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3600000024

第24章 50年代中后期的中央政府管理(4)

1958年2月5日,周恩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批准了《关于提请调整国务院所属组织机构的议案》和《关于提请决定任免国务院若干组成人员的议案》,内定由陈毅兼任外交部长。当年3月6日,国务院设立外事办公室,作为协助总理办理外事工作的办事机构,同时又是党中央外事小组的办事机构,协助国务院管理外交部、外贸部、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和华侨事务委员会的工作。

1958年4月15日,周恩来审改了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在中央一级机关中减少副职、取消部长助理职称的意见稿,并指出,现在中央机关中副职过多,不便于进行工作,增加官僚主义,同时也引起群众不满。周恩来规定:“党中央各部及中央国家机关各部,根据工作需要,设副部长二至五人。”他还指出:“精简的目的是要达到人数少、办事多。”

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国务院成立了以安子文为首的安排下放人员的十人小组。

采用调整安排、下放到企事业单位、支援边疆、考入学校等办法妥善安排分流人员。

周恩来专门接见了中央国家机关的下放干部,向他们提出要求:这次下放是为了使中央了解下边的困难,为了改进工作,如果搞得好,就成为制度。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周恩来带头精简身边工作人员,到1958年3月为止,总理办公室从原来的25人减少到12人。经上述调整,截至1958年12月底,国务院设置工作部门68个,其中部委40个,直属机构18个,办公机构9个和1个秘书厅。

在压缩精简机构和工作人员的同时,国务院的人事任免也出现了一些变动。由于1957年开展了党内整风运动和反右运动扩大化,民主人士在政府中被更加边缘化。1958年1月29日国务院第69次全体会议上,参会人员同意撤销章乃器、章伯钧和罗隆基分别担任的粮食部、交通部和森林工业部部长职务,决定提请全国人大代表委员会常委会议决定。会议根据周恩来的提名决定任命郭沫若为中国科学院院长,陈伯达、李四光、张劲夫、陶孟和、竺可桢、吴有训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58年担任国务院各部委部长职务的党外人士相比于1954年国务院成立初期,减少至9人,只占部长总数的13%。

第三节 二届人大的召开与第二届国务院的组成

一、二届人大召开前中央的简政放权与重新收权

新中国成立后主要学习的是苏联的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形势的迅速发展,很快出现了所有制结构单一、管理体制上过于集中而影响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等一系列问题。1956年周恩来等人开始探索了国家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鉴于1956年中央行政机构第一次膨胀,1957年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进行酝酿,1958年开始了大幅度简政放权;放权的问题产生后,1959年初中央又开始收回部分权力。50年代中后期,中国行政体制的调整中出现了一个集权——放权——收权的循环。

1956年3月,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国务院成立了体制研究十人小组。4月20日,周恩来主持了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了国务院体制研究十人小组提交的《关于研究和解决财政、事业、企业和计划体制问题的工作安排》的报告。4月28日,周恩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就体制问题发言指出:“在制度上的中心问题就是民主集中制。集权集的多也有好处,就是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搞起来了。但是也有毛病,也带来了阴暗的一面,就是容易缺乏民主,忽视民主,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很容易生长出严重的官僚主义,把旧社会残留下来的东西保留下来,甚至更浓厚起来。我们的制度要求我们不仅不能扩大和怂恿这种事情,而且要防止这类事情。”

1957年初,中共中央为了加强对经济工作和改进体制工作的统一领导,决定成立一个小组在中央政治局领导下具体负责这项工作。1月10日,陈云受任为中央经济工作五人小组的组长。陈云在11月亲自代国务院起草了《关于改进工业管理体制的规定》、《关于改进商业管理体制的规定》、《关于改进财政体制的规定》,经国务院全体会议通过,并提交1957年11月14日召开的一届人大84次常委会通过,并于1958年起实施。

除了权力下放外,当时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还包括了精简机构的内容。1957年9月20日到10月9日,中国共产党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陈云作了关于改进国家行政管理体制问题和关于农业增产问题的报告,周恩来作了关于劳动工资和劳保福利问题的报告。周恩来指出:“今后要有计划地安排劳动就业,精简机构和精简人员。”

