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2500000051

第51章 古城棱镜(11)

告别木里

天大亮的时候,我们提着相机走出寺门,去拍摄断壁残垣。东面群山起伏,正对寺庙一段近20公里长的山峦,酷似一位仰卧的男子,两只手似乎还交叉在腹部。这一发现使我们对木里寺的“纯阳世界”加深了印象:人是“公”的,鸡是公的,连山也是“公”的。

当太阳从那座“公山”升起,木里大寺沐浴在明亮的朝阳里,寺庙及其背后的遗址显现出各自的辉煌与悲壮,新寺仿佛是刚从旧址中蜕化出来,而旧址像是被遗弃的空壳,忍受风雨的摧残。旧址的起点是一个下陷的平台(可能原来是厅堂)。往前是一道断墙,墙上长满青草,东西两端均有高墙遗址。再往前,就是原来的大殿遗址,据资料介绍,这里原是一座四楼一底的高大建筑,如今只剩一二层的墙与窗。原来木里大寺那尊高达23.3米的铜制强巴佛(弥勒佛)大概在东侧大殿内,当年洛克到此,为了能拍摄佛头,曾爬上二楼取景,如今佛像没了,寺庙被砸烂了,只剩下一堵堵高墙似乎要向世人证明往日的荣光。

返回寺庙,我特意在寺前高地上拍摄一张全景照,发现新寺的规模无法与旧寺相比,但从被毁灭到恢复重建,已经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又稍觉宽慰。寺西陡坡之上约800米处,还有一座经堂建筑,紧紧贴在崖壁上,显然也是大寺的一部分。此时,昨夜高啼不休的那群神鸡正在院内外自由觅食,小喇嘛们排队进入大殿。老扎巴在门口招手,让我们进去参佛,但交代不准照相。

厅堂内,百十个喇嘛在专注地念经,辨不清他们在念什么,但节奏和旋律是那样庄严神圣,洪钟般的声波仿佛要把整个大厅抬起,平时略嫌空阔的厅堂,此时又显得狭小了。昨晚戴手表穿牛仔的小伙子们,此时被包裹在红色的袈裟里,从凡人变成了神。

拜了一圈下来,只见扎巴手拴一束红布条,在门口向每一位施主祝福,并把红布条挂在脖子上,我们欣然接受了他的祝福。

从后来找到的洛克的照片看,当年的木里喇嘛城从现在的大殿遗址一直延伸到寺西陡坡之上,据洛克介绍:王宫在喇嘛城的最低处,是一座很大的石头建筑,建于60年前(洛克是1924年第一次到达木里的,照此推算,大殿建于1864年——笔者)。欢迎仪式在皇宫前的小广场举行。低沉的喇嘛念经声,喇叭声和海螺声有一种威严感,锣鼓声带来了热闹的气氛。宫殿入口看起来雄伟壮观,两旁竖着两大包刑板,令人不寒而栗。这些一头红一头黑的刑板是用来逼迫臣民服役或用来惩罚犯人的。王宫是木里的办公地,又是他的衙门。

一进门就是马厩,又暗又臭。在马圈旁进去就是一个小院子,院子里那几棵发育不全的小树好像是为了使幽暗的院子增添活力而栽的。我们上了两架又陡又宽的石阶梯,来到一张油渍斑斑的窗帘面前,拿过酥油的手在窗帘上留下无数黑色的印子。一个西番仆人拉开窗帘让我们进去。走过外室,我们来到了明亮的内室,木里王就在这儿接待了我们。

他见我朝他走来,就立即站起来欢迎我,做手势让我坐在小桌旁的椅子上。他坐在我对面。桌上摆了木里的最佳食品。光线从凸窗射进来,他背朝窗子,我看不清他的相貌,他倒看得清我脸上的每块肌肉。

洛克曾在这里拍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也许是唯一能为木里大寺的辉煌作注释的见证。

尼玛天不亮就走了,他要到三区接人。而我们准备当天赶回盐源县城,所以,吃过早饭就交付食宿费,辞别下山。先经过那条箐沟,发现沟边有一座小木屋,以为是水磨房,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种水轮驱动的转经房,原理与水磨房一样,但旋转的不是磨盘而是经轮,其用意显然与风吹经幡相似,要让风和水为他们诵读吉祥的佛经。

