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3600000060

第60章 周恩来的科学管理理念与行政过程(3)

为了促进各部门之间协调一致地发展,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专门阐述了六大关系的处理问题。其中,他特别强调了处理城乡关系的重要性,他认为:“在中国城乡关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关系。……我们必须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工业,在工业的领导下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没有农业基础,工业不能前进;没有工业领导,农业就无法发展。”除了领导经济工作外,在社会治理方面也反映出周恩来的和谐行政理念。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在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对旧中国残留下来的种种丑恶社会现象,周恩来领导的新政府就进行了迅速的彻底的治理。如1949年11月起在政务院统一布置下全国各地纷纷采取措施,封闭妓院,对妓女进行收容和教养,挽救社会底层妇女,净化了社会风气,促进了社会和谐。1950年2月24日,周恩来签署了《政务院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严格规定:“在本禁令颁布之日起,全国各地不许再有贩运、制造及售卖烟土毒品情事,犯者不论何人,除没收其烟土毒品外,还须从严治罪。”贻害中国一百多年的鸦片烟毒的清除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很快取得成功,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人民憧憬新生活,在这个关键时刻,周恩来领导人民政府抓住时机,及时移风易俗,扬善除恶,不仅符合人民的期望,也保证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周恩来秉承和谐行政理念,领导政府在开国之时所进行的一系列社会管理活动及其取得的成果,为现代政府管理和社会综合治理提供了经验。

周恩来的和谐行政理念反映在政府的行政过程中,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坚持高效、协调、有序的工作方法,营造一种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稳定的政治局面和和谐的工作环境。周恩来非常反感某些干部的官僚主义作风,反对处理问题时的“一言堂”作风和本位主义的做法。周恩来倡导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将整个中央人民政府的行政体系看作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使所有的工作都能够在这一整体中得到妥善的解决。他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是:“每个单位必须有整体观念,要在总的财经计划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认识自己的方向,有重点有计划地恢复和发展生产。这样才能不犯本位主义,不单纯依赖国家,并在自己的范围内做出最大的贡献。”周恩来行政和谐理念的核心问题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全局出发合理安排国家建设,实现行政决策和行政执行的民主化、科学化。他的和谐行政理念对于新时期我国转变政府职能,探索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模式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二节 周恩来高超的行政决策方式

一、以人民利益作为行政决策的前提

政府决策是国家行政管理运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国家意志的性质和普遍的约束力。政府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和安危。

新中国刚建立起来的人民政府虽然不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有长期积累起来的行政管理的各种有效方式和方法。但由于周恩来见多识广,眼界开阔,既善于把自己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的经验运用于政府管理的实践,又善于学习国外政府管理的先进经验,他立足于人民利益第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基点,提出了新中国领导人进行政府决策的独特见解。

周恩来强调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是政府决策的基本前提,政府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这一立足点和出发点。他要求政府在制定各项政策、处理各种问题的时候,都要以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重,不仅考虑到人民群众的根本的长远利益,而且要想到人民群众具体的眼前利益。一要时时关注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把经济建设放在国家建设的中心和首要的位置,集中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妥善安排国民收入中积累和消费的比例,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的关系。在保证建设不断发展、经济不断增长、生产不断扩大的同时,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能够持续逐步地得到提高,满足人民群众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不断增长的需要。二要时时关注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积极开展教育活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文化修养;积极开展人民文化工作,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广播、文学艺术、电影电视事业,满足人民精神生活的需求;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等等。三要时时关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琐事、难事的解决。从群众乘车难、交通拥挤问题到马路上设人行道、安全岛问题,从群众子女入托上学问题到群众吃药打针看病问题等等,都要认真给予解决。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为人民办实事,求实效,时刻关心人民的疾苦,对人民极端负责,这些都是各级政府做行政决策最应率先考虑的问题。

行政决策不同于其他任何性质的决策,行政决策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事务等一系列行政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公众利益,而不是决策者自身的利益。行政决策一旦形成,即对所涉及领域的主体都具有约束力。

