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2700000057

第57章 中国航天事业的“总总师”——记“两弹一星”元勋任新民院士(2)

四、初识钱学森

1955年10月,着名旅美科学家钱学森回到祖国。中科院的领导建议钱学森到外地看看,熟悉一下国内的情况。吴有训副院长说:“中国的重工业都集中在东三省,你先去东北吧!”

11月22日,钱学森启程去东北,第一站就是哈尔滨。翌日,在中科院朱兆祥等人的陪同下,钱学森去参观东北烈士纪念馆。此时,钱学森提出,他在哈尔滨有两个朋友,一个叫罗时钧,一个叫庄逢甘,听说在一所军队的大学里工作,希望这次能见到他们。朱兆祥立即把钱学森的这一要求电话报告了黑龙江省委。从东北烈士纪念馆回到宾馆,省委回电说,军事工程学院请示了北京,欢迎钱学森博士来学院参观指导。

钱学森当时并不知道,副总参谋长陈赓一直在关注他的动向。陈赓得知他回国后,立即向国防部长彭德怀建议:军工有懂航空、火箭的专家和教授,也有教学仪器和设备,最好请钱学森去参观一下,再听听他对中国研制火箭的意见。彭德怀十分赞成陈赓的建议,在得到周恩来的支持和毛泽东的同意后,彭德怀转告陈赓,可以让钱学森到军工参观。

然而,那几天陈赓正在学院里接待越南副总理武元甲,接着又主持授衔典礼,匆匆回到北京,还没来得及通过中科院向钱学森发出邀请,学院的请示电话就来了。

11月25日那天,浓重的阴霾滤掉了冬日的大部分天光,当一轮硕大的红日从空军系大楼屋脊的“大老虎”后面冉冉升起的时候,已是上午八点了。小轿车把钱学森送进文庙街,这是他第一次听到“军事工程学院”的校名。车子在王字楼门前停下来,钱学森和朱兆祥下了车,只见一大群身着将校军服的军官们朝他们走过来,为首的是一位中等身材、笑颜悦色的首长,伸出右手,大声说:“欢迎啊!钱先生!我是陈赓啊!”

钱学森大吃一惊,在北京总参办公的陈院长怎么突然从天而降?

陈赓紧紧地与钱学森握手,又把刘居英、刘有光、徐立行、张衍等院领导介绍给他,大家这才走进楼里,宾主落座后,刘居英告诉钱学森,陈院长是今天清晨专程从北京飞回来欢迎他的。钱学森连声致谢,陈赓以大将之尊,在军务繁忙之中,不远千里,风尘仆仆地从北京专程赶回来迎接他,他深受感动。

陈赓乐呵呵地说:“哎呀,今天我起了一个大早,总算赶回来和钱先生见了面。我们军事工程学院打开大门来欢迎钱学森先生,对于钱先生来说,我们没有什么密要保的,那些严格的保密规定,无非是在美国人面前装蒜,不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发展水平。”

上午,陈赓、刘居英等院领导及与钱学森分别多年的老同学周明教授陪同钱学森参观学院。看完空军工程系后,陈赓不顾双腿隐痛,又陪同钱学森参观炮兵工程系。

任新民副主任带着钱学森看了火箭武器教授会的几个试验室,特别是室外的固体火箭点火试车的试验,任新民的工作引起钱学森极大的兴趣。

任新民指着几个十多米高的铁架子,谦虚地说:“不怕钱先生笑话,我们做比冲试验,方法很原始,另外用火箭弹测曲线,也是笨办法上马。”

钱学森认真地说:“不容易!你们的研究工作已有相当的深度,尽管条件有限,已经干起来了嘛!迈出这一步,实在出乎我的意料!”

任新民拿出美国空军的一份短期训练教材,就固体火箭燃料配方、柏胶装药中的材料和工艺等问题向钱学森请教。

钱学森对陈赓说:“任教授是你们的火箭专家,我今天有幸认识了他!”

陈赓介绍说:“任教授这几年一直在搞火箭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停顿了片刻,陈赓缓缓问道:“钱先生,您看,我们……能不能自己造出火箭来呢?”

钱学森双目炯炯,看着陈赓,不假思索,脱口而答:“有什么不能的?外国人能造出来的,我们中国同样能造出来,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不成?”

