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3600000038

第38章 周恩来晚年对中央行政体制的重新整合(1)

“文化大革命”后期中国社会局面虽略比“文革”初期平稳,但“四人帮”一伙急于谋取党和国家领导权。这时周恩来身患重病,仍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地坚持工作,他顶住“四人帮”的干扰,抱病筹备了第四届全国人大,艰难地组建生前最后一届内阁,完成了中央行政体制的重新整合和国务院的人事安排。新一届中央政府成立后,他力荐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工作,支持邓小平领导开展全面整顿。虽然1976年初周恩来逝世后邓小平再次被打倒了,但是周恩来组建的最后一届政府对中国政局发展影响深远,周恩来晚年在政府筹建与管理方面所发挥的特殊重要作用是无人可比的。

在“文革”后期中央行政体制重新整合中,周恩来发挥其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政府管理经验,将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巧妙地结合起来,他顾全大局、随机应变、把握分寸、忍辱负重的政治智慧和行政方略,无疑是一种有效的高超的化解矛盾、减少损失、促使时局朝正确方向扭转的政府管理方法。经过四届人大后中央行政体制的重新整合,初步理顺了被“文革”破坏和打乱了的国务院领导体制,代表健康力量的一批有丰富政治经验和群众威信的老干部们重返领导岗位。这种格局的形成,不仅为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工作、开展全面整顿奠定了基础,而且从一定角度上说奠定了后来粉碎“四人帮”的组织基础,或者说为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做了历史准备,积蓄了中坚力量。

第一节 周恩来艰难地组建生前最后一届中央政府

一、周恩来顶住“四人帮”干扰,抱病筹备四届人大

在“文革”特殊时期,四届人大召开的重要性突出体现在对国家基本政治体制的恢复重建和对国家权力的再分配上。四届人大从1970年筹备工作开始到1975年正式召开,历时五年,是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筹备时间最长的一次代表大会。周恩来精心做了大量筹备工作,在大会筹备和召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五四”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四年,每年召开一次会议。从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到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除1961年外,全国人大都做到了每年召开一次会议。然而,由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全面爆发,直到1975年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召开,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始终未能举行,致使三届人大的任期长达十年之久。

第四届全国人大从1970年开始筹备,是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筹备时间最长的一次代表大会,由于政治形势的不断变化,筹备工作几度启动,几度中断,这期间,周恩来始终主持筹备工作。

中共九大之后,召开四届人大就逐步提上了议事日程。1970年3月,根据毛泽东提出的关于召开四届人大和修改宪法的意见,周恩来主持政治局会议,分成若干小组,开始着手各方面的准备工作。7月又召开政治局会议,成立了宪法修改委员会,并将召开四届人大会议的时间定于9月15日至20日。然而,随后在讨论宪法修改草案关于设立“国家主席”和“称天才”问题上中共核心领导层产生了分歧,九届二中全会后发表的公报尽管公布了关于召开四届人大的信息,但筹备工作由于开展“批陈整风”运动而被暂时搁置了。

1971年8月,中断了的四届人大筹备工作继续进行。根据毛泽东关于召开四届人大的意见,拟定会期安排在国庆节后,周恩来在9月初连续召开会议商议筹备事宜,甚至在12日晚接到林彪等人叛逃的报告时,还正在主持讨论四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草稿。“林彪事件”后,四届人大的筹备工作由于接踵而来的“批林整风”运动不得不再次搁置下来。

1973年8月,周恩来在中共十大上代表中央作的政治报告中宣布:“最近,我们还要举行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被延迟两年的四届人大筹备工作,第三次被提到日程上来。9月12日,周恩来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发出关于召开四届人大的通知,并在政治局内设立三个小组开展筹备工作。被新提拔到“接班人”位置上的王洪文,被委以组织工作小组组长的重任,负责审查全部人事组成名单。10月中旬,周恩来再次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四届人大筹备工作,并基本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草稿。然而此后,周恩来却一度陷入了政治困境中。从11月下旬至12月初,中央政治局在毛泽东指示下,连续召开所谓的“帮周会”,对周恩来在中美谈判中的所谓“失误”提出了异常严厉的批判。毛泽东借此表达对周恩来的不满和警告,江青集团则趁机对周恩来进行了肆无忌惮的攻击,江青等人攻击周恩来“丧权辱国”、“投降主义”,声称这是“第十一次路线斗争”,污蔑周恩来是“错误路线的头子”,是“迫不及待”地要代替毛泽东。周恩来被迫进行了违心的甚至是过分的检查。受此影响,本来在周恩来主持下紧锣密鼓进行的四届人大筹备工作,第三次被搁置了起来。而且,此后不久开展的“批林批孔”运动,江青集团借机对周恩来发起了一系列攻击,也使得周恩来筹备四届人大的工作很难继续进行。