对于行政领导者而言,慎重决策,科学决策,以人民利益为重的决策就是对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周恩来在做行政决策时总是将人民利益摆在第一位,这是他所坚持的最根本的决策前提。他在领导政府处理各类问题、做出各种决策时首先考虑到的是人民群众长远利益和切身利益。如对工人在生产中的安全问题,周恩来始终放在心上,1956年4月20日,周恩来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了劳动部起草的《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希望通过这些政策法规对劳动者加以保护。当他听劳动部的同志汇报,旅大市渔业公司领导得知大风预报的消息不通知群众赶快转移,而是先问鱼捕得怎么样,结果造成两艘渔船沉没时。他气愤地说:封建时代还能“问人而不问马”,我们现代有的干部却“问鱼而不问人”。此外,针对鞍钢存在的砂尘严重影响工人身体健康的问题,周恩来还指示劳动部起草指示解决矽尘危害问题。

周恩来在行政决策中,始终坚持要不断地充实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解决人民群众在生产和生活中现实存在的最根本问题,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谋实利。这些思想在周恩来亲自组织制定的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一五计划”在投资结构的安排方面,在坚持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兼顾其他产业的发展。在427.4亿元的基本建设投资中,各部门的分配比例为:工业58.8%,农田水利7.6%,运输邮电19.2%,贸易银行和物资储备3%,文化教育和卫生7.2%,城市公共事业建设3.7%,从这些数据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周恩来在重视重工业发展的同时,也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上了日程。为了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吃饭问题,促进农业增产,“一五计划”中特别将农田水利的投资设定为总投资的7.6%,位列国家建设总投资的第三位。在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文化教育和卫生方面的投资,仅次于农田水利,占国家建设总投资的第四位。从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周恩来所设计的各项指标中,我们不难发现所有这些都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基本需要出发,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最根本目的来安排的,充分地体现了周恩来同志为民执政,将人民群众的需要放在发展的第一位。

当出现人民利益与干部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周恩来所做的决策总是以人民利益至上为标准,这与封建时代“官本位”和“唯上论”的决策价值取向有着截然不同的本质区别。如在分析改善人民生活的问题时,周恩来提出“我们先要照顾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是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方向。”对于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工资改革问题,在国务院第27次全体会议上,周恩来又具体地阐述了他的“普及第一”、“照顾绝大多数人”的思想。他指出:工厂的工资应该比国家机关高,这个原则应该明确。“苏联一般人的工资只有250个卢布,而科学家则高达3万个卢布,相差这么多倍数,结果把少数人放在被攻击的地位,变成特殊的社会主义的贵族。”周恩来的决策原则和决策前提鲜明地表明了他的价值衡量标准,即以民为本,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实现决策者的责任。

为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实现利益,周恩来在领导政府工作中,一贯采取了小心慎重的态度做出符合国情的决策,并在实践中不断纠正“左”的不切合实际的做法,以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如1956年经济建设中出现了盲目冒进的倾向,周恩来在国务院全体会议上及时提醒说:“现在有点急躁的苗头,这需要注意。

社会主义积极性不可损害,但超过现实可能和没有根据的事,不要乱提,不要乱加快,否则就很危险。”“对群众的积极性不能泼冷水,但领导者的头脑发热了的,用冷水洗洗,可能会清醒些。”他对于政府所做的不切实际的决策可能给国家带来的影响有清醒的认识。他在党的八大上阐明:“我国的国民经济正在迅速发展,情况的变化很快也很多,随时随地都有新的问题出现,许多问题又是错综复杂地联系着。

因此,我们就必须经常地接近群众,深入实际。……以便及时地做出决定,调节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方面的活动,避免发生互相脱节或者互相冲突的现象。在我们这样一个地区广阔、情况复杂并且经济上正在剧烈变革的国家里,任何疏忽大意,都可能发生重大的错误,造成重大的损失。”

