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2100000005

第5章 抗战岁月(1)

1.在乐山读武大化学系

武汉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府,学风自由,拥有一大批知名学者,多年来,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能考进武汉大学深造,顺潮打心眼里是满意的。他怀着年轻人的满腔热情,兴奋地走进武大,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武大在珞珈山上,校园很大。那时全校只有几百名学生,两人住一间宿舍。顺潮和邹谠住一屋,住在“荒”字斋。大学里的老师很好,顺潮不时去拜访汤佩松、吴大任、马师亮、石声汉诸位教授,听受身教。汤佩松教授有时还会带同学们去郊游。顺潮有时还陪汤佩松和高尚荫两位教授打网球。不过离校以后,他就再也没有打过网球了。

顺潮的大学生活刚过了一年,日本****者就制造了“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把中华民族推进了战火硝烟之中。接着,在不长的时间内,大片国土沦陷,国家的各项事业遭到了严重破坏。为保存国家的文化血脉,北方许多高等学校纷纷南迁,随着武汉、长沙告急,武汉大学也被迫西迁,选址四川乐山县。学校把可以带走的书籍、仪器和设备全部迁走、有关部门在紧张地装箱、捆扎、联系车辆、船只。看来一段时间内是暂时不能开课了,于是,有的学生提出休学申请,返回老家一年两年。顺潮也得到学校批准,停学2年,返回广东农村老家。

在老家这两年间,顺潮没有忘记看书学习,有时他安排时间自学课程教材,有段时间他去香港住在大舅父方赓潮家,在跑马地成和道49号4楼。顺潮的三个舅舅都在香港,有的经商,有的打工。1939年,他要返校复学了。这时,广东的大部分领土已失陷。顺潮从广东到四川的行程变得很艰难。大舅父帮他安排好了行程。他先从香港坐轮船到越南,经过海防、河内,然后进入广西南宁市再转到柳州。在柳州由他二哥安排乘运货的汽车北上,经过贵阳到达重庆,再走水路向西航行到乐山返校继续学业,插班读大学二年级。

迁到乐山的武汉大学大门乐山古称“嘉定”,此时的乐山,还是中国西部一个遥远、偏僻的川蜀小城,位于青衣江、岷江、大渡河的交汇处。武大西迁的千余名师生,走水路经宜昌、巴东、万县(今万州)、重庆,到了这座小城安顿了下来。1938年4月29日,“国立武汉大学嘉定分部”在乐山正式上课。校舍主要分布在文庙、西门、高北门,学生集中住宿舍,教师分散自租房屋居住。

一开始,大家的生活条件还不算太差,可时间不长,随着战争形势的恶化,物资越来越匮乏,物价也在上涨,没什么新鲜蔬菜供应,学生伙食十分粗糙。食堂里只供应饭,没有菜,只是供应点咸菜,还不能保证。饭里呢,还老是掺有沙子、稗子,甚至还见得到老鼠屎。吃饭时要睁大眼睛把这些东西拣出来。有同学幽默地把这种饭叫做“八宝饭”。

咸菜也不一定每顿饭都有,学生就人手一瓶酱油,用酱油泡饭吃,有一段时间,几乎每顿饭都吃的是酱油泡饭。这样吃法,当然营养不良。很多同学都是面黄肌瘦的。学生的日子如此艰难,老师们的境遇也不好。有的教授,还是留英博士呢,因家庭负担重,经济拮据,他每餐吃饭都少吃一碗,最后还不得不变卖心爱的藏书来添补家用。

战争形势越来越紧张,日寇越来越猖狂。1939年8月19日,日军出动36架飞机首次轰炸了乐山,炸毁了半个城区,炸死838人,炸伤380多人,死者中就有武大学生5人,教职工2人,教员家属7人。

大轰炸几天后,武汉大学的学生在土桥街等处残壁上,用石灰书写了“不忘‘八·一九’血的教训”等大幅标语。为躲避敌机轰炸,武大教师纷纷搬家到郊区乡间疏散,有课时回城上课,辛苦奔波。校长王星拱多次发表演说,鼓励教师在国难时期尤其要坚持高标准教学,以教育救亡。当日寇攻占贵州独山时,王校长对友人说:“如果日寇真打到四川,我们也要守住学校,与之共存亡!”同学们都怀着“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崇高使命感,笳吹弦诵,努力学习。

