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2500000012

第12章 市井写真(11)

作为丽江“孝廉方正”杨氏的二十三代传人,受领的家训是:“养家以孝道为先,从政以清廉为大,教儿有方,做人求正”。因此,杨氏在定居丽江四百年的时间里,口碑极好,并被皇帝授以金匾。全族上下学习之风盛行,文化传承也生生不息。正所谓:“皇恩浩荡一金匾,诚惶诚恐四百年,从政经商难入道,孝廉方正顺风传。君不见,三苏祠中庆远联,回肠荡气入史编;君不见,读书堂内卿之墨,游龙舞凤千钧力”。由此追溯,中原汉文化在丽江的传承和发展,可见一斑。

说到文化的传承,这是中华民族复兴路上一个热烈的话题,面对目前中华文化传承的现状,我有所思,有所悟。文化传承需要花大力气并贵在坚持不懈,丽江所以有今天的辉煌,那是通过几十代人,千年历史的文化传承才具备了如此让人羡慕的文化底蕴。

闲言絮语不多说,这里用我对文化传承的所思所悟而写的一首七律作为结束语,以献给正在投身于抢救、传承民族文化事业的同人:

世代比邻忠义坊,孝廉方正气绵长。

红梅瑞雪吉祥鸟,碧柳和风如意妆。

暮究孔门“周易”诀,朝穷“屈子”问天章。

堂前春燕呢喃语,也学孩童课读忙。

甜蜜的交流会

奚月诚

一年一度的丽江七月骡马物资交流大会就要来临了。提起交流会,我的思绪被带到了20世纪70年代那个热闹非凡、令人难忘、充满甜蜜的交流大会中。

丽江的骡马物资交流大会是很有名的。在丽江,每年有三月和七月两次骡马物资交流大会,而这是一年中家庭全体成员都要参加的大会,因此,逛交流会是令人兴奋,特别是最令小朋友们激动不已的大事,往往在数周前,小朋友们就要考虑该向家长要多少钱,买些什么,吃点啥东西。然而最让大人们犯愁的也正是这些。因为在那个年代,农村里每年只有春节前的一次分红,而大多数家庭都要在春节前拿到微薄的分红款后就得备好全家人一年的衣物、油盐等生活用品。如果家中还要办喜事的话,往往在用完每人1丈6尺2寸的布票后,还要向亲戚、朋友去索要布票置办新郎新娘的新衣;如果要起房盖屋,开支会更大。因此,到三月和七月的骡马物资交流会时,许多家庭都已囊中羞涩。但是,逛交流会却是城郊附近老百姓每年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大事。于是,为逛交流会作充分准备,就成了每个家庭的一件大事,再苦再累也会在所不辞。

卖草攒钱为逛会

一斤苹果5分钱,一个鸡蛋5分钱,一只母鸡7至8元钱,家中能变成现金的东西都会悄悄进城,但是,这些东西毕竟太少了,而且还要向生产队请假,既误了生产队的12分工分,还会让红眼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而最方便、最快捷、最实惠的,莫过于割草卖草。

交流会期间,生产队会专门安排逛会的日子,那也就是农民们一年中除春节外难得的假期。农历七月,百草茂盛,田间地头,水草肥美,农民们正可以利用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这些美好的事物。于是,城郊附近的村村寨寨中,男女老幼基本上都会为甜蜜的交流会而奔忙。

在丽江城区东面金虹山南麓的红星交流会场,聚集着几万甚至几十万头牲畜。有从丽江各地来的,有从永胜、华坪、宁蒗来的,也有从周边的大理、迪庆、怒江赶来的。有骡子、马匹、毛驴、水牛、黄牛、绵羊、山羊等,把方圆几平方公里的红星会场挤得水泄不通。远远望去,人马混杂,牛嘶马鸣,热闹非凡。这么多的牲畜,每天需要大量的饲草,农民们找准了“市场”(当时还不兴叫市场)!