往沟下一看,下方还有几座。这种别致的水转经轮,把自然崇拜与宗教崇拜融为一体,颇为别致。

下到半坡,前方山梁上兀立着一堵碉楼的断墙,两边是深谷,前后是陡峻的山脊,地形十分险要。砂土舂捶的墙体被风雨剥蚀得只剩下筋骨,看得出这里是当年从理塘河到木里大寺的唯一通道的关口,居高临下,视野开阔,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木里寺即便只剩下这堵墙,也值得去看看。

从木里寺到县城,一路顺畅,时逢星期天,县城找人不便,但小城人的热情友好使我们如愿以偿地找到想要的资料。太阳落山的时候,我们终于爬上棉亚垭口,回首一望,只见木里县城方向的天边飘着一朵红色的云,似乎在向我们招手。

再见了,木里。不知何年何月,我们又再次相会。

盐源见闻

10月24日晚,当东方天边升起圆月的时候,我们正急驰在盐源坝西面那条笔直的大道上。路过“金苹果加油站”,顺便向“纳汝”姐妹告辞,约九时许,我们在县城一家不错的宾馆安顿下来。

当晚,在县城一个大排档里点了一桌丰盛的晚餐,大家举杯相庆,同时向李冬红和小杜告别——他俩明天就赶回宁蒗、丽江。我和余老师则继续前往西昌、冕宁。

好几天未洗澡了,当我浸泡在温热的浴缸中,一种对美好生活的知足感便渗透全身。

25日一早,我和余老师便租一辆三轮摩托车直冲县城后面的制高点——烈士陵园,拍摄县城全景。在此一望,整个盐源坝子和县城都尽收眼底,视野中除了建筑、道路和田野外,还有不少柏树。直观上,盐源坝子比丽江坝子大多了,只是没有丽江坝平坦。

吃过早饭,送走李冬红他们,便前往县政协文史办和县政府史志办,路上,见人家门口放着一个火炉,灰烬中袅袅升腾一股轻烟,散发出柏木的幽香,这让我想起儿时在家乡过年过节,大人们总爱在香炉里燃上几片柏木,让一个宅院都充满清香。此地多柏树,历史上曾有过“柏兴府”和“香城郡”的名字,原来种柏烧香也是纳西族的传统。

盐源古称“笮”,汉代设“定笮县”;五代至宋末为“贺头甸”(据和即仁老先生说,纳西语称盐源为“和敦”,可能“贺头甸”即来源于此)。其中唐初曾设“昆明县”;元设“盐井千户所”,置“润盐县”;明设“盐井卫”;清置“盐源县”。

笮者,纳西语之人也。据县志办主任邓荣安先生的考证,“古时代称‘笮’的地区甚广,大约相当今岷江上游的阿坝、甘孜两州,以及南山雅安地区,凉山州牦牛山以西地区,其先民,《华阳国志》云:‘皆夷种也’。但自秦以后,史书中称‘笮’便专指今盐源县了。”这基本可以看出纳西先民流动与集聚的线索,而古定笮县地域广数万平方公里,它包括大笮(今盐边、米易县和攀枝花市之大部);笮秦(今冕宁西部和木里县);还包括西昌之一部分,并管辖今云南大理和丽江部分地区,比如大理洱海,历史上曾被称作“昆明湖”,而西昌、盐源到丽江、大理一带,汉代统称为“昆弥蛮”或“昆明族”。所以,定笮是汉代到唐代古纳西民族的活动中心。

现在的盐源县城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原来称盐井镇,即古代之“白盐井”也,明、清时的县治“卫城”,在今县城以东15公里处,称卫城镇。而定笮县治则只有一些土墙根,称为“土城”,在县城与卫城之间。据当地学者考证,定笮旧城平面布局为方形,面积1.13平方公里,城墙周长1.4公里。当我们赶到土城遗址时,只看见一道土坎躺卧在苹果园中。至于“诺济城”、“昆明城”和“双舍”等与纳西族历史相关的遗址遗迹,由于研究考证的缺乏,只有一些猜测和推想,而现有的遗迹亦得不到保护。可以说,纳西族在盐源的历史,一部分仍然埋在地下,另一部分也将埋入地下。

寻找“开山姥姥”的盐井

此次到盐源的一个心愿,就想去看看纳西先民开采的盐井。当我们提出这一要求之后,县志办主任邓荣安先生便安排小谭老师领我们前去(小谭原来是一位中学教师,近年才调到县志办)。

从县政府出来,往西北绕过一片旧街,已到城外。前面一条干沟,跨沟西行,穿过一个村子,来到坡顶,有几座红砖房,几个工人正在拆卸设备,其余人则在草地上打扑克。一打听,原来这是一口即将封闭的盐井。