当顺潮到达乐山的时候,因物价飞涨,师生的生活条件都已越来越艰苦了。学生宿舍的房子陈旧,臭虫太多。同学睡的是双层木床上下铺,房舍、木床都是从本地借来的。顺潮和生物系同学一道住,先是住在观斗山宿舍地字斋。一间寝室内住8个同学。顺潮住上铺,入学第一天,他因臭虫太多而久久难以入眠。睡不着,他就干脆捉臭虫。他一边捉了臭虫捏死,一边还不厌其烦地数着数,“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把它们一个一个地装入叠好的小纸袋里。这臭虫可臭着呢。这一晚,居然捉了60个臭虫。说起来,人的适应能力还真强,几天后,尽管还是不停地被臭虫叮咬,顺潮还是能睡得着觉了。

宿舍里的老鼠也很多,窜来窜去的。乐山这一带比较潮湿,所以臭虫和老鼠都多。后来臭虫和老鼠都成了顺潮用漫画表现学校生活的素材。

当时,按国民政府教育部的规定,武大也同其他西迁的高校一样,不收战区学生的任何费用,并按甲、乙、丙三级(分别是每人每月6、5、4元)发给学生贷金。甲级者每人每月还另有1元零花钱。顺潮虽然申请到了甲级贷金,但也只够伙食费,买课本、文具等学习用品的费用,还得伸手向家里要。

由于经济困难,顺潮穿袜子喜欢穿长的,有的甚至长得可以拉到膝盖上。原来他有个“聪明”的办法——“破了不补,一双抵几双!”年轻人好动,穿袜子常常是脚跟的地方最容易破,每次破了,顺潮就把破的地方移拉到中间去,前面就会多出来一截,他把这多出来的一截卷叠到脚板下垫着穿。这样可以移拉好几次,直到只剩一点在脚上实在不能移拉了,才把它扔掉。这不一双就能抵几双穿啦!

武大的学风严谨,学习氛围浓郁,管理严格,实行淘汰制。学校特别注重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打下扎实基础,坚持推行通才教育,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规定文科学生必须选学理科课程,理科学生必须选学文科课程。为让学生接触多种学术观点,许多老师上课还直接引用国外原版教材。

同学们大都学习勤奋,由于宿舍窄小,自习教室又很少,不少学生就跑到茶馆里去看书学习,有些同学为求安静,甚至渡江登山,到大渡河对面的大佛寺和乌龙寺看书。顺潮有时也跟同学们一样,到茶馆里要上一碗茶,捧了一本书,一坐就是一天。

武大还有个好风气,就是注重通才教育,学生的社团活动很活跃。同学们自己组织了相当多的社团,像岷江读书社、珞珈剧社、政谈社、文谈社、风雨谈社、海燕社、地平线社、课余谈社等等。很多同学在课余时间里都热心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在社团活动中相互帮助,加强阅读,交流思想,进行社会实践。这种在课外社团活动中广泛吸取的养分,也是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一笔财富。顺潮也常常热心参加社团活动,像歌咏队呀,下乡抗日宣传呀,他都跑在前面。

他参加得最多的是办壁报。

那时各个系都有一些同学在创办壁报、发表评论,与顺潮处得很好的一个政治系的同学季耿和几个爱好文艺的同学合办一份文艺性壁报,也约顺潮加入,就取名叫《黑白》。每周出一期。季耿自己会画画,还会木刻,不过他画的不是漫画。他知道顺潮在1935年“一二·九”运动中画过宣传漫画,就要顺潮来主持漫画栏目,并向同学约漫画稿件。

他对顺潮说:“哎,你不是画过吗?不是画过漫画吗?那你就管画画嘛!”

顺潮说:“管画画?我哪会啊?我原来那是仿着画,再说我也不会管呐!”