陈赓脸上掠过一丝惊诧,旋即眉峰一扬,开怀大笑,他立即趋前一步,紧紧握住钱学森的双手,以语到石穿的豪迈声音说:“好!我就要您这句话!”

钱学森离开任新民的实验室时,沉静地看着任新民的脸,两个人双手紧握,钱学森充满感情地说:“我们一见如故,希望不久我们再见面,深入探讨一些问题!”

中国国防现代化的发展史应该准确记录下这一刻,中国两位伟大的科学家、彪炳青史的航天工程大师是在哈军工的那个冬日,在编号为21号的教学大楼里,在陈赓大将的身边,第一次相识,从此,他们就像一对伴星,在中国宇航科技的天空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芒。

中午已过,陈赓说:“钱先生,今天中午先在学院里吃点便饭,晚上在大和旅馆再正式为您接风。”

“谢谢!”钱学森向陈赓略一躬身道:“请随便一点。”

大家谈笑着走下台阶,后面追上来两位年轻的少校军官,气吁吁地赶到钱学森面前,一个标准的军礼,几乎是齐声喊道:“钱老师,您好啊!”

钱学森定睛一看,一个是罗时钧,一个是庄逢甘,多年不见,两位学生已变得老成持重了,那一身笔挺的校官服,英气四射。

“啊!是你们俩呀!”钱学森的眼睛笑成了弯月,一手抓住一个人,使劲地摇着。

陈赓对罗时钧、庄逢甘两人说:“正好,你们俩也来陪老师吃饭。”

下午,钱学森为哈军工老教授作学术报告。

晚上,大和旅馆小餐厅里摆着两张大圆餐台,水晶吊灯和壁灯发出柔和的光线,户外虽是数九隆冬,室内却温暖如春。陈赓和钱学森并肩坐在一起,陪同的有院部系领导人,老教师中的周明、任新民等人,钱学森的学生罗时钧、庄逢甘自然要在场执弟子之礼。

席间,陈赓三句话不离开火箭,他向钱学森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钱学森谈到如果研制射程为300至500公里的短程火箭,弹体及燃料用两年时间可望解决,关键问题是自动控制技术,恐怕难以一下子突破。他看着坐在对面的任新民,问道:“任教授,是不是这样?”

任新民点点头,他把今天火箭教授会同钱学森讨论的结论简单说了一遍,大家的话题都围绕着火箭,这个晚宴成了科技研讨会。

陈赓听大家和钱学森谈得投机,很是兴奋,他解开风纪扣,朗声道:“钱先生的话让我心里有了底,我们一定要搞自己的火箭,我可以表个态,我们军工将全力以赴,要人出人,要物出物,钱先生只要开口,我们义不容辞!”说到这里,陈赓举起盛满红葡萄酒的高脚杯站起来,大声说:“我提议,大家举杯,为欢迎钱先生参观我们学院,为发展我们中国自己的火箭工程事业,干杯!”

繁星在清冷幽深的夜空中闪烁,哈尔滨的街道上静悄悄的,可大和旅馆里仍然灯火通明,这是中国科学史上意义非同凡响的聚会,中国航天事业的第一个誓师会是在哪里举行的?实际上是在哈尔滨市,在哈军工,在陈赓为钱学森举行的这个小型欢迎晚宴上。钱学森在晚年的回忆中,深情地说:“我回国搞导弹,第一个跟我说这事的是陈赓大将……陈赓接见了我,还吃了顿晚饭……”

与钱学森相识不久,任新民萌生了中国应该发展可控地地火箭和地空火箭的设想,他与周曼殊、金家骏两位教员讨论后,三人联名写了一份关于研制火箭武器和发展火箭技术的建议书,请学院党委转呈陈赓院长。

没过几天,任新民的建议书由陈赓转报中央军委,摆在彭德怀办公桌的案头。彭德怀很重视任新民关于研制火箭武器的建议,阅毕当即批给黄克诚和万毅阅。1956年1月20日,彭德怀主持军委会议,讨论通过了这个建议,拉开了中国发展导弹的序幕。是年秋,有一次,陈赓请任新民吃饭的时候,开玩笑说:“哎呀,任教授,你现在在全军名声大振!”

