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1900000015

第15章 “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岁月(3)

——7月28日凌晨3点,河北唐山发生7.8级地震,24万人死亡。

北京市摇晃不止,人民英雄纪念碑在颤动,天安门城楼上粗大的梁柱发出断裂般“嘎嘎”响声;

——10月6日,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580万人次到天安门广场游行庆祝,“文化大革命”的10年动乱至此结束。

经历了这样的年份,人们突然灵魂开窍,似乎读懂了这个民族,这个国家,也读懂了自己的人生。那些日常熟悉的,好像陌生了,陌生的反而熟悉了。

王立山,北京再普通不过的一名上山下乡知青。然而,他的1976年却是在刀尖上度过的。他在纪念碑上贴了一首传扬全国的悼诗《扬眉剑出鞘》,成了“反革命001号案件”的主犯,遭到公安部全国通缉。为了活命,他不得不隐姓埋名,流亡山西。

30年后的2006年4月,《北京青年报》记者找到了王立山,此时的他头发已经花白。

1976年3月下旬至4月5日,全国各大城市的群众纷纷进行悼念周恩来、抗议“四人帮”的各种活动。北京市也不例外,3月20日纪念碑南侧的浮雕底座上出现第一篇悼词,署名是“北京市总工会工人理论组部分同志”;3月25日第一个大花圈出现在纪念碑前;3月30日清晨6点,一个3米多高的花圈摆到纪念碑下,落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后勤部”和24个人的签名,这也是来自军营的第一个花圈,他们冒着被摘掉军帽、抓进监狱的巨大危险;4月1日广场上已是人流如海、花圈似山——清明节前后,到天安门广场献花篮、送花圈、贴传单、作诗词的竟达200万人次。

4月4日晚上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会议,在江青等人的压力下,错误地认为有反革命分子在天安门广场活动,并决定在当晚清理天安门广场的花圈和标语。

4月5日,在“还我花圈,还我战友”的口号下,形成了天安门广场大规模的群众抗议活动,导致车辆和治安岗亭被烧。当晚11时半,大批工人民兵、警察和卫戍部队士兵,包围天安门广场,对留在广场的群众进行镇压,并逮捕了一些人。

王立山回忆说,4月5日一早他骑自行车来到天安门广场,由于头天晚上的清剿,广场上花圈已不多,不过有一首诗让他记忆特别深刻:

黄浦江上有座桥,

江桥腐朽已动摇。

江桥摇,眼看要垮掉;

请指示,是拆还是烧?

1976年4月5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周围花圈似山、人群如潮。

这首诗把讽刺的矛头直指盘踞在上海的“四人帮”。王立山把头天晚上用镜框裱好的悼诗,恭恭敬敬放在纪念碑下。下午两三点他再次来到天安门,却发现自己放置的诗已经不翼而飞,显然被人清走了。愤怒的王立山不甘心,他想今天必须把自己写的诗全部贴出来。

前几天卧病在家,灵感如泉涌,长久以来的愤懑和压抑终于找到了出口。《扬眉剑出鞘》就是他骑自行车从家去复兴医院的路上即兴创作的:

欲悲闻鬼叫,

我哭豺狼笑。

洒泪祭雄杰,

扬眉剑出鞘。

他到前门文具店买了笔墨,趴在邮局的台子上,十几首诗一气呵成。《扬眉剑出鞘》被贴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正北面,立即被当场的群众大声朗诵。

4月7日,电台以《扬眉剑出鞘》作为反革命罪证进行批判,王立山一家正在吃饭,气氛立即凝固了。“这件事对我和我的家庭都是非常危险的事情。”王立山说:“我要是出事了,我的父母肯定会遭到迫害。”

全家人分析了每一个细节,认为从现场遗留物来看问题不大,整个过程中他也没有与任何人交谈过,唯一的线索就是查笔迹。于是母亲和大哥果断决定,王立山马上去山西投奔亲属。为了减少麻烦,母亲还特地让他戴了一副黑边眼镜,在9日清晨匆匆离开北京。

“四人帮”为了搜捕“反革命”诗词的作者,专门印发了大本影印件,其中把《扬眉剑出鞘》列为头号反革命案件在北京花大力气搜捕。形势危急,大哥专程赴晋,嘱咐他不能有半点大意,平时尽可能不写字,万不得已要写,也要使用歪歪扭扭的字体。

