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1900000012

第12章 三次扩建变身世界最大的都市广场(7)

此鼎初始被定名时,专家释读其上铭文为“司母戊”。然而随着更多同时期青铜器被发现,专家多认为应当释读为“后母戊”。但由于中小学历史课本的广泛宣传,目前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等名称更为有名。

2011年3月26日,国家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展览,该国宝首次以新名字“后母戊鼎”展出,并且是没有玻璃展柜隔开的“裸展”。

现在,后母戊鼎沐浴在温暖、赞叹的目光中。令它意想不到的是,在沉睡三千多年重现人间时,竟目睹了如此惊心的仇恨和丑陋。

它为一个创造了自己又为自己杀戮的民族而伤痛,它希望历史永远不再重演。

与后母戊鼎大开大合的传奇性相比,油画《开国大典》的故事虽然还不具备传奇色彩,但在历史的转弯处却留下无法摆平的尴尬事。

在举行开国大典的第二年,油画《开国大典》就诞生了。它的作者是时年36岁的董希文,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新中国最有威望的油画家之一。他是奉命而作,必须两个月完成,因为要赶赴1951年在印度举办的中国经济文化建设展览。画作展出后得到高度好评,特别是得到毛泽东的赞赏,随即由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幅不可多得且过目难忘的画作: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在画面中央执稿宣布新中国成立,其他国家领导人在左侧一字排开;远处是天安门广场,万头攒动,蓝天白云甚为辽阔。

这确是一幅带有标志性的画作,它甚至比那些表现开国大典的摄影作品更有感染力。正因为如此,这幅画为自己埋下了悲剧基因。

已经身为国家级收藏品的《开国大典》,似乎应该是获得了护身符。

没想到,仅仅过了三年也就是1954年,高岗、饶漱石事件发生。高岗,1926年入党,党的七大上就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跻身中共最高决策层的高岗突然被传出与饶漱石结成反党联盟,阴谋篡党夺权。遭到批判的高岗随即自杀身亡。

很快,董希文接到通知,要求把画面上的高岗去掉。董希文不敢怠慢,因为这是政治立场问题。幸好,高岗站在国家领导人前排的最外端,董希文研究了洗去油彩的办法,高岗站立处变成了一盆花。

然而,这幅画的噩运并没有完结。“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党的副主席、国家主席***被打倒。1972年董希文又接到通知,把画面中的***去掉。此时已身患癌症的画家,只得抱病跑到博物馆修改,在***的位置上改画成董必武。

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做出为***平反的决议,人们立即想到了油画《开国大典》。遗憾的是,董希文已于1973年7月病逝。

现在陈列在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开国大典》油画,***重新站在了原来的地方,是由靳尚谊、赵域、阎振铎根据董希文的原作并参照印刷品临摹的复制品。董希文的原作只能永远存放在仓库里了。

5.毛主席纪念堂:一个时代的记忆

又一场“人民战争”

11月24日,一年中再普通不过的日子。但是1976年的这一天,却是举国瞩目:毛主席纪念堂奠基仪式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此时距毛泽东逝世仅两个多月,选址、设计等诸多复杂工作已经完成了。这是一段被高密度压缩的日子,是一段承受着巨大悲痛和压力的日子。

“文革”刚刚结束,奠基现场还可以明显闻到“文革”的味道。

一条条大幅横标重重叠叠:“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热烈庆祝粉粹‘四人帮’反党集团的伟大胜利!”、“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最引人注目的是百米长幅“热烈拥护中央关于建立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纪念堂奠基!”口号先行是当时惯用的做法,在口号的指引下,便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

近万名各界代表早已守候在工地上。下午4点10分,华国锋等当时的中央领导人来到现场。他们依次挥锹,只是一锹而且是一小撮黄土,撒向奠基石。轮到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这位开山劈石出身的农民果然身手不凡,他向依然还是老茧密布的手心吐了一点吐沫,搓一搓,只3锹就把奠基石盖了一半。他朝身后看了看,还有不少人等着盖土,才依依不舍离开。