我们说想看看“开山姥姥”的盐井。他们说,那要到盐厂附近。

这里说的“开山姥姥”,即盐源历史上流传的摩梭牧羊女。传说是她在放羊的时候发现了盐井,然后才有后来的开发,所以后代尊称摩梭牧羊女为“开山姥姥”,据说过去还有专门的祭祀场所,我们手中的县志资料封面上,即是这个美丽的牧羊女形象。

说起“开山姥姥”,小谭老师颇有见地:“盐源的古代历史,其实是摩梭人的历史”。他从古代的开发到现代的史载,阐述了他的观点。

按工人的指点,我们从坡上下来,到小河边,河岸崖壁上有不少裸露的水管。

小谭说,这些都是过去盐厂引卤水的管子,现在已废弃不用。

过河,不远处就是盐矿厂的大门。厂区有些破旧,路程上到处有白色的盐花。

询问古盐井,几个工人指着一间低矮的房子,说这就是厂内最早的盐井,已经关闭,进不去。

“这是开山姥姥的盐井吗?”

她们说,开山姥姥的盐井在盐灶村。其中一位女工说,她家里还有一个“摩梭盐锅”。

这一消息让我们喜出望外。在我们的请求下,女工领我们走进位于盐矿西侧的盐灶村。

一条窄街,两溜低矮的房子,这就是曾经出现过“盐源八景”之一“井灶浮烟”的盐灶村(现在已有一个过时的名字:工农街)。原来,古代没有钻探设备,熬盐都用盐井自然溢出的卤水。因井水浓淡不匀,盐户便轮流打水,每家在附近设盐灶(盐灶数由官府核准),昼夜不熄,热气蒸腾,于是就有“井灶浮烟”之说。

而盐户熬盐的工具就是纳西人发明的“摩梭盐锅”。由于历代官府对盐业生产都是专营控制,所以两千多年的积累,盐灶村的规模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宏大。

女工推开门,让我们进去,并向家人说明来意,没想到一家人都取笑我们:“这有什么可看的”。然后指着墙脚那个又黑又脏的东西说:“诺,就是这个”。

我们一看,那盐锅外形像个广口陶缸,高约30厘米,口径约50厘米,锅壁较厚,锅边已经破损,当时锅里还有残留的猪食。原来是用它来做猪食槽的,怪不得要取笑我们。

总算看见一件纳西文物,虽不能确证这是汉代盐锅,但至少是古代制品。我们摄下资料片,并要求女工不要丢弃它,将来有用(据说摩梭盐锅熬的盐质地洁白,因此称该地为白盐井,原因是铁锅含铜。而盐塘镇煮盐工艺落后,盐呈黑色,称为黑盐井。果如此,摩梭盐锅应该是古代纳西人的一项科技成就)。

从女工家往前走,穿过一条小巷,便到小河边。河埂边有一个半块篮球场大小的土坑。女工说,这就是老盐井,前几年才填埋的。由于填埋,已看不出老盐井的原貌,让我们有些许遗憾。而盐井旁有不少房屋的墙体是由煤渣垒成的,块块相叠,不知烧了多少代?熬了多少盐?

古老的白盐井,熬煎过多少纳西人的血汗,如今机井代替了古井,“开山姥姥”的遗址已被填埋,纳西盐工的后代子孙不知去向……看着这些用煤渣叠砌的盐灶房,仿佛累累白骨,让我这个纳西后生心头发酸。

牦牛道上

从盐源向东,跨过雅砻江,翻越牦牛山,就进入西昌坝。盐源到西昌坝图上距离仅180公里,实际走了6个多小时。10月25日晚,我们在西昌城受到市建委朋友的热情接待。

西南地区最早的统治者是秦国,后来是蜀汉政权。秦的首府位于中国西部,而从长安经成都到云南的通道有两条:一条是经汉原、西昌安宁河到攀枝花,然后进洱海地区,称为“零关道”;一条是经宜宾到昭通到滇池地区,称为“石门道”。

