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3200000020

第20章 菩提达摩考——中国中古哲学史的(1)

菩提达摩的传说在禅宗史上是一件极重要的公案。我们剔除神话,考证史料,不能不承认达摩是一个历史的人物,但他的事迹远不如传说的那么重要。

菩提达摩的传说在禅宗史上是一件极重要的公案。禅宗尊达摩为初祖,造出许多无稽的神话,引起后来学者的怀疑,竟有人疑达摩为无是公、乌有先生一流的人。我们剔除神话,考证史料,不能不承认达摩是一个历史的人物,但他的事迹远不如传说的那么重要。

记载达摩最早的书是魏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此书成于东魏武定丁卯(西历547),其中记达摩的事凡两条。其一条云:A修梵寺有金刚,鸠鸽不入,鸟雀不栖。菩提达摩云,得其真相也。(绿君亭本,卷一,页二十一。)其一条云:永宁寺,熙平元年(西历516)太后胡氏所立也。殚土木之功,穷造形之巧。佛事精妙,不可思议。时有西域沙门菩提达摩者,波斯国胡人也,起自荒裔,来游中土;见金盘炫日,光照云表,宝铎含风,响出天外,——歌咏赞叹,实是神功,自云:“年一百五十岁,历涉诸国,靡不周遍;而此寺精丽,阎浮所无也。极佛境界,亦未有此。”口唱“南无”,合掌连日。(同上本,卷一,页一以下。)杨涘之着书的时候,距此寺被毁之时不远,他与达摩可算是先后同时的人,此其可信者一。那时未有禅宗的传说,杨氏无伪托的必要,此其可信者二。故从杨氏的记载,我们可以承认当日实有菩提达摩,“起自荒裔,来游中土”,自称年一百五十岁。

永宁寺建于熙平元年(516),至孝昌二年(526)刹上宝瓶被大风吹落;建义元年(528)尔朱荣驻兵于此;明年(529)北海王元颢又在此驻兵。至永熙三年(534),全寺为火所烧,火延三个月不灭。依此看来,达摩在洛阳当在此寺的全盛时,当西历五一六至五二六年。此可证《景德传灯录》所记达摩于梁普通八年(527)始到广州之说是不确的了。

记达摩的书,《伽蓝记》之后要算道宣的《续高僧传》为最古了。道宣死于唐高宗乾封二年(667),他的《僧传》续至贞观十九年(645)止。那时还没有禅宗后起的种种传说,故此书比较还算可信。道宣的达摩传云:菩提达摩,南天竺婆罗门种,神慧疏朗,闻皆晓悟。志存大乘,冥心虚寂,通微彻数,定学高之。

悲此边隅,以法相导。初达宋境南越,末又北度至魏。随其所止,诲以禅教。于时合国盛弘讲授,乍闻定法,多生讥谤。有道育、慧可,此二沙门年虽在后,而锐志高远;初逢法将,知道有归,寻亲事之,经四五载,给供咨接;感其精诚,诲以真法。

(卷十六)

以下述“四法”与“壁观”,末云:摩以此法开化魏土。识真之士,从奉归悟,录其言语,卷传于世。

自言年一百五十余岁。游化为务,不测于终。

这篇传与《洛阳伽蓝记》有一点相同,就是说达摩自言年一百五十余岁。最不同的一点是《伽蓝记》说他是波斯国胡人,而此传说他是南天竺婆罗门种。此可以见传说的演变,由“起自荒裔”的波斯胡,一变而为南天竺婆罗门种,再变就成了南天竺国王第三子了!

然道宣所记,有几点是很可注意的。(1)此传说达摩“初达宋境南越”,此可见他来中国时还在宋亡以前。宋亡在西历479。此可以打破一切普通八年(527)或普通元年(520)达摩到广州之说。

假定他于479年到广州,“末又北度至魏”,到520年左右他还在洛阳瞻礼永宁寺,那么他在中国南北共住了四十多年,所以他能在中土传授禅学,自成一宗派。此说远胜于“九年化去”之说。

(2)此传说他在本国时“冥心虚寂”“定学高之”;又说他到中国后,“随其所止,诲以禅教”,又说他的“定法”“壁观”。大概达摩确是一个习禅定的和尚,故道宣把他引入“习禅”一门。《伽蓝记》说他见了永宁寺便“歌咏赞叹,口唱‘南无’,合掌连日”,这又可见他虽习禅定,却决不像后来中国禅宗里那种“呵佛骂祖”打倒一切文字仪式的和尚。