1957年11月8日周恩来又主持了国务院第61次全体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国务院关于改进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草案)》和《国务院关于改进工业、商业管理体制的规定(草案)》等。在11月15日国务院的第62次全体会议上,又批准了《监察部关于监察机关体制改进方案》。监察部的报告说,原设置在中央和地方各财经部门及所属企业、事业单位的国家监察机关,改为各该部门和单位的监察机关;地方各级国家监察机关受各该级人民委员会的领导,上级国家监察机关在监察工作的方针、政策、基本任务等方面予以指导。

从1958年起,中央权力开始非正常地、大幅度地下放到地方。1958年4月1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关于工业企业下放的几项规定》,提出权力下放的总原则:为了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提早实现工业化,在工业管理体制方面决定作如下改变,国务院各主管工业部不论轻工业或者重工业部门,以及部分非工业部门所管理的企业,除了一些特殊的以及试验田性质的企业仍归中央继续管理以外,其余企业,原则上一律下放,归地方管理。

4月11日,周恩来主持了国务院第75次全体会议,会议决定国务院各主管工业部门所管理的企业,除一些主要的和特殊的以外,原则上一律下放,归地方管理。

会议还通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物价管理权限和有关商业管理体制的几项规定》和《国务院关于地方财政的收支范围、收入项目和分成比例改为基本上固定五年不变的通知》等。

从具体措施和政策来看,中央主要下放了企业管理权。把中央各部所属单位下放给地方管理。当时中央各部所属的企事业单位,1957年底为9300多个,到1958年减少到1200个,下放比例达到88%。其次,中央下放了部分计划管理权、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权、劳动管理权和一部分财税权。

但是,1958年的权力下放实际上只是中央政府经济上的分权,政治上的权力不但没有下放,而且中共中央对国家权力机构的控制和领导反而加强了,这就形成了经济上的简政放权和政治上的中央集权并存的矛盾现象。

1958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成立财经、政法、外事、科学、文教各小组的通知》,通过五个小组,直接领导财经、政法、外事、科学、文教等五个大口的工作。这些小组是党中央直接领导的,直接隶属于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向它们直接作报告。对大政方针和具体部署,政府机构(指国务院)以及(部委)党组有建议权,但决定权在党中央。中共中央工交部管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中共中央财贸部管财政、金融、税务;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管农业、林业、水利、气象;中共中央宣传部管文化、科学、教育、卫生、新闻、出版。中共中央财经小组与国务院财贸办公室和工交办公室相对应;中共中央政法小组与国务院政法办公室相对应;中共中央外事小组与国务院外事办公室相对应;中共中央文教小组与国务院文教办公室相对应。中共中央通过党的系统(中共中央各小组,中共中央各职能部门、国务院所属各部委党组)直接指挥国务院各职能部门的工作。

关于党政关系的处理,该《通知》还明确规定:“大政方针在政治局,具体部署在书记处。只有一个政治设计院,没有两个政治设计院”。大政方针和具体部署,都是一元化,党政不分,具体执行和细节决策属政府机构及其党组。这样,就把本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国务院作为了中共中央的执行机关,中共中央形成了一套几乎与国务院完全对应的行政管理机构,中共中央各部门也与国务院所属各职能部门形成了对应关系。在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上又增加了一个党的管理层次,管理环节增加,人员增多,党政部门工作交叉,机构重叠,职能不清,形成了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现象。

1958年的“大跃进”和中央政府的简政放权很快出现了许多问题,首先,几乎是国务院所有的部门同时铺开了权力下放的体制改革,工业、商业、财政等部门尚未积累起充足的经验,就经历了一次企业下放、机构下放、人员下放的大变动;其次,在短时间内,权力下放地过多、过快和过散,地方的权限陡然大增,造成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权力的失控局面,使原本已经过高的国家计划更进一步被打乱。权力下放过多过急,助长了经济上的极大混乱和浪费。为解决新出现的问题,清除混乱,从1959年以后,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决定收回下放的一些权力,重新强调中央的集中领导。

1959年1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立即停止招收新职工和固定临时工的通知》,规定各省、市、区的1959年劳动力计划必须报中共中央批准,部分收回了劳动管理权。2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全国一盘棋》的社论,强调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需要权力的集中。

同年2月27日至3月5日,中共在郑州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重新强调权力的集中。3月11日,国务院发出《关于调整若干个企业隶属关系的通知》,决定将部分地方企业划归中央部门领导或由中央部门与地方双重领导。3月底4月初,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七中全会上,再次强调集中。

4月28日,国务院又发出通知,批准21个企业由地方交归国务院有关部门领导,24个企业原由地方管理改由国务院有关部与地方双重领导。从此,中央逐步开始上收地方政府对企业的管理权。