二、坚持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原则

科学的行政决策是建立在对现实真实情况的准确掌握的基础之上的。政府决策必须坚持以充分、可靠的信息为依据。政府决策中对信息的掌握包括信息的来源、信息传递的速度、信息的失真程度、信息的流传广度,以及作为行政决策者对信息把握和理解的程度等若干问题。只有当对这些问题都有清楚的认识,并遵循信息传递的客观规律时,才能够做出符合实际的正确决策。周恩来高度重视决策过程中的信息处理,他在主持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对资源调查和统计资料的不足有深切体会。当时可资计划编制决策的信息非常稀缺,给编制工作带来了困难,周恩来深刻认识到决策信息的重要性。1952年设立地质部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机构调整来加强对中国地质资源情况的勘探工作,为今后制订计划的决策提供资讯。地质部成立后把勘探的重点放在找铁、找铜、找石油上。何长工回忆说:“当时,春夏秋冬四季,我们都要给他汇报。总理抓得很具体,他首先要看地图,问矿有什么远景,矿的成因是怎么样的,我们用什么勘探手段把它搞清楚,同时还要我向书记处汇报。”周恩来还为地质部的勘探工作提供了各种便利条件。

当地质部在渤海湾发现石油时,周恩来立刻拨两条船给他们,在渤海湾进一步寻找石油。有了这样的前期勘探成果,才为后来“二五计划”编制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基础。

正确决策的前提是对信息真实性的把握,也即信息质量问题。在行政体系当中由于行政层级的多层次化会导致信息在上传下达的过程中出现失真现象,层级越多信息失真的状况越显着。对于行政决策者而言,面对每一层级的下属可能出于自利或其他原因屏蔽真实信息的状况,如果不能深入实际,亲自调研,听信下级部门上报的信息,则极有可能受到蒙蔽。周恩来注重决策信息来源的真实性,他在做重大决策时必须先做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周恩来强调“要实地调查,才能知道实际情况,如实反映情况,才有具体材料、具体经验可供讨论和研究。”,周恩来还具体阐述了调查研究的方法:调查前,“应当有准备,应当写好提纲,这样就可以紧扣问题,有的放矢”。调查中,“对问题要做出恰当的估计”,因为“各个地区、各个部门的情况会有所不同,有的地方是整个领导有错误,有的地方是个别错误,有的地方则很好,要实事求是,分别对待”。调查后,“必须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和比较”。

领导人在做出决策前必须对各种情况有明确的了解,信息要充实、准确、及时、适用。特别是对一些具体数字更要精益求精。周恩来曾用人多地少的具体数字来说明建设国家的困难和珍惜资源的重要;用生产和消费的数字进行对比来说明计划生育势在必行;用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人口比例和居住地面积比例等相对数字来说明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必要;用具体经济指标和中外比较数字来说明中国经济落后的现实,强调发展中外经济交流,急起直追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教育国家工作人员懂得只有重视信息,重视数据,善于算账,才能做到成竹在胸,避免决策失误。周恩来在领导编制前四个五年计划过程中,亲自过问每一个数字,反复平衡敲定,呕尽心血。他强调决策过程就是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加工过程。

同类推荐
  • 基层党务工作一本通

    基层党务工作一本通

    基层党务工作一本通编写组编写的《基层党务工作一本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读性和实用性。全书共分八个部分,详细阐释了基层党支部的地位、作用与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工作目标与工作任务;党支部和临时党支部的设置;发展党群工作的指导方针、工作原则和工作流程;党支部班子建设的工作规程方法;提高党员素质,提高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服务党员和服务群众工作,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规程方法;党支部选举工作的规程方法;党员教育工作、党员管理工作需要依据的制度方法;党支部实体工作的实用性参考文体。对于党支部成员素质提高与能力提升的相关知识,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 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

    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

    本书直击晚清官场的腐败和堕落,揭露整个晚清社会的溃败。晚清官场是中国封建社会腐败政治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充斥着太多的肮脏、卑鄙、龌龊与争斗。晚清官场也是一个政治智慧与政治糟粕泥沙俱下的地方。在晚清,凡是想做大事,或者做成大事,或者说官做得特别成功的人……他们是如何在这样非典型的政治生态中生存下来并攫取话语权的呢?《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从“谋官路径”、“做官秘诀”、“保官之道”三个方面详细地讲述了晚清政治运作、政治智慧和官场潜规则,也揭示了晚清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和教训,实为当下政治的殷鉴。"
  • 道德的力量