1974年10月初,根据毛泽东再次提出召开四届人大的意见,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准备召开四届人大的通知。几经波折的四届人大筹备工作,终于第四次正式展开,中断了近五年后的筹备工作在周恩来的主持下,又重新恢复。经历了诸多的波折和斗争之后,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终于在北京召开了。

在近五年筹备四届人大的过程中,周恩来始终扮演着主持筹备工作的重要角色。

就在周恩来遭到错误批判期间,毛泽东也并没有把四届人大的筹备工作交与江青集团,这表明了他对周恩来的信任和倚重。周恩来对四届人大人事的设计、安排,对中央行政体制的重新整合,对于增强和江青集团斗争的政治优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一直窥视着国家最高权力的江青集团看来,要实现“组阁”,横亘在他们面前的最大障碍就是周恩来,所以要设法将周恩来彻底“扳倒”,同时加紧组织班底,为实现“组阁”做好人事准备。江青集团寻找一切机会向周恩来发难,“林彪事件”后,尤其是中共十大之后,江青集团针对周恩来的政治攻击更加直接、更为激烈。

1974年1月,经毛泽东批准,中央转发了由江青主持选编的《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之一)》,“批林批孔”运动由此展开。江青集团利用其控制的舆论工具,发表大量的“批孔”文章,影射、攻击周恩来,污蔑周恩来抓经济整顿工作、调整比例关系,是“修正主义的黑线回潮”。6月中旬,还将“批林批孔”运动的重点转向“评法批儒”,提出要批“除了林彪、陈伯达以外的现代大儒”,煽动“揪现代大儒”、“批党内大儒”,并借用外国电讯上的说法,暗示周恩来即“现代大儒”。

除此之外,江青集团还不断制造政治事件向周恩来发难,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蜗牛事件”和“风庆轮事件”。2月,江青集团挑起“蜗牛事件”,指责周恩来领导的国务院是“崇洋媚外”,是“卖国主义”。周恩来不得不几次指示外交部就“蜗牛事件”进行调查,并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对“蜗牛事件”做了研究。

10月,江青集团又挑起“风庆轮事件”,批判国务院所属的交通部,并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继续借“风庆轮事件”,影射周恩来的“买船”决策思想。之后,又是周恩来连续找人谈话,并约中央政治局委员开会,来解决“风庆轮事件”。

在与江青集团的较量中,周恩来显示了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娴熟、灵活的斗争策略,既有正面交锋,也有迂回让步。1974年1月下旬,江青等人在北京连续召开在京部队单位和中直机关、国家机关的“批林批孔”动员大会。针对江青集团搞的“三箭齐发”(即“批林批孔”,又批“走后门”),周恩来于2月初致信毛泽东,阐明自己的看法。他提出:如运动中只研究“走后门”一个问题,就太狭窄了,不正之风绝不止此,而“走后门”,又要进行分析,区别处理,才能收效。毛泽东批阅了此信,指出,“批林批孔”又夹着批“走后门”,有可能冲淡“批林批孔”。并就此批评:“现在,形而上学猖獗,片面性”。周恩来明确指出,毛主席讲的“形而上学猖獗”就是批评江青的,他还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毛泽东的批示,从而有力地阻止了江青集团欲将矛头对准大批老干部的阴谋。

江青集团除了直接攻击、影射周恩来,还在毛泽东与周恩来、邓小平之间进行挑拨,企图获取毛泽东对他们的政治支持,以获得四届人大的“组阁”权力。10月18日,王洪文背着中央政治局飞抵长沙,向毛泽东告状,他将周恩来、邓小平同九届二中全会上的林彪、陈伯达类比,声称北京现在大有庐山会议的味道。还诬陷周恩来虽然有病,还昼夜找人谈话,和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来往频繁,和四届人大的人事安排有关。王洪文此行目的本来是想借毛泽东之手,阻挠周恩来继续担任国务院总理和邓小平出任第一副总理,以便由他们“组阁”执政。

在攻击、诽谤周恩来,阻挠周恩来主持筹备工作的同时,江青集团也加紧组织班底,图谋“组阁”。1973年中共十大结束后,他们就指示上海方面选拔一批工人出身的新干部。1974年初,江青集团在上海的主要成员马天水、徐景贤、王秀珍等按照张春桥、王洪文的授意,从上海先后列出两批名单报送江青,分别派进中央各部任职,最后圈定了16人,作为到公安部、教育部、文化部、铁道部等机构任职的人员备选。江青集团除了在上海,还在辽宁等地为“组阁”进行组织准备。

