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2100000006

第6章 新中国初期的北京古建筑保护(1)

中国对北京文物古迹的保护还要从北平的解放说起。1948年11月辽沈战役结束后,平津战役随后打响。为使北平城及城内古迹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中共中央采取了“打谈结合、以打促和”的方针,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争取和谈,一方面积极做好不得已攻城时的各项准备,包括请梁思成等人绘制地图并在地图上标出北平重要文物和古建筑的方位等。

与此同时,北平城内的进步民主人士也发出了和平过渡保全北平的呼声。1949年1月,康有为之女康同璧、吴佩孚夫人张佩兰等在北平媒体上呼吁保全北平文化城,并“奔走呼号,恳求双方军事当局,顾此名城,避免在市中作战,为人类,为国人,为后者,全其文化。”1月16日,在傅作义召开的北平名流学者座谈会上,徐悲鸿等人再次表示了保护北平文物古迹免受伤害的愿望。

在大局所趋下,国共进行了三次有关北平和平解放的正式谈判,并在1949年1月中旬的第三次谈判中签订了《关于北平和平解放的初步协议》。月底,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北平城和文物古迹安然无恙,这不能不说是各方共同努力的成果。

然而,虽然北京城与城内的文物古迹避免了战火的直接毁坏,但却因年代久远而难逃自然衰老的规律,加上在过去50年中普遍缺乏修缮,到新中国成立时,即使是清代最重要的皇家建筑也往往破旧不堪,如清末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中,主体建筑佛香阁大木架构倾斜,屋面残缺,长廊画中游的彩画也大面积脱落,模糊不清,亟待修复。

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市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组织成立了北京市文物调查研究组,进行文物普查及保护等工作。在1958年首次全市文物普查中,共普查、登记文物古迹8060处,其中寺庙666座,古建筑616处,为初步掌握北京古建筑的分布和保存现状,开展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和古建筑专家积极寻求保护措施,使一批重点文物古迹单位得到了相应的保护和管理。1957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了北京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规定凡是列入保护单位的古建筑,任何部门不得任意处理或拆毁,孔庙、东岳庙、智化寺、钟鼓楼、北海团城等39处古迹被列入名单。1961年,故宫、雍和宫、北海、团城、颐和园等18处古迹又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名单并予以公布。保护之余,国家还从紧张的财政中挤出经费用于古建筑维修。据初步统计,新中国成立前10年,北京市用于古建维修的经费约为60万元,包括故宫、颐和园、雍和宫、天坛、国子监等在内的文物古迹均得到了初步维修。与此同时,还广泛为古建筑安装避雷针和灭火设备,对占用并危害古建筑安全的单位进行管理或腾退,达到消除安全隐患和保护古建筑的目标。保护和修缮之余,国家也非常重视对这些文保单位的利用,因为只有正确的利用才能达到更好保护的目的。于是,皇家园林普遍延续了民国以来的公园身份,环境得到大力整治,使民众的游览更加便利,身心得到更大愉悦;寺庙由僧人管理,并部分向游人开放,以延续香火。除此之外,以鲁迅故居为例的部分古建筑被开辟为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不但达到对古建筑整体保护的效果,而且附加了教育功能,是此阶段古建筑保护中值得注意的一点。

然而,与古建筑修缮相比,这一时期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还是被投放在北京的城市建设之中,于是无论从经费还是从用地上,古建保护与城市发展间均迸发出不可回避的矛盾。是整体保护另建新城,还是重点保护改造京城?以梁思成为首的古建筑专家们和政府展开了关于城市规划与古建筑保护问题的博弈。在这场博弈中,包括城墙、牌坊和桥塔在内的大量古迹消失。尤其是1958年随着全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为发展生产,政府有组织地或人民群众自发地拆挖古建筑砖石、砍伐古树来修建道路、厂房和生活用房的现象比比皆是,如大规模拆除北京城墙及人们自发从天坛的外坛墙拆砖取土等行为,都使北京的古建筑面临了新一轮危机。

总而言之,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中,北京市以官方为组织机构的古建筑保护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诞生过程,完成了对一批重点建筑的初步修缮工作。然而,受保护理念及城市发展所限,此阶段受到保护的古建筑基本仅限于历史上重要的皇家宫苑、寺庙等,而曾经营造老北京城市风格并在市民生活中的扮演重要角色的民房、街道、牌坊、城墙等却面临消失的命运,这不得不说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也是这一时期古建筑保护工作的特点。下面就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管窥此时期古建筑保护修缮的历史。

