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4000000017

第17章 古代书院的意义(1)

(一)书院精神

1、人文精神

以人道为核心的人文精神是一个内涵丰富复杂的历史文化概念,它包含着历代文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人格理想以及对人类命运、人类社会的思考与探索,具有终极关怀的意义。人道是儒家的道德理想,完善自我,诉诸平生之志。施才于社会,方能达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境地。这是千百年来知识分子的精神内核与精神夙愿。古代书院从人道出发,讲究以人为本。正如孔子的“因材施教”,注重每个学生的真正发展,注重对学生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另外,“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也在书院得到充分体现,学生对老师尊崇有加,老师对学生十分爱护。

2、独立自由的精神

书院的聚徒式模式,直接打破了官学的固定模式,更加独立,突破主流思潮的钳制,充溢自由自在的气息。山长是书院的领袖和灵魂人物。传统上,书院以人(山长)而不是以课程为中心,以道而不是以术为中心设置教学内容;方法上以自学、独立研究为主,师生共同起居,悠游山水,质疑问难,相互启发。学术上注重不同学派的会讲,提倡兼容并蓄、自由讲学。江西学者李才栋认为:这种教育解决的是生命安顿的基本问题,是中国近古以来教育史的精华。这样独立与自由的精神正是中国现代大学所必备的人的旨归,是现代大学应该吸吮的精华与甘霖。

3、创新精神

学术创新:无论是宋代的“程朱理学”、明朝的王湛心学,还是清代风靡的“乾嘉汉学”,都秉承着学术和创新之风。使学术不断向前发展。而创新的精神已成为当今时代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书院精神以其本体的存在特质,成为供人参照的标本与丰富的精神养料。

方式创新:书院课程设置灵活自由,教学方式不是进行填鸭式教育,主要还是让学生独立思考、自行领悟,有时又是师徒反复论辩。总之,解疑的方式是不拘一格的。书院大师所采用的问难论辩式的教学方式,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其自学能力,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这比当时一般学校只是先生讲、学生听、死守教材、背诵章句的教学方式前进了一大步。

4、开放精神

开放式自主办学,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自身。书院的教学实行门户开放,听讲者不受限制。

书院听讲者不受地域和学派的限制。一个书院有名的学者在讲学,其他书院的师生或外地慕名前来的学子都可以听讲、求教,而且受到欢迎,并给予周到的安排照顾,从而打破了官办学府关门教学的陋习,促进了学术交流。朱熹的学生黄干在白鹿洞讲乾坤二卦,山南山北的人士都来听讲;王守仁在江西濂溪书院讲学,四方学者来听讲的人数多至于讲堂都容纳不下;徐阶讲学“倾动朝野,相望于远近”;顾宪林在东林书院讲学,“远近名贤,同声相应,天下学者,咸以东林为当。”清代顺治年间,白鹿洞书院还明确规定“书院聚四方之俊秀,非仅取才干一域,或有远朋,闻风慕道,欲问业于此中者,又不可却”。

为此,还设立了一项专款接待四方来求学者,并设专人负责接待。书院的精神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其开放的姿态,更多元地融合了中国文化。各地方官商乡绅(不属于国家教育体制)积极自主办学。书院不拘一格的风格以及广博而极具人文色彩的情怀还吸引了清末民初的不少有识之士(如章太炎、蔡元培、梁启超、胡适之等),在积极引进西学的同时,他们希望借传统书院精神来补救新式教育的某些弊病。无论从历史渊源、办学方向,还是教授的知识背景、学生的来源出路上看,书院都可谓是包容乃大。

(二)历史意义

宋、元、明、清时的著名书院,一般都是当时各地的教育中心,对推进所在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书院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教学与组织管理等方面还积累了许多经验,并形成了不少与官学迥然有别的特点,如把从事教学工作与进行学术研究结合起来,不同学派可以在同一书院中讲学,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师生感情甚笃以及管理人员较少等。所有这些,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教育遗产,而且也为今天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总之,宋代以后出现的书院教育的组织形式,与官学、私学形成鼎足之势,相互渗透、融合,有力地促进文化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体现了书院在古代文化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书院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书院在学术传授上的独特方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这也是对现代大学教育的几点建议:

1、强调修身

中国的古代教育非常重视德行教育,治学与修身紧密相连,将传授知识、学术研究与人格完善有机地结合起来。现代的大学越来越注重学生本身的技能训练,而忽视教育学生做人的道理,把治学与为学割裂开来。我国现代教育可以借鉴古代书院的做法,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一个重要的思路。为学生们制定一些“学规”以引导学生重视修身。另外,老师本身也应该多向名师宿儒学习,提高自身师德水平。

