之路......
  • 营销革命(经典重译版)

    营销革命(经典重译版)

    本书是一本专门帮助商业人士快速学习战略的自助书籍。近年来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在如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能通过层层晋升终成为企业CEO的人,更多来自销售和市场营销部门,而非其他职能部门。我们如今生活在“竞争年代”,几乎在所有品类中,商业竞争都已经越来越像战争。环境的改变使得传统的“自上而下”战略模式也随之过时。当你已经无法预测未来的竞争动向时,长期的战略规划又有什么价值呢?如果资源分配也受制于长期规划,那又如何能灵活应对竞争变化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