一、皇家园林获新生——颐和园

20世纪50年代初,随着颐和园北返文物鉴定、提选和分配工北返文物:1931年,日本侵占了东三省,距离北平只有240公里。国民党政府通知故宫博物院将博物院最有价值的艺术品速行南运,以策安全。经挑选,南运的文物达1.3万多箱,故宫多年来习惯把这些文物叫“南迁文物”。但文物刚刚运抵南京,抗日战争就爆发了,于是,这批文物就再次分三路西进,南路取道贵州,中路经长江到重庆,北路从西安、宝鸡入川蜀。抗战胜利后,这些文物开始陆续运往南京朝天宫。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打响,国民党即从这些文物中精选出2972箱运往台湾,并以这批文物为主,成立了台北“故宫博物院”。新中国成立后,留在南京的万余箱文物开始陆续运回北京故宫博物院,故宫的人习惯称其为文物的“北返”。随着文物的北返,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撤销,设立了南京办事处。

作的全部完成,北京市公园管理委员会开始着手对颐和园石舫、敷华亭等进行修缮。尽管此时新中国百废待兴、财政仍十分困难,各级政府和群众的慷慨解囊还是拉开了对这座名园长达半个世纪的修缮保护大幕,充分体现了颐和园这一古迹的重要价值。

颐和园,前身为清漪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时值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盛世——“康乾盛世”。它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既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又充满田园野趣,处处流露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蕴。它的总面积达290公顷,由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基本框架。其中昆明湖占去四分之三的面积,前湖以辽阔取胜,后湖以幽曲见长,湖借山色,水映天光。湖畔的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胜古迹。

在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烧毁。1886年,清政府挪用海军军费等款项重修,并于两年后改名颐和园,作为慈禧太后晚年的颐养之地。从此,颐和园成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见证了诸多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如1898年,光绪帝在颐和园仁寿殿接见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变法失败后,光绪被幽禁在园中的玉澜堂等。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颐和园再遭洗劫,1902年重修后,继续发挥着供最高统治者日常居住、坐朝听政、颁发谕旨、接见外宾的功能。

清朝覆灭后,颐和园曾作为溥仪私产对外开放。1928年被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正式接管,成为公园正式对外开放。然而此时园内的建筑物已年久失修,花木凋零、杂草丛生,呈现出一派荒芜的景象。因地处郊外无任何公共交通,加之票价昂贵,所以门前冷落、游人稀少。

新中国成立之初,各界专家对颐和园做了一次彻底清查,逐步开展了抢救性修复工程。1951年,修复了石舫、敷华亭、转轮藏、7座桥梁、画中游及石栏。1953年,对佛香阁进行了清末以来第一次全面整修,倾斜6厘米的大木构架被重新拨正,全部阁顶重檐挑顶重修,补齐了琉璃瓦,重新描绘金龙和玺彩画,贴大赤金。这次工程竣工后,佛香阁30年没有发生过渗漏。只有在1976年唐山地震时,佛香阁的挂檐板被震落,建筑依然完好无损。在整修佛香阁的同时,德和园、听鹂馆、涵虚堂、排云殿等主要建筑也陆续得以修缮。1958年,颐和园开始邀请北京的各大文艺团体在修缮一新的德和园大戏楼演出剧目。自1908年慈禧死后,整整50年,这里又重新响起了鼓乐之声。

全长728米的长廊,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作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它以优美的造型和廊上1.4万多幅彩画闻名于世。新中国成立之初,长廊彩绘已有50多年疏于修缮,画面油彩剥落,模糊不清。1959年长廊大修工程启动,这是自晚清以来长廊第一次全面修复。由于长廊采用的苏式彩绘工艺,主要由工匠们言传身教,内容题材并不固定,随意性强,且彩画图案难以保存,缺乏参考资料,究竟该如何修复成了一个难题。当时颐和园的一位工作人员忽然想起他去杭州出差时曾带回的一张杭州游览图,于是这张游览图上的西湖风景就被绘制在长廊上。经多方招揽的能工巧匠大展身手,许多模糊不清的彩画被描摹一新,时隔半世纪,长廊风采重现。后来,长廊又几经修缮,现在人们看到的彩画,大部分是1978年绘制的。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颐和园的修缮保护工程又掀起一片高潮,这期间的主要工程有:万寿山后山四大部洲、苏州街等景观的恢复;昆明湖湖底清淤,重新开闸放水;园内西堤整治等。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21世纪,从2003年起,陆续复建颐和园西北角的耕织图景区。《耕织图》本是绘画名称,起源于南宋,绘画内容以农村耕、织生活为主,是历代帝王劝课农桑的重要形式。清朝康熙、雍正和乾隆时期都绘制过耕织图,乾隆以《耕织图》绘画为蓝本,修建了耕织图景区,成为清漪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征着首重农桑的治国之本。耕织图景区从1750年开始兴建,第二年内务府织染局由地安门迁到这里,同时圆明园的13家蚕户也搬迁过来,开始了在清漪园的耕织生活。每年九月,织染局还要在蚕神庙里祭拜蚕神。1860年,耕织图景区被英法联军纵火焚毁,慈禧重修园林的时候建起了围墙,耕织图大部分被划在围墙之外,建筑也已荡然无存。在荒芜了144年之后,耕织图景观再现于世人面前,标志着颐和园西北区已基本恢复了清漪园时期的面貌。