总之,针对1958年权力盲目下放造成的混乱,1959年初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收权和集中管理的措施,中央政府的机构设置也随之开始了新的调整。

二、第二届全国人大的召开与两会机制的肇始

1959年初的国内外形势的概况是:“大跃进”、世界范围内的冷战仍在继续,但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中苏两党之间的矛盾正在酝酿,中国国内过“左”的政治思想路线的发展和苏联对外大国沙文主义的态度使这种矛盾正走向表面化,中苏关系开始恶化的萌芽已经出现。在国内,1957年的反右斗争扩大化的不良政治影响仍然存在,民主党派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继续被边缘化。由于毛泽东等人对形势的估计过于严重,改变了中共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党内极左的错误思想和阶级斗争理论日益发展,中共高层领导人在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道路选择上产生分歧。周恩来、陈云从实际出发提出的反对急躁冒进、尊重经济建设规律的正确意见受到错误批评,1958年兴起的“大跃进”运动给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损失,其严重后果刚刚显露出来,周恩来等人虽有察觉,但大批党政领导人头脑仍然发热。1959年初人民公社化运动正方兴未艾,中国社会结构和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正处于激烈变化中。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召开了。

同类推荐
  •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

    本书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之作。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正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四十余位经济学大家重新检视中国改革开放所走过的道路,详细回顾和梳理40年的成就、经验和教训,系统阐述了为什么改革开放被称为“伟大觉醒”“活力之源”“重要法宝”和“必由之路”,进而从市场化改革、发展与转型、三农及城市化、行政体制改革、金融改革、对外开放、专项改革等方面,深刻剖析当前中国面临的问题和难点,对改革方向、改革方法、改革路径、改革主体、改革动力作了系统研究,为即将开启的新的改革探索积累更多的可供借鉴的经验,探讨下一个时期的改革之路。
  • 讲学社丛书:后革命时代的中国

    讲学社丛书:后革命时代的中国

    《后革命时代的中国》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编“讲学社丛书”第二辑,内容以2010年著名土耳其裔美国汉学家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在清华园为“梁启超纪念讲座”发表的系列讲演为基础扩充而成。德里克教授从“全球现代性”的视角对20世纪初尤其是“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知识话语中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作了批判性的反思。其所涵盖的主题非常广泛,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到社会学和人类学,再到儒学与国学。在本书中,它们都被理解为进入一个根本问题的共同窗口,即后革命时代的中国思想对文化与历史的调适。
  • 创新·务实·奋进: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履职回眸

    创新·务实·奋进: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履职回眸

    江苏省十二届人大任期的这五年,是地方人大工作在传承中发展、在开拓中前进的五年。五年来,十二届人大锐意进取,主动作为,扎实工作,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我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各项工作在往届基础上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较好地发挥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应有的作用,受到了各级党委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本书回顾总结了本届江苏省人大工作的特色和成就。
  • 古巴:本土的可行的社会主义

    古巴:本土的可行的社会主义

    古巴的贡萨洛·德格萨达将军曾赞扬道:“在古巴,没有一个中国人当过逃兵;在古巴,没有一个中国人当过叛徒。”古巴同中国的关系源远流长,古中关系更被誉为是“好朋友、好同志、好兄弟”。古巴是当今世界上五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社会主义在古巴发展至今的每一历程,都值得我们认真阅读。本书从古巴的概况谈到古巴的对外关系和外交政策,所涉领域广泛,乃是读者了解古巴政治、经济、社会及社会主义在古巴的不二选择。
  • 怎样在机关工作

    怎样在机关工作

    作者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派和群团组织工作几十年,从一名科员逐级晋升为副市级领导。作者以自己和身边同事的切身事例,具体生动地讲述了如何做好机关工作,提高各方面的工作能力;如何处理好上下级关系,化解各种人际矛盾;如何确定个人目标,把握晋升机会;如何修养官德,做到防微杜渐;如何提升人生境界,实现快乐生活等等。 书中讲述的很多经验教训事例,是教科书中所没有的。先睹这部书稿的人,都感到深受启发,认为这部著作是良师益友,可作为自己的枕边书。
热门推荐
  • 你若相守我便相依

    你若相守我便相依

    原以为相遇是命中注定.....答案最后一点点浮现,无法忍受悲痛的感觉,是该放手还是继续走下去,说过要陪我一辈子,都是在骗我吗?该不该在一起,请给我一个答案...
  • 快穿之反派是我怕过谁