不会管也得学着管。顺潮应承下来,接着便在各个系遍寻能画漫画的同学。可是就没找到会画漫画的。于是,顺潮只好自己画了。他负责漫画专栏,《黑白》壁报每周出一期,他一个人的画就占了一个专栏,因此必须每周画一幅。于是一下课,他就到处去找漫画题材,琢磨画画的新点子,琢磨表现方法。

图5《惊梦》这时候的顺潮还没有漫画创作经验,开始只能画些速写。他从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着笔,表现学校生活。乐山气候潮湿,居住条件很差,老鼠特多,常把鞋和衣服咬坏,还会咬破被子钻进去找棉花籽儿吃。顺潮处处留心,不放过任何一个有趣的情节,像宿舍里捉臭虫,打老鼠之类的现象,都成了他有趣的漫画题材,他还给取了标题,叫《一觉醒来》、《惊梦》。穿长袜子一双抵几双的事也入了他的漫画。《惊梦》画得很有意思:夜间一只小老鼠跳到了一位熟睡的学生鼻尖上,又准备再飞跳起来。睡觉的人被突然惊醒,四脚朝天,憨态可掬。这些反映学校日常艰苦生活的画,虽然简单却也不失有趣。

《黑白》壁报办了3年,他也画了3年。一周一幅,一期不落。他比照着上海一些漫画杂志的作品创作,像《三毛流浪记》的孙叔平和丁聪画的漫画都成为他的模仿对象。他还给自己的漫画起了个笔名叫“利巴尔”。这“利巴尔”是山东方言“小伙计”或“很不在行”的意思。他的漫画题材不断扩大,配合抗日宣传的作品也越来越多。随着时光的推移,慢慢地,画得多了,他也渐渐理解了漫画的艺术特色,逐渐熟悉了漫画技法,画出的东西既饱含生活气息,又有讽刺意味,师生们都很欢迎,有些漫画的味道了。这三年间,他画了100多幅漫画。当日军飞机来轰炸,他钻防空洞时,总是不忘随身携带着这些漫画稿。每周一期的漫画习作,练就了一些画漫画的基本功,为他日后正式走上以漫画为业的道路,打下了良好基础。他后来说,自己画漫画就是这么硬给“逼会的”。“我真正学会漫画还是在上大学的时候……可以说,就是在那一段时间,我学会了画漫画。”

大学三年级时,为自筹一些费用,政治系的好友季耿介绍顺潮利用课余时间去附近的凌云中学带课,教初中的物理和数学课程,算是勤工俭学吧。比那些中学生大不了几岁的这位“孙老师”,课堂上讲得好,课下还和同学们一起打球、说笑话,学生们都很喜欢和他在一起。曾有女学生调皮地在他背上画上个王八,逗得大家哄笑过之后,她又自己跑来帮孙老师擦掉。孙老师上课时是分外严格,口袋中常装着一搭小卡片,随时会掏出来发给学生,“临时考试”十分钟,搞得学生们总要紧张地留意他的口袋。

一次,校方无故解聘了一位教图画的教员,顺潮打抱不平,请校方收回成命,但校方不答应,于是顺潮也仗义辞职,不干了。可是他的学生们都怀念他,仍找时间请他来补课,于是,他继续义务当着校外“老师”。后来,顺潮又同技专的两位同学一起为商家画广告。由于生活环境艰苦,武大迁乐山的头三年里,师生因病离世者就多达五六十人。

这段时间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不过,苦中也有乐。有时同学高兴了也会一起喝酒划拳,下酒菜就只有一点花生米。别人划拳是谁输了谁喝酒,可他们是谁赢了谁喝。穷热闹!有时他们到水塘里抓田螺,看见放牛的便故意看着牛大发感慨:“好大一块肉呀!”大家笑一阵,闹一阵,都是年轻人,并不在乎这艰苦。

几年的大学生活,顺潮受老师们的影响不小。老师都很热情,尤其是几位留美回来的老师,爽朗,热情,思想开放,很愿意和学生们交流,常邀学生到家里边喝咖啡边聊天。顺潮很喜欢听老师们谈话,从老师那里学到了许多课堂以外的知识。生物系的汤佩松老师,数学系的吴大任老师、李国平老师,外文系的朱光潜老师等几位,都让顺潮难忘。他读的第一本关于幽默讽刺理论的书还是朱光潜老师推荐给他读的。