在中央准备召开四届人大、酝酿国家机构人事安排期间,江青利用其特殊身份,通过给毛泽东写信要权的方式插手“组阁”。11月12日,她致信毛泽东,提名谢静宜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迟群任教育部部长,毛远新、迟群、谢静宜列席政治局会议。19日,江青再次致信毛泽东:“自九大以后,我基本上是闲人,没有分配我什么工作,目前更甚。”谋权之心溢于言表。之后又向毛泽东提出要王洪文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排在朱德、董必武之后。当时,朱德、董必武年事已高,如果王洪文担任了副委员长,人大常委会的实权即可落到江青集团的手中。

江青集团还直接干涉周恩来主持的四届人大人事安排工作。10月4日,毛泽东刚刚提议邓小平担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6日,江青就到周恩来所住的305医院,当面向周恩来提出她对四届人大人事安排,尤其是总参谋长人选的意见。12月21日,周恩来召集部分在京中央政治局成员会议,讨论新一届国务院各部委人事安排问题。

会上,江青、张春桥等人竭力将其亲信安排在文化、教育、体育等部门。二、周恩来力荐邓小平,最后一次受命“组阁”“林彪事件”后,周恩来在毛泽东的支持下,积极推动落实干部政策工作,一批部委干部陆续得到“解放”,重新走上领导岗位。其中促成邓小平复出和复职,集中反映了周恩来为之付出的艰辛努力。从1972年8月毛泽东做出同意邓小平复出的批示,到1973年3月中央正式决定恢复邓小平的党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职务,中间间隔了七个月的时间,这表明在所谓“党内第二号走资派”邓小平的复出问题上依然面临着很大阻力。毛泽东在这个批示中列举了邓小平的四条功绩,即邓在中央苏区是所谓“毛派”的头子,没有历史问题,有战功,建国后没有屈服于苏联压力。

毛泽东的这些政治评判为邓小平的复出铺平了道路。这期间,周恩来不失时机,因势利导,排除障碍,最终促成了邓小平的复出。

1972年1月,毛泽东在陈毅追悼会上指出,邓小平的问题,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周恩来随即示意陈毅家属将毛泽东的这一评价传播出去,为邓小平的复出广造舆论。8月14日,毛泽东做出关于邓小平复出问题的批示后,周恩来第二天即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传达了批示内容,并以中共中央名义通知中共江西省委,宣布对邓小平立即解除监督劳动,恢复其党组织生活,安排邓小平做一些调查活动。然而,这一时期,周恩来领导的批判极左思潮由于受到江青集团抵制和毛泽东否定而被迫中断,作为批判极左思潮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解放”干部工作因此受到影响,邓小平复出的问题也一度沉寂下来。但是周恩来并没有放弃,一直在等待着适当的机会。12月,他利用毛泽东要求给谭震林恢复工作的指示,致信纪登奎、汪东兴,顺势提出:“邓小平同志一家曾要求做点工作,请你们也考虑一下,主席也曾提过几次。”

同类推荐
  • 基层党务工作一本通

    基层党务工作一本通

    基层党务工作一本通编写组编写的《基层党务工作一本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读性和实用性。全书共分八个部分,详细阐释了基层党支部的地位、作用与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工作目标与工作任务;党支部和临时党支部的设置;发展党群工作的指导方针、工作原则和工作流程;党支部班子建设的工作规程方法;提高党员素质,提高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服务党员和服务群众工作,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规程方法;党支部选举工作的规程方法;党员教育工作、党员管理工作需要依据的制度方法;党支部实体工作的实用性参考文体。对于党支部成员素质提高与能力提升的相关知识,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 2016年中国智库报告(谷臻小简·AI导读版)

    2016年中国智库报告(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立足中国智库发展现状,研析智库政策体系,结合中国改革创新对智库建设的实际需求,围绕提升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提出对策建议。
  • 国际共运史与社会主义研究辑刊:2015年卷(总第5卷)

    国际共运史与社会主义研究辑刊:2015年卷(总第5卷)

    本书收入近三十篇文章,包括:《“天下为公”与“天下大同”》、《论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整体性逻辑》、《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历史形成与现实发展》、《马克思历史分期理论的生成逻辑及其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动态分析》、《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内在逻辑与现实问题》等。
  • 中国新理念:五大发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国新理念:五大发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作者作为智库专家,主要围绕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发展”新理念进行专题研究。
  •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实务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实务

    本书紧扣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农村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新部署新任务,详细阐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地位作用和设置方式、活动方式的创新,着重分析了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和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并在加强农村基层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进行了细致探讨。本书对于广大党建工作者做好新时代农村党建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是推进新时代农村党建工作的重要学习读物。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在地下城寻求邂逅是否搞错了什么