陈永贵是来自山西的农民,在环境非常恶劣的大寨村,他带领当地农民从山下用扁担挑土上山造田,创造了人定胜天的神话。“文革”

中,毛泽东号召全国要“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陈永贵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1973年他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1975年又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此时他的户籍地仍然是大寨村。1980后,他解“政”归田,在北京东郊农场担任顾问,为短暂的政治生涯画上句号。

在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工程大显身手的另一位工农干部是李瑞环,担任现场指挥部党委书记和总指挥。党政一把手由一人统领,在当时有一个热度很高的词汇——“一元化领导”。

纪念堂依旧沿袭了人民大会堂的建设模式:多兵种大兵团联合作战,打一场人民战争。这是头号政治任务。当时凡是重要的事情都要冠以“政治”二字,因为唯有“政治”才是最重要的,是可以压倒一切的。

据记载,工地上汇集了全国各路人马55700人,要求必须在毛泽东逝世一周年之前完工。仅仅10个月工期,而且当年恰恰遇到了罕见的严冬,其中4个月许多项目无法施工。

工程量巨大,质量标准极高,双双都超过了人民大会堂。而中央的要求也十分坚决:1977年9月9日瞻仰万无一失!

请看看下面一组数据:

拆除和拆建房屋8.8万平方米;挖运回填土方114万多立方米,相当于人民大会堂工程的4倍多;绑扎钢筋1.2万吨;钢筋混凝土浇灌10.5万多立方米;铺各种石料3.7万平方米;修建各种管道4.3万米……

这项工程要求9度以上抗震设防,不仅钢筋粗,绑扎密度大,浇灌混凝土相当于30万平方米结构建筑的用量。

在一个政治凝聚力奇高的年代,人的潜能得到超乎寻常的释放:

1977年5月24日,纪念堂胜利竣工了,仅仅用了181天!中国人再一次展示了“战无不胜”的巨大创造力。

纪念堂高度为33.6米,比纪念碑(38米)略低,面宽75米。堂内分3层,首层有瞻仰大厅,南大厅和北大厅,及东、西陈列室;二层为展览室、电影厅;地下室为机电设备用房、办公用房等。

纪念堂的许多设计意味深长:

——在东西南北的四个入口处各有三樘包铜大门,闪耀着紫红色光彩。每樘大铜门有7吨重,铜门框5吨重。其高贵的气势令人敬畏,此设计是凸显在这里憩息的主人之伟岸。

——纪念堂的台基高度4米,台基的台帮全部使用四川省石棉县大渡河边的枣红色花岗岩砌成。当年红军在这里强渡成功,象征着毛泽东奠定的红色江山坚如磐石,永不变色。

——走出南大厅,顺两层平台的台阶而下,最后一级的台阶里埋藏着珠穆朗玛峰顶的岩石标本,那是当年登顶运动员潘多、贡戈特地送来的。当人们踏上这块台阶时,就好像站在珠穆朗玛峰峰顶,眺望祖国的锦绣河山。

……

一位不该被忘记的女性

在数万人轰轰烈烈、夜以继日为建设纪念堂选址、设计、建设的同时,另一项更为紧迫、更为重要的工作在高度机密中悄无声息地进行着……

1976年9月9日凌晨4时,徐静在百万庄居所从睡梦中被叫醒,来人并不认识,只是说有紧急任务,立即到卫生部去一趟。几经辗转她被送进中南海,接见她的是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

汪东兴直截了当地告诉她毛泽东逝世的噩耗,因要举行一周遗体告别活动,更重要的是将要长期保存毛泽东遗体,必须立即对遗体进行特殊处理,确保遗体的完好。

徐静系组织胚胎学专家,中国医科大学形态学教研室第一副主任。此刻她却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压力:稍有差错或延误,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就会成为“千古罪人”。