直到“四人帮”倒台,他们也没能抓到“反革命001号案件”的“罪犯”王立山。在山西,王立山当了一名汽车修理工,1985年回到北京。1987年经自学考试,他获得北京大学颁发的法律专业毕业证书。

在共和国心脏地带,发生如此大规模的自发群众运动,新中国成立后还是首次,世界都睁大了惊愕的眼睛。

“四五运动”很快平息了,但是人们心中的伤口却难以愈合。天上的阴云越积越重,雷电似乎随时都可能炸裂。人们不期然会默诵起郭沫若话剧《屈原》中,那段着名的长篇独白《雷电颂》——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

1976年期待着这伟大的一刻。

五、580万人次前往天安门广场庆祝粉碎“四人帮”

北京的10月是美丽的,尤其是1976年的10月,这是一个既美丽又振奋人心的10月:

10月6日,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主要成员被一举逮捕。

10月8日,消息首先在北京部队系统流传,部队招待所的白酒销售一空,各种小型祝酒欢庆活动在军营半公开地进行。

10月10日,“四人帮”被擒的消息在北京市已是家喻户晓,许多商店的白酒断档。

10月18日,中共中央向党内下发文件,公布“四人帮”反党篡权的罪行,宣布对其进行隔离审查的决定。

为表达难以言状的兴奋,市民们再一次涌向天安门。锣鼓声、鞭炮声、歌声和口号声,一扫天安门10年的阴霾。报载,从10月21日到24日,参加庆祝游行的人数达580万人次。没有文件,没有组织号召,全北京人都自发倾城而出。

游行队伍中最受欢迎的要算是中央警卫团即8341部队了,是他们执行了抓捕“四人帮”的行动。他们背着枪从天安门走过,赢得了最热烈的欢呼和掌声。

有位71岁的老者,坐在轮椅上连续三天来到天安门,他就是着名科学家高士其。早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细菌学医学博士时,高士其研究脑炎病毒,因瓶子破裂,染上脑炎,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他不能行走,甚至有言语障碍,但凭借超人的毅力,写下大量科普着述。粉碎“四人帮”让他夜不能寐,家人一次又一次推着他来到广场。

高士其无法呼喊口号,置身在汹涌的人潮中就足以让老人痛快无比。

或许文艺家比常人更为敏感、更富激情。

诗人晏明“文革”期间以莫须有的罪名被下放到郊区农村“改造”,不仅被剥夺了创作权,也没有了话语权,连诗人的圈子里也很1976年10月,数百万人涌到天安门广场庆祝粉碎“四人帮”。

难见到他的踪影。诗人臧克家四处打探,也没能得到他的音讯。粉碎“四人帮”的消息传来,他立即从农村赶到城里,汇入游行队伍中。

大多游行者都是在单位的旗帜指引下前进,但是有不少陌生的人会随时插入其间,融成为一个临时大家庭。此时无须问彼此的出处,所有人的心情都完全一致。晏明就是“无组织”的个体,他时而穿插进工人中间,时而又排进了学生队伍中,不管到哪儿,相互都会会心地一笑。晏明是个诗人,好激动却不轻易流泪,眼前欢腾的场面让他热泪夺眶而出,实在没想到世事会变得这么快这么突然。他曾决心封笔,一辈子远离诗歌。但在游行归来后,诗思泉涌,接连创作了三首诗作。很快他被借调到中央乐团,创作了反映粉碎“四人帮”的大型交响合唱作品《风暴之歌》。

游行队伍中,中央歌剧院的广场活报剧格外引人。四个演员扮演“四人帮”,被众人围在中央,四处逃窜却无处藏身。人们笑着、唱着又跳着。

在歌剧院众多艺术家中,人们发现了李光羲的身影。十年风霜,让他失去了昔日倜傥耀人的风采,但喊起口号却格外卖力。20世纪50年代,他因出演歌剧《货郎与小姐》男一号阿斯克尔蜚声坊间,成为万千女拥趸的梦中情人。“文革”腰斩了他那如日中天的歌唱事业,1976年时已近天命之年。但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真正唤来生命第二春的是为庆祝粉碎“四人帮”而创作的《祝酒歌》——“美酒飘香歌声飞,朋友请你干一杯!”