2、学术研究和教学相结合

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并重是书院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也是我国古代书院教学制度的精华所在。最早的书院产生于官方藏书、校书和私人读书治学的地方。书院的创建者或者主持人大多数是当时一方有名的学者,他们把自己的研究和讲授结合在一起,讲授的内容就是他们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在讲学过程中对研究成果又进行完善和充实,并力争取得社会承认。他们一方面致力于自己的学派研究,建立自己的学派;另一方面收受生徒,使学术研究与教学活动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后来的书院几乎都是沿着学术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的道路发展的。

历史上许多有名的书院既是当时一方教育活动的中心,又是著名学者学术研究的重要场所。如南宋时期,书院研究和讲授的内容基本都是理学,讲授的学者大都是研究理学的。朱熹在福建、湖南、江西等地传播理学;陆九渊、吕祖谦等在江南地区讲学。明代的王守仁、湛若水以及他们的弟子既是其学说积极的研究者,又是无日不讲学的教育家。

3、书院教学以鼓励自学为主,质疑权威这是书院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书院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一个重要的特点,便是以自学为主。书院大师面向生徒讲学,大都是提纲挈领,然后由生徒根据内容深浅自己体会,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书院虽然也规定每年所学习的内容,但都很有弹性,并不死逼硬灌,也不强制执行,课程的进度可快可慢,都是根据生徒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的。至于质疑问难,更是根据生徒领会钻研的程度来进行,不要求千篇一律,师生间平等讨论,取长补短。对于书院生徒所提出的问题,大师们也是有时解答得明白透彻,有时又只是略加揭示,主要还是让学生独立思考、自行领悟,有时又是师徒反复论辩。总之,解疑的方式是不拘一格的。书院大师所采用的问难论辩式的教学方式,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其自学能力,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这比当时一般学校只是先生讲、学生听、呆板生硬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前进了一大步。

书院教学在注重学生个人钻研为主的同时,更重视对学生读书的指导。书院的许多名师都把指导学生读书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指导学生应读什么书,哪些先读,哪些后读,以及如何提高学习的效果等。清初的李颙在陕西关中书院讲学,在他订的会约中,把教学分为讲授与自修两部分,并分别订出详细的规程,其中十分重视对学生自学的指导。

同类推荐
  • 勤政为民的故事

    勤政为民的故事

    《勤政为民的故事》选取了历史上爱国人物的故事,这些精品故事展现了我国优秀人物高尚的品德和情操,使青少年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勤政为民的故事》个个独立成篇,图文并茂,简明扼要,像串连的珍珠,紧紧围绕“勤政为民”这一道德范畴,自成一家,其故事内容丰富,情节感人。。
  • 谜语故事(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

    谜语故事(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校园实用经典趣味俗语(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校园实用经典趣味俗语(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俗语》是一本科普类读物。歇后语、座右铭、格言等无疑都是一种浓缩的语言精华,可能经过千百年来人们的不断提炼和传承,才得以流传至今。《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俗语》主要内容包括趣味俗语类型的语言精华。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身,可以作为广大青少年朋友修身养性、努力学习的一个指路明灯。
  • 豆豆学习记:父母应该这样教孩子学(1-2年级)

    豆豆学习记:父母应该这样教孩子学(1-2年级)

    本书以聪明淘气、活泼可爱的“豆豆”为主人公,通过他的成长经历,映射出广大孩子在生活、学习中普遍遇到的各种问题。编者从这一年龄段(小学1-2年级)孩子的心理活动、行为方式和课程学习等方面入手,设计了很多有代表性的、生动有趣、轻松幽默的小故事,给出具体建议和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帮助家长及时发现家庭教育中的盲点。本书内容简洁、活泼、通俗、易懂,图画精美,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一部指导孩子自主学习的快乐读本,同时对教育工作者也可以起到教学参考作用。
  • 哈克·贝恩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哈克·贝恩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世界文学名著是世界各国社会和生活的结晶,是高度艺术化的精神产品,具有永久的闪光魅力,是中、小学生了解世界和社会的窗口。本书讲述少年哈克摆脱了收养人道格拉斯寡妇和常常虐待他的父亲之后,遇到逃跑的黑奴吉姆,并与他结伴在密西西比河上漂流的故事,兼具冒险性及启发性。
热门推荐
  • Casanova

    Casanov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风起兮(上)

    大风起兮(上)

    两千多年前,有一位农家子弟,他和他的一帮哥们弟兄们,在中原大地上,掀起了阵阵旋风,搅起了一股股漫天的历史尘沙,将喧赫一时的大秦帝国刮得片甲不存。从此,我们的华夏民族被叫做“大汉民族”。这位农家出身的草莽皇帝,就是大汉的开国君王刘邦!
  • 吾乃祸水