任新民不解,只是笑。陈赓补充道:“你们三个人的报告登在军委的简报上啦!”

1956年春,在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下,国务院组织了全国数百名专家集中北京,制定《1956至1967年科学计划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确定了57项重点任务,其中第37项是“火箭和喷气机技术”。任新民参加了这一部分的起草工作,在武器装备规划中,特别提出开展地对空、空对空各种防御性战术导弹的研究。

五、到五院报到的第一人

陈赓对火箭、导弹着了迷。1956年春,由他牵线搭桥,在周恩来、彭德怀、叶剑英等军委主要领导的大力推动下,中国的导弹研制事业迅速提升到实施的阶段。2月17日,钱学森起草的《关于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提交中央,在《意见书》中,钱学森还开列了一批拟调来参加这一宏伟事业的21名高级专家的名单,首位就是哈军工的任新民。

为了保密,所有敏感的名词统统用“航空工业”来代表,领导机构也称“航委”,由聂荣臻挂帅。

5月10日,聂荣臻提出了《关于建立中国导弹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其中包括建立以钱学森为院长的导弹研究院,对外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以便尽快开展导弹研制工作。中央军委迅速批准了聂荣臻的方案,并指定由聂荣臻负责具体落实。

组建五院的燃眉之急是选调科技骨干,陈赓鼎力相助,带头向聂荣臻推荐哈军工的专家。6月上旬的一天晚上,在北京出差的任新民和庄逢甘穿着便装,跑到灵境胡同,看望院长陈赓。

陈赓一边吃饭,一边和任新民、庄逢甘闲聊着:“怎么,苏联去不成了?”

任新民说:“听说去不成了,本来让我们俩来准备规划,要跟着李富春副总理去苏联谈判呢!”

庄逢甘叹口气:“苏联人怎么说话不算数呢?”

陈赓把筷子一放,摆摆手道:“不奇怪,火箭技术就那么容易给了你们中国人?总得有自己的小九九嘛。”他看看有点沮丧的庄逢甘,鼓励道:“不怕他们赖账,我们自己干嘛!”

陈赓又神秘地挤挤眼睛,盯着学院这两位拔尖的专家,轻声问道:“你们在北京待了这几天,没听到点什么消息?”

一个上校,一个中校,两人相视一笑,支支吾吾,不敢捅破窗户纸。其实,他们这次在北京开会,从上层已影影绰绰地听到点关于中央要办个专门搞导弹研究的机构,这只是小道消息,院长是不是指这件事?

“哼,还装糊涂呢!”陈赓故作嗔怪道:“要把你们从学院调出来筹办五院呀!”

任新民和庄逢甘从心里想干一番自己喜欢的事业,但没敢开口,院长说明了,他们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任新民瘦削的脸颊泛起红润,庄逢甘毕竟年轻些,高兴得两眼放光,“嘿嘿”的憨笑着。

陈赓又说:“其实学院舍不得放你们走,你们都是创建军工的元老喽,第一批老教师嘛!但我们得顾大局呀,这次我们军工挑选最优秀的专家支援五院。逢甘呀,钱学森同志要出任五院院长呢,你就跟着你的老师好好干吧!”

任新民和庄逢甘离开了灵境胡同,初夏的习习晚风拂面而来,顿时令人神清气爽,带着对新事业的憧憬,他们踏着路灯投下的影子,昂首阔步地走着。

规划会议结束后,任新民和庄逢甘商量好,先不回哈尔滨,他们直接去五院筹建地——黄带子坟那个野战医院腾出的房子里,报到上班了。

那天,聂荣臻的助手安东少将一早来看他们,只见两位留美大教授,找来两块铺板,用几摞砖头当床脚,搭成两张小床,他们不顾条件简陋,一头扎进工作里。

安东回去向聂荣臻汇报:“任新民是第一位来报到的,庄逢甘第二,条件实在太差,两个人都打地铺啊!”

聂荣臻叹道:“这就是陈赓同志带出来的干部啊!军工的专家们来打先锋了,怎么能让人家打地铺?你赶快在附近给他们安排个旅馆住!”