1979年中央电视台除夕晚会上,李光羲又一次演唱了《祝酒歌》。在那个电视尚未普及的年代,中央电视台接连收到16万封观众来信,赞扬《祝酒歌》积极欢快、振奋人心。

“我唱过上百首歌,但哪首都比不上《祝酒歌》!”退休后这些年,李光羲每年保持一百多场演出,《祝酒歌》是场场必唱的保留曲目。

征服听众的难道仅仅是优美的曲调吗,人们更为看重的是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的重大胜利,唯有这酒,唯有这畅快、高昂的曲式才能表达大家此时此刻的心情!

10月21日郭沫若诗兴大发,挥就《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

大快人心事,

揪出四人帮。

政治流氓文痞,

狗头军师张。

还有精生白骨,

自比则天武后。

铁帚扫而光。

篡党夺权者,

一枕梦黄粱。

野心大,

阴谋毒,

诡计狂。

真是罪该万死,

……

郑路是天津作曲家,粉碎“四人帮”让他坐不住了,便与几个艺术家相约奔赴北京,汇入天安门前的人海。意想不到的是,广场上天津老乡的游行队伍还真不少。他使劲地喊着口号,嗓子都哑了,但每次呼喊似乎都有一组旋律撞击在心头。回到天津没几天,管弦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诞生了。这个作品采用苗族、彝族的歌舞音调来塑造乐曲的音乐形象,汲取了群众流行的对歌、对舞等艺术表现形式,表达了少数民族听到粉碎“四人帮”消息后的欢快心情。这部作品成为中国当时交响乐作品的代表作,被改编成管乐、民乐等多种版本,成为国内外着名乐团演奏的保留曲目。

粉碎“四人帮”成了中国政治走向的重要拐点,人们似乎突然抖掉了积满周身的泥巴和灰尘,那颗抑郁的心渴望着春天的到来。

诚如现代派诗人顾城游行后所写的经典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天安门以其博大的胸襟,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欢乐和痛苦。1976年10月,广场上无数双脚印将永远嵌进中国的历史,它再一次印证了颠扑不破的真理: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同类推荐
  • 重生和珅怎么办

    重生和珅怎么办

    是什么让一个小人物慢慢的走向时代巨商,富可敌国,权倾朝野?为什么堂堂皇子竟然放言:“我可以放弃争夺皇位,但是不管谁登上宝座后,一定要办和珅将和府赏赐给我”和珅在与皇子的交往中,发现苗头不对,他试图通过赠送美女和珍宝来改善关系,可是皇子们礼物照收,敌意却还进一步加深了,八面玲珑深得乾隆喜爱的和珅做了什么?为什么会招皇子们如此对待?乾隆死后和珅就被令家中自尽,第二天就草草结案,避免事件扩大化,民间更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短短十几天,新皇如何拿证据,杀和珅?他又为何会束手就擒?乾隆在期间扮演着什么样得角色?
  • 大唐胡笳传

    大唐胡笳传

    为什么会有大唐的贞观之治?因为在贞观年间,每个人都有为贞观的繁荣,而燃起的希望和梦想。正是这些人燃起的希望和梦想,以及共同努力,才托起了整个贞观的繁荣。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个小人物,在这个充满希望和梦想的贞观年间,他也在诠释着自己的梦,我想说的是,就是包括这些小人物在内,只有每个人都怀揣着希望和梦想,这些希望和梦想发出的光,一定会照亮整个世界!同样,也定能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 国公府的赘婿

    国公府的赘婿

    一不小心成为了国公府的赘婿,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PS:纯智斗争霸文,单女主。
  • 医将婿

    医将婿

    【不想当将军的医生不是个好女婿】隋末唐初,王世充篡权夺位占领洛阳城建立郑国,朝廷内外,人心涣散,李唐大军一旦打来,洛阳城必将被困而沦为死城,遭殃的终究还是百姓。中秋夜,一位现代无国界战地医生穿越到这里,凭借医术和智谋布下了一个局,拯救了一座城。开启了‘苍生大医’的逍遥生活。(PS:洛阳,是一座饱经风霜的古城,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里有世界第一部病因证候学巨著,也开创了世界上最早的官办医学教育体系,这里还有巢元方,甄权,苏敬这些鲜为人知的中医学前辈,当然也有孙思邈的足迹......)
  • 史记(第七卷)