    在地下城寻求邂逅是否搞错了什么

    没有人甘于平庸,每个人心中都有热血,只不过被无情的现实一次又一次的打压,直到最终麻木,不得不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如果,给你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相信你一定做出不同的选择。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那么,是否,在现实之外,有着三千世界,演绎着不同的精彩。萧笑尘,一个普通平凡,甚至是卑微的上班族、死废宅,为了守住自己心中仅有的热血,惨遭横祸。没想到却因为800w勇士的愿望之力,在游戏的世界阿拉德大陆活出了第二世,这一次,哪怕是拼命,也要活得精彩!
  • 凤翎令

    凤翎令

    魂落异世的倒霉女子,骨瘦如柴,饿死之貌,浑无技能。上天垂怜,在一个月黑风高夜,给她发了一个与死尸无异的将军,随便治治,死尸活了。她这个恩人死皮赖脸跟着将军吃肉长胖,大摇大摆享尽威风。作为交换,她得对那人言听计从,日日女扮男装,只准在他面前流露出女儿家的媚态,只准和他眉来眼去,一步不准离开他身边。大婚那日,他终于允她凤冠朱裙,亲自为她染红殷唇,亲昵唤她一声“夫人”。“人面桃花,乱我心扉,该当何罪?!”“……”夫人显然已笑傻了,而那副“动人”模样,也只有那无耻将军瞧见了。【世上最倒霉女主vs腹黑多情更倒霉的男主,女扮男装,剧情古怪,画风轻松搞笑。】
  • 剑极通玄

    剑极通玄

    少年李玄剑,受家族欺压迫害,临死之际觉醒前世记忆与奇物天衍碑,从此风云逆转,手握长剑,斩尽不平!“天下技法万千,我有一剑,三尺青锋,煌煌剑芒,破尽世间万法!”——李玄剑 p.s:本书主角冷酷不逗比,杀妹证道不含糊,不喜勿入。
  • 另一个我遇见你

    另一个我遇见你

    “姝言,导演想找你拍部戏!”“不去!”“听说烨神也在…”“走!片场在哪?”「他们!是出道多年依旧炙手可热的国民男神!他!微笑如阳光,让人如沐春风。他!行走的荷尔蒙,矜贵而孤傲。她!追求“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的自由作家。跌跌撞撞误入娱乐圈的她,成为粉丝眼中的宝藏女孩。然而……智商虽高,情商却低的让人捉急。愈来愈多的接触中,他们看到对方的另一面。本是平行线的人生,交织在一起。让彼此看到生命的更多可能。是巧合?还是命运?
  • 创新的未来

    创新的未来

    李开复先生以“创新工场”为例来论创新。他看到了中国三个即将爆发式成长的机会。他想把握住这个爆发式的成长,一个做五个可行的、有用户和商业价值的创新。这三个巨大的机会就是地利、天时与人和,它们中的每一个都会在这两年之内爆炸式成长,带来巨大的缺口和机会。
  • 战锤之凡人凡世

    战锤之凡人凡世

    一次倒霉的穿越,一段坑爹的旅程,一名自带逆天神器的普通人,到头来,还是一个普通人,凡人就是凡人,逆天改命?不存在的好好做你的凡人吧!
  • 校草大人的ACE女佣

    校草大人的ACE女佣

    纳尼,她啥也没干啊,为啥一夜之间成了学校的风云人物?惹上了最难缠的人物,还被神秘的外国王子盯上。不要啊,小声滴说,她可是有未婚夫滴哦~~~她那个冰冷倨傲娃娃亲的校草大人未婚夫,可是会吃醋的哦~~~~校草大人一吃醋,她的人生就悲剧了~~~~变身女佣各种各种啥啥你懂得~~~呜呜
  • 你给予的温柔很甜

    你给予的温柔很甜

    【原书名《仅仅对你温柔》】【学霸vs学神】一条猝不及防地娃娃亲,两件带有疑点的死亡,互相不喜的两人在慢慢的相处过程中日久生情。在有人怀疑他们之间的感情时,夏晨曦淡定自若地说:“我会努力将这些差距减小,努力不行,那我就加倍努力,还是不行的话,那我就加加倍努力。反正一辈子那么长,我就不信追不上他的步伐。”在有人质疑她的能力时,殷涵衡勾着唇角说:“我原本不是个很爱笑的人,可在遇见她以后,感觉全世界都灿烂了起来。”原来,寂寞时是自己的手指数脚趾;原来,思念时是连呼吸也会肉痛;原来,一个人就是一辈子。(本文属于从头甜到尾的小甜文,男女主身心干净,女主不是傻白甜。作者原创文章,禁止搬运,若发现,必究法律责任。)
  • 佛说长者法志妻经

    佛说长者法志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