早晨五点左右,农民们便背上篮子走在田间地头了。那个年代,村中家家户户饲养着集体的牲口,有的养母马,有的养耕牛,有的还养骡子,有的家庭甚至养着两三头(只),因为多养的家庭,既可多积肥,多找工分,又有机会因母马(牛)下仔而多得30元至50元的补助,这在当时是一个很诱人的数字。到早上八点左右,男人们便背着满篮子的青草回到家中,准备吃早饭,进城卖牲口,而他们背回青草只是为自家准备的。女人和孩子们(因正是暑假)则要继续努力,待认为有足够数量的草值得进交流会场走一趟时,他们才会回家。因为牲畜的来源和种类不同,他们还要考虑哪种草适合哪种牲畜食用。到家后,他们要将家中多人割来的草进行分类,水草适于坝区牲畜,田间的草适于多种牲畜,而且又长又嫩,最受买主欢迎,而山草则最适于从山区来的牲畜。

吃过早饭,妇女和孩子们便将已分类的青草放在篮内,并以“绣花边”的形式在篮口四周将草稳稳地“绣”好。这部分草应该是该篮中最诱人的,也是最能代表草的类别的部分,正如雌鸟身上最美丽的尾羽,它要以此找到最满意的雄鸟。

妇女和孩子们也都要找到牲畜最喜欢,买主又愿意出好价钱的。他们往往以家庭为单位结队而行,这样既可满足不同类别的牲畜的需要,又可互做参谋,与买主讨价还价。当然,除个别家庭外,多数家庭的卖草收入是家庭共有的。

在卖草的过程中,还有许多窍门。一般只有一头牲畜的,如果一次买一大篮草,牲口一次吃不完,放置的时间长了,草就会发蔫,就会浪费;在会场下沿公路边上的牲口,大多是丽江坝区内当天来回的本地牲口,基本上是自备草料,一般为一头(或一对)牲口一个主人一篮青草;在会场中、上部位的,基本上是丽江县内偏远山区以及外地牲口,这些牲口往往都不食水草,而喜玉米地中的野稗子草和山草。摸到了这些窍门,妇女和孩子们便可根据自己的草去寻找买主,并可基本保证卖到好价。一般大篮的可卖到8角至1元钱,小篮的可卖到4角至5角钱。

为了赶上牲口的“早饭”,最好是在夜间就割好草,并早早地赶到交流会场,这样就可避免阳光的暴晒,保持青草的鲜嫩,关键是可以卖到好价。

割草卖草是很辛苦的,但它是最诱人的。因为在那个年代,这是一年中找零花钱的最好的机会,也是一年中在短时间内找钱最多的时候,毕竟,任何一个条件再好的村子,一个劳动力一年的分红所得,基本上不超过百元,而一个七月交流会,一个人卖草的收入有时竟可达50元以上,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然而,人们为此所付出的艰辛也就可想而知。

对于放暑假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发财”的极好机会,过惯了苦日子的农家孩子,谁也不会错失良机。因为,攒钱逛交流会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

买不急,卖不急,“牙子”急

在交流会上,有一类人叫“牙子”,他们是牲口买卖双方的撮合者和中间人,从中取得佣金。这种人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良好素质。一是要全面掌握各类牲口的各种生理特征,准确掌握牲口的优点和缺点,从身法、身段到毛色,牲口的牙齿、头型、腿脚等都能了如指掌;二是要掌握当时的行市,要能根据牲口的各种特征帮买卖双方参谋,为牲口定出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三是要有好的口才和能洞察双方心理的能力;四是要有一种特殊的才能,即在袖管内用手指指节标价谈价的才能。这是每一个“牙子”都必须具备的,有时,这种讨价还价在双方各自所请的“牙子”间进行,有时直接在买或卖的单方与“牙子”间进行。只要生意谈判成功,“牙子”就可从中得到1元至2元的中介费。一天下来,一个“牙子”大概可以得到10元以上的费用,多的时候可得到几十元,这在当时是一份非常可观的收入,而对于卖方来讲,从一头牲畜的收入中拿出一两元钱,只相当于九牛一毛,也就毫不在乎,更何况那时的牲口都是集体的,而在两个集体中间游说的“牙子”则自然可以坐收其利,他希望买卖双方尽快成交,他也就可以尽快拿到中介费,俗语说的“买的不急,卖的不急,‘牙子’急”也就非常形象地一语道破天机。