当年印度总理尼赫鲁死后就想保存遗体,但因采取防腐措施不当,遗体腐变,最后只好火化;孙中山遗体也曾有过保存的意图,但因脸上长了霉斑而无法保存下去。遗体保存完好的也不乏其例:列宁1924年去世后,遗体一直保存在莫斯科红场列宁墓的水晶棺材中,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徐静虽曾留学苏联,并获副博士学位,但护理遗体的防腐秘方是尖端科技项目被列为国家一级机密,徐静无从知道。胡志明、***遗体的保护,均是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完成的。中苏关系一直没有解冻,要想得到苏联的帮助是不可能的。

中国1972年在长沙市郊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女尸,历经两千多年仍保存完好,其皮肤至今仍有弹性。主要原因是在地下深埋,多层厚厚的棺和椁密封,形成了避光、避氧、低温的自然条件。显然毛泽东的遗体保护是无法照搬的。

当天上午10点,徐静会同合作者张炳常、陈克栓再次来到中南海,向政治局全体委员详细汇报了保护方案,并得到通过。

事实证明他们的保护方案是成功的。

1977年8月20日凌晨1时40分,毛泽东遗体被转移至纪念堂瞻仰厅。

1983年12月,已是纪念堂管理局局长的徐静首次对外披露:毛主席遗体保存情况良好,已处于完全稳定状态。

1989年3月,针对社会上的一些传言,徐静对中国新闻社记者发表谈话。她说,现在的保存情况非常好,除了吸取以往医学保存经验外,还深入研究了西汉古尸的保存方法,通过先进的现代化仪器仪表来实现低温、避光、避氧等措施。

徐静还说,社会上有一种说法,认为毛主席遗体比过去缩小了、变色了,这完全是一种误解。经过大量的测试数据表明:毛主席的遗体并没有缩小,体重并没有减少,颜色也没有变化。人们之所以有那些感觉,都是视觉差异引起的。

据统计,每年的7、8、9三个月是纪念堂接待任务最繁忙的季节,平均一个小时要接待9000人次,瞻仰者在瞻仰厅的时间一般为26秒,平均一天达5万人次,全年约600万人次。

关于纪念堂去留的风波

1980年8月11日上午,天安门广场发生一起令人匪夷所思的“非常事件”:两辆吊车和一辆加长大卡车,来到人民大会堂东门前,把悬挂在那里的毛泽东巨幅画像取了下来。

尽管“文革”结束近四年了,毛泽东在众多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仍然神圣,那种根深蒂固的崇信已成为思维定式,生活中已离不开那张熟悉的面容。把毛泽东画像突然取下来,特别是从人民大会堂这样重要的政治场合,实在难以接受,有人甚至认为这是反革命事件。

随后,这一“事件”从北京到全国持续发酵:毛泽东的画像从会议室、广场、车站、列车上被摘了下来;墙上粉刷多年的“毛主席语录”被清理掉;毛泽东的巨大雕像也从校园、军营纷纷请走,有的修建得过于坚固,不得不动用炸药……

原来,也就是在8月11日这一天,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指示:要少宣传个人,毛主席像、语录和诗词在公共场所挂得太多,这是政治上不庄重的表现,有碍国际观瞻,今后要逐步减少到必要的限度。

天安门广场摘取毛泽东画像的举动立即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特别是西方报刊更为敏感,竟大胆预言:毛泽东时代从此结束;大陆批毛,势在必行;毛泽东的遗体将会从纪念堂搬走……正在各种传言甚嚣尘上的时刻,意大利着名记者、被誉为“世界采访女王”的奥丽埃纳·法拉奇乘风而来,她走进中南海邓小平的办公室。

“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法拉奇没有客套,单刀直入提出第一个问题,便咄咄逼人。

这位一生采访过几十位世界政要的女记者,语言犀利、尖锐,常常采用近乎挑衅的轰炸式逼问,弄得政要们狼狈不堪。她的采访要诀是:打破政要的权威,树立自己的权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就曾抱怨说:“接受法拉奇采访是我一生最愚蠢的事情。”利比亚总统卡扎菲在采访现场被逼得暴跳如雷。