(3)此传中全无达摩见梁武帝的故事,也没有折苇渡江一类的神话,可见当7世纪中叶,这些谬说还不曾起来。达摩与梁武帝问答的话全是后人伪造出来的。

(4)此传记达摩的结局云:“游化为务,不测于终。”此可见7世纪中叶还没有关于达摩结局的神话。同传附见慧可传中有“达摩灭化洛滨”的话,但也没有详细的叙述。记达摩的终局,当以此传为正。《旧唐书·神秀传》说“达摩遇毒而卒,其年魏使宋云于葱岭回,见之。门徒发其墓,但有只履而已”。此为后起的神话。《洛阳伽蓝记》记宋云事甚详,也不说他有遇达摩的事。8世纪中,东部沙门净觉作《楞伽师资纪》,(有敦煌唐写本)其中记达摩事尚无遇毒的话。8世纪晚年,保唐寺无住一派作《历代法宝记》,(有敦煌唐写本)始有六次遇毒,因毒而终的神话。此亦可见故事的演变。

(5)道宣记达摩的教旨最简单明白。传云:如是安心,谓壁观也。如是发行,谓四法也。如是顺物,教护讥嫌。如是方便,教令不着。

这是总纲。

然则入道多途,要惟二种,谓理行也。

何谓“理入”?

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客尘障故,令舍伪归真,疑(同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不随他教;与道冥符,寂然无为,名“理入”也。

何谓“行入”?

行入,四行,万行同摄。

初,报怨行者,修行苦至,当念往劫舍本逐末,多起爱憎;今虽无犯,是我宿作;甘心受之,都无怨怼。经云,逢苦不忧,识达故也。此心生时,与道无违,体怨进道故也。

二,随缘行者,众生无我,苦乐随缘;纵得荣誉等事,宿因所构,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随缘,心无增减;违顺风静,冥顺于法也。(按,末二语不易解。据敦煌写本《楞伽师资纪》引此文云:“喜风不动,冥顺于道”,可以参证。)

三,名无所求行。世人长迷,处处贪着,名之为“求”。道士悟真,理与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三界皆苦,谁而得安?经曰,“有求皆苦,无求乃乐也”。

四,名称法行,即性净之理也。

以上所述,似是有所依据。道宣说:“识真之士,从奉归悟,录其言语,卷传于世。”据净觉的《楞伽师资纪》(敦煌唐写本,藏巴黎图书馆,及伦敦大英博物院)说:此四行是达摩禅师亲说,余则弟子昙林记师言行,集成一卷,名曰《达摩论》也。

昙林的事迹无可考,疑即是《续高僧传》附传之“林法师”。据传云:林法师当“周灭法时(574),与可(慧可)同学,共护经像”。

慧满死时,已在贞观十六年(642)以后,与道宣正同时,故道宣所记应该是最可信的。

达摩的教旨分“理”与“行”两途。理入只是信仰凡含生之伦同有真性;因为客尘障蔽,故须凝住壁观。壁观只是向壁静坐,要认得“凡圣等一,无自无他”。所谓少林面壁的故事乃是后人误把少林寺佛陀的故事混作达摩的故事了。

四行之中,第四行即性净之理,即是“理入”一条所谓“含生同一真性”之理。其余三行,报怨行认“苦”为宿业,随缘行认荣誉为宿因所造,苦乐均不足动心,故能行无所求。无所求即无所贪着,“安心无为,形随运转”。

同类推荐
  • 藏传佛教认识论

    藏传佛教认识论

    量学因明视为打开佛教教理宝库的金钥匙,是证明佛与佛法正确可信的有力理论武器,将量学因明作为佛学的基础课,正式列为显学五部之首。宗喀巴大师就用因明学这只明察秋毫的“世间”慧眼和“打开教理宝库的金钥匙”,重新全面审视了印藏学者的一切经论学说,拨开了重重迷雾,打开了一个个症结,对那些被缺乏精细理性思辨素质的历代的解经者们搞得乱无头绪、错误百出、违经背理的学说观点,一一做了纠正,一个更合乎理性的、新的显密佛教理论体系,被创建了起来。
  • 修行诸法:洗心禅3

    修行诸法:洗心禅3

    眼睛所见受物质世界限制,如何达到心所见而无所不及?何又为佛家“五”眼?如何禅坐,才能由身体的平静达到心灵的静谧?贤宗法师尽毕生修行所悟,引据佛家典籍,为读者们讲述如何看透尘世苦难,开阔心境,收获快乐人生。
  • 佛教与生活

    佛教与生活

    《佛教与生活》讲述佛教与生活、信仰、道德、修持、般若的关系,还涉及人的行为、身心、困惑、美化、人际、男女等方面问题,其宗旨就是把佛法应用到生活中。星云大师,1927年农历七月二十二出生,原籍江苏江都,为临济正宗第四十八代传人。
  •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六祖慧能的一生,既是一个充满奇遇与追杀的故事,也是一场演绎人性与佛性的智慧之旅。
  •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星云大师以佛教精义为根底,对世俗社会的万千进行最智慧的阐释。让我们和星云大师一起活在当下,感悟幸福,了悟人生得失盈亏,离苦得乐,慈悲做人,智慧做事。 
热门推荐
  • BUG快穿:小祖宗,别乱来