    道德的力量

    本书以“道德的进化”“文化名人论道德”“社会热点的道德观察”“采自乡村的道德故事”“美德小故事”以及“百姓故事”等部分,通过主题阐述、名人访谈、基层采访和网络交流等方式,梳理了中华文化中的道德元素及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众多成就以及名人和普通百姓对道德建设的看法与建议,为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道德文化提供启示和营养。
  • 大名师范志

    大名师范志

    大名七师党组织建立后,以扩大“读书会”名义吸收更多学生参加革命活动,组织他们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宣传革命思想,抨击黑暗势力,在社会上颇有影响。至1927年1月,大名七师党组织在校内又发展10多人,其中有解蕴山、裴志耕、曾则西等。此时,赵纪彬、刘大风和李大山三人到北京,经李素若、刘伯庄联系,找到了中共北方区委、汇报了大名七师党组织的工作,并提出去武汉学习的要求。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当代中国外交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当代中国外交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全面和系统地应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原理全面分析当代中国外交发展的进程和取得的成就的专著。作者运用文献研究法,以马克思主义奠基人的理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贯穿研究始终的核心价值观和理论依据,全面分析了当代中国外交发展的进程和取得的成就,对外交先进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政治理论(如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当代中国外交进行了解读,体现了研究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热门推荐
  • 非凌不可淇逢对手

    非凌不可淇逢对手

    在八岁生日时,晚冰淇吃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冰淇淋,从此,她对这个给她冰淇淋的小邻居有了深刻的印象。多年以后,她认出了他,而他却因意外失去了从前的记忆。再次相见,她决定:哼!我名字中的另一半,绝不能缺少,敢忘记我,我让你吃冰淇淋吃到怀疑自己是谁!(治愈+青梅竹马+双重人格)
  • 邪王狂妃:逆天腹黑五小姐

    邪王狂妃:逆天腹黑五小姐

    【万更】阴姬家族废物小萝莉,被亲娘毒害,亲爹抛尸荒山野岭。再次睁眸,眼底怯懦褪去,寒光乍现,人人惊惧。既然是自作孽,不可活,就休怪她下手狠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前半辈懦弱不堪,遭人欺凌,日后定要反转乾坤,嚣张之名天下知,谁与争锋!
  • 妃暖君心:皇上,请翻牌

    妃暖君心:皇上,请翻牌

    “亲一口,定终身。”结果,还没被亲到,他就娶了别的女人。“我把暗家九爷的余生都许给你,你还不愿意?”结果,见识了她母亲的厉害,他竟灰溜溜地逃走了。“把你的心打开,让朕走进去。”结果,她紧捂的心门,被撞开了一条大缝。原来她要的,近在眼前。
  • 大明宫谋

    大明宫谋

    哮天犬因贪恋人间的游历,一缕灵魂出窍,偷下人间,附身于兴献王豢养的白狗身上。白狗数次救朱厚熜于危难之中,一狗一人为此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朱厚熜登基称帝,封白狗为威武将军,从此揭开了一人一狗的精彩一生。然,人世间人与人,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皆是一个阴谋的终结,又是另一个阴谋的开始,演绎着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这更催生了人们对权力巅峰的渴望。人心、人性、人欲,朱厚熜与白狗搭挡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惊世创举:斩断阁老集团的专权,勘查皇庄和勋戚庄园,还地于民,鼓励耕织;并躲过了后宫的暴乱。最终朱厚熜在白狗的辅佐下英明苛察,严以驭官,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赋役,重振国政,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
  • 误入妃途:邪魅皇帝不好追