“永远要保留下去。过去毛主席像挂得太多,到处都挂,并不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也并不能表明对毛主席的尊重。尽管毛主席过去有段时间也犯了错误,但他终究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邓小平回答十分干脆,且不含糊。

关于纪念堂,邓小平说:“粉碎‘四人帮’后,建毛主席纪念堂,应当说,那是违反毛主席自己的意愿的。五十年代,毛主席提议所有的人身后都火化,只留骨灰,不留遗体,并且不建坟墓。毛主席是第一个签名的。我们都签了名。……现在签名册还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做的这些事,都是从为了求得比较稳定这么一个思想考虑的。”

法拉奇穷追不舍:“那末毛主席纪念堂不久是否将要拆掉?”

邓小平把手一摆:“我不赞成把它改掉。已经有了的把它改变,就不见得妥当。建是不妥当的,如果改变,人们就要议论纷纷。现在世界上都在猜测我们要毁掉纪念堂。我们没有这个想法。”

事后邓小平诙谐地说,他的被采访“考试及格”。

法拉奇对邓小平的采访共四个小时,分两次进行。这次采访不仅廓清了纪念堂去留的悬念,也阐明了中共中央对毛泽东功过是非的评价。

同类推荐
  • 夫豪榜

    夫豪榜

    懵逼穿越的男主顾渊竟然成了扬州城大生意家的公子爷。可惜这公子爷竟然是一屁股债。没办法,跟着还债吧,可是还债就还债吧,鬼灵精怪的坑哥妹妹竟然叫他去卖身是什么鬼!卖身就算了,睡错了富婆还不给钱是什么意思!这都忍了,一步一步发家致富眼看着生意风生水起,神秘俏富婆带着孩子上门说他的种要他负责,这又怎么搞?看顾渊一个小小普通人穿越后如何在古代用小手段做大生意。看小白脸如何一步一步成为史上最强老公。这里不仅仅有致富经,还有江湖哦,客官打哪来,进来坐坐听段曲否?前期办事赚钱,后期用钱办事,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叫事。(架得很空,君勿考究)
  • 历史的个性:江湖

    历史的个性:江湖

    读历史知人性,学为人处世的智慧。《史记》是我国首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巨著,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以其传神的笔触为我们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风采各异,也具有不同的个性。正是这些个性融合在一起,经过岁月的积淀形成了我们现在共同的心理结构。在《历史的个性:兵家》和《历史的个性:江湖》两本书中,作者分别对《史记》中的一些军事家及江湖人物,如孙武、孙膑、廉颇、赵奢、白起、李广等,以及四大公子、三大游侠、五大刺客等,进行了现代化的解读。带读者回到两千多年前,从个性的心理层面去分析那些人、那些事,无限地接近他们,让读者直达历史人物的心理深处。
  • 制霸三国

    制霸三国

    您见过拿打火机点烟的诸葛亮吗?您见过坐热气球上天的诸葛亮吗?当一个现代小白,摇身变成诸葛孔明。当一个普通打工仔,一跃成为蜀汉丞相。他,又会在这充满机遇与危险的时代中,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制霸三国,带您领略不一样的,三国演义。
  • 奋斗在开元盛世

    奋斗在开元盛世

    大唐开元二十二年。天下一片歌舞升平。李林甫还在贤相张九龄的压制下谨小慎微……杨玉环还没有入宫……安禄山还在幽州的冰天雪地里面苦熬……谢直,穿越而来,坚决在大唐推动“依法治国”!
  • 内御直

    内御直

    身着青衣白袍,腰配横刀利刃,诛灭邪魔鬼修,唯我大梁御直
热门推荐
  • 重生冥王妃:一品嫡女

    重生冥王妃:一品嫡女

    第一天,他登基联手庶妹陷害于她!沦为阶下囚,第二天,心爱的烨儿惨死后宫,第三天,一碗堕胎药除掉她腹中幼子,之后,将毫无利用价值的她抛入冰冷湖泊!老天怜她,转瞬间她回到十岁那年!前世错把豺狼当良人,今生,定要让曾经害自己之人血债血偿。“我要杀尽天下负我之人!”她缓缓冷言。
  • 凤舞九天:废柴大小姐