    快穿之反派是我怕过谁

    顾晓死后被一个自称萌萌的系统绑定,从此过上了压榨系统的日子……
  • 阿念与清歌

    阿念与清歌

    皎洁月光透过枝桠斑驳洒下,她独自坐在树下小憩。
  • 陌路星辰

    陌路星辰

    一没有谁知道外星人的母舰是何时突然出现的,当人们第一次发现天狼星系多了一颗“行星”之后,恐慌就开始了。外星人的母舰很大,体积跟地球人在天狼星系的第九地球殖民行星相仿,它与其说是飞船,不如说是用行星改建成的巨舰更合适。天狼星系的中心恒星是一颗比故乡太阳系的太阳更为明亮的恒星。外星人的母舰到来之后,释放出大量的飞船,那些飞船展开巨大的太阳帆,冲向第九地球。太阳帆的速度上限,理论上可以逼近光速,尽管这些飞船的实际速度仍跟光速相差甚远,但留给地球人的反应时间非常少。
  • 纯情天后:医手总裁很放肆

    纯情天后:医手总裁很放肆

    她被迫掉入外科医生的爱情陷阱,从此,她原本很平淡的歌唱事业火速发展,她一跃成为娱乐圈的顶级纯情天后,某次,她发现某男是一个富可敌国的霸道总裁,并不是什么小医生,她去找某男理论,男人却说:“夫人,为夫演的戏如何?”“演你个大头鬼,你欺骗我,我们分手吧。”她欲要摔门而出,男人顿时跪了,“夫人,不要啊,我离开你一天都活不下去。”某男化身为医生总裁,成为了她的狗皮膏药,怎么都撵不走。
  • 日月方除

    日月方除

    “千年叹,瑟瑟众影毋乱……潇满天,批发狂走古道,几株衰柳飘荡……”如果,置身于乱世,该如何生存?如果,出身不曾为奴,是否会有所不同?自宣为王当然可以,但和真正的君临天下却有所不同。揭开王朝最后的一页,传来的声音是否是旧日最后的晚钟?罢了。家族、皇权、生死、百姓、刀剑、深宫……不如叹息一刻,只教人懂得,万物皆归尘土
  • 孤独情集

    孤独情集

    人生在世,富有各种情愫。本书含有三个部分,语录,富含哲理;随笔,情感小诗;故事,祝你成长(欢迎投稿至2810237622@pgsk.com。
  • 狂君惹娇妻

    狂君惹娇妻

    她,原是抱着终生不嫁的念头,结果,还是被人强掠拜了天地意与“冲喜”无二致,她的丈夫会娶了她,原因是帮他改运她的胡说八道,倒是真的助上他三分,只不过,过程虽然很重要,更重要的却是结果事实证明,娶她不能达到他的目的【娘,为什么我们要一直走,一直走?】三岁的小娃娃小小的脑袋瓜里,藏着浓浓的不解【娘要带你去看遍天下美景啊】【可是宝宝好想住在外婆家里,那里很美很美啊,宝宝可不可以不要一直走——】会累哦!【……】当然不行啊,他们母子可不是真的在游山玩水,是在逃命哎。不巧的是,追他们的正是宝宝的爹!那个完全不顾他人意愿,一直来招惹她的男人——独孤苍啸◆◇◆◇◆◇◆◇◆◇◆◇◆◇◆◇◆◇◆◇◆◇◆◇◆◇◆◇◆◇某依作品:《后娘嫁到》:《美厨前妻》:《总裁的前妻》:《残夫惹娇妻》:《极恶夫君》:
  • 西凉天下

    西凉天下

    讲述了大唐王朝中末期,至唐宪宗后已经开始衰败的唐王朝疆土一点一点的失去,一个无缘无故被党争牵连的少年(季圭~字叔南),被发配到西域边疆,在诸多藩镇割剧势力的崛起,成就了一个少年的将军梦。
  • 历史的秘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历史的秘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系列丛书收录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发现之旅》、《走近科学》等栏目近年来播放的关于中华民族历史方面的纪录片,CCTV走近科学编辑部编著的《历史的秘密》主要选编各朝代不为人知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带来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内容神秘吸引人,使读者在趣味阅读的过程中,了解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了解一些人文知识,从而提高自己品位,并激起求知探索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