汉源古称牦牛县,所以汉代的零关道在唐代又称为牦牛道或清溪关道,它是着名的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区段。汉源位于大渡河边,从汉源到定笮(盐源)、大笮(盐边),是从成都平原到云南高原的过渡带,又是汉唐时代中原王朝与吐蕃和南诏等少数民族势力之间的交界地带,这一长约千里,宽约五百里的地域,是古代牦牛羌的领地。至今,西昌西面的山脉仍称牦牛山。当年汉武帝打通“蜀身毒道”,就是选的这条道。而当时的“昆明蛮”,即居于川滇交界地区的麽些等少数民族,阻挠汉军南进,使汉军无功而返。回去的士兵可能为了推脱责任,谎报军情,说昆明湖(洱海)如何浩大,昆明蛮如何顽固等等,于是汉武帝在长安凿昆明湖,造楼船训练海军,决心攻伐昆明蛮,这就是“汉习楼船”典故的缘由。

东汉时张嶷到越嶲侵犯了麽些蛮的利益,麽些蛮奋起反抗,被张嶷“笞杀之”,夺占了盐池、铁矿。从汉到唐的几百年时间,因为纳西族的关系,牦牛道时闭时通,说明纳西先民一直与这条古道息息相关。

当汽车跨过安宁河的时候,我第一次发现西昌坝是那样的美丽;碧蓝的天宇下,金色的田野平躺在两列青山中间,一条安宁河仿佛是血管,流淌着富饶与美丽。往年过西昌,是在寒冬时节,车窗外有披着毡子的彝胞在寒霜中瑟缩,今值深秋,才知道西昌还出产甘蔗。这个长达200多公里,宽约3-5公里的坝子,海拔约1600米,年平均气温17℃,号称“天府第二平原”,是成都到云南之间最大和最丰饶的坝子。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秦皇汉武都看重这块土地,为什么纳西先民曾依依不舍,但最终还是不得不放弃它的原因。

同类推荐
  • 明帝国的崛起

    明帝国的崛起

    弘治十三年夏末秋初,宅男理科生张昭穿越来到明朝。瑰丽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在这繁华,美好,欣欣向荣又潜藏着王朝危机的时代,张昭一路青云直上,手持权柄,上佐天子,外镇四夷,书写属于他的华彩乐章。五千年的治乱循环,明亡后华夏文明的沉沦,我来了,这一切都将改变!推荐九悟完本的老书,均订过万,《奋斗在红楼》九悟书友群:312484933.进群验粉丝值。只要订阅了九悟的书即可。
  • 极品国士

    极品国士

    一夕之间,苏烨穿越到初唐一个地主家的傻儿子身上。这是武德八年的夏天,再过一年多,历史上那位有名的皇帝就会即位,开始一段很长时间河清海晏的盛世。忙忙碌碌的苏烨,只想咸鱼过这一生,种种地,做做美食,出国旅旅游,引进点异域物种,没事写写诗唱唱歌搞点发明什么的……
  • 大唐贞观直播间

    大唐贞观直播间

    附身唐太宗,身带直播系统,附赠时空仓库。靠着直播打赏,未来小太宗买枪买炮买炸药,手机电脑发电机。直播举兵起义,直播批阅奏章,作皇帝累啊,作一个好皇帝更累。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近战骑兵匈奴,远征美洲大陆,扩张,扩张。
  • 抽个美女打江山

    抽个美女打江山

    周少瑜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的古代,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美女抽奖系统,专抽前世历史上留名的美女。“啥?苏妲己?虽然很漂亮是没错,可我现在就是个小山贼诶,满打满算也就五个人,这抽出来不是遭人抢么!哪里守的住!”“哎呀,缺领兵打仗的人才呀,系统,历史上到底有花木兰没有,抽一个出来给我呗。”书友群686957753。答案就是书名,有兴趣的书友可以来。
  • 世界建筑与雕塑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世界建筑与雕塑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本套书用生动的文字, 再现了世界历史进程的恢弘画卷, 堪称一部贯通整个世界历史的简明百科全书, 串联起全部人类发展的瑰宝, 并以其光辉不朽的价值与流传恒久的魅力, 成就一部好读又好看的世界历史通俗读物, 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 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世界历史知识的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热门推荐
  • 用故事激发孩子好学向上

    用故事激发孩子好学向上

    学习,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民族,意义都是重大的。儿童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期。尽早让孩子认识到学习的真正意义,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让孩子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帮助。本书采用“故事教育法”的方式,针对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随时发生的情况,把各种教育的道理蕴含在故事中,通过一百多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领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孩子好学向上的习惯,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渐入佳境。在故事里,孩子能够领略到学习是一件美妙的事情,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只要让自己置身其中,就可以发现沿途的美好风景。
  • 大领主之帝国崛起