顺潮最难忘的是生物系的石声汉老师。这位石老师的国文非常棒,写得一手好文章,字也写得相当好。有一回石老师用楚辞体给一位逝世的老师写悼词,写得十分感人。在告别遗体时,石老师还流着热泪深情地读悼词。这情景让顺潮一辈子都没有忘记。顺潮晚年说起老师们还常感叹:“这些老师都非常好的,非常好的,很佩服他们。”

1942年秋,在经历了虽然清苦,但却也苦中有乐的三年大学生活后,顺潮从武大化学系毕业了。

同类推荐
  • 商界怪杰史玉柱

    商界怪杰史玉柱

    这是一个自称“屌丝”的传奇人物史玉柱的商海沉浮史。他在“巨人集团”成为中国电脑行业的“领头羊”,接着便轰然倒塌后,变成了“中国首负”。却也耐住了寂寞,凭借脑白金在全国掀起了席卷之势。他的营销被称为“洗脑式”的营销,他的广告被评为十大最差广告之一,但这却让他的产品深深的印在了国人的脑海中。这个怪人在此事业得意之时却不务正业地痴迷于网游,但他居然开创了网游业的颠覆之举。这个怪人在位居富豪榜前列时,却一身轻便,急流勇退,又回归于“屌丝”生活。本书不仅还原了史玉柱的沉浮人生,更回望了他缔造传奇的惊心动魄与酸甜苦辣,以飨读者。
  • 耿耿忠心效桑梓

    耿耿忠心效桑梓

    王竹溪,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教育家,被业界称为“百科学者”。我国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是王竹溪先生的学生之一。本书以时间为坐标,用翔实的资料、丰富的内容,从从王竹溪先生的人生历程和学术生涯两个方面,叙述他光辉灿烂的一生,使读者对王竹溪先生有全面的了解。回顾先贤所走过的历程,继承王竹溪先生作为优秀知识分子代表的爱国传统,发扬他坚强的信念和钻研的精神,继承他严谨求精的治学理念和教育思想。本书是一部优秀的励志类作品,百科学者王竹溪的人生轨迹更值得当代国人认真学习和研读。
  • 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

    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

    汉高祖刘邦以一介布衣提三尽宝剑崛起于乱世,南征北战,东伐西讨,席卷天下。其间艰苦卓绝难以尽说,其中成败成失耐人寻味。《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对刘邦的权谋与智慧的评说。
  • 走向和谐:弗兰纳里·奥康纳研究

    走向和谐:弗兰纳里·奥康纳研究

    《走向和谐:弗兰纳里·奥康纳研究》介绍了20世纪美国南方天主教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1925—1964)的一生平凡而神秘,集作家、批评家、知识女性、幽默家、天主教徒、南方人和鸟类爱好者于一身。正如奥康纳儿时所饲养的“倒行的小鸡”到成年后饲养的“开屏的孔雀”,平凡中成就了独特的美丽。
  • 倚仗临风听暮蝉:王维

    倚仗临风听暮蝉:王维

    一片诗心,绘成画境,一片画境,酿出禅意。他 那稳藏在墨色里的人生,氤氲着一个传奇而动人的秘 密。他就是——王维。朱丹红编著的《王维(倚仗临 风听暮蝉)(精)》为“大唐才子诗传”系列丛书中的 一本,《王维(倚仗临风听暮蝉)(精)》讲述了大唐才 子王维“才人老去例逃禅”的一生。
热门推荐
  • 爱妃无敌

    爱妃无敌

    一睁眼发现自己穿越了该怎么办?叶倾云的做法是——顺命,既来之则安之,反正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潇洒自在的过完一生即可!谁知情势所逼,总有那些没事找事的家伙主动前来招惹,不得不让她选择反击,在逐渐变强的路上越走越远,顺便收了一位高高在上、位高权重的美貌夫君……(本文男强女强,一对一,宠文)
  • 宝贝乖乖只宠你

