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3600000007

第7章 新中国第一届政府的创建(6)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党政关系

一、中共执政初期在中央政府内的领导系统

中共执政后对国家政权的领导,总体上沿用了战争年代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党的一元化领导原则和方式。通过中共领导人在中央政府内担任重要行政职务,以及在中央政府内成立党委和党组的做法,逐步建立了中共在中央人民政府内的领导系统。

中共对政权的领导,首先是通过中共主要领导人在中央人民政府内担任重要行政职务来实现。建国伊始,中共的领导核心——中共中央书记处的5位书记中,除了任弼时外,其他4位分别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和政务院总理职务。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朱德、***、周恩来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政务院总理。任弼时1950年10月病逝后,中央政治局委员、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补为书记处书记。

在新成立的政务院中,除周恩来和陈云外,中共的许多重要领导人分别担任政务院副总理、政务委员及政务院各委部的领导职务。在政务院4个委、30个部级机构中由中共党员担任正职的行政职务达到19个。

1949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中央人民政府内组织中国共产党党委会的决定》。《决定》指出:(1)组织中央人民政府机关内的党委会,凡参加中央人民政府工作的党员,除中央允许者外,必须一律参加支部组织,过党的组织生活;(2)在中央人民政府党委下,按照党员人数及工作部门的性质,设立6个分党委,分别是政法委员会分党委、财经委员会分党委、文教委员会分党委、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直属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及最高人民检察署分党委、政务院直属机关及人民监察委员会分党委、中国人民大学分党委,并在各委、部、会、院、署、厅、司、局、处等组织总支和支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所属党的组织,受政治局领导,不属政府党委会;(3)中央指定党委会及分党委会。

鉴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央人民政府中任职的党外人士达到一定比例的现实状况,为实现和加强中共对政府的领导,中共中央在政务院成立了党组,在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署成立了联合党组。政务院党组与最高人民法院及最高人民检察署联合党组之间无领导关系,均分别直属中央政治局领导。当时党委和党组作为中共在政府内的领导系统还存在一定区别。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政府中的活动主要两种方式:一是支部活动,要成立政府党委会,直接受中共中央组织部领导。党委会的职能主要是保证行政任务的完成,并负责管理政府内部党员干部的政治生活及学习活动;二是党组活动,参加党组的都是在各部门负主要领导责任的中共党员。党组是中共在政府中的领导机构,政府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均须经过党组系统向中共中央请示报告。在政治上政府党委会受党组领导。

在1949至1954年间,政府内中共党组系统变化较大,党委系统变化不大。在1949年11月至1952年8月政务院党组干事会改组以前这段时间里,政务院党组系统的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即政务院党组干事会、四个委员会分党组干事会和政务院所属各部、会、院、署、行等机关分别组成党组。这就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系统,保证了各级行政机关中的领导人员按照党组系统向中央请示报告工作,并通过党组在政府部门实现中央的政策和决定。

关于政务院各级党组织的任务,周恩来在政务院党组全体会议上作过说明:一是把党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贯彻下去,不仅使每个党员都了解,还应对党外人士进行说服和教育,要遇事与人商量,团结别人共同做事。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党组的意见必须一致;二是党组作为领导机构,要善于反应、分析群众意见,辨别是非,发扬好的,批评错的,做好工作。当时中央人民政府各党组负责人,多由政务院各委部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兼任,另有15个由党外人士担任正职的部门,其党组负责人则由这些机构中任副职的中共党员担任。具体任职名单如下:

政务院党组书记:周恩来

政法委党组书记:董必武

中财委党组书记:陈云

文教委党组书记:陆定一(副主任)

人民监察委员会党组书记:刘景范(副主任)

内务部党组书记:谢觉哉

外交部党组书记:周恩来

公安部党组书记:罗瑞卿

财政部党组书记:薄一波

贸易部党组书记:叶季壮

重工业部党组书记:陈云

燃料工业部党组书记:陈郁

纺织工业部党组书记:曾山

食品工业部党组书记:杨立三

轻工业部党组书记:龚饮冰(副部长)

铁道部党组书记:滕代远

邮电部党组书记:王诤(副部长)

交通部党组书记:李运昌(副部长)

农业部党组书记:罗玉川(副部长)

林垦部党组书记:李范五(副部长)

水利部党组书记:李葆华(副部长)

劳动部党组书记:李立三

文化部党组书记:周扬(副部长)

教育部党组书记:钱俊瑞(副部长)

卫生部党组书记:贺诚(副部长)