安东回到黄带子坟,再三动员任新民、庄逢甘两位住旅馆,任新民说:“我们既然是调来这里工作的,怎么能住旅馆?”他们一直没有去住旅馆。这件事给聂荣臻留下很深的印象,多年以后,晚年的聂帅还对别人说:“我对任新民和庄逢甘打地铺不住旅馆的事极为感动,始终铭记不忘。哈军工送来这么好的科学家,如果不信任,咱们还能相信谁呢?”

6月底,任新民回哈军工搬家。前不久,学院为老教师分新房,任新民和梁守盘是正副分房主任,任新民待人诚恳,办事公道,在全院的口碑极佳,现在他要离开了,大家都舍不得他走。7月1日,院系领导和许多老同事们在大和旅馆设宴欢送他,一片依依惜别之情。

1956年10月8日,五院正式成立,任新民在大会中聆听了聂荣臻元帅的讲话,聂帅的话铿锵有力:“我们要以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一定要艰苦奋斗,发愤图强,把我国的尖端事业搞上去。”

任新民出任总设计师室主任。除了为五院选调科技人员,他还要开办导弹技术知识训练班,为年轻人讲课,工作异常繁忙。

五院成立后,庄逢甘匆匆从北京回到哈尔滨,向院党委汇报五院急需专家到位,因工作缠身尚未成行的梁守盘和朱正才得以脱身赴京。任新民到北京后,曾向钱学森力荐梁守盘和李苾,但李苾不愿意再转入部队工作,所以换成朱正。首批调往五院的四位专家对哈军工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陈赓及院、系领导的礼贤下士一直令他们终身感铭不忘。几十年过去了,这四位教授一直以哈军工校友为荣。1957年的春节,已在五院担任重要领导职务的四位专家约好,一起去灵境胡同向陈赓全家拜年,在他们的心目中,陈赓永远是他们敬重的老首长。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秦始于公元前221年,止于公元前207年;汉包括西汉和东汉,始于公元前206年,止于公元220年。秦始皇顺应时代潮流,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秦的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初步形成,国家统一、多元文化整合的速度和力度加强。汉王朝是政治一元化的大一统国家,不同于政治多元的诸侯列国。西汉武帝时,汉王朝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进入政治、经济的全盛时期。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奖励儒术,正式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儒学成为学术思想主流的时代,是主导中国文化的最大力量。汉武帝本人雄才大略。
  • 皇权背后的女人

    皇权背后的女人

    她们的地位高高在上,她们的命运充满悲情,她们美丽倾国,红颜绝色。但皇权宠爱,总不能集于一身,于是,争权夺位,攻伐杀戮,贪欲享乐,淫乱宫闱……这些上苑桃花,帘后主宰,让自己的名字,与帝国的风云记入了青史。本书选取了中圈封建史上最为突出的十四名后妃人物,让她们重新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的眼前,让大家重温那一段段历史、一桩桩往事……
  • 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女人

    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女人

    她们有倾国倾城的美貌与聪慧过人的智慧,但她们的作为充满争议。有人说,她们用“肉弹”和“妖媚”从男性秩序中打开了缺口,获取了循规蹈矩的女人难以企及的物质生活和历史地们,也有人说正是因为她们不信这个男权世界的潜规则,才在这个世界上演绎了女人的精彩!好与坏,肯定与否定,历史将如何为她们定位?
  • 舒伯特:古典主义音乐最后一巨匠

    舒伯特:古典主义音乐最后一巨匠

    《图说世界名人:舒伯特(古典主义音乐最后一巨匠)》介绍了,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维也纳郊外的教师家庭。他自幼随父兄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少年时即显示出在音乐创作上的特殊才能。舒伯特的一生是在贫困中度过的,艰难的生活使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然而,舒伯特却为人类留下了大量的不朽名作。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
  •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精选了马克思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热门推荐
  • The Canadian Dominion

    The Canadian Domin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台菩萨戒疏

    天台菩萨戒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等我来寻你

    快穿:等我来寻你

    禾琯:宿主,你没钱不如去留宿街头吧莳萝:呵几分钟后,莳萝从巷子里出来直接去五星级酒店,而在她身后躺在巷子里的男人泣不成声。禾琯:它就知道!!!某只:小姐姐,我没地方去,能收留我吗QAQ莳萝笑吟吟:好啊禾琯:拐卖未成年犯法啊喂!!!
  • 天灵灵地灵灵守财要守命