2005年3月31日,作为“人文奥运”文物保护项目重点工程之一,投资000万元的颐和园佛香阁景区修缮工程在酝酿筹备两年后正式启动。此次修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颐和园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工程。

相比上世纪0年代的修缮,替换了当年因财力物力不足而使用的一些不符合原貌的材料,如多处地面铺的水泥方砖被换成“金砖”,恢复了曾经的青砖古韵。此次修缮工程严格采用传统工艺、传统材料,修补、添配受损、缺失的斗拱构件,修补、加固所有建筑的内、外檐装修,并对彩画中不符合历史原貌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绘制、修整。至2006年11月,修缮一新的佛香阁景区恢复到慈禧时期的旧貌。

在万寿山前山中部,有一块万寿山昆明湖石碑,它立于1751年,是乾隆兴建清漪园的纪念碑。

2000年,又一块汉白玉石碑在东宫门内竖立起来,它是颐和园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志。

两块石碑相距咫尺,却跨越了249年的沧桑岁月,而蕴含其中的文化精髓则一脉相承,穿越时空,绵延不绝。

二、龙潜福地飘梵乐——雍和宫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解放事业的成功,宗教和民族团结事务开始提上日程。作为内地的藏传佛教中心和连接内地与藏族宗教人士的纽带,雍和宫的保护工作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在各项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国家财政拨款,由北京市人民政府组织了对雍和宫的修缮,可谓新中国成立初期文物修缮事业中的大手笔。雍和宫究竟具有怎样的身份和地位能够受到如此重视,这还要从300多年前说起。

同类推荐
  • 建筑与园林(和谐教育丛书)

    建筑与园林(和谐教育丛书)

    寄畅园林学术界一般认为,东方三大建筑体系为中国、印度、伊斯兰教系建筑。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已发现运用榫接技术建造木结构房屋的实例,这是中国建筑体系的萌芽。到了秦汉时代,中国古建筑的独特体系已基本形成。不同文化系统决定着不同的美学深层结构。
  • 大家小书:梓翁说园

    大家小书:梓翁说园

    “大家小书”是北京出版社的学术品牌,是大家写给大家看的书。本书结合各地的园林,系统论述中国造园理论诸如立意、组景、动观、静观、掇山、理水、栽植等,可说是中国园林最佳的导游。既是严谨的园林理论文章,又是婉约清丽、畅快明达的文学小品。
  • 桂林古建筑研究

    桂林古建筑研究

    《桂林古建筑研究》一书在叙述桂林古建筑历史的同时,对古建筑的源流分布、选址规划、工艺技术、人文因素、艺术魅力、保护维修和开发利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说,全面细致、内容充实。在对桂林古建筑进行概述之后,确定了对桂林古建筑研究的七个研究对象,分别为城池衙署、寺庙佛塔、桥梁堤坝、亭台楼阁、民居别墅、名人故居、陵墓牌坊对桂林的古建筑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全书辅以详细的图片资料,把古建筑的形式、技术、艺术体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阅读本书后,对桂林古建筑的构造跃然存于脑际。
  • 林徽因全集(3):建筑

    林徽因全集(3):建筑

    这些文章,或写亲友交往、家庭琐事,或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或是发表真实的议论,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诗文玲珑剔透、感情细腻、风格婉丽,颇富美感;建筑相关作品深入浅出、审美独特,古典韵味十足。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 空间的诗学(译文经典)

    空间的诗学(译文经典)

    本书初版于1957年。在现代主义晚期建筑文化快要窒息的氛围中,此书从现象学和象征意义的角度,对建筑展开了独到的思考和想象。作者认为,空间并非填充物体的容器,而是人类意识的居所,建筑学就是栖居的诗学。书中最精彩之处,莫过于对亲密空间的描绘与想象。他指出,家是人在世界的角落,家的意象反映了亲密、孤独、热情的意象。我们在家屋之中,家屋也在我们之内。我们诗意地建构家屋,家屋也灵性地建构我们。
热门推荐
  • 弃妃重生