司法部党组书记:李木庵(副部长)

法制委员会党组书记:陈绍禹

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李维汉

情报总署党组书记:邹大鹏

华侨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廖承志(副主任委员)

海关总署党组书记:孔原

中科院党组书记:陈伯达(副院长);

新闻总署党组书记:胡乔木

出版总署党组书记:胡绳

中国人民银行党组书记:南汉宸

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务院党组干事会实际成为中共中央在政府中的最高领导机构,中共中央对政府的领导主要通过这一级组织实现。政务院党组干事会成员由11人组成,周恩来为书记,董必武、陈云分别担任第一、第二副书记,罗瑞卿、薄一波、陆定一、胡乔木、刘景范、李克农、李维汉、齐燕铭8人为干事。

周恩来作为政务院党组干事会书记,是政府内党的系统的实际负责人。政府各部门党组领导人及成员,均由政务院党组干事会提名并审查批准。如政法委党组书记董必武1950年1月8日致函齐燕铭:“政法委分党组干事会第一次会议同意政务院总党组干事会所提之内务部、司法部、公安部、法制委员会及民族事务委员会等部会之党组小组及组员名单;并通过建立政法委员会机关党组……请政务院党组干事会审查批准。”

这一时期,中共中央与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的联系较为密切。财政经济委员会又称中财委,既是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主管经济的行政机构,又是中共中央领导全国经济工作的机构,即所谓的“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这就决定了该机构不仅要向政务院负责,更要向中共中央负责。据此,中财委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了向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报告制度。总结报告的内容包括财经要事、各专业财政会议情况,以及中财委负责办理的财经计划的拟订和审核、物资分配的统筹计划、财经统计、有关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及合作事业管理的各项政策方针等内容。

在建立政务院党组干事会的同时,中共为了加强对各个部门的领导,还成立了中央一级机关总党委。1951年12月20日,周恩来就成立中央一级机关总党委一事,向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书记处提出书面报告,中共中央于22日批准了这个报告。中央一级机关总党委负责统一领导中央直属、军委直属、中央人民政府直属和中央一级民众团体的一切中共组织,由周恩来、安子文、杨尚昆、萧华、罗瑞卿、张经武、徐立清、龚子荣、曾三9人组成。

在中央一级机关党委成立时,亦对各系统的中共组织进行了必要调整。在中央政府系统内,由安子文任机关党委第一书记,刘景范为第二书记,龚子荣为副书记;在军委系统内,由萧华任军委机关党委第一书记,徐立清为第二书记;在人民团体系统不设总党委,委托党中央直属机关党委会对其管理,并以总工会、青年团、全国妇联机关党委书记或总支书记参加中直机关党委会。

二、新中国创建之初的党政关系与周恩来的主张

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后立即面临着如何处理与政权机关的关系问题。此时,中共已成为执政党,如何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如何区分党政机关的不同职能?在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时既体现党的领导,又充分发挥国家政权机关的作用,成为摆在执政党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949年11月2日中共中央就党政分开问题做出特别指示。指示说:由于中央及各级联合政府已经组成或即将组成,各民主党派参加中央和各级人民政府,以后一切应该由政府来解决的问题,例如进行土改、规定职工薪资标准、征收公粮赋税、规定各种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制度等,都必须由人民政府用法令、决议、指示等来宣布,而不应该用党的名义来宣布。因为用党的名义来宣布,只有党员才有服从的义务,人民没有服从的义务。如由人民政府来宣布,则一切党派一切人民均有服从的义务。因此,党是不能代替政府的,党的代表大会或代表会议对于党内问题可以直接通过决议外,对于上述各项问题虽可以进行讨论,但只应作为向人民政府的建议来通过决议,而不应直接通过决议。党的这些决议,只有经过人民政府的法定机关的宣布,才能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各级党的代表大会或代表会议的召开,既不应代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会议,也不应使其完全重复,而应使其密切地合理地相互配合。

中共中央还针对不同的业务问题,多次发出指示提醒有关部门注意在工作中正确处理党政关系。例如,中共中央宣传部及新华总社于1949年10月30日发出《关于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宣传工作中应注意事项》指示,要求在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凡属政府职权范围的事,应经由政府讨论决定,由政府明令颁布实施。其属于全国范围者应由中央政府颁布,其属于地方范围者由地方政府颁布。不要再如过去那样有时以中国共产党名义向人民发布行政性质的决定、决议或通知。同理,今后各地中国共产党党报的社论、论文和新闻按语,也要注意不再用行政命令的态度和口气,而应该用号召、建议和商讨的态度和口气。