据说,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职业,它在丽江已有较长的历史,因为滇西北地区是一个畜牧业较发达的地区,而许多从事畜牧业的人,特别是生产队里由家庭饲养的牲口的主人,多数是半路出家,对牲口的生理特征、行情价格等不甚了解,因此,“牙子”便当仁不让地成了牲口交易的中间人,而且往往成为市场价格的主宰者和市场价格需求的信息灵通者,也自然成了买卖双方交易的依赖者而备受人们关注。也正因如此,他们在极“左”思潮影响的特殊时期,也往往被说成是“投机倒把”分子而遭惩治和被人歧视。

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集体牲畜逐步成为家庭所有,买卖价格取决于市场需求,价格逐渐公开,“牙子”的市场也随之逐渐消失,将来对“牙子”一词知之者也只会越来越少。

排队吃饭最幸福

逛交流会,让人记忆犹新的是排队吃饭。

那个年代,城镇人口的肉食都是定量供应,农民们则很难吃到新鲜肉,就连家里宰杀年猪,都还要上交一半,自家只能留一半。本来就已有食不果腹的感觉,加之油脂很少,见到肉食或闻到肉香味,不论大人小孩,都已垂涎三尺,甚至有人还喜欢到饭店门口坐一坐,以满足肚中馋虫的欲望,男人们如再能以杜康助兴,则更觉三生有幸。

逛交流会,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就是到国营饭店美美地吃上一顿。一大早,大人们便会为逛会作准备:穿新衣,备背袋,炒瓜子,做早饭。孩子们则兴奋地睁开彻夜难眠的惺忪的双眼,早早地穿好一年中难得一穿的新衣服、新鞋袜,按捺不住地想飞到城里。吃过早饭,进了城,便要留意饭店的位置,但还要掌握好自己的“肚表”,因为如果午饭吃早了,下午在回家的路上就要饿肚子,吃晚了,则要担心饭店的饭菜会卖光了。为了吃上饭、吃好饭,就得选择正午时分。

事情就是这样,你这么想,别人也都这么想。于是,到正午时分,大家都蜂拥至饭店,毕竟,饭店只有那么几家,怎么办呢?排队。但是,买票和打饭菜的人都很多,只得一家人全体出动,分头去排队。买票是第一关,买到票后就很快把票拿到排队打饭菜处,再去等待端盘子、端饭,其他人则很快找一个空地,在烈日下或风雨中不断地咽着口水,耐心地等待着。在端盘子时,在拥挤的人流中还得特别小心自己的盘子被碰翻或碰到别人的盘子,以免饭菜损失或遭油污。端饭菜时要派身高体壮的男人,但就连身高体壮的男人,当他们小心翼翼地从人潮中端出盘子时已是满身大汗。一家人亲密地围在一起,慢慢地、细细地咀嚼着用从交流会上赚来的钱买来的香喷喷的饭菜,幸福和甜蜜感都充满了每一个细胞,简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那种幸福和甜蜜,在世间已无与伦比,登峰造极。

免费看戏不想走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看免费露天电影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但对于一部分人来讲,能在会场上站在烈日下观看一场免费的文艺表演,倒也不失为一件惬意的事情。虽然表演的内容多为在电影中不知看过多少遍的《红灯记》、《沙家浜》等革命样板戏,或为政治色彩很浓的让人看了似懂非懂的内容,但我还是希望牵着大人的手,让他们留下来陪我看。戏台搭在较为宽阔的地方,台前往往扎有牌坊,还用松枝装点,高处挂着大大的横幅。最让我入神的是笛子独奏和二胡独奏,大人们催我几次,都舍不得离开,直至演出结束。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演技和演艺都可能不算很高,却那么吸引人。后来,读到鲁迅先生的文章《社戏》,对那种新鲜、好奇的心情的感受就更加真切。

糖果传递孝心

在吃饱喝足、看够玩够之后,一家人就得准备回家了,但是,这时候大人们最牵挂的就是家中的老人——父亲、母亲、岳父、岳母。即使手头再紧张,宁可中午少吃一盘2角5分钱的炒粉丝,甚至少吃一盘5角钱的炒瘦肉,他们都要为老人买些糖果糕点,不管老人们是否来逛交流会。令人回味无穷的1分钱的水果糖就可以让老人知足了,但是,他们带回去的却不只是水果糖,而是一家人的甜蜜和对老人的孝心!至今,逛交流会或进城时给老人买回糖果糕点的习俗仍然在丽江农村的许多家庭中继续传承着,成为人们心中传递孝心的一种方式。