    大领主之帝国崛起

    如何将一个即将荒废的小村庄,发展成为一个称霸大陆的强大帝国?经营贸易,建立商业帝国;招募英雄,参加职业联赛;转会市场,招募各路豪强。经营大本营,攀升科技树?这只是基础。开发各种特色产品,并将其销往全世界,努力赚钱,才是首要之务!您需要采购什么商品?我们青灵商盟拥有大陆最齐全的商品库,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什么,你想要蘑菇弹?
  • 人生的底线

    人生的底线

    他,是一名出色的外科医生,拯救危难患者无数,其中包括英模人物和老革命,让他身上充满了光环,并得到崇拜者的追求,但已经有家庭的他是否会越过这条人生底线呢?一次意外的手术失败,让他彻底跌下神坛。不但家庭破裂,也被赶下了令他钟爱的手术台,被发配到一个无法展示他精湛医术且充满死亡的病区。他该何去何从?从逆境中振作起来的他终于意识到,救死扶伤不一点不一定依靠精湛的医术,更需要爱·····
  • 遨游在诸天世界的龙族

    遨游在诸天世界的龙族

    “靖哥哥!不好了,襄儿有身孕了!”“蓉儿!你骗我的吧!襄儿都没有嫁人,如何来的身孕?”“这……”
  • 流浪汉小4最后的七天

    流浪汉小4最后的七天

    公元2019年,流浪汉小4被路过的神秘黑衣人告知,自己的生命只剩七天了!他不信、迷惑、惶恐!金钱、爱情、家庭……难道这美好的一切都永远无缘了吗?七天内,小4要实现自己的梦想!
  • 枭宠男神:御少,你狠帅!

    枭宠男神:御少,你狠帅!

    〖女扮男装2x女比男强x席御pk姬聿〗接手家族生意的席御,因为阴谋而藏着马甲前往云国展开秘密调查。原想一心调查,途中发展事业,却没想到一个绿眼熊猫入了她的视野。绿眼熊猫,火爆傲娇又骚包,可谓是十分不要脸!可即便如此,席御却依旧心心念念将他宠上天!所有人都以为,席御对姬聿只是一时兴趣,早晚会抛弃他。直到有一天……姬聿重伤,席御为此发狂!只见她握着他拿枪的手,对自己开了一枪,眼眶通红,绝望而疯狂!“我要他们为你的受伤而陪葬!”几天后,某势力被灭,她因重伤陷入昏迷。那时候起,所有人才知道,原来……他是她的命。十天后,姬聿苏醒,看着沉睡的席御,红着眼睛蹲在墙角画圈圈。嗯,画个圈圈诅咒你。诅咒你早日醒来,诅咒你一生被爱。(作者玻璃心x不喜勿喷x官群:452274560)
  • 炮灰不甘心

    炮灰不甘心

    奈何桥上人满为患,望乡台边上孟婆急得冒汗。肿么办,一个个的过了奈何桥,却不喝孟婆汤。问,为何?答,不甘心。于是乎,无所事事在地府游手好闲的姚二灵走马上任了……
  • 总裁娇妻:国民男神住隔壁

    总裁娇妻:国民男神住隔壁

    他和她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在他的婚礼上,她笑靥如花。他结婚,她不是新娘。她被他的新娘下药,睡了当今霸道总裁,叱咤风云的二少。她被人吃抹干净,出国走人。五年后。她带着两个萌宝归来,并将自己在国外的公司分到中国来。一天,两个萌宝来到爹地的办公室。“我给你两个选择,一是你娶我们妈咪,二是我们妈咪嫁你。”某爹地:“……”这算是选项?可等到他见到她后,就决定:一定不会放过她。(宠溺文来袭。)
  • 诸天捕鱼系统

    诸天捕鱼系统

    穿越成大秦帝国落魄小王爷,随身携带诸天捕鱼系统,可以捕捉诸天万物,功法、兵将、武器、美女…掌掴小贱人、拳打世子,皇帝老子都不怕,李逵不够狠?我再捉个赵云过来玩玩,比美女?我让貂蝉给我按脚、西施喂我吃荔枝……元芳,你怎么看?
  • 傅少宠妻要节制

    傅少宠妻要节制

    被未婚夫一手设计之后本该避之不及的男人站在她身前,“嫁给我,从此你的困扰和喜忧由我接管。”帮母亲治病,给她衣食无忧的生活,让她享受一般无二的荣宠。当她沉溺其中,恍然发现自己不过他权势阴谋场里的一枚棋子……婚姻的围城,商场的明争暗斗,男人运筹帷幄,攻算人心,如果过往皆是一场算计,唯有爱你不可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