中共中央在随后发出的《关于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党的文化教育工作问题的指示》中再次针对党政关系问题作出说明:在中央人民政府未成立以前,党的中央宣传部不得不实际上代替中央人民政府的文教机关,管理国家的文化教育工作。现在,中央人民政府已经成立,管理全国文化教育事务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及其所属各部、院、署亦先后成立。此后应使中央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及其所属各部门,在党通过政府党组的领导和党外民主人士的参与下负起管理全国文化教育行政的任务,以便党的中央宣传部能够摆脱行政事务,集中注意于党内外的思想斗争,党的宣传鼓动工作的领导和党的文化教育政策的制定。

上述中共中央针对党政关系问题发出的一系列指示表明,中共在执政之初对正确处理党政关系问题是比较注意的。这一时期,党政关系处理得比较好,中共各级党组织尽量避免了“以党代政”情况的出现。对这个问题认识最深刻最正确最有代表性的仍是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一副主席、政务院总理的周恩来。

新中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从一定意义上说可视为中共领导下的民主联合政府,党外人士在这一届政府中任职达到相当高的比例。周恩来作为政务院总理和政务院党组干事会书记,同时兼任最高行政领导职务和中央人民政府内中共最高领导机构负责人,在新中国执政之初就提出应将党的系统与政府系统区分开来的主张。他在主持政务院党组干事会会议时明确指出:“政务院机构中的党组会议不要代替行政会议;要健全政务院各部门行政会议制度、办公制度和汇报制度,保证有一定的必要的形式,不可党内党外不分,同时要使党外负责人加强责任感,在其职权范围内敢于做主。”

1950年4月13日,周恩来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作《发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积极作用的几个问题》的报告,在讲到关于党政关系问题时强调指出:“我们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国家政权,而我们党在政权中又居于领导地位。所以一切号令应该经政权机构发出。这点中央已经注意到,各地也应该注意。由于过去长期战争条件,使我们形成了一种习惯,常常以党的名义下达命令,尤其在军队中更是这样。现在进入和平时期,又建立了全国政权,就应当改变这种习惯。”他认为:“党政有联系也有区别。党的方针、政策要组织实施,必须通过政府,党组织保证贯彻,党不能向群众发命令。”

同类推荐
  • 戈尔巴乔夫与“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戈尔巴乔夫与“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1991年苏联的解体震惊世界,对国际关系、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长期以来,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戈尔巴乔夫与苏联解体之间的关系的讨论,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本书作者分别从“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和路线的形成与发展、“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主要理论观点及纲领主张、“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和路线引发的恶果三个方面简要分析了戈尔巴乔夫“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和路线的形成过程、核心内容及其对苏联解体和苏共亡党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作者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是一路货色、“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苏联剧变的关键性原因、戈尔巴乔夫是苏联剧变的罪魁祸首。
  • 创新增长路径 共享发展成果——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言

    创新增长路径 共享发展成果——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言

    2015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创新增长路径 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讲话这是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言的单行本。
  • 和平的守望:世界大局下两岸关系扫描

    和平的守望:世界大局下两岸关系扫描

    书稿内容为作者发表于《大公报》上文字的结集,主要为评论性文章,主要是2013年下半年以来有关世界形势和两岸关系的时事评论,凝结了作者多年来对世界局势的持续研究判断与思考展望。其中心是批判某些“台独”分子的别有用心、揭露其伪装面孔,强调“一个中国”立场,呼吁两岸及全世界人民珍爱和平、维护统一,共同促进全世界人类福祉的实现。
  • 民主,中国如何选择

    民主,中国如何选择

    当今世界范围内,民主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劣质化。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全球民主的深层危机?在此背景下,中国还要不要追求民主?为规避目前世界民主的种种“陷阱”,中国是否需要选择自己独特形式的民主?其现实的发展路径又在哪里?国际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凭借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宽广的研究视野和独到的分析视角,超越各种主义的纷争,对以上问题给予了理性、审慎而富有洞见的解读。
  •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马克思主义综论I(第23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马克思主义综论I(第23卷)

    本卷是马克思主义综论第I卷,所收录的文章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论述。本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本质的探讨,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的分析。第二部分研究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热门推荐
  • 半阙天堂