旧物·情怀

李实

母亲过世已经两年多了,清理“遗产”之事终于接近了尾声。这对我家来说,是一件大事。

随着众多“破烂”的丢弃,房里的空间越来越大,加之大地震后恢复重建的墙体,由砖头取代了那厚实的土坯,更扩大了房内的空间,于是,学着邻居的模样,室内少不了安装整齐划一的壁柜,并新添置了几件红木家具。可几个月后,就发现那些木椅易磨损的部位,竟已显露出不同质料颜色,原来都是面子货。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屋内新刷的油漆,那股持久不退的怪味,呛得人透不过气来,即便全天候开窗换气,这气味仍然保持了近一个月。为了增添屋内的文化氛围,我又翻出了以前那发黄了的几幅老字画,结果很失望,因四壁安装了橱柜,竟难以安排找到悬挂它们的空间……

同类推荐
  • 公司开到北宋去

    公司开到北宋去

    被誉为天才的商业巨子孙维梁,事业如日中天之际突遭暗算,意外来到北宋雍熙年间。孙维梁执着的想要复制前世辉煌,渴望拥有自己的公司,并为此锲而不舍的奋斗。期间发生了很多故事,惊险、刺激、有趣、励志、感动……本书试着带大家进入孙维梁的故事中,领略其中的精彩人生。
  • 掌上帝国之铁血北朝

    掌上帝国之铁血北朝

    北朝年间,朝廷连年更迭,诸侯混战。作者以幽默的语言逐一讲述北朝故事,带你见识不一样的北朝历史。
  • 南明悲歌汉服的最后二十年

    南明悲歌汉服的最后二十年

    明末乱世,群雄并起的年代,一位青楼出身的侠女张玉乔,作为明末特务组织青衿会的成员,与各方势力周旋,最终说服著名军阀李成栋反清归明,也令自己史书留名。张玉乔幼时青梅竹马的张焜言揭竿起义,在明末乱世成为一方诸侯,张玉乔受命说服其归顺南明政府,在山河动荡,江湖奔波之际演绎了一出跌宕起伏、儿女情长的人间悲喜剧。
  • 炮楼里的女人:山西日军性奴隶调查实录

    炮楼里的女人:山西日军性奴隶调查实录

    张双兵,1953年生于山西省盂县。1971年参加工作。1982年任乌河文学社社长,并开始调查日军侵华战争期间在山西烧杀抢掠的罪行,以及战争受害者在战前、战后的生存情况。1992年7月,组织7位受害者向日本政府提出每人10万美元的受害赔偿要求。1995年,组织5位受害者将日本政府推上了被告席。1996年7月,第一次与2位受害者走上日本法庭,控诉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并取得了一定进展。目前仍坚持走在为战争受害者争取日本政府赔偿的正义之路上。
  • 沙陀三王朝

    沙陀三王朝

    中史称“沙陀三王朝”的后唐、后晋、后汉,都是由沙陀人建立的政权。沙陀人以战略要地山西为根据地,在唐末五代的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演绎了三个王朝的兴衰,不能不让人惊叹。
热门推荐
  • 商用诸葛亮智慧

    商用诸葛亮智慧

    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咨询天下大事,诸葛亮以《隆中对》折服刘备,从此,二十七岁的诸葛亮开始出山辅佐刘备。诸葛亮的辅佐,使刘备的境况 大为改观。刘备从最初的兵不过千,将只有关张到后来创建蜀国,与孙权、曹操共成鼎足之势,这一切诸葛亮功不可没。诸葛亮之所以能神机妙算,根本 原因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博览群书,知识储藏相当丰富。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竞争最主要的是知识的竞争。知识丰富的人可以获得成功, 知识贫乏的人必然会一败涂地。博览群书对于经商也是必要的。
  • 格言诗语

    格言诗语

    《格言诗语》编选了大量关于青春、求知、奋斗、人生等适应青少年的精品格言。相信读者可以在《格言诗语》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座右铭。
  • 老六闸