    BUG快穿:小祖宗,别乱来

    有朝一日,人形BUG意外绑定了一个“忠犬”小系统,开始“祸害”三千世界。“主人,这是江湖位面,你为啥制造炸弹?”“推动位面的文明。”信你个鬼!!!“主人,为啥老是追着主角砍?”“因为这个主角感染了,我在为民除害。”信你个鬼!!!【不久之后】“主人,我帮你挑了几个位面,你看看你想崩哪个。”贼香!!!
  • 吃货萌妃很逆天

    吃货萌妃很逆天

    吃货沐七七的座右铭,第一是吃!第二是吃!第三还是吃!经过君天策日夜不休的努力之后,终于变成了,第一是被君天策吃,第二是被君天策吃,第三还特么的是被君天策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根在洪洞县

    根在洪洞县

    我叫张海贝,在美国商贸大学刚毕业,就遇到爸爸妈妈逼上来的两个选择:一个是姓张还是姓牛?一个是在美国做事还是在台湾做事?事情缘由是:爸爸姓张,独生子;妈妈姓牛,独生女。到我这辈又是一个“老独”。祖辈都把我叫花木兰,可见对我的器重。我出生在美国,六岁以前在美国与姥姥、姥爷在一起。在我上小学之前,爷爷与姥爷进行了一场认真的谈判,达成了共识:为了让我的汉学底子打的牢一点,把我送回台湾上小学、初中,跟爷爷、奶奶在一起。到高中、大学又回到美国,与姥姥、姥爷在一起。从台湾临走时,爷爷千叮咛万嘱咐:“要记住,你虽加入了美国籍,但还是华人,我们的根在山西洪洞大槐树底下。”他交代得很认真,其实根在我的心目中,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 新道德经:人生务必遵循的25个辩证法则

    新道德经:人生务必遵循的25个辩证法则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成就别人也就是在成就自己;生活中,我们除要正视自身的存在外,还非常需要且非常必要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优秀员工不可不知的12个人

    优秀员工不可不知的12个人

    成功的因素有很多种,实力、机遇、人脉、背景……但是,成功的结果只有一种,那就是不仅战胜了自己,更感染了他人。李开复、唐骏、李彦宏、陈永正……他们并非占尽天时地利的幸运儿,亦非天赋异禀的神童。他们今天的成就同样经历了种种考验、艰难取舍和痛苦挣扎。但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成功对所有正在风雨中前行的人们而言,更具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仔细阅读《优秀员工不可不知的12个人》,它将带给你完全不一样的心灵体验。
  • 非洲的百万富翁(双语译林)

    非洲的百万富翁(双语译林)

    《非洲的百万富翁》讲述了骗子克雷上校与查尔斯爵士斗智斗勇的故事。克雷上校通过伪装成不同的身份,如墨西哥先知、小牧师理查德·佩普洛·布拉巴宗、施莱尔马赫教授等欺骗查尔斯,令查尔斯防不胜防。而案情的揭露则是通过克雷上校在事后给查尔斯发来的羞辱信,把他实施作案的过程揭露出来的。最终,克雷上校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 愿我余生不悲欢

    愿我余生不悲欢

    背负着杀人凶手的骂名,林稚被自己痴恋了六年的男人亲手推下了无底深渊。她爱的太深,也爱的太累,为了躲他,林稚把自己的心也一块剜掉了。可她没想到,命运的齿轮转动了一圈之后,再次将他们的生活碾压在一起。林稚说:爱上你,我罪孽深重,如果可以重来,愿我余生不悲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你是我的此生独一

    你是我的此生独一

    无敌钢铁直男记者VS呆萌迷糊小护士的搞笑,甜宠爱情故事。男主蔡阳笙因被临时的工作调配到德扬中医院进行拍摄报道,碰巧遇到了刚打算下班的小护士余楠,不打不相识,从此开启了艰苦严肃的报道生活(没羞没躁的虐狗生活)。余楠因意外不慎陷入一场惊天阴谋当中,遭遇了被高空抛物,被锁冷冻室,被医闹患者捅伤,种种危险。且看蔡阳笙如何英雄救美,暗送秋波,抱得美人归,真相又将如何浮出水面。
  • 《孙子兵法》的提醒

    《孙子兵法》的提醒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是中国兵学的奠基之作,它展现出引导人们走出现代竞争迷宫的理性之光。这种理性之光,通过一系列“以智克力”、“以柔克刚”、“不战而胜”等深刻的战略理念展示出来,通过蕴涵在其中的“以德服人”、“天人合”等深刻的哲学理念展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