    弃妃重生

    不管古代还是现代,每年的六月初都会有几天很热。响午火辣的太阳晒得园里的花草全弯了腰,柳叶坐在窗边有一下没一下地摇手扇闭目养神。五天了,柳叶的心已从开始的惊慌失措到现在的逐渐平静如一潭死水。想起刚醒来看见眼前古色古香的一切时心很慌,但却没笨到问你们是在拍戏吗?没有摄像机、也没有工作人员,白痴才认为是拍戏,所以她倒霉地穿了。没想到宿舍那些花痴整天泡在网上看的穿越小说是真的!……
  • 峭寒阙

    峭寒阙

    峭寒阙年轻掌门犯下错误,雁还宗率其他三大宗门以及峭寒阙大部截杀陈林,陈林率领龙族抵抗,传言最终陨落.....
  • 快穿之女神的漫漫长路

    快穿之女神的漫漫长路

    某日,河豚系统刚刚升级成功,就看到了自家宿主成功干掉了世界中的大boss。大boss:“……”河豚:“……我有点方,宿主大大你怎么干掉了气运之子?”大佬宿主·笙:“顺手。”微笑脸.jpg这是一个大佬宿主带着伪·小萌新系统穿越做任务(划掉)潇潇洒洒的故事。
  • 高门俏长媳

    高门俏长媳

    花燃用谢逾白早年送她的匕首,划花了蛇蝎闺蜜的脸,又用那只沾血的匕首,结束了她错爱半生的男人的性命。归年,你看见了吗?所有害死你的人,我都让他们下地狱在你的面前,跪着忏悔。火光漫天。再睁开眼,她竟又回到了改变她命运的那一年。一切,都将重新洗牌。……女主前世温柔端庄,大家闺秀,一朵温室的娇花。重生黑化后,与男主一起血虐极品渣男,逼白莲花,在乱世中,挽一人手,谋一人心,共赴这万里山河,烟火人间。叶花燃:归年(男主的字),我把我欠你的万里河山还给你。如果还不够,再把我自己也一并抵给你,可还够?谢逾白:若江山和你必须有所取舍,东珠(女主乳名儿)我只要你。注:女主真凶残,胆小者避让!!!
  • 我爱这世界,因为我爱你

    我爱这世界,因为我爱你

    女人,无论在社会和家庭中承担什么角色,无论人生在哪个阶段和状态,也无论婚否,嫁于何人,有无孩子,都不妨碍你独立自主,坚定洒脱,活得像自己。书中记录了冉莹颖的四篇随笔,写她在面对人生抉择——爱情与事业如何取舍时的纠结与智慧,写她在十年中始终保持爱情的温度的秘诀。同时收录了三封从未公开的信件,一封写给妈妈,一封写给丈夫,一封写给儿子;三封信分别诠释了智慧女人的不同阶段,体现了美丽与智慧并重,家庭与事业兼顾,幸福与成功双丰收的完美女人冉莹颖的人生经营课。
  • 傲娇帝少:薄少求轻宠

    傲娇帝少:薄少求轻宠

    一场落水,让她失去了记忆。失忆后的她,扮猪吃得了老虎,性格又萌又皮,驾驭得了傲娇帝少,虏获一地芳心却只钟情于一人。他,性情凉薄,高冷无双,视女人为无物,独独对她灌入深情,让她逃无可逃避无可避。一系缘分,让他们相遇。从此开启漫漫追妻宠妻的甜蜜道路。“薄少,不好了,秦小姐把您刚买的车子砸了!”“砸的爽吗?不满意继续砸,媳妇开心最重要!”“薄少,秦小姐又不小心一把火烧了新花园!”男人面色不变,“人没烧着就好,花园改日再建。”无论秦小姐如何作死,上面都有人替她兜着。只是天黑的时候,“老公,我错了!!!”白天任她作,晚上自有整治她的办法!薄少和秦小姐的日常就是宠宠宠,一个愿宠,一个愿挨。
  • 君临天下之一代枭雄

    君临天下之一代枭雄

    张扬从棺材醒来,发现自己灵魂依附在一个君王躯体,这令张扬惶恐不安,然而更大的危机,正一步步向他紧逼…“做傀儡帝尊,不,张扬决绝的说道。”
  • 绕过世界遇见你

    绕过世界遇见你

    少年的你有偷偷的喜欢过一个人吗?有为了他变成连自己都陌生的样子吗?如果说喜欢一个人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也不知道,但我只想送她一世暖阳,从此无谓忧伤。
  • 破产少女的恶魔彻吻

    破产少女的恶魔彻吻

    一位千金大小姐在一夜之间,被宣布破产,然而她父母为了在创业而出国把她寄宿到她父母好朋友的家里。她父母的朋友家里还有一位男孩,哪位男孩却不满意她住在他家,所以每一天都在故意为难她,而那个她也忍了,比较自己家还欠下了债,所以她必须忍,但是她可没有想到的是,她已经在每一天的日子中不知不觉的爱上了他……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