    老六闸

    父亲名义上不是爷爷的儿子,其实是爷爷亲生。爷爷熊老六解放前就是名震汾河灌区的埝头,曾是一名出色的地下交通员,经历奇特,晚景悲惨、一生坎坷,父亲却不买爷爷的账,与爷爷性格不合,争战不断。爷爷尽管对儿子百般宠爱,最终却将儿子“活埋”;由此,也使奶奶与爷爷根绝往来。这其中的离奇曲折、恩恩怨怨、情感纠结禁不住令人心灵震撼、荡气回肠、杂味无穷。
  • 稀里糊涂和南少结婚了

    稀里糊涂和南少结婚了

    “先生,我得借你用用。”被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设计,被未婚夫背叛,唐奕一不小心招惹上了权倾一方的帝国少爷南空凛,从此,他宠她入骨。可后来,却也是他亲手推她入波涛万丈的大海……三年后,一个萌娃抱住他的腿,“叔叔,有没有兴趣当我的便宜爹地?”某天,俊朗不凡的男子将她逼至墙角,她冷漠地开口:“先生,你是谁?”“连自己的亲亲老公都认不出来了?”“我没有老公……”“乖,宝贝,为夫会身体力行让你记得谁是你老公……”
  • 亚细亚的“主义”

    亚细亚的“主义”

    去年(2007)夏天的一个晚上,我突然接到从青海打来的一个电话。是青海省政协的一个回族青年干部,他通知我,后天在西宁,要举行服部幸雄老人的骨灰安放仪式。届时受到过服部援助的许多蒙藏回汉的各族师生,还有服部夫人和子女都将抵达西宁。知道我是逝者的生前友人,他希望我能够参加。我沉吟了一会儿。老人白发飘飘、满口乌珠穆沁的音容浮上眼前。第二天夜里,我飞抵了西宁。早晨,在西宁凤凰山,罕见的仪式开始了。我目击着一个日本人的遗骨,在喇嘛的紫红袈裟和回族的雪白帽子环绕下缓缓放入墓穴。
  • 何故心悦君兮君不知

    何故心悦君兮君不知

    论身份,林陌认为的他不配;论感情,沐离以为他不爱。行至千山万水,才发现万千风景终是抵不过那灯火阑珊处的那一回眸牵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读懂人生全集

    读懂人生全集

    读懂人生是一种成熟的淡定,是洞察世事后的超然达观,是禅悟后至简至真的人生境界。《读懂人生全集》是一本让你能策划自己、战胜自己、驾驭自己、光扬自己的人生读本。借助生动的语言、有趣的故事和耐人寻味的哲理,揭示了人生的许多奥秘。为解决青少年朋友的困惑,从人生励志、修身、仕途、治学、人际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以哲学的角度启迪人生,用生动的小故事娓娓道来,让我们在轻松的阅读中,渐渐重新开启感悟的心灵,让思想慢慢复苏。
  • 月神欠债还不清

    月神欠债还不清

    大陆——神月大陆,并在此千羽寒遇到了与青梅竹马冷煜祺长相一样的皇朝异姓九王爷。在坎坷,招惹桃花中,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磨难,也使得千羽寒欠下了许多不一样的“债务”。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千羽寒,却又因此陷入了更大的生死危机中。而此时,黑暗势力也跟随至此,原来这一切幕后黑手竟然就是他们曾经的挚友燕紫千。但却在一次危机中为救冷煜祺,献出了自己的情缘。在历经亲情、友情、爱情的种种抗衡后,善念终于战胜邪恶,而冷煜祺却因千羽寒献出了自己的本源灵力,并受罚在三千大陆中轮回三生三世。而千羽寒也因此重新踏上了,找寻拯救月之都的能量碎片。
  • 我从废铁到神兵

    我从废铁到神兵

    杨辰很悲催地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块废铁但很快发现,是一块有逆天吞噬能力的废铁!吞噬逆天材料,废铁也有春天!只要本体不灭,就能永生不死;吞噬各路稀有材料,就能轻松获得属性;更是能晋登神兵之位,获亿万信徒朝拜;这是一块废铁永不言败,努力拼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