    天灵灵地灵灵守财要守命

    一段源于百年前发生的事故,在百年之后又是牵连起一段什么样的纠缠迷离,不经意发生故事的叫事故,那蓄意为之的情感还能算爱情吗?夜黑风高的夜晚让我们来敬请期待吧
  • 长此以忘

    长此以忘

    年轻人陈寰在毕业期间结识了同校的校友周玺芝并很快确定了恋人的关系,毕业季的际遇让他们的故事从一开始就充满别离之意。情场如战场,十年两茫茫,其间的勾心斗角步步为营回过头去看看,不过一场云烟。至于是否爱过,彼此心中明了,也就不足为外人道。待到十年后重逢,大家笑泯恩仇,却都感慨岁月难回,虚掷了好时光。本书语言与故事兼备,情感与才思并举,十分耐人寻味;封面采用烫金工艺,兼具传统与时尚两种特质,能够给每一位翻开它的人带来一番新鲜的阅读体验。
  • 凉拌面

    凉拌面

    半夜,铃声大作,顾家诚被惊醒,顾不得披衣跑向客厅。电话是英子打来的。顾家诚忙问发生了什么事。英子哽咽地说着。好一阵,顾家诚才囫囵半片听出意思,英子和峰因为钱的事打了起来,这次她下了决心要离婚。第二天,顾家诚本打算上班后给英子打个电话。到单位屁股没坐稳,院长就把他叫了去。有患者在院长办公室无理取闹,院长让他马上处理这个医疗纠纷。他把患者叫到自己办公室,详细询问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作了笔录,安顿好患者,又到病房核对了情况,返回时快晌午了。这时,英子来电话了,她说在婚姻登记处。英子靠在婚姻登记处的外墙,头也倚着。
  • 薄荷味的早夏

    薄荷味的早夏

    夙未来本和原先一样,在家中后花园内跑着步呢,耳旁忽然传来沙沙声,夙未来好奇去看,结果一下让他捡到了一个小姑娘,小姑娘的眼睛可水灵了,大眼眨巴眨巴着:“未来我陪你,你能养我吗?”
  • 守藏(下)

    守藏(下)

    故事在国民党军官、地下革命者、文物专家等等人物的理想和信念中展开,不同位置的人拥有着不同的理想和信念,这种价值观的碰撞十分精彩。《守藏(下)》以“视国宝为生命”的守典精神,以保护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等宏大的理念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从不同的角度,呈现出了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弘扬了中华文化,传递了对国宝价值的认识,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读者讲述了一段不能遗忘的历史。
  • 笑意暖暖

    笑意暖暖

    千容雨转过身,准备离开。可刚抬脚,便被一股劲拽住了长裙后摆,整个人往前趔趄。千容雨赶紧拽住胸口的那点布料,堪堪防止走光危机。澹台宋!千容雨愤恨地转头,往回看去,如刀子一般狠厉的眸光朝着澹台宋射去。后者却若无其事地松开踩住她裙摆的脚尖,面色如常。幽黑的眸子静静地回望她,仿佛此事与他无关。“你......”千容雨咬牙切齿。这个人怎么能这么厚脸皮!澹台宋(理直气壮ing):“还不走吗?想继续被拍?”总的来说,就是人前天使、人后宅女的过气歌手千容雨和人前人后都本色面瘫的大势演员澹台宋的美丽爱情故事……
  • 原振侠5:宝狐

    原振侠5:宝狐

    故事是关于这两个人的:冷自泉,家世烜赫;四十多年前,当时二十六岁的他已经是军政坛中非常瞩目的明日之星;就在委任他为全国武装部队副总司令的就职典礼那天,他却突然消声匿迹。宝狐,一个美丽出尘的女子,本应在灵柩中躺着的女子,在一夜之间,消失踪影。「宝狐」可以说是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也可以说是一个慑人的恐怖故事,或者——一个荒诞的神怪故事,但是正确地说,它还是一个科学幻想故事。每一个人心目之中,其实都有一个「宝狐」:一个理想中的异性。——倪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