    吾乃祸水

    红颜祸水,即红颜等于祸水!那么,吾等于红颜吗?因为:自古红颜美人难求,好难得出现这么一个,自然导致很多男子追求,男人凑多了,容易引发争端,轻则斗殴流血,严重时会祸及众无辜。所以:红颜是祸水。因为:吾长得没话说,除了美,还是美,那是相当的美!但……呃……好像叫吾祸水与此关系不大。所以:吾与红颜不能对等。
  • 万历永明

    万历永明

    大明万历三年,朱毅军,阴差阳错附身于大明最有争议的万历皇帝身上。别人的开局一条狗,他的开局只有一群太监。书友群(677040317)
  • 我所亲历的澳洲教育

    我所亲历的澳洲教育

    我们的儿子1977年12月在我的家乡湖南出生,3岁跟着我们到广州居住,7岁进入我工作的农学院附小念书,8岁时还参加中国少先队,配戴过红领巾,9岁时他随我们夫妇移民澳洲,从此展开了他生命的顺风帆。刚进入澳洲时,他一个英文字母都不识,是澳洲的教育,使他成为今天在澳洲的医院里兢兢业业为病人服务的一名外科医生。说到儿子的成长,我自然地想到澳洲的教育。我是一个在中国受传统教育长大的人,虽然没有从事过教育事业,但对中国的教育方式有着不可否认的认同感,移民澳洲以后,随着儿子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以及后来包括医学院毕业以后所接受的外科专科医生训练的十几年漫长的受教育过程,我逐渐地看到西方教育制度与中国教育制度的不一样,也逐渐地接受和理解西方教育的模式。这十年来,我再次回到中国,再次看到我们小时候受教育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还在继续,这更让我觉得,就对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而言,中国的教育制度和方式的确有向西方学习和借鉴的必要。
  • 末世丧尸龙骑

    末世丧尸龙骑

    末世丧尸爆发之际,一个雇佣兵得到龙王传承,胯下龙马,万尸丛中,取尸王首级,万人丛中,屠叛贼如探囊取物(不是升级文,各位看官请小心行事)
  • 知有你

    知有你

    重生回到十七岁,在前世她是人人羡慕,父母疼爱的姜家千金大小姐姜知颖。长大后,老公的欺骗,闺蜜的背叛。然而只有他,始终默默地守护她。重生后——某位大人物的助理:“不好了,少爷,少奶奶又打人了。”大人物:“马上处理,保护好少奶奶”助理:“...是”——一分钟之后嘟嘟嘟.......“受伤了?”来自某位的问候,语气中明显带有一丝宠溺。“没有,我怎么怎么可能让自己受...受伤。”姜知颖心虚的回答。“好好待着,我马上就来.....”申朔辰一点办法都没有,谁叫她是他的费尽心思取回来的老婆。只能宠着。“哦”某女回答到,她也猜到了他肯定是发现了她受伤了。谁也没想到京城第一大人物也有今天!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小说家、传记作家茨威格最著名的中篇小说之一。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本书是茨威格小说集,书中除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外,还收录了茨威格另外11篇经典小说。它们有的波澜壮阔,有的细腻温婉,都蕴涵着对时代和人性的深深的自省和忧愤。
  • 痴情王爷娇媚妃

    痴情王爷娇媚妃

    她,一名现代女子,奇妙的穿越之旅,让她遇上不一样的他。顾容吏远,大顾国的王爷,生得呆傻,像一个孩子那样对生活充满希望。司徒仪珊,一个充满智慧而且知性的女孩,被无数的人所喜欢着。因为一场政治婚姻,她被强行的嫁给了顾容吏远,成为了他的妻子。在后来的相处之中,两人感情渐渐产生,但是,一场政治风波却是将两人席卷。这一切,阻碍着两人的感情,为了捍卫他们的未来,他们执意相守,但迎来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敏顽不灵,尚且纵容

    敏顽不灵,尚且纵容

    校园里擦肩而过的人数不甚数,而身陷茫茫人海中,又有多少人是你能与之交臂的。那年,她高一,是老师心中最努力的那个,热情恣意冲动不留退路。而他大二,早已失去莽撞,过了冲动的年纪,生活在他眼里分外的平静,一丝波动都触动不他。他们相遇后,会擦出多么奇异的火花?“你,站住!我喜欢你?”闵敏终于鼓起勇气,对着那张面目表情的脸,说出了一直想说的。,掩藏了此刻脸上的火热。尚恩俊嗤笑了一声,迎着闵敏躲闪的双眼,绕过了她。擦肩而过时,揪着她的帽子,宠溺道:“还不走,准备留下来吃过夜?”??????这是女主的变强之路,男主的冲动之路!【为爱撒糖吧!】