    史记(第七卷)

    《史记》,是由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
热门推荐
  • 竹马殿下太腹黑

    竹马殿下太腹黑

    【高冷腹黑竹马殿下X沙雕幼稚小青梅】 刚刚出生的林安安惨遭三岁竹马顾亦辰的嫌弃,原因竟是太丑?长大后,林安安越变越好看,然后再次来到顾亦辰面前林安安:“顾亦辰,现在呢??”顾亦辰:“丑”林安安:“顾!亦!辰!”说着林安安就向顾亦辰扑过去作势要打他谁知被顾亦辰反扑,牢牢的禁锢在怀里“不不不,我媳妇最好看了!”
  • 浮光那年

    浮光那年

    当红偶像易烊千玺私下居然如此软萌?惊人的性格反差,大佬你确定自己没有人格分裂?红毯上徐步走过,面部棱角完美而坚毅,笑容温暖却疏离。在家里卖萌撒娇,样样精通,怼天怼地宠媳妇。表白前温和谦逊,翩翩君子,如邻家哥哥一般温暖。表白后霸道总裁,软萌正太随机切换,收缩自如。被最萌反差萌出一脸血的白毓小仙女表示,给我来一斤红枣补血!!!(友情提示:看本文之前,请自备红枣等补血产品,否则后果自负。)请勿上升真人!!!学生党,更文随心,接受温柔催更。不喜勿喷,谢谢。本文高甜会虐,小虐怡情,大虐伤身。
  • 温情盛宠:逆袭影后宠上瘾

    温情盛宠:逆袭影后宠上瘾

    为了救弟弟,江小雅四处求人,阴差阳错结识了大总裁温司翊,还成了他公司的签约艺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佛说鬼问目连经

    佛说鬼问目连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世良缘

    绝世良缘

    前世林青瑶为了维护亲情一而再再而三地退让,幸得妈妈垂怜暗中相助。为了回报母爱,林青瑶草率地嫁给了那个叫钟麒麟的男人,从此过的日子比之前更惨。重生过去,林青瑶将前世的不幸通通翻盘扭转,把那些喜欢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的人一一打压。他:是我苦了你。她:不怕,我能坚持走到最后。
  • 诸天万界之归途

    诸天万界之归途

    随着经历的世界越来越多,云梦泽越发觉得,干嘛什么事都亲力亲为呢?苦差事让手下去干,自己坐镇后方不香吗?凭借幻想世界诞生的世界树,云梦泽游历在一个又一个世界之中。
  • 讲原则 守规矩:细品曾国藩 慢读胡雪岩

    讲原则 守规矩:细品曾国藩 慢读胡雪岩

    本书上篇从曾国藩的修身之道、养性之法、齐家准则、用人技巧、交际方略等方面入手,揭示他“做人、做事、做领导”的原则。下篇从胡雪岩善谋划、巧用势、妙起家、勤思考、精理财等方面分析,展现他“立身、立业、立江湖”的规矩。他们的影响流传到今天,他们的智慧依然可以引领我们在纷杂的尘世中寻找自己的道路,开创属于自己的人生。
  • 我的女儿有个系统

    我的女儿有个系统

    新书《超级私服》已肥,欢迎观看。天地大变,灵气复苏。张筱萌:“爸爸!你带我去山上看流星雨吧?”张楚:“在家里也能看啊,为什么要去山上?”张筱萌:“在山上离流星更近啊,它们一定可以听到我的愿望啦。”张楚……山上:女儿向流星许愿一个系统,心理阴影系统降临……“叮咚!你未成年,不符合要求,再见!”女儿……
  • 我妈是剑仙

    我妈是剑仙

    陈晓站在天台上:“你要是不录取我,我就从这跳下去。”招生办老师一脸愤怒:“这是谁家的孩子,把他父母找来?”半晌,陈母匆匆赶来,站在了陈晓身边,大义凛然道:“要是不录取我儿子,我们娘俩就从这跳下去。”众人:“…”一个坑儿的“妈”,一个便宜的师姐,一个稳中带皮的小萝莉,一个不怼人就不舒服斯基的主角,组成了一个在灵气复苏时代搅风搅雨的搅屎棍组合!又名《剑客是怎样炼成的》……主角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我不管强扭的瓜甜不甜,我扭下来就很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