    凤舞九天:废柴大小姐

    一朝穿越,看似温和善良实则腹黑护短又记仇的她,重生到了星辰大陆林家的废柴大小姐身上。自此,这世间少了一个废物大小姐,多了一个绝世天才。回眸一笑,风华绝代,紫灿金衣,凤舞九天!
  • 机遇改变命运全集

    机遇改变命运全集

    本书首先从对机遇的认识、发现、创造、把握四个关键词切入,阐述如何化危机为转机,让机遇瞄准成功的方向,以及如何整合机遇,让机遇成为人生腾飞的翅膀。然后再结合时间、人际、爱情、工作、财富和管理等人生实际层面,具体讲述捕捉、操纵和利用机遇升华人生的种种条件和有利因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 如烟柳絮淡淡风

    如烟柳絮淡淡风

    她,只是一个亡国公主,在国破家亡后,辗转于尘世之中,遇见的男子,谁才是她最后的归属?她到底是在有硝烟的战场身亡,还是在没有硝烟的战场没落?只是,这些她都无从选择,或者消亡对她而言也许是一种解脱,她只是想淡然地生活,却是那么遥不可及,到底性情温淡的她又该何去何从......一个说爱她的人,却是亡了她的家国的男人......一个总是霸道地呵护她的男人,却主宰不了她的幸福.........一个温柔体贴,给了她新生的男人,却又将她推入炼狱,她却拒绝不得.......
  • 半支烟

    半支烟

    许多的事情,总是在经历过以后才会懂得。一如感情,痛过了,才会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傻过了,才会懂得适时的坚持与放弃,在得到与失去中我们慢慢地认识自己。其实,生活并不需要这么些无谓的执著,没有什么就真的不能割舍。学会放弃,生活会更容易。学会放弃,在落泪以前转身离去,留下简单的背影;学会放弃,将昨天埋在心底,留下最美好的回忆;学会放弃,让彼此都能有个更轻松的开始,遍体鳞伤的爱并不一定就刻骨铭心。这一程情深缘浅,走到今天,已经不容易,轻轻地抽出手,抚莎你的面庞,说声再见,真的很感谢,这一路上有你。曾说过爱你的,今天,仍是爱你。只是,爱你,却不能与你在一起。一如爱那皎洁的月亮,爱它,却不能携它归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少年暗卫者

    少年暗卫者

    年方十六岁的夏风翼并不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他就读的学校是——中国少年特工学院。格斗、射击、黑客技术、各国语言……他的校园生活绝对超乎你的想象!
  • 穿越之命里有时

    穿越之命里有时

    金丝凤凰栩栩如生,好似能展翼直入云霄!她命牵四王,注定凤临天下,可是……可是……一穿来怎么就是个女杀手?哎,凤途漫漫啊!顾俊延,隐忍数十载,蓄势待发!安亦楚,羽国以国号封王羽王爷!水慕涵,黑冥教教主。到底谁才是她的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汤姆·索亚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汤姆·索亚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娘娘一统天下

    娘娘一统天下

    嗯?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手兼职校园霸女就因为关个窗户莫名穿越了?!!不怕,杀手向来心理素质强,霸女能轻易适应。唯一适应不了的便是这片土地的主宰者——皇帝老儿啊!某天,某皇压着霸女霸女伸长了脖子:“我北冥国的小弟呢?”“被我打发回国继承王位去了。”“那南湘国的徒弟呢?”“回去娶亲去了。”“那西谭国的护卫呢?”“为夫派了五十万大军,他可能护卫他的国家去了。”……霸女怒吼:不!我的目标是一统天下啊。某皇:乖,拿下我,你就是真正的一统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