    半阙天堂

    高台楼阁流光溢彩,山岳般巨大的塑像鳞次栉比,一条条虚空大蛇洞穿空间勾连南北,无数遁地甲龙在地底穿梭飞驰。数以亿万计的修士在这里挣扎、拼搏、指点江山,这是修行史上从未有过的年代,这是一个用无数人的血汗堆积起来的乐园。这是修士的半阙天堂。
  • 王者荣耀之奇迹战神

    王者荣耀之奇迹战神

    公元2026年,紫铃家四公子紫铃逸,进入白云大学后和宿友打赌,从而接触了王者荣耀这款游戏,但王者荣耀,已经进入奇迹之光版本.......进入游戏后,紫铃逸开始了他的旅程,约战,副本,比赛,感情,紫铃逸一步一步的,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新手,变成了一个创造奇迹的战神。“请君一曲杯莫停,相约相望战江湖.........”新作:《最强超神核心》
  • 网游之沸腾

    网游之沸腾

    在这个世界,有很多人总想高高在上,但还有人只想低调的平平凡凡,可惜那些想高高在上的没有踏上天空,而想低调的踏入苍穹,天空有什么?他们不想知道天空上的美丽星辰,只知道有太阳月亮两个孤独的王者,也只想当陆地的草无忧无虑,但当他们有一丝沸腾时草便破开云层直入天空之上,摘星捉月。
  • 皮狐妮子

    皮狐妮子

    解读二十年来乡村价值观念的深刻变迁,大时代里小女子错综复杂的情感轨迹。
  • 选读余秋雨

    选读余秋雨

    本书是余秋雨最新亲自选定的各类重要作品选读及22卷本《秋雨合集》各卷内容导读,内附贾平凹、金庸等名家对余秋雨其人其文的评论,余秋雨部分作品手稿及自叙生平的七阕诗词书法作品,并有《秋雨合集》各卷提要、目录和重要版本书影及各种精彩照片,每册均有余秋雨亲笔签名。本书极具珍藏价值和纪念意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爱如薄暮之光

    爱如薄暮之光

    父母因他死亡,爱人因他入狱,而她也被迫嫁给了他,程潇潇恨他入骨。三年后,曾经的爱人出狱,背后的阴谋浮出,三年前的真相在她眼前,竟是这样剜心泣血。所恨之人原来一直都在默默地守护着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邪世废尊

    邪世废尊

    雨浅夜,一名被俘虏的少年,在与看守侍卫发生矛盾后惨遭毒打,他的爷爷为保护他被活活打死。而后两人被丢在乱葬岗。雨浅夜侥幸不死,机缘巧合之下拜神秘少女为师,确因先天经脉堵塞严重,至多只能修炼成最低级的武者……可是天无绝人之路,金刚不坏神功突然降临…………
  • 最强魔法师的中年危机

    最强魔法师的中年危机

    家庭、健康、事业,被称为支撑中年男性的三大支柱。一根支柱损坏,人之常情;两根支柱破裂,岌岌可危。如果三根支柱齐齐开始崩坏,就是所谓的中年危机。我,一个被整个魔法界称为“不死贤者”,一露脸就被群起而攻之,惶惶鼠窜不知多少年月的魔法师,在21世纪的朗朗乾坤中,逐渐陷入了中年危机。
  • 他从星光中走来

    他从星光中走来

    ①“武力爆棚纵横江湖妖女×朗朗明月白面书生”?错,“软萌怂货×白切黑”罢了。本文是披着游戏外衣的宠文1V1甜文双箭头暗恋②叱咤风云一代侠女归隐田居后终于等到了自己的朗朗白月光。不料前尘恩怨不散,身陷囫囵。“算了算了,退一步海阔天空。”“为师在,无人可伤你。”③鹿绵跑到书桌前,巴巴望着程熙:“听说你们战队的队员要去参加《战斗吧,勇士》,真的假的?”程熙翻阅着手中的文件,哼声:“你消息倒是挺灵的。”“你去吗?”察觉到异样,程熙停下手中的笔:“我为什么要去?”“那帮我搞个工作证,我要去!”女生声音异常兴奋。程熙微微挑眉:“干嘛?”鹿绵满眼粉红星星道:“听说申旭宪要去。当红小生诶,超级帅的!”程熙:“不许去。”“为啥!”程熙微微眯眼捏住鹿绵的脸蛋道:“以前在我面前就云神长云神短的。”鹿绵:“你连自己的醋都吃?”程熙:“我怎么知道你喜欢的是我还是云昭。”鹿绵:“????不都是同一个么????”“哼。”说好的温润如玉呢?说好的谦谦君子呢?这个幼龄中年人外加大醋王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