    误入妃途:邪魅皇帝不好追

    为嘛别人穿越不是小姐就是公主,好吃好喝有王子有王爷?而她却成了将军府的替嫁小女儿,一个爹不疼姐不爱甚至还不知道自己身世的人。要不是在市集上救她一命的白衣侠士出现在皇宫里,她才懒得进宫去报恩,哪想她根本不被人想起,反被人嘲笑“太丑想不起”。“哼,我长大了也会是倾国倾城的美人,你给我等着。”为了这句话,她闭关修生养性,从此与琴棋书画,诗书礼乐为伴。她发誓她的出现一定要惊艳四方让他拜倒在自己的长裙之下。
  • 九叔也没钱

    九叔也没钱

    简介Emmmmmm不会啊。。。。。。。还是学前辈的写一个。。。。。。在九叔的世界开了一间原材料法器店。。。。。。。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妖精榜单

    妖精榜单

    “你不要过来啊!我报警了!”“生来是妖精,这是我的错吗?”人妖和谐共处什么的,办不到…没什么!哪里有妖精哪里就有除妖师,我们正是为了匡扶正义的使命而存在的!
  • 时若有一

    时若有一

    时若很平凡,也很特别,时若吃了很多苦,还好时若有顾一
  • 遇妖

    遇妖

    小花出生的时候是只蔷花妖,然后很快变成了一只鬼。身为一只鬼,她一不害人,二不勾人。唯一的兴趣爱好就吸某人的血,吃某人做的饭,偷窥某人洗澡。后来有一天偷窥途中被某人拖进浴室,于是又加了一件爱好——与某人洗人鬼浴。众人眼里某人是这样的——离群索居,自视甚高,行为古怪,举止离奇,并且时常对着空气自言自语。可是在她心里,他却是这样的——腹内诡计无数,身怀世间奇术,最重要的是,他是她的夫君。离群索居的十年,其实是与一只女鬼结为夫妻。自视甚高的表象,在他五岁的时候为她翻开一页食谱时便已经不复存在。行为古怪的背后,无人知道他的背上趴着一只女鬼。举止离奇之余,其实每每都是在将到处乱飞的妻子牵回自己的怀里。每一次对着空气说话,她都躲在他的怀里咯咯发笑。曾经在一出生就遭到遗弃,而后却成为举国上下的大恩人,只因为他愿意娶一个死人为妻。场景一:家中有长辈为他张罗婚事,约在一家酒楼见面。“在下便是姜涉归。”“我五岁时,曾因为摘花而害了一条性命。”“我十五岁时,又害死过一条性命。”“姑娘不怕?”“姑娘莫急,在下还未告诉你,五岁时死的,是我那心爱的童养媳,十五岁死的是我更心爱的暖床丫鬟……对了……我今年就二十五了”“姑娘生得好模样,在下其实很喜欢。”“姑娘若执意要嫁,那便无需准备嫁妆了,只一副上好的棺木即可,陪葬之物,自由我王府所出。”“对了,姑娘稍等。还有一句,姑娘若嫁过来,便是在下的发妻,棺木可置双人棺,在下百年之后,涉归愿意与姑娘在地下做一对鬼夫妻。”“姑娘慢走,在下送送你吧。”“鬼夫妻?随口一说而已,小花,你莫信。双人棺?我给她埋个木头人进去总行了吧?”“好……刻得丑丑的,像……曲波?这也太狠了……”场景二:某女和蛇妖聊天,说:“你知道我为什么不肯去投胎吗?”蛇妖想也想直接回答:“放不下你家男人?”某女伸出一根手指摇了摇:“错了···”蛇妖又想,“你家男人长得好看,你怕下去找不到比他好看的男鬼?”某女嗤笑出声,等了一会儿,终于,身旁一直在低头剥鱼刺的男子抬起头,露出险恶蛇妖的表情。“虽然我家夫君长得很好看,但是曲波,人蛇有别,你配不上他的。”蛇妖露出獠牙,想喷毒液,却被某女的夫君那凉凉的一眼生生的将毒液自己咽了回去。场景三:一日宫中大宴,诸家公子皆大显文采,独有他一个人连一句诗都做不出来。其父深觉羞耻,欲责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