    宝贝乖乖只宠你

    倒了哪辈子霉,竟然被一个情场高手缠住,阿弥陀佛,我离远点,这类“毒品”可不是自己的菜。嘿,这人怎么这么烦啊,走哪跟哪,难道去女厕所你也要跟着吗?!不行,躲下去不是办法,既然你无耻厚脸皮,那我就得来点绝的,看咱们谁能斗得过谁!走着瞧,把老娘惹火了,可不好收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残魄

    残魄

    黑夜,玉贞就这么悄悄地走了,不想惊动任何人。三十一岁,她自己都觉得年轻。理应是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那样死得其所,可是,她是自杀。一九四八年沈阳的冬天真冷啊!玉贞就是要选这一天离去。十年前,也就是一九三八年,在一个细雨霏霏的下午,在上海黄浦江边她见到了他,她的姐夫,也是她的恋人轩。今天她终于又见到轩了,在她的葬礼上。啊!她看见轩了,他站在人群的后面,穿着那件藏青色的中山装,左上兜别着那只派克金笔,还有一朵小巧精致的白花,别在左上胸。他就是这样,无论什么时候都这样穿戴讲究、标致。
  • 家有悍后猛如虎

    家有悍后猛如虎

    她文武双全,却貌若无盐,被枕边人利用完之后,不但要夺回她的皇后之位,还想要她的性命!怎料,她竟然重生了,重生在这乱世!还救下一只妖孽男,在人人都对她避之不及的时候,偏偏这一只妖孽男看透那丑容背后的绝代风华,缠着她不放,最终将她娶回家好好的宠着。
  • 朱公案之文明奇冤

    朱公案之文明奇冤

    “这是我的一位当县令的祖先的故事,只在我的家族之内流传。可惜的是,那位朱县令所在的朝代地域都已经失传了,甚至连他的名字都没有流传下来,人们记住的只有这些故事的精彩部分。”心理医生喝了口茶,好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继续对当历史学家的好朋友吉仑说,“对了,大家都尊敬地称呼他为——朱公。”朱县令刚刚上任,翻看旧时的案卷,看到这么一则凶案,顿觉非同一般,案卷写道:东庄书生文明,独居甚贫,常向邻人借贷度日。本年十一月初五日晨,见自家地窖中有男尸一具,惊呼之。四邻闻声而来,将文明扭送县衙。
  • 万能僵尸在都市

    万能僵尸在都市

    凌晨子,意外的成为了僵尸,本应死亡的他却从秦朝一直活到现在,亲人朋友的离去让他的心已经麻木,他不敢再去交朋友,只有自己躲在角落里哭泣。有谁能在一次唤醒他沉睡的心呢?
  • 秘宝寻踪之鸾彩蛇骨塔

    秘宝寻踪之鸾彩蛇骨塔

    《秘宝寻踪之鸾彩蛇骨塔》简介:张日山和梁湾走出古潼京后,同未来幻象中一样顺利成婚,梁山夫妇过上了普通人的小日子。不安分的梁湾爱上了考古学,邂逅了帅气的美国人耀祖;张日山为寻找古书踏上征途,还要负责游说商家千金归家,暗藏秘密的考察队又套路重重,这一系列的事件究竟要把他们引向哪里?
  • 暖爱之影后萌妻

    暖爱之影后萌妻

    十年后再相遇,竟然是在替姐还债的包房。她呆萌可爱,性格纯粹,对他情窦初开,他冷酷腹黑,风流倜傥,视女人为无物却对她感兴趣……为救父她入了娱乐圈;为得到她他花了大价钱。传闻中的封二少从此在风流场所销声匿迹;一夜成名的呆萌小天后身后却多了个小跟班!
  • 花都小兵王

    花都小兵王

    新书发布了!新书《我的游戏能捉鬼》,已经发布,快来阅读,记得投票票哦!他是战场的死神,千万战火,直取敌方上将首级。他是佣兵界的传奇,一个代号“火龙”